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8972A - 装饰膜、壳体、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装饰膜、壳体、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8972A
CN114928972A CN202210648336.3A CN202210648336A CN114928972A CN 114928972 A CN114928972 A CN 114928972A CN 202210648336 A CN202210648336 A CN 202210648336A CN 114928972 A CN114928972 A CN 114928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pattern
film
layer
c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83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28972B (zh
Inventor
叶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483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89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8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8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28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89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饰膜、壳体、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装饰膜包括:变色膜,所述变色膜具有第一表面,所述变色膜的第一表面显示的颜色可在第一颜色及第二颜色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不同;以及光学镀膜,所述光学镀膜层叠设置于所述变色膜的第一表面侧,所述光学镀膜具有远离所述变色膜的第二表面;当所述第一表面显示第一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显示第一图案;当所述第一表面显示第二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显示第二图案;其中,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均包括至少两种颜色,所述第一图案的颜色分布与所述第二图案的颜色分布不同。本申请的装饰膜可以显示彩色图案,且可以切换颜色。

Description

装饰膜、壳体、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饰膜、壳体、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消费者在面对琳琅满目的移动终端产品时,不仅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是否满足自身需求,产品的外观也是左右消费者是否选购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随着移动终端的迭代,各品牌的移动终端外形逐渐趋于同质化、外观辨识度较差,并且,移动终端在出厂之后,其颜色和图案通常是固定不变的,长时间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膜,其可以显示彩色图案,且可以切换颜色。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饰膜,其包括:
变色膜,所述变色膜具有第一表面,所述变色膜的第一表面显示的颜色可在第一颜色及第二颜色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不同;以及
光学镀膜,所述光学镀膜层叠设置于所述变色膜的第一表面侧,所述光学镀膜具有远离所述变色膜的第二表面;当所述第一表面显示第一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显示第一图案;当所述第一表面显示第二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显示第二图案;其中,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均包括至少两种颜色,所述第一图案的颜色分布与所述第二图案的颜色分布不同。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提供变色膜,所述变色膜具有第一表面,所述变色膜的第一表面显示的颜色可在第一颜色及第二颜色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不同;以及
制备光学镀膜,并将所述光学镀膜叠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光学镀膜具有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当所述第一表面显示第一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显示第一图案;当所述第一表面显示第二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显示第二图案;其中,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均包括至少两种颜色,所述第一图案的颜色分布与所述第二图案的颜色分布不同。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其包括:
壳体本体;以及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装饰膜,所述装饰膜与所述壳体本体层叠设置,用于装饰所述壳体本体。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显示屏;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相背设置,所述装饰膜位于所述壳体本体远离显示屏的一侧;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变色膜及所述显示屏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变色膜的第一表面在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之间进行切换,还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饰膜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电子阅读器、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对电子设备的外观进行装饰。使用时,光学镀膜相较于变色膜更靠近电子设备外表面设置,光线从光学镀膜远离变色膜的一侧入射,一部分入射光入射至光学镀膜后,被光学镀膜反射,另一部分光线穿过光学镀膜入射至变色膜后被变色膜反射回光学镀膜或者被变色膜吸收,当变色膜的颜色在第一颜色及第二颜色之间切换时,被反射或吸收的光线的颜色不同,从而变色膜反射回光学镀膜光线的颜色发生变化,进而使光学镀膜的第二表面侧的显示的图案在不同颜色的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之间进行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装饰膜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装饰膜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装饰膜的第二表面显示第一图案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装饰膜的第二表面显示第二图案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学镀膜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学镀膜沿图5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学镀膜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光学镀膜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光学镀膜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装饰膜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变色膜加载第一电压差时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变色膜加载第二电压差时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为第一表面显示白色,光线在装饰膜内的光路图。
图14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为第一表面显示黑色,光线在装饰膜内的光路图。
图1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层或第二导电层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层或第二导电层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装饰膜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装饰膜的透视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装饰膜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装饰膜的制备流程图。
图21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装饰膜的制备流程图。
图2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装饰膜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框图。
图2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装饰膜,10-变色膜,101-第一表面,11-第一导电层,111-第一部,113-第二部,112-第一位置,114-第二位置,13-变色层,131-第一极性粒子,133-第二极性粒子,15-第二导电层,13a-微胶囊,12-第二基材层,14-第三基材层,16-封装件,17-阻隔层,18-粘合层,30-光学镀膜,301-第二表面,31-图案区,311-图案子区,33-非图案区,32-盖底层,34-真空镀膜层,341-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3-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5-附着层,36-第一基材层,34a-第一镀膜层,34b-第一镀膜层,34c-第一镀膜层,21’-第一遮蔽件,23’-第二遮蔽件,400-壳体,410-壳体本体,430-粘接层,500-电子设备,510-显示屏,520-中框,530-处理器,550-存储器,570-摄像头模组,401-透光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说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
相关技术中,为了使电子设备的壳体具有变色功能,将电子墨水层(电子纸)与光学镀膜层层叠,通过使电子墨水层在黑色与白色之间变换,从而改变光学镀膜层背离电子墨水层一侧显示的颜色。然而,这种方案只能实现整个壳体颜色的变化,不能实现多彩图案的变化。此外,电子墨水层通常需要采用胶框进行封装,这种方案会在胶框对应位置形成明显的边框,影响外观效果。
请参见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膜100,其包括变色膜10及光学镀膜30。所述变色膜10具有第一表面101,所述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显示的颜色可在第一颜色及第二颜色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不同;所述光学镀膜30层叠设置于所述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侧,所述光学镀膜30具有远离所述变色膜10的第二表面301;当所述第一表面101显示第一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301显示第一图案(如图3所示);当所述第一表面101显示第二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301显示第二图案(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均包括至少两种颜色,所述第一图案的颜色分布与所述第二图案的颜色分布不同。
本申请术语“层叠”可以指两个膜层贴合设置,也可以指两个膜层交叠且间隔设置,还可以指两个膜层之间通过其它膜层贴合设置,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颜色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黑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紫色、橙色、黄色等颜色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第二颜色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黑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紫色、橙色、黄色等颜色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均包括至少两种颜色,具体地,第一图案的颜色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种、3种、4种、5种、6种、7种等;所述第二图案的颜色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种、3种、4种、5种、6种、7种等。
所述第一图案的颜色分布与所述第二图案的颜色分布不同,可以为第一图案的颜色与第二图案的颜色不同;也可以为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包括相同的颜色,但是相同颜色所处的位置及图形不同等。
可选地,第一图案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星形、心形、月牙形、花朵形、动物图形、人物图形等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图案可以为一个图案;或者,至少两个图案拼接形成的图案;或者,至少两个图案按预设规律设置形成的图案。
可选地,第二图案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星形、心形、月牙形、花朵形、动物图形、人物图形等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图案可以为一个图案;或者,至少两个图案拼接形成的图案;或者,至少两个图案按预设规律设置形成的图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饰膜100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电子阅读器、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对电子设备的外观进行装饰。使用时,光学镀膜30相较于变色膜10更靠近电子设备外表面设置,光线从光学镀膜30远离变色膜10的一侧入射,一部分入射光入射至光学镀膜30后,被光学镀膜30反射,另一部分光线穿过光学镀膜30入射至变色膜10后被变色膜10反射回光学镀膜30或者被变色膜10吸收,当变色膜10的颜色在第一颜色及第二颜色之间切换时,被反射或吸收的光线的颜色不同,从而变色膜10反射回光学镀膜30光线的颜色发生变化,进而使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侧的显示的图案在不同颜色的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之间进行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饰膜100包括变色膜10及光学镀膜30,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显示的颜色可以在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之前进行切换,当所述第一表面101显示第一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301显示第一图案;当所述第一表面101显示第二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301显示第二图案;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显示的图案及图案的色彩,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可以更好的防止用户的审美疲劳,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图案包括浅绿星形图案、红色月牙形图案及黄色心形图案;第二图案包括紫红色星形图案,绿色月牙形图案及蓝色心形图案。
请参见图5及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镀膜30具有图案区31及非图案区33,所述第二表面301对应所述非图案区33的位置显示第三颜色;当所述第一表面101显示所述第一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301对应所述图案区31的位置显示所述第一图案;当所述第一表面101显示所述第二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301对应所述图案区31的位置显示所述第二图案;其中,所述第一颜色、所述第二颜色及所述第三颜色均不同。通过第三颜色、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的配合,可以使装饰膜100显示的颜色及图形更为丰富、更多样化,具有更好的外观表现力。
可选地,所述第三颜色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黑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紫色、橙色、黄色等颜色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颜色可以为黑色、第二颜色可以为白色,第三颜色可以金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案区31的透光率T1的范围85%≤T1≤99%。具体地,图案区31的透光率T1可以为但不限于为85%、87%、90%、92%、94%、96%、98%、99%等。图案区31的透光率越高,图案区31的显示效果越好,但是,当图案区31的透光率过高时,则反光率过低,会降低光学镀膜30的颜色效果,影响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色彩的丰富性。
所述图案区31的反光率R1的范围1%≤R1≤15%。具体地,图案区31的反光率R1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2%、4%、6%、8%、10%、12%、14%、15%等。图案区31的反光率过低,会降低光学镀膜30的颜色效果,影响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色彩的丰富性。图案区31的反光率过过高,透光率减低,会影响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侧变色膜10颜色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图案区33的透光率T2的范围0%≤T2≤1%。具体地,非图案区33的透光率T2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0.2%、0.4%、0.6%、0.8%、1%等。非图案区33的透光率越低越好,当非图案区33的透光率过高时,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侧对应非图案区33的位置可以看到变色膜10的轮廓及色彩,影响装饰膜100的无边框化。
可选地,所述图案区31反射的可见光的波段与所述非图案区33反射的可见光的波段不同。这样可以使得光学镀膜30的图案区31与非图案区33显示的颜色不同。使得装饰膜具有更丰富的色彩。
可选地,所述图案区31与所述非图案区33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图案区31的部分与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非图案区33的部分的厚度不同;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图案区31的部分与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非图案区33的部分的材料组成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图案区31的部分与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非图案区33的部分的厚度不同。光学镀膜30的厚度不同,则对各个波段的光的反射率及透射率也不同,因此,通过使光学镀膜30的图案区31与非图案区33具有不同的厚度,可以使得图案区31与非图案区33反射及透射的光线的波段不同,从而使得第二表面301侧对应图案区31及非图案区33显示的颜色不同,从而可以通过图案区31及非图案区33厚度的设计差异,以使得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显示更为丰富及多彩的颜色及图案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图案区31的部分与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非图案区33的部分的材料组成不同。光学镀膜30的材料组成不同,则对各个波段的光的反射率及透射率也不同,因此,通过使光学镀膜30的图案区31与非图案区33的材料组成不同,可以使得图案区31与非图案区33反射及透射的光线的波段不同,从而使得第二表面301侧对应图案区31及非图案区33显示的颜色不同,从而可以通过图案区31及非图案区33材料组成的设计差异,以使得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显示更为丰富及多彩的颜色及图案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图案区31的部分与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非图案区33的部分的厚度不同,且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图案区31的部分与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非图案区33的部分的材料组成也不同。通过使光学镀膜30的图案区31与非图案区33的厚度及材料组成均不相同,可以使得图案区31与非图案区33反射及透射的光线的波段不同,从而使得第二表面301侧对应图案区31及非图案区33显示的颜色不同,从而可以通过图案区31及非图案区33厚度及材料组成的设计差异,以使得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显示更为丰富及多彩的颜色及图案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案区31包括多个图案子区311,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反射的可见光的波段不同。多个图案子区311反射的可见光的波段不同,则使得多个图案子区311的颜色也不同;通过使多个图案子区311反射的可见光的波段不同,从而使得第一表面101显示第一颜色时,第二表面301显示的第一图案具有至少两种颜色;并使得第一表面101显示第二颜色时,第二表面301显示的第二图案具有至少两种颜色,从而使得装饰膜100可以在两种多彩图案之间进行切换,以提高装饰膜100的外观表现力,避免用户的审美疲劳。
可选地,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的部分具有至少两种厚度;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的部分中至少两个部分的材料组成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的部分具有至少两种厚度。光学镀膜30的厚度不同,则对各个波段的光的反射率及透射率也不同,因此,通过使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具有至少两种厚度,可以使得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反射及透射的光线的波段不同,从而使得第二表面301侧对应不同图案子区311的位置显示的颜色不同,从而可以通过不同图案子区311厚度的设计差异,以使得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显示更为丰富及多彩的颜色及图案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的部分中至少两个部分的材料组成不同。光学镀膜30的材料组成不同,则对各个波段的光的反射率及透射率也不同,因此,通过使光学镀膜30的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中至少两个图案子区311的材料组成不同,可以使得不同图案子区311反射及透射的光线的波段不同,从而使得第二表面301侧对应不同图案子区311的位置显示的颜色不同,从而可以通过不同图案子材料组成的设计差异,以使得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显示更为丰富及多彩的颜色及图案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的部分具有至少两种厚度,且所述光学镀膜30位于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的部分中至少两个部分的材料组成不同。通过使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具有至少两种厚度,且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中至少两个图案子区311的材料组成不同,可以使得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反射及透射的光线的波段不同,从而使得第二表面301侧对应不同图案子区311的位置显示的颜色不同,从而可以通过不同图案子区311厚度及材料组成的设计差异,以使得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显示更为丰富及多彩的颜色及图案效果。
请参见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镀膜30包括层叠设置的盖底层32及真空镀膜层34,所述盖底层32设置于所述真空镀膜层34对应非图案区33面向所述变色膜10的一侧,所述真空镀膜层34包括多层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及多层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所述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与所述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依次交替层叠设置,位于所述图案区31及位于所述非图案区33的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及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中的至少一种的层数不同。可以理解地,盖底层32仅设置在非图案区33面向变色膜10的一侧,在图案区31未设置盖底层32;由此,光学镀膜30的图案区31能够透过光线,非图案区33不能透过光线。因此,在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侧对应非图案区33的位置显示的颜色为真空镀膜层34与盖底层32叠加后的颜色效果,在图案区31显示的颜色是真空镀膜层34与变色层叠加后的效果,图案区31的真空镀膜层34不同位置的厚度或材料组成不同,真空镀膜层34本身的颜色也不同,与变色层叠加后的颜色也不同,从而使得图案区31显示具有至少两种颜色的第一图案或第二图案。此外,在非图案区33设置盖底层32,这样变色膜10可以只设置在图案区31对应的位置,非图案区33对应的位置可以不设置变色膜10,相较于光学镀膜30层的整面都设置变色膜10的方案,可以进一步降低装饰膜100的成本。
所述盖底层32设置于所述真空镀膜层34对应非图案区33面向所述变色膜10的一侧,可以理解为,所述盖底层32在第二表面301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非图案区33在第二表面301的正投影的范围。还可以理解地,盖底层32位于图案区31的位置为镂空部。
可选地,盖底层32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对光具有吸收或反射作用的遮光油墨。可选地,盖底层32可以为黑色、白色或灰色。所述盖底层32用于防止第二表面301层可以看到盖底层32远离第二表面301侧的零部件。可选地,盖底层32的厚度为5μm至50μm,具体地,盖底层32的厚度可以为但不限于为5μm、8μm、10μm、12μm、15μm、18μm、20μm、22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50μm等。可选地,盖底层32可以为一层,也可以为多层,例如为2层、3层、4层、或5层层叠设置。当盖底层32为多层时、相较于一层具有更好的遮挡效果。可选地,每层盖底层32的厚度为8μm至12μ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8μm、9μm、10μm、11μm、12μm等。每层盖底层32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形成:将遮光油墨喷涂于所述真空镀膜层34对应非图案区33面向所述变色膜10的表面,于70℃至80℃下烘烤30min至60min,形成盖底层32。
可选地,真空镀膜层34为多层炫彩类光学镀膜30。可选地,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的层数可以为2层至15层,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层、3层、4层、5层、6层、7层、8层、9层、10层、11层、12层、13层、14层、15层等。可选地,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的层数可以为2层至15层,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层、3层、4层、5层、6层、7层、8层、9层、10层、11层、12层、13层、14层、15层等。
可选地,真空镀膜层34的厚度可以为但不限于为50nm至1000n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nm、50nm、100nm、200nm、300nm、400nm、500nm、600nm、800nm、1000nm等。可选地,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的厚度为20nm至60n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0nm、25nm、30nm、35nm、40nm、50nm、60nm等。可选地,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的厚度为20nm至60n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0nm、25nm、30nm、35nm、40nm、50nm、60nm等。
可选地,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包括TiO2、Ti3O5、NbO2、Nb2O3、Nb2O2、Nb2O5、SiO2、ZrO2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包括TiO2、Ti3O5、NbO2、Nb2O3、Nb2O2、Nb2O5、SiO2、ZrO2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为二氧化硅层,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为氧化铌层;真空镀膜层34包括依次交替层叠设置的二氧化硅层和氧化铌层(包括NbO2、Nb2O3、Nb2O2、Nb2O5)。
本实施例的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及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均可以采用不导电电镀技术(Non conductive vacuum metalization,简称NCVM)、蒸发镀膜工艺、溅射镀膜工艺、原子层沉积(ALD)技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
请参见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镀膜30还包括第一基材层36,所述第一基材层36设置于所述真空镀膜层34背离所述盖底层32的表面。
可选地,第一基材层36的材质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请参见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镀膜30还包括附着层35,所述附着层35设置于第一基材层36与真空镀膜层34之间,用于提高真空镀膜层34在第一基材层36上的附着性。可选地,附着层35可以为但不限于为ZrO2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变色膜10处于第一电场时,所述变色膜10的所述第一表面101显示所述第一颜色;当所述变色膜10处于第二电场时,所述变色膜10的所述第一表面101显示所述第二颜色,其中,所述第一电场与所述第二电场的方向相反。这样,通过改变电场的方向,即可实现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显示的颜色在第一颜色及第二颜色之间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的显示的图案在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之间切换,控制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请参见图10至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色膜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11、变色层13及第二导电层15,所述光学镀膜30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15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11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层11与所述第二导电层15用于加载电压,以使所述变色层13处于第一电场或第二电场;所述变色层13包括第一极性粒子131及第二极性粒子133,所述第一极性粒子131具有第一颜色,所述第二极性粒子133具有第二颜色。
当所述第一导电层11与所述第二导电层15中的至少一个加载第一电压差以产生第一电场时,所述第一极性粒子131聚集于所述变色层13靠近所述光学镀膜30的一侧,以使所述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显示第一颜色,从而使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侧显示第一图案。当所述第一导电层11与所述第二导电层15中的至少一个加载第二电压差以产生第二电场时,所述第二极性粒子133聚集于所述变色层13靠近所述光学镀膜30的一侧,以使所述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显示第二颜色,从而使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侧显示第二图案,其中,所述第一极性与所述第二极性相反。这样,通过改变施加的电压的正负方向,即可改变电场的方向,从而实现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显示的颜色在第一颜色及第二颜色之间进行切换,进而实现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的显示的图案在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之间切换,控制方法简单,易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变色膜10利用微胶囊电泳技术,在电场的作用下,使得具有不同颜色的第一极性粒子131及第二极性粒子133向着极性相反的电极移动,从而使得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侧呈现不同的颜色,以使从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显示色彩的图案。通过改变施加在第一导电层11及第二导电层15之间的电场方向,即可对装饰膜100的图案及颜色进行改变,图案切换后,关掉电源也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持续显示掉电前的颜色。本申请的变色膜10结构简单,可以使得装饰膜100整体做的更薄,此外,微胶囊电泳技术需要的电能较小,对于使用该装饰膜100的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影响较小。
可以理解地,当所述第一导电层11与所述第二导电层15均未加载电压时,所述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侧呈第四颜色,第四颜色为第一极性粒子131与第二极性粒子133混合之后呈现的颜色。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侧显示第三图案。其中,第四颜色与第一颜色及第二颜色均不相同。可选地,所述第四颜色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黑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紫色、橙色、黄色等颜色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三图案的颜色分布与所述第一图案的颜色分布及所述第二图案的颜色分布不同。所述第三图案包括至少两种颜色,具体地,第三图案的颜色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种、3种、4种、5种、6种、7种等。可选地,第三图案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星形、心形、月牙形、花朵形、动物图形、人物图形等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图案可以为一个图案;或者,至少两个图案拼接形成的图案;或者,至少两个图案按预设规律设置形成的图案。
可选地,第一导电层11可以为透明导电层,还可以为不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氧化铟锡(ITO)层。所述不透明导电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铜、铝、铌、锡、银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第二导电层15可以为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氧化铟锡(ITO)层。
可选地,变色层13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微胶囊电泳层,所述微胶囊电泳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微胶囊13a,每个所述微胶囊13a包括第一极性粒子131、第二极性粒子133及电泳液(图未示)。可选地,第一极性粒子131与第二极性粒子133的体积比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为正,第二极性为负;此时,第一极性粒子131为带正电荷的粒子,第二极性粒子133为带负电荷的粒子。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为负,第二极性为正;此时,第一极性粒子131为带负电荷的粒子,第二极性粒子133为带正电荷的粒子。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正电粒子为带正电荷的二氧化钛(TiO2)粒子(白色),负电粒子为带负电荷的炭黑粒子(黑色);第一颜色为白色,第二颜色为黑色,第四颜色为白色与黑色的混合色,即灰色。当所述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显示白色时,光线在装饰膜100内的光路图如图13所示;当所述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显示黑色时,光线在装饰膜100内的光路图如图14所示。
可选地,电泳液可以市售或自制的电泳液,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电泳液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含有司盘80(Span-80)、四氯乙烯及乙苯的电泳液,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含有司盘80(Span-80)、CH-6超分散剂、四氯乙烯及1,2-二溴乙烷的电泳液。
当第一导电层11加载负电压,第二导电层15加载正电压,以产生第一电压差,形成第一电场时,带负电荷的炭黑粒子朝向第二导电层15运动,带正电荷的二氧化钛粒子朝向第一导电层11运动,以使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显示白色(第一颜色),从而使得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侧显示第一图案。当第一导电层11加载正电压,第二导电性层加载负电压,以产生第二电压差,形成第二电场时,带正电荷的二氧化钛粒子朝向第二导电层15运动,带负电荷的炭黑粒子朝向第一导电层11运动,以使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显示黑色(第二颜色),从而使得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侧显示第二图案。当第一导电层11及第二导电性层均未加载电压时,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显示灰色(第四颜色),从而使得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侧显示第三图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1及第二导电层15中的至少一个的电阻值按预设规律变化,以使第一导电层11及第二导电层15加载第一电压差或第二电压差时,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侧不同位置的颜色的变色速度不同,从而使得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在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之间变化时,装饰膜100的不同位置变化速率不同,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导电层11及第二导电层15电阻变化规律的设计,使得装饰膜100在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之间进行动态变化(如渐变的动态变化图案)。提高装饰膜100的外观效果及可玩性。
例如,请参见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5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部111及第二部113,所述第一部111的电阻值大于所述第二部113的电阻值,在进行颜色切换时,第一部111的变化速率小于第二部113的变化速率。
请参见图1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5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第一位置112及第二位置114,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5中的至少一个的电阻值自所述第一位置112向第二位置114逐渐变化,例如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或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或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等。在进行颜色切换时,使得光学镀膜30的第二表面301显示渐变变化的图案切换。可选地,第一位置112及第二位置的114的数量均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多个”指大于等于两个。
请参见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变色膜10还包括第二基材层12及第三基材层14,所述第二基材层12设置于第一导电层11背离所述变色层13的表面,用于承载第一导电层11,所述第三基材层14设置于第二导电层15背离所述变色层13的表面,用于承载第二导电层15。
可选地,第二基材层12的材质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第三基材层14的材质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请参见图17及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色膜10还包括封装件16,所述封装件16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1与所述第二导电层15之间,且环绕所述变色层13的外周缘设置,封装件16、第一导电层11与第二导电层15配合,用于将变色层13封装在封装件16、第一导电层11与第二导电层15围合的空间内。所述封装件16在所述第二表面301的正投影处于所述非图案区33的范围内。封装件16在所述第二表面301的正投影处于所述非图案区33的范围内,从而使得第二表面301看不到封装件16,即看不到变色膜10的边框,从而实现装饰膜100的无边框化,以使得装饰膜100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
可选地,封装件16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胶框,例如光固化粘合剂形成的胶框等。
请参见图19,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装饰膜100还包括阻隔层17,所述阻隔层17设置于变色膜10背离光学镀膜30的一侧,用于防止水氧进入变色膜10,以提高变色膜10的寿命。例如阻隔层17设置于第三基材层14背离变色层13的表面。
可选地,阻隔层17可以为但不限于为二氧化硅、氮化硅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装饰膜100还包括粘合层18,所述粘合层18设置于变色膜10与光学镀膜30之间,用于将光学镀膜30粘合于变色膜10上。
可选地,粘合层18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防水光学胶(防水OCA胶)、防水液态光学胶(防水LOCA胶)等透光粘合剂。采用防水粘合层18可以防止水氧从第一导电层11侧进入到变色层13,以提高变色膜10的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饰膜100还可以与软件结合,让用户自主控制装饰膜100的颜色变化。例如:当装饰膜100应用于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及显示屏,处理器分别与显示屏、第一导电层11及第二导电层15电连接,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界面,并显示装饰膜100可以变换的颜色、工作模式等,显示屏还用于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控制向第一导电层11及第二导电层15施加第一电压差或第二电压差,或者在第一电压差与第二电压差之间按预设频率进行切换等,以实现光学镀膜30第二表面301上显示的图案为第一图案、第二图案、及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交替切换等。通过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可以增加用户与电子设备的交互渠道,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饰膜100可以通过本申请下列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进行制备,此外,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进行制备,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仅仅是本申请装饰膜100的一种或多种制备方法,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饰膜100的限定。
请参见图2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饰膜100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S201,提供变色膜10,所述变色膜10具有第一表面101,所述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显示的颜色可在第一颜色及第二颜色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不同;以及
S202,制备光学镀膜30并将所述光学镀膜30叠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01上,所述光学镀膜30具有背离所述第一表面101的第二表面301;当所述第一表面101显示第一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301显示第一图案;当所述第一表面101显示第二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301显示第二图案;其中,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均包括至少两种颜色,所述第一图案的颜色分布与所述第二图案的颜色分布不同。
可选地,采用防水光学胶(防水OCA胶)、防水液态光学胶(防水LOCA胶)等透光粘合剂,将所述光学镀膜30粘合于变色膜10的所述第一表面101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装饰膜100包括变色膜10及光学镀膜30,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显示的颜色可以在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之前进行切换,当所述第一表面101显示第一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301显示第一图案;当所述第一表面101显示第二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301显示第二图案;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显示的图案及图案的色彩,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可以更好的防止用户的审美疲劳,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见图21及图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镀膜30具有图案区31及非图案区33,所述图案区31包括多个图案子区311;所述制备光学镀膜30,包括:
S301,提供基材层(即第一基材层36);
关于第一基材层36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302,在所述基材层上形成第一镀膜层34a;
可选地,采用溅射镀膜工艺或蒸发镀膜工艺等工艺,在基材层的表面形成第一镀膜层34a。所述第一镀膜层34a包括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及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中的至少一个,当镀膜层包括多层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及多层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与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依次交替设置。具体地,第一镀膜层34a仅包括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或,第一镀膜层34a仅包括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或第一镀膜层34a包括依次交替层叠设置的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及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
在一些实施例中,S30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基材层36上形成附着层35。
S303,在所述第一镀膜层34a背离基材层的表面对应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中的一部分图案子区311的位置上设置第一遮蔽件21’;
可选地,第一遮蔽件21’可以为但不限于为PET层,第一遮蔽件21’的轮廓与其对应的图案子区311的轮廓相同,以在形成后续的镀膜层时,第一遮蔽件21’的对应位置形成镂空部分。
S304,在第一镀膜层34a背离所述基材层的表面形成第二镀膜层34b;
可选地,采用溅射镀膜工艺或蒸发镀膜工艺等工艺,在第一镀膜层34a背离所述基材层的表面形成第二镀膜层34b;
可选地,所述第二镀膜层34b包括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及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中的至少一个,当镀膜层包括多层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及多层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与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依次交替设置;具体地,第二镀膜层34b仅包括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或,第二镀膜层34b仅包括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或第二镀膜层34b包括依次交替层叠设置的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及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
S305,在所述第二镀膜层34b背离基材层的表面对应所述多个图案子区311中的另一部分图案子区311的位置上设置第二遮蔽件23’;
可选地,第二遮蔽件23’可以为但不限于为PET层,第二遮蔽件23’的轮廓与其对应的图案子区311的轮廓相同,以在形成后续的镀膜层时,第二遮蔽件23’的对应位置形成镂空部分。
S306,在第二镀膜层34b背离所述基材层的表面形成第三镀膜层34c,其中,所述第一镀膜层34a、第二镀膜层34b及所述第三镀膜层34c组成真空镀膜层34;以及
可选地,采用溅射镀膜工艺或蒸发镀膜工艺等工艺,在第二镀膜层34b背离所述基材层的表面形成第三镀膜层34c。所述第三镀膜层34c包括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及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中的至少一个,当镀膜层包括多层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及多层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与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依次交替设置。具体地,第三镀膜层34c仅包括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或,第三镀膜层34c仅包括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或第三镀膜层34c包括依次交替层叠设置的第一真空镀膜子层341及第二真空镀膜子层343。
可选地,第一镀膜层34a、第二镀膜层34b及第三镀膜层34c的材质、膜层厚度、膜层数量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根据每个图案子区311需要实现的颜色效果进行确定,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S307,在所述真空镀膜层34背离基材层的表面对应非图案区33的位置形成盖底层32。
可选地,将遮光油墨喷涂于所述真空镀膜层34背离基材层的表面对应非图案区33的位置,进行烘烤固化后形成盖底层32。
可选地,所述制备光学镀膜30还包括:去除第一遮蔽件21’及第二遮蔽件23’。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镀膜30具有图案区31及非图案区33,所述图案区31包括多个图案子区311;制备光学镀膜30包括:
1)提供PET层;
2)PET层上形成氧化锆附着层;
3)在PET层的表面形成第一镀膜层34a,所述第一镀膜层34a包括依次交替的二氧化钛层及二氧化硅层,所述二氧化钛层及二氧化硅层均为两层;
4)在第一镀膜层34a背离PET层的表面对应多个图案子区311中的一部分图案子区311的位置设置第一遮蔽件21’,第一遮蔽件21’为PET遮蔽件;
5)在第一镀膜层34a背离PET层的表面形成第二镀膜层34b,所述第二镀膜层34b包括依次交替的二氧化钛层及二氧化硅层,所述二氧化钛层及二氧化硅层均为三层;
6)在第二镀膜层34b背离PET层的表面对应多个图案子区311中的另一部分图案子区311的位置设置第二遮蔽件23’,第二遮蔽件23’为PET遮蔽件;
其中,第二镀膜层34b与第一镀膜层34a相邻的膜层不同的膜层,例如:第一镀膜层34a最靠近第二镀膜层34b的膜层为二氧化硅层时,则第二镀膜层34b最靠近第一镀膜层34a的膜层为二氧化钛层;相反地,第一镀膜层34a最靠近第二镀膜层34b的膜层为二氧化钛层时,则第二镀膜层34b最靠近第一镀膜层34a的膜层为二氧化硅层。
7)在第二镀膜层34b背离第一基材层36的表面形成第三镀膜层34c,所述第三镀膜层34c包括依次交替的二氧化钛层及二氧化硅层,所述二氧化钛层及二氧化硅层均为三层;以及
其中,第二镀膜层34b与第三镀膜层34c相邻的膜层不同的膜层,例如:第三镀膜层34c最靠近第二镀膜层34b的膜层为二氧化硅层时,则第二镀膜层34b最靠近第三镀膜层34c的膜层为二氧化钛层;相反地,第三镀膜层34c最靠近第二镀膜层34b的膜层为二氧化钛层时,则第二镀膜层34b最靠近第三镀膜层34c的膜层为二氧化硅层。
其中,每层的氧化硅层及每层二氧化钛层的厚度均为50nm。
8)在所述真空镀膜层34背离基材层的表面对应非图案区33的位置形成盖底层32。
9)去除第一遮蔽件21’及第二遮蔽件23’。
请参见图2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壳体400,其包括壳体本体410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装饰膜100,所述装饰膜100与所述壳体本体410层叠设置,用于装饰所述壳体本体410。可选地,所述壳体本体410设置于光学镀膜30背离变色膜10的一侧。
关于装饰膜100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壳体400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电子阅读器、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400可以为2D结构、2.5D结构、3D结构等。本申请的壳体400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中框、后盖(电池盖)、装饰件等。
可选地,壳体本体410的材质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无机玻璃或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树脂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壳体本体410是透光的,壳体本体410的透光率可以大于或等于85%,进一步地,壳体本体410的透光率可以大于或等于90%;具体地,壳体本体410的透光率可以为但不限于为85%、88%、90%、93%、95%、97%、98%、99%等。当壳体本体410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前盖及中框时,壳体本体410的透光率越高越好,透光率越高,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越好。
可选地,壳体本体410的厚度为0.3mm至1mm;具体地,壳体本体410的厚度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等。当壳体本体410太薄时,不能很好的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且机械强度不能很好的满足电子设备壳体400的要求,当壳体本体410的太厚时,则增加电子设备的重量,影响电子设备的手感,用户体验不好。
请参见图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400还包括粘接层430,所述粘接层430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410与所述装饰膜100之间,用于将所述壳体本体410与所述装饰膜100粘合。
可选地,粘接层43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防水光学胶(OCA胶)、防水液态光学胶(LOCA胶)等透光粘合剂。
请参见图25及图2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500,其包括显示屏510、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壳体400及处理器530。所述壳体400与所述显示屏510相背设置,所述装饰膜100位于所述壳体本体410远离显示屏510的一侧;所述处理器530位于所述壳体400与所述显示屏510之间,所述处理器530分别与所述壳体400的变色膜10及所述显示屏510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变色膜10的第一表面101在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之间进行切换,还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屏510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0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电子阅读器、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500。
关于壳体400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51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液晶显示屏、发光二极管显示屏(LED显示屏)、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屏(MicroLED显示屏)、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显示屏(MiniLED显示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LED显示屏)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处理器53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通用处理器530,其中,通用处理器530可以是能够处理电子指令的任何类型的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主处理器、控制器以及ASIC等等。处理器530用于执行各种类型的数字存储指令,例如存储在存储器550中的软件或者固件程序,它能使计算设备提供较宽的多种服务。
可选地,本申请的电子设备500还包括存储器550。存储器550与所述处理器530电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530运行所需的程序代码,控制显示屏510及变色膜10所需的程序代码、显示屏510的显示内容等。
可选地,存储器55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550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NVM),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FM)、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55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请参见图27及图28,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00还包括中框520及摄像头模组570,所述中框520设置于所述显示屏510与壳体400之间,且所述中框520的侧面显露于所述壳体400与所述显示屏510。所述中框520与所述壳体400围合成容置空间(图未示),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处理器530、存储器550及所述摄像头模组570。所述摄像头模组570与所述处理器530电连接,用于在处理器530的控制下,进行拍摄。
可选地,所述壳体400上具有透光部401,所述摄像头模组570可通过所述壳体400上的透光部401拍摄,即,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头模组570为后置摄像头模组570。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部401可设置在所述显示屏510上,即,所述摄像头模组570为前置摄像头模组570。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所述透光部401为开口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部401可不为开口,而是为透光的材质,比如,塑料、玻璃等。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电子设备500仅仅为所述壳体400所应用的电子设备500的一种形态,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500的限定,也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400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此外,还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在相互之间不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又一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的实施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装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色膜,所述变色膜具有第一表面,所述变色膜的第一表面显示的颜色可在第一颜色及第二颜色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不同;以及
光学镀膜,所述光学镀膜层叠设置于所述变色膜的第一表面侧,所述光学镀膜具有远离所述变色膜的第二表面;当所述第一表面显示第一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显示第一图案;当所述第一表面显示第二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显示第二图案;其中,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均包括至少两种颜色,所述第一图案的颜色分布与所述第二图案的颜色分布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镀膜具有图案区及非图案区,所述第二表面对应所述非图案区的位置显示第三颜色;当所述第一表面显示所述第一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对应所述图案区的位置显示所述第一图案;当所述第一表面显示所述第二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对应所述图案区的位置显示所述第二图案;其中,所述第一颜色、所述第二颜色及所述第三颜色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区与所述非图案区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光学镀膜位于所述图案区的部分与所述光学镀膜位于非图案区的部分的厚度不同;
所述光学镀膜位于所述图案区的部分与所述光学镀膜位于非图案区的部分的材料组成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区包括多个图案子区,所述多个图案子区反射的可见光的波段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图案子区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光学镀膜位于多个图案子区的部分具有至少两种厚度;
所述光学镀膜位于多个图案子区的部分中至少两个部分的材料组成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镀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盖底层及真空镀膜层,所述盖底层设置于所述真空镀膜层对应非图案区面向所述变色膜的一侧,所述真空镀膜层包括多层第一真空镀膜子层及多层第二真空镀膜子层,所述第一真空镀膜子层与所述第二真空镀膜子层依次交替层叠设置,位于所述图案区及位于所述非图案区的第一真空镀膜子层及第二真空镀膜子层中的至少一种的层数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区的透光率T1的范围85%≤T1≤99%,所述图案区的反光率R1的范围1%≤R1≤15%;所述非图案区的透光率T2的范围0%≤T2≤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变色膜处于第一电场时,所述变色膜的所述第一表面显示所述第一颜色;当所述变色膜处于第二电场时,所述变色膜的所述第一表面显示所述第二颜色,其中,所述第一电场与所述第二电场的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变色层及第二导电层,所述光学镀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用于加载电压,以使所述变色层处于第一电场或第二电场;所述变色层包括第一极性粒子及第二极性粒子,所述第一极性粒子具有第一颜色,所述第二极性粒子具有第二颜色;
当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加载第一电压差以产生第一电场时,所述第一极性粒子聚集于所述变色层靠近所述光学镀膜的一侧,以使所述变色膜的第一表面显示第一颜色;当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加载第二电压差以产生第二电场时,所述第二极性粒子聚集于所述变色层靠近所述光学镀膜的一侧,以使所述变色膜的第一表面显示第二颜色,其中,所述第一极性与所述第二极性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镀膜具有图案区及非图案区,所述变色膜还包括封装件,所述封装件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且环绕所述变色层的外周缘设置,所述封装件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处于所述非图案区的范围内。
11.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变色膜,所述变色膜具有第一表面,所述变色膜的第一表面显示的颜色可在第一颜色及第二颜色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不同;以及
制备光学镀膜,并将所述光学镀膜叠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光学镀膜具有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当所述第一表面显示第一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显示第一图案;当所述第一表面显示第二颜色时,所述第二表面显示第二图案;其中,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均包括至少两种颜色,所述第一图案的颜色分布与所述第二图案的颜色分布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镀膜具有图案区及非图案区,所述图案区包括多个图案子区;所述制备光学镀膜,包括:
提供基材层;
在所述基材层上形成第一镀膜层;
在所述第一镀膜层背离基材层的表面对应所述多个图案子区中的一部分图案子区的位置上设置第一遮蔽件;
在第一镀膜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表面形成第二镀膜层;
在所述第二镀膜层背离基材层的表面对应所述多个图案子区中的另一部分图案子区的位置上设置第二遮蔽件;
在第二镀膜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表面形成第三镀膜层,其中,所述第一镀膜层、第二镀膜层及所述第三镀膜层组成真空镀膜层;以及
在所述真空镀膜层对应非图案区的位置形成盖底层。
13.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本体;以及
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装饰膜,所述装饰膜与所述壳体本体层叠设置,用于装饰所述壳体本体。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
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相背设置,所述装饰膜位于所述壳体本体远离显示屏的一侧;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变色膜及所述显示屏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变色膜的第一表面在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之间进行切换,还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
CN202210648336.3A 2022-06-09 2022-06-09 装饰膜、壳体、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9289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8336.3A CN114928972B (zh) 2022-06-09 2022-06-09 装饰膜、壳体、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8336.3A CN114928972B (zh) 2022-06-09 2022-06-09 装饰膜、壳体、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8972A true CN114928972A (zh) 2022-08-19
CN114928972B CN114928972B (zh) 2023-07-25

Family

ID=82812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8336.3A Active CN114928972B (zh) 2022-06-09 2022-06-09 装饰膜、壳体、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897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338304U (zh) * 2021-02-19 2021-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504685A (zh) * 2021-07-21 2021-10-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3568238A (zh) * 2021-07-21 2021-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膜片、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3631002A (zh) * 2021-09-13 2021-11-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655671A (zh) * 2021-08-23 2021-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膜片、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3966113A (zh) * 2021-10-11 2022-01-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膜材以及膜材的制备方法
CN114143999A (zh) * 2021-11-30 2022-03-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组件、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4245648A (zh) * 2021-12-29 2022-03-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338304U (zh) * 2021-02-19 2021-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504685A (zh) * 2021-07-21 2021-10-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3568238A (zh) * 2021-07-21 2021-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膜片、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3655671A (zh) * 2021-08-23 2021-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膜片、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3631002A (zh) * 2021-09-13 2021-11-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966113A (zh) * 2021-10-11 2022-01-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膜材以及膜材的制备方法
CN114143999A (zh) * 2021-11-30 2022-03-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组件、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4245648A (zh) * 2021-12-29 2022-03-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8972B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77065B2 (ja) 表示パネル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れを含む電子機器
CN110928096B (zh) 电致变色器件、壳体和电子设备
CN214311196U (zh) 变色膜片、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9746324U (zh) 电子装置
CN112153837A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112074131A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WO2019201325A1 (zh) 功能膜片、玻璃板和终端
CN112165803A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111077714A (zh) 变色装饰膜及其形成方法
CN213069424U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KR20150014208A (ko) 터치센서
CN113504685B (zh) 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4143999B (zh) 装饰组件、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4173518B (zh) 电子设备的中框、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406835A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4928972B (zh) 装饰膜、壳体、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245648B (zh) 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3015384A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TWI616900B (zh) 四線電阻式觸控面板用介電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CN212851363U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WO2022052610A1 (zh) 电致变色模组、盖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384732A (zh) 复合变色器件、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US2023027349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EP4290987A1 (en) Color-changing film,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7157027U (zh) 复合变色器件、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