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8737A - 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证件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证件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8737A
CN114268737A CN202111476207.2A CN202111476207A CN114268737A CN 114268737 A CN114268737 A CN 114268737A CN 202111476207 A CN202111476207 A CN 202111476207A CN 114268737 A CN114268737 A CN 114268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reference object
preset
difference
jud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62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岩
李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4762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87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8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87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Analysi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证件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主要包括: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确定存在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第一图像;所述参照物是根据待拍摄对象的成像特征确定的;确定获取时间晚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且存在所述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预判图像;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在存在至少一幅所述第二图像的情况下,输出触发指令。利用待拍摄证件在目标区域内的成像及运动特点,以时间和空间轨迹等作为判断依据进行综合判断,有效保证了输出触发指令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误触发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证件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证件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自动触发拍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中,尤其是证件识别方面,自动触发拍照技术的应用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繁琐和低效问题。目前的自动触发拍照技术通常在目标放置区内检测到目标特征即触发拍照。然而,这种检测到目标特征即触发拍照的方式受外界的影响较大,抗干扰性较小,在例如存在阴影遮挡或光束照射的情况下,存在极大的误触发可能性。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自动触发拍照的抗干扰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证件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利用待拍摄证件在目标区域内的成像及运动特点,以时间和空间轨迹等作为判断依据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自动触发的准确度、精度及抗干扰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
确定存在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第一图像;所述参照物是根据待拍摄对象的成像特征确定的;
确定获取时间晚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且存在所述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预判图像;
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
在存在至少一幅所述第二图像的情况下,输出触发指令。
进一步地,早于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获取到的所述实时图像为基准图像;
所述确定存在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第一图像,具体包括:
将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与所述基准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相减,得到第一差值图像;
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图像中是否存在参照物特征;
在所述第一差值图像中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的情况下,确定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所述第一差值图像中不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的情况下,返回执行所述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的步骤;
其中,所述参照物特征是具有所述参照物的图像区域与没有所述参照物的图像区域相减确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获取时间晚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且存在所述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预判图像,具体包括:
提取晚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获取的所述临时图像;
将提取的所述临时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与该所述临时图像对应的所述基准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相减,得到第二差值图像;
判断所述第二差值图像是否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
在所述第二差值图像中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的情况下,确定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为所述预判图像;
在所述第二差值图像中不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的情况下,返回执行所述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
在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的情况下,确定该预判图像为所述第二图像;
在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不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提取下一帧预判图像作为新的预判图像,并执行所述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具体包括:
为所述预判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建立相同的坐标系;
基于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坐标和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坐标,确定两所述参照物之间的方向和距离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
或者,
为所述第二差值图像和所述第一差值图像建立相同的坐标系;
基于所述第二差值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特征的坐标和所述第一差值中所述参照物特征的坐标,确定两所述参照物特征之间的方向和距离;
根据两所述参照物特征之间的方向和距离,确定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方向和距离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还包括:
在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的之前或者之后,判断所述预判图像的获取时间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是否符合预设时间阈值;
在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并且所述预判图像的获取时间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之间的时间差符合预设时间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所述预判图像为所述第二图像。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运动方向是否符合预设运动方向;
在符合预设运动方向的情况下,继续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的步骤;
其中,所述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运动方向是否符合预设运动方向,具体包括:
为前、后两帧所述预判图像建立相同的坐标系;
基于各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坐标判断所述参照物的运动方向是否符合预设运动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在存在至少一幅所述第二图像的情况下,输出触发指令,具体包括:
在存在至少一幅所述第二图像的情况下,判断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是否为稳定图像,在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为稳定图像的情况下,输出触发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是否为稳定图像,具体包括:
计算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与前一帧所述临时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之间的差值;
判断该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稳定图像阈值;
在该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稳定图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所述第二图像为稳定图像;
在该差值大于所述预设稳定图像阈值的情况下,提取晚于该所述第二图像的获取时间获取的第二图像,并返回至所述计算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与前一帧所述临时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之间的差值的步骤;
或者,
将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与前一帧所述临时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相减,得到第三差值图像;
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是否符合预设稳定图像阈值;
在所述第三差值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稳定图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所述第二图像为稳定图像;
在所述第三差值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大于所述预设稳定图像阈值的情况下,提取晚于该第二图像的获取时间获取的所述第二图像,并返回至所述将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与前一帧所述临时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相减,得到第三差值图像的步骤。
进一步地,响应于所述触发指令获取的图像为第三图像;该方法在输出触发指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以第二时间间隔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第四图像;
比较当前帧所述第四图像与所述第三图像的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相似度阈值;
在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阈值的情况下,提取下一帧所述第四图像,并重复执行所述比较当前帧所述第四图像与所述第三图像的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步骤;
在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阈值的情况下,返回执行所述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实时图像为有补光灯为所述目标区域补光的情况下获取的图像;所述临时图像为灰度图像;当获取的实时图像为非灰度图像时,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实时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所述临时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参照物和所述参照物特征均为符合特定形状的点的集合;该特定形状的点的集合为根据待识别对象的边缘确定的;或者,所述参照物和所述参照物特征均为符合特定长度以及特定延伸方向的线段;该特定长度为根据待识别对象的边缘的长度确定的;所述预设方向与该特定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70°至90°。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证件识别方法,包括:利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触发面向目标区域拍摄,以得到用于识别的待识别证件的图像。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证件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依据待拍摄对象自身成像时具有的特点,以及待拍摄对象进入目标区域过程中的运动方向、运动轨迹等特点。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当实时图像中出现与待拍摄对象的成像特征相对应的参照物时,就会开始后续的一系列判断,通过判断一张临时图像是否为第一图像、另一张临时图像是否为预判图像,以及预判图像是否为第二图像等步骤实现了对目标区域内成像的时间和空间等多个角度的判断,只有依时间顺序的多张实时图像分别满足对应的条件时,才输出触发指令。有效保证了输出触发指令的准确性,降低了误触发的可能性。其中,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时机通常是在待拍摄对象刚进入目标区域的时候,具有响应迅速的特点;在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步骤中加入了确定所述预判图像的过程,如确定所述预判图像的过程中出现不符合条件的图像,将停止此次判断过程,返回重新执行提取实时图像及确定第一图像的步骤,有效实现了在触发前随时停止此次触发判断,具有及时终止误判的特点;而从第一图像到第二图像的判断过程中综合了时间和空间等判断条件,充分利用了待拍摄证件在目标区域内的成像特点及运动轨迹特点,具有判断条件全面、判断逻辑合理的特点,有效保证了输出触发指令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误触发的可能性。判断第二图像的过程可以实现确定待拍摄对象到达了指定的区域,有效实现了提高拍摄精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证件阅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到的实时图像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差值图像及第二差值图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901-玻璃板,902-摄像头,903-反光镜组,904-证件,905-壳体,906-处理器;907-参照物;908-参照物特征;
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证件的运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图1是本申请的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该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在于,通过判断是否存在所述参照物来确定是否有疑似待拍摄对象的物体进入目标区域,并在存在疑似待拍摄对象的情况下根据该疑似待拍摄对象是否继续进入目标区域,以及进入目标区域的程度是否符合待拍摄证件的进入程度,步骤逐步判断是否有待拍摄对象进入指定位置,在确定有待拍摄对象进入指定位置的情况下输出触发指令,实现了有效保证触发的准确度,防止误触发。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
S2,确定存在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第一图像;所述参照物是根据待拍摄对象的成像特征确定的;
S3,确定获取时间晚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且存在所述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预判图像;
S4,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
S5,在存在至少一幅所述第二图像的情况下,输出触发指令。
首先,本发明在步骤S2中判断所述临时图像中是否存在所述参照物来确定进入目标区域的物体是否可能为待拍摄对象,根据待拍摄对象的成像特点对进入目标区域的物体是否为待拍摄对象进行了判断,降低了误触发的可能性,同时还具有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是否有疑似的待拍摄对象进入目标区域的特点。其次,本发明的步骤S3在步骤S2初步确定有疑似待拍摄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疑似待拍摄对象是否持续存在于目标区域;在时间上对进入目标区域的物体是否可能为待拍摄对象进行了判断,丰富了判断角度,有效增加了输出触发指令的可信度以及准确度,降低了误触发的概率。再次,本发明的步骤S4在步骤S2和S3的基础上,判断一段时间之内进入目标区域的疑似待拍摄对象在其中引起的实时图像的变化是否符合待拍摄对象应该引起的变化,当符合时,确定该疑似待拍摄对象是待拍摄对象,则输出触发信号;该根据实时图像的变化程度进一步确定是否为待拍摄对象的步骤进一步增加了输出触发指令的可信度,有效降低了误触发的可能性,完全杜绝了因光线突然变化或其他物体虚晃一下,而引发的误触发的问题,提高了输出触发指令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实时图像为有补光灯为所述目标区域补光的情况下获取的图像;所述临时图像为灰度图像;当获取的实时图像为非灰度图像时,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实时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所述临时图像。
为准确地确定出所述目标区域内是否进入物体,进入的物体的特征是否符合待拍摄对象的特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的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早于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获取到的所述实时图像为基准图像。
S2,所述确定存在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第一图像,具体包括:
S201,将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与所述基准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相减,得到第一差值图像;
S202,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图像中是否存在参照物特征;在所述第一差值图像中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的情况下,确定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所述第一差值图像中不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的情况下,返回执行S1所述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的步骤;
其中,所述参照物特征是具有所述参照物的图像区域与没有所述参照物的图像区域相减确定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参照物和所述参照物特征均为符合特定形状的点的集合;该特定形状的点的集合为根据待识别对象的边缘确定的。当然为使该参照物及参照物特征更接近待拍摄对象,可以选择所述参照物和所述参照物特征为均为符合特定长度以及特定延伸方向的线段;该特定长度为根据待识别对象的边缘的长度确定的;所述特定延伸方向可以为与目标区域进入口平行或接近平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准图像可以是当前帧临时图像的前一帧图像,或者与当前帧临时图像间隔几帧的临时图像,也可以是系统中预存的拍摄于所述目标区域没有物体存在时的图像。本实施例采取将前后两帧所述临时图像相减获取所述第一差值图像,再根据参照物应该在差值图像中留下的对应特征来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图像中是否存在参照物特征,当差值图像中有参照物特征时确定对应的临时图像中有对应的参照物。充分利用了待拍摄对象成像与无待拍摄对象时成像间的差别,实现了尽量排除进入目标区域的非待拍摄对象引起的误触发。
本实施例中,步骤S3,所述确定获取时间晚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且存在所述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预判图像,具体包括:
S301,提取晚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获取的所述临时图像;
S302,将提取的所述临时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与该所述临时图像对应的所述基准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相减,得到第二差值图像;
S303,判断所述第二差值图像是否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在所述第二差值图像中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的情况下,确定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为所述预判图像;在所述第二差值图像中不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的情况下,返回执行所述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该确定所述预判图像的步骤处于确定具有所述第一图像之后,其确定的方法与前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方案相同;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的确定疑似待拍摄对象是否持续的存在于目标区域,有效排除了在目标区域晃一下就走而引起的误触发情况;当基准图像为前一帧所述临时图像时,该持续判断是否有参照物存在于所述临时图像中的步骤也排除了有物体进入目标区域后不动的现象,有效排除了有物体被误放并停放于目标区域内可能引起的误触发情况,或者,有待拍摄对象长时间处于目标区域可能引起误触发的情况;同时,该判断疑似待拍摄对象是否持续存在的步骤还为及时纠错提供了有效方法,一旦发现没有疑似待拍摄对象存在了,可以立即返回重新开始下一次判断。
本实施例中,S4,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具体包括:
S401,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在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的情况下,确定该预判图像为所述第二图像;在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不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提取下一帧预判图像作为新的预判图像,并执行所述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的步骤。
本发明中,通过判断多张临时图像中是否有所述参照物可以实现确定目标区域内是否存在疑似待拍摄对象,再通过步骤S4实现了对疑似拍摄对象在目标区域内移动的方向和距离的判断。该移动方向和距离可以根据拍摄证件等待拍摄对象时待拍摄对象在目标区域的移动的路径和范围确定,例如当利用证件阅读器拍摄证件时,证件作为待拍摄对象其预设运动方向是自图像采集区(目标区域)入口至里部,预设距离是证件需要被采集的界面完整进入图像采集区时应该在目标区域内移动的距离。步骤S4从物体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是否符合待拍摄对象的移动方向和距离角度来判断物体是否为待拍摄对象,充分利用了证件等待拍摄对象在图像采集区内的行动方向和行动轨迹等特点,进一步提高了确定进入目标区域的物体是否为待拍摄对象判断结果的可信度。并且,该预设方向和预设距离的设定也可以保证待拍摄对象已经完整的进入目标区域,可以采集到完整的待拍摄对象。实现了为快速地获取有效的待拍摄对象的图像提供有效保障,有效地提高了触发拍摄时机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可以采取的方法具体包括:
为所述预判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建立相同的坐标系;
基于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坐标和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坐标,确定两所述参照物之间的方向和距离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
可以采取的另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为所述第二差值图像和所述第一差值图像建立相同的坐标系;
基于所述第二差值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特征的坐标和所述第一差值中所述参照物特征的坐标,确定两所述参照物特征之间的方向和距离;
根据两所述参照物特征之间的方向和距离,确定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方向和距离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两种方法基于面向目标区域拍摄获得的图像的尺寸是一致的的特点,在尺寸一致的图像上建立相同的坐标系,以实现有效地计算出两图像之间参照物移动的距离和方位。
本实施例中,S4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还包括:
S402,在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的之前或者之后,判断所述预判图像的获取时间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是否符合预设时间阈值;在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并且所述预判图像的获取时间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之间的时间差符合预设时间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所述预判图像为所述第二图像。
当有物体误入目标区域又迅速被拿开,或者有太阳光变化而引起目标区域光照面积缓慢变化时,都可能引起各个临时图像中出现变化过程符合上述条件的参照物的情况,而这些都不是拍摄待拍摄对象时应该发生的,所以将时间加入到判断条件,通过预设时间阈值过滤掉参照物过快或过慢到达指定位置的情况,进一步提高触发判断的可信度,降低误判可能性。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可以选择0.2s-3s,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时间阈值为1s-2s。
本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第二图像时,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的时间差是否符合预设时间阈值的步骤,与确定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的步骤的先后顺序不是唯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当判断是否符合时间阈值的步骤在前时,可以选择获取时间与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之间的间隔在所述预设距离内的所述临时图像。
本实施例中,所述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运动方向是否符合预设运动方向;
在符合预设运动方向的情况下,继续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的步骤;
在多帧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运动方向不符合预设运动方向的情况下,返回执行所述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的步骤。
为了精简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处理方法,增加各个判断步骤的一致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运动方向是否符合预设运动方向,具体包括:
S601,为前、后两帧所述预判图像建立相同的坐标系;
S602,基于各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坐标判断所述参照物的运动方向是否符合预设运动方向。
步骤S602的实质是比较前、后两帧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坐标,根据两参照物的坐标间的相对位置确定运动方向;该参照物的坐标可以是参照物中心点的坐标,也可以是参照物边缘点的坐标,更可以是参照物中多个点的坐标。该根据同一坐标系中坐标点和时间的先后顺序计算移动方向的方法为现有技术,此次不再过多赘述。
本发明采取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参照物运动方向的方法来确定进入目标区域的物体是否沿着拍摄方向运动的设计,来进一步确定进入目标区域的物体是否为待拍摄对象,是否为误入目标区域的物体。当其没有沿着预设方向运动时,即判定物体为误入,此时,可以重新返回所述确定存在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参照物的所述图像为第一图像的步骤。实现了发现误判可能时及时停止,并及时开始新一轮的触发判断,有效保证了触发精度和准确度。
本实施例中,选择所述参照物为线段,所述特定延伸方向为与目标区域进入口平行或接近平行。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特定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70°至90°。
本申请中在存在所述第二图像的情况下,即可确定待拍摄物体到达了指定区域,但是,此时待拍摄对象可能仍处于“动态”即待拍摄物体处于继续进入目标区域或移出目标区域的状态,所以上述步骤S5所述在存在至少一幅所述第二图像的情况下,输出触发指令,具体包括:
在存在至少一幅所述第二图像的情况下,判断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是否为稳定图像,在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为稳定图像的情况下,输出触发指令。
本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是否为稳定图像,具体包括:
计算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与前一帧所述临时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之间的差值;
判断该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稳定图像阈值;
在该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稳定图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所述第二图像为稳定图像;
在该差值大于所述预设稳定图像阈值的情况下,提取晚于该所述第二图像的获取时间获取的第二图像,并返回至所述计算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与前一帧所述临时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之间的差值的步骤;
其中,所述总亮暗指示值是该图像的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的和。亮暗指示值可以为灰度值也可以为红色分量、绿色分量或者蓝色分量中的其中一种,本实施例中优选灰度值作为亮暗指示值。
应用上述判断相邻两帧图像总亮暗指示值变化程度的方法可以有效确定待拍摄对象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但是其计算总数会比较大,容易出错。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下述判断向量两帧图像亮暗指示值变化情况的方法,所述判断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是否为稳定图像,还可以为:
将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与前一帧所述临时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相减,得到第三差值图像;
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是否符合预设稳定图像阈值;
在所述第三差值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稳定图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所述第二图像为稳定图像;
在所述第三差值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大于所述预设稳定图像阈值的情况下,提取晚于该第二图像的获取时间获取的所述第二图像,并返回至所述将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与前一帧所述临时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相减,得到第三差值图像的步骤。
该方法采取先减后加的方法计算的数较小,一次计算错误对总结果的影响较小,降低了误判的可能性。
上述比较前后两幅图像的亮暗指示值变化总和的方法使所有的像素点均进行比较,当待拍摄对象的边缘进、出所述目标区域时,均会被检测出,有效实现了稳定图像的判断。当该方法判断出图像处于“动态”时,还会继续判断在后一张图像的情况时,待拍摄对象是否处于“动态”,有效实现了自动找到处于非动态的所述稳定图像;在该找到稳定图像的过程中将前后两张图像进行比较,实现了可以快速找出第一张稳定图像,有利于提高获取所述目标图像的速度。
本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触发指令获取的图像为第三图像;
该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在输出触发指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701,以第二时间间隔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第四图像;
S702,比较当前帧所述第四图像与所述第三图像的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相似度阈值;
在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阈值的情况下,提取下一帧所述第四图像,并重复执行所述比较当前帧所述第四图像与所述第三图像的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步骤;
在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阈值的情况下,返回执行所述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的步骤。
本发明在输出触发指令后的上述步骤有效实现了判断待拍摄对象是否全部移出目标区域,并在确定移除目标区域后开启下一轮的自动触发判断,实现了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的自动循环,有效提高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相同均为0.05s,当然也可以选择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不同。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设置的过大时计算的图像数量较小,但是可能发生发现第一图像的时机较晚,或者发现第二图像时,待拍摄对象已经处于要移出的阶段;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间将设置的较小时,参与计算的图像较多尤其是预判图像,所以需要足够的硬件支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时间间隔,此次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设置依第一时间间隔或者第二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具有获取图像频率可控,便于更好地确定是否有待拍摄对象进入目标区域的作用,同时,依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也为后续依次确定第一图像、预判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提供了图像基础。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区分哪一帧图像获取时间较早,以及任意两帧实时图像间的获取间隔,所以为各个实时图像标记了获取时间。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有物体进入目标区域时拍摄到物体的清晰程度及加大目标区域有物体和无物体时图像的差异性,通常使目标区域的背景为黑色或接近黑色,并进行一定的遮光处理。
为了在保证触发精度的条件下,简化计算量且使判断的过程更简单,本实施例中,所述临时图像为灰度图像;当获取的所述图像为非灰度图像时,该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图像转化为灰度化的所述图像。所述亮暗指示值为灰度值。
当然所述临时图像也可以为RGB图像、二值化图像或其他图像,此时需要注意,RGB图像在比较时计算量较大,有误触发的风险;而二值化图像对目标区域内图像的小范围的变化不明显,只适用于待拍摄对象与目标区域背景间黑白差距较大的情况。
本申请以线段或者点集作为参照物,当前后两幅图像相减时,点集或者线段均会留在对应的差值图像上,所以,判断差值图像中是否存在参照物特征就能够确定当前帧实时图像中是否存在参照物,比较两幅差值图像就也可以实现判断所述参照物的走向。当以特定方向和特定长度作为的线段作为参照物时,参照物特征与参照物是相同的,即为特定方向和特定长度的线段。
实施例二
下面结合附图2至4,以证件在电子证件阅读器中自动触发的一种情况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拍摄触发方法整体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2为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电子证件阅读器,其通常包括外壳905,以及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玻璃板901,反光镜组902,摄像头903,以及与摄像头903电连接的处理器906。摄像头903通过反光镜组902可以拍摄玻璃板901上方的证件904;摄像头拍摄的图像都会传输给处理器906,处理器906可以给摄像头903发送拍摄指令。
在用如图2所示的电子证件阅读器识别证件时,需要获取完整性等满足图像识别要求的证件的图像。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本发明提供的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可以在确定进入玻璃板上方的物体为证件,且证件到达指定位置的情况下,输出触发信号,摄像头接收到触发信号时会拍摄出可以用于识别的待识别证件的图像,证件识别模块随后会接收证件图像并进行识别。
该电子证件阅读器自动获取证件的图像时,可以设置预设方向为图2中的箭头所示方向;玻璃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15cm;预设距离为6-15cm(判断时根据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1cm占据的像素点数量换算为对应的像素点数量),预设时间间隔为0.8-2s;参照物和参照物特征均为:特定长度为5-13cm(判断时根据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1cm占据的像素点数量换算为对应的像素点数量);特定延伸方向为与箭头所示方向的角度在80°-90°。
采取的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的过程如下:
在一个监控触发过程中,
S801:处理器以0.4s为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
S802:确定存在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第一图像;所述参照物是根据待拍摄对象的成像特征确定的,具体为:
将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如图3中b所示)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与所述基准图像(如图3中a所示)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相减,得到第一差值图像(如图4中b-a所示);当前帧实时图像的前一帧实时图像为基准图像(如图3中a所示);
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图像中是否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
所述第一差值图像中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确定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如图3b所示)为所述第一图像;
S803:确定获取时间晚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且存在所述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预判图像,具体为:
提取晚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获取的所述临时图像(如图3中c所示);
将提取的所述临时图像(如图3中c所示)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与该所述临时图像对应的所述基准图像(如图3中b所示)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相减,得到第二差值图像(如图4中c-b所示);
判断所述第二差值图像是否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
所述第二差值图像中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确定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为所述预判图像;不断重复该步骤,确定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的下一帧图像(如图3中d所示)是否为预判图像,通过判断该图像的第二差值图像(如图4中d-c所示)得出如图3中d所示的临时图像也为所述预判图像。
S804:为前、后两帧所述预判图像建立相同的坐标系(如图3中c、d所示);基于各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坐标判断所述参照物的运动方向是否符合预设运动方向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运动方向是否符合预设运动方向;
经判断图3中c、d均符合预设运动方向,继续进行下一步骤;
S805: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具体为:
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如图3中b所示)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具体为:
为所述预判图像(如图3中c所示)和所述第一图像(如图3中b所示)建立相同的坐标系;基于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坐标和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坐标,确定两所述参照物之间的方向和距离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
所述预判图像(如图3中c所示)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如图3中b所示)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不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提取下一帧预判图像(如图3中d所示)作为新的预判图像,并执行所述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的步骤;经判断得出如图3中d所示的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方向和距离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
判断如图3中d所示的所述预判图像的获取时间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是否符合预设时间阈值,经计算该时间差为0.8s,符合预设时间距离,确定如图3中d所示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
S806:计算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如图3中c所示)的总亮暗指示值与前一帧所述临时图像(如图3中c所示)的总亮暗指示值之间的差值;
判断该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稳定图像阈值;
经比较确定该差值小于所述预设稳定图像阈值,进而确定该所述第二图像为稳定图像,输出触发指令。
经过上述过程则完成了一次自动触发,响应于所述触发指令获取的图像为第三图像;下面继续进行判断证件是否移出玻璃板区域的步骤,以便于开始再次输出触发指令时机的判断:
S807:以0.5s为第二时间间隔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第四图像;
比较当前帧所述第四图像与所述第三图像的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相似度阈值;
在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阈值的情况下,提取下一帧所述第四图像,并重复执行所述比较当前帧所述第四图像与所述第三图像的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步骤;
直至出现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阈值的情况时,返回执行所述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的步骤。
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证件识别方法,包括:利用如上所述的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触发面向目标区域拍摄,以得到用于识别的待识别证件的图像。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该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存储介质,诸如光盘、U盘、软盘、硬盘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明白,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描述的各示例性的组成部分、系统和方法,能够以硬件、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具体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本发明中,针对一个实施方式描述和/或例示的特征,可以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以相同方式或以类似方式使用,和/或与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相结合或代替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
确定存在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第一图像;所述参照物是根据待拍摄对象的成像特征确定的;
确定获取时间晚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且存在所述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预判图像;
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
在存在至少一幅所述第二图像的情况下,输出触发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早于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获取到的所述实时图像为基准图像;
所述确定存在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第一图像,具体包括:
将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与所述基准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相减,得到第一差值图像;
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图像中是否存在参照物特征;
在所述第一差值图像中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的情况下,确定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所述第一差值图像中不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的情况下,返回执行所述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的步骤;
其中,所述参照物特征是具有所述参照物的图像区域与没有所述参照物的图像区域相减确定的;
所述确定获取时间晚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且存在所述参照物的所述临时图像为预判图像,具体包括:
提取晚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获取的所述临时图像;
将提取的所述临时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与该所述临时图像对应的所述基准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相减,得到第二差值图像;
判断所述第二差值图像是否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
在所述第二差值图像中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的情况下,确定当前帧所述临时图像为所述预判图像;
在所述第二差值图像中不存在所述参照物特征的情况下,返回执行所述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
在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的情况下,确定该预判图像为所述第二图像;
在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不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提取下一帧预判图像作为新的预判图像,并执行所述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的步骤;
其中,所述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具体包括:
为所述预判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建立相同的坐标系;
基于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坐标和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坐标,确定两所述参照物之间的方向和距离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
或者,
为所述第二差值图像和所述第一差值图像建立相同的坐标系;
基于所述第二差值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特征的坐标和所述第一差值中所述参照物特征的坐标,确定两所述参照物特征之间的方向和距离;
根据两所述参照物特征之间的方向和距离,确定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方向和距离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还包括:
在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是否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的之前或者之后,判断所述预判图像的获取时间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是否符合预设时间阈值;
在所述预判图像中的参照物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参照物之间的差距符合预设方向上的预设距离,并且所述预判图像的获取时间与所述第一图像的获取时间之间的时间差符合预设时间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所述预判图像为所述第二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运动方向是否符合预设运动方向;
在符合预设运动方向的情况下,继续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间的差别符合预设条件的所述预判图像为第二图像的步骤;
其中,所述判断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运动方向是否符合预设运动方向,具体包括:
为前、后两帧所述预判图像建立相同的坐标系;
基于各所述预判图像中所述参照物的坐标判断所述参照物的运动方向是否符合预设运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存在至少一幅所述第二图像的情况下,输出触发指令,具体包括:
在存在至少一幅所述第二图像的情况下,判断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是否为稳定图像,在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为稳定图像的情况下,输出触发指令;
其中,所述判断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是否为稳定图像,具体包括:
计算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与前一帧所述临时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之间的差值;
判断该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稳定图像阈值;
在该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稳定图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所述第二图像为稳定图像;
在该差值大于所述预设稳定图像阈值的情况下,提取晚于该所述第二图像的获取时间获取的第二图像,并返回至所述计算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与前一帧所述临时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之间的差值的步骤;
或者,
将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与前一帧所述临时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相减,得到第三差值图像;
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是否符合预设稳定图像阈值;
在所述第三差值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稳定图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所述第二图像为稳定图像;
在所述第三差值图像的总亮暗指示值大于所述预设稳定图像阈值的情况下,提取晚于该第二图像的获取时间获取的所述第二图像,并返回至所述将最后一帧所述第二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与前一帧所述临时图像各像素点的亮暗指示值相减,得到第三差值图像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指令获取的图像为第三图像;
该方法在输出触发指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以第二时间间隔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第四图像;
比较当前帧所述第四图像与所述第三图像的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相似度阈值;
在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阈值的情况下,提取下一帧所述第四图像,并重复执行所述比较当前帧所述第四图像与所述第三图像的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步骤;
在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阈值的情况下,返回执行所述以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时图像,作为临时图像的步骤。
8.一种证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的自动触发触发面向目标区域拍摄,以得到用于识别的待识别证件的图像。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476207.2A 2021-12-06 2021-12-06 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证件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2687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6207.2A CN114268737A (zh) 2021-12-06 2021-12-06 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证件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6207.2A CN114268737A (zh) 2021-12-06 2021-12-06 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证件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8737A true CN114268737A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26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6207.2A Pending CN114268737A (zh) 2021-12-06 2021-12-06 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证件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87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6661A (zh) * 2023-11-04 2024-01-05 杭州钱江链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销轴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9027A (zh) * 2014-08-15 2014-1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画面变化速度自动拍照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30262A (zh) * 2015-11-17 2016-03-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拍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92402A (zh) * 2016-07-06 2018-0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18614A (zh) * 2018-09-21 2019-01-15 深圳美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自动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9033575A1 (zh) * 2017-08-17 2019-02-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人脸追踪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9027A (zh) * 2014-08-15 2014-1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画面变化速度自动拍照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30262A (zh) * 2015-11-17 2016-03-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拍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92402A (zh) * 2016-07-06 2018-0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33575A1 (zh) * 2017-08-17 2019-02-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人脸追踪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218614A (zh) * 2018-09-21 2019-01-15 深圳美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自动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6661A (zh) * 2023-11-04 2024-01-05 杭州钱江链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销轴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7940B (zh) 背景虚化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515304B (zh) 车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27626B (zh)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62195A (zh) 光斑检测方法和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US10791252B2 (en) Image monitoring device, image monitor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9412039B2 (en) Blur detection system for night scene images
CN112534474A (zh) 纵深取得装置、纵深取得方法以及程序
CN109754034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终端设备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4268737A (zh) 拍摄的自动触发方法、证件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0123186A (ja) 被写体認識装置
CN112052726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JPH0611558A (ja) 過度事象の多い環境における光源の捕捉追跡装置
CN115022553B (zh) 一种补光灯的动态控制方法和装置
JPH11278182A (ja) 車両用霧状況検出装置
CN113808117B (zh) 灯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3162723A (ja) 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0766745A (zh) 投影仪镜头前干扰物的检测方法、投影仪和存储介质
CN111402610B (zh) 一种识别红绿灯亮灯状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49423B (zh) 物体识别方法、物体识别装置及机器人
CN113674319A (zh) 一种目标跟踪的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5128454B2 (ja) 瞼検出装置、瞼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337356B2 (zh)
EP303373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temporally consistent superpixels
CN111144312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KR102564038B1 (ko) 시계열 영상을 이용한 표적 탐지 방법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