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7457A - 一种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7457A
CN114277457A CN202111668349.9A CN202111668349A CN114277457A CN 114277457 A CN114277457 A CN 114277457A CN 202111668349 A CN202111668349 A CN 202111668349A CN 114277457 A CN114277457 A CN 114277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box
air
central lin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83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7457B (zh
Inventor
刘晓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ido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ido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ido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ido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83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74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7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7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7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7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包括纺丝箱、牵伸装置,纺丝箱的喷头的中心轴线与牵伸装置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一中心线上,还包括风冷装置,风冷装置位于纺丝箱和牵伸装置之间;风冷装置包括鼓风箱和鼓风机,鼓风箱为圆环状,鼓风箱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一中心线上,鼓风箱的内侧面为锥面状,纺丝箱与牵伸装置之间的丝线与鼓风箱的内侧面平行;鼓风箱内部设有正压腔,鼓风箱的内侧面上设有吹风口,吹风口环绕第一中心线设置,吹风口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一中心线上,正压腔与吹风口连通。本实施例提供的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鼓风机向正压腔内鼓风,气流从吹风口均匀吹出,气流均匀的流经丝线表面,提高了丝线冷却的均匀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丝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
背景技术
熔融纺丝机是一种化纤长丝纺织设备,通常包括料斗、挤出机、纺丝箱、牵伸装置、收卷装置,原料从料斗投入后进入到挤出机中,挤出机将原料熔化后挤出到纺丝箱内,再从纺丝箱的喷头拉出进入到牵伸装置中,经过牵伸装置后收卷到收卷装置上,从喷头喷出后,通常需要使用吹风装置对喷头和牵伸装置之间的丝线进行吹风冷却,由于丝线从喷头喷出后通常成圆形排列,再进入到牵伸装置中,因此在喷头和牵伸装置之间的多根丝线围绕成一个锥形排列面,而吹风装置设置在锥形排列面的其中一侧,气流从锥形排列面的一侧垂直于锥形排列面的中轴线吹向另一侧,导致正对吹风装置的丝线接收的气流流速更大、气温更低,另一侧的丝线接收的气流流速受到正对吹风装置的丝线的阻挡和热交换,气流流速减小,气温升高,导致锥形排列面两侧的丝线温度不同、温度下降速度不同,影响丝线的物理特性(弹性、柔性、抗拉强度、圆柱度等),不同丝线的物理特性不一致,品质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丝线从喷头拉出后接收风吹的流速不同、温度下降速度不均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包括纺丝箱、牵伸装置,所述纺丝箱的喷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牵伸装置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一中心线上,还包括风冷装置,所述风冷装置位于所述纺丝箱和牵伸装置之间;
所述风冷装置包括鼓风箱和鼓风机,所述鼓风箱为圆环状,所述鼓风箱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所述鼓风箱的内侧面为锥面状,纺丝箱与所述牵伸装置之间的丝线与所述鼓风箱的内侧面平行,所述纺丝箱的内侧面靠近所述纺丝箱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纺丝箱的内侧面靠近所述牵伸装置的一端的直径;
所述鼓风箱内部设有正压腔,所述鼓风箱的内侧面上设有吹风口,所述吹风口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吹风口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所述正压腔与所述吹风口连通;
所述正压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吹风口位于所述正压腔和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
所述吹风口沿所述第一中心线方向的宽度介于1毫米至2毫米之间;
所述鼓风箱与所述鼓风机之间设有鼓风管,所述鼓风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鼓风机连接,所述鼓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鼓风箱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鼓风管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一端与所述正压腔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鼓风箱内部设有正压缓冲腔,所述正压缓冲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正压缓冲腔位于所述正压腔和所述吹风口之间,所述正压缓冲腔与所述吹风口连通;
所述鼓风箱内部设有正压稳流板,所述正压稳流板与所述鼓风箱固定连接,所述正压稳流板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正压稳流板的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所述正压稳流板位于所述正压腔和所述正压缓冲腔之间;
所述正压稳流板上设有正压稳流通孔,所述正压稳流通孔在所述正压稳流板上均匀分布,所述正压稳流通孔的直径介于0.2毫米至0.5毫米之间,相邻的所述正压稳流通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所述正压腔与所述正压缓冲腔通过所述正压稳流通孔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冷装置还包括第一抽风箱和第一抽风机,所述第一抽风箱位于所述鼓风箱和所述纺丝箱之间,所述第一抽风箱为圆环状,所述第一抽风箱的中心轴向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
所述第一抽风箱的内侧面为锥面状,所述第一抽风箱的内侧面与所述鼓风箱的内侧面位于同一锥面上;
所述第一抽风箱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抽风口,所述第一抽风口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一抽风口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所述第一抽风口沿所述第一中心线方向的宽度介于2毫米至4毫米之间;
所述第一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一负压腔,所述第一负压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一抽风口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和所述第一负压腔之间;
所述第一负压腔与所述第一抽风口连通,所述第一抽风箱与所述第一抽风机之间设有第一抽风管,所述第一抽风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抽风机连接,所述第一抽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抽风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抽风管远离所述第一抽风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负压腔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位于所述第一负压腔和所述第一抽风口之间,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与所述第一抽风口连通;
所述第一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一负压稳流板,所述第一负压稳流板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一负压稳流板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所述第一负压稳流板位于所述第一负压腔和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之间;
所述第一负压稳流板上设有第一负压稳流通孔,所述第一负压稳流通孔在所述第一负压稳流板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一负压稳流通孔的直径介于0.5毫米至1毫米之间,相邻所述第一负压稳流通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所述第一负压腔与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负压稳流通孔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抽风箱与所述鼓风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抽风箱的内侧面与所述鼓风箱的内侧面相互靠近的一端的边缘重合;
所述第一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所述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位于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和所述第一抽风口之间;
所述第一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一负压缓冲口,所述第一负压缓冲口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一负压缓冲口位于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和所述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之间,所述第一负压缓冲口沿所述第一中心线方向的宽度介于0.5毫米至1毫米之间,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和所述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负压缓冲口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抽风口位于所述第一抽风箱靠近所述纺丝箱的一端,所述第一负压缓冲口位于所述第一抽风箱靠近所述鼓风箱的一端。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冷装置还包括第二抽风箱和第二抽风机,所述第二抽风箱位于所述鼓风箱和所述牵伸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抽风箱为圆环状,所述第二抽风箱的中心轴向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
所述第二抽风箱的内侧面为锥面状,所述第二抽风箱的内侧面与所述鼓风箱的内侧面位于同一锥面上;
所述第二抽风箱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抽风口,所述第二抽风口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二抽风口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所述第二抽风口沿所述第一中心线方向的宽度介于2毫米至4毫米之间;
所述第二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二负压腔,所述第二负压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二抽风口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和所述第二负压腔之间;
所述第二负压腔与所述第二抽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抽风箱与所述第二抽风机之间设有第二抽风管,所述第二抽风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二抽风机连接,所述第二抽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抽风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抽风管远离所述第二抽风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负压腔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位于所述第二负压腔和所述第二抽风口之间,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与所述第二抽风口连通;
所述第二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二负压稳流板,所述第二负压稳流板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二负压稳流板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所述第二负压稳流板位于所述第二负压腔和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之间;
所述第二负压稳流板上设有第二负压稳流通孔,所述第二负压稳流通孔在所述第二负压稳流板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二负压稳流通孔的直径介于0.5毫米至1毫米之间,相邻所述第二负压稳流通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所述第二负压腔与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负压稳流通孔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抽风箱与所述鼓风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抽风箱的内侧面与所述鼓风箱的内侧面相互靠近的一端的边缘重合;
所述第二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所述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位于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和所述第二抽风口之间;
所述第二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二负压缓冲口,所述第二负压缓冲口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二负压缓冲口位于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和所述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之间,所述第二负压缓冲口沿所述第一中心线方向的宽度介于0.5毫米至1毫米之间,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和所述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负压缓冲口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抽风口位于所述第二抽风箱靠近所述牵伸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二负压缓冲口位于所述第二抽风箱靠近所述鼓风箱的一端。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在工作过程中,丝线从纺丝箱传送至牵伸装置中,在传送过程中,鼓风机向正压腔内鼓风,气流从吹风口均匀吹出,气流均匀的流经丝线表面,与丝线接触进行热交换,每根丝线接收风吹的角度和气流速度均匀一致,提高了丝线冷却的均匀一致性,提升了品质的均匀一致性,由于气流从丝线的锥形排列面的周围均匀吹出,丝线能够迅速接收到低温气流,降温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的风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风冷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冷风装置以经过第一中心线的平面为剖切面截得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风冷装置与纺丝箱以及牵伸装置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风冷装置工作过程中气流流动路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纺丝箱;102、牵伸装置;103、鼓风箱;104、鼓风机;105、正压腔;106、吹风口;107、鼓风管;108、正压缓冲腔;109、正压稳流板;110、第一抽风箱;111、第一抽风机;112、第一抽风口;113、第一负压腔;114、第一抽风管;115、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116、第一负压稳流板;117、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118、第一负压缓冲口;119、第二抽风箱;120、第二抽风机;121、第二抽风口;122、第二负压腔;123、第二抽风管;124、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125、第二负压稳流板;126、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127、第二负压缓冲口;128、丝线;129、第一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与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间接与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示例”、“一个实施例”、“示例”、“一些实施例”、“一些示例”、“一些实施方式”或“可能的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包括纺丝箱101、牵伸装置102,纺丝箱101的喷头的中心轴线与牵伸装置102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一中心线129上,还包括风冷装置,风冷装置位于纺丝箱101和牵伸装置102之间;风冷装置包括鼓风箱103和鼓风机104,鼓风箱103为圆环状,鼓风箱103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一中心线129上,鼓风箱103的内侧面为锥面状,纺丝箱101与牵伸装置102之间的丝线128与鼓风箱103的内侧面平行,纺丝箱101的内侧面靠近纺丝箱101的一端的直径大于纺丝箱101的内侧面靠近牵伸装置102的一端的直径;鼓风箱103内部设有正压腔105,鼓风箱103的内侧面上设有吹风口106,吹风口106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吹风口106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一中心线129上,正压腔105与吹风口106连通;正压腔105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吹风口106位于正压腔105和第一中心线129之间;吹风口106沿第一中心线129方向的宽度介于1毫米至2毫米之间;鼓风箱103与鼓风机104之间设有鼓风管107,鼓风管107的其中一端与鼓风机104连接,鼓风管107的另一端与鼓风箱10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鼓风管107远离鼓风机104的一端与正压腔105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在工作过程中,丝线128从纺丝箱101传送至牵伸装置102中,在传送过程中,鼓风机104向正压腔105内鼓风,气流从吹风口106均匀吹出,气流均匀的流经丝线128表面,与丝线128接触进行热交换,每根丝线128接收风吹的角度和气流速度均匀一致,提高了丝线128冷却的均匀一致性,提升了品质的均匀一致性,由于气流从丝线128的锥形排列面的周围均匀吹出,丝线128能够迅速接收到低温气流,降温效率得到提高。
一些实施方式中,鼓风箱103内部设有正压缓冲腔108,正压缓冲腔108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正压缓冲腔108位于正压腔105和吹风口106之间,正压缓冲腔108与吹风口106连通;鼓风箱103内部设有正压稳流板109,正压稳流板109与鼓风箱103固定连接,正压稳流板109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正压稳流板109的中心线位于第一中心线129上,正压稳流板109位于正压腔105和正压缓冲腔108之间;正压稳流板109上设有正压稳流通孔,正压稳流通孔在正压稳流板109上均匀分布,正压稳流通孔的直径介于0.2毫米至0.5毫米之间,相邻的正压稳流通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正压腔105与正压缓冲腔108通过正压稳流通孔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风冷装置还包括第一抽风箱110和第一抽风机111,第一抽风箱110位于鼓风箱103和纺丝箱101之间,第一抽风箱110为圆环状,第一抽风箱110的中心轴向位于第一中心线129上;第一抽风箱110的内侧面为锥面状,第一抽风箱110的内侧面与鼓风箱103的内侧面位于同一锥面上;第一抽风箱110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抽风口112,第一抽风口112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第一抽风口112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一中心线129上,第一抽风口112沿第一中心线129方向的宽度介于2毫米至4毫米之间;第一抽风箱110内部设有第一负压腔113,第一负压腔113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第一抽风口112位于第一中心线129和第一负压腔113之间;第一负压腔113与第一抽风口112连通,第一抽风箱110与第一抽风机111之间设有第一抽风管114,第一抽风管114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抽风机111连接,第一抽风管114的另一端与第一抽风箱110固定连接,第一抽风管114远离第一抽风机111的一端与第一负压腔113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抽风箱110内部设有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115,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115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115位于第一负压腔113和第一抽风口112之间,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115与第一抽风口112连通;第一抽风箱110内部设有第一负压稳流板116,第一负压稳流板116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第一负压稳流板116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一中心线129上,第一负压稳流板116位于第一负压腔113和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115之间;第一负压稳流板116上设有第一负压稳流通孔,第一负压稳流通孔在第一负压稳流板116上均匀分布,第一负压稳流通孔的直径介于0.5毫米至1毫米之间,相邻第一负压稳流通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第一负压腔113与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115之间通过第一负压稳流通孔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抽风箱110与鼓风箱103固定连接,第一抽风箱110的内侧面与鼓风箱103的内侧面相互靠近的一端的边缘重合;第一抽风箱110内部设有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117,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117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117位于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115和第一抽风口112之间;第一抽风箱110内部设有第一负压缓冲口118,第一负压缓冲口118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第一负压缓冲口118位于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115和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117之间,第一负压缓冲口118沿第一中心线129方向的宽度介于0.5毫米至1毫米之间,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115和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117之间通过第一负压缓冲口118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抽风口112位于第一抽风箱110靠近纺丝箱101的一端,第一负压缓冲口118位于第一抽风箱110靠近鼓风箱103的一端。
一些实施方式中,风冷装置还包括第二抽风箱119和第二抽风机120,第二抽风箱119位于鼓风箱103和牵伸装置102之间,第二抽风箱119为圆环状,第二抽风箱119的中心轴向位于第一中心线129上;第二抽风箱119的内侧面为锥面状,第二抽风箱119的内侧面与鼓风箱103的内侧面位于同一锥面上;第二抽风箱119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抽风口121,第二抽风口121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第二抽风口121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一中心线129上,第二抽风口121沿第一中心线129方向的宽度介于2毫米至4毫米之间;第二抽风箱119内部设有第二负压腔122,第二负压腔122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第二抽风口121位于第一中心线129和第二负压腔122之间;第二负压腔122与第二抽风口121连通,第二抽风箱119与第二抽风机120之间设有第二抽风管123,第二抽风管123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抽风机120连接,第二抽风管123的另一端与第二抽风箱119固定连接,第二抽风管123远离第二抽风机120的一端与第二负压腔122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抽风箱119内部设有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124,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124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124位于第二负压腔122和第二抽风口121之间,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124与第二抽风口121连通;第二抽风箱119内部设有第二负压稳流板125,第二负压稳流板125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第二负压稳流板125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一中心线129上,第二负压稳流板125位于第二负压腔122和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124之间;第二负压稳流板125上设有第二负压稳流通孔,第二负压稳流通孔在第二负压稳流板125上均匀分布,第二负压稳流通孔的直径介于0.5毫米至1毫米之间,相邻第二负压稳流通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第二负压腔122与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124之间通过第二负压稳流通孔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抽风箱119与鼓风箱103固定连接,第二抽风箱119的内侧面与鼓风箱103的内侧面相互靠近的一端的边缘重合;第二抽风箱119内部设有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126,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126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126位于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124和第二抽风口121之间;第二抽风箱119内部设有第二负压缓冲口127,第二负压缓冲口127环绕第一中心线129设置,第二负压缓冲口127位于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124和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126之间,第二负压缓冲口127沿第一中心线129方向的宽度介于0.5毫米至1毫米之间,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124和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126之间通过第二负压缓冲口127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抽风口121位于第二抽风箱119靠近牵伸装置102的一端,第二负压缓冲口127位于第二抽风箱119靠近鼓风箱103的一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在纺丝箱101和牵伸装置102之间安装有本实施例中的风冷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鼓风机104向正压腔105内鼓风,正压腔105内的气体充满整个正压腔105,在气压的作用下,正压腔105内的气体从各个正压稳流通孔进入到正压缓冲腔108内,正压缓冲腔108内圆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气流速度以及气压均匀分布,随着正压缓冲腔108内的气压增大,气流从吹风口106吹向鼓风箱103内侧的丝线128;
同时,第一抽风机111从第一负压腔113抽气,第一负压腔113内的气压降低,在第一负压稳流板116的稳流作用下,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115内的不同位置处的空气被吸入到第一负压腔113内,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115内的不同位置处的气压均匀下降,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117内空气从第一负压缓冲口118被吸入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115内,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117内不同位置处的气压均匀一致,第一抽风箱110远离鼓风箱103的一端的外部空气以及第一鼓风箱103内侧的空气被吸入到第一抽风口112,从吹风口106吹出的空气流经丝线128后被吸入到第一鼓风箱103的内侧并流入到第一抽风口112;
同时,第二抽风机120从第二负压腔122抽气,第二负压腔122内的气压降低,在第二负压稳流板125的稳流作用下,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124内的不同位置处的空气被吸入到第二负压腔122内,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124内的不同位置处的气压均匀下降,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126内空气从第二负压缓冲口127被吸入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124内,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126内不同位置处的气压均匀一致,第二抽风箱119远离鼓风箱103的一端的外部空气以及第二鼓风箱103内侧的空气被吸入到第二抽风口121,从吹风口106吹出的空气流经丝线128后被吸入到第二鼓风箱103的内侧并流入到第二抽风口121;
综上,沿第一中心线129方向,风冷装置从中部均匀的吹入空气,同时从两端均匀的吸入空气,对丝线128进行均匀的热交换达到均匀降温冷却。
根据风冷装置的内侧空间的直径沿第一中心线129方向的变化规律(如图5中,直径成上大下小的规律),并由于第一抽风口112和第二抽风口121能够从冷风装置外部抽气,因此,优选的,鼓风机104的功率、第一抽风机111的功率以及第二抽风机120的功率通过预设和调试,达到在单位时间内,吹风口106的吹风流量等于第一抽风口112的抽风流量等于第二抽风口121的抽风流量。
正压稳流通孔、第一负压稳流通孔、第二负压稳流通孔由于孔径较小,在图中没有展现。
图5中直线箭头表示风冷装置工作过程中气流流动路径和方向。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包括纺丝箱、牵伸装置,所述纺丝箱的喷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牵伸装置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一中心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冷装置,所述风冷装置位于所述纺丝箱和牵伸装置之间;
所述风冷装置包括鼓风箱和鼓风机,所述鼓风箱为圆环状,所述鼓风箱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所述鼓风箱的内侧面为锥面状,纺丝箱与所述牵伸装置之间的丝线与所述鼓风箱的内侧面平行,所述纺丝箱的内侧面靠近所述纺丝箱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纺丝箱的内侧面靠近所述牵伸装置的一端的直径;
所述鼓风箱内部设有正压腔,所述鼓风箱的内侧面上设有吹风口,所述吹风口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吹风口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所述正压腔与所述吹风口连通;
所述正压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吹风口位于所述正压腔和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
所述吹风口沿所述第一中心线方向的宽度介于1毫米至2毫米之间;
所述鼓风箱与所述鼓风机之间设有鼓风管,所述鼓风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鼓风机连接,所述鼓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鼓风箱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鼓风管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一端与所述正压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箱内部设有正压缓冲腔,所述正压缓冲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正压缓冲腔位于所述正压腔和所述吹风口之间,所述正压缓冲腔与所述吹风口连通;
所述鼓风箱内部设有正压稳流板,所述正压稳流板与所述鼓风箱固定连接,所述正压稳流板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正压稳流板的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所述正压稳流板位于所述正压腔和所述正压缓冲腔之间;
所述正压稳流板上设有正压稳流通孔,所述正压稳流通孔在所述正压稳流板上均匀分布,所述正压稳流通孔的直径介于0.2毫米至0.5毫米之间,相邻的所述正压稳流通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所述正压腔与所述正压缓冲腔通过所述正压稳流通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装置还包括第一抽风箱和第一抽风机,所述第一抽风箱位于所述鼓风箱和所述纺丝箱之间,所述第一抽风箱为圆环状,所述第一抽风箱的中心轴向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
所述第一抽风箱的内侧面为锥面状,所述第一抽风箱的内侧面与所述鼓风箱的内侧面位于同一锥面上;
所述第一抽风箱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抽风口,所述第一抽风口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一抽风口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所述第一抽风口沿所述第一中心线方向的宽度介于2毫米至4毫米之间;
所述第一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一负压腔,所述第一负压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一抽风口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和所述第一负压腔之间;
所述第一负压腔与所述第一抽风口连通,所述第一抽风箱与所述第一抽风机之间设有第一抽风管,所述第一抽风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抽风机连接,所述第一抽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抽风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抽风管远离所述第一抽风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负压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位于所述第一负压腔和所述第一抽风口之间,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与所述第一抽风口连通;
所述第一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一负压稳流板,所述第一负压稳流板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一负压稳流板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所述第一负压稳流板位于所述第一负压腔和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之间;
所述第一负压稳流板上设有第一负压稳流通孔,所述第一负压稳流通孔在所述第一负压稳流板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一负压稳流通孔的直径介于0.5毫米至1毫米之间,相邻所述第一负压稳流通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所述第一负压腔与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负压稳流通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风箱与所述鼓风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抽风箱的内侧面与所述鼓风箱的内侧面相互靠近的一端的边缘重合;
所述第一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所述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位于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和所述第一抽风口之间;
所述第一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一负压缓冲口,所述第一负压缓冲口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一负压缓冲口位于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和所述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之间,所述第一负压缓冲口沿所述第一中心线方向的宽度介于0.5毫米至1毫米之间,所述第一负压一级缓冲腔和所述第一负压二级缓冲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负压缓冲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风口位于所述第一抽风箱靠近所述纺丝箱的一端,所述第一负压缓冲口位于所述第一抽风箱靠近所述鼓风箱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装置还包括第二抽风箱和第二抽风机,所述第二抽风箱位于所述鼓风箱和所述牵伸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抽风箱为圆环状,所述第二抽风箱的中心轴向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
所述第二抽风箱的内侧面为锥面状,所述第二抽风箱的内侧面与所述鼓风箱的内侧面位于同一锥面上;
所述第二抽风箱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抽风口,所述第二抽风口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二抽风口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所述第二抽风口沿所述第一中心线方向的宽度介于2毫米至4毫米之间;
所述第二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二负压腔,所述第二负压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二抽风口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和所述第二负压腔之间;
所述第二负压腔与所述第二抽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抽风箱与所述第二抽风机之间设有第二抽风管,所述第二抽风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二抽风机连接,所述第二抽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抽风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抽风管远离所述第二抽风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负压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位于所述第二负压腔和所述第二抽风口之间,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与所述第二抽风口连通;
所述第二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二负压稳流板,所述第二负压稳流板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二负压稳流板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上,所述第二负压稳流板位于所述第二负压腔和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之间;
所述第二负压稳流板上设有第二负压稳流通孔,所述第二负压稳流通孔在所述第二负压稳流板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二负压稳流通孔的直径介于0.5毫米至1毫米之间,相邻所述第二负压稳流通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所述第二负压腔与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负压稳流通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抽风箱与所述鼓风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抽风箱的内侧面与所述鼓风箱的内侧面相互靠近的一端的边缘重合;
所述第二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所述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位于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和所述第二抽风口之间;
所述第二抽风箱内部设有第二负压缓冲口,所述第二负压缓冲口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二负压缓冲口位于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和所述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之间,所述第二负压缓冲口沿所述第一中心线方向的宽度介于0.5毫米至1毫米之间,所述第二负压一级缓冲腔和所述第二负压二级缓冲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负压缓冲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抽风口位于所述第二抽风箱靠近所述牵伸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二负压缓冲口位于所述第二抽风箱靠近所述鼓风箱的一端。
CN202111668349.9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 Active CN1142774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8349.9A CN114277457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8349.9A CN114277457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7457A true CN114277457A (zh) 2022-04-05
CN114277457B CN114277457B (zh) 2023-05-05

Family

ID=80879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8349.9A Active CN114277457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745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78247U (zh) * 2014-04-10 2014-10-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生产冷却装置
WO2016173828A1 (de) * 2015-04-25 2016-11-03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chmelzspinnen und abkühlen von multifilen fäden
CN106480523A (zh) * 2016-09-30 2017-03-08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方法
CN207498534U (zh) * 2017-11-30 2018-06-15 邓州市龙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非织造布纺丝生产用风冷箱
CN108411389A (zh) * 2018-03-30 2018-08-17 湖州虹君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纤维生产的冷却装置
CN208328178U (zh) * 2018-06-12 2019-01-04 杭州辰泽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喷丝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78247U (zh) * 2014-04-10 2014-10-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生产冷却装置
WO2016173828A1 (de) * 2015-04-25 2016-11-03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chmelzspinnen und abkühlen von multifilen fäden
CN106480523A (zh) * 2016-09-30 2017-03-08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方法
CN207498534U (zh) * 2017-11-30 2018-06-15 邓州市龙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非织造布纺丝生产用风冷箱
CN108411389A (zh) * 2018-03-30 2018-08-17 湖州虹君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纤维生产的冷却装置
CN208328178U (zh) * 2018-06-12 2019-01-04 杭州辰泽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喷丝板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瑞志: "《高分子材料生产加工设备》", 30 April 199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7457B (zh) 2023-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035487A1 (en) Spinning device and method having cooling by blowing
CN1105196C (zh) 由热塑聚合物生产高纤度均匀性的微长丝纱的装置和方法
CN102251296B (zh) 熔融纺丝方法及熔融纺丝装置
CN106350874B (zh) 用于熔纺和冷却长丝束的装置
US20050220916A1 (en) Spinning device and method having turbulent cooling by blowing
SK26795A3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cellulose fibers
CN111850708A (zh) 一种具有辅助吹喷功能的熔喷纺丝喷头结构
JP2002309431A (ja) 紡糸装置
CN1347466A (zh) 聚合物长丝纺丝设备和方法
CN114277457A (zh) 一种化纤长丝生产用熔融纺丝机
CN104073897A (zh) 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
CN211897184U (zh) 一种多功能涤纶纤维喷丝板
CN110359183B (zh) 一种调整成网均匀性方法
CN208328178U (zh) 一种喷丝板装置
TWI330674B (en) Device for extruding spinning filaments and lyocell method
US6499981B1 (en) Drawing unit
CN104947215A (zh) 一种用于大提花织物的熔体纺丝装置
JP2010070887A (ja) 紡糸用冷却装置および溶融紡糸方法
JP2017145529A (ja) 不織布製造装置及び不織布製造方法
CN102596834A (zh) 喷丝口装置
CN108323175B (zh) 树脂纤维的制造方法、用于该方法的喷嘴头及制造装置
CN214831024U (zh) 一种新型高效熔喷机
CN215712644U (zh) 一种扁平玻纤拉丝漏咀、漏板及其拉丝系统
CN111155184A (zh) 一种纤维级聚丙烯的生产设备
CN216972752U (zh) 一种侧吹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