CN114310539A - 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0539A
CN114310539A CN202011082076.5A CN202011082076A CN114310539A CN 114310539 A CN114310539 A CN 114310539A CN 202011082076 A CN202011082076 A CN 202011082076A CN 114310539 A CN114310539 A CN 114310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hamfering
batch
follows
industrial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820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自勇
马立峰
马立东
袁文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an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High End Equipment And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ian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High End Equipment And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an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High End Equipment And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ian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High End Equipment And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0820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05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0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05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采用棒材不动、磨削/切削工具旋转的方式进行倒棱,包括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位置传感器、固定架、驱动电机、磨削/切削头以及工业相机。首先,位置传感器获得棒材两端与基准位置的偏差值,然后,工业相机获得棒材端面与竖直平面的偏斜角,最后,控制系统处理上述数据并控制末端执行器姿态以及运动距离,实现棒材端面倒棱目的。本发明能保证对棒材两端面同步全圆周均匀倒棱,降低对来料棒材弯曲度和端面切斜度的依赖性,且同一套磨削/切削头可实现不同直径、相同角度的棒材倒棱操作,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倒棱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棒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棒材在经过轧制、锯切或剪切以后,其两端难免会出现飞边、锐棱以及剪切马蹄形等缺陷,这些飞边、锐棱可能会损坏探伤工序中设备的探头,同时,清除飞边、锐棱也有助于提高棒材的外观、质量以及使用价值,因此,必须要将棒材端部飞边、锐棱等缺陷去掉。
现有棒材倒棱方法采用的多是棒材轴向移动+棒材旋转+砂轮旋转的方式,即棒材搁在带有螺旋槽或凸起螺纹的输送辊道上,随着螺旋输送辊道的旋转,棒材做轴向移动及旋转,待棒材到达一定位置,砂轮对棒材端面棱角进行磨削。但该方式仍存在诸多不足:1)由于螺旋槽或螺纹的长度不可变,不同直径棒材在辊上旋转的圈数不同,大直径棒材旋转圈数少,倒棱量不足;小直径棒材旋转圈数多,倒棱量较多。2)棒材可能因其表面与螺旋输送辊道的摩擦力不足而不能正常旋转,导致端面圆周棱角不能被磨削。3)一次作业只能完成棒材的一端倒棱,棒材需要两端倒棱时,必须重新调整棒材的位置,将棒材另一端与倒棱机接触,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4)倒棱效果对来料棒材的弯曲度和端面切斜度依赖较大,来料状况好,倒棱质量好;来料状况差,则倒棱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棒材不动、磨削工具旋转的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具有倒棱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倒棱质量稳定等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包括末端执行器、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以及位置传感器,如图1所示。所述末端执行器包括固定架、驱动电机、磨削头和工业相机,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栓与机器人本体末端联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与固定架联接,所述工业相机通过专用夹具与固定架联接,所述机器人本体为六自由度机器人。
更进一步的,所述棒材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棒材左右两端正下方,与倒棱支架固连在一起,用来检测每根待倒棱棒材左右端面的位置,检测范围为距离基准位置±100mm,其精度要求为0.1mm ~0.3mm,如图2所示。
更进一步的,所述磨削头呈喇叭口形状,包括支撑架、砂块,如图3所示;所述砂块通过螺钉紧固在支撑架上,砂块可以被带有切削刃口的耐磨刀具替代;所述磨削头通过法兰与驱动电机联接,倒棱方式为磨削倒棱或切削倒棱;所述支撑架的倾斜角度α由倒棱要求确定,一般为45°。
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通过控制系统界面输入来料棒材的直径,使得来料棒材直径发生变动后,工业相机的姿态能自动调整到位,以保证工业相机镜头中心与棒材圆心在一条直线上,如图4所示,工业相机姿态调整量由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式中,o i 为第i批次棒材的截面圆心,r i 为第i批次棒材的半径;o j 为第j批次棒材的截面圆心,r j 为第j批次棒材的半径。
S2、输送辊道(未画出)将待倒棱棒材送至倒棱工位,拨料机构(未画出)与送料机构(未画出)将棒材送至倒棱支架上,位置传感器获得棒材左右两端与基准位置的偏差值D LD R,如图2所示。
S3、固定于末端执行器上的工业相机对待倒棱棒材端面进行视觉识别,根据特定的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待倒棱棒材左右两端面与竖直平面(o-yz面)的偏斜角度θ Lθ R;如图5所示,倾斜角度θ由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式中,cd为工业相机拍摄棒材截面形状(椭圆)的短轴长度;ab为工业相机拍摄棒材截面形状(椭圆)的长轴长度。
S4、机器人控制系统根据所得倾斜角度θ数据,分别调整棒材左右两端的末端执行器姿态,使其磨削头正对待倒棱棒材端面,同时启动电机。
S5、机器人控制系统根据第j批次棒材左右两端磨削头到基准位置的距离S jLS jR,偏差值D LD R以及倒棱深度B j ,获得末端执行器磨削头的运动距离A jLA jR,并控制其运动;此处用待倒棱棒材右端磨削头运动距离A jR说明磨削头运动距离A j 的计算方法,如图6所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式中,B j 为第j批次棒材的倒棱深度;D R为第j批次棒材右端与基准位置的偏差值;S iR为第i批次棒材右端倒棱磨削头到基准位置的距离,r i 为第i批次棒材的半径,r j 为第j批次棒材的半径,α为磨削头支撑架的倾斜角度,由倒棱技术要求确定,一般为45°。
S6、待棒材左右两端的末端执行器都运动到指定位置后,末端执行器返回初始位置,倒棱工序结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棒材不动、磨削工具旋转的方式倒棱,送料机构简单,能保证棒材端面全圆周均匀倒棱,可同时对棒材两端进行倒棱操作,无需重新调整棒材位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能够满足棒材歪斜端面的倒棱要求,降低对来料棒材弯曲度和端面切斜度的依赖性,提升了倒棱质量;此外,本发明同一套磨削头可对不同直径、相同角度的棒材进行倒棱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组成示意图。
附图2为棒材倒棱前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3为棒材倒棱磨削头示意图。
附图4为不同直径棒材倒棱前的端面在o-yz面上位置图。
附图5为棒材歪斜端面在竖直平面(o-yz面)的投影图。
附图6为不同直径棒材倒棱时端面在o-xz面上的位置图。
附图中:10、棒材 20、末端执行器 30、机器人本体 40、控制系统 50、位置传感器60、倒棱支架 21、固定架 22、驱动电机 23、磨削头 24、工业相机25、螺栓 231、支撑架232、砂块
23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专利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清楚表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包括末端执行器20、机器人本体30、控制系统40以及位置传感器50。所述末端执行器20包括固定架21、驱动电机22、磨削头23和工业相机24,所述固定架21通过螺栓25与机器人本体30末端联接,所述驱动电机22通过螺栓25与固定架21联接,所述工业相机24通过专用夹具与固定架21联接,所述机器人本体30为六自由度机器人。
如图2所示,所述棒材位置传感器50设置在棒材10左右两端正下方,与倒棱支架60固连在一起,用来检测每根待倒棱棒材10的端面位置,检测范围为距离基准位置±100mm,其精度要求为0.1mm~0.3mm。
如图3所示,所述磨削头23呈喇叭口形状,包括支撑架231、砂块232;所述砂块232通过螺钉233紧固在支撑架231上,砂块232可以为带有切削刃口的耐磨刀具;所述磨削头23通过法兰与驱动电机22联接,可实现磨削倒棱或切削倒棱;所述支撑架231的倾斜角度α由倒棱要求确定,一般为45°。
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通过控制系统40界面输入来料棒材10的直径,使得来料棒材10直径发生变动后,工业相机24的姿态能自动调整到位,以保证工业相机24镜头中心与棒材10圆心在一条直线上,如图4所示。工业相机24姿态调整量由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796536DEST_PATH_IMAGE001
式中,o i 为第i批次棒材10的截面圆心,r i 为第i批次棒材10的半径;o j 为第j批次棒材10的截面圆心,r j 为第j批次棒材10的半径。
S2、输送辊道(未画出)将待倒棱棒材10送至倒棱工位,拨料机构(未画出)与送料机构(未画出)将棒材10送至倒棱支架60上,位置传感器50获得棒材10左右两端与基准位置的偏差值D LD R
S3、固定于末端执行器20上的的工业相机24对棒材10端面进行视觉识别,根据特定的数据处理模块,获取棒材10左右两端面与竖直平面(o-yz面)的偏斜角度θ Lθ R;如图5所示,倾斜角度θ由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713676DEST_PATH_IMAGE002
式中,cd为工业相机24拍摄棒材10端面形状(椭圆)的短轴长度;ab为工业相机24拍摄棒材10端面形状(椭圆)的长轴长度。
S4、机器人控制系统40根据所得倾斜角度θ数据,分别调整棒材10左右两端的末端执行器20姿态,使其磨削头23正对棒材10端面,同时启动电机;
S5、机器人控制系统40根据第j批次棒材10左右两端磨削头23到基准位置的距离S jLS jR,偏差值D LD R以及倒棱深度B j ,获得末端执行器20上磨削头23的运动距离A jLA jR,并控制其运动;此处用待倒棱棒材10右端磨削头23运动距离A jR说明磨削头23运动距离A j 的计算方法,如图6所示:
Figure 804998DEST_PATH_IMAGE003
式中,B j 为第j批次棒材10的倒棱深度;D R为第j批次棒材10右端与基准位置的偏差值;S iR为第i批次棒材10右端倒棱磨削头23到基准位置的距离,r i 为第i批次棒材10的半径,r j 为第j批次棒材10的半径,α为磨削头支撑架231的倾斜角度,由倒棱技术要求确定,一般为45°。
S6、待棒材10左右两端的末端执行器20都运动到指定位置后,末端执行器20返回初始位置,倒棱工序结束。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例而已,不是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原理和结构,对本发明进行修改产生等效实例;因此,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所采用的原理和技术方案的结构,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末端执行器(20)、机器人本体(30)、控制系统(40)以及位置传感器(50);所述末端执行器(20)包括固定架(21)、驱动电机(22)、磨削头(23)和工业相机(24);所述固定架(21)通过螺栓(25)与机器人本体(30)末端联接;所述驱动电机(22)通过螺栓与固定架(21)联接;所述磨削头(23)呈喇叭口形状,包括支撑架(231)、砂块(232),所述砂块(232)通过螺钉(233)紧固在支撑架(231)上,所述磨削头(23)通过法兰与驱动电机(22)联接,所述支撑架(231)的倾斜角度α由倒棱要求确定,一般为45°;所述工业相机(24)通过专用夹具与固定架(21)联接;所述机器人本体(30)为六自由度机器人;所述棒材位置传感器(50)设置在棒材(10)正下方,与倒棱支架(60)固连在一起,检测每根待倒棱棒材(10)的端面位置。
2.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控制系统(40)界面输入来料棒材(10)的直径,使得来料棒材(10)直径发生变动后,工业相机(24)的姿态能自动调整到位,以保证工业相机(24)镜头中心与棒材(10)圆心在一条直线上,工业相机(24)姿态调整量由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861454DEST_PATH_IMAGE002
式中,o i 为第i批次棒材(10)的截面圆心,r i 为第i批次棒材(10)的半径;o j 为第j批次棒材(10)的截面圆心,r j 为第j批次棒材(10)的半径;
S2、输送辊道(未画出)将待倒棱棒材(10)送至倒棱工位,拨料机构(未画出)与送料机构(未画出)将棒材(10)送至倒棱支架(60)上,位置传感器(50)获得棒材(10)两端与基准位置的偏差值D LD R
S3、固定于末端执行器(20)上的工业相机(24)对棒材(10)端面进行视觉识别,根据特定的数据处理模块,获取棒材(10)左右两端面与竖直平面(o-yz面)的偏斜角度θ Lθ R,倾斜角度θ由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536149DEST_PATH_IMAGE004
式中,cd为工业相机(24)拍摄棒材(10)端面形状(椭圆)的短轴长度;ab为工业相机(24)拍摄棒材(10)端面形状(椭圆)的长轴长度;
S4、机器人控制系统(40)根据所得倾斜角度θ数据,分别调整棒材(10)左右两端的末端执行器(20)姿态,使其磨削头(23)正对棒材(10)端面,同时启动电机;
S5、机器人控制系统(40)根据第j批次棒材(10)左右两端磨削头(23)到基准位置的距离S jLS jR,偏差值D LD R以及倒棱深度B j ,获得末端执行器(20)上磨削头(23)的运动距离A jLA jR,并控制其运动,磨削头(23)运动距离A j 由以下公式确定(用待倒棱棒材(10)右端磨削头(23)的运动距离A jR来说明):
Figure 59534DEST_PATH_IMAGE006
式中,B j 为第j批次棒材(10)的倒棱深度;D R为第j批次棒材(10)右端与基准位置的偏差值;S iR为第i批次棒材(10)右端倒棱磨削头(23)到基准位置的距离,r i 为第i批次棒材(10)的半径,r j 为第j批次棒材(10)的半径,α为磨削头支撑架(231)的倾斜角度,由倒棱技术要求确定,一般为45°;
S6、待棒材(10)左右两端的末端执行器(20)都运动到指定位置后,末端执行器(20)返回初始位置,倒棱工序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块(232)可以被带有切削刃口的耐磨刀具所替代,倒棱方式由磨削倒棱切换为切削倒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50)的检测范围为距离基准位置±100mm,精度要求为0.1mm~0.3mm。
CN202011082076.5A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43105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2076.5A CN114310539A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2076.5A CN114310539A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0539A true CN114310539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32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82076.5A Pending CN114310539A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053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91288A1 (en) * 2003-06-26 2004-12-29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chamfering a plate-like member
JP2011152599A (ja) * 2010-01-26 2011-08-11 Ihi Corp ロボット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1218452A (ja) * 2010-04-05 2011-11-04 Ihi Corp 加工ロボットとその加工制御方法
CN104259991A (zh) * 2014-09-01 2015-01-07 沈阳远大科技园有限公司 基于可变刚度柔性机构的力控制模块
CN109093516A (zh) * 2018-09-12 2018-12-28 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工件磨削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磨削工件的系统和终端
CN209698665U (zh) * 2019-04-30 2019-11-29 刘展 一种棒材用倒棱机
CN110712075A (zh) * 2019-11-08 2020-01-2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刀具负倒棱加工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0550070U (zh) * 2019-08-20 2020-05-19 上海腾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钢轨端面倒棱打磨装置和系统
CN111168531A (zh) * 2020-02-18 2020-05-19 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棒材缺陷修磨机器人的前端集成
CN210998719U (zh) * 2019-12-09 2020-07-14 李德鸿 一种辅助不锈钢管倒角的机械手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91288A1 (en) * 2003-06-26 2004-12-29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chamfering a plate-like member
JP2011152599A (ja) * 2010-01-26 2011-08-11 Ihi Corp ロボット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1218452A (ja) * 2010-04-05 2011-11-04 Ihi Corp 加工ロボットとその加工制御方法
CN104259991A (zh) * 2014-09-01 2015-01-07 沈阳远大科技园有限公司 基于可变刚度柔性机构的力控制模块
CN109093516A (zh) * 2018-09-12 2018-12-28 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工件磨削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磨削工件的系统和终端
CN209698665U (zh) * 2019-04-30 2019-11-29 刘展 一种棒材用倒棱机
CN210550070U (zh) * 2019-08-20 2020-05-19 上海腾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钢轨端面倒棱打磨装置和系统
CN110712075A (zh) * 2019-11-08 2020-01-2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刀具负倒棱加工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98719U (zh) * 2019-12-09 2020-07-14 李德鸿 一种辅助不锈钢管倒角的机械手
CN111168531A (zh) * 2020-02-18 2020-05-19 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棒材缺陷修磨机器人的前端集成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慧颖;胡鑫喆;赵轩;王须刚;洪学明;: "基于六轴工业机器人的螺旋伞齿轮齿顶倒棱工作站", 机械设计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89337B2 (ja) ガラス丸棒の螺旋状加工装置
CN109759587B (zh) 一种无辅助支撑加工金属悬垂结构件的增材制造方法
JP2003516865A (ja) 工作物の粗研削におけるプロセスガイドのための方法及び研削盤
US20130152652A1 (en) Spin form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rticles by spin forming
CN108393783A (zh) 一种带式棒材、线材、管材磨削抛光加工设备及其生产线
CN104607674B (zh) 一种在细长管内镗孔或加工凹槽的方法及所用刀具
JP6159549B2 (ja) ワークの外周加工装置
JPS63281711A (ja) O曲げされた缶体の長手縁を溶接する機械のためのサイジング工具
JP3246961B2 (ja)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ミラーの制御装置
JP4986179B2 (ja) スピニング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CN114310539A (zh) 一种棒材倒棱机器人系统及方法
CN109299514B (zh) 斜轴磨削自由曲面的砂轮路径生成方法
JP2003519576A (ja) 連続鋳造型のキャビティの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CN109623578A (zh) Ccd全自动高精度磨针机及磨针控制方法
CN211029471U (zh) 一种用于转向节双轴承安装位加工的磨床
WO2021192144A1 (ja) フレネルレンズ金型製造方法、加工装置および切削工具
JP6333391B2 (ja) 研削により工作物の外側目標輪郭を測定しかつ形成する方法および研削機
CN108656507B (zh) 一种改善高分子板料渐进成形扭曲和起皱的方法及其装置
JPH04183565A (ja) 雌ねじ山を研削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0666589A (zh) 用于确定工件坐标及降低其加工旋转误差的方法及装置
JPH077808U (ja) 工作機械の軸心ズレ修正機構
CN115122245B (zh) 一种柔性轴承内圈加工自适应喷嘴调节装置
CN110605485B (zh) 一种寻找截面有两条不平行直线边的管材中心的方法
CN219851741U (zh) 数控三轴旋压机激光定位器
CN215588641U (zh) 一种用于碾米砂轮的螺旋头及过渡曲面加工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