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7419A - 一种基于抛物线方程升压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抛物线方程升压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7419A
CN114277419A CN202111501200.1A CN202111501200A CN114277419A CN 114277419 A CN114277419 A CN 114277419A CN 202111501200 A CN202111501200 A CN 202111501200A CN 114277419 A CN114277419 A CN 114277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anodic
oxide film
aluminum foil
aluminum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12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7419B (zh
Inventor
陈安伏
邢清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5012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74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7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7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7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7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g And Chemical Polish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面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抛物线方程升压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超声清洗高纯铝箔表面,化学刻蚀去除铝表面致密氧化层;对干净铝箔进行电化学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平整;以所得抛光铝箔为阳极,石墨片为阴极,在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过程中采用基于抛物线方程进行升压,得到带有铝基底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所得带有铝基底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置于过饱和氯化铜溶液中刻蚀,去除铝基体,得到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或者置于铬酸与磷酸混合液中刻蚀,去除阳极氧化铝膜,得到带有大孔间距凹坑的铝基体,然后进行二次阳极氧化得到规整有序的大孔间距的阳极氧化铝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抛物线方程升压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面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抛物线方程升压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工业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功能性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尤其是纳米材料,在微型传感器、能量存储、环保节能、生物医疗等领域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多孔阳极氧化铝膜具有高度有序的六角形周期性排列的纳米孔结构,兼具耐高温、绝缘性好等特点,常常作为一种理想的纳米模板材料,被广泛用来制备大面积高度有序的准零维纳米阵列材料(如纳米点)和一维纳米阵列材料(如纳米线、纳米管等)。因此,制备安全可控的阳极氧化铝膜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阳极氧化铝膜的结构参数直接决定了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其长度可通过改变阳极氧化的时间精确控制,孔径的大小可通过改变氧化电压以及后期扩孔处理来调整。阳极氧化铝膜的孔间距是指相邻两个膜胞的中心距离,其大小除了决定纳米结构材料的相邻距离外,也决定了阳极氧化铝膜后期扩孔过程中的最大孔径。因而阳极氧化铝膜的孔间距是很重要的一个结构参数。阳极氧化铝膜的孔间距主要由氧化电压决定,电压越大孔间距越大。然而在高电压条件下直接进行阳极氧化,受限于铝片的反应面积以及设备的冷却速率,当反应产生的焦耳热来不及扩散时,温度升高导致反应电流不断增大,从而引发铝片发生烧蚀现象,甚至于诱发火灾。因此如何安全的大面积制备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往为了能够在高电压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不得不通过减小反应面积或增加冷却设备的功率,来防止铝片的烧蚀,但这并不利于工业化应用。有学者通过缓慢的线性升压的方式,维持电流在较低的水平,从而降低反应速率,升压至目标电压后继续阳极氧化。但线性升压方式并不科学,在升压前期,电压小,反应缓慢,而升压后期,电压大,反应剧烈。因此采用线性升压的方式,当升压速率过小则使得总升压时间过长而引发能源的浪费;当升压速率过大又会导致后期反应无法控制引起铝片的烧蚀现象。华南理工大学的李屹等人通过前期恒流法来升压,在达到目标电压后,再转为恒压法的方式,(专利号:201510707716.X),以防止在升压阶段,过大的电流导致铝片烧蚀的现象发生。但采用恒流法升压,其电压上升的规律并不明显,所以无法确定具体升压的时间,为了避免反应过于强烈,往往采用较小的电流密度,从而使得升压时间过长,而且在升压后期,由于铝片表面各处的反应速率并不均匀,导致电压波动范围较大,这给判定是否达到目标电压,以及何时转为恒压法带来了困难,而且电压的不稳定也不利于规整的阳极氧化铝膜的生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抛物线方程升压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各种阳极氧化电解液,以及大面积制备阳极氧化铝,对电源设备的功率要求较低,并且针对反应面积和冷却的设备功率,工艺可以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阳极氧化铝膜。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阳极氧化铝膜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抛物线方程升压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操作步骤:
(1)超声清洗高纯铝箔表面,化学刻蚀去除铝表面致密氧化层,得到干净铝箔;
(2)对步骤(1)得到的干净铝箔进行电化学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平整,得到抛光铝箔;
(3)以步骤(2)得到的抛光铝箔为阳极,石墨片为阴极,在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得到带有铝基底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在阳极氧化的过程中,采用基于抛物线方程进行升压,即升压速率随着时间不断减小,使得前期以较快的升压速率接近目标电压,后期以较小的升压速率维持反应电流在较低水平,保证铝片不发生烧蚀现象;
(4)将步骤(3)得到的带有铝基底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置于过饱和氯化铜溶液中刻蚀,去除铝基体,得到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或者置于铬酸与磷酸混合液中刻蚀,去除阳极氧化铝膜,得到带有大孔间距凹坑的铝基体。
优选地,步骤(1)所述超声清洗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将铝箔先后置于去离子水、丙酮和无水乙醇中分别进行超声清洗5~15min;所述化学刻蚀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将清洁后的铝箔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刻蚀4~8min;
优选地,步骤(2)所述电化学抛光处理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将铝箔作为阳极置于抛光液中,抛光液为体积比1:5~9的高氯酸和乙醇混合溶液,石墨片作为阴极,在18~25V、0~5℃条件下,恒压下抛光5~10min。
优选地,步骤(3)所述电解液为任意酸系的溶液;
当步骤(3)所述电解液的浓度为0.3mol/L,具体为体积比1:0~4的草酸与乙醇混合溶液时,阳极氧化温度维持在0~6℃,阳极氧化电压范围50~250V,阳极氧化时间3~8h,制备得到的阳极氧化铝膜孔间距在100~500nm之间;混合溶液中草酸的浓度越低,可承受阳极氧化电压越高。
优选地,步骤(3)所述抛物线方程为y=ax2+bx,以时间为横轴x,电压为纵轴y,总升压时间为x,目标电压为y,且方程的导数为y'=2ax+b,代表升压速率,并且满足于2ax+b=0,即当电压达到y时,此刻的升压速率为0。所以确定x和y即可确定抛物线的曲线方程。同时为了避免局部过热发生烧蚀现象,目标电压越大,升压所需时间越长,而且反应面积越大,升压时间也越长。
优选地,步骤(4)所述铬酸与磷酸混合液中铬酸和磷酸的浓度分别为1.5wt%与6wt%,在铬酸与磷酸混合液中刻蚀的温度为60℃,刻蚀的时间为60~90min;
优选地,将步骤(4)所得带有大孔间距凹坑的铝基体重复步骤(3)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然后刻蚀,去除铝基体,得到高度有序的阳极氧化铝膜。直接采用目标电压,进行短时间阳极氧化,避免电解液过热发生烧蚀现象。
优选地,将步骤(4)所得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浸泡在扩孔液中进行扩孔处理,根据扩孔时间的不同得到不同孔径大小的阳极氧化铝膜;所述扩孔液为5wt%磷酸溶液,扩孔处理的温度为45℃,时间为5~30min。
一种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
上述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在自清洁、抗菌、光催化、传感器等领域中都有应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基于抛物线方程的升压方法,可以实现铝片在高电压条件下安全稳定的进行阳极氧化,有效避免了烧蚀现象的发生;而且相比于线性升压的方法,大大缩短了升压时间,相比采用恒流升压再转恒压的方法,具备升压时间明确,反应过程更加稳定,步骤更加简单的优势。
(2)本发明不受限于酸系的种类,以及铝箔的反应面积,可以针对现实情况,仅需调整目标电压和升压时间,即可以对升压曲线进行调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本发明对电源设备的功率要求较低,对冷却设备的性能要求不高,有利于节约能源,且工艺简单,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佳、重复性好等优点,有希望实现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的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次阳极氧化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曲线关系图,其中(a)是基于抛物线方程进行升压阶段的电压和电流曲线关系图,(b)是全阶段的电压和电流曲线关系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带有大孔间距凹坑的铝基底的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大孔间距的阳极氧化铝膜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备的带有大孔间距凹坑的铝基底的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备的大孔间距的阳极氧化铝膜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步骤I、将5cm×2cm铝箔先后置于去离子水、丙酮和无水乙醇中各超声清洗15min,去除表面粘附的油污;然后将清洁后的铝箔浸泡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刻蚀5min。
步骤II、将经过步骤I处理后干净的铝箔作为阳极,石墨片作为阴极,置于抛光液(高氯酸和乙醇体积比为1:5的混合溶液)中,在0℃、恒压20V条件下,抛光5min,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得到表面呈光滑镜面的铝箔。
步骤III、将经过步骤II得到的镜面铝箔作为阳极,石墨片为阴极,将0.3mol/L的草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草酸与乙醇体积比为1:1)作为电解液,溶液温度维持在0℃,然后进行阳极氧化,首先基于抛物线方程y=-400x2+400x进行升压,即所设定的升压时间x=0.5h,目标电压y=100V,升压至目标电压后继续阳极氧化4h,得到带有铝基底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图1为实施例1中一次阳极氧化过程的电压曲线和电流曲线图,其中(a)为升压阶段的电压电流曲线,可以看出电流在升压阶段增长平缓,最大不超过0.2A,(b)为全阶段的电压电流曲线图,可以看出在升至目标电压后,电流逐渐转变为平稳阶段,表明阳极氧化铝膜生长均匀。
步骤IV、将经过步骤III得到的带有铝基底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浸泡在置于1.5wt%铬酸与6wt%磷酸的混合液中刻蚀,刻蚀温度为60℃,时间为60min,去除阳极氧化铝膜,得到带有大孔间距凹坑的铝基体。图2为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带有纳米凹坑的铝基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由图中可以看出孔间距约为200nm。
步骤V、将步骤IV得到带有大孔间距凹坑的铝基体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电解液与一次阳极氧化的电解液相同,温度维持0℃,直接采用目标电压100V,阳极氧化时间6min。
步骤VI、将步骤V得到的阳极氧化铝膜浸泡在5wt%磷酸溶液中进行扩孔处理,温度为45℃,时间为10min。图3为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大孔间距的阳极氧化铝膜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由图中可以看出孔间距约为200nm,孔径约为100nm。
实施例2
步骤I、将5cm×5cm铝箔先后置于去离子水、丙酮和无水乙醇中各超声清洗15min,去除表面粘附的油污;然后将清洁后的铝箔浸泡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刻蚀5min。
步骤II、将经过步骤I处理后的干净铝箔作为阳极,石墨片作为阴极,置于抛光液(高氯酸和乙醇体积比为1:5的混合溶液)中,在0℃、恒压20V条件下,抛光5min,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得到表面呈光滑镜面的铝箔。
步骤III、将经过步骤II得到的镜面铝箔作为阳极,石墨片为阴极,将0.3mol/L的草酸溶液与乙醇的混合溶液(草酸与乙醇体积比为1:1)作为电解液,溶液温度维持在0℃,然后进行阳极氧化,首先基于抛物线方程y=-100x2+200x进行升压,即所设定的升压时间x=1h,目标电压y=100V,升压至目标电压后继续阳极氧化4h,得到带有铝基底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
步骤IV、将经过步骤III得到的带有铝基底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浸泡在置于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刻蚀,去除铝基底,得到孔间距约为200nm的阳极氧化铝膜。
实施例3
步骤I、将5cm×5cm铝箔先后置于去离子水、丙酮和无水乙醇中各超声清洗15min,去除表面粘附的油污;然后将清洁后的铝箔浸泡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刻蚀5min。
步骤II、将经过步骤I处理后的干净铝箔作为阳极,石墨片作为阴极,置于抛光液(高氯酸和乙醇体积比为1:5的混合溶液)中,在0℃、恒压20V条件下,抛光5min,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得到表面呈光滑镜面的铝箔。
步骤III、将经过步骤II得到的镜面铝箔作为阳极,石墨片为阴极,将0.3mol/L的草酸溶液与乙醇的混合溶液(草酸与乙醇体积比为1:2)作为电解液,溶液温度维持在0℃,然后进行阳极氧化,首先基于抛物线方程y=-104x2+250x进行升压,即所设定的升压时间x=1.2h,目标电压y=150V,升压至目标电压后继续阳极氧化5h,得到带有铝基底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
步骤IV、将经过步骤III得到的带有铝基底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浸泡在置于1.5wt%铬酸与6wt%磷酸的混合液中刻蚀,刻蚀温度为60℃,时间为60min,去除阳极氧化铝膜,得到带有大孔间距凹坑的铝基体。图4为实施例3中所制备的带有纳米凹坑的铝基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由图中可以看出孔间距约为300nm。
步骤V、将步骤IV得到带有大孔间距凹坑的铝基体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电解液与一次阳极氧化的电解液相同,温度维持0℃,直接采用目标电压150V,阳极氧化时间3min。
步骤VI、将步骤V得到的阳极氧化铝膜浸泡在5wt%磷酸溶液中进行扩孔处理,温度为45℃,时间为15min。图5为实施例3中所制备的大孔间距的阳极氧化铝膜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由图中可以看出孔间距约为300nm,孔径约为150nm。
实施例4
步骤I、将5cm×5cm铝箔先后置于去离子水、丙酮和无水乙醇中各超声清洗15min,去除表面粘附的油污;然后将清洁后的铝箔浸泡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刻蚀5min。
步骤II、将经过步骤I处理的铝箔作为阳极,石墨片作为阴极,置于抛光液(高氯酸和乙醇体积比为1:5的混合溶液)中,在0℃、恒压20V条件下,抛光5min,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得到表面呈光滑镜面的铝箔。
步骤III、将经过步骤II得到的镜面铝箔作为阳极,石墨片为阴极,将0.3mol/L的草酸溶液与乙醇的混合溶液(草酸与乙醇体积比为1:3)作为电解液,溶液温度维持在0℃,然后进行阳极氧化,首先基于抛物线方程y=-89x2+267x进行升压,即所设定的升压时间x=1.5h,目标电压y=200V,升压至目标电压后继续阳极氧化6h,得到带有铝基底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
步骤IV、将经过步骤III得到的带有铝基底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浸泡在置于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刻蚀,去除铝基底,得到孔间距约为400nm的阳极氧化铝膜。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抛物线方程升压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操作步骤:
(1)超声清洗高纯铝箔表面,化学刻蚀去除铝表面致密氧化层,得到干净铝箔;
(2)对步骤(1)得到的干净铝箔进行电化学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平整,得到抛光铝箔;
(3)以步骤(2)得到的抛光铝箔为阳极,石墨片为阴极,在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得到带有铝基底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在阳极氧化的过程中,采用基于抛物线方程进行升压,即升压速率随着时间不断减小,使得前期以较快的升压速率接近目标电压,后期以较小的升压速率维持反应电流在较低水平,保证铝片不发生烧蚀现象;
(4)将步骤(3)得到的带有铝基底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置于过饱和氯化铜溶液中刻蚀,去除铝基体,得到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或者置于铬酸与磷酸混合液中刻蚀,去除阳极氧化铝膜,得到带有大孔间距凹坑的铝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超声清洗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将铝箔先后置于去离子水、丙酮和无水乙醇中分别进行超声清洗5~15min;所述化学刻蚀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将清洁后的铝箔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刻蚀4~8min;
步骤(2)所述电化学抛光处理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将铝箔作为阳极置于抛光液中,抛光液为体积比1:5~9的高氯酸和乙醇混合溶液,石墨片作为阴极,在18~25V、0~5℃条件下,恒压下抛光5~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电解液为任意酸系的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步骤(3)所述电解液的浓度为0.3mol/L,具体为体积比1:0~4的草酸与乙醇混合溶液时,阳极氧化温度维持在0~6℃,阳极氧化电压范围50~250V,阳极氧化时间3~8h,制备得到的阳极氧化铝膜孔间距在100~500nm之间;混合溶液中草酸的浓度越低,可承受阳极氧化电压越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抛物线方程为y=ax2+bx,以时间为横轴x,电压为纵轴y,总升压时间为x,目标电压为y,且方程的导数为y'=2ax+b,代表升压速率,并且满足于2ax+b=0,即当电压达到y时,此刻的升压速率为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铬酸与磷酸混合液中铬酸和磷酸的浓度分别为1.5wt%与6wt%,在铬酸与磷酸混合液中刻蚀的温度为60℃,刻蚀的时间为60~9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4)所得带有大孔间距凹坑的铝基体重复步骤(3)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然后刻蚀,去除铝基体,得到高度有序的阳极氧化铝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4)所得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浸泡在扩孔液中进行扩孔处理,根据扩孔时间的不同得到不同孔径大小的阳极氧化铝膜;所述扩孔液为5wt%磷酸溶液,扩孔处理的温度为45℃,时间为5~30min。
9.一种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在自清洁、抗菌、光催化、传感器等领域中都有应用。
CN202111501200.1A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基于抛物线方程升压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4277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1200.1A CN114277419B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基于抛物线方程升压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1200.1A CN114277419B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基于抛物线方程升压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7419A true CN114277419A (zh) 2022-04-05
CN114277419B CN114277419B (zh) 2023-05-23

Family

ID=80871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1200.1A Active CN114277419B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基于抛物线方程升压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74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9080A (zh) * 2022-06-07 2022-07-05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AO-TiO2复合腐蚀铝箔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2626A (en) * 1976-12-17 1978-04-04 Rudolf Hradcovsky Process for forming a silicate coating on metal
CN87103694A (zh) * 1985-10-24 1988-11-09 鲁道夫·何拉德科夫斯基 铝制品的电镀方法及所用的电镀液
US20010042687A1 (en) * 2000-04-07 2001-11-22 Mitsuhisa Yoshimur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positive electrode foil of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CN1974873A (zh) * 2006-11-23 2007-06-06 上海交通大学 较大孔间距的氧化铝纳米孔阵列膜的快速稳定生长方法
JP2008038237A (ja) * 2006-08-10 2008-02-21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アルミナ多孔質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1684566A (zh) * 2008-09-27 2010-03-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钛纳米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6381A (zh) * 2009-12-28 2010-06-16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大孔间距氧化铝模板的电解液和方法
CN102644112A (zh) * 2011-02-17 2012-08-2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氧化铝光子晶体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9813A (zh) * 2010-04-28 2013-01-09 夏普株式会社 阳极氧化层的形成方法
CN103938248A (zh) * 2014-04-28 2014-07-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亚微米/微米复合铝模板的制备方法
WO2014149002A1 (en) * 2013-03-20 2014-09-25 Singapore Polytechnic Method of forming a coating on a metal substrate
JP2014214342A (ja) * 2013-04-25 2014-11-17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酸化皮膜の形成方法
CN104846336A (zh) * 2015-03-20 2015-08-1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蓝宝石表面抗反射微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8746A (zh) * 2015-06-23 2015-09-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微曲面三维互联纳米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方法
CN105297106A (zh) * 2015-10-26 2016-02-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电压制备大孔间距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方法
CN106544712A (zh) * 2016-10-19 2017-03-29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有序超大孔间距氧化铝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2626A (en) * 1976-12-17 1978-04-04 Rudolf Hradcovsky Process for forming a silicate coating on metal
CN87103694A (zh) * 1985-10-24 1988-11-09 鲁道夫·何拉德科夫斯基 铝制品的电镀方法及所用的电镀液
US20010042687A1 (en) * 2000-04-07 2001-11-22 Mitsuhisa Yoshimur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positive electrode foil of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JP2008038237A (ja) * 2006-08-10 2008-02-21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アルミナ多孔質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974873A (zh) * 2006-11-23 2007-06-06 上海交通大学 较大孔间距的氧化铝纳米孔阵列膜的快速稳定生长方法
CN101684566A (zh) * 2008-09-27 2010-03-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钛纳米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6381A (zh) * 2009-12-28 2010-06-16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大孔间距氧化铝模板的电解液和方法
CN102869813A (zh) * 2010-04-28 2013-01-09 夏普株式会社 阳极氧化层的形成方法
CN102644112A (zh) * 2011-02-17 2012-08-2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氧化铝光子晶体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149002A1 (en) * 2013-03-20 2014-09-25 Singapore Polytechnic Method of forming a coating on a metal substrate
JP2014214342A (ja) * 2013-04-25 2014-11-17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酸化皮膜の形成方法
CN103938248A (zh) * 2014-04-28 2014-07-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亚微米/微米复合铝模板的制备方法
CN104846336A (zh) * 2015-03-20 2015-08-1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蓝宝石表面抗反射微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8746A (zh) * 2015-06-23 2015-09-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微曲面三维互联纳米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方法
CN105297106A (zh) * 2015-10-26 2016-02-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电压制备大孔间距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方法
CN106544712A (zh) * 2016-10-19 2017-03-29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有序超大孔间距氧化铝膜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O\'SULLIVAN 等: "the morphology and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porous anodic films on aluminium", ROYAL SOCIETY *
尚杰 等: "逐步升压法制备大面积小孔径阳极氧化铝模板",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9080A (zh) * 2022-06-07 2022-07-05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AO-TiO2复合腐蚀铝箔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7419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50700B2 (ja) 高電界陽極酸化装置
CN106367794B (zh) 一种快速制备有序阳极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膜的方法
Yuan et al. High-speed growth of TiO2 nanotube arrays with gradient pore diameter and ultrathin tube wall under high-field anodization
CN109701510A (zh) 一种Magneli相氧化钛介孔表面的制备方法
Xing et al. Influence of substrate morphology on the growth and properties of TiO2 nanotubes in HBF4-based electrolyte
CN105088312A (zh)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4277419A (zh) 一种基于抛物线方程升压的大孔间距阳极氧化铝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98478A (zh) 一种透明的独立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695981B (zh) 一种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功能化设计的方法
CN111364081B (zh) 孔径和厚度呈梯度变化的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方法
CN102127788B (zh) 一种超大晶胞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
Nazemi et al. Aluminium oxide nanowires synthesis from high purity aluminium films via two-step anodization
Cao et al. Designing micro-nano structure of anodized iron oxide films by metallographic adjustment on T8 steel
CN101498024A (zh) 钛合金表面制备陶瓷膜的方法
CN106384671B (zh) 一种混合酸电解液
CN106801242B (zh) 快速制备大面积高度有序大孔间距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方法
CN106544712B (zh) 一种有序超大孔间距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
CN109518249A (zh) 一种超双亲微纳复合氧化铝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80775B (zh) 一种快速制备高度规整的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方法
CN112111789B (zh) 一种多孔铜基晶须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453263B (zh) 一种铝合金镜面阳极氧化方法
CN109811389B (zh) 一种氮化钛铌纳米管阵列及渗氮层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11139511B (zh) 一种利用阳极氧化法组装四氧化三钴纳米管阵列及方法
KR101172806B1 (ko) 고전계 양극산화방법
CN113774461B (zh) 一种精细调控纳米多孔钨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