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9674A - 扶手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扶手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9674A
CN114269674A CN202080058803.6A CN202080058803A CN114269674A CN 114269674 A CN114269674 A CN 114269674A CN 202080058803 A CN202080058803 A CN 202080058803A CN 114269674 A CN114269674 A CN 114269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
handrail
lever
measuring device
suppor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88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沃尔夫冈·奈斯梅拉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14269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96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1/00Accessories for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e.g. for sterilising or cleaning
    • B66B31/02Accessories for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e.g. for sterilising or cleaning for handr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5/00Control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5/006Monitoring for maintenance or repair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确定扶手拉脱力的装置(1)和方法,施加该扶手拉脱力以使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3)从扶手引导件(5)向外移开超过预定量。所述装置(1)具有杠杆(15)和力测量装置(17)。杠杆(15)具有抓持结构(19)、支撑结构(21)和力导入结构(23)。支撑结构(21)布置在抓持结构(19)和力导入结构(23)之间。杠杆(15)被构造为,通过扶手(3)的第一位置(25)处的抓持结构(19)抓持到扶手(3)的边缘(11)下方,以便使扶手(3)的边缘(11)从扶手引导件(5)上移开,并且通过远离第一位置(25)的第二位置(27)处的支撑结构(21)以支撑的方式平放在扶手(3)上。杠杆(15)和力测量装置(17)被构造成,使得力测量装置(17)与力导入结构(23)相配合,以便将力(F)施加到杠杆(15)上,借助力测量装置和力导入结构,抓持结构(19)将位于第一位置(25)的扶手(3)推离扶手引导件(5),并且支撑结构(21)将位于第二位置(27)的扶手(3)推向扶手引导件(5),并且在此触发与所施加的力(F)的大小相关的反作用力,基于所述反作用力,无需附加的测量装置就可以推导出作为扶手拉脱力的所施加的力(F)的大小。

Description

扶手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扶手拉脱力的装置和方法,施加扶手拉脱力以使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从扶手引导件上向外移开超过预定量。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和移动步道用作固定安装在建筑物中的人员运送设备,以便能够借助由梯级或托板构成的、可主动移位的传送带沿行驶路径运送人员。护栏通常布置在行驶路径的两侧并与行驶路径平行。在此,在每个护栏上可以设置一个扶手,扶手与传送带同步移动,被运送的人员可以用一只手扶住扶手。
现存有各种规范,例如欧洲标准EN115,其规定了这样的扶手应该具有的属性以及其应该满足的条件。例如,其规定,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当人员试图通过对扶手施加的力来使扶手与引导和保持扶手的扶手引导件分离时,扶手不允许与引导和保持扶手的扶手引导件分离。其还规定,在上述条件下,扶手不得进入可能危及被运送人员的安全的状态,例如人员突然脱离扶手引导件或被运送人员的手在扶手和扶手引导件或护栏等其他部件之间被夹住或被挤压。
虽然规范列出了必须满足的特性和条件,以避免扶手特别对乘客造成危害,但迄今为止尚未限定可用于衡量扶手是否满足所有这些特性和条件。特别地,没有限定可用于定性地或优选地甚至定量地确定扶手是否满足设定的规范的装置和方法。
在JP 201119525A中,尝试通过将扶手的引导唇缘撑开的力测量装置定量地检测所需的特性。然而,该装置的缺点是,作用到扶手上的撑开力根本不对应于日常运行中可能出现的负载,因此这种测量的结论意义不大。
发明内容
因此,尤其需要一种用于确定扶手拉脱力的装置和方法,借助所述装置和方法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特别地,可能需要一种装置和方法,使得能够以更接近真实、更容易和可再现的方式确定使扶手远离扶手引导件超过预定量所要施加的扶手拉脱力。
这种需求可以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和后面的说明书中限定了有利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确定扶手拉脱力的装置,该扶手拉脱力被施加以便至少使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的部分区域从扶手引导件上向外移开超出预定量。所述装置包括杠杆和力测量装置。杠杆包括抓持结构、支撑结构和力导入结构,其中,支撑结构设置在抓持结构和力导入结构之间。杠杆被构造为,通过位于扶手的第一位置上的抓持结构抓持到扶手边缘的下方,以使扶手的边缘从扶手引导件上移开,并且通过位于远离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上的支撑结构以支撑的方式平放在扶手上。杠杆和力测量装置被构造成,使得力测量装置与力导入结构相配合,以便在杠杆上施加力,基于这样的杠杆和力测量装置,抓持结构将位于第一位置上的扶手推离扶手引导件,并且支撑结构将位于第二位置上的扶手推向扶手引导件。在此,触发了扶手的与所施加力的大小相关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作为扶手拉脱力可以通过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杠杆的杠杆比来推导。在此,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可以由力测量装置来检测。
由于具有抓持结构和支撑结构的杠杆的具体构造,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在力施加点和力方向方面对扶手施加与可能来自乘客的手的力作用相同的力作用。因此,测量是在现实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是有说服力的。
在本文中,“检测大小”可以是直接的力测量,其中可以从力测量装置读取与该力相对应的数值,或者可以由该装置输出相应的力测量信号。然而,也可以间接检测力,其中存在可预设的力阈值,并且在达到该力阈值时由力测量装置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介绍一种用于确定扶手拉脱力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优选按照给出的顺序:
将杠杆安装到扶手上,使得杠杆在扶手上的第一位置处的抓持结构抓持到扶手边缘的下方,并且杠杆在远离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处的支撑结构以支撑的方式横放在扶手上;
向杠杆上的力导入结构施加力,使得抓持结构被拉离扶手引导件并且支撑结构被推向扶手引导件;以及
将扶手拉脱力确定为与施加到杠杆上的力导入结构上的力的数值成比例,该力通过力测量装置来检测。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能的特征和优点尤其可以被认为是基于以下介绍的构思和认知,包括但不限于本发明。
如前言所述,必须确保,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的设计和运行方式不会对乘客构成危险。
扶手通常具有细长的皮带状的带,所述带由扶手引导件保持和引导。在此,扶手与扶手引导件以如下方式配合,即,扶手在扶手引导件中可以平行于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行驶路径移位,但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横向于该方向基本上不远离扶手引导件移动。例如,扶手可以与扶手引导件以型面锁合的方式相配合。特别地,扶手可以部分地包绕扶手引导件。例如,扶手可以设计成上C形横截面,并且能够以其边缘在后方接合扶手引导件。
扶手在扶手引导件上保持的牢固程度不仅取决于扶手的几何形状,还取决于扶手的机械性能,例如其在纵向方向上的张紧程度和/或横向于纵向方向的抗弯刚度。这些机械性能又可能取决于各种因素,例如扶手的材料、材料厚度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逐渐磨损,扶手的机械性能会发生变化。例如,扶手与扶手引导件之间的摩擦会导致扶手的材料厚度逐渐减小。扶手材料中的化学变化(例如由于老化或与如油、油脂或类似物质等化学物质接触而发生)也会改变扶手的机械性能。
因此,在设计扶手和相关的扶手引导件时,不仅要注意确保它们相互可靠地配合,而且要能够在运行期间监控这些部件的属性不会发生可能危及其运行安全的改变。
在诸如EN115等相关规范中,有时仅部分提及地笼统地规定,扶手型材及其在护栏上的引导件必须设计成或加罩,以减少夹手指和夹手的可能性。在部分情况下具体规定,扶手型材与引导件或包罩型材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一定的尺寸,例如8毫米。此外,有时规定扶手应以引导和张紧,使得在正常使用时不会脱离引导件。
为了使这些规则可靠地并且得到可验证地遵守,在此介绍一种用于确定的扶手拉脱力的设备和方法,施加扶手拉脱力以使扶手从扶手引导件向外移开超过预定量。扶手拉脱力是可以例如由人施以其抓持扶手的手施加到扶手上的力,以便能够将扶手从扶手引导件向外移开超过预定量,特别是能够将其抬起。在此,扶手拉脱力通常可以在几十牛顿到几百牛顿的范围内。
例如,可以通过法律规范或制造商给出的规定来限定“预定量”。例如,预定量可以限定扶手和扶手引导件之间的距离或间隙的最大尺寸。例如,可以将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该距离不得大于1cm、优选地不大于8mm限定为预定量。预定量还可以包括关于产生这种间隙的位置和/或这种间隙延伸的方向的信息。
这里提出的装置和相应的方法能够以尽可能客观和可再现的方式确定扶手拉脱力。例如,扶手拉脱力可以确定为具体的绝对数值。替代地,可以确定扶手拉脱力的下限,即扶手拉脱力肯定超过的力的绝对值。换言之,当作用到扶手上的力小于或等于该下限时,该下限的数值可以指示扶手尚未从扶手引导件上向外拉开超过允许的预定量。在确定扶手拉脱力的下限时,可以使用测量值,该测量值例如反映了成年人可以用手指直接在扶手上施加的力。
在此,旨在允许待施加到扶手上的力作用到扶手上,使得该力在力的大小方面以及在诸如力作用于扶手的方式方面尽可能良好地对应于实际上例如乘客用手施加到扶手上的力。
在此提出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杠杆和力测量装置。杠杆被设计成能够向扶手作用力使得扶手被推离扶手引导件。待由杠杆传递的力通过力测量装置施加到杠杆上并且可以使用力测量装置来测量。
在此,杠杆原则上具有至少一个抓持结构、支撑结构和力导入结构。杠杆是细长的并且支撑结构位于抓持结构和力导入结构之间。换言之,抓持结构和力导入结构可以分别设置在杠杆的相反的端部上或其附近,并且支撑结构可以位于抓持结构和力导入结构之间。
在此,杠杆可以是稳定的并且尽可能是刚性的,从而杠杆可以用于将例如高达2000N、高达1000N或至少高达500N的显著的力从力导入结构传递到抓持结构并最终传递到扶手。
杠杆上的抓持结构被设计为与扶手配合,其方式为,在第一位置处的抓持结构抓持到扶手边缘的下方。通过以这种方式在后方接合扶手边缘,可以借助作用到杠杆上的力将扶手的该边缘从扶手引导件上撬开。换言之,抓持结构的设计应使杠杆可以借助抓持结构至少在扶手的一个边缘上向扶手作用力或扭矩,从而使该边缘远离扶手引导件移动,这类似于当一个人用手指在边缘抓绕扶手并使扶手在其边缘弯曲远离扶手引导件时的情况。
杠杆上的支撑结构设计成在与扶手的由抓持结构在后方接合的边缘隔开的第二位置上以支撑的方式平放在扶手上。因此,杠杆可以在支撑结构的辅助下被支撑在扶手的表面上,此时,在杠杆的处于抓持结构上的一侧,有力作用于杠杆,并且在杠杆的相反一侧上,该力通过抓持结构以杠杆方式传递到扶手的边缘。
当大鱼际(Handballen)被支撑在扶手上而手指抓住扶手的边缘并弯曲远离扶手引导件时,支撑结构的作用类似于抓住扶手的手的大鱼际。
在此,抓持结构与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例如可以小于扶手的宽度。特别地,抓持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可以与弯曲手指和中等大小的手的大鱼际之间的距离大小相似。例如,该距离可以在2cm至10cm之间、优选地在4cm至8cm之间。在此,例如,可以测量抓持结构和支撑结构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或这些结构在工作时与扶手相配合的作用位置之间的距离。
借助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确定扶手拉脱力,其方式为,将杠杆安装在扶手上确定,使得杠杆在扶手上的第一位置处的抓持结构抓持到扶手边缘的下方,并且杠杆在第二位置上的支撑结构支撑在扶手上。在这种构造中,力能够施加到杠杆上的力导入结构上,使得抓持结构被拉离扶手引导件并且支撑结构被推向扶手引导件。在此,扶手拉脱力可以被确定为与施加到杠杆上的力导入结构上的力的数值成比例。
特别地,根据一实施方式,扶手拉脱力可以确定为施加到杠杆上的力导入结构上的力的数值乘以与杠杆几何形状相关的杠杆系数。
换言之,可以直接测量施加到杠杆上的力的数值或大小,并且在考虑杠杆的几何形状的情况下,可以推导出,通过作用于力导入结构的力,最终在杠杆的相反的端部上从抓持结构向扶手作用的力或扭矩。根据杠杆的几何形状,能够计算或以其他方式确定杠杆系数。借助杠杆系数,施加到力导入结构上的力可以直接转化为杠杆作用到扶手上的力或相应的扭矩。
待作用于杠杆上的力可以通过力测量装置施加到杠杆上的力导入结构上。力测量装置实现不仅将所需的力传递到杠杆上,而且还可用于推导出所施加力的大小。
为此目的,如下面将更详细说明地,力测量装置能够以不同方式设计。在任何情况下,当力施加到杠杆上时,在力测量装置中触发与所施加力的大小相关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可以在力测量装置上直接识别,例如可以视觉感知。替代地,该反作用力可以改变力测量装置的能够间接感测的特性。至少,力测量装置上的反作用力应该以如下方式发生,例如,技术人员可以推导出由力测量装置施加的力的大小,从而最终推导出扶手拉脱力,而无需附加的测量装置。
根据一实施方式,杠杆构造成,在抓持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的中间区域中相对于扶手的表面具有留空部。
换言之,杠杆可以被设计成,尽管杠杆在抓持结构上还有在支撑结构上与扶手机械地相配合,但它在这两个结构之间的中间区域是空接的,即杠杆未在局部接触扶手的表面,而是与表面间隔开。例如,中间区域中的杠杆可以与杠杆的表面隔开几毫米甚至几厘米,特别是在2mm至10cm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在5mm至5cm之间的距离,此时,扶手以其抓持结构一方面在下方抓持扶手,另一方面以其支撑结构平放在扶手的表面上。
由于杠杆距扶手表面具有局部的留空部,可以实现,杠杆在抓持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的中间区域中,不会由于扶手的直接接触而产生力。因此,扶手可以在中间区域内自由移动,并且例如弯曲、折弯或以类似的方式变形。因此,这种布置原则上对应如下的配置,其中,一只手用大鱼际以支撑的方式平放在扶手上,并用手指从下方抓住扶手的边缘,并且在此,在手和扶手之间的中间区域中,在大鱼际和扶手之间没有接触或至少没有传递显著的力的接触。
根据一实施方式,杠杆可以被构造为,提供位于扶手的第一侧上的抓持结构从下方抓住扶手边缘的下方,以便将扶手的边缘从扶手引导件上拉开,并且通过在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测上的支撑结构从上方以支撑的方式平放在扶手上。
换言之,由于杠杆的几何形状和/或用于形成杠杆的部件,杠杆可以被设计成,通过杠杆的抓持结构从下方抓住扶手边缘的下方。在此,例如抓持结构可以抓持在扶手的边缘和扶手引导件或护栏的位于其下方的部分之间。以这种方式,抓持结构可以从下方与扶手的边缘相配合并将其向上提起和/或以其他方式、例如通过组合的弯曲运动和拉动运动将其从扶手引导件拉开。杠杆的支撑结构可以在与扶手引导件的第一侧间隔的第二位置处、在扶手的第二侧处或附近从上方平放在扶手上。因此,支撑结构可以在通过对力导入结构施加力来施加待传递到扶手的力时用作支座,从而通过支撑结构的支撑作用,将作用到力导入结构上的力转换为使抓持结构以扶手的被其从下方抓住的边缘从扶手引导件上移开或被撬开的力。
原则上,杠杆可以整体设计为单件式,其方式为,例如通过使用单件式结构部件(例如适当弯曲的扁条或一块厚金属板)形成抓持结构和支撑结构以及力导入结构。然而,这种单件式杠杆的制造成本可能很高和/或不能专门地适应不同的工作状态。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杠杆可以被构造成多件式,并且尤其可以具有单件式细长的杠杆体和附接体。杠杆体可以在远端设计成钩形,以形成抓持结构。附接体可远离远端地固定在杠杆体上,以形成支撑结构。
换言之,杠杆可以由至少两个部件(在此称为杠杆体和附接体)组成。杠杆体可以是细长的结构部件。特别地,杠杆体可以由金属板或金属型材形成。在此,杠杆体可以是单件式的,并且可以从在其上形成抓持结构的远端延伸到在其上或其附近形成力导入结构的近端。
在此,抓持结构可由杠杆体的钩形构造的端部形成。在该钩形端部上,杠杆体可以例如弯曲至少110°、优选至少130°或至少160°。特别地,钩形端部可以弯曲成半圆形或近似半圆形。在此,钩形端部的几何形状可以设计成与扶手的待抓持的边缘相适配。特别地,钩形端部的尺寸可以确定成,使得抓持结构可以力配合和/或型面配合的方式“抓紧”扶手的边缘,以便随后能够将其从扶手引导件上移开。抓持结构优选设计成,使得具有不同横截面的不同扶手可以从后面充分抓持。在此,杠杆体的钩形的远端可以具有适当设计的尖端或抓持棱边,尖端或抓持棱边配合到设在扶手引导件和扶手之间的间隙中。
例如,附接体可以在距抓持结构至少几厘米的距离处固定在杠杆体上。在此,附接体与抓持结构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扶手的宽度、特别是例如小于10cm或小于7cm。附接体可以任何方式固定在杠杆体上。例如,附接体能够可拆卸地固定在杠杆体上。特别地,附接体可以拧紧在杠杆体上。根据应用,可以更换附接体。因此,整个杠杆的几何形状可以适应例如特定扶手的尺寸。
根据特定实施例,附接体可以在工作时指向扶手的区域中被倒圆。
换言之,附接体在其需要支撑在扶手上的位置可以是圆形的,因此没有锋利的边缘。可行的是,附接体甚至可以设计成在该区域是弹性易弯的,例如通过形成具有一种衬垫类型的附接体的方式来设计。因此,附接体能够以类似于大鱼际的方式以支撑的方式平放在扶手上,而不会导致例如作用到扶手上的支撑力的局部的切口效应(Kerbwirkung)或其他不均匀性。
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杠杆体可在靠近附接体的区域中朝向远离附接体的方向弯曲。
换言之,杠杆体可以局部成角度弯曲。抓持结构以及可能还有支撑结构可以布置在杠杆体的第一部分区域上。该第一部分区域可以成直线延伸。杠杆体的第二部分区域可以通向力导入结构。该第二部分区域也可以成直线延伸。第一和第二部分区域可以彼此围成110°至170°之间的角度,例如优选130°至160°之间的角度。以这种方式成角度弯曲的杠杆体可以具有有利的效果,即能够以有利的方式,特别是在有利的方向上将待施加到力导入结构的力施加到杠杆体上。
例如,根据一实施方式,杠杆和力测量装置可以构造成,使得力测量装置与力导入结构相配合,以便向杠杆施加向下指向的拉力。
换言之,可以选择杠杆和/或力测量装置的几何形状,使得可以通过力测量装置向杠杆施加向下指向的拉力。这种拉力通常可以比朝其他方向上指向的力明显更容易由人产生,特别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重力起支撑作用。
根据一实施方式,力测量装置具有力指示器,以可视地指示施加到杠杆上的力的数值。
力指示器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设计。例如,所施加的力的数值可以指示为数值或标尺上的数据。
特别地,力测量装置可以设计成弹簧秤的形式,其中,在弹簧秤的一端引入的力导致弹簧的偏转,并且在此,力指示器指示施加到弹簧上的力。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使用视觉上可读的力指示器,例如,确定施加到杠杆上的力并得出作用到扶手上的力。
替代地或附加地,根据一实施方式,力测量装置可以具有触发机构,当施加到杠杆上的力超过预定的最大力时,触发机构触发,以限制向杠杆的进一步的力传递。
换言之,力测量装置可以被类似于扭矩扳手地设计,能够以最大程度将预定的最大力施加到杠杆上,并且如果力超过该最大力,则松开或断开杠杆和力测量装置之间的机械联接,使可能传递到杠杆上的力不会超过最大力。
对于力测量装置的这种设计方案,可以预先设定不能超过的最大力。例如,该最大力可以对应于人员可以用手在扶手上施加的最大力。然后借助力测量装置,可以将力施加到杠杆上的力导入结构上。可以逐渐增加力。如果施加的力达到最大力并且因此在例如扶手已从扶手引导件上向外拉开超出允许的量之前,力测量装置断开向杠杆的进一步传递,则扶手拉脱力可以被认为足够大,并且可以认为扶手足够安全。然而,如果扶手在达到最大力之前过量地从扶手引导件上脱离,则扶手拉脱力不足。如有必要,在此必须采取适当的对策。例如,必须将扶手收得更紧或更换扶手。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力测量装置可以具有测力传感器,该测力传感器根据施加到杠杆上的力来输出力信号。
在这种设计方案中,力测量装置例如可以设计为电气或电子装置,并且测力传感器可以是根据作用到其上的力产生电气或电子力信号的传感器。这种力传感器有时也称为力传感器或测力计。在此,可以设想使用不同的测力传感器。例如,可以使用弹簧元件力传感器、压电测力传感器、具有振荡元件的力传感器、电动力传感器或阻力传感器的形式的测力传感器。电气或电子力信号可以容易地评估和/或以视觉或以人可感知的其他方式呈现。
特别地,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力测量装置还可以具有用于指示由力信号指示的力值的显示器。
显示器能够可视地显示力值。由力测量装置引起的力值在显示器上的表示可以使用户能够以特别简单的方式确定扶手拉脱力。例如,显示器可以集成在力测量装置的壳体中。替代地,指示器也可以设置为单独的单元,并且与力测量装置的力传感器联接。
根据另一具体的实施方式,力测量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将力信号传输到外部的评估装置。
评估装置例如可以是外部设备,借助其可以用于进一步处理和/或存储力信号。例如,评估装置可以是处理器控制的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记事本、膝上型电脑等,例如由计算机网络形成的数据云(Cloud)。替代地,评估装置例如可以是远程布置的维护或监控中心的一部分,从而可以在维护或监控中心评估在检查扶手时获得的力信号。
在测量过程中,力测量装置可以借助其测力传感器测量传递到杠杆上的力,并将相应的力信号传输到外部的评估装置,例如执行测量过程的技术人员的智能手机。在评估装置中,获得的力信号可以被评估、进一步处理和/或存储。如有必要,评估装置可以将力信号或从中得出的变量传输到其他装置、例如监控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整体的维护或监控中心。此外,这些力信号也可以传输到相应的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数字替身数据组(Digital Twin)中,并且借助数字替身数据组进行与扶手状态相关的模拟。
优选地,力测量装置和外部的评估装置之间的信号传输可以以无线的方式进行,例如通过无线电进行。因此,两个装置之间不需要机械联接。然而,替代地,也可以建立有线信号传输。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特征和优点在本文中一方面参照装置的不同实施例,另一方面参照用于确定扶手拉脱力的方法的不同实施例进行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能够以合适的方式组合、适配或替换这些特征,以实现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附图和说明书均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确定扶手拉脱力的装置。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替代的实施方式的用于确定扶手拉脱力的另一装置。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替代的实施方式的用于确定扶手拉脱力的又一装置。
这些附图仅是示意性的并且未按照比例绘制。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各个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等效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装置1,借助该装置可以确定扶手拉脱力,该扶手拉脱力需要用于将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3从扶手引导件5向外移开超过预定量。
扶手引导件5(为清楚起见以虚线示出)可以设计为导轨7,扶手3的下侧可以在导轨的上侧上顺滑。在此,扶手引导件5可以具有T形加宽部9,该T形加宽部9可以在细长的并且具有C形横截面的扶手3的边缘11的两个横向相反侧上从后方接合。由此,在正常运行期间,扶手3被可靠地保持在扶手引导件5上。扶手引导件5可以在固定护栏13上方。
装置1具有杠杆15和力测量装置17。杠杆15具有抓持结构19、支撑结构21和力导入结构23。支撑结构21设置在抓持结构19和力导入结构23之间。借助抓持结构19,杠杆15可以在扶手3的第一侧29上的第一位置25处、优选地从下方抓持到扶手3的边缘11下方,以便使扶手的边缘113移动远离扶手引导件5。在这种构造中,支撑结构21可以在远离第一位置25的第二位置27上、例如在扶手3的相反的第二侧31附近、优选地从上方以支撑的方式平放在扶手3上。
在所示的示例中,杠杆15被构造成多件式。在此,杠杆具有单件式的细长的杠杆体33和附接体35。
杠杆体33例如可以由厚的弯曲的金属板或金属型材形成。杠杆体33足够稳定,以能够将在工作期间施加到其上的、例如高达2kN或至少高达1kN的力在其端部之间传递,而不会发生塑性变形。杠杆体33在远端形成,即在其工作时最靠近扶手3的端部上形成,抓持结构19通过杠杆体33的钩形端部区域形成。在此,钩形的抓持结构19在横截面上设计成近似半圆形,使得所述抓持结构可以至少部分地包嵌扶手3的同样近似半圆形的边缘11,并且抓持到其在后方接合扶手引导件5的加宽部9的端部的下方。在杠杆体33的与远端相反的近端上,在杠杆体33上设计有力导入结构23。在所示的示例中,力导入结构23设计为通孔,该通孔形成孔眼55,例如钩53可以嵌入到该孔眼中,以便将力导入到杠杆体33上。
在所示示例中,附接体35大致为圆柱形或辊形,即附接体具有大致圆形或部分圆形的横截面。特别是在工作时指向扶手3的区域39中,附接体35被倒圆。在此,附接体35借助一个或多个螺钉37以可逆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杠杆体33上。
在所示的设计方案中,杠杆15被设计成,所述杠杆在抓持结构19和支撑结构21之间的中间区域41中不贴靠在扶手3上,而是相对于扶手3的表面具有留空部43。在留空部43的区域中,杠杆与扶手3的表面隔开几毫米甚至几厘米。
由于杠杆15在杠杆体33的一端具有钩形的抓持结构19以及具有与该抓持结构19间隔设置并由附接体35形成的支撑结构21的构造,杠杆15可以类似于人手握住扶手3地将力施加到扶手3上。在此,在杠杆15的近端附近作用在力导入结构23上的力F在杠杆15的远端在扶手3的通过钩形的抓持结构19包嵌的边缘11产生向上作用的力或扭矩,该力或扭矩使扶手3的边缘11移动远离扶手引导件5。
为了例如能够有利地和/或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式将力F施加到杠杆15上,杠杆体33靠近附接体35具有弯曲部45,使得杠杆体33的近端的部分区域49从杠杆体33的远端的部分区域47朝向远离附接体35的方向弯曲,使得两个部分区域47、49彼此围成例如120°至160°之间的角度。通过设置有弯曲部45的这种杠杆体33,杠杆15能够在对于技术人员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式施加的方向上加载倾斜向下指向的力F。
力测量装置17和杠杆15相配合,使得力F施加到杠杆15上的力导入结构23上,并且由于该力F,抓持结构19将在第一位置25上的扶手3推离扶手引导件5,支撑结构21将在第二位置27上的扶手3推向扶手引导件5。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力测量装置17以类似于弹簧秤的方式设计。在此,借助第一作用部件51,力测量装置17例如借助钩53与杠杆3的力导入结构23以可分离的方式相配合,所述力导入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为杠杆体33的近端上的孔眼55。第二作用部件57通过弹簧59与第一作用部件51联接。如果通过与第二作用部件57连接的手柄63将力F施加到第二作用部件57,则弹簧59拉伸,并且第二作用部件57远离第一作用部件51地移动。两个作用部件51、57之间的相对位移分量可以在呈标尺61形式的力指示器65上可视地读取。基于这个相对移位,能够推导出所施加的力F。
如果杠杆15上的杠杆比是已知的,即一方面力导入结构23和支撑结构21之间的长度l1与另一方面支撑结构21和抓持结构19之间的长度l2的比例是已知的,可以确定与杠杆15的几何形状相关的杠杆系数,在此基础上,最终可以确定通过抓持结构19施加到扶手3上的力或相关联的扭矩。
尤其是为了能够借助所述装置1来确定扶手拉脱力,首先将杠杆15安装到扶手3上,使得所述杠杆的抓持结构19在第一位置25处抓持到扶手3的一个边缘11的下方。为此,可以首先将杠杆15以竖直的取向(在图1中以虚线示出)附接在扶手3上,使得杠杆体33的钩形的远端在扶手3的第一侧29上嵌入到扶手3的边缘11和扶手引导件5之间的间隙67中。杠杆体33的钩形的远端的图1中所示的设计方案仅是示例并且代表能够实现所期望的嵌入间隙67中的那个端部的各种可行设计方案。杠杆体33的钩形的远端例如也可以具有适当设计的尖端或抓持边棱,即使当支撑结构21被支撑在扶手3上时(这如在图2中的虚线所示),该尖端或抓持边棱也能配合到间隙67中并在那里伸入其中。
然后,可以向下翻动杠杆15,直到杠杆的支撑结构21在扶手3的第二侧31处或该侧附近从上方压到扶手3上。
然后,可以借助力测量装置17将力F施加到杠杆15上的力导入结构23。由于杠杆15靠放在杠杆15的相反端部上的支撑结构21上,这个力F被传递到扶手3的与杠杆联接的边缘11上,并使扶手远离扶手引导件5。扶手3的边缘11与扶手引导件5之间的间隙67在此过程中增大。
为了使扶手3远离扶手引导件5移动超过预定量(使得间隙67变得大于例如8mm的预定量)而必须施加的力可以被认为是扶手拉脱力。该力可以借助由力测量装置17测量的力F并且在考虑到杠杆15的杠杆系数的情况下计算得到。
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力测量装置17配备有测力传感器69。测力传感器69可以测量从手柄63传递到力导入结构23上的杠杆15的力F,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基于该信号,测得的力F例如可以指示在用作力指示器65的显示器71上。可选地,力测量装置17也可以具有集成的信号处理装置,以便能够将测得的力F直接转换成施加到扶手上的力并且例如能够通过显示器71输出。
替代地,电子信号可以无线或有线地传输到例如以诸如技术人员的智能手机的移动处理器控制设备73的形式的外部的评估装置75,然后可以在那里评估和/或存储。如果需要,电子信号也可以直接或通过评估装置75传输到其他装置,例如自动扶梯的控制器或远程布置的监控中心。
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力测量装置17具有触发机构77。与扭矩扳手类似,触发机构77被设计为在超过待由其传递的最大力时触发,以限制进一步的力传递。
预定的最大力例如可以是某个力,该力应该能够借助杠杆15至少传递到扶手3上,而扶手3并未从扶手引导件5向外拉开超出允许量,即间隙67没有变得大于最大允许的间隙尺寸。考虑到杠杆15的杠杆系数,预定的最大力可以相当于人通常可以用其手在扶手3上施加的最大力。例如,这种预定的最大力通常可以在100N至1kN之间,这依赖于杠杆的杠杆系数。
为了能够在此情况下确定扶手拉脱力,可以在与力测量装置17相配合的把手63上连续施加渐增的力,并且可以观察到间隙67增加了多大。如果在间隙67增加到超过允许量之前达到规定的最大力,则可以认为扶手拉脱力足够大并且因此扶手例如符合规定并且可以无风险地运行。然而,如果触发机构77在足以将扶手3的边缘11从扶手引导件5向外拉开超过允许量的力下还没触发,则可以认为扶手拉脱力太小。在此,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进一步张紧扶手3或更换扶手3。
在此提出的装置1和能够以其实施的方法在技术上能够非常容易地实施并且能够以简单且可重现的方式确定扶手拉脱力。
最后,应注意“具有”、“包括”等术语不排除其他元素或步骤,“一个”或“一”等术语不排除多个。诸如“向下”或“向上”之类的方向表达还应注意,已经参考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之一介绍的特征或步骤也可以与上述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特征或步骤结合使用。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应被视为限制。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确定扶手拉脱力的装置(1),施加所述扶手拉脱力以使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3)的至少部分区域从扶手引导件(5)上向外移开超过预定量,其中,所述装置(1)包括杠杆(15)和力测量装置(17),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15)包括抓持结构(19)、支撑结构(21)和力导入结构(23),并且所述支撑结构(21)布置在所述抓持结构(19)和所述力导入结构(23)之间,其中,所述杠杆(15)被构造为,通过扶手(3)的第一位置(25)处的抓持结构(19)抓持到扶手(3)的边缘(11)下方,以便使扶手(3)的边缘(11)从扶手引导件(5)上移开,并且通过远离所述第一位置(25)的第二位置(27)处的支撑结构(21)以支撑的方式平放在扶手(3)上,
其中,杠杆(15)和力测量装置(17)被构造成,使得所述力测量装置(17)与所述力导入结构(23)相配合,以便将力(F)施加到杠杆(15)上,借助所述力测量装置和所述力导入结构,抓持结构(19)将位于第一位置(25)的扶手(3)推离扶手引导件(5),并且支撑结构(21)将位于第二位置(27)的扶手(3)推向扶手引导件(5),并且在此触发扶手(3)的与所施加的力(F)的大小相关的反作用力,所述反作用力作为扶手拉脱力能够通过所施加的力(F)的大小和杠杆比来推导,并且所施加的力(F)的大小能够由力测量装置(17)来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杠杆(15)被构造为,在所述抓持结构(19)和所述支撑结构(21)之间的中间区域(41)中,相对于所述扶手(3)的表面具有留空部(43)。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杠杆(15)被构造为,通过所述扶手(3)的第一侧(29)上的抓持结构(19)从下方抓持到扶手(3)的边缘(11)下方,以使扶手(3)的边缘(11)从扶手引导件(5)上移开,并且通过与所述第一侧(29)相反的第二侧(31)上的支撑结构(21)从上方以支撑的方式平放在扶手(3)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杠杆(15)包括单件式的细长的杠杆体(33)并且包括附接体(35),所述杠杆体(33)在远端被设计成钩形,以形成所述抓持结构(19),并且所述附接体(35)远离所述远端地固定在杠杆体(33)上,以形成支撑结构(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附接体(35)在工作时指向所述扶手(3)的区域(39)中被倒圆。
6.根据权利要求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杠杆体(33)在靠近所述附接体(35)的区域中朝向远离所述附接体(35)的方向弯曲。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杠杆(15)和所述力测量装置(17)被构造为,使得所述力测量装置(17)与所述力导入结构(23)相配合,以便向杠杆(15)施加向下指向的拉力。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力测量装置(17)包括力指示器(65),以可视地指示施加到杠杆(15)上的力(F)的数值。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力测量装置(17)具有触发机构(77),当施加到杠杆(15)上的力(F)超过预定的最大力时,触发机构(77)触发,以限制向杠杆(15)的进一步的力传递。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力测量装置(17)具有测力传感器(69),所述测力传感器根据施加到杠杆(15)上的力(F)来输出力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力测量装置(17)还包括用于指示由所述力信号表示的力值的指示器(71)。
12.根据权利要求10和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力测量装置(17)被配置为,将力信号传输到外部的评估装置(75)。
13.一种用于确定扶手拉脱力的方法,施加所述扶手拉脱力以使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3)从扶手引导件(5)上向外移开超过预定量,所述方法包括:
将杠杆(15)安装在扶手(3)上,使得所述杠杆(15)在扶手(3)上的第一位置(25)处的抓持结构(19)抓持到扶手(3)的边缘(11)下方,并且杠杆(15)在远离所述第一位置(25)的第二位置(27)处的支撑结构(21)以支撑的方式平放在扶手(3)上;
将力(F)施加到杠杆(15)上的力导入结构(23)上,使得抓持结构(19)被拉离扶手引导件(5),并且支撑结构(21)被压向扶手引导件(5);以及
将扶手拉脱力确定为与施加到杠杆(15)上的力导入结构(23)上的力(F)的数值成比例,其中,所述力(F)借助力测量装置(17)来检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杠杆(15)被设计成并且所述力CF)被施加成,使得所述杠杆(15)在抓持结构(19)和支撑结构(21)之间的中间区域(41)中相对于扶手(3)的表面具有留空部(43)。
15.根据权利要求13和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扶手拉脱力被确定为施加到所述杠杆(15)上的所述力导入结构(23)上的力C F)的数值乘以与杠杆(15)的几何形状相关的杠杆系数。
CN202080058803.6A 2019-08-21 2020-08-13 扶手检查装置 Pending CN1142696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192875 2019-08-21
EP19192875.3 2019-08-21
PCT/EP2020/072710 WO2021032580A1 (de) 2019-08-21 2020-08-13 Handlaufprüf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9674A true CN114269674A (zh) 2022-04-01

Family

ID=67659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8803.6A Pending CN114269674A (zh) 2019-08-21 2020-08-13 扶手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9674A (zh)
WO (1) WO202103258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8459A (ja) * 1997-06-04 1998-12-22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ハンドレール取外し工具
CN107058313A (zh) 2003-06-24 2017-08-18 建新公司 新的β‑肌动蛋白和RPS21启动子及其应用
JP2011195251A (ja) * 2010-03-18 2011-10-06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マンコンベア手摺点検装置
CN109911752B (zh) * 2018-11-19 2021-01-29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扶梯扶手带拆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32580A1 (de) 2021-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8627B (zh) 电磁式安全设备触发器
CN102348625B (zh) 过加速和过速检测与处理系统
EP1997469B1 (en) Monitoring of chest compressions
CN102348626B (zh) 电梯过加速和过速保护系统
JP5540023B2 (ja) ブレーキトルクコントロール
CN114616202B (zh) 制动装置、其在电梯设备中的用途及方法以及电梯设备
CN101624157B (zh) 电梯用制动装置检修系统
JP4879620B2 (ja) ベッドの荷重検出器
HUP0300349A2 (en) Load-carrying means for cable-operated elevators with an integrated load measurement device
CN114269674A (zh) 扶手检查装置
CN113164806A (zh) 用于训练装置的辅助驱动器
JP2007532437A (ja) 引張支持強度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362333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reducing false actuation of safety brakes in elevator system
EP2330003B1 (de) Aktuatorvorrichtung mit Kraftsensor
JP2011154715A (ja) ベッドの在床監視システム
EP0594396A1 (en) Escalator combplate stop switch load calibrating assembly
US7360460B2 (en) Sensor device for a vehicle seat
US20030136635A1 (en) Handrail vertical load detector
CN112660972B (zh) 一种自动扶梯安全检测装置
GB2433124A (en) Seat weight sensor
AU2020272919B2 (en) Side monitoring device for a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JP5193914B2 (ja) パンタグラフ
EP2746207B1 (en) Elevato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of compu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elevator
US20240059523A1 (en) Suspension device and use thereof in an elevator system, and method
KR100858783B1 (ko) 이동보도의 콤플레이트 안전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