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4173B - 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4173B
CN114304173B CN202210042442.7A CN202210042442A CN114304173B CN 114304173 B CN114304173 B CN 114304173B CN 202210042442 A CN202210042442 A CN 202210042442A CN 114304173 B CN114304173 B CN 114304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gent
thifluzamide
carboxin
kaolin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24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4173A (zh
Inventor
张伟
王义生
孟凡钢
李洪来
张国红
白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east Innovation Center
Jilin Bada Pestici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004244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41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4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4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包括: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中的至少两种。噻呋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亡;萎锈灵属于内吸杂环类杀菌剂,杀菌普较宽,且对作物具有生长刺激作用;公主岭霉素属于生物药剂,也是广谱性杀菌剂,不仅对菌核病有一定抑制作用,还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本发明将噻呋酰胺、萎锈灵与公主岭霉素联合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配比条件下,噻呋酰胺、萎锈灵与公主岭霉素对菌核病的联合作用表现为增效作用,对大豆、向日葵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菌核病、向日葵菌核病的病原菌都是核盘菌(学名:Sclerotiniasclerotiorum),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核盘菌目,在东北地区是导致大豆、向日葵减产的主要因素。与其他病害防控技术相比,大豆、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控技术目前处于薄弱环节,首先,在国家农业农村部登记的众多大豆病害防治药剂中,尚无大豆菌核病的登记品种,在向日葵上登记的用于防治菌核病的药剂有5种。另外,菌核病对大豆、向日葵产量的影响,明显高于其它病害,特别是菌核病的大发生地域,造成大豆减产35%以上,向日葵减产50%以上。因此研发、探索一种适用于大豆、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控药剂和应用方法、尤为紧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包括: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中的至少两种。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农药组合物包括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的质量比为2~5:8~20:0.5~3。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的质量比为3~5:12~15:0.5~1。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的质量比为3:12~15:0.5~1或5:15:0.5~1。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的质量比为3:12:0.5、3:12:1、3:15:0.5、3:15:1、5:15:0.5或5:15:1;优选为3:1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文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菌核病及其同类病害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菌核病可以为核盘菌引起的病害。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菌核病为大豆菌核病和防治向日葵菌核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农药制剂,包括上文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以及农药制剂上可接受的辅料。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悬浮剂(SC)、悬浮种衣剂(FSC)或可湿性粉剂(WP)。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悬浮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噻呋酰胺2~5份,萎锈灵8~20份,公主岭霉素0.5~3份,乳化剂17~22份,第一分散剂0.5~1.2份,第二分散剂0.8~1.5份,水补足至100份。
优选的,所述悬浮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噻呋酰胺4.5份,萎锈灵18份,公主岭霉素1.5份,乳化剂18份,第一分散剂1份,第二分散剂0.8份,水补足至100份。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浮剂中,乳化剂选自农乳602,所述第一分散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所述第二分散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悬浮种衣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噻呋酰胺2~4份,萎锈灵10~16份,公主岭霉素0.5~1份,粘结剂1.5~2.5份,增稠剂2~4份,乳化剂3~5份,填充剂1~4份,消泡剂0.1~0.3份,水补足至100份。
优选的,所述悬浮种衣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噻呋酰胺3份,萎锈灵12份,公主岭霉素1份,粘结剂2份,增稠剂2份,乳化剂3份,填充剂2份,消泡剂0.1份,水补足至100份。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浮种衣剂中,粘结剂包括聚乙烯醇和黄原胶,所述聚乙烯醇和黄原胶的质量比为8:1,增稠剂选自水溶性淀粉,所述乳化剂选自农乳600,所述填充剂选自膨润土,所述消泡剂选自正辛醇。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噻呋酰胺4.0重量份,萎锈灵16.0重量份,公主岭霉素1.0重量份,湿润剂3.5重量份,分散剂3.0重量份,载体补足至10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湿润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分散剂为拉开粉,所述载体为硅藻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农药制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植物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拌种包衣;所述拌种采用的药剂为上文所述的农药制剂;
在高感条件下,在大豆花期采用茎叶喷雾的方式喷洒药剂溶液;所述药剂为上文所述的农药制剂;所述药剂溶液中的溶剂为水;
在向日葵的现蕾期,采用全株喷施的方式喷洒药剂溶液;所述药剂为上文所述的农药制剂;所述药剂溶液中的溶剂为水;
在核盘菌病害发病初期,采用喷雾的方式对作物喷洒药剂溶液;所述药剂为上文所述的农药制剂;所述药剂溶液中的溶剂为水。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拌种采用的药剂与种子的质量比为1:50~200;
在大豆花期采用茎叶喷雾的方式喷洒药剂溶液的过程中,药剂的用量为80~160mL/亩,对水量为25~27.5L/亩;
在向日葵的现蕾期,采用全株喷施的方式喷洒药剂溶液的过程中,药剂的用量为110~160mL/亩,对水量为25~27.5L/亩。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噻呋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亡;萎锈灵属于内吸杂环类杀菌剂,杀菌普较宽,且对作物具有生长刺激作用;公主岭霉素属于生物药剂,也是广谱性杀菌剂,不仅对菌核病有一定抑制作用,还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本发明将噻呋酰胺、萎锈灵与公主岭霉素联合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配比条件下,噻呋酰胺、萎锈灵与公主岭霉素对菌核病的联合作用表现为增效作用。
2)研发的药剂在施药期上,有别于以往作物田杀菌剂,一般固定为一个时期内,本申请的噻呋酰胺、萎锈灵、公主岭霉素复配制剂可在大豆、向日葵播前拌种包衣,亦可在大豆开花前期,向日葵现蕾后期进行喷雾防控,防效高于以往常用药剂。
3)在经济效益上,对大豆、向日葵菌核病具有较高防效、保护大豆、向日葵产量、进而能直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4)在社会效益上,新品种的研发,使大豆、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控更有利实施,促进了农民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改变了部分地区因菌核病对大豆种植的影响,对保障农民生产信心,提高生产积极性有促进作用。
5)在生态效益上,与常用杀菌剂40%菌核净WP比较,其安全性高,能够拌种包衣,菌核净在此次试验中,拌种包衣对大豆出苗、生长有不良影响。本发明提供的级数方案防效提高10%以上,降低施用量20%以上,另一方面保障大豆产品质量。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积极的直接和深远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区域、特点调查:
大豆菌核病在吉林省种植区域发生较为普遍,发病程度与栽培环境,品种抗性相关度较高,其中,以吉林省东部山区发病较重、其次是西部降雨量大的区域,中部发生程度略轻;
栽培的大多数品种都是感病品种,且高感品种所占比例较大,如吉育47,吉育71等品种。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区域、特点调查:
吉林省向日葵主栽品种多为高感品种。与大豆比较,向日葵菌核病在吉林省种植区域范围更广,危害更重,感病品种多,未见免疫品种,其中,以吉林省西部、中部发病较重。
大豆、向日葵的菌核病发生区域具有互补性,主要是因为其栽培区域的互补性导致。
实施例1三种药剂配比筛选试验
菌核病防治药剂进行室内毒力试验,室内毒力试验参照标准NY/T 1156.6-2006进行;同时,设置单剂对照药剂为噻呋酰胺、萎锈灵、公主岭霉素,另设对照药剂噁霉灵作为标准药剂和空白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以核盘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为靶标,待空白病原菌菌丝长满培养皿2/3时,调查菌落直径,计算每个处理对病原菌的抑制率,进而计算其线性回归方程,EC50,根据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来评价混剂的增效作用,即: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最终测得噻呋酰胺、萎锈灵与公主岭霉素之间的联合作用是否为增效,进而确定最佳比例。计算公式如下:
ATI=(S/M)×100 (1);
式(1)中: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S—标准药剂的EC50,单位为mg/L;
M—混剂的EC50,单位为mg/L。
TTI=TIA×PA+TIB×PB+TIC×PC (2);
式(2)中:
TTI—混剂的理论毒力指数;
PA—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PB—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PC—混剂中C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TIA—混剂中A的毒力指数;
TIB—混剂中B的毒力指数;
TIC—混剂中的毒力指数;
共毒系数CTC=ATI/TTI(3)。
本试验中,以对照药剂噁霉灵为标准药剂。
数据统计和分析的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药剂对大豆菌核病的联合作用统计表
药剂 线性方程 相关系数 EC50 95%置信区间
噻呋酰胺(A) y=5.2255+0.6018x 0.9938 0.4220 0.3287~0.5418
萎锈灵(B) y=4.0015+1.3771x 0.9848 5.3096 3.7216~7.5752
公主岭霉素(C) y=2.0285+1.338x 0.9962 166.3254 150.7074~183.5620
对照药剂--噁霉灵 y=2.8485+2.2073x 0.9939 9.4344 8.1288~10.9497
A+B+C 3+12+0.5 y=4.9633+0.6922x 0.9761 1.1298 0.6119~2.0863
A+B+C 3+12+1.0 y=4.9914+0.7042x 0.9743 1.0287 0.5333~1.9841
A+B+C 3+15+0.5 y=4.9319+0.7413x 0.9773 1.2356 0.6926~2.0788
A+B+C 3+15+1.0 y=4.9465+0.6919x 0.986 1.1950 0.6541~2.1830
A+B+C 5+12+0.5 y=4.9709+0.7073x 0.976 1.0992 0.7352~1.6435
A+B+C 5+12+1.0 y=4.9240+0.7485x 0.9907 1.2635 0.8777~1.8189
A+B+C 5+15+0.5 y=5.0198+0.7069x 0.9797 0.9375 0.5144~1.7089
A+B+C 5+15+1.0 y=5.0209+0.7229x 0.9847 0.9355 0.5570~1.5714
注:表1中,A+B+C后的数值表示三者的质量比。
表2菌核病防治药剂的应用CTC值统计表
注:表2中,A+B+C后的数值表示三者的质量比。
生测筛选试验结果表明:
噻呋酰胺、萎锈灵与公主岭霉素混配后,比例在3~5:12~15:0.5~1之间时,共毒系数CTC值在100.96~165.94之间,三者联合作用为相加或增效作用,未见拮抗作用,三种不同药剂间的不同比例之下,其联合作用差异较大。三者之间为3:12:0.5、3:12:1、3:15:0.5、3:15:1以及5:15:1时,CTC值大于120,此范围内表现为增效,为最佳配比范围,以3:12:1的比例下CTC值最大,为最佳比例,增效作用明显,直接说明三者复配在一定比例范围内用于菌核病具有合理性。
依据试验结果,确定噻呋酰胺、萎锈灵与公主岭霉素的适宜比例为3:12~15:0.5~1,进一步优化为3:12:1为最佳配比。
实施例2剂型筛选试验
剂型的筛选研制以应用方法为准则,菌核病为土传病害,本文以种子处理,以及花期茎叶喷雾为主要目标,因此以悬浮种衣剂(FSC)、悬浮剂(SC),可湿性粉剂(WP)为剂型研发重点。本发明在三者最佳配比筛选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研制的药剂的悬浮率、药剂热贮稳定性为指标对3种剂型进行检测,悬浮率测定按照GB/T14825-93进行,热贮稳定性测定按GB/T19136-2003进行。
悬浮剂的筛选:
悬浮剂1
噻呋酰胺2.0重量份,萎锈灵8重量份,公主岭霉素0.7重量,乳化剂(农乳602)17重量份、第一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0.5重量份、第二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0.8重量份,水补足至100重量份。
悬浮剂2
噻呋酰胺4.5重量份,萎锈灵18.0重量份、公主岭霉素1.5重量份,乳化剂(农乳602)18重量份、第一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1.0重量份、第二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0.8重量份,水补足至100重量份。
悬浮剂3
噻呋酰胺5.0重量份,萎锈灵20重量份,公主岭霉素1.7重量份,乳化剂(农乳602)20重量份、第一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1.2重量份、第二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1.5重量份,水补足至100重量份。
悬浮种衣剂的筛选:
悬浮种衣剂1
噻呋酰胺2.5重量份,萎锈灵10重量份,公主岭霉素0.5重量份,粘结剂(包括聚乙烯醇和黄原胶,质量比为8:1)1.5重量份,增稠剂(水溶性淀粉)2.0重量份,乳化剂(农乳600)3重量份,填充剂(膨润土)1.0重量份,消泡剂(正辛醇)0.1重量份,水补足至100重量份。
悬浮种衣剂2
噻呋酰胺3.0重量份,萎锈灵12.0重量份,公主岭霉素1.0重量份,粘结剂(包括聚乙烯醇和黄原胶,质量比为8:1)2.0重量份,增稠剂(水溶性淀粉)2.0重量份,乳化剂(农乳600)3.5重量份,填充剂(膨润土)2.0重量份,消泡剂(正辛醇)0.1重量份,水补足至100重量份。
悬浮种衣剂3
噻呋酰胺4.0重量份,萎锈灵16.0重量份,公主岭霉素1.0重量份,粘结剂(包括聚乙烯醇和黄原胶,质量比为8:1)2.5重量份,增稠剂(水溶性淀粉)4.0,乳化剂(农乳600)5重量份,填充剂(膨润土)2.0重量份,消泡剂(正辛醇)0.3重量份,水补足至100重量份。
可湿性粉剂的筛选:
可湿性粉剂1
噻呋酰胺噻呋酰胺3.0重量份,萎锈灵15.0重量份,公主岭霉素1.0重量份,湿润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重量份,分散剂(拉开粉)2重量份,载体(硅藻土)补足至100重量份。
可湿性粉剂2
噻呋酰胺4.0重量份,萎锈灵16.0重量份,公主岭霉素1.0重量份,湿润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5重量份,分散剂(拉开粉)3.0重量份,载体(硅藻土)补足至100重量份。
可湿性粉剂3
噻呋酰胺5.0重量份,萎锈灵20.0重量份,湿润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重量份,分散剂(拉开粉)4重量份,载体(硅藻土)补足至100重量份。
悬浮率、及稳定性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悬浮剂、悬浮种衣剂及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及热贮稳定性测试结果
药剂 悬浮率% 热贮稳定性
悬浮剂1 96.0 合格
悬浮剂2 97.2 合格
悬浮剂3 90.6 合格
悬浮种衣剂1 94.8 合格
悬浮种衣剂2 95.1 合格
悬浮种衣剂3 92.0 合格
可湿性粉剂1 68.5 不合格
可湿性粉剂2 62.4 合格
可湿性粉剂3 54.7(不合格) 合格
剂型筛选试验结果表明:
1)悬浮剂组成筛选中,悬浮剂1、悬浮剂2、悬浮剂3的不同助剂配比,其悬浮率、热贮稳定性均满足指标要求,可初步判定三者复配的悬浮剂组成如下:噻呋酰胺2.0~5.0份,萎锈灵8~20份,公主岭霉素0.5~3.0份,乳化剂(农乳602)17~22重量份、第一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0.5~1.2重量份、第二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0.8~1.5重量份,水补足至100重量份。但以悬浮剂2的悬浮率最高。
进一步优化为噻呋酰胺4.5重量份,萎锈灵18.0重量份、公主岭霉素1.5重量份,乳化剂(农乳602)18重量份、第一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1.0重量份、第二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0.8重量份,水补足至100重量份。
2)悬浮种衣剂的组成筛选中,悬浮种衣剂1、悬浮种衣剂2、悬浮种衣剂3的不同助剂配比,其悬浮率、热贮稳定性均满足指标要求,可初步判定三者复配的悬浮剂组成如下:噻呋酰胺2.0~4.0重量份,萎锈灵10~16.0重量份,公主岭霉素0.5~1.0重量份,粘结剂(包括聚乙烯醇和黄原胶,质量比为8:1)1.5~2.5重量份,增稠剂(水溶性淀粉)2.0~4.0重量份,乳化剂(农乳600)3~5重量份,填充剂(膨润土)1.0~4.0重量份,消泡剂(正辛醇)0.1~0.3重量份,水补足至100重量份。以悬浮种衣剂2表现最好。
进一步优化为噻呋酰胺3.0重量份,萎锈灵12.0重量份,公主岭霉素1.0重量份,粘结剂(包括聚乙烯醇和黄原胶,质量比为8:1)2.0重量份,增稠剂(水溶性淀粉)2.0重量份,乳化剂(农乳600)3.5重量份,填充剂(膨润土)2.0重量份,消泡剂(正辛醇)0.1重量份,水补足至100重量份。
3)可湿性粉剂的三种配比中,仅以:“噻呋酰胺4.0重量份,萎锈灵16.0重量份,公主岭霉素1.0重量份,湿润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5重量份,分散剂(拉开粉)3.0重量份,载体(硅藻土)补足至100重量份”这个组合配比检测合格。
实施例3田间药效试验
1、大豆菌核病防治试验
以高感菌核病的大豆品种吉育47为试验对象,选择上一年菌核病发病较重的地块为试验地,选取悬浮种衣剂2的菌核病防治药剂(16%噻呋酰胺·萎锈灵·公主岭霉素FSC),播前拌种,在大豆结荚期调查,具体的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16%噻呋酰胺·萎锈灵·公主岭霉素FSC对大豆菌核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注:表4中差异显著性为5%。
以高感菌核病的大豆品种吉育47为试验对象,选择上一年菌核病发病较重的地块为试验地,选取悬浮剂2的菌核病防治药剂(24%噻呋酰胺·萎锈灵·公主岭霉素SC),花期茎叶喷雾,在大豆结荚期调查,具体的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24%噻呋酰胺·萎锈灵·公主岭霉素SC对大豆菌核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注:表5中差异显著性为5%。
2、向日葵菌核病防治试验
向日葵品种:SH363,高感菌核病,在吉林省栽培区域较广,具有区域代表性。试验地块选择上一年发病较重地块,选取悬浮种衣剂2的菌核病防治药剂(16%噻呋酰胺·萎锈灵·公主岭霉素FSC),播前拌种,具体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16%噻呋酰胺·萎锈灵·公主岭霉素FSC对向日葵菌核病田间防治试
注:表6以向日葵花期茎秆的症状进行分级调查。
向日葵品种:SH363,高感菌核病,在吉林省栽培区域较广,具有区域代表性。试验地块选择上一年发病较重地块,未人工接种病原菌。选取悬浮剂2的菌核病防治药剂(24%噻呋酰胺·萎锈灵·公主岭霉素SC),现蕾后期茎叶喷雾,具体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24%噻呋酰胺·萎锈灵·公主岭霉素SC对向日葵菌核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注:表7以向日葵花盘的症状进行分级调查。
药效试验表明,噻呋酰胺·萎锈灵·公主岭霉素复配制剂在播前拌种对大豆、向日葵的出苗有促进作用,与空白对照比较,提高出苗率3%以上。拌种或茎叶喷雾对大豆菌核病、向日葵菌核病有较好防效。
在使用剂量上,大豆,向日葵的菌核病防治,可选用16%噻呋酰胺·萎锈灵·公主岭霉素FSC进行拌种,适宜剂量:药种比例为1:50~200,亦可选用24%噻呋酰胺·萎锈灵·公主岭霉素SC进行茎叶喷雾,大豆施药期为花期,向日葵为现蕾期,适宜剂量为80~160mL/亩,对水量为25~27.5L/亩。要求施药后8h无降雨。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包括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
所述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的质量比为3:12~15:0.5~1或5:15: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的质量比为3:12:1。
3.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菌核病中的应用。
4.一种农药制剂,包括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以及农药制剂上可接受的辅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悬浮剂、悬浮种衣剂或可湿性粉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噻呋酰胺2~5份,萎锈灵8~20份,公主岭霉素0.5~3份,乳化剂17~22份,第一分散剂0.5~1.2份,第二分散剂0.8~1.5份,水补足至100份;
所述悬浮种衣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噻呋酰胺2~4份,萎锈灵10~16份,公主岭霉素0.5~1份,粘结剂1.5~2.5份,增稠剂2~4份,乳化剂3~5份,填充剂1~4份,消泡剂0.1~0.3份,水补足至100份;
所述可湿性粉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噻呋酰胺4.0重量份,萎锈灵16.0重量份,公主岭霉素1.0重量份,湿润剂3.5重量份,分散剂3.0重量份,载体补足至100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噻呋酰胺4.5份,萎锈灵18份,公主岭霉素1.5份,乳化剂18份,第一分散剂1份,第二分散剂0.8份,水补足至100份;
所述悬浮剂中,乳化剂选自农乳602,所述第一分散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所述第二分散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种衣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噻呋酰胺3份,萎锈灵12份,公主岭霉素1份,粘结剂2份,增稠剂2份,乳化剂3份,填充剂2份,消泡剂0.1份,水补足至100份;
所述悬浮种衣剂中,粘结剂包括聚乙烯醇和黄原胶,所述聚乙烯醇和黄原胶的质量比为8:1,增稠剂选自水溶性淀粉,所述乳化剂选自农乳600,所述填充剂选自膨润土,所述消泡剂选自正辛醇。
9.一种农药制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植物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拌种包衣;所述拌种采用的药剂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药制剂;
在高感条件下,在大豆花期采用茎叶喷雾的方式喷洒药剂溶液;所述药剂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药制剂;
在向日葵的现蕾期,采用全株喷施的方式喷洒药剂溶液;所述药剂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药制剂;
在核盘菌病害发病初期,采用喷雾的方式对作物喷洒药剂溶液;所述药剂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药制剂。
CN202210042442.7A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14304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2442.7A CN114304173B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2442.7A CN114304173B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173A CN114304173A (zh) 2022-04-12
CN114304173B true CN114304173B (zh) 2023-09-19

Family

ID=81027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2442.7A Active CN114304173B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417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5594A (zh) * 2016-05-13 2016-08-24 创新美兰(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吡唑醚菌酯、噻虫嗪和萎锈灵复配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8796A (zh) * 2017-01-05 2017-06-13 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噻菌胺与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973147A (zh) * 2019-12-10 2020-04-10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用于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和杀菌剂
WO2021004195A1 (zh) * 2019-07-08 2021-01-14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杀真菌、细菌组合物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5594A (zh) * 2016-05-13 2016-08-24 创新美兰(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吡唑醚菌酯、噻虫嗪和萎锈灵复配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8796A (zh) * 2017-01-05 2017-06-13 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噻菌胺与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WO2021004195A1 (zh) * 2019-07-08 2021-01-14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杀真菌、细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10973147A (zh) * 2019-12-10 2020-04-10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用于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和杀菌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173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7563A (zh) 一种玉米微生物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51273B (zh) 一种用于防治白绢病的杀菌组合物
CN112674108A (zh) 一种复配种衣剂
CN114304173B (zh) 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616150A (zh) 一种包含海藻酸钠寡糖和香草硫缩病醚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514930B (zh) 一种防治作物细菌性病害的杀菌组合物
CN114916553A (zh) 一种用于小麦赤霉病和玉米大斑病的杀菌组合物
CN110731337B (zh) 一种防治植物病害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005213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在作物镰刀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CN113575602A (zh) 一种抗白粉病的杀菌活性剂
CN114885949B (zh) 含叶菌唑的组合物在防治小麦茎基腐病上的应用
CN116267995B (zh) 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190392B (zh) 一种包含苯醚甲环唑和酮康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826635B (zh) 一种增效型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15039778B (zh) 一种防治镰刀菌引起的作物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12335684B (zh) 一种微生物新农药在防治作物纹枯病中的应用
CN116114712B (zh) 一种包含解淀粉芽孢杆菌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403146B (zh) 普鲁兰多糖制备植物诱抗剂的应用、植物诱抗剂及方法
CN108432759B (zh) 一种用于防治镰刀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组合物
CN109662097B (zh) 一种防治柑橘溃疡病的农药组合物
CN110651793A (zh) 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8020787A (zh) 一种防控作物镰刀菌病害的杀菌组合物
CN115918665A (zh) 一种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小麦拌种剂
CN117281127A (zh) 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抑制剂及其用途
CN115316395A (zh) 一种嘧菌酯与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悬浮剂配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363, ecological street,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east Innovation Center)

Address before: No.1363, ecological street,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8

Address after: 136100 Street East, Nanweizi Town, Jilin Gongzhuling Na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Gongzhuling City,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LIN BADA PESTICID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363, ecological street,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east Innovation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