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8026B - 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8026B
CN114278026B CN202210026503.0A CN202210026503A CN114278026B CN 114278026 B CN114278026 B CN 114278026B CN 202210026503 A CN202210026503 A CN 202210026503A CN 114278026 B CN114278026 B CN 114278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adder
supporting
situ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65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8026A (zh
Inventor
吴瑞均
袁光辉
李宇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SH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SH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SH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SH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265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8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8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8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8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8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该方案包括步骤:S100、施工准备;S200、可调式模板支架搭设;S300、下层模板支设;S400、楼梯钢筋笼吊放;S500、踏步侧模支设;S600、楼梯混凝土施工;S700、楼梯踏步板安装。本申请具有提升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难度及提高施工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提升楼梯的空间艺术性和建筑美感,常采用变曲率异形楼梯。在变曲率异形楼梯施工时,常需解决模板空间位置精确控制、饰面砖普通安装等问题,如何提升模板安装定位的准确度、降低支架搭设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一直是工程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使用方便的异形楼梯浇注模板,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下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凸起,并且凹槽与橡胶凸起之间相互适配,上模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下模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该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滑槽、第一固定块、第二滑槽、滑杆和第二固定块,使第一固定块在第一滑槽上向下移动,并且移动第二固定块,使第二固定块在滑杆上移动,提高了异形楼梯的布设效率,但该技术难以实现楼梯侧模机械旋转控制、未能实现梯梁与梯板的整体支模、难以同步提升楼梯踏步板安装质量。
鉴于此,为提升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难度,目前亟待发明一种可以提升模板安装定位的准确度、降低支架搭设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的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施工准备:勘测确定现浇踏步与现浇梯梁的平面位置,在现浇梯梁的下方搭设底部撑架,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S200、可调式模板支架搭设:沿底部撑架上表面纵向均匀间隔设置高度控制体;将支撑填料填设于高度控制体的支撑料筒内,再将转向底板置于支撑填料的上表面,并通过转向轴承将转向底板与转向顶板连接,使转向顶板下表面的调角螺栓通过横向筋体连接支撑料筒;将柱底撑梁置于转向顶板的上表面,再通过排料槽管排出支撑填料调整柱底撑梁的高度,然后通过调角螺栓控制柱底撑梁的倾斜角度;
S300、下层模板支设:将连接成一整体的梯梁底模、梯梁侧模和梯板侧模吊设至柱底撑梁上,并在梯梁侧模面向反力竖板侧设置控位角筋,同步通过竖向定位栓和横向定位栓分别调整梯梁侧模的横向位置和竖向位置;
S400、楼梯钢筋笼吊放:将梯梁钢筋笼与梯板钢筋笼绑扎成一整体;将内置吊板置于梯梁钢筋笼内,并将吊装撑筋和吊装挂筋分别置于梯板钢筋笼和梯梁钢筋笼的下部,然后通过内置撑栓使吊装撑筋与梯板钢筋笼、吊装挂筋与梯梁钢筋笼连接牢固,再采用悬吊拉绳进行梯梁钢筋笼和梯板钢筋笼吊装施工;
S500、踏步侧模支设:在柱底撑梁的上表面设置镜像对称的顶梁撑柱,并在顶梁撑柱的顶端设置柱顶连板;在每个柱顶连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被动转盘和主动转盘,并在被动转盘和主动转盘的上表面设置转动顶梁,使主动转盘的齿轴连接槽与控位齿轴相接;通过压梁控位栓连接转动顶梁和定位压梁,并通过侧模连接栓连接踏步侧模和定位压梁下表面的侧模挡板;通过主动转盘控制转动顶梁及踏步侧模的平面角度,并通过弹性控位体的作用力使控位齿轴与主动转盘的齿轴连接槽连接牢固;通过压梁控位栓调整定位压梁及踏步侧模的高度,并将踏步侧模压入梯板侧模的模板插槽内;
S600、楼梯混凝土施工:进行现浇梯梁和现浇踏步的混凝土同步灌注施工;
S700、楼梯踏步板安装:在楼梯平台上分别设置支柱连板、撑梁支柱,并在上下相对的撑梁支柱之间设置斜向撑梁;连接拉索控位体和滑移拉索,并通过滑移拉索控制滑移连板、平台吊杆及定位撑杆的位置;在现浇踏步的临空面涂抹一层间隙填充体,再将踏步横板设于现浇踏步的踏面处,然后通过横板定位栓和横板压板将踏步横板与间隙填充体连接牢固;通过角板定位栓控制定位角板的位置,再将竖板压板的底端插入踏步横板与现浇踏步踢面的间隙内,然后通过竖板控位栓和竖板压板对踏步竖板施加竖向压力。
进一步地,步骤S100中,底部撑架包括撑架顶板以及设于该撑架顶板下方的多个撑架立杆,高度控制体位于该撑架顶板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地,步骤S200中,高度控制体包括控制体底板、支撑料筒及回收料槽,支撑料筒与控制体底板垂直连接,排料槽管和横向筋体均设于该支撑料筒的侧壁上,且排料槽管上设有阀门,回收料槽位于排料槽管下方。
进一步地,步骤S200中,柱底撑梁的上表面设有竖向定位栓和反力竖板,反力竖板上设有与横向定位栓连接的螺孔。
进一步地,步骤S300中,梯梁侧模和梯板侧模的平面均呈曲线形,且形状参数均与楼梯的平面形状相同,梯板侧模上预设有用于安装踏步侧模的侧模插槽,且模板插槽的内侧壁上粘贴有弹性密闭体。
进一步地,步骤S400中,吊装撑筋和吊装挂筋的横断面均呈圆弧形,且内置撑栓包括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步骤S500中,主动转盘和被动转盘均采用机械轴承,且齿轴连接槽在主动转盘的外侧壁上沿环向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柱顶连板下表面与顶梁撑柱连接,上表面垂直焊接连接有齿轴连板,该齿轴连板上预设有供回位螺栓穿设的孔洞,并在该齿轴连板面向主动转轴侧依次设置弹性控位体和控位齿轴,控位齿轴与回位螺栓和弹性控位体连接,主动转轴上表面与转动顶梁连接。
进一步地,步骤S700中,斜向撑梁上设有横断面呈倒“T”形的撑梁滑槽,滑移连板的上表面设置与滑移拉索连接的滑板连筋,竖板压板上设有宽度与踏步竖板相同的槽道,横板压板上表面与横板定位栓连接,支柱连板通过平台锚筋与楼梯平台连接牢固,平台吊杆一端与滑移连板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施工平台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步骤S700中,角板定位栓包括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该螺杆两端分别与定位撑杆和定位角板连接;竖板控位栓包括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螺杆一端与定位撑杆侧面的连接横板垂直连接,螺杆另一端与竖板压板连接。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1、本申请沿撑架顶板纵向均匀间隔设置高度控制体,可通过支撑填料控制转向底板的高度,并可通过转向轴承及调角螺栓控制转向顶板的倾斜角度,实现了柱底撑梁倾斜角度的精确控制;
2、本申请在梯梁侧模上设置控位角筋,并可通过竖向定位栓和横向定位栓调整梯梁侧模的横向位置和竖向位置,提升了模板安装定位的准确度;
3、本申请将内置吊板置于梯梁钢筋笼内,并可通过内置撑栓使吊装撑筋与梯板钢筋笼、吊装挂筋与梯梁钢筋笼连接牢固,降低了吊装施工对梯梁钢筋笼和梯板钢筋笼的损伤;
4、本申请在镜像相对的两柱顶连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被动转盘和主动转盘,通过主动转盘控制转动顶梁及踏步侧模的平面角度,降低了转动顶梁角度调整的难度;
5、本申请通过滑移拉索控制滑移连板及平台吊杆和定位撑杆的位置,通过横板定位栓及横板压板将踏步横板与间隙填充体连接牢固,通过角板定位栓控制定位角板的位置,通过竖板控位栓及竖板压板对踏步竖板竖向压力,实现了踏步横板和踏步竖板的精确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梯板侧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楼梯钢筋笼吊放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主动转盘与转动顶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踏步侧模安装结构纵断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踏步侧模安装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踏步横板和踏步竖板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梯板侧模部位和高度控制体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2中主动转盘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部撑架;2、撑架立杆;3、撑架顶板;4、高度控制体;5、支撑填料;6、支撑料筒;7、转向底板;8、转向顶板;9、转向轴承;10、调角螺栓;11、横向筋体;12、柱底撑梁;13、排料槽管;14、控制体底板;15、回收料槽;16、竖向定位栓;17、反力竖板;18、梯梁底模;19、梯梁侧模;20、梯板侧模;21、控位角筋;22、横向定位栓;23、模板插槽;24、弹性密闭体;25、梯梁钢筋笼;26、梯板钢筋笼;27、内置吊板;28、吊装撑筋;29、吊装挂筋;30、内置撑栓;31、悬吊拉绳;32、顶梁撑柱;33、柱顶连板;34、被动转盘;35、主动转盘;36、转动顶梁;37、齿轴连接槽;38、定位压梁;39、压梁控位栓;40、踏步侧模;41、侧模挡板;42、侧模连接栓;43、控位齿轴;44、弹性控位体;45、齿轴连板;46、回位螺栓;47、主动转轴;48、现浇梯梁;49、现浇踏步;50、楼梯平台;51、支柱连板;52、撑梁支柱;53、斜向撑梁;54、拉索控位体;55、滑移拉索;56、滑移连板;57、平台吊杆;58、定位撑杆;59、间隙填充体;60、踏步横板;61、横板定位栓;62、横板压板;63、角板定位栓;64、定位角板;65、竖板压板;66、竖板控位栓;67、踏步竖板;68、撑梁滑槽;69、滑板连筋;70、连接横板;71、平台锚筋;72、施工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披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施工准备:勘测确定现浇踏步49与现浇梯梁48的平面位置,在现浇梯梁48的下方搭设底部撑架1,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在此步骤中,底部撑架1包括撑架顶板3以及设于该撑架顶板3下方的多个撑架立杆2,高度控制体4位于该撑架顶板3的上表面上。
S200、可调式模板支架搭设:沿底部撑架1上表面纵向均匀间隔设置高度控制体4;将支撑填料5填设于高度控制体4的支撑料筒6内,再将转向底板7置于支撑填料5的上表面,并通过转向轴承9将转向底板7与转向顶板8连接,使转向顶板8下表面的调角螺栓10通过横向筋体11连接支撑料筒6;将柱底撑梁12置于转向顶板8的上表面,再通过排料槽管13排出支撑填料5调整柱底撑梁12的高度,然后通过调角螺栓10控制柱底撑梁12的倾斜角度;
在此步骤中,如图9所示,高度控制体4包括控制体底板14、支撑料筒6及回收料槽15,支撑料筒6与控制体底板14垂直连接,排料槽管13和横向筋体11均设于该支撑料筒6的侧壁上,且排料槽管13上设有阀门,回收料槽15位于排料槽管13下方。
在此步骤中,柱底撑梁12的上表面设有竖向定位栓16和反力竖板17,反力竖板17上设有与横向定位栓22连接的螺孔。
优选地,同一横断面上高度控制体4的数量为2~4个。
S300、下层模板支设:如图9所示,将连接成一整体的梯梁底模18、梯梁侧模19和梯板侧模20吊设至柱底撑梁12上,并在梯梁侧模19面向反力竖板17侧设置控位角筋21,同步通过竖向定位栓16和横向定位栓22分别调整梯梁侧模19的横向位置和竖向位置;
在此步骤中,梯梁侧模19和梯板侧模20的平面均呈曲线形,且形状参数均与楼梯的平面形状相同,如图3所示,梯板侧模20上预设有用于安装踏步侧模40的模板插槽23,且模板插槽23的内侧壁上粘贴有弹性密闭体24。
S400、楼梯钢筋笼吊放:
如图4所示,将梯梁钢筋笼25与梯板钢筋笼26绑扎成一整体;将内置吊板27置于梯梁钢筋笼25内,并将吊装撑筋28和吊装挂筋29分别置于梯板钢筋笼26和梯梁钢筋笼25的下部,然后通过内置撑栓30使吊装撑筋28与梯板钢筋笼26、吊装挂筋29与梯梁钢筋笼25连接牢固,再采用悬吊拉绳31进行梯梁钢筋笼25和梯板钢筋笼26吊装施工;
此步骤中,吊装撑筋28和吊装挂筋29的横断面均呈圆弧形,且内置撑栓30包括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
S500、踏步侧模40支设:
在柱底撑梁12的上表面设置镜像对称的顶梁撑柱32,并在顶梁撑柱32的顶端设置柱顶连板33;
如图5-7所示,在每个柱顶连板33的上表面分别设置被动转盘34和主动转盘35,并在被动转盘34和主动转盘35的上表面设置转动顶梁36,使主动转盘35的齿轴连接槽37与控位齿轴43相接;
通过压梁控位栓39连接转动顶梁36和定位压梁38,并通过侧模连接栓42连接踏步侧模40和定位压梁38下表面的侧模挡板41;
如图9所示,通过主动转盘35控制转动顶梁36及踏步侧模40的平面角度,并通过弹性控位体44的作用力使控位齿轴43与主动转盘35的齿轴连接槽37连接牢固;通过压梁控位栓39调整定位压梁38及踏步侧模40的高度,并将踏步侧模40压入梯板侧模20的模板插槽23内;
此步骤中,主动转盘35和被动转盘34均采用机械轴承,且齿轴连接槽37在主动转盘35的外侧壁上沿环向均匀间隔设置;
此步骤中,柱顶连板33下表面与顶梁撑柱32连接,上表面垂直焊接连接有齿轴连板45,该齿轴连板45上预设有供回位螺栓46穿设的孔洞,并在该齿轴连板45面向主动转轴47侧依次设置弹性控位体44和控位齿轴43,控位齿轴43与回位螺栓46和弹性控位体44连接,主动转轴47上表面与转动顶梁36连接;
S600、楼梯混凝土施工:
进行现浇梯梁48和现浇踏步49的混凝土同步灌注施工;
S700、楼梯踏步板安装:
如图8所示,在楼梯平台50上分别设置支柱连板51、撑梁支柱52,并在上下相对的撑梁支柱52之间设置斜向撑梁53;连接拉索控位体54和滑移拉索55,并通过滑移拉索55控制滑移连板56、平台吊杆57及定位撑杆58的位置;在现浇踏步49的临空面涂抹一层间隙填充体59,再将踏步横板60设于现浇踏步49的踏面处,然后通过横板定位栓61和横板压板62将踏步横板60与间隙填充体59连接牢固;通过角板定位栓63控制定位角板64的位置,再将竖板压板65的底端插入踏步横板60与现浇踏步49踢面的间隙内,然后通过竖板控位栓66和竖板压板65对踏步竖板67施加竖向压力。
此步骤中,斜向撑梁53上设有横断面呈倒“T”形的撑梁滑槽68,滑移连板56的上表面设置与滑移拉索55连接的滑板连筋69,竖板压板65上设有宽度与踏步竖板67相同的槽道,横板压板62上表面与横板定位栓61连接,支柱连板51通过平台锚筋71与楼梯平台50连接牢固,平台吊杆57一端与滑移连板56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施工平台72垂直连接。
此步骤中,角板定位栓63包括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该螺杆两端分别与定位撑杆58和定位角板64连接;竖板控位栓66包括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螺杆一端与定位撑杆58侧面的连接横板70垂直连接,螺杆另一端与竖板压板65连接。
实施例2,
为了更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于实施例1的各部件的优选进行举例说明:
底部撑架1包括撑架立杆2和撑架顶板3;
撑架立杆2采用直径100mm的钢管制成;
撑架顶板3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
高度控制体4包括控制体底板14、支撑料筒6和回收料槽15,并使支撑料筒6与控制体底板14垂直焊接连接,并将支撑填料5填设于支撑料筒6内;
支撑填料5采用中细砂;
支撑料筒6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成圆柱形,高度为10cm、直径为30cm,控制体底板14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回收料槽15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轧制成盆形。
转向底板7和转向顶板8均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转向底板7的直径为25cm,转向顶板8的直径为40cm。
转向轴承9采用直径30mm的钢柱轴。
调角螺栓10包括直径60mm的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
横向筋体11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与支撑料筒6垂直焊接连接。
柱底撑梁12采用规格为200×200×8×12的H型钢轧制而成,在柱底撑梁12的上表面设置竖向定位栓16和反力竖板17,并在反力竖板17上设置与横向定位栓22连接的螺孔;
竖向定位栓16和横向定位栓22均采用直径30mm的高强度螺栓,反力竖板17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
排料槽管13采用直径6cm的钢管轧制而成,在排料槽管上设置启闭开关。
梯梁底模18、梯梁侧模19和梯板侧模20均采用厚度4mm的合金模板,平面呈曲线形,形状参数与楼梯的平面形状相同。
控位角筋21采用3mm的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L”形。
模板插槽23高度为20cm。
弹性密闭体24采用厚度为2mm的橡胶片。
梯梁钢筋笼25和梯板钢筋笼26采用直径8mm的箍筋和直径22mm的螺纹钢筋绑扎而成。
内置吊板27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10cm、长度为40cm。
吊装撑筋28和吊装挂筋29均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圆弧形,圆心角为90°。
内置撑栓30包括直径30mm的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
悬吊拉绳31采用直径20mm的钢丝绳。
顶梁撑柱32采用规格为150×150×7×10的H型钢。
柱顶连板33采用厚度为20mm的钢板轧制而成,与顶梁撑柱32焊接连接。
主动转盘35和被动转盘34均采用机械轴承,被动转盘34的直径为10cm;主动转盘35直径为15cm,并在主动转盘35的外侧壁上沿环向均匀间隔设置齿轴连接槽37;
转动顶梁36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轧制成矩形,宽度为20cm、高度为10cm。
齿轴连接槽37横截面呈“U”形,深度为3cm。
定位压梁38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20cm。
压梁控位栓39采用直径60mm的高强度螺杆与螺栓组成。
踏步侧模40采用厚度为3mm的钢板轧制而成,高度为25cm。
侧模挡板41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20cm、高度为10cm。
侧模连接栓42采用直径30mm的螺杆与螺母组合而成。
控位齿轴43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T”形,长度为5cm,宽度为10cm,与回位螺栓46和弹性控位体44焊接连接;回位螺栓46采用螺孔直径为30mm的螺母。弹性控位体44采用直径20mm的弹簧。
齿轴连板45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
主动转轴47采用机械驱动转轴,上表面与转动顶梁36连接。
现浇梯梁48、现浇踏步49和楼梯平台50均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材料浇筑而成。
支柱连板51采用厚度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0.5m、长度为1m。
撑梁支柱52采用规格为150×150×7×10的H型钢切割而成,每块支柱连板上设置两根撑梁支柱52。
斜向撑梁53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40cm、高度为10cm,在斜向撑梁53上设置横断面呈倒“T”形的撑梁滑槽68,槽口宽2cm。
拉索控位体54采用绳索卷拉机械。
滑移拉索55采用直径为20mm的钢丝绳制成。
滑移连板56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并在滑移连板56的上表面设置与滑移拉索55连接的滑板连筋69;滑板连筋69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
平台吊杆57采用强度等级为Q345D,规格为100×100×6×8的H型钢轧制而成,一端与滑移连板56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施工平台72垂直焊接连接;施工平台72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1m,长度为2m,通过两根平台吊杆57与两块相互平行的滑移连板56连接。
定位撑杆58采用规格为200×200×8×12的H型钢切割而成。
间隙填充体59采用标号为M15的水泥砂浆。
踏步横板60和踏步竖板67均采用厚度为10mm的防护瓷砖。
横板定位栓61采用直径60mm的高强度螺杆与螺栓组成,并使螺栓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
横板压板62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上表面与横板定位栓61焊接连接。
角板定位栓63包括直径60mm的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
定位角板64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横截面呈“L”形。
竖板压板65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在竖板压板65上设置宽度与踏步竖板67相同的槽道。
竖板控位栓66包括直径60mm的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
连接横板70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20cm。
平台锚筋71采用直径为32mm的螺纹带肋钢筋轧制而成。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故本发明未对其进行详述。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专业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做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施工准备:勘测确定现浇踏步(49)与现浇梯梁(48)的平面位置,在现浇梯梁(48)的下方搭设底部撑架(1),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其中,所述底部撑架(1)包括撑架顶板(3)以及设于该撑架顶板(3)下方的多个撑架立杆(2),高度控制体(4)位于该撑架顶板(3)的上表面上;
S200、可调式模板支架搭设:沿底部撑架(1)上表面纵向均匀间隔设置高度控制体(4);将支撑填料(5)填设于高度控制体(4)的支撑料筒(6)内,再将转向底板(7)置于支撑填料(5)的上表面,并通过转向轴承(9)将转向底板(7)与转向顶板(8)连接,使转向顶板(8)下表面的调角螺栓(10)通过横向筋体(11)连接支撑料筒(6);将柱底撑梁(12)置于转向顶板(8)的上表面,再通过排料槽管(13)排出支撑填料(5)调整柱底撑梁(12)的高度,然后通过调角螺栓(10)控制柱底撑梁(12)的倾斜角度;
其中,所述高度控制体(4)包括控制体底板(14)、支撑料筒(6)及回收料槽(15),所述支撑料筒(6)与所述控制体底板(14)垂直连接,所述排料槽管(13)和所述横向筋体(11)均设于该支撑料筒(6)的侧壁上,且所述排料槽管(13)上设有阀门,所述回收料槽(15)位于排料槽管(13)下方;所述柱底撑梁(12)的上表面设有竖向定位栓(16)和反力竖板(17),所述反力竖板(17)上设有与横向定位栓(22)连接的螺孔;
S300、下层模板支设:将连接成一整体的梯梁底模(18)、梯梁侧模(19)和梯板侧模(20)吊设至柱底撑梁(12)上,并在梯梁侧模(19)面向反力竖板(17)侧设置控位角筋(21),同步通过竖向定位栓(16)和横向定位栓(22)分别调整梯梁侧模(19)的横向位置和竖向位置;
S400、楼梯钢筋笼吊放:将梯梁钢筋笼(25)与梯板钢筋笼(26)绑扎成一整体;将内置吊板(27)置于梯梁钢筋笼(25)内,并将吊装撑筋(28)和吊装挂筋(29)分别置于梯板钢筋笼(26)和梯梁钢筋笼(25)的下部,然后通过内置撑栓(30)使吊装撑筋(28)与梯板钢筋笼(26)、吊装挂筋(29)与梯梁钢筋笼(25)连接牢固,再采用悬吊拉绳(31)进行梯梁钢筋笼(25)和梯板钢筋笼(26)吊装施工;
S500、踏步侧模(40)支设:在柱底撑梁(12)的上表面设置镜像对称的顶梁撑柱(32),并在顶梁撑柱(32)的顶端设置柱顶连板(33);在每个柱顶连板(33)的上表面分别设置被动转盘(34)和主动转盘(35),并在被动转盘(34)和主动转盘(35)的上表面设置转动顶梁(36),使主动转盘(35)的齿轴连接槽(37)与控位齿轴(43)相接;通过压梁控位栓(39)连接转动顶梁(36)和定位压梁(38),并通过侧模连接栓(42)连接踏步侧模(40)和定位压梁(38)下表面的侧模挡板(41);通过主动转盘(35)控制转动顶梁(36)及踏步侧模(40)的平面角度,并通过弹性控位体(44)的作用力使控位齿轴(43)与主动转盘(35)的齿轴连接槽(37)连接牢固;通过压梁控位栓(39)调整定位压梁(38)及踏步侧模(40)的高度,并将踏步侧模(40)压入梯板侧模(20)的模板插槽(23)内;
S600、楼梯混凝土施工:进行现浇梯梁(48)和现浇踏步(49)的混凝土同步灌注施工;
S700、楼梯踏步板安装:在楼梯平台(50)上分别设置支柱连板(51)、撑梁支柱(52),并在上下相对的撑梁支柱(52)之间设置斜向撑梁(53);连接拉索控位体(54)和滑移拉索(55),并通过滑移拉索(55)控制滑移连板(56)、平台吊杆(57)及定位撑杆(58)的位置;在现浇踏步(49)的临空面涂抹一层间隙填充体(59),再将踏步横板(60)设于现浇踏步(49)的踏面处,然后通过横板定位栓(61)和横板压板(62)将踏步横板(60)与间隙填充体(59)连接牢固;通过角板定位栓(63)控制定位角板(64)的位置,再将竖板压板(65)的底端插入踏步横板(60)与现浇踏步(49)踢面的间隙内,然后通过竖板控位栓(66)和竖板压板(65)对踏步竖板(67)施加竖向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中,所述梯梁侧模(19)和所述梯板侧模(20)的平面均呈曲线形,且形状参数均与楼梯的平面形状相同,所述梯板侧模(20)上预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踏步侧模(40)的模板插槽(23),且所述模板插槽(23)的内侧壁上粘贴有弹性密闭体(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0中,所述吊装撑筋(28)和所述吊装挂筋(29)的横断面均呈圆弧形,且所述内置撑栓(30)包括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0中,所述主动转盘(35)和所述被动转盘(34)均采用机械轴承,且所述齿轴连接槽(37)在主动转盘(35)的外侧壁上沿环向均匀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顶连板(33)下表面与顶梁撑柱(32)连接,上表面垂直焊接连接有齿轴连板(45),该齿轴连板(45)上预设有供回位螺栓(46)穿设的孔洞,并在该齿轴连板(45)面向主动转轴(47)侧依次设置弹性控位体(44)和控位齿轴(43),所述控位齿轴(43)与回位螺栓(46)和弹性控位体(44)连接,所述主动转轴(47)上表面与所述转动顶梁(3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00中,所述斜向撑梁(53)上设有横断面呈倒“T”形的撑梁滑槽(68),所述滑移连板(56)的上表面设置与滑移拉索(55)连接的滑板连筋(69),所述竖板压板(65)上设有宽度与踏步竖板(67)相同的槽道,所述横板压板(62)上表面与横板定位栓(61)连接,所述支柱连板(51)通过平台锚筋(71)与楼梯平台(50)连接牢固,所述平台吊杆(57)一端与滑移连板(56)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施工平台(72)垂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00中,所述角板定位栓(63)包括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该螺杆两端分别与定位撑杆(58)和定位角板(64)连接;所述竖板控位栓(66)包括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螺杆一端与定位撑杆(58)侧面的连接横板(70)垂直连接,螺杆另一端与竖板压板(65)连接。
CN202210026503.0A 2022-01-11 2022-01-11 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 Active CN114278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6503.0A CN114278026B (zh) 2022-01-11 2022-01-11 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6503.0A CN114278026B (zh) 2022-01-11 2022-01-11 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8026A CN114278026A (zh) 2022-04-05
CN114278026B true CN114278026B (zh) 2024-04-26

Family

ID=80880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6503.0A Active CN114278026B (zh) 2022-01-11 2022-01-11 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80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2721B (zh) * 2022-08-19 2023-12-22 华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大悬挑双层现浇混凝土梁板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4508A (ja) * 2002-12-25 2004-07-22 Yokomori Mfg Co Ltd 階段の構築方法及び階段用型枠
CN102864928A (zh) * 2012-10-10 2013-01-09 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大跨度空间螺旋楼梯施工方法
CN104878924A (zh) * 2015-05-29 2015-09-02 成都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楼梯踏步混凝土浇筑成型模板及楼梯现浇施工方法
CN109138300A (zh) * 2018-09-30 2019-01-04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预制楼梯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3204754U (zh) * 2020-06-05 2021-05-14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隐形踏步梯梁的大跨度板式剪刀楼梯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4508A (ja) * 2002-12-25 2004-07-22 Yokomori Mfg Co Ltd 階段の構築方法及び階段用型枠
CN102864928A (zh) * 2012-10-10 2013-01-09 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大跨度空间螺旋楼梯施工方法
CN104878924A (zh) * 2015-05-29 2015-09-02 成都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楼梯踏步混凝土浇筑成型模板及楼梯现浇施工方法
CN109138300A (zh) * 2018-09-30 2019-01-04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预制楼梯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3204754U (zh) * 2020-06-05 2021-05-14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隐形踏步梯梁的大跨度板式剪刀楼梯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8026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56C (zh) 房屋建筑系统
CN110409670B (zh) 整块大模板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KR20060112504A (ko) 지하층의 1방향 보 및 데크 슬래브 시공을 위한 하향 골조타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278026B (zh) 大跨度现浇异形楼梯施工方法
CN107806019A (zh) 大跨度悬索桥门型索塔施工方法
CN105484403A (zh) 装配式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及其建造方法
CN112727075A (zh) 斜屋面与平屋面一体化浇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351445A (zh) 一种劲性混凝土斜墙模板组合支撑加固系统及安装施工方法
CN110409624B (zh) 一种大型设备安装与主体结构逆作计算与施工方法
CN107237461A (zh) 一种全悬空旋转钢结构楼梯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2642115U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内凹弧形屋面内边梁吊模系统
CN210066503U (zh) 一种滑框提模的薄壁空心墩模具
JPH09317183A (ja) 建造物構築方法
CN115679834A (zh) 变截面异形索塔拉-撑组合临时固结中塔柱施工方法
CN207277718U (zh) 全悬空旋转钢结构楼梯结构
CN207122313U (zh) 隧道中隔墙施工模板及其施工装置
CN113250088B (zh) 复杂水域大跨度宽幅现浇箱梁大型挂篮的施工方法
CN113174854B (zh) 大跨度宽体预留后浇带现浇箱梁支模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07191201A (zh) 隧道中隔墙施工模板及其施工装置
CN109629447B (zh) 变截面现浇箱梁施工及混凝土浇筑方法
CN109972537B (zh) 双曲拱桥复合式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9854576U (zh) 一种用于盖板涵洞或通道施工的台车
CN113338537A (zh) 一种超高、大截面的混凝土框架柱的施工方法
CN113958133B (zh) 钢结构厂房屋架梁施工方法
CN114411809B (zh) 局部加腋异形地下室顶板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