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5648A - 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5648A
CN114245648A CN202111635414.8A CN202111635414A CN114245648A CN 114245648 A CN114245648 A CN 114245648A CN 202111635414 A CN202111635414 A CN 202111635414A CN 114245648 A CN114245648 A CN 114245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attern
patterns
dimming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54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5648B (zh
Inventor
叶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354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56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5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5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5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5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based on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e.g. micro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73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specific features for mounting the housing on an external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所述装饰膜包括:纹理层,所述纹理层的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图案,所述至少两个图案包括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以及调光层,所述调光层设置于所述纹理层具有所述至少两个图案的一侧,用于调节光线的透过率;所述调光层包括至少两个部分,所述至少两个部分包括第一部及第二部;当所述调光层的第一部加载控制信号时,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纹理层的一侧显露所述第一图案;当调光层的第二部加载控制信号时,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纹理层的一侧显露所述第二图案。所述装饰膜可以动态显示图案。

Description

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当前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观大多固定不变,外观趋于同质化,使用者容易出现审美疲劳,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饰膜,其包括:
纹理层,所述纹理层的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图案,所述至少两个图案包括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以及
调光层,所述调光层设置于所述纹理层具有所述至少两个图案的一侧,用于调节光线的透过率;所述调光层包括至少两个部分,所述至少两个部分包括第一部及第二部;当所述调光层的第一部加载控制信号时,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纹理层的一侧显露所述第一图案;当调光层的第二部加载控制信号时,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纹理层的一侧显露所述第二图案。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壳体,其包括:
壳体本体;以及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装饰膜,所述装饰膜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表面,且所述装饰膜中的所述调光层相较于所述纹理层靠近所述壳体本体设置。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显示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显示组件的一侧,且所述壳体中的所述装饰膜相较于所述壳体本体远离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以及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组件之间,且与所述显示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显示组件进行显示,所述电路板组件还用于控制向所述壳体中的所述调光层的第一部施加控制信号,以使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纹理层的一侧显露所述第一图案;所述电路板组件还用于控制向所述壳体中的所述调光层的第二部施加控制信号,以使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纹理层的一侧显露所述第二图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饰膜包括纹理层及调光层,纹理层具有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当调光层的第一部加载控制信号时,调光层上加载控制信号的部分由不透明变为透明,从而使得调光层远离纹理层的一侧可以看到纹理层上的第一图案,当第一部的控制信号卸载后,调光层远离纹理层的一侧显露的第一图案消失;当调光层的第二部加载控制信号时,调光层上加载控制信号的部分由不透明变为透明,从而使得调光层远离纹理层的一侧可以看到纹理层上的第二图案,当第二部的控制信号卸载后,调光层远离纹理层的一侧显露的第二图案被隐藏;从而能够根据给点方式的不同,使得装饰膜可以在第一图案、第二图案、以及第一图案和第二图案被隐藏三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切换速度够快时,可以使第一图案、第二图案显示动态变化效果,从而提高装饰膜的外观表现力,使得装饰膜具有更好的可玩性,从而更好的避免用户的审美疲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装饰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装饰膜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纹理层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纹理层的第一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纹理层的第二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纹理层的第三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纹理层同时包括第一图案、第二图案及第三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纹理层的第一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纹理层的第二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纹理层同时包括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光层未加载控制信号时的液晶分子排列。
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光层加载控制信号时的液晶分子排列。
图1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装饰膜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壳体沿图17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壳体沿图17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框图。
图23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装饰膜,10-纹理层,11-图案层、13-光学镀膜层、15-阻隔层、17-衬底层,20a-第一基材层,20-第一导电层,21-第一电极,211-第一子电极,23-第二电极,231-第二子电极,40-第二导电层,41-第三电极,411-第三子电极,43-第四电极,431-第四子电极,40a-第二基材层,30-调光层,31-第一部,33-第二部,200-壳体,210-壳体本体,300-电子设备,310-显示组件,320-中框,330-电路板组件,331-处理器,333-存储器,350-摄像头模组,201-透光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说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
智能调光膜(STF),又称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电控调光膜、电子窗帘等。聚合物分散液晶中液晶以微米量级的小微滴分散在有机固态聚合物基体内,由于由液晶分子构成的小微滴的光轴处于自由取向,其折射率与基体的折射率不匹配,当光通过基体时被微滴强烈散射而呈不透明的乳白状态或半透明状态。施加电场可调节液晶微滴的光轴取向,当两者折射率相匹配时,呈现透明态。除去电场,液晶微滴又恢复最初的散光状态,从而进行显示。
为了使电子设备的外观具有变色功能,可以在电子设备的外壳上设置具有变色功能的变色膜层(例如电致变色膜层、温致变色膜层),从而实现颜色的变化。然而这种方案只能实现颜色的变化,难以实现图案的变化。
此外,为了使电子设备可以呈现图案的出现与隐藏,可以采用具有图案的纹理层与液晶调光层进行层叠设置,在液晶调光层加载控制信号时,液晶调光层中的液晶分子发生有序排列,从而改变液晶调光层光线的透过率,使得液晶调光层变为透光的,从而液晶调光层侧可以显露纹理层的图案,当液晶调光层未加载控制信号时,液晶调光层中的液晶分子无规排列,液晶调光层是不透光的,从而实现纹理层图案的隐藏。但是该方案只能实现纹理层图案的出现与隐藏,不能实现多种图案的变换,更无法实现动态图案的呈现,可玩性不够,外观表现力还是不强。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膜,该装饰膜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电子阅读器、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装饰膜使得该电子设备可以在至少两个图案之间进行变化,实现动态切换。
请参见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装饰膜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装饰膜100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光层3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膜100,该装饰膜100包括纹理层10及调光层30。纹理层10的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图案,至少两个图案包括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调光层30设置于纹理层10具有至少两个图案的一侧,用于调节光线的透过率;调光层30包括至少两个部分,至少两个部分包括第一部31及第二部33;当调光层30的第一部31加载控制信号时,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第一图案;当调光层30的第二部33加载控制信号时,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第二图案。
纹理层10的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图案,具体地,纹理层10的表面可以具有但不限于具有两个图案、三个图案、四个图案、五个图案、六个图案等,具体图案的数量可以根据装饰膜100要实现的外观效果进行设计,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至少两个图案可以覆盖纹理层30的一个表面中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覆盖纹理层30的一个表面的整个表面,还可以覆盖纹理层10的所有表面。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至少两个图案设置于纹理层30的同一个表面上,且覆盖部分表面为例进行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装饰膜的限定。
第一图案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爱心、栅格、花朵、人物、动物、凹凸纹理等各种纹理及图案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图案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爱心、栅格、花朵、人物、动物、凹凸纹理等各种纹理及图案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调光层30包括至少两个部分,具体地,调光层3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两个部分、三个部分、四个部分、五个部分、六个部分等,具体可以根据至少两个图案的位置和数量进行确定。
控制信号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电信号,电信号可以为电压信号、电流信号等中的至少一种。至少一种是指大于或等于一种。
调光层30在未加载控制信号时,整层调光层30均是不透明的(即不透光)。当调光层30的第一部31加载控制信号时,调光层30的第一部31由不透光状态变为透明状态(透光),第二部33及其他位置仍为不透明状态,从而可以透过第一部31看到纹理层10上的第一图案,以使得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第一图案,但看不到纹理层10其他位置的图案(如第二图案);当调光层30的第二部33加载控制信号时,调光层30的第二部33由不透光状态变为透明状态(透光),从而可以透过第二部33看到纹理层10上的第二图案,以使得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第二图案,但看不到纹理层10其他位置的图案(如第一图案)。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部31加载控制信号时可以为第一部31加载第一控制信号,第二部33加载第二控制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饰膜100包括纹理层10及调光层30,纹理层10具有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当调光层30的第一部31加载控制信号时,调光层30上加载控制信号的部分由不透明变为透明,从而使得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可以看到纹理层10上的第一图案,当第一部31的控制信号卸载后,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的第一图案消失;当调光层30的第二部33加载控制信号时,调光层30上加载控制信号的部分由不透明变为透明,从而使得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可以看到纹理层10上的第二图案,当第二部33的控制信号卸载后,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的第二图案被隐藏。因此,能够根据给电方式的不同,使得装饰膜100可以在第一图案、第二图案、以及第一图案和第二图案被隐藏三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切换速度够快时,可以使第一图案、第二图案显示动态变化效果,从而提高装饰膜100的外观表现力,使得装饰膜100具有更好的可玩性,从而更好的避免用户的审美疲劳。
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纹理层10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可选地,纹理层10包括图案层11,图案层11包括至少两个图案,例如具有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图案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光固化图案层、黄光刻蚀图案层、丝印、打印等方式形成的图案层等中的至少一种。光固化图案层可以为紫外光固化图案层(UV图案层),即通过UV胶水进行光固化后形成的图案层11,此时,图案层11的至少两个图案例如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可以通过纹理模具进行转印、拓印或压印等方式形成。当图案层11为黄光刻蚀图案层时,至少两个图案例如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可以通过采用光刻胶,通过黄光刻蚀工艺形成。当图案层11为丝印、打印等方式形成的图案层时,至少两个图案例如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可以通过丝印或打印的方式形成。可选地,图案层11的厚度为10μm至20μ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μm、11μm、12μm、13μm、14μm、15μm、17μm、9μm、18μm、19μm、20μm等。当图案层11的厚度太薄时,不利于图案层11上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的形成,当图案层11的厚度太厚时,则增加了装饰膜100的厚度,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时增加了电子设备的厚度和重量,影响手感,用户体验不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图案为同一目标对象的不同角度的图案。通过控制至少两个部分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可以使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旋转运动的目标对象。这样通过控制述至少两个部分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的频率,就可以实现在装饰膜100的调光层30侧显露目标对象的旋转状态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图案为同一目标对象的不同形态的图案,通过控制至少两个部分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可以使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不同形态动态变化的目标对象。可选地,至少两个不同形态的图案具有连续性。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个部分加载控制信号可以为第一部31加载第一控制信号,第二部33加载第二控制信号,……,第n部加载第n控制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图案可以依次排列,当至少两个部分依次加载控制信号时,装饰膜100的调光层30对应至少两个部分的位置依次显露至少两个图案,从而实现动态效果;通过至少两个图案的位置和图形的合理设计,还可以实现运动状态的图案的显露,例如,从装饰膜100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轮胎、行驶的小车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图案采用栅格画的形式交叉设置,当至少两个部分依次加载控制信号时,装饰膜100的调光层30侧依次显露至少两个图案,从而实现至少两个图案的动态效果,在同一位置上不同形态效果,在同一位置上旋转效果等。
请参见图5至图8,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纹理层10的第一图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纹理层10的第二图案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纹理层10的第三图案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纹理层10同时包括第一图案、第二图案及第三图案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图案包括第一图案、第二图案及第三图案,第一图案、第二图案及第三图案为同一个风车不同角度的图片,通过至少两个部分按第二预设频率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可以实现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风车旋转的动态图案。
请参见图9至图11,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纹理层10的第一图案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纹理层10的第二图案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纹理层10同时包括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图案包括多个第一子图案,第二图案包括多个第二子图案,第一子图案与第二子图案依次交替排列,形成栅格画。例如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爱心图和图9中的栅格图交叠后的图案。通过栅格画的形式,可以在装饰膜100的同一个位置上显露依次交替的不同图案,从而实现装饰膜100显露动态变化的图案。
具体地,如图9至图11所示,当第一图案为图9的栅格图,第二图案为图10的爱心图时,可以采用栅格画的原理,先将两种图案重叠放置;然后采用等距的细实线将两个图案均匀等分;第一图案保留第1、3、5、7…等奇数对应的图案,第二图案保留第2、4、6、8…等偶数对应的图案,两种图案叠加之后的效果如图11所示。在纹理层10上形成如图11所示的具有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的栅格图。
请再次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纹理层10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层17、阻隔层15及光学镀膜层13,光学镀膜层13相较于衬底层17靠近图案层11设置,至少两个图案位于图案层11远离光学镀膜层13的表面。阻隔层15用于隔绝水氧,防止水氧进入装饰膜100后,使得装饰膜100短路或者腐蚀装饰膜100中的第一导电层20及第二导电层40。光学镀膜层13用于使图案层11的至少两个图案(例如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具有炫彩纹理效果。
可选地,衬底层17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阻隔层1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二氧化硅。
可选地,光学镀膜层13为多层炫彩类光学镀膜。可选地,光学镀膜层13包括TiO2、Ti3O5、NbO2、Nb2O3、Nb2O2、Nb2O5、SiO2、ZrO2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光学镀膜层13的数量可以为一层或多层。在一实施例中,光学镀膜层13的层数可以为3层至15层,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层、4层、5层、6层、7层、8层、9层、10层、11层、12层、13层、14层、15层等。可选地,多层光学镀膜层13的总厚度可以为但不限于为50nm至1000n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nm、50nm、100nm、200nm、300nm、400nm、500nm、600nm、800nm、1000nm等。可选地,每层光学镀膜层13的厚度为20nm至60n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0nm、25nm、30nm、35nm、40nm、50nm、60nm等。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光学镀膜层13包括依次交替层叠设置的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种光学镀膜层13,例如包括依次交替层叠设置的二氧化硅层和氧化铌层(包括NbO2、Nb2O3、Nb2O2、Nb2O5)。
本实施例的光学镀膜层13可以采用不导电电镀技术(Non conductive vacuummetalization,简称NCVM)、蒸发镀膜工艺、溅射镀膜工艺、原子层沉积(ALD)技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
可选地,调光层30为液晶调光层。可选地,调光层30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含苯基的液晶、含联苯基的液晶等液晶材料中的一种。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光层30未加载控制信号时的液晶分子排列示意图,其中,图中箭头方向指光的传输方向。当调光层30在未加载控制信号时,调光层30的液晶分子无规排列,对于入射至调光层30的入射光具有散射作用,使得调光层30呈不透明状态(即不透光),调光层30侧无法显露(即看不到)纹理层10的图案。请参见图13,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光层30加载控制信号时的液晶分子排列示意图,其中,图中箭头方向指光的传输方向。当调光层30加载控制信号时,调光层30的液晶分子有序排列,入射至调光层30的光线可以直接穿过调光膜30,使得调光层30呈透明状态,调光层30侧显露(即可以看到)纹理层10的图案。
可选地,调光层30的厚度为5μm至12μ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11μm、12μm等。当调光层30的厚度太薄时,未加载控制信号时的雾度较低,遮蔽效果不好;当调光层30的厚度太厚时,加载控制信号后,也会有些发雾,不能完全变透明,从而影响变色效果。因此,当调光层30的厚度范围为5μm至12μm时,在调光层30加载相应控制信号前后,具有最佳的变色效果。
可选地,调光层30的至少两个部分中的每一个与纹理层10的至少两个图案中的一个相交叠,至少两个部分中的不同部分与至少两个图案中的不同图案相交叠。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部分在纹理层10上的正投影与至少两个图案一一对应,两两重叠。
可选地,第一部31与第一图案交叠,第二部33与第二图案交叠。这样可以使得当装饰膜100的第一部31或第二部33加载电压时,可以在装饰膜100的调光层30侧更好的显露更多的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
第一部31与第一图案交叠,可以理解为第一部31在纹理层10的正投影与第一图案叠合。第二部33与第二图案交叠,可以理解为第二部33在纹理层10的正投影与第二图案叠合。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部31与第一图案完全重合,即第一部31在纹理层10的正投影与第一图案完全重合;第二图案与第二部33完全重合,即第二部33在纹理层10的正投影与第二图案完全重合。
请再次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部31与第二部33按第一预设频率交替加载控制信号时,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动态切换的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这样通过调节第一部31与第二部33交替加载控制信号的频率,使得调光膜的调光层30侧交替显露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从而实现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的动态显示效果,即使调光膜的调光层30侧可以显露动态的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
可选地,第一预设频率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次/s(即每秒在第一部31与第二部33之间切换一次)、2次/s、4次/s、5次/s、6次/s、7次/s、8次/s、9次/s、10次/s等。第一预设频率越大,肉眼越难以察觉切换的过程,第一预设频率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也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节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光层30包括至少三个部分,纹理层10包括至少三个图案,当至少三个部分按第二预设频率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时,装饰膜100的调光层30侧(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动态切换的至少三个图案。图案的数量越多,调光层30控制的复杂性越高,但是可以使得装饰膜100的调光层30侧显露的图案具有更多的可设计性和变化性,可以使得装饰膜100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及可玩性。
可选地,调光层30的每个部分与纹理层10的一个图案交叠,调光层30的不同部分与纹理层10的不同图案交叠。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调光层30的至少三个部分在纹理层10上的正投影与纹理层10的至少三个图案一一对应,两两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至少两个图案为同一目标对象的不同角度的图案时,通过使至少两个部分按第二预设频率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从而使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旋转运动的目标对象。这样通过控制述至少两个部分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的频率,就可以实现在装饰膜100的调光层30侧显露目标对象的旋转状态图。
可选地,第二预设频率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次/s(即每秒在至少三个部分之间切换一次)、2次/s、4次/s、5次/s、6次/s、7次/s、8次/s、9次/s、10次/s等。第二预设频率越大,肉眼越难以察觉切换的过程,第二预设频率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也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节控制。
请再次参见图5至图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图案包括第一图案、第二图案及第三图案,第一图案、第二图案及第三图案为同一个风车不同角度的图片。通过使至少两个部分按第二预设频率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时,从而使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显露风车旋转的动态图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至少两个图案为同一目标对象的不同形态的图案时,通过使至少两个部分按第二预设频率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从而使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不同形态动态变化的目标对象。这样通过控制述至少两个部分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的频率,就可以实现在装饰膜100的调光层30侧显露目标对象动态变化的状态图。例如,至少两个图案可以为同一动物不同表情的图案,当至少两个部分按第二预设频率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时,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该动物表情的动态变化图。
请参见图14至图16,图1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装饰膜100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层20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层40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饰膜100还包括第一导电层20及第二导电层40。第一导电层20设置于纹理层10与调光层30之间,第一导电层20至少具有第一电极21及第二电极23,第一电极21与第一部31交叠,第二电极23与第二部33交叠。第二导电层40设置于调光层30远离第一导电层20的表面,第二导电层40至少具有第三电极41及第四电极43,第三电极41与第一部31交叠,第四电极43与第二部33交叠;当第一电极21与第三电极41加载控制信号时,第二导电层4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第一图案;当第二电极23与第四电极43加载控制信号时,第二导电层4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第二图案。这样通过在第一导电层20及第二导电层40的不同电极上加载控制信号,从而可以对调光层30的不同部分施加控制信号,使得调光层30加载控制信号的位置由不透明变为透明,从而使得装饰膜100的第二导电层40侧可以显露第一图案或第二图案,并可以在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之间进行动态切换。这样使得本申请的装饰膜100的导通方式及结构堆叠相对简单,厚度可以做得较薄,符合便携式电子设备轻量化设计需求。
可选地,第一电极与第三电极交叠,第二电极与第四电极交叠。
可选地,第一导电层20是透光的,第一导电层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氧化铟锡、导电银胶、纳米银等透光导电层。第一导电层20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80%;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80%、85%、88%、90%、92%、95%、98%、99%等。
可选地,第二导电层40是透光的,第二导电层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氧化铟锡、导电银胶、纳米银等透光导电层。第二导电层40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80%;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80%、85%、88%、90%、92%、95%、98%、99%等。
可选地,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3、第三电极41及第四电极43可以均为图案化电极,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显露的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进行设计。
可选地,装饰膜100包括第一组电极及第二组电极,第一组电极包括第一电极21及第三电极41,第二组电极包括第二电极23及第四电极43。当第一组电极与第二组电极按第一预设频率交替加载控制信号时,使得第一部31与第二部33按第一预设频率交替加载控制信号,从而使得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动态切换的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这样通过调节第一组电极与第二组电极交替加载控制信号的频率,使得调光膜的调光层30侧交替显露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从而实现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的动态显示效果,即,使得调光膜的调光层30侧可以显露动态的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饰膜100包括至少三组电极,至少三组电极至少包括第一组电极及第二组电极,第一组电极包括第一电极21及第三电极41,第二组电极包括第二电极23及第四电极43,纹理层10包括至少三个图案,至少三个图案包括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至少三组电极中的每一组与至少三个图案中的一个交叠设置,至少三组电极中的不同组电极与至少三个图案中的不同图案交叠设置。当至少三组电极按第二预设频率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时,使得调光层30的至少三个部分按第二预设频率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从而使得装饰膜100的第二导电层40侧显露动态切换的至少三个图案。电极组的数量越多,调光层30控制的复杂性越高,但是可以使得装饰膜100的调光层30侧显露的图案具有更多的可设计性和变化性,可以使得装饰膜100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及可玩性。
可选地,当至少三个图案为同一目标对象的不同角度的图案时,则通过使至少三组电极按第二预设频率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可以使得至少三个部分按第二预设频率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从而使得装饰膜100的第二导电层40侧显露旋转运动的目标对象。这样通过控制至少三组电极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的频率,就可以实现在装饰膜100的调光层30侧显露目标对象的旋转状态图。
可选地,至少三个图案为同一目标对象的不同形态的图案,当至少三组电极按第二预设频率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时,使至少三个部分按第二预设频率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从而使装饰膜100的第二导电层40侧显露不同形态动态变化的目标对象。这样通过控制至少三组电极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的频率,就可以实现在装饰膜100的调光层30侧显露目标对象动态变化的状态图。
请再次参见图15及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1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211,第二电极23包括多个第二子电极231,第一子电极211与第二子电极231依次交替排列,多个第一子电极211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子电极231相互电连接;第三电极41包括多个第三子电极411,第四电极43包括多个第四子电极431,第三子电极411与第四子电极431依次交替排列,多个第三子电极411相互电连接,多个第四子电极431相互电连接。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也可以通过栅格交叉的方式设置在同一区域,从而可以在同一区域交替实现多种图案。
具体地,相互电连接的多个第一子电极211对应同一个引脚(Pin脚),相互电连接的多个第二子电极231对应另一个引脚(Pin脚)。第三子电极411及第四子电极431也同样设置,相互电连接的多个第三子电极411对应同一个引脚(Pin脚),相互电连接的多个第四子电极431对应另一个引脚(Pin脚)。加载控制信号时(即通电时),只需要向对应的引脚(Pin脚)通电,即可以实现图案的显露。
请再次参见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饰膜100还包括第一基材层20a及第二基材层40a,第一基材层20a设置于第一导电层20靠近纹理层10的表面,用于承载第一导电层20,第二基材层40a设置于第二导电层40远离纹理层10的表面,用于承载第二导电层4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纹理层10通过光学胶(OCA胶)粘合于第一基材层20a背离第一导电层20的表面。
可选地,第一基材层20a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时,先在第一基材层20a上镀导电膜层,再采用黄光刻蚀工艺,在导电膜层上压干膜、经软烤、曝光、显影、硬烤、刻蚀、脱模等工艺后,得到第一导电层20。可选地,第一基材层20a的厚度为50μm至60μ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50μm、52μm、55μm、58μm、60μm等。可选地,第一基材层20a的透光率大于85%,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86%、88%、90%、92%、95%、97%、98%等。第一基材层20a的透光率越高,装饰膜100显露图案的效果越好。
可选地,第二基材层40a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时,先在第二基材层40a上镀导电膜层,再采用黄光刻蚀工艺,在导电膜层上压干膜、经软烤、曝光、显影、硬烤、刻蚀、脱模等工艺后,得到第二导电层40。可选地,第二基材层40a的厚度为50μm至60μ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50μm、52μm、55μm、58μm、60μm等。可选地,第二基材层40a的透光率大于85%,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86%、88%、90%、92%、95%、97%、98%等。第二基材层40a的透光率越高,装饰膜100显露图案的效果越好。
请参见图17至图19,图1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壳体200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壳体200沿图17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壳体500沿图17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壳体200,其包括壳体本体210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饰膜100,装饰膜100设置于壳体本体210的表面,且装饰膜100中的调光层30相较于纹理层10靠近壳体本体210设置。
本申请的壳体200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电子阅读器、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可选地,本申请的壳体200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后盖(电池盖)、中框、装饰件等。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200可以为2D结构、2.5D结构、3D结构等。
可选地,装饰膜100可以通过防水光学胶(OCA胶)粘合于壳体本体210的表面,以防止水汽进入装饰膜100,使得装饰膜100短路或导电层被氧化等,提高装饰膜100的寿命。换言之,壳体200还包括粘合层,粘合层设置于调光层30与壳体本体21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本体210的材质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无机玻璃或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树脂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壳体本体210是透光的,壳体本体210的透光率可以大于或等于85%,进一步地,壳体本体210的透光率可以大于或等于90%;具体地,壳体本体210的透光率可以为但不限于为85%、88%、90%、93%、95%、97%、98%、99%等。当壳体本体210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前盖及中框时,壳体本体210的透光率越高越好,透光率越高,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越好。
可选地,壳体本体210的厚度为0.3mm至1mm;具体地,壳体本体210的厚度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等。当壳体本体210太薄时,不能很好的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且机械强度不能很好的满足电子设备壳体200的要求,当壳体本体210的太厚时,则增加电子设备的重量,影响电子设备的手感,用户体验不好。
关于装饰膜100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20至图22,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的电路框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0,其包括:显示组件310、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200以及电路板组件330。显示组件310用于显示;壳体200设置于显示组件310的一侧,装饰膜100相较于壳体本体210远离显示组件310设置;电路板组件330设置于显示组件310与壳体200之间,且与显示组件310电连接,用于控制显示组件310进行显示,电路板组件330还用于控制向壳体200中的调光层30的第一部31施加控制信号,以使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第一图案;电路板组件330还用于控制向壳体200中的调光层30的第二部33施加控制信号,以使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第二图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电子阅读器、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
关于壳体200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显示组件31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液晶显示组件、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LED显示组件)、微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Micro LED显示组件)、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Mini LED显示组件)、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OLED显示组件)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请再次参见图22,可选地,电路板组件330可以包括处理器331及存储器333。处理器331分别与显示组件310及存储器333电连接。处理器331用于控制显示组件310进行显示,存储器333用于存储处理器331运行所需的程序代码,控制显示组件310所需的程序代码、显示组件310的显示内容等。
请参见图23,图23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框图。可选地,所述处理器331还分别与所述装饰膜100的第一导电层20及第二导电层40电连接,所述处理器331还用于控制向第一电极21与第三电极41施加控制信号,以使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第一图案;并用于控制向第二电极23与第四电极43施加控制信号,以使调光层30远离纹理层10的一侧显露第二图案。
可选地,处理器331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通用处理器331,其中,通用处理器331可以是能够处理电子指令的任何类型的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主处理器、控制器以及ASIC等等。处理器331用于执行各种类型的数字存储指令,例如存储在存储器333中的软件或者固件程序,它能使计算设备提供较宽的多种服务。
可选地,存储器33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333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NVM),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FM)、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33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请再次参见图21及图22,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还包括中框320及摄像头模组350,中框320设置于显示组件310与壳体200之间,且中框320的侧面显露于壳体200与显示组件310。中框320与壳体200围合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电路板组件330与摄像头模组350。摄像头模组350与处理器331电连接,用于在处理器331的控制下,进行拍摄。
可选地,壳体200上具有透光部201,摄像头模组350可通过壳体200上的透光部201拍摄,即,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头模组350为后置摄像头模组350。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透光部201可设置在显示组件310上,即,摄像头模组350为前置摄像头模组350。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透光部201为开口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透光部201可不为开口,而是为透光的材质,比如,塑料、玻璃等。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仅仅为所述壳体200所应用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形态,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限定,也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200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装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纹理层,所述纹理层的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图案,所述至少两个图案包括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以及
调光层,所述调光层设置于所述纹理层具有所述至少两个图案的一侧,用于调节光线的透过率;所述调光层包括至少两个部分,所述至少两个部分包括第一部及第二部;当所述调光层的第一部加载控制信号时,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纹理层的一侧显露所述第一图案;当调光层的第二部加载控制信号时,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纹理层的一侧显露所述第二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按第一预设频率交替加载控制信号时,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纹理层的一侧显露动态切换的所述第一图案及所述第二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图案为同一目标对象的不同角度的图案,当所述至少两个部分按第二预设频率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时,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纹理层的一侧显露旋转运动的所述目标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图案为同一目标对象的不同形态的图案,当所述至少两个部分按第二预设频率依次交替加载控制信号时,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纹理层的一侧显露动态变化的所述目标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膜还包括:
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纹理层与调光层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至少具有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部交叠,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部交叠;以及
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是透光的,设置于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至少具有第三电极及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部交叠,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第二部交叠;
当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加载控制信号时,所述装饰膜的所述第二导电层侧显露所述第一图案;当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加载控制信号时,所述装饰膜的所述第二导电层侧显露所述第二图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多个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多个第二子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子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子电极依次交替排列;所述第三电极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多个第三子电极,所述第四电极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多个第四子电极,所述多个第三子电极与所述多个第四子电极依次交替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包括多个第一子图案,所述第二图案包括多个第二子图案,所述第一子图案与所述第二子图案依次交替排列,形成栅格画。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层包括液晶材料;所述纹理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层、阻隔层、光学镀膜层及图案层,所述图案层相较于所述衬底层靠近所述调光层设置,所述图案层的表面具有所述至少两个图案。
9.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本体;以及
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装饰膜,所述装饰膜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表面,且所述装饰膜中的所述调光层相较于所述纹理层靠近所述壳体本体设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组件;
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显示组件的一侧,且所述壳体中的所述装饰膜相较于所述壳体本体远离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以及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组件之间,且与所述显示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显示组件进行显示,所述电路板组件还用于控制向所述壳体中的所述调光层的第一部施加控制信号,以使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纹理层的一侧显露所述第一图案;所述电路板组件还用于控制向所述壳体中的所述调光层的第二部施加控制信号,以使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纹理层的一侧显露所述第二图案。
CN202111635414.8A 2021-12-29 2021-12-29 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2456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5414.8A CN114245648B (zh) 2021-12-29 2021-12-29 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5414.8A CN114245648B (zh) 2021-12-29 2021-12-29 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5648A true CN114245648A (zh) 2022-03-25
CN114245648B CN114245648B (zh) 2023-08-11

Family

ID=80744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5414.8A Active CN114245648B (zh) 2021-12-29 2021-12-29 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56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8972A (zh) * 2022-06-09 2022-08-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膜、壳体、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7251A (zh) * 2008-02-01 2009-08-0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壳体
CN104281347A (zh) * 2013-07-12 2015-01-1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窗
CN109116652A (zh) * 2018-09-30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JP2019020433A (ja) * 2017-07-11 2019-02-0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フィルム
CN111077714A (zh) * 2019-12-27 2020-04-28 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变色装饰膜及其形成方法
JP2021076802A (ja) * 2019-11-13 2021-05-2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CN113311605A (zh) * 2021-05-21 2021-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膜、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568238A (zh) * 2021-07-21 2021-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膜片、壳体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7251A (zh) * 2008-02-01 2009-08-0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壳体
CN104281347A (zh) * 2013-07-12 2015-01-1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窗
JP2019020433A (ja) * 2017-07-11 2019-02-0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フィルム
CN109116652A (zh) * 2018-09-30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JP2021076802A (ja) * 2019-11-13 2021-05-2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CN111077714A (zh) * 2019-12-27 2020-04-28 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变色装饰膜及其形成方法
CN113311605A (zh) * 2021-05-21 2021-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膜、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568238A (zh) * 2021-07-21 2021-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膜片、壳体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8972A (zh) * 2022-06-09 2022-08-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膜、壳体、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5648B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0028B (zh) Oled一体型触摸传感器及包括其的oled影像显示装置
KR102489123B1 (ko) 폴더블 커버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4311196U (zh) 变色膜片、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4679980U (zh) 显示屏及终端
CN213069424U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JP2013214173A (ja) 静電容量方式のフィルムセンサーとこれを用いたセンサ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バーモジュール
KR20150014208A (ko) 터치센서
KR20150042046A (ko) 터치센서
CN114245648B (zh) 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JP2014191465A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基板、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6047420B2 (ja) 静電容量スイッ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3284462A1 (zh) 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KR20150137443A (ko) 터치센서
CN113406835A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4143999A (zh) 装饰组件、壳体、及电子设备
US9538654B2 (en) Conductive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screen including the same
US9495026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controlled display device
JP2021036321A (ja) 携帯機器に適用される微細凹凸を有する透明部材
US10228789B2 (en) Conductive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touch panel comprising conductive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360385B (zh) 显示器件、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14186687A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基板、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CN213783756U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794027B (zh) 电池盖及电子设备
CN114384732A (zh) 复合变色器件、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22070487A1 (ja) タッチセ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