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6365A - 一种蒿甲醚杂质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蒿甲醚杂质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6365A
CN114276365A CN202111657172.2A CN202111657172A CN114276365A CN 114276365 A CN114276365 A CN 114276365A CN 202111657172 A CN202111657172 A CN 202111657172A CN 114276365 A CN114276365 A CN 114276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hydroartemisinin
solution
dehydrated
reaction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71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6365B (zh
Inventor
彭学东
张梅
赵金召
刘长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Jia Gang Vinsce Bio Phar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 Jia Gang Vinsce Bio Phar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 Jia Gang Vinsce Bio Phar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 Jia Gang Vinsce Bio Phar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71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63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6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6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6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6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蒿甲醚杂质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一定量的双氢青蒿素溶解在适量的有机溶剂中,降温至0℃‑5℃,在搅拌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三氟化硼乙醚;待溶液澄清后,继续搅拌10‑30min;然后在室温下避光静置;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进行萃取和浓缩,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对所述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进行提纯,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效率高,工艺安全性好的优点,同时不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试剂,成本更低,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更适用于进行规模化的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蒿甲醚杂质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蒿甲醚杂质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β-蒿甲醚属于原料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是药品研发及药品评价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而药品质量的稳定可控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前提和基础。杂质研究是药物质量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工艺开发、质量研究、稳定性研究、药理毒理及临床研究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直接关系到上市药品的质量及安全性。为确保原料药的质量,产品必须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而不同国家对药品注册要求各不相同,这不仅不利于病人在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方面得到科学的保证及国际技术和贸易交流,同时也造成制药工业和科研、生产部门人力、物力的浪费,不利于人类医药事业的发展。
脱水双氢青蒿素为合成β-蒿甲醚过程中的一个有机杂质,研究其合成的方法对β-蒿甲醚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合成工艺中,反应过程往往采用三氯氧磷,三乙胺等化学试剂,后处理均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使得工艺流程复杂、存在反应物单程转化率低、生产效率低等缺点。
因此,研发一种安全简单、生产效率高、产量高的合成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工艺方法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一定量的双氢青蒿素溶解在适量的有机溶剂中,降温至0℃-5℃,在搅拌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三氟化硼乙醚;
待溶液澄清后,继续搅拌10-30min;然后在室温下避光静置一段时间;
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进行萃取,干燥和浓缩,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
对所述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进行提纯,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丙酮、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四氢呋喃、乙醚和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三氟化硼乙醚的添加量为以体积计,三氟化硼的体积为双氢青蒿素质量的2-4倍。
优选地,所述萃取的过程包括:
将反应液依次用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和水进行萃取;
萃取时水相的体积为有机相的2-6倍。
优选地,所述碳酸氢钠水溶液为质量分数为10%-20%的碳酸氢钠水溶液。
优选地,在萃取之后还包括对母液进行干燥的过程:向母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干燥剂,搅拌后静置。
优选地,提纯的方式为重结晶。
优选地,所述重结晶的过程包括:
将制得的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加入一定量的甲醇水溶液中,加热使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完全溶解,待溶液澄清后,开始冷却结晶;结晶完成后过滤,得到所述脱水双氢青蒿素。
优选地,甲醇水溶液的体积为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质量的2-5倍。
优选地,甲醇水溶液中甲醇的体积分数为40%-80%。
优选地,所述加热的温度为70℃-80℃。
本发明提供的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采用三氟化硼乙醚作为反应试剂,具有反应效率高,工艺安全性好的优点。进一步地,本发明采用重结晶对脱水双氢青蒿素进行提纯和精制,其操作简单,不需要大量的有机试剂和硅胶,成本更低,同时也更加的环境友好。同时,重结晶相比于柱层析的提纯方式,还具有效率更高,更适用于进行规模化生产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术语解释]
本发明中的“萃取”是指液液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本发明中的“重结晶”是一种对待提纯物质进行提纯的方法,是将物质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过程。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彼此分离。
本发明中“三氟化硼乙醚”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BF3·C2H5OC2H5,其又被称为: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或三氟化硼-乙醚加合物。
本发明中“饱和食盐水”是指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其饱和的温度一般是室温。
本发明中,“TLC”是指薄层色谱法,其可以作为一种监控反应进程的手段。
本发明中的“萃取液”指的是萃取过程中使用的水相。
本发明中的“母液”是指萃取之后的有机相。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来对本发明进一步做清楚、完整地说明。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一定量的双氢青蒿素溶解在适量的有机溶剂中,降温至0℃-5℃,在搅拌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三氟化硼乙醚;
待溶液澄清后,继续搅拌10-30min;然后在室温下避光静置一段时间;
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进行萃取和浓缩,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
对所述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进行提纯,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中的有机溶剂包括丙酮、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四氢呋喃、乙醚和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它们组成的混合溶剂。其中,有机溶剂的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进行确定,一般来说,保证底物充分溶解即可。优选地,有机溶剂的体积可以为双氢青蒿素质量的10-30倍,例如可以为10、15、20、25、30或者它们两两之间构成的范围。本发明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均经过干燥处理。干燥的方式依据溶剂的不同而进行选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中双氢青蒿素与三氟化硼乙醚之间的质量体积比为1:2-4,即反应中三氟化硼乙醚以体积计,其添加量为双氢青蒿素质量的2倍-4倍。例如,可以是2倍、2.5倍、3.0倍、3.5倍、4倍或者它们所构成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中降温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对反应体系进行降温处理的方式,优选为冰浴或者采用乙醇-干冰的方式来对反应体系进行降温处理。降温处理能够防止反应剧烈发生,使反应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也能够避免一些副反应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中在溶液澄清后,优选继续搅拌的时间为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或它们构成的范围。加完三氟化硼乙醚继续在低温条件下搅拌一段时间有利于反应的平稳进行,防止因加完之后的立即升温而造成反应过于剧烈。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中,避光的方式可以采用以遮蔽物遮盖反应体系的方式,优选采用铝箔包裹。室温下避光静置的时间根据反应的完成情况来定,可以采用TLC来对反应进行监控,当TLC显示反应已经完成,即底物已经消耗完时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一般来说,静置的时间为24h、26h、28h、30h、32h、34h、36h、38h、40h、42h、44h、46h、48h或者它们所构成的范围,也即在上述静置的时间条件下,反应通常进行完毕。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中对反应液进行萃取的步骤包括将反应液依次用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食盐水和水进行萃取;单独用每一种萃取液进行萃取时,萃取液的体积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掌控。每一种萃取液萃取的次数一般可以是1次、2次或者3次。
在第一次使用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时,采用的操作方式是将碳酸氢钠水溶液放在烧杯中,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地倒入反应液。当反应液倒完之后,继续搅拌一段时间,例如可以是5min-10min,然后将整个混合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取分液。其中,碳酸氢钠水溶的质量分数优选为10%、11%、12%、13%、14%、15%、16%、17%、18%、19%、20%或者它们构成的范围。
在使用水作为萃取液进行萃取时,用的水可以是蒸馏水也可以直接使用自来水。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在萃取完成之后,浓缩之前,还包括对母液进行干燥的过程,即向母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干燥剂,例如可以是无水硫酸钠、无水硫酸镁等,加完之后进行搅拌并静置一段时间。静置的时间优选为0.5h-2h。
静置之后,进行过滤,去掉其中的干燥剂,然后将干燥后的母液进行浓缩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浓缩的方式优选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中对脱水双氢青蒿素提纯精制的方式采用重结晶的方法进行,具体操作如下:
将制得的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加入一定量的甲醇水溶液中,加热使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完全溶解,待溶液澄清后,开始冷却结晶;结晶完成后过滤,得到所述脱水双氢青蒿素。
在一些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重结晶中用的甲醇水溶液的体积的量为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质量的2-5倍,例如可以是2、2.5、3、3.5、4、4.5、5倍或者它们构成范围。
在一些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甲醇水溶液中甲醇的体积分数为40%-80%,例如可以是40%、45%、50%、55%、60%、65%、70%、75%、80%或者它们构成的范围。
本发明中,判断结晶是否完成一般是通过肉眼观察晶体不再析出时即认为结晶已经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对结晶后的物质进行干燥的过程。干燥的方式优选采用低温烘干的方式,例如可以红外干燥箱来进行烘干。一般烘干时选用的温度为30℃-40℃。
本发明采用重结晶的方式对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进行提纯,方法简单,制得的脱水双氢青蒿素纯度高,同时不需要耗费大量的试剂,制作成本低,而且适用于量大的粗产品提纯,能够规模化。
下面提供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试剂均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均可以通过商业购买的方式获得。
实施例1
取28.4g的双氢青蒿素青蒿,加入568mL(质量体积比1:20)的二氯甲烷溶剂中,搅拌并降温至0℃(在冰浴中);
连续搅拌20分钟后,向上述溶液滴加85.2mL的三氟化硼乙醚,待溶液澄清后,继续搅拌15分钟;
然后将反应烧瓶从冰浴中取出,用铝箔包裹遮光并在室温下静置48小时后,TLC监测确认反应完全。
反应液依次分别用113.6mL的10%的NaHCO3水溶液、113.6mL饱和食盐水、113.6mL自来水各洗涤萃取一次。在使用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时,采用的操作方式是将碳酸氢钠水溶液盛放在烧杯中,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地倒入反应液。当反应液倒完之后,继续搅拌5min左右,然后将整个混合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取分液。整个萃取过程完成后,水相收集处理,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然后在抽真空添加下减压浓缩至干,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24.2g。
向24.2g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中加入96.8mL的体积分数为80%的甲醇水溶液,加热至70-80℃,搅拌溶清后,开始降温搅拌析晶。过滤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为浅黄色晶体,烘干称重得到23.4g,纯度99.8%,摩尔收率为87.8%。
实施例2
取28.4g的双氢青蒿素青蒿,加入568mL(质量体积比1:20)的二氯甲烷溶剂中,搅拌并降温至0℃(在冰浴中);
连续搅拌20分钟后,向上述溶液滴加85.2mL的三氟化硼乙醚,待溶液澄清后,继续搅拌15分钟;
然后将反应烧瓶从冰浴中取出,用铝箔包裹遮光并在室温下静置48小时后,TLC监测确认反应完全。
反应液依次分别用75.7mL的10%的NaHCO3水溶液、75.7mL饱和食盐水、75.7mL自来水各洗涤萃取一次。在使用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时,采用的操作方式是将碳酸氢钠水溶液放在烧杯中,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地倒入反应液。当反应液倒完之后,继续搅拌5min左右,然后将整个混合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取分液。整个萃取过程完成后,水相收集处理,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然后在抽真空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干,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23.6g。
向23.6g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中加入96.8mL的体积分数为80%的甲醇水溶液,加热至70-80℃,搅拌溶清后,开始降温搅拌析晶。过滤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为浅黄色晶体,烘干称重得到22.7g,纯度99.8%,摩尔收率为85.2%。
实施例3
取28.4g的双氢青蒿素青蒿,加入568mL(质量体积比1:20)的二氯甲烷溶剂中,搅拌并降温至0℃(在冰浴中);
连续搅拌20分钟后,向上述溶液滴加56.8mL的三氟化硼乙醚,待溶液澄清后,继续搅拌15分钟;
然后将反应烧瓶从冰浴中取出,用铝箔包裹遮光并在室温下静置48小时后,TLC监测确认反应完全。
反应液依次分别用113.6mL的10%的NaHCO3水溶液、113.6mL饱和食盐水、113.6mL自来水各洗涤萃取一次。在使用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时,采用的操作方式是将碳酸氢钠水溶液放在烧杯中,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地倒入反应液。当反应液倒完之后,继续搅拌5min左右,然后将整个混合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取分液。整个萃取过程完成后,水相收集处理,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然后在抽真空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干,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24.2g。
向24.2g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中加入96.8mL的体积分数为40%的甲醇水溶液,加热至70-80℃,搅拌溶清后,开始降温搅拌析晶。过滤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为浅黄色晶体,烘干称重得到24.5g,纯度99.6%,摩尔收率为91.1%。
对比例1
取28.4g的双氢青蒿素青蒿,加入568mL(质量体积比1:20)的二氯甲烷溶剂中,搅拌并降温至0℃(在冰浴中);
连续搅拌20分钟后,向上述溶液滴加56.8mL的三氟化硼乙醚,待溶液澄清后,继续搅拌15分钟;
然后将反应烧瓶从冰浴中取出,用铝箔包裹遮光并在室温下静置48小时后,TLC监测确认反应完全。
反应液依次分别用113.6mL的10%的NaHCO3水溶液、113.6mL饱和食盐水、113.6mL自来水各洗涤萃取一次。在使用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时,采用的操作方式是将碳酸氢钠水溶液放在烧杯中,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地倒入反应液。当反应液倒完之后,继续搅拌5min左右,然后将整个混合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取分液。整个萃取过程完成后,水相收集处理,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然后在抽真空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干,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24.2g。
向24.2g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中加入96.8mL的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70-80℃,搅拌溶清后,开始降温搅拌析晶。过滤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为浅黄色晶体,烘干称重得到23.1g,纯度99.6%,摩尔收率为85.9%。
对比例2
取28.4g的双氢青蒿素青蒿,加入568mL(质量体积比1:20)的二氯甲烷溶剂中,搅拌并降温至0℃(在冰浴中);
连续搅拌20分钟后,向上述溶液滴加56.8mL的三氟化硼乙醚,待溶液澄清后,继续搅拌15分钟;
然后将反应烧瓶从冰浴中取出,用铝箔包裹遮光并在室温下静置48小时后,TLC监测确认反应完全。
反应液依次分别用113.6mL的10%的NaHCO3水溶液、113.6mL饱和食盐水、113.6mL自来水各洗涤萃取一次。在使用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时,采用的操作方式是将碳酸氢钠水溶液放在烧杯中,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地倒入反应液。当反应液倒完之后,继续搅拌5min左右,然后将整个混合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取分液。整个萃取过程完成后,水相收集处理,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然后在抽真空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干,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24.2g。
向24.2g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中加入48.4mL的体积分数为80%的丙酮水溶液,加热至70-80℃,搅拌溶清后,开始降温搅拌析晶。过滤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为浅黄色晶体,烘干称重得到22.4g,纯度99.5%,摩尔收率为83.3%。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发明要求保护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的各个技术特征进行替代、修改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一定量的双氢青蒿素溶解在适量的有机溶剂中,降温至0℃-5℃,在搅拌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三氟化硼乙醚;
待溶液澄清后,继续搅拌10-30min;然后在室温下避光静置一段时间;
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进行萃取和浓缩,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
对所述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进行提纯,得到脱水双氢青蒿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丙酮、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四氢呋喃、乙醚和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三氟化硼乙醚的添加量为以体积计,三氟化硼乙醚的体积为双氢青蒿素质量的2-4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萃取的过程包括:
将反应液依次用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食盐水和水进行萃取;
萃取时水相的体积为有机相的2-6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碳酸氢钠水溶液为质量分数为10%-20%的碳酸氢钠水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萃取之后还包括对母液进行干燥的过程:
向母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干燥剂,搅拌后静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提纯的方式为重结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重结晶的过程包括:
将制得的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加入一定量的甲醇水溶液中,加热使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完全溶解,待溶液澄清后,开始冷却结晶;结晶完成后过滤,得到所述脱水双氢青蒿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甲醇水溶液的体积为脱水双氢青蒿素粗品质量的2-5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甲醇水溶液中甲醇的体积分数为40%-80%。
CN202111657172.2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蒿甲醚杂质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276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7172.2A CN114276365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蒿甲醚杂质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7172.2A CN114276365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蒿甲醚杂质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6365A true CN114276365A (zh) 2022-04-05
CN114276365B CN114276365B (zh) 2023-06-13

Family

ID=80878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7172.2A Active CN114276365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蒿甲醚杂质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636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04025A1 (en) * 1998-07-14 2000-01-27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ntiparasitic artemisinin derivatives (endoperoxides)
CN1317006A (zh) * 1998-07-14 2001-10-10 拜尔公司 抗寄生虫青蒿素衍生物(内过氧化物)
CN101367822A (zh) * 2007-08-17 2009-02-18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的双氢青蒿素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药物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04025A1 (en) * 1998-07-14 2000-01-27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ntiparasitic artemisinin derivatives (endoperoxides)
CN1317006A (zh) * 1998-07-14 2001-10-10 拜尔公司 抗寄生虫青蒿素衍生物(内过氧化物)
CN101367822A (zh) * 2007-08-17 2009-02-18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的双氢青蒿素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药物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NKULULEKO H. ZUMA, 等: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series of non-hemiacetal ester derivatives of artemisinin",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6365B (zh)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6981B (zh) 一种草乌甲素的高效提取分离方法
CN110283121A (zh) 羟氯喹的合成方法
CN101962379B (zh) 一种磺酰基异喹啉衍生物的精制方法
CN106117192A (zh) 一种恩格列净的合成方法
CN114276365B (zh) 一种蒿甲醚杂质脱水双氢青蒿素的制备方法
FI63423C (fi) Foerfarande foer separering av beta-sitosterol fraon en sterolblandning utvunnen ur raosaopans neutralfraktion
WO2021212535A1 (zh) 一种盐酸苯海索精制方法
CN108148061B (zh) 恩替卡韦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CN103755661A (zh) 一种2-氯-5-氯甲基噻唑的分离精制方法
CN1323081C (zh) 二步树脂法制备河豚毒素的方法及河豚毒素制剂
CN101284766B (zh) 一种利用茄尼醇粗膏精制高纯度茄尼醇的方法
CN113292467A (zh) 一种含醇碱液提纯维生素a油母液的方法
WO2020238294A1 (zh) 一种单流程制备双氢青蒿素原料药的方法
CN111196807A (zh) 一种阿维巴坦钠的回收制备方法
CN107200770B (zh) 特拉司酮合成中环氧异构体的高效分离和循环利用方法
CN110862429A (zh) 一种七叶皂苷钠的制备方法
CN102304138A (zh) 一种青蒿琥酯母液的处理方法
CN106967000B (zh) 用于防治肿瘤化疗的医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3193632A (zh) 一种水杨酸咪唑的合成方法
US3172884A (en) Purification of hecogenin
CN101412722A (zh) 从银杏叶中提取分离银杏内酯c的方法
CN114380775A (zh) 一种恩格列净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46079A (zh) 一种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5820039A (zh) 一种熔融结晶分离提纯2,5-二氯苯酚的方法
FI63948C (fi) Foerfarande foer separering av beta-sitosterol fraon en sterolblandning utvunnen ur raosaopans neutralfrak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634 No. 2, Nanjing middle road, Yangtze River Chemical Park,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ison Biomedical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634 No. 2, Nanjing middle road, Yangtze River Chemical Park,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ANG JIA GANG VINSCE BIO-PHARM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