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6200A - 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及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及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6200A
CN114276200A CN202210071870.2A CN202210071870A CN114276200A CN 114276200 A CN114276200 A CN 114276200A CN 202210071870 A CN202210071870 A CN 202210071870A CN 114276200 A CN114276200 A CN 114276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microbial
microbial fertilizer
mushroom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18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寇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0718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62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6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6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及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涉及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微生物肥料批量生产,产量较大,其中不少原料在家庭中不好获得,有刺鼻气味,不适于家庭绿植施肥的问题。微生物肥料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和功能菌,所述菌渣有机肥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基质和溶合液。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及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微生物肥料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和功能菌,菌渣有机肥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基质和溶合液,通过果渣消除异味,鸡蛋壳和发酵基底均为家庭中常见物,便于收集,将食用菌渣通过发酵制成肥料混合液,用于绿植花卉施肥,就地取材,绿色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及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及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菌渣是指栽培各种食用菌以后剩下的固定废料,食用菌和农业生产其他废弃物如禽粪、秸秆等,经过处理制成生物有机肥进行循环再利用,既可节约资源又不污染环境,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循环利用。大范围种植食用菌后产生的菌渣,一般均由大型处理设备或者工厂进行深度加工,避免污染环境,但是现有的家庭中小范围种植的用于自己食用的食用菌,产生的菌渣一般直接丢弃,给环境带来污染。
为积极发展绿色农业,提倡生产安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在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则要求不用或尽量少用(或限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要求肥料首先保护和促进施用对象生长和提高品质;其次是不造成施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三是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家庭花卉种植也是需要施肥管理的,现有的大部分庭院花卉种植一般直接购买现成的化学肥料,破坏土壤微生物,不利于绿植生长。
中国专利CN102173925B公开了一种多元复合微生物肥料,它由藻类微生物、菌类微生物采用优化的生产工艺进行发酵生产而成,具有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肥效持久、生物学有效性高等特点,对加速农作物秸秆的腐熟、增加土壤有效养分的供给、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方面效果明显。
该申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但是该申请中存在以下问题:1、该微生物肥料批量生产,产量较大,其中不少原料在家庭中不好获得,不适于家庭绿植施肥;2、该微生物肥料使用到畜禽粪便,使用时,可能会有刺鼻气味,不适用于家庭绿植施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及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微生物肥料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和功能菌,菌渣有机肥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基质和溶合液,食用菌渣采用栽培香菇、平菇、金针菇、银耳、木耳、口蘑和杏鲍菇的菌渣中的至少一种,均为常见的食用菌,常见于家庭种植,有机肥基质包括果渣、鸡蛋壳和发酵基底,通过果渣消除异味,鸡蛋壳和发酵基底均为家庭中常见物,便于收集,将食用菌渣通过发酵制成肥料混合液,用于绿植花卉施肥,就地取材,绿色环保;功能菌采用光合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乳酸菌可采用家庭中泡菜水,泡菜水中的有机酸在施入土壤以后,逐渐为土壤的微生物分解,分解后不仅不会留下任何有害的酸根离子和其它氧化物,反而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因此从对盆土性质的影响看,效果优于硫酸铝、硫磺粉及琉酸亚铁等化学物质。加之酸菜水里含有一定量的从白菜中浸出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具有一定的肥力,为土壤增酸的同时也起到了施肥的作用;且在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可以在家庭中生产,方便加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和功能菌,所述菌渣有机肥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基质和溶合液,所述功能菌采用光合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食用菌渣选用栽培香菇、平菇、金针菇、银耳、木耳、口蘑和杏鲍菇的菌渣中的至少一种,食用菌渣采用40-60重量份的食用废菌渣为原料。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肥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果渣10-30份、鸡蛋壳2-5份和发酵基底50-100份。
进一步的,所述果渣选用柠檬皮、橙子皮、柚子皮、橘子皮、苹果核、哈密瓜皮和瓤、香瓜皮和瓤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基底为坚果壳、农作物秸秆、甘蔗渣、草木灰、稻壳和麦壳中的至少一种,坚果壳选用花生壳、瓜子壳、核桃壳和杏仁壳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溶合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蔬菜泥10-15份和水50-100份。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的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预处理:将食用菌渣外包裹的塑料膜撕去,抖碎塑料膜内的食用菌渣,大块的食用菌渣通过锤击碾碎成小块备用,将果渣、鸡蛋壳和发酵基底分别进行粉碎处理,再将粉碎后的粉末或者泥糊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有机肥基质;
S2混合处理:将粉碎后的食用菌渣连同有机肥基质一起混合,并加入溶合液进行搅拌,制成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的含水量为60%-70%;
S3堆料发酵:将S2中的混合材料堆放到发酵容器中,将混合材料堆放至大于20cm高度,并通过塑料薄膜将发酵容器的开口密封,发酵容器放置到高温环境中,环境温度达到55-65℃,维持一天后翻肥,即将混合材料堆上下翻抛,翻抛过程中向混合材料堆喷洒少量水,之后每隔两到三天翻一次,发酵7-10天,翻肥2-3次,翻肥后,依然保持堆放高度大于20cm;
S4晾晒处理:揭掉发酵容器中上的塑料薄膜,并将发酵容器内的混合材料取出,换用其他敞口容器装盛,在该容器中将发酵后的混合材料摊平,高度不高于5cm,将摊平的混合材料置于阳光下晾晒,晾晒至含水量为18-22%,进行菌肥生产;
S5堆积发酵:将S4中的混合材料进行粉碎分筛,并投放入功能菌,接种后堆积3-5天,在堆积过程中堆积温度不得高于30℃,堆积高度小于10cm,对内出现丝状菌丝体时,在阴凉处风干至含水量15%以下促使接种的生物菌处于休眠或者半休眠状态,获得微生物肥料;
S6制备混合液:使用液体混合微生物肥料,混合时,先取适量的微生物肥料到容器中,再将液体倒入到微生物肥料中,倒入时,边倒边进行搅拌,使得微生物肥料均匀的与液体混合,制成肥料混合液。
进一步的,所述S2中溶合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0-15份的蔬菜老菜叶剪碎成块状,并通过粉碎机将其粉碎至泥状,粉碎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水,制成菜泥,加入50-100份的水,直至菜泥成液体状,加入的水应扣除掉制作菜泥过程中添加的水,获得溶合液。
进一步的,所述S6中液体与微生物肥料的配比为2:1或者3:1。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为泡菜水或者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及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微生物肥料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和功能菌,菌渣有机肥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基质和溶合液,食用菌渣采用栽培香菇、平菇、金针菇、银耳、木耳、口蘑和杏鲍菇的菌渣中的至少一种,均为常见的食用菌,常见于家庭种植,有机肥基质包括果渣、鸡蛋壳和发酵基底,通过果渣消除异味,鸡蛋壳和发酵基底均为家庭中常见物,便于收集,将食用菌渣通过发酵制成肥料混合液,用于绿植花卉施肥,就地取材,绿色环保;功能菌采用光合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乳酸菌可采用家庭中泡菜水,泡菜水中的有机酸在施入土壤以后,逐渐为土壤的微生物分解,分解后不仅不会留下任何有害的酸根离子和其它氧化物,反而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因此从对盆土性质的影响看,效果优于硫酸铝、硫磺粉及琉酸亚铁等化学物质。加之酸菜水里含有一定量的从白菜中浸出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具有一定的肥力,为土壤增酸的同时也起到了施肥的作用;且在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可以在家庭中生产,方便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和功能菌,菌渣有机肥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基质和溶合液,
食用菌渣选用栽培香菇、平菇、金针菇、银耳、木耳、口蘑和杏鲍菇的菌渣中的至少一种,食用菌渣采用40-60重量份的食用废菌渣为原料,
有机肥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果渣10-30份、鸡蛋壳2-5份和发酵基底50-100份,其中,果渣选用柠檬皮、橙子皮、柚子皮、橘子皮、苹果核、哈密瓜皮和瓤、香瓜皮和瓤中的至少一种,发酵基底为坚果壳、农作物秸秆、甘蔗渣、草木灰、稻壳和麦壳中的至少一种,坚果壳选用花生壳、瓜子壳、核桃壳和杏仁壳中的至少一种,
溶合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蔬菜泥10-15份和水50-100份,功能菌采用光合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微生物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食用菌渣40份重量份,食用菌渣选用栽培香菇、平菇、金针菇、银耳、木耳、口蘑和杏鲍菇的混合菌渣;
有机肥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果渣10份、鸡蛋壳5份和发酵基底100份,其中,果渣选用柠檬皮、橙子皮、柚子皮、橘子皮、苹果核、哈密瓜皮和瓤、香瓜皮和瓤的混合物,各种果渣等比例投放,发酵基底选用坚果壳、农作物秸秆、甘蔗渣、草木灰、稻壳和麦壳的混合物,各种基底等比例投放;
溶合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蔬菜泥15份和水100份,溶合液的制作方法如下:将15份的蔬菜老菜叶剪碎成块状,并通过粉碎机将其粉碎至泥状,加入100份的水,直至菜泥成液体状,获得溶合液.
功能菌采用光合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混合菌种,各种菌种等比例投放。
为了更好的展现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流程,本实施例现提出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的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主要通过大型设备进行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将食用菌渣外包裹的塑料膜撕去,抖碎塑料膜内的食用菌渣,并将各种食用菌渣通过粉碎机粉碎混合,将果渣、鸡蛋壳和发酵基底分别进行粉碎处理,再将粉碎后的粉末或者泥糊混合,并通过搅拌设备搅拌均匀,得到有机肥基质;
步骤二:混合处理,将粉碎后的食用菌渣连同有机肥基质一起混合,并加入溶合液进行搅拌,制成混合材料,通过含水量测定,使得混合材料的含水量为70%,;
步骤三:堆料发酵,将步骤二中的混合材料堆放到大棚中,将混合材料堆放至大于2m高度,并通过塑料薄膜将发酵发酵堆遮盖,堆内温度达到65℃,维持一天后翻肥,即将混合材料堆上下翻抛,翻抛过程中向混合材料堆喷洒少量水,之后每隔两到三天翻一次,发酵10天,翻肥3次,翻肥后,依然保持堆放高度大于2m;
步骤四:晾晒处理,揭掉塑料薄膜,并将发酵堆内的混合材料取出,换到通风处,将发酵后的混合材料摊平,高度不高于5cm,将摊平的混合材料置于阳光下晾晒,晾晒至含水量为22%,进行菌肥生产;
步骤五:堆积发酵,将步骤四中的混合材料进行粉碎分筛,并投放入功能菌,接种后堆积5天,在堆积过程中堆积温度不得高于30℃,堆积高度小于1m,对内出现丝状菌丝体时,在阴凉处风干至含水量15%以下促使接种的生物菌处于休眠或者半休眠状态,获得微生物肥料;
步骤六:制备混合液,使用液体混合微生物肥料,混合时,先将获得微生物肥料投放到搅拌容器中,再将水倒入到微生物肥料中,倒入时,边倒边进行搅拌,使得微生物肥料均匀的与水混合,制成肥料混合液,投放水量与与微生物肥料的配比为3:1。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微生物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食用菌渣40份,食用菌渣选用栽培香菇、平菇和金针菇的混合菌渣,
有机肥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果渣10份、鸡蛋壳3份和发酵基底50份,
其中,果渣选用柠檬皮和苹果核的混合物,柠檬皮和苹果核的投放比例为2:1,
发酵基底为坚果壳和甘蔗渣的混合物,坚果壳和甘蔗渣的投放比例为2:1,坚果壳选用花生壳和瓜子壳混合,
溶合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蔬菜泥10份和水50份,
功能菌采用乳酸菌。
为了更好的展现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流程,本实施例现提出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的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为家庭小批量生产,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将香菇、平菇和金针菇菌渣外包裹的塑料膜撕去,抖碎塑料膜内的食用菌渣,大块的食用菌渣通过锤击击碎,将果渣、鸡蛋壳和发酵基底分别进行粉碎处理,再将粉碎后的粉末或者泥糊混合,并通过搅拌均匀,得到有机肥基质;
步骤二:混合处理,将粉碎后的食用菌渣连同有机肥基质一起混合,并加入溶合液进行搅拌,制成混合材料,通过含水量测定,使得混合材料的含水量为60%-70%,眼见混合材料为可塑状;
步骤三:堆料发酵,将步骤二中的混合材料堆放到发酵容器中,将混合材料堆放至大于20cm高度,并通过塑料薄膜将发酵容器的开口密封,发酵容器放置到高温环境中,环境温度达到55℃,维持一天后翻肥,即将混合材料堆上下翻抛,翻抛过程中向混合材料堆喷洒少量水,之后每隔两到三天翻一次,发酵7天,翻肥2次,翻肥后,依然保持堆放高度大于20cm;
步骤四:晾晒处理,揭掉发酵容器中上的塑料薄膜,并将发酵容器内的混合材料取出,换用其他敞口容器装盛,在该容器中将发酵后的混合材料摊平,高度不高于5cm,将摊平的混合材料置于阳光下晾晒,晾晒至含水量为18%-22%,眼见混合材料基本不含水分,进行菌肥生产;
步骤五:堆积发酵,将步骤四中的混合材料进行粉碎分筛,并投放入功能菌,功能菌选用乳酸菌,可以采用泡菜水,接种后堆积3天,在堆积过程中堆积温度不得高于30℃,堆积高度小于10cm,对内出现丝状菌丝体时,在阴凉处风干至含水量15%以下促使接种的生物菌处于休眠或者半休眠状态,获得微生物肥料;
步骤六:制备混合液,使用液体混合微生物肥料,混合时,先取适量的微生物肥料到容器中,再将液体倒入到微生物肥料中,倒入时,边倒边进行搅拌,使得微生物肥料均匀的与液体混合,制成肥料混合液,液体与微生物肥料的配比为2:1,液体为泡菜水。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微生物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食用菌渣50份,食用菌渣选用栽培香菇、平菇、金针菇和杏鲍菇的混合菌渣,
有机肥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果渣20份、鸡蛋壳2份和发酵基底60份,其中,果渣选用柠檬皮、橙子皮和香瓜皮和瓤中的混合物,发酵基底为坚果壳、草木灰和稻壳的混合物,坚果壳选用花生壳、核桃壳和杏仁壳的混合物。
溶合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蔬菜泥15份和水80份,
功能菌采用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混合菌种。
为了更好的展现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流程,本实施例现提出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的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为家庭小批量生产,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将食用菌渣外包裹的塑料膜撕去,抖碎塑料膜内的食用菌渣,大块的食用菌渣通过粉碎机粉碎,将果渣、鸡蛋壳和发酵基底分别进行粉碎处理,再将粉碎后的粉末或者泥糊混合,并通过搅拌均匀,得到有机肥基质;
步骤二:混合处理,将粉碎后的食用菌渣连同有机肥基质一起混合,并加入溶合液进行搅拌,制成混合材料,通过含水量测定,使得混合材料的含水量为60-70%,眼见混合材料为可塑状;
步骤三:堆料发酵,将步骤二中的混合材料堆放到发酵容器中,将混合材料堆放至大于20cm高度,并通过塑料薄膜将发酵容器的开口密封,发酵容器放置到高温环境中,环境温度达到60℃,维持一天后翻肥,即将混合材料堆上下翻抛,翻抛过程中向混合材料堆喷洒少量水,之后每隔两到三天翻一次,发酵10天,翻肥3次,翻肥后,依然保持堆放高度大于20cm;
步骤四:晾晒处理,揭掉发酵容器中上的塑料薄膜,并将发酵容器内的混合材料取出,换用其他敞口容器装盛,在该容器中将发酵后的混合材料摊平,高度不高于5cm,将摊平的混合材料置于阳光下晾晒,晾晒至含水量为18%-22%,眼见混合材料基本不含水分,进行菌肥生产;
步骤五:堆积发酵,将步骤四中的混合材料进行粉碎分筛,并投放入功能菌,接种后堆积5天,在堆积过程中堆积温度不得高于30℃,堆积高度小于10cm,对内出现丝状菌丝体时,在阴凉处风干至含水量15%以下促使接种的生物菌处于休眠或者半休眠状态,获得微生物肥料;
步骤六:制备混合液,使用液体混合微生物肥料,混合时,先取适量的微生物肥料到容器中,再将液体倒入到微生物肥料中,倒入时,边倒边进行搅拌,使得微生物肥料均匀的与液体混合,制成肥料混合液,液体与微生物肥料的配比为2:1或者3:1,液体为泡菜水或者水。
将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的获得的肥料混合液进行对比和测定,获得以下数据:
颜色 气味 总养分含量%
实施例一 黑色 果香 6.5
实施例二 褐色 柠檬香 6.3
实施例三 褐色 果香 6.4
将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获得的肥料混合液分别对绿植花卉和盆栽果树进行施肥,获得以下数据:
平均座果树/每株 平均开花数/每株 患病率%
实施例一 8.5 10 2.5
实施例二 7.5 9.5 2.8
实施例三 8 10 2.6
对照组 5 6 10.9
其中,对照组为未施肥的状态,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的肥料混合液均有无臭,养分含量较高的特点,且对于绿植花卉和盆栽果树均由增产的效果,对植被的患病有抑制作用,实施例一中的生产的肥料混合液的养分含量、以及增产量和抑制患病率均高于实施二和实施例三,实施例一采用大型设备大批量生产而成,各种温控、湿度均更精准,产品效果优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但是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相比,差距不大,尤其,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可用于小批量家庭生产,家庭中小范围种植的用于自己食用的食用菌,产生的菌渣可以加以利用,并就地取材,制作绿植肥料,避免材料浪费。
综上所述:本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及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微生物肥料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和功能菌,菌渣有机肥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基质和溶合液,食用菌渣采用栽培香菇、平菇、金针菇、银耳、木耳、口蘑和杏鲍菇的菌渣中的至少一种,均为常见的食用菌,常见于家庭种植,有机肥基质包括果渣、鸡蛋壳和发酵基底,通过果渣消除异味,鸡蛋壳和发酵基底均为家庭中常见物,便于收集,将食用菌渣通过发酵制成肥料混合液,用于绿植花卉施肥,就地取材,绿色环保;功能菌采用光合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乳酸菌可采用家庭中泡菜水,泡菜水中的有机酸在施入土壤以后,逐渐为土壤的微生物分解,分解后不仅不会留下任何有害的酸根离子和其它氧化物,反而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因此从对盆土性质的影响看,效果优于硫酸铝、硫磺粉及琉酸亚铁等化学物质。加之酸菜水里含有一定量的从白菜中浸出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具有一定的肥力,为土壤增酸的同时也起到了施肥的作用;且在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可以在家庭中生产,方便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和功能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渣有机肥包括食用菌渣、有机肥基质和溶合液,所述功能菌采用光合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渣选用栽培香菇、平菇、金针菇、银耳、木耳、口蘑和杏鲍菇的菌渣中的至少一种,食用菌渣采用40-60重量份的食用废菌渣为原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果渣10-30份、鸡蛋壳2-5份和发酵基底50-100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果渣选用柠檬皮、橙子皮、柚子皮、橘子皮、苹果核、哈密瓜皮和瓤、香瓜皮和瓤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基底为坚果壳、农作物秸秆、甘蔗渣、草木灰、稻壳和麦壳中的至少一种,坚果壳选用花生壳、瓜子壳、核桃壳和杏仁壳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合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蔬菜泥10-15份和水50-100份。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的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预处理:将食用菌渣外包裹的塑料膜撕去,抖碎塑料膜内的食用菌渣,大块的食用菌渣通过锤击碾碎成小块备用,将果渣、鸡蛋壳和发酵基底分别进行粉碎处理,再将粉碎后的粉末或者泥糊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有机肥基质;
S2混合处理:将粉碎后的食用菌渣连同有机肥基质一起混合,并加入溶合液进行搅拌,制成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的含水量为60%-70%;
S3堆料发酵:将S2中的混合材料堆放到发酵容器中,将混合材料堆放至大于20cm高度,并通过塑料薄膜将发酵容器的开口密封,发酵容器放置到高温环境中,环境温度达到55-65℃,维持一天后翻肥,即将混合材料堆上下翻抛,翻抛过程中向混合材料堆喷洒少量水,之后每隔两到三天翻一次,发酵7-10天,翻肥2-3次,翻肥后,依然保持堆放高度大于20cm;
S4晾晒处理:揭掉发酵容器中上的塑料薄膜,并将发酵容器内的混合材料取出,换用其他敞口容器装盛,在该容器中将发酵后的混合材料摊平,高度不高于5cm,将摊平的混合材料置于阳光下晾晒,晾晒至含水量为18-22%,进行菌肥生产;
S5堆积发酵:将S4中的混合材料进行粉碎分筛,并投放入功能菌,接种后堆积3-5天,在堆积过程中堆积温度不得高于30℃,堆积高度小于10cm,对内出现丝状菌丝体时,在阴凉处风干至含水量15%以下促使接种的生物菌处于休眠或者半休眠状态,获得微生物肥料;
S6制备混合液:使用液体混合微生物肥料,混合时,先取适量的微生物肥料到容器中,再将液体倒入到微生物肥料中,倒入时,边倒边进行搅拌,使得微生物肥料均匀的与液体混合,制成肥料混合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肥料的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溶合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0-15份的蔬菜老菜叶剪碎成块状,并通过粉碎机将其粉碎至泥状,粉碎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水,制成菜泥,加入50-100份的水,直至菜泥成液体状,加入的水应扣除掉制作菜泥过程中添加的水,获得溶合液。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肥料的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液体与微生物肥料的配比为2:1或者3: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肥料的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为泡菜水或者水。
CN202210071870.2A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及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 Pending CN1142762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1870.2A CN114276200A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及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1870.2A CN114276200A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及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6200A true CN114276200A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1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1870.2A Pending CN114276200A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及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620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3432A (zh) * 2014-03-06 2014-06-04 党伟 利用食用菌渣生产生物菌肥的方法
CN108218595A (zh) * 2018-04-16 2018-06-29 合肥慧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瓜果蔬菜种植用环保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52125A (zh) * 2020-12-07 2021-03-26 江西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 一种利用稻麦秸秆和食用菌菌渣的富硒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3432A (zh) * 2014-03-06 2014-06-04 党伟 利用食用菌渣生产生物菌肥的方法
CN108218595A (zh) * 2018-04-16 2018-06-29 合肥慧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瓜果蔬菜种植用环保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52125A (zh) * 2020-12-07 2021-03-26 江西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 一种利用稻麦秸秆和食用菌菌渣的富硒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8698B (zh) 一种利用沼渣好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79940C (zh) 防治线虫危害的生物有机肥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2617208B (zh) 一种食用菌菌渣有机肥原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7269A (zh) 一种生物有机型苹果专用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46813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2134A (zh) 一种双孢菇培养基质的发酵方法
CN103382139A (zh) 一种双孢菇培养基质
CN103980015B (zh) 鸡粪发酵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79211A (zh) 一种应用葡萄枝条种植杏鲍菇的方法
CN1254696A (zh) 生物复合肥料
CN111777445A (zh) 一种利用生活有机湿垃圾生物发酵制液体有机肥的方法
CN101928161B (zh) 一种直播压缩营养钵原料的制备方法
CN112321338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
CN111777440A (zh) 一种玉米秸秆和牛粪发酵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CN105724055B (zh) 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方法
CN103771924A (zh) 一种花卉种植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310934A (zh) 全营养无土栽培基质及加工方法
CN103951479B (zh) 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4285A (zh) 一种提高樱桃番茄免疫力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930946A (zh) 籽用西瓜营养钵的生产方法
CN111099937A (zh) 一种采用em菌原液制作有机肥的方法
CN114276200A (zh) 一种基于菌渣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及肥料混合液的生产方法
CN112939665A (zh) 一种秸秆混合农产品加工副产品沼渣废液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6542884A (zh) 一种草菇培养基、袋栽装置及其配套栽培方法
CN106576805B (zh) 一种甘薯控旺增产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