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3807A - 一种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3807A
CN114293807A CN202111663649.8A CN202111663649A CN114293807A CN 114293807 A CN114293807 A CN 114293807A CN 202111663649 A CN202111663649 A CN 202111663649A CN 114293807 A CN114293807 A CN 114293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ck
concrete
cracks
plugg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36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3807B (zh
Inventor
王伟伟
邵广彪
李占先
王军
代显奇
韩健勇
王孝波
孙剑平
李延
郑金国
邵方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36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38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3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3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3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38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涉及防渗堵漏领域,沿裂缝走向开设覆盖裂缝的凹槽;注浆封堵裂缝,于凹槽内跨裂缝设置阻裂件,阻裂件两端均埋入混凝土内;对凹槽进行浇筑并覆盖阻裂件,沿裂缝安装止水带,止水带上连接排水板;继续浇注以封闭凹槽;沿裂缝开设凹槽,通过阻裂件约束裂缝减缓其进一步开裂,通过注浆和布置止水带实现封堵,结合排水板对堵漏失效后的渗水进行及时疏导,满足地下室裂缝的封堵阻渗、延缓裂缝发展和失效疏导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渗堵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能降低稳定主要原因。如果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体型变化复杂或者平面不规则时,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沉降。由于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等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并进一步开展,而裂缝的进一步开展往往是不规律的,呈动态持续变化形式,传统堵漏方式难以满足需求。
尤其对于结构复杂的地下室工程,一般传统堵漏工法难以取得根治成效。目前,对于地下室裂缝堵漏的施工方法主要是高压注浆法、外防外贴法等单一方法,但其只能针对静态裂缝的堵漏,难以对动态裂缝的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并且,现有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方法多数只能在短期内起到较好的效果,长期防渗效果较差,造成地下空间渗漏水病害的反复出现,严重影响地下空间正常使用,增加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沿裂缝开设凹槽,通过阻裂件约束裂缝减缓其进一步开裂,通过注浆和布置止水带实现封堵,结合排水板对堵漏失效后的渗水进行及时疏导,满足地下室裂缝的封堵阻渗、延缓裂缝发展和失效疏导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沿裂缝走向开设覆盖裂缝的凹槽;
注浆封堵裂缝,于凹槽内跨裂缝设置阻裂件,阻裂件两端均埋入混凝土内;
对凹槽进行浇筑并覆盖阻裂件,沿裂缝安装止水带,止水带上连接排水板;
继续浇注以封闭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底面上设有至少两条凸起部,沿裂缝走向上,裂缝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条凸起部,凸起部与凹槽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阻裂件与裂缝空间相交,阻裂件埋入混凝土的一端与裂缝之间设有至少一条凸起部,埋入混凝土的另一端与裂缝之间设有至少一条凸起部。
进一步地,沿裂缝走向上,凹槽内依次间隔布置有多个阻裂件。
进一步地,开设凹槽后,布设注浆孔并安装注浆管,通过注浆管对裂缝进行注浆封堵,并保留注浆管。
进一步地,封堵裂缝后,沿裂缝走向在凹槽内安装多组探测部件,并在探测部件外覆盖保护壳。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部件跨裂缝布置,探测部件用于获取裂缝的变形参数,并发送至外部接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带包括弹性部和伸缩部,伸缩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弹性部,伸缩部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其两端所连接弹性部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部为弯折板,弯折板对应朝向裂缝,弹性部对应朝向裂缝侧部。
进一步地,所述阻裂件位于凹槽内的部分套设有防腐管,排水板一端对接止水带,另一端延伸至混凝土表面的预留排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针对目前采用静态裂缝堵漏方法对混凝土动态裂缝进行堵漏时防渗效果较差的问题,沿裂缝开设凹槽,通过阻裂件约束裂缝减缓其进一步开裂,通过注浆和布置止水带实现封堵,结合排水板对堵漏失效后的渗水进行及时疏导,满足地下室裂缝的封堵阻渗、延缓裂缝发展和失效疏导需求。
(2)设置阻裂件跨裂缝设置,阻碍已有裂缝位置的继续开裂加宽,对待发展区域进行提前约束,约束裂缝的发展,多个阻裂件处于裂缝的多个位置,实现对裂缝的多点约束,以减缓或抑制动态裂缝的开裂。
(3)对裂缝进行注浆并保留注浆管,能够对已有裂缝进行注浆封堵,在裂缝发展后,利用所保留的注浆管继续向发展裂缝内注浆,满足裂缝发展后的封堵需求。
(4)止水带位于阻裂件的外侧,对裂缝的渗水进行阻挡,一方面能够封堵裂缝渗水,另一方面在封堵失效后,能够通过排水板将渗水进行导引,避免渗水直接进入建筑内部。
(5)开设凹槽并在凹槽内预留凸起部,形成W型截面的凹槽结构,建立探测部件的安装空间,并保证阻裂件植入混凝土内的连接强度,阻裂件端部植入已有混凝土内,并在凸起部与凹槽侧壁之间再次浇注,提高阻裂件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其抗拔能力,保证对裂缝发展的阻碍效果。
(6)沿裂缝布置探测部件,对裂缝的扩大、错位等状态进行监测,利用探测部件获取其变形参数并发送至外部接收器,获取内部裂缝变化状态,达到实时监控裂缝发展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裂缝、阻裂件和止水带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堵漏区域的排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堵漏区域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探测部件的探测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探测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探测装置保护壳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基体;2、裂缝;3、凹槽;4、注浆孔;5、止水带;501、弹性部;502、伸缩部;6、阻裂件;7、排水板;8、探测部件;9、排水沟;10、测量拉线;11、探测部件保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给出一种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适用于混凝土基体1的裂缝,尤其适用于地下室混凝土基体1的动态裂缝2,利用阻裂件6受力来抑制或减缓裂缝2的扩大和发展,同时,还在混凝土基体1上预留注浆管并能够封堵裂缝2并针对裂缝2的发展及时堵漏。此外,上述的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地上建筑混凝土基体1的裂缝2,同样也可以应用于静态裂缝2上,此时可以对阻裂件6和注浆管进行调整。
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找到渗漏位置,并对渗漏位置处裂缝2进行初步检测,同时对裂缝2进行标识;
在渗水区域沿裂缝2发展方向开设凹槽3;
对凹槽3区域表面进行清理;
预留注浆孔4及注浆管,并在注浆管前端部设置止逆阀;
对裂缝2进行注浆封堵并填实;
凹槽3内裂缝2处沿裂缝2设置探测点连接探测部件8,并在探测部件8外扣罩保护壳;
注浆孔4内填入膨胀胶条待后期再使用时拔出;
浇筑凹槽3内部分区域;
在槽两侧打孔插入阻裂件6,并在未插入的部分阻裂件6安装防腐套;
浇筑至止水带5放置位置;
在凹槽3内设置止水带5,并在止水带5上设置探测点连接探测部件8;
在凹槽3中间部位预留安装排水板7的槽模板,并浇筑凹槽3内剩余部分区域,并在凹槽3开口处形成防水板;
在凹槽3中间位置设置排水板7,排水板7通向集水坑。
如图1所示,对于凹槽3的开设,凹槽3底面上设有至少两条凸起部,沿裂缝2走向上,裂缝2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条凸起部,凸起部与凹槽3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条凸起部,且间隔布置在裂缝2的两侧,凹槽3及其内部的凸起部共同形成截面呈W型的凹槽3,为W型槽。
如图1所示,首先找到渗漏位置并对渗漏位置处裂缝2进行初步检测,同时对裂缝2进行标识。在渗水区域沿裂缝2发展方向开设W型槽,采用风镐配合人工剔除的方法进行施工。
为了保证凹槽3内空间满足阻裂件6的放置以及组合式止水带5的铺设,且最小程度地影响混凝土基体1的原貌,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一组尺寸参数,将W型槽尺寸定为:W型槽槽口长300mm,凹槽3内侧长40mm,两个凸起部之间长度为140mm,侧面深度为90mm,中间深度为100mm。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对应的裂缝2发展状态以及混凝土基体1的规格,设计对应的W型槽,满足对裂缝2的堵漏需求。
W型槽中间与裂缝2相交,两侧超出裂缝2开裂范围,原墙面混凝土基体1在开设W型槽后需进行界面处理。界面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应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凹槽3内松动的骨料、砂砾、浮渣和粉尘,并用清洁的压力水冲洗干净。凹槽3清理干净后,混凝土表面不存在明水。
如图1、图5所示,凹槽3内裂缝2处沿裂缝2设置探测点并连接探测部件8。探测部件8跨裂缝2布置,探测部件8用于获取裂缝2的变形参数,并发送至外部接收器。
探测部件8由测量拉线10、传感器、电池三部分组成,可以同时实现裂缝2开裂方向和裂缝2错动方向的测量,并对裂缝2数据进行无线传输。将相连的两部分仪器分别放置在裂缝2两侧、距离裂缝210mm的位置,保证中间测量拉线10水平。当裂缝2水平开展,测量拉线10被拉出;当裂缝2发生竖向错动,水平测量拉线10拉出口发生角度变化,以上两种情况传感器感应并传出信号,以得知裂缝2的发展情况。若需要将拉线回归原始位置,可按住测量部分拉线出口处的按钮即可回归原位。
沿裂缝2走向在凹槽3内安装多组探测部件8,并在探测部件8外覆盖探测部件保护壳11,用来保护测量拉线10不被浇筑混凝土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探测部件8整体长度为30mm、宽度为20mm、厚度为15mm,探测部件8一端为固定部分,内部线固定住不能被拉出,另一端为测量部分,内部线可以被拉出,中间由测量拉线10连接,测量拉线10总长60mm,放置时外部漏出区域原长为20mm。
如图5中所示的方位,探测部件8右侧测量部分测量拉线10出口处围绕线有感应片,当裂缝2发生竖向错动测量拉线10会接触感应片并传出信号;探测部件8内部围绕线也有感应片及传感器,当裂缝2发生水平开展时,感应片会感应到测量拉线10被拉出并传出信号。
凹槽3裂缝2面涂刷水泥基防水材料一道至两道。两道的时间间隔控制在1-2小时,即初凝后终凝前。终凝前即可开始抹水泥砂浆一道。
依据上述W型槽的规格,进行注浆孔4和注浆管的配置,在裂缝2更深处预留注浆孔4以便后续向裂缝2内注浆,预留注浆孔4孔径不宜大于20mm,并在注浆孔4外端植入注浆嘴。
在裂缝2更深处到槽外侧边缘斜向放置一孔径不大于20mm钢管,作为预留的注浆孔4。待水泥砂浆凝固后方可浇筑灌浆料,浇筑前用浇水湿润2h以上,浇筑前涂刷界面剂(用水泥基渗透结晶代替),时间间隔不大于30min-1h。注浆处理结束后,注浆孔4钢管保留并在在注浆孔4内填入膨胀胶条待后期使用时再拔出,在注浆管出口出设置止逆阀,防止注浆管成为渗漏点。对W型槽进行部分浇筑,将凹槽3内对应注浆管的部分先浇筑上,并可以通过这部分浇筑先对注浆孔4的钢管进行固定。
在裂缝2与槽交界处预留不大于20mm孔径注浆孔4并植入注浆嘴,可保证在裂缝2发生二次开裂后及时进行高压注浆堵漏,预留注浆管和注浆孔4,对裂缝2进行深部注浆处理,可对动态裂缝2进行重复封堵,减少后期运营成本,加快施工周期,
如图2所示,阻裂件6与裂缝2空间相交,阻裂件6埋入混凝土基体1的一端与裂缝2之间设有至少一条凸起部,埋入混凝土基体1的另一端与裂缝2之间设有至少一条凸起部。沿裂缝2走向上,凹槽3内依次间隔布置有多个阻裂件6。
在本实施例中,阻裂件6用于阻碍已有裂缝2位置的继续开裂加宽,对待发展区域进行提前约束,约束裂缝2的发展,多个阻裂件6处于裂缝2的多个位置,实现对裂缝2的多点约束,以减缓或抑制动态裂缝2的开裂。
阻裂件6选用两端弯折的螺纹钢筋,螺纹钢筋弯折呈凹字形,开设凹槽3并在凹槽3内预留凸起部,形成W型截面的凹槽3结构,建立探测部件8的安装空间,并保证阻裂件6植入混凝土基体1内的连接强度,阻裂件6端部植入已有混凝土基体1内,并在凸起部与凹槽3侧壁之间再次浇注,提高阻裂件6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其抗拔能力,保证对裂缝2发展的阻碍效果。
在凹槽3内围绕裂缝2设置25mm螺纹钢筋。在W型槽两侧凹进去的位置向内钻孔,将钻孔清理完毕后,灌入植筋胶,将钢筋插入,并在未插入的部分钢筋周围涂抹油脂并套上热缩管防止钢筋锈蚀,然后浇筑剩余部分混凝土,并在注浆孔4外端植入注浆嘴。
阻裂件6在裂缝2两侧锚固,由于不均匀沉降等原因,裂缝2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做到完全不继续开展,而利用螺纹钢筋分担受力,可以有效减缓裂缝2的进一步开裂。
如图4所示,部分浇筑完成后,在W型槽中间位置设置止水带5。止水带5为组合式止水带5,包括弹性部501和伸缩部502,伸缩部50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弹性部501,伸缩部502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其两端所连接弹性部501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部502为弯折板,弹性部501为橡胶带,弯折板对应朝向裂缝2,弹性部501对应朝向裂缝2侧部。中间弯折板为带弯折的厚度2mm钢板,使用液压折弯机对2mm厚的钢板中部进行z字型折弯,两头弯折点角度为内侧向外45°左右,中间弯折点为90°左右,钢板投影长度220mm。
中部弯折区域可提供更大的允许变形,且不会像传统橡胶止水带5易变硬变脆而导致的变形失效,并在止水带5上设置探测点连接探测部件8。在钢板上涂抹防水涂料,防止钢板的锈蚀。
在钢板两端粘接橡胶带,使止水带5能适于不同角度的固定,将钢板两端进行打磨处理后使用金属清洗剂进行清洗处理,并在钢板表面涂刷一层金属处理剂,以保护金属表面防止二次污染以及外部侵蚀。使用BD803橡胶-金属粘接剂(高强度型)涂刷在钢板以及橡胶带粘接面,干燥之后再涂刷一遍,以保证胶水的均匀度以及浸润性,然后将橡胶贴合在钢板两侧。组合式止水带5制作完成后,将其放置于W型槽中间位置设置。
如图2和3所示,在W型槽中间位置设置排水板7,排水板7通向排水沟9。排水板7的位置位于止水带5外侧、W型槽中间,采用塑料排水板7填入该区域并一直连通到排水沟9并将水汇入集水坑。
由于排水板7设置于止水带5外侧W型槽中间位置,能够两侧的混凝土结构断开,在后期继续变形的情况下,避免了在别的地方产生更多裂缝2。在当前期包括组合式止水带5等的防水措施失效后,排水板7可将渗水先排入排水沟9集水池,首先保证地下室的相对干燥,再对渗水裂缝2做进一步处理。
通过在裂缝2渗水部位开W型槽对既有的裂缝2进行防止其进一步扩展开裂的处理,主要针对的是地下室动态裂缝2,在槽内设置阻裂件6是防止裂缝2进一步开展的核心,它可以通过分担裂缝2处所受的力来减少裂缝2本身的开展趋势,防止裂缝2开展而导致的前期堵漏失效和二次堵漏所带来的复杂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沿裂缝走向开设覆盖裂缝的凹槽;
注浆封堵裂缝,于凹槽内跨裂缝设置阻裂件,阻裂件两端均埋入混凝土内;
对凹槽进行浇筑并覆盖阻裂件,沿裂缝安装止水带,止水带上连接排水板;
继续浇注以封闭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面上设有至少两条凸起部,沿裂缝走向上,裂缝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条凸起部,凸起部与凹槽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裂件与裂缝空间相交,阻裂件埋入混凝土的一端与裂缝之间设有至少一条凸起部,埋入混凝土的另一端与裂缝之间设有至少一条凸起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沿裂缝走向上,凹槽内依次间隔布置有多个阻裂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开设凹槽后,布设注浆孔并安装注浆管,通过注浆管对裂缝进行注浆封堵,并保留注浆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封堵裂缝后,沿裂缝走向在凹槽内安装多组探测部件,并在探测部件外覆盖保护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部件跨裂缝布置,探测部件用于获取裂缝的变形参数,并发送至外部接收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包括弹性部和伸缩部,伸缩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弹性部,伸缩部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其两端所连接弹性部的间距。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为弯折板,弯折板对应朝向裂缝,弹性布对应朝向裂缝侧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裂件位于凹槽内的部分套设有防腐管,排水板一端对接止水带,另一端延伸至混凝土表面的预留排水孔。
CN202111663649.8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 Active CN1142938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3649.8A CN114293807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3649.8A CN114293807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3807A true CN114293807A (zh) 2022-04-08
CN114293807B CN114293807B (zh) 2023-05-23

Family

ID=80974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3649.8A Active CN114293807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380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14320A (ja) * 2010-03-31 2011-10-27 Toyota Home Kk 建物の防水構造
CN108049651A (zh) * 2017-12-22 2018-05-18 武汉固立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裂缝堵漏方法
CN108265761A (zh) * 2018-01-17 2018-07-10 朱园园 一种建筑变形缝的防水连接结构
CN109667276A (zh) * 2018-12-22 2019-04-23 广州市天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溶洞处理及跟踪注浆施工方法
CN110849306A (zh) * 2019-12-12 2020-02-28 深圳市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裂缝错动位移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10924451A (zh) * 2019-12-17 2020-03-27 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库裂缝渗水的疏水方法
CN112411770A (zh) * 2020-10-13 2021-02-26 中山市顺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排水施工方法
CN215180205U (zh) * 2021-05-08 2021-12-14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泥冷再生基层裂缝监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14320A (ja) * 2010-03-31 2011-10-27 Toyota Home Kk 建物の防水構造
CN108049651A (zh) * 2017-12-22 2018-05-18 武汉固立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裂缝堵漏方法
CN108265761A (zh) * 2018-01-17 2018-07-10 朱园园 一种建筑变形缝的防水连接结构
CN109667276A (zh) * 2018-12-22 2019-04-23 广州市天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溶洞处理及跟踪注浆施工方法
CN110849306A (zh) * 2019-12-12 2020-02-28 深圳市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裂缝错动位移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10924451A (zh) * 2019-12-17 2020-03-27 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库裂缝渗水的疏水方法
CN112411770A (zh) * 2020-10-13 2021-02-26 中山市顺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排水施工方法
CN215180205U (zh) * 2021-05-08 2021-12-14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泥冷再生基层裂缝监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3807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0713B (zh) 地下室外墙沉降缝的防水结构
CN110878700B (zh) 一种隧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208651B (zh) 地下工程超长结构体变形缝防排水结构施工方法及结构
CN111365032B (zh) 一种地铁车站洞门环梁的防渗处理方法
CN110805455A (zh) 一种隧道病害综合处理方法
CN113186985B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底板施工缝的防渗漏处理方法
CN103184747B (zh) 用于深层地下工程两墙合一结构的防渗漏施工方法及结构
CN106988440B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主体与附属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323440A (zh) 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
CN109667607B (zh) 一种隧道分区防水施工工艺
CN207959289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后浇带部位的漏水修补结构
CN213898232U (zh) 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防渗装置
CN212153450U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构造
CN114293807A (zh) 一种地下室混凝土动态裂缝的堵漏方法
CN210508385U (zh) 剪力墙穿墙套管加固结构
CN104878772A (zh) 一种深基坑基础底板渗漏处理方法
CN107419811B (zh) 地下室底板支护桩与泄水孔防水堵漏的方法及其结构
CN214738262U (zh) 综合管廊临时封堵结构
CN109281292B (zh) 一种水库深水混凝土面板脱开裂缝修补方法
CN115012452A (zh) 后浇带施工工艺和地下室疏水泄压结构
CN211080323U (zh) 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
CN204419202U (zh) 一种隧道裂缝修复结构
CN105672364A (zh)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CN210067247U (zh) 一种刚柔复合防水结构
CN113585369A (zh) 一种改建地下室新老混凝土交接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