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1216A - 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1216A
CN114261216A CN202111670859.XA CN202111670859A CN114261216A CN 114261216 A CN114261216 A CN 114261216A CN 202111670859 A CN202111670859 A CN 202111670859A CN 114261216 A CN114261216 A CN 114261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apacitor
chip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08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雄
王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ut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u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ut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u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08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12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1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12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MCU;本发明通过对整体电路的改进,能够使得控制芯片MCU包含蓝牙功能,并且在插入USB时能够使得打印机自动开机,能够进行快速响应,减轻了人员的负担,能够有效的保证打印机设备在工作时电流的稳定,从而保证了打印机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对进入打印机设备的数据进行快速存储,防止了由于人员的操作导致数据的丢失,影响打印机设备的工作效率,能够做到对锂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快速的检测,防止锂电池在电量充满时,还在持续充电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对锂电池进行了良好的保护,解决了连接速度慢,打印响应速度慢,无法满足打印行业的数据量要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打印机按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串行打印机和并行打印机两类。按照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将打印机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两大类。串式点阵字符非击打式打印机主要有喷墨式和热敏式打印机两种。①喷墨式打印机。应用最广泛的打印机。其基本原理是带电的喷墨雾点经过电极偏转后,直接在纸上形成所需字形。其优点是组成字符和图像的印点比针式点阵打印机小得多,因而字符点的分辨率高,印字质量高且清晰。可灵活方便地改变字符尺寸和字体。印刷采用普通纸,还可利用这种打字机直接在某些产品上印字。字符和图形形成过程中无机械磨损,印字能耗小。打印速度可达500字符/秒。广泛应用的有电荷控制型(高压型)和随机喷墨型(负压型)喷墨技术,又出现了干式喷墨印刷技术。②热敏式打印机。流过印字头点电阻的脉冲电流产生的热传到热敏纸上,使其受热变色,从而印出字符和图像。主要特点是无噪声,结构轻而小,印字清晰。缺点是速度慢,字迹保存性差。
目前的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都是MCU+蓝牙模块,并且MCU、蓝牙模块成本高,而且之前的蓝牙模块有独立MCU+外围电路,导致连接速度慢,打印响应速度慢,无法满足打印行业的数据量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都是MCU+蓝牙模块,并且MCU、蓝牙模块成本高,而且之前的蓝牙模块有独立MCU+外围电路,导致连接速度慢,打印响应速度慢,无法满足打印行业的数据量要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包括:
控制芯片MCU,所述控制芯片MCU用于控制整个电路进行工作;
USB数据通讯电路,所述USB数据通讯电路用于插入USB时与所述控制芯片MCU进行快速通信;
降压稳压电路,所述降压稳压电路用于调整整个电路的电压,使其保持稳定;
存储电路,所述存储电路用于快速存储数据;
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电池提供的直流电压提升到需要的电压值;
机芯光耦逻辑电路,所述机芯光耦逻辑电路用于隔离电路中的输入和输出电压;
振荡电路,所述振荡电路用于产生振荡电流;
打印头控制电路,所述打印头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打印头进行工作;
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打印机步进马达进行工作;
锂电池检测电路,所述锂电池检测电路用于检测锂电池的充电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控制芯片MCU包含蓝牙功能,解决了连接速度慢,打印响应速度慢,无法满足打印行业的数据量要求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USB数据通讯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32、电阻R21、电阻R4、电阻R6、发光二极管R、发光二极管B、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容C37、电容C23、电容C48、电容C47、开关J1和谐振器X1;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MCU的49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MCU的46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3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3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4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MCU的45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所述开关J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J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23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MCU的55引脚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8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8的另一端与所述谐振器X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47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7的另一端与所述谐振器X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R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B的一端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入USB时能够使得打印机自动开机,能够进行快速响应,减轻了人员的负担。
优选地,所述降压稳压电路包括芯片U3、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53、电阻R53、电阻R57、电阻R7、电阻R30、电阻R29、电阻R121、电阻R122、电阻R42、电阻R34、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67、电容C70、电容C72、电容C7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32、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8、电容C39和电感L6;所述芯片U3的1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3的5引脚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5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5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6引脚与所述电容C6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67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3的2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6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感L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7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感L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7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7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7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70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7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3的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感L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7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73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3的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73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0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9和电容C1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9和电容C14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电阻R12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2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5和所述电容C32的两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8和电容C39的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电容C15和电容C32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保证打印机设备在工作时电流的稳定,从而保证了打印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存储电路包括芯片U17、电阻R47和电容C53;所述芯片U17的4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47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7的1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47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7的7和8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53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3的另一端和所述芯片U17的7和8引脚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进入打印机设备的数据进行快速存储,防止了由于人员的操作导致数据的丢失,影响打印机设备的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升压电路包括切换芯片CON5、电阻R118、电阻R120和电容C114;所述电阻R120的一端和电阻R118的一端和电容C114的一端电连接后与切换芯片CON5的1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切换芯片CON5的2引脚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输入该电路的直流电压能够满足打印机设备的工作需求,从而保证了打印机设备的稳定工作。
优选地,所述机芯光耦逻辑电路包括芯片U4、切换芯片CON1、电容C9、电阻R45、盗墓贼R46、电阻R124、电阻R125、电阻R43、电阻R134、电阻R130、电阻R131、电阻R132和电阻R133;所述电容C9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7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1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9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3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3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3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30的一端、电阻R131的一端、电阻R132的一端和电阻R13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30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6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1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8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2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10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3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12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45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4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24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2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24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2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25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4引脚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进行有效的隔离,防止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交叉对设备的安全带来隐患。
优选地,所述振荡电路包括芯片U135、电阻R135、电阻R137、电阻R139、电阻R143、电阻R136、电阻R140、电阻R141、电阻R142、电容C135、电容C137和电容C139;所述电阻R135和电容C135的一端电连接后与芯片U135的7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35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6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39的一端电连接后与芯片U135的10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9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15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7的一端与芯片U135的9引脚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电阻R137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11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37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39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37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14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35的1引脚和8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143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43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3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39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16引脚电连接另一端与8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41的一端和电阻R14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41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13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42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6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4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36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5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40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12引脚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整个电路进行稳定工作。
优选地,所述打印头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2、极性电容CA1、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20、电阻R22、电阻R25和电阻R26;所述芯片U2的7引脚和8引脚电连接后与所述极性电容CA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A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2的1引脚与所述电阻R2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2的2引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一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2引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阻R22的一端和电阻R2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电阻R2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第三引脚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2的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第一引脚电连接后与所述芯片U2的4引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后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打印头进行快速有效的控制,使得打印头能够进行快速而稳定的打印工作,保证了打印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芯片U11、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9、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40、电阻R41、电容C27和电容C5;所述电阻R35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1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36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6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3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39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6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37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16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38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15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27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1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13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12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11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40的一端和电阻R4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芯片U11的10引脚和9引脚电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对打印机的步进马达进行快速而有效的控制,保证了打印机设备的稳定工作。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检测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J5、电感L3、电阻R33、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9、电阻R23、电阻R28、电阻R27、电阻R24、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76、电阻R75、电容C3、电容C7、电容C1、电容C13、电容C12、二极管D3、保险丝E1、保险丝E2和保险丝E3;所述电阻R33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芯片U1的1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7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9、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27、电阻R23的一端和芯片U1的16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28的一端和电阻R24的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电容C1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3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2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阻R23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芯片U1的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5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27的一端和电阻R24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芯片U1的6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4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13的一端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电阻R14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13的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芯片U1的8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9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10引脚和1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11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3的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芯片U1的14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15引脚接地,所述芯片J5的1、2、3和4引脚电连接后接地,所述芯片J5的A1、B12、B1和A12引脚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保险丝E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芯片J5的A4、B9、B4和A9引脚电连接,所述保险丝E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7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保险丝E2的一端与所述芯片J5的A7和B7引脚电连接,所述保险丝E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7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保险丝E1的一端与所述芯片J5的A6和B6引脚电连接,所述保险丝E1的另一端、保险丝E2的另一端和保险丝E3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做到对锂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快速的检测,防止锂电池在电量充满时,还在持续充电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对锂电池进行了良好的保护。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对整体电路的改进,能够使得控制芯片MCU包含蓝牙功能,并且在插入USB时能够使得打印机自动开机,能够进行快速响应,减轻了人员的负担,能够有效的保证打印机设备在工作时电流的稳定,从而保证了打印机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对进入打印机设备的数据进行快速存储,防止了由于人员的操作导致数据的丢失,影响打印机设备的工作效率,能够对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进行有效的隔离,防止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交叉对设备的安全带来隐患,能够做到对锂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快速的检测,防止锂电池在电量充满时,还在持续充电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对锂电池进行了良好的保护,解决了连接速度慢,打印响应速度慢,无法满足打印行业的数据量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的控制芯片MUC和USB数据通讯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的降压稳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的存储电路、升压电路和机芯光耦逻辑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的振荡电路、打印头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的锂电池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包括:
控制芯片MCU,控制芯片MCU用于控制整个电路进行工作;
USB数据通讯电路,USB数据通讯电路用于插入USB时与控制芯片MCU进行快速通信;
降压稳压电路,降压稳压电路用于调整整个电路的电压,使其保持稳定;
存储电路,存储电路用于快速存储数据;
升压电路,升压电路用于将电池提供的直流电压提升到需要的电压值;
机芯光耦逻辑电路,机芯光耦逻辑电路用于隔离电路中的输入和输出电压;
振荡电路,振荡电路用于产生振荡电流;
打印头控制电路,打印头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打印头进行工作;
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打印机步进马达进行工作;
锂电池检测电路,锂电池检测电路用于检测锂电池的充电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控制芯片MCU包含蓝牙功能,解决了连接速度慢,打印响应速度慢,无法满足打印行业的数据量要求的问题。
其中,USB数据通讯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32、电阻R21、电阻R4、电阻R6、发光二极管R、发光二极管B、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容C37、电容C23、电容C48、电容C47、开关J1和谐振器X1;电阻R9的一端与控制芯片MCU的49引脚电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控制芯片MCU的46引脚电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10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电阻R3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电容C37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37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4的一端与控制芯片MCU的45引脚电连接,电阻R21的一端与开关J1的一端电连接,开关J1的另一端与电容C23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23的一端接地,电容C32的另一端与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5的一端与控制芯片MCU的55引脚电连接,二极管D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48的一端接地,电容C48的另一端与谐振器X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47的一端接地,电容C47的另一端与谐振器X1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R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B的一端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入USB时能够使得打印机自动开机,能够进行快速响应,减轻了人员的负担。
其中,降压稳压电路包括芯片U3、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53、电阻R53、电阻R57、电阻R7、电阻R30、电阻R29、电阻R121、电阻R122、电阻R42、电阻R34、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67、电容C70、电容C72、电容C7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32、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8、电容C39和电感L6;芯片U3的1引脚接地,芯片U3的5引脚与电阻R1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5的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电阻R18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电阻R1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6引脚与电容C67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67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2引脚电连接,电容C67的另一端与电感L6的一端电连接,电感L6的另一端与电容C70的一端电连接,电感L6的另一端与电容C72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70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72的另一端与电容C70的另一端电连接,电容C72的另一端与电阻R5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7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4引脚电连接,电感L6的另一端与电阻R5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2的另一端与电阻R5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3的另一端与电阻R57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52的另一端与电容C73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73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4引脚电连接,电容C73的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0的一端与电阻R29和电容C1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9和电容C14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电阻R121的一端与电阻R12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2的一端和电阻R34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15和电容C32的两端电连接,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8和电容C39的一端电连接后与电容C15和电容C32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电路中的电压高低对电压进行有效的降压操作,防止电路中的输出电压过高,影响电路的安全,能够有效的保证打印机设备在工作时电流的稳定,从而保证了打印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其中,存储电路包括芯片U17、电阻R47和电容C53;芯片U17的4引脚接地,电阻R47的一端与芯片U17的1引脚电连接,电阻R47的另一端与芯片U17的7和8引脚电连接,电容C53的一端接地,电容C53的另一端和芯片U17的7和8引脚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数据刚输入电路时,能够对进入打印机设备的数据进行快速存储,防止了由于人员的操作导致数据的丢失,影响打印机设备的工作效率。
其中,升压电路包括切换芯片CON5、电阻R118、电阻R120和电容C114;电阻R120的一端和电阻R118的一端和电容C114的一端电连接后与切换芯片CON5的1引脚电连接,电容C114的另一端接地,切换芯片CON5的2引脚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供电电池产生的电压进行快速有效的升压操作,保证了输入该电路的直流电压能够满足打印机设备的工作需求,从而保证了打印机设备的稳定工作。
其中,机芯光耦逻辑电路包括芯片U4、切换芯片CON1、电容C9、电阻R45、盗墓贼R46、电阻R124、电阻R125、电阻R43、电阻R134、电阻R130、电阻R131、电阻R132和电阻R133;电容C9的一端与芯片U4的7引脚电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与芯片U4的14引脚电连接,电容C9的一端接地,电阻R43的一端和电阻R13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3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30的一端、电阻R131的一端、电阻R132的一端和电阻R13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30的另一端与芯片U4的6引脚电连接,电阻R131的另一端与芯片U4的8引脚电连接,电阻R132的另一端与芯片U4的10引脚电连接,电阻R133的另一端与芯片U4的12引脚电连接,电阻R45的一端和电阻R4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24的一端和电阻R12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24的另一端与芯片U4的2引脚电连接,电阻R125的另一端与芯片U4的4引脚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进行有效的隔离,防止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交叉对设备的安全带来隐患。
其中,振荡电路包括芯片U135、电阻R135、电阻R137、电阻R139、电阻R143、电阻R136、电阻R140、电阻R141、电阻R142、电容C135、电容C137和电容C139;电阻R135和电容C135的一端电连接后与芯片U135的7引脚电连接,电容C135的另一端与芯片U135的6引脚电连接,电阻R135的另一端与电阻R139的一端电连接后与芯片U135的10引脚电连接,电阻R139的另一端与芯片U135的15引脚电连接,电阻R137的一端与芯片U135的9引脚电连接后接地,电阻R137的另一端与芯片U135的11引脚电连接,电容C137的一端与电阻R139的另一端电连接,电容C137的另一端与芯片U135的14引脚电连接,芯片U135的1引脚和8引脚接地,电阻R143的一端接地,电阻R143的另一端与芯片U135的3引脚电连接,电容C139的一端与芯片U135的16引脚电连接另一端与8引脚电连接,电阻R141的一端和电阻R14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41的另一端与芯片U135的13引脚电连接,电阻R142的另一端与芯片U135的4引脚电连接,电阻R136的一端和电阻R14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36的另一端与芯片U135的5引脚电连接,电阻R140的另一端与芯片U135的12引脚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整个电路进行稳定工作。
其中,打印头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2、极性电容CA1、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20、电阻R22、电阻R25和电阻R26;芯片U2的7引脚和8引脚电连接后与极性电容CA1的一端电连接,极性电容CA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1引脚与电阻R2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芯片U2的2引脚电连接,三极管Q2的第一引脚与芯片U2的2引脚电连接,三极管Q2的第二引脚与电阻R22的一端和电阻R2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电阻R2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第三引脚电连接后接地,电阻R5的一端与芯片U2的4引脚电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第一引脚电连接后与芯片U2的4引脚电连接,三极管Q1的第二引脚与电阻R2和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后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根据不同工作状态进行打印时,能够对打印头进行快速有效的控制,使得打印头能够进行快速而稳定的打印工作,使其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保证了打印的效率。
其中,驱动电路包括芯片U11、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9、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40、电阻R41、电容C27和电容C5;电阻R35的一端接地,电阻R35的另一端与芯片U11的1引脚电连接,电阻R36的一端接地,电阻R36的另一端与芯片U11的3引脚电连接,电阻R39的一端接地,电阻R39的另一端与芯片U11的6引脚电连接,电阻R37的一端与芯片U11的16引脚电连接,电阻R38的一端与芯片U11的15引脚电连接,电容C27的一端与芯片U11的14引脚电连接,电容C27的另一端与芯片U11的13引脚电连接,电容C2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5的一端与芯片U11的12引脚电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芯片U11的11引脚电连接,电阻R40的一端和电阻R41的一端分别与芯片U11的10引脚和9引脚电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对打印机的步进马达进行快速而有效的控制,保证了打印机设备的稳定工作。
其中,锂电池检测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J5、电感L3、电阻R33、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9、电阻R23、电阻R28、电阻R27、电阻R24、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76、电阻R75、电容C3、电容C7、电容C1、电容C13、电容C12、二极管D3、保险丝E1、保险丝E2和保险丝E3;电阻R33的一端与二极管D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芯片U1的1引脚电连接,电阻R13的一端与芯片U1的7引脚电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9、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27、电阻R23的一端和芯片U1的16引脚电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28的一端和电阻R24的一端电连接后与电容C12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12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3引脚电连接,电容C12的一端接地,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阻R23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芯片U1的4引脚电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5引脚电连接,电阻R27的一端和电阻R24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芯片U1的6引脚电连接,电阻R14的一端与电容C13的一端电连接后接地,电阻R14的一端与电容C13的一端电连接后与芯片U1的8引脚电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9引脚电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10引脚和14引脚电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芯片U1的11引脚电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感L3的一端电连接后与芯片U1的14引脚电连接,芯片U1的15引脚接地,芯片J5的1、2、3和4引脚电连接后接地,芯片J5的A1、B12、B1和A12引脚电连接后接地,电容C3的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后接地,电容C3的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后与保险丝E3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后与芯片J5的A4、B9、B4和A9引脚电连接,保险丝E2的一端与电阻R75的一端电连接,保险丝E2的一端与芯片J5的A7和B7引脚电连接,保险丝E1的一端与电阻R76的一端电连接,保险丝E1的一端与芯片J5的A6和B6引脚电连接,保险丝E1的另一端、保险丝E2的另一端和保险丝E3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根据充电时电路产生的高低电平,能够做到对锂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快速的检测,防止锂电池在电量充满时,还在持续充电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对锂电池进行了良好的保护。
本发明中,使用时,电池开始供电,通过降压稳压电路将电源电压降低至3.3V,此时控制芯片MCU开始工作,在USB数据通讯电路插入USB时,存储电路对信息进行存储的同时,打印头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开始工作,进行打印,在打印的过程中,机芯光耦逻辑电路和振荡电路根据电路电流变化情况进行工作,保证打印机的打印工作稳定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芯片MCU,所述控制芯片MCU用于控制整个电路进行工作,所述控制芯片MCU的44引脚电连接有外置天线;
USB数据通讯电路,所述USB数据通讯电路用于插入USB时与所述控制芯片MCU进行快速通信;
降压稳压电路,所述降压稳压电路用于调整整个电路的电压,使其保持稳定;
存储电路,所述存储电路用于快速存储数据;
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电池提供的直流电压提升到需要的电压值;
机芯光耦逻辑电路,所述机芯光耦逻辑电路用于隔离电路中的输入和输出电压;
振荡电路,所述振荡电路用于产生振荡电流;
打印头控制电路,所述打印头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打印头进行工作;
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打印机步进马达进行工作;
锂电池检测电路,所述锂电池检测电路用于检测锂电池的充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数据通讯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32、电阻R21、电阻R4、电阻R6、发光二极管R、发光二极管B、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容C37、电容C23、电容C48、电容C47、开关J1和谐振器X1;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MCU的49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MCU的46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3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3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4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MCU的45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所述开关J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J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23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MCU的55引脚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8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8的另一端与所述谐振器X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47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7的另一端与所述谐振器X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R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B的一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稳压电路包括芯片U3、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53、电阻R53、电阻R57、电阻R7、电阻R30、电阻R29、电阻R121、电阻R122、电阻R42、电阻R34、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67、电容C70、电容C72、电容C7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32、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8、电容C39和电感L6;所述芯片U3的1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3的5引脚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5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5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6引脚与所述电容C6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67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3的2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6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感L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7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感L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7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7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7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70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7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3的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感L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7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73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3的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73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0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9和电容C1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9和电容C14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电阻R12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2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5和所述电容C32的两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8和电容C39的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电容C15和电容C3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电路包括芯片U17、电阻R47和电容C53;所述芯片U17的4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47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7的1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47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7的7和8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53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3的另一端和所述芯片U17的7和8引脚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包括切换芯片CON5、电阻R118、电阻R120和电容C114;所述电阻R120的一端和电阻R118的一端和电容C114的一端电连接后与切换芯片CON5的1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切换芯片CON5的2引脚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光耦逻辑电路包括芯片U4、切换芯片CON1、电容C9、电阻R45、盗墓贼R46、电阻R124、电阻R125、电阻R43、电阻R134、电阻R130、电阻R131、电阻R132和电阻R133;所述电容C9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7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1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9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3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3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3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30的一端、电阻R131的一端、电阻R132的一端和电阻R13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30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6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1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8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2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10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3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12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45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4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24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2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24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2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25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4的4引脚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芯片U135、电阻R135、电阻R137、电阻R139、电阻R143、电阻R136、电阻R140、电阻R141、电阻R142、电容C135、电容C137和电容C139;所述电阻R135和电容C135的一端电连接后与芯片U135的7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35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6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39的一端电连接后与芯片U135的10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9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15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7的一端与芯片U135的9引脚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电阻R137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11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37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39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37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14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35的1引脚和8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143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43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3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39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16引脚电连接另一端与8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41的一端和电阻R14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41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13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42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6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4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36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5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40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35的12引脚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头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2、极性电容CA1、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20、电阻R22、电阻R25和电阻R26;所述芯片U2的7引脚和8引脚电连接后与所述极性电容CA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A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2的1引脚与所述电阻R2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2的2引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一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2引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阻R22的一端和电阻R2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电阻R2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第三引脚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2的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第一引脚电连接后与所述芯片U2的4引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后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芯片U11、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9、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40、电阻R41、电容C27和电容C5;所述电阻R35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1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36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6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3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39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6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37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16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38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15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27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1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13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12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1的11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40的一端和电阻R4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芯片U11的10引脚和9引脚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检测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J5、电感L3、电阻R33、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9、电阻R23、电阻R28、电阻R27、电阻R24、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76、电阻R75、电容C3、电容C7、电容C1、电容C13、电容C12、二极管D3、保险丝E1、保险丝E2和保险丝E3;所述电阻R33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芯片U1的1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7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9、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27、电阻R23的一端和芯片U1的16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28的一端和电阻R24的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电容C1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3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2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阻R23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芯片U1的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5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27的一端和电阻R24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芯片U1的6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4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13的一端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电阻R14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13的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芯片U1的8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9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10引脚和1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11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3的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芯片U1的14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15引脚接地,所述芯片J5的1、2、3和4引脚电连接后接地,所述芯片J5的A1、B12、B1和A12引脚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保险丝E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芯片J5的A4、B9、B4和A9引脚电连接,所述保险丝E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7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保险丝E2的一端与所述芯片J5的A7和B7引脚电连接,所述保险丝E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7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保险丝E1的一端与所述芯片J5的A6和B6引脚电连接,所述保险丝E1的另一端、保险丝E2的另一端和保险丝E3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
CN202111670859.X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 Pending CN1142612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0859.XA CN114261216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0859.XA CN114261216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1216A true CN114261216A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2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0859.XA Pending CN114261216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1216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2815U (zh) * 2009-12-18 2010-12-01 中外合资南京富士通计算机设备有限公司 便携式热敏打印设备
CN203543376U (zh) * 2013-10-12 2014-04-16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蓝牙功能的卷式发票打印机
CN104553349A (zh) * 2014-12-24 2015-04-29 合肥协知行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通讯的微型热敏打印机
CN104908464A (zh) * 2015-06-29 2015-09-1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智能化标签打印装置
CN206568729U (zh) * 2017-02-28 2017-10-20 广州市三环永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网络的彩票打印机
CN206773797U (zh) * 2017-05-04 2017-12-19 广州洛图终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实时精确加热功能的彩票打印机
CN107718911A (zh) * 2017-11-17 2018-02-23 成都市鑫裕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式无线节能打印机
CN207359904U (zh) * 2017-05-08 2018-05-15 福建星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式打印机控制板动态检测装置
CN109515006A (zh) * 2018-11-06 2019-03-26 安徽瀚洋纸品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打印机控制系统
CN209320492U (zh) * 2018-11-30 2019-08-30 珠海趣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控制电路的热敏标签打印机
CN110641166A (zh) * 2019-09-25 2020-01-03 深圳炜煌打印机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及打印机
CN110936741A (zh) * 2019-12-04 2020-03-31 深圳市格致微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敏打印机单芯片soc
CN111987775A (zh) * 2020-09-01 2020-11-24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及热敏打印机
CN112394890A (zh) * 2020-11-06 2021-02-23 厦门喵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打印方法、标签打印方法及便携式热敏标签打印机
CN212889488U (zh) * 2020-06-23 2021-04-06 广东千行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喷码机供电电路及手持喷码机
CN113232427A (zh) * 2021-05-31 2021-08-10 重庆百瑞互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soc芯片的热敏打印系统、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2815U (zh) * 2009-12-18 2010-12-01 中外合资南京富士通计算机设备有限公司 便携式热敏打印设备
CN203543376U (zh) * 2013-10-12 2014-04-16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蓝牙功能的卷式发票打印机
CN104553349A (zh) * 2014-12-24 2015-04-29 合肥协知行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通讯的微型热敏打印机
CN104908464A (zh) * 2015-06-29 2015-09-1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智能化标签打印装置
CN206568729U (zh) * 2017-02-28 2017-10-20 广州市三环永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网络的彩票打印机
CN206773797U (zh) * 2017-05-04 2017-12-19 广州洛图终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实时精确加热功能的彩票打印机
CN207359904U (zh) * 2017-05-08 2018-05-15 福建星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式打印机控制板动态检测装置
CN107718911A (zh) * 2017-11-17 2018-02-23 成都市鑫裕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式无线节能打印机
CN109515006A (zh) * 2018-11-06 2019-03-26 安徽瀚洋纸品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打印机控制系统
CN209320492U (zh) * 2018-11-30 2019-08-30 珠海趣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控制电路的热敏标签打印机
CN110641166A (zh) * 2019-09-25 2020-01-03 深圳炜煌打印机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及打印机
CN110936741A (zh) * 2019-12-04 2020-03-31 深圳市格致微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敏打印机单芯片soc
CN212889488U (zh) * 2020-06-23 2021-04-06 广东千行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喷码机供电电路及手持喷码机
CN111987775A (zh) * 2020-09-01 2020-11-24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及热敏打印机
CN112394890A (zh) * 2020-11-06 2021-02-23 厦门喵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打印方法、标签打印方法及便携式热敏标签打印机
CN113232427A (zh) * 2021-05-31 2021-08-10 重庆百瑞互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soc芯片的热敏打印系统、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无: "NXP QN9080SIP超低功耗蓝牙智能5.0 MCU解决方案", 《世界电子元器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114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umidifying in head cap
US7506953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eliminary discharge control method for the apparatus
US20090009108A1 (en) Motor driver circuit,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SG143021A1 (en) Ink cartridge for an inkjet printer
ES2142549T3 (es) Impresora de inyeccion de tinta tipo hibrida.
JP3060347B2 (ja) 記録装置
CN216708819U (zh) 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
CN114261216A (zh) 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控制电路
JP2002137372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消費電力低減方法
JP272831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20030043218A1 (en) Image print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4414752B2 (ja) 印字装置
JP200210360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の駆動回路、該回路を有する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の駆動方法
JP3359096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該装置における消費電力制御方法
US5963224A (en)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led power supply
KR100234434B1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노즐 구동 회로
US11618272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516967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3205117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該装置における電力制御方法
CN211764332U (zh) 一种新型打印设备电源部件装置电路
CN207808810U (zh) 一种防撞功能的打印机
JP2004181819A (ja) 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残量検出方法
JPH10217578A (ja) プリンタ付情報処理装置
CN208674199U (zh) 一种移动打印机锂电池盒
JP2006192815A (ja) 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