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7688B - 柔性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7688B
CN114267688B CN202111534315.0A CN202111534315A CN114267688B CN 114267688 B CN114267688 B CN 114267688B CN 202111534315 A CN202111534315 A CN 202111534315A CN 114267688 B CN114267688 B CN 1142676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roove
packaging layer
display panel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43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7688A (zh
Inventor
羊丽霞
卢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343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76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7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7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7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76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曲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在所述弯曲区内包括:阵列基板,包括凹槽;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挡墙,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封装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且覆盖所述阵列基板、所述像素定义层、以及所述挡墙,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第二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封装层,所述有机封装层设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之间;其中,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挡墙之间,所述有机封装层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并向所述挡墙方向延伸,且截止于所述凹槽内或所述挡墙和所述凹槽之间。通过在阵列基板上设置凹槽,避免了挡墙处的有机封装层和无机封装层发生膜层分离的问题。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曲面屏流行于市场。然而,曲面屏在于贴合过程中,边界挡墙处的有机封装层和无机封装层易发生膜层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以解决挡墙处的有机封装层和无机封装层膜层分离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曲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在所述弯曲区内包括:
阵列基板,包括凹槽;
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
挡墙,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
封装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且覆盖所述阵列基板、所述像素定义层、以及所述挡墙,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第二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封装层,所述有机封装层设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之间;
其中,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挡墙之间,所述有机封装层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并向所述挡墙方向延伸,且截止于所述凹槽内或所述挡墙和所述凹槽之间。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在至少两个与凹槽深度方向相互垂直的横截面,所述凹槽远离凹槽底部侧的所述横截面的面积小于靠近所述凹槽底部侧的所述横截面的面积。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材料层,所述发光材料层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发光开口内并向所述凹槽延伸,所述发光材料层在所述凹槽内断开。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柔性衬底、缓冲层、第二柔性衬底、以及无机阵列层;所述第二柔性衬底设有第一挖槽,所述无机阵列层在所述第一挖槽内沉积形成所述凹槽。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平面区,所述阵列基板延伸至所述平面区,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在所述平面区内设有第二挖槽。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在凹槽深度方向视角下的形状为矩形、单边梳齿状、双边梳齿状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到所述挡墙的距离和所述凹槽到所述像素定义层的距离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到所述挡墙的距离范围为35-45微米,所述凹槽到所述像素定义层的距离范围为35-45微米。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深度范围为3-6微米。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宽度范围为10-15微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曲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在所述弯曲区内包括:阵列基板,包括凹槽;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挡墙,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封装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且覆盖所述阵列基板、所述像素定义层、以及所述挡墙,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第二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封装层,所述有机封装层设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之间;其中,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挡墙之间,所述有机封装层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并向所述挡墙方向延伸,且截止于所述凹槽内或所述挡墙和所述凹槽之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区内的阵列基板上设置凹槽,有效阻挡有机封装层的溢流,使得有机封装层在凹槽内或凹槽和挡墙之间截止而不延伸至挡墙上,避免了挡墙处的有机封装层和无机封装层发生膜层分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中(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凹槽的第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中(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凹槽的第二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中(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凹槽的第三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侧]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和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是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针对现有柔性显示面板存在返修率低和返修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曲区1,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在所述弯曲区1内包括:
阵列基板,包括凹槽101;
像素定义层20,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
挡墙30,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
封装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且覆盖所述阵列基板、所述像素定义层20、以及所述挡墙30,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41、第二无机封装层43和有机封装层42,所述有机封装层42设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41和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43之间;
其中,所述凹槽101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20和所述挡墙30之间,所述有机封装层42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20并向所述挡墙30的方向延伸,且截止于所述凹槽101内或所述挡墙30和所述凹槽101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区内的阵列基板上设置凹槽,有效阻挡有机封装层的溢流,使得有机封装层在凹槽内或凹槽和挡墙之间截止而不延伸至挡墙上,避免了挡墙处的有机封装层和无机封装层发生膜层分离的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20和所述挡墙30之间的距离约为90微米,所述凹槽101到所述挡墙的距离范围为35微米-45微米,所述凹槽到所述像素定义层的距离范围为35微米-45微米。进一步,所述凹槽101到所述挡墙30的距离和所述凹槽101到所述像素定义层20的距离相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存在至少两个与凹槽深度方向相互垂直的横截面,所述凹槽101远离凹槽底部侧的所述横截面的面积小于靠近所述凹槽底部侧的所述横截面的面积;这样,所述凹槽101形成底切结构,所述凹槽101内部大尺寸的空间设置,能够容纳更多的有机封装层材料,增大了有机封装层42在所述凹槽101内的溢流面积,提高了所述凹槽101对所述有机封装层的阻挡能力。其中,所述凹槽101的剖面形状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弓形,且所述弓形的弧大于半圆;所述凹槽101的剖面形状也可以是倒梯形或其他的底切形状。
更进一步,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材料层50,所述发光材料层50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20的发光开口内并向所述凹槽101延伸,所述发光材料层50在所述凹槽101内断开,由于所述凹槽101为底切结构的开口槽,所述发光材料层50为很薄的有机膜层,在底切结构的所述凹槽101处,会出现断层,一部分的所述发光材料层50位于所述凹槽101的底部,且不与位于所述凹槽101外的所述发光材料层50连接。这样,第一无机封装层41将覆盖封装所述凹槽101外的发光材料层50、所述凹槽101底部的发光材料层50、以及所述凹槽101侧壁上的无机阵列层14,阻断了外界水氧从所述发光材料层50的侧边进入所述显示面板的路径,提高了封装效果。
请参照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凹槽的三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为所述凹槽101在凹槽深度方向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中(a)所示,所述凹槽101在俯视视角下的形状为矩形。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中(b)所示,所述凹槽101在俯视视角下的形状为单边梳齿状,通过将所述凹槽101的槽口设置为不规则的形状,增大了有机封装层42在所述凹槽101内的溢流体积,提高了所述凹槽101对所述有机封装层的阻挡能力,同时增大了外界水氧入侵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路径,提高了封装层的封装效果。在又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中(c)所示,所述凹槽101在俯视视角下的形状为双边梳齿状,更进一步增大了有机封装层42在所述凹槽101内的溢流体积,提高了所述凹槽101对所述有机封装层的阻挡能力,增大了外界水氧入侵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路径,提高了封装层的封装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01的开口还可以设置为其他能够增大有机封装层溢流面积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柔性衬底11、缓冲层12、第二柔性衬底13、以及无机阵列层14。所述第二柔性衬底13设有第一挖槽102,所述无机阵列层14在所述第一挖槽102内沉积形成所述凹槽101。所述第一挖槽102的深度范围为3-6微米,小于第二柔性衬底13的厚度,且小于所述挡墙相对于所述阵列基板的高度;所述第一挖槽的宽度范围为10-15微米,优选所述第一挖槽的宽度为13微米。这样,限定了所述凹槽101的内部尺寸,从而限定了所述有机封装层42在所述凹槽101内的溢流体积,使得所述有机封装层42能够有效的截止于所述凹槽101内或所述挡墙30和所述凹槽101之间而不延伸至挡墙30上,且与所述凹槽101外的无机阵列层14不产生较大的段差,有效解决了挡墙处的有机封装层和无机封装层发生膜层分离的问题。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封装层42截止于所述凹槽101内,且位于所述凹槽101内的所述有机封装层42的上表面略低于或齐平于所述凹槽101的槽口,这样,所述有机封装层42与所述凹槽101外的无机阵列层14无段差或段差较小,不影响后面膜层的制备,也不会影响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表面的平坦化。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封装层42截止于所述挡墙30和所述凹槽101之间,这样,所述有机封装层42不延伸至挡墙30,同时填充且平坦化所述凹槽101。
如图1所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平面区2,所述阵列基板延伸至所述平面区2,所述第二柔性衬底13在所述平面区2内设有第二挖槽,所述第二挖槽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O-cut对于的挖槽结构,也可以是所述第二柔性衬底13上的其他挖槽结构。这样,所述第一挖槽102可与所述第二挖槽采用同一种工艺制程制备得到,无需额外增加制程工艺。进一步,所述第一挖槽102和所述第二挖槽的深度相同。更进一步,所述第一挖槽102和所述第二挖槽均未贯穿所述第二柔性衬底。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曲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在所述弯曲区内包括:阵列基板,包括凹槽;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挡墙,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封装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且覆盖所述阵列基板、所述像素定义层、以及所述挡墙,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第二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封装层,所述有机封装层设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之间;其中,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挡墙之间,所述有机封装层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并向所述挡墙方向延伸,且截止于所述凹槽内或所述挡墙和所述凹槽之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区内的阵列基板上设置凹槽,有效阻挡有机封装层的溢流,使得有机封装层在凹槽内或凹槽和挡墙之间截止而不延伸至挡墙上,避免了挡墙处的有机封装层和无机封装层发生膜层分离的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曲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在所述弯曲区内包括:
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柔性衬底、缓冲层、第二柔性衬底、以及无机阵列层,所述第二柔性衬底设有第一挖槽,所述无机阵列层在所述第一挖槽内沉积形成凹槽;
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
挡墙,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
封装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且覆盖所述阵列基板、所述像素定义层、以及所述挡墙,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第二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封装层,所述有机封装层设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之间;
发光材料层,所述发光材料层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发光开口内并向所述凹槽延伸,所述发光材料层在所述凹槽内断开,且所述发光材料层位于所述无机阵列层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之间;
其中,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挡墙之间,所述有机封装层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并向所述挡墙方向延伸,并截止于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凹槽内的所述有机封装层的上表面低于或齐平于所述凹槽的槽口,用于减小所述有机封装层与所述凹槽外的无机阵列层之间的段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两个与凹槽深度方向相互垂直的横截面,所述凹槽远离凹槽底部侧的所述横截面的面积小于靠近所述凹槽底部侧的所述横截面的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平面区,所述阵列基板延伸至所述平面区,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在所述平面区内设有第二挖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凹槽深度方向视角下的形状为矩形、单边梳齿状、双边梳齿状中的任意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到所述挡墙的距离和所述凹槽到所述像素定义层的距离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到所述挡墙的距离范围为35-45微米,所述凹槽到所述像素定义层的距离范围为35-45微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范围为3-6微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宽度范围为10-15微米。
CN202111534315.0A 2021-12-15 2021-12-15 柔性显示面板 Active CN1142676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4315.0A CN114267688B (zh) 2021-12-15 2021-12-15 柔性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4315.0A CN114267688B (zh) 2021-12-15 2021-12-15 柔性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7688A CN114267688A (zh) 2022-04-01
CN114267688B true CN114267688B (zh) 2023-08-22

Family

ID=80827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4315.0A Active CN114267688B (zh) 2021-12-15 2021-12-15 柔性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768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0895A (zh) * 2018-03-08 2018-09-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9065577A (zh) * 2018-07-25 2018-12-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585688A (zh) * 2018-12-28 2019-04-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92974A (zh) * 2020-01-07 2020-05-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30566A (zh) * 2020-03-30 2020-07-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46381A (zh) * 2020-04-13 2020-07-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CN112002828A (zh) * 2020-09-04 2020-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420896A (zh) * 2020-11-10 2021-02-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8629A1 (zh) * 2018-05-14 2019-11-2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终端及显示母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0895A (zh) * 2018-03-08 2018-09-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9065577A (zh) * 2018-07-25 2018-12-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585688A (zh) * 2018-12-28 2019-04-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92974A (zh) * 2020-01-07 2020-05-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30566A (zh) * 2020-03-30 2020-07-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46381A (zh) * 2020-04-13 2020-07-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CN112002828A (zh) * 2020-09-04 2020-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420896A (zh) * 2020-11-10 2021-02-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7688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1864B (zh) Oled显示面板
CN106601781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271186B2 (en) Flexible OLED display panel with curved surfa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805667B2 (en) Encapsulation structur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ncapsulation method
CN110429118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99366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005911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CN11537732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814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30440B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112271196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95188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18045B (zh) 显示面板
EP3982415A1 (en) Display panel
CN11088056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16150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67688B (zh) 柔性显示面板
US20240122016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CN113410268B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39424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2094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44070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348851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3290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59098A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成型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