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6652A -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16652A
CN109116652A CN201811159209.7A CN201811159209A CN109116652A CN 109116652 A CN109116652 A CN 109116652A CN 201811159209 A CN201811159209 A CN 201811159209A CN 109116652 A CN109116652 A CN 109116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trate
electrochromic
pattern
patter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92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92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166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16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6652A/zh
Priority to EP19867045.7A priority patent/EP3851909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96382 priority patent/WO2020063054A1/zh
Priority to US17/210,084 priority patent/US11852943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1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 G02F1/152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G02F1/152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ion transporting layer, e.g. electroly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0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aused by electrodeposition, e.g. electrolytic deposition of an inorganic material on or close to an electrode
    • G02F1/1508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aused by electrodeposition, e.g. electrolytic deposition of an inorganic material on or close to an electrode using a solid electroly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5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63Operation of electrochromic cells, e.g. electrodeposition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2F2001/1536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dditional, e.g. protective, layer inside the cel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该电致变色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以及第二衬底,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具有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二衬底远离所述第二导电层一侧的表面上具有底部印刷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二衬底的一侧具有图案层,且所述图案层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多覆盖所述第一衬底的部分表面,所述电致变色装置的颜色可随着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由此,该电致变色装置具有丰富的外观效果。

Description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材料是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目前电致变色材料在信息、电子、能源、建筑以及国防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比如,电致变色材料应用在汽车后视镜上时,汽车后视镜可以呈现从镜面银到深色镜面的变化,可以起到防眩光的作用;又比如,电致变色材料应用到飞机旋窗或者建筑玻璃上,飞机旋窗或者建筑玻璃可以呈现由浅到深的颜色变化,具有遮光用途等。
随着电子设备领域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电子设备的电致变色装置材料也随之丰富。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不仅追求功能的多样化,而且对其外观、质感等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目前电子设备的外观壳体,一旦制备完成后,其外观颜色为固定、不可变的,因此难以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发明人发现,目前的电致变色装置,尤其是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的电致变色装置,其颜色等外观效果方面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电致变色材料的颜色可以随着电压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将电致变色材料应用到电致变色装置,电致变色装置可以在不同的电压下呈现不同的颜色,从而电致变色装置在制作好之后,其颜色可以随着电压发生变化,颜色较为丰富,例如,利用该电致变色装置制作的电子设备的外观壳体,制作好之后,其颜色可以随着电压发生变化,颜色较为丰富。然而发明人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上述方案制备的电致变色装置,只能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外观效果,无法实现纹理、图案等多种外观效果的叠加,产品的外观效果相对单一;并且,在某一固定电压状态下整个电致变色装置只能呈现一种颜色,无法实现多种颜色的撞色效果,并且较难根据需要在电致变色装置的部分区域实现变色,而其他区域的颜色保持不变。因此,如果能提出一种新的电致变色装置,可以简便地使利用电致变色材料制备的电致变色装置实现多种图案、纹理等组合效果,并且可以在同一电压状态下实现多种颜色的撞色效果,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致变色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电致变色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以及第二衬底,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具有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二衬底远离所述第二导电层一侧的表面上具有底部印刷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二衬底的一侧具有图案层,且所述图案层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多覆盖所述第一衬底的部分表面,所述电致变色装置的颜色可随着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由此,通过简便地设置图案层,并将图案层设置在第二导电层远离第二衬底的一侧,可以使该电致变色装置同时呈现电致变色颜色以及多种图案、纹理等的组合效果,并且可以简便地实现撞色效果以及局部变色效果等,将该电致变色装置应用到电子设备的外观壳体时,可以丰富壳体的外观,提升了产品的表现力。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形成电致变色单元的步骤、形成图案层的步骤以及形成底部印刷层的步骤,其中,所述形成电致变色单元的步骤包括:在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以及第二衬底之间,依次设置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图案层形成在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二衬底的一侧,且所述图案层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多覆盖所述第一衬底的部分表面;所述底部印刷层形成在所述第二衬底远离所述第二导电层一侧的表面上。由此,该方法可以简便地制备具有丰富的外观效果的电致变色装置,当该电致变色装置作为电子设备的外观壳体时,该方法可以简便地制备具有丰富的外观效果的壳体。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包括:前面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电致变色装置变色;以及屏幕,所述屏幕用于显示信息。由此,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备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备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光学胶层;20:第二光学胶层;30:基材;100:第一衬底;200:第一透明导电层;300:电致变色层;400:电解质层;500:离子储存层;600:第二导电层;700:第二衬底;800:底部印刷层;900:图案层;1000:电致变色装置;1100: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致变色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电致变色装置10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100以及第二衬底700,以及位于第一衬底100和第二衬底700之间的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以及第二导电层600,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以及第二导电层600之间具有电致变色层300,第二衬底700远离第二导电层600一侧的表面上具有底部印刷层800,第二导电层600远离第二衬底700的一侧具有图案层900,且图案层900在第一衬底100上的正投影至多覆盖第一衬底100的部分表面,该电致变色装置1000的颜色可随着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以及第二导电层400之间的电压的改变而改变。也即是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衬底100、第一透明导电层200、电致变色层300、第二导电层600、第二衬底700、底部印刷层800以及图案层900。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200设置在第一衬底100上,电致变色层300设置在第一透明导电层200远离第一衬底100一侧的表面上,第二导电层600设置在电致变色层300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一侧的表面上,第二衬底700设置在第二导电层600远离电致变色层300一侧的表面上,底部印刷层800设置在第二衬底700远离第二导电层600一侧的表面上,图案层900设置在第二导电层600远离第二衬底700的一侧,且图案层900在第一衬底100上的正投影至多覆盖第一衬底100的部分表面。由此,通过简便地设置图案层900,并将图案层900设置在第二导电层600远离第二衬底700的一侧(该电致变色装置1000的第一衬底100为使用时朝向用户的一侧),从而可以使该电致变色装置1000同时呈现电致变色颜色以及多种图案、纹理等的组合效果,并且可以简便地实现撞色效果以及局部变色效果等,将该电致变色装置1000应用到电子设备的外观壳体时,可以丰富壳体的外观,提升产品的表现力。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装置能实现上述技术效果的原理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利用电致变色材料制备的电致变色装置,尤其当该电致变色装置用于电子设备的外观壳体时,虽然其颜色可以随着电压变化,但是该电致变色装置只能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外观效果,无法实现纹理、图案等多种外观效果的叠加,产品的外观效果相对单一;并且,在某一固定电压状态下整个电致变色装置只能呈现一种颜色,无法实现多种颜色的撞色效果,并且较难根据需要在电致变色装置的部分区域实现变色,其他区域的颜色保持不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装置,通过设置图案层,具体的,该电致变色装置的第一衬底可以为使用时朝向用户的一侧,图案层可以设置在第二导电层远离第二衬底的一侧,即图案层可以设置在电致变色装置中第二导电层朝向用户一侧的任意位置,且图案层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只覆盖第一衬底的部分表面,从而该图案层可以简便地对电致变色层呈现的电致变色颜色进行部分遮蔽,使该电致变色装置同时呈现电致变色颜色以及图案层的颜色、图案、纹理等的组合效果,丰富了电致变色装置的外观;并且,通过对图案层的光透过率的设计,当图案层的透光率较大时,图案层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区域(参考图1中所示出的图案层900在第一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区域100A),可以呈现电致变色颜色以及图案层的叠加效果,将该电致变色装置1000应用到电子设备的外观壳体时,可以进一步丰富壳体的外观。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该电致变色装置的各个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衬底100的具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只要第一衬底是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即可,由此,电致变色层300产生的颜色可以透过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以及第一衬底100呈现出来。具体的,形成第一衬底100的透明材料可以为玻璃,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耐腐蚀性、耐热性以及易于加工等优点,并且取材简便,成本低廉。具体的,形成第一衬底100的透明材料可以为塑胶,更具体的,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聚碳酸酯,由此,可以增强电致变色装置的韧性,使电致变色装置具有耐摔性能,并且其成本也较为低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衬底100也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外观壳体,由此,可以简便地使电子设备的外观壳体具有丰富的电致变色的外观效果,丰富了电子设备的外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透明导电层200的具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具体的,可以为金属氧化物薄膜或者纳米银,其中,金属氧化物薄膜可以为氧化铟锡(ITO)薄膜、铟锌氧(IZO)薄膜、铟镓锌(IGZO)薄膜或铝锌氧(AZO)薄膜。由此,第一透明导电层200可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以及较高的透明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致变色层300的具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为无机物,也可以为有机物。例如,形成电致变色层300的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可以为三氧化钨(WO3),可以为五氧化二钒(V2O5)等;形成电致变色层300的有机物可以为有机小分子电致变色材料,例如联吡啶等;形成电致变色层300的有机物也可以为导电聚合物,例如可以为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聚咔唑、聚呋喃、聚吲哚及其衍生物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第二导电层600的具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具有导电性能即可,具体的,第二导电层600可以是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也可以是由不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例如,可以由氧化铟锡(ITO)薄膜、铟锌氧(IZO)薄膜形成,也可以由铝、铜等金属材料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衬底100由透明材料例如玻璃形成时,第二衬底700可以是由透明材料或者不透明材料形成的,具体的,第二衬底700也可以是由玻璃、塑胶等材料形成的。具体的,第二衬底700可以是由柔性的塑料膜片形成的,例如,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或者聚碳酸酯膜。由此,柔性材料形成的第二衬底700的厚度较小,可以减薄电致变色装置的整体厚度,且在柔性材料上镀第二导电层600的效率较高,成本较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第二导电层600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时,可以在第二衬底700远离第二导电层600一侧的表面形成底部印刷层800,当该电致变色装置用于形成电子设备的外观壳体时,该底部印刷层800可以遮挡电子设备中的元器件,且能够进一步丰富电致变色装置最终呈现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在第二衬底700远离第二导电层600一侧的表面直接印刷不同颜色的油墨或者设置不同的纹理效果,只要能遮挡电子设备中的元器件即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也可以在第二衬底700远离第二导电层600一侧的表面粘贴具有一定颜色或者纹理等效果的膜片(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片),由此,也可以简便地遮挡电子设备中的元器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5,电致变色装置1000可以进一步包括依次设置的电解质层400以及离子储存层500,电解质层400以及离子储存层500位于电致变色层300和第二导电层600之间,其中,所电解质层400位于靠近电致变色层300的一侧。也即是说,电解质层400位于电致变色层300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一侧的表面上,离子储存层500位于电解质层400远离电致变色层300一侧的表面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电致变色层300是由有机材料形成时,电解质层400可以是由胶状材料构成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解质层400中的离子可以与电致变色层300中的电致变色材料发生掺杂或脱掺杂,进而使得电致变色层300发生颜色变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离子储存层500的厚度可以为纳米级别。由此,可以使电致变色层发生颜色变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离子储存层500中的离子呈现一定的颜色,当离子储存层500的厚度较厚时,离子储存层500的颜色较深,在电致变色装置不加电压时离子储存层500的颜色便会透过电解质层400、电致变色层300、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以及第一衬底100,使得电致变色装置呈现一定程度的颜色,影响电致变色装置的变色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案层900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要实现的外观效果进行设计。例如,图案层900可以包括纹理印刷亚层、光学镀膜亚层以及油墨亚层的至少之一。具体的,图案层900可以包括油墨亚层,油墨亚层可以具有单一的颜色效果,也可以具有多种颜色的组合效果,例如油墨亚层可以具有多种颜色的撞色效果以及渐变色效果等。具体的,图案层900也可以同时具有颜色以及纹理图案等的组合效果,由此,该图案层900的颜色以及纹理图案等外观效果可以和电致变色层300颜色效果进行组合,进而丰富了电致变色装置的外观。例如,参考图1,第一衬底100上设置了图案层900的区域100A可以具有图案层900呈现的颜色以及图案等外观效果,未设置图案层900的区域100B可以呈现出电致变色层300的颜色以及颜色变化效果,从而可以在电致变色装置1000上实现图案层900的外观效果和电致变色层300的外观效果的组合,进一步丰富了电致变色装置1000的外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案层900的透明度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图案层900可以是完全不透明的,从而电致变色装置1000可以呈现图案层900和电致变色层300的颜色等的组合效果。具体的,图案层900也可以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例如图案层900的透过率可以大于5%,由此,在第一衬底100上,图案层900的正投影所在的区域,可以同时呈现图案层900的颜色、纹理图案等外观,以及电致变色层300的颜色等的叠加效果,从而进一步丰富了电致变色装置的外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参考图1,可以预先在第一衬底100的一侧设置具有第一颜色的图案层900,在某一电压状态下,电致变色层300呈现第二颜色,则第一衬底100上设置了图案层900的区域100A呈现出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叠加效果(即第三颜色),未设置图案层900的区域100B呈现出电致变色层300的第二颜色,由此,在电致变色装置1000上实现了第三颜色和第二颜色的撞色效果;并且,随着电压的改变,电致变色层300的颜色变化时,第一衬底100上设置了图案层900的区域100A可以呈现出各个颜色与图案层900叠加后的颜色效果,从而使设置了图案层900的区域100A也可以随着电压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颜色效果,并且设置了图案层900的区域100A和未设置图案层900的区域100B可以呈现丰富的撞色效果,极大地丰富了电致变色装置的外观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案层900在第一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的位置以及大小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实现的外观效果进行设计,例如,当该电致变色装置用于形成电子设备的外观壳体时,图案层900可以覆盖第一衬底100上除了LOGO(商标)标记(图中未示出)之外的所有区域,由此,电致变色装置1000上设置了LOGO标记的区域可以呈现电致变色层300的颜色,其他区域可以呈现图案层900的颜色以及图案等外观效果,或者呈现图案层900与电致变色层300叠加的颜色以及图案等外观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致变色装置的外观。由此,通过调节图案层900的大小和设置位置,可以简便地控制电致变色装置1000上的变色区域以及变色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案层900可以直接形成在电致变色装置1000上的某一位置处,例如,可以直接在第一衬底上印刷油墨等,以形成图案层900,也可以预先在膜片(例如PET膜片)上制作好具有一定颜色、图案、纹理等效果的图案层900,然后将该包括膜片的图案层900粘贴在电致变色装置1000中的相应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案层900位于第二导电层600远离第二衬底700的一侧,也即是说,图案层900可以位于第一衬底100和第二导电层600之间的任意位置,以及第一衬底100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200的一侧。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该图案层900的各个设置位置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2,图案层900可以位于第一衬底100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200的一侧。具体的,电致变色装置10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光学胶层10,第一光学胶层10位于图案层900和第一衬底100之间,即:第一光学胶层10位于图案层900上,图案层900可以通过第一光学胶层10粘贴在第一衬底100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一侧的表面上。由此,可以简便地将图案层900进行贴合。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致变色装置1000可以进一步包括基材30以及第二光学胶层20,第二光学胶层20位于图案层900远离第一光学胶层10一侧的表面上,并且基材30通过第二光学胶层20粘贴在图案层900远离第一衬底100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基材30可以为玻璃板材或塑胶板材,也即是说,基材30可以为电致变色装置1000未设置电致变色单元(电致变色单元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300、电致变色层300、第二导电层600第二衬底700以及底部印刷层800)以及图案层900时的电致变色装置基板,当该电致变色装置用于形成电子设备的壳体时,基材30可以具有壳体的尺寸和形状,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支撑能力。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图案层900位于第一衬底100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200的一侧时,基材30(即电致变色装置基板)、图案层900以及电致变色单元可以分别作为独立的单元进行制作,将其分别制作好之后,可以简便地利用光学胶将其粘贴在一起,即可形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装置1000,从而无需改变已有的制作电致变色单元的工艺等,操作较为简单。例如,独立制作基材30(即电致变色装置基板)、图案层900以及电致变色单元时,基材30的成型加工较为简便,可以利用已有的生产工艺,无需考虑在基材30上形成电致变色单元的难易程度等;例如,可以制作的图案层900的种类也较为丰富,例如,可以在膜片上印刷油墨,进行光学镀膜等,而无需考虑图案层和电致变色单元一起制作时,由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的沉积温度较高,会影响油墨层的形状以及性质等;例如,制作电致变色单元时,可以无需考虑油墨层是否耐高温等,并且第一衬底以及第二衬底可以均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后期,可以通过光学胶将其与图案层900以及基材30进行贴合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参考图3,图案层900可以位于第一衬底100和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之间,即:图案层900可以位于第一衬底100靠近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一侧的表面上,第一透明导电层200覆盖图案层900远离第一衬底100一侧的表面,以及第一衬底100朝向图案层900的一侧,未被图案层900覆盖的表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在第一衬底100和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之间的部分区域设置了图案层900,因此,在第一衬底100上沉积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200时,第一透明导电层200沉积在图案层900以及第一衬底100的表面,如果第一透明导电层200的厚度过小,容易造成第一透明导电层200的厚度均匀性性较差,进而影响第一透明导电层200的导电性能等,影响电致变色装置的使用性能,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透明导电层200的厚度不小于30nm,可以为30-250nm,由此,可以避免因第一透明导电层200的厚度过小造成的不良。具体的,第一透明导电层200的厚度可以为150-250nm,由此,具有该厚度的第一透明导电层200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案层900的厚度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遮蔽第一透明导电层200的部分区域即可。具体的,在印刷了图案层900的第一衬底100上沉积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200时,最终形成的第一透明导电层200远离第一衬底100的一侧可能具有一定的厚度偏差(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上图案层900对应的区域较厚凸出),但由于该厚度偏差较小,不影响电致变色装置的使用性能,并且,可以通过后续在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上形成其他结构时进行调整,只要使最终形成的电致变色装置的表面较为平整即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后续需要在图案层900远离第一衬底100的一侧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200,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200时采用的沉积等方法,温度较高,因此,形成图案层900的油墨可以为耐高温油墨,从而在整个制备电致变色装置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图案层900的结构和外观,进一步提高了电致变色装置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案层900位于第一衬底100和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之间时,还可以覆盖第一接线区域(图中未示出,第一接线区域用于设置连接电源和第一透明导电层的连接线,该连接线通常为不透明的,如不设置其他遮蔽结构,该连接线的颜色会从第一衬底表面透出,造成电致变色装置外观缺陷)。由此,该图案层900可以遮蔽第一接线区域中的不透明连接线等,避免不透明连接线造成的电致变色装置的外观缺陷,提升电致变色装置的外观。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参考图4,图案层900可以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200和电致变色层300之间,即:图案层900可以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200远离第一衬底100一侧的表面上,电致变色层300覆盖图案层900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200一侧的表面,以及第一透明导电层200朝向图案层900的一侧,未被图案层900覆盖的表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5,图案层900可以位于离子储存层500和第二导电层600之间,即:图案层900可以位于第二导电层600远离第二衬底700一侧的表面上,离子储存层500覆盖图案层900远离第二导电层600一侧的表面,以及第二导电层600朝向图案层900的一侧,未被图案层900覆盖的表面。具体的,可以先在第一衬底100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200(或者先在第二衬底700上形成第二导电层600),然后将包括膜片的图案层900贴合在第一透明导电层200(或第二导电层600)上的相应位置,然后再形成电致变色层300(或者形成离子储存层5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6,图案层900可以与电解质层400同层设置,且图案层900的厚度和电解质层400的厚度相同。具体的,可以先在离子储存层500远离第二导电层600一侧的表面上形成图案层900,例如粘贴包括膜片的图案层900,然后再在离子储存层500远离第二导电层600一侧未被图案层900覆盖的表面形成电解质层400,例如涂覆胶状的电介质层材料等。形成的电解质层400的厚度可以与图案层900的厚度相同,从而通过调节形成图案层900的膜片的厚度,可以简便地调节电解质层400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形成该电致变色装置的各层材料包括半固体材料时,该电致变色装置还可以包括绝缘胶。由此,可以对电致变色装置进行封装,提高电致变色装置的密封性,使电致变色装置在加电压时呈现良好的外观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绝缘胶可以为胶带。关于绝缘胶的位置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实现上述效果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绝缘胶可以位于第一衬底以及第二衬底之间,并绕设在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以及离子储存层的外围,并对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以及离子储存层进行密封。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绝缘胶位于第一衬底以及第二衬底之间,并绕设在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的外围,并对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进行密封。由此,可以密封并绝缘电致变色层,防止外界环境对其的干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电致变色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导线,连接导线与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相连。由此,可以通过控制电路向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施加电压,控制电致变色层变色。由此,该电致变色层在同一电压下,不同的电致变色块可以呈现不同的颜色,即可以实现撞色效果;当电压改变时,各个电致变色块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的撞色效果,丰富了电致变色装置的外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形成的连接导线还可以为铜胶带,铜胶带向远离电致变色层的一侧延伸,且铜胶带靠近电致变色层一侧的边缘,与其所连接的导电层(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的边缘之间具有重叠区域。由此,可以利用铜胶带实现电传导。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连接导线还可以为金属导线,通过绝缘胶将金属导线以及导电层连接起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简便地制备同时具有图案层的颜色、图案、纹理等外观以及电致变色层的颜色的组合和叠加效果的电致变色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制备的电致变色装置可以为前面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由此,该方法制备的电致变色装置可以具有前面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形成电致变色单元的步骤、形成图案层的步骤以及形成底部印刷层的步骤,其中,形成电致变色单元的步骤、形成图案层的步骤以及形成底部印刷层的步骤的先后顺序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图案层的具体设置位置,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可以在制作电致变色单元中的各层结构时,增加形成图案层的步骤。例如,可以在制作好电致变色单元后,将底部印刷层形成在第二衬底远离第二导电层的一侧,也可以先在第二衬底上形成底部印刷层,再将第二衬底和第一衬底贴合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7,该方法包括:
S100:在第一衬底上形成电致变色单元
在该步骤中,在第一衬底上形成电致变色单元。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致变色单元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一衬底上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第二衬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致变色单元的具体形成方式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电致变色层的具体材料(例如无机物、有机小分子、导电聚合物)选择合适的制备工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参考图8,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S10:在第一衬底上形成第一透明导层
在该步骤中,在第一衬底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衬底可以为前面所述的第一衬底,例如,第一衬底可以是由透明材料形成的,第一材料可以为玻璃或塑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透明导电层可以为前面所述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具体的,可以为氧化铟锡或者纳米银等,第一透明导电层可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以及较高的透明度。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透明导电层可以通过沉积(即溅镀)的方式形成。由此,可以利用简单的工艺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
S20:形成电致变色层
在该步骤中,在前面所述的形成有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衬底上,形成电致变色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具体的,电致变色材料可以为无机物,例如可以为三氧化钨、五氧化二钒等;可以为有机物等,例如,电致变色材料可以为有机小分子,如联吡啶;可以为导电聚合物,如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致变色材料为无机物时,可以先将无机物纳米颗粒分散在溶剂中,然后采用印刷法制备电致变色层;具体的,电致变色材料为有机小分子时,可以采用真空灌装法形成电致变色层;具体的,由导电聚合物形成的电致变色层可以利用电聚合、热聚合、涂覆以及光聚合等方法制备。由此,电致变色层的制备方法多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电致变色层的具体材料进行选择。
S30:在第二衬底上形成第二导电层
在该步骤中,在第二衬底上形成第二导电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衬底可以为前面所述的第二衬底,第二导电层可以为前面所述的第二导电层,第二衬底可以是由透明材料或者不透明材料形成的。例如,第二导电层可以是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具体的,可以为氧化铟锡或者纳米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第二导电层的方法可以与前面所述的形成第一导电层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40:将形成有电致变色层的第一衬底和形成有第二导电层的第二衬底贴合
在该步骤中,将形成有电致变色层的第一衬底和形成有第二导电层的第二衬底贴合,第二导电层与电致变色层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一侧相接触,以便形成所述电致变色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封装过程可以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在电致变色层的外围设置绝缘胶,并将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对向设置,通过绝缘胶相连。由此,可以密封并绝缘电致变色层,防止外界环境对其的干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一衬底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电致变色层之后,可以先将第二导电层形成在第二衬底上(如前所述),也可以直接将第二导电层形成在电致变色层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一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电致变色层的材料等进行合理选择。具体的,当电致变色层由无机物形成时,在第一衬底上形成油墨层之后,可以在第一衬底上依次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以及第二导电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离子存储层以及形成电解质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离子储存层以及电解质层可以为前面所述的离子储存层以及电解质层,在此不再赘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解质层可以防止迁移的正负离子快速汇聚,从而进一步提高电致变色层变色的稳定性。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离子存储层可以形成在第二导电层远离第二衬底的一侧,电解质层可以形成在离子储存层远离第二导电层的一侧,然后将第二衬底上的电解质层与第一衬底上电致变色层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一侧相接触贴合,以便形成电致变色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也可以直接将电解质层形成在电致变色层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一侧,将离子储存层形成在电解质层远离电致变色层的一侧,以便形成电致变色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当电致变色层由导电聚合物形成时,可以通过旋涂、淋涂、滚涂、刮涂、浸涂、喷涂或者丝印形成离子储存层,可以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在离子储存层远离第二导电层的一侧均匀涂覆电解质层材料,以便得到电解质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当电致变色层由无机物(例如三氧化钨)形成时,可以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形成离子储存层以及电解质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当电致变色层由有机小分子(例如联吡啶)形成时,可无需额外制备离子存储层以及电解质层,采用真空灌装的方式形成电致变色层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关于绝缘胶的种类不受特别限制,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绝缘胶可以为绝缘胶带,绝缘胶带的厚度与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以及离子储存层的厚度之和相一致。由此,可以实现对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以及离子储存层的密封。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绝缘胶还可以为胶水,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的外围,通过点胶的方式设置绝缘胶,实现对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以及离子储存层的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时还可以同步形成连接导线,绝缘胶设置在连接导线远离导电层的一侧。连接导线的具体材料以及设置方式可以与前面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由此,可以通过控制电路向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施加电压,控制电致变色层变色。由此,该电致变色层在同一电压下,不同的电致变色块可以呈现不同的颜色,即可以实现撞色效果;当电压改变时,各个电致变色块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的撞色效果,丰富了电致变色装置的外观。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可以先在第一衬底上依次设置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电致变色层,再在第二衬底上依次设置第二导电层(或者设置第二导电层、离子储存层以及电解质层);也可以先在第二衬底上依次设置第二导电层(或者设置第二导电层、离子储存层以及电解质层),然后在第一衬底上依次设置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电致变色层。也即是说,形成具有各层结构的第一衬底以及第二衬底的顺序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在封装之前,在两个衬底上分别形成需要形成的结构即可。
S200:形成图案层
在该步骤中,形成图案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案层可以形成在第一衬底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一侧,或者设置在第一衬底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任意位置。如前所述,可以直接在第一衬底上印刷油墨等,以形成图案层,也可以预先在膜片(例如PET膜片)上制作好具有一定颜色、图案、纹理等效果的图案层,然后将该包括膜片的图案层粘贴在电致变色装置中的相应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图案层可以夹设在第一光学胶层以及第二光学胶层之间,并且基于第一光学胶层以及第二光学胶层,将图案层固定。具体的,电致变色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基材,基于第二光学胶层,可以将图案层固定在基材的表面,并且,基于第一光学胶层,可以将电致变色单元固定在第一光学胶层远离所述图案层的一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前所述,当图案层形成在第一衬底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一侧时,图案层可以作为独立的单元进行制作,将其制作好之后,可以简便地利用光学胶将其粘贴在第一衬底的表面(例如利用第一光学胶层粘贴在第一衬底的表面),从而无需改变已有的制作电致变色单元的工艺等,操作较为简单。并且,还可以将图案层以及电致变色单元通过第二光学胶层粘贴在基材(即电致变色装置基板)上,由此,基材的成型加工较为简便,可以利用已有的生产工艺,无需考虑在基材上形成电致变色单元的难易程度等;可以制作的图案层的种类也较为丰富,例如,可以在膜片上印刷油墨,进行光学镀膜等,而无需考虑图案层和电致变色单元一起制作时,由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的沉积温度较高,会影响油墨层的形状以及性质等;例如,制作电致变色单元时,可以无需考虑油墨层是否耐高温等,并且第一衬底以及第二衬底可以均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后期,可以通过光学胶将其与图案层以及基材30进行贴合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图案层形成在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第一衬底的一侧时,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可以先在第一衬底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然后在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第一衬底的一侧形成图案层,然后形成电致变色层,电致变色层可以覆盖图案层,以及第一透明导电层未被图案层覆盖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图案层形成在第一衬底靠近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一侧时,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首先在第一衬底靠近第一透明导电层一侧的表面印刷油墨,以便形成图案层;然后在图案层远离第一衬底一侧的表面,以及第一衬底朝向图案层一侧,未被图案层覆盖的表面沉积透明导电材料,以便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常用的在第一衬底上沉积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的方法中,例如在第一衬底上沉积氧化铟锡(ITO)时,沉积温度一般为300-450摄氏度。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由于预先在第一衬底上印刷了油墨层(即图案层),油墨层(即图案层)的耐高温性能较差,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案层远离第一衬底的一侧以及在第一衬底上沉积ITO时,沉积温度较低,例如沉积温度不大于350摄氏度,并且,前面步骤中形成油墨层时,所采用的油墨为耐高温油墨,因此,可以保证在油墨层上沉积ITO时,不会影响油墨层的性能,同时沉积的ITO层也具有较好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沉积得到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不小于30nm,可以为30-250nm,由此,可以避免因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过小造成的不良。具体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可以为150-250nm,由此,具有该厚度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沉积速率可以为5-15nm/min,由此,可以形成性能良好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当沉积速率过大或过小时,会造成沉积的第一透明导电层表面不平整、均一性不好等不良。具体的,沉积速率可以为7-10nm/min。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面积为~~的第一衬底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时,沉积时间为15-20分钟,沉积得到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150nm,沉积面积可以为150mm*70mm。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图案层和电解质层同层设置时,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电致变色层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一侧的表面上粘贴包括膜片的图案层,然后在电致变色层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一侧未被图案层覆盖的表面上形成电解质层,其中,电解质层的厚度和图案层的厚度相同。从而通过调节形成图案层的膜片的厚度,可以简便地调节电解质层的厚度。
S300:形成底部印刷层
在该步骤中,在第二衬底远离第二导电层的一侧形成底部印刷层,以遮挡电子设备中的元器件,且能够进一步丰富电致变色装置最终呈现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第二衬底远离第二导电层一侧的表面直接印刷不同颜色的油墨或者设置不同的纹理效果,也可以在第二衬底远离第二导电层一侧的表面粘贴具有一定颜色或者纹理等效果的膜片(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片),以便形成底部印刷层。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9,该电子设备1100包括:前面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1000、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以及屏幕(图中未示出),该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电子设备1100的运行状态,控制电致变色装置1000变色,屏幕用于显示信息。由此,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电子设备的外观丰富,表现力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控制电路可以根据电子设备1100的运行状态,控制电致变色装置的电压,以使电致变色层进行变色。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致变色装置1000可以为电子设备1100的外观壳体,从而该电子设备的壳体可以实现多种颜色的撞色以及变色效果,该电子设备的外观丰富,表现力强。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或便携式并执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设备中的任何一种。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TM,基于Android 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 DS TM,PlayStationPortable TM,Gameboy Advance TM,iPhone 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手表、入耳式耳机、吊坠、头戴式耳机等,电子设备还可以为其他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眼镜、电子衣服、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纹身、电子设备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
电子设备还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照相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车辆运输仪器、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打印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或MPEG-2)音频层3(MP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
在一些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多种功能(例如,播放音乐,显示视频,存储图片以及接收和发送电话呼叫)。如果需要,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其他手持设备、腕表设备、吊坠设备、听筒设备或其他紧凑型便携式设备的便携式设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7)

1.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以及第二衬底,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具有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二衬底远离所述第二导电层一侧的表面上具有底部印刷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二衬底的一侧具有图案层,且所述图案层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多覆盖所述第一衬底的部分表面,所述电致变色装置的颜色可随着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压的改变而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一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位于所述图案层和所述第一衬底之间,所述图案层通过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粘贴在所述第一衬底上;
第二光学胶层,所述第二光学胶层位于所述图案层远离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一侧的表面上;以及
基材,所述基材通过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粘贴在所述图案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以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30-25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所述电致变色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依次设置的电解质层以及离子储存层,所述电解质层以及所述离子储存层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其中,所述电解质层位于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与所述电解质层同层设置,且所述图案层的厚度和所述电解质层的厚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离子储存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是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包括纹理印刷亚层、光学镀膜亚层以及油墨亚层的至少之一。
11.一种制备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电致变色单元的步骤、形成图案层的步骤以及形成底部印刷层的步骤,
其中,所述形成电致变色单元的步骤包括:在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以及第二衬底之间,依次设置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以及第二导电层;
所述图案层形成在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二衬底的一侧,且所述图案层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多覆盖所述第一衬底的部分表面;
所述底部印刷层形成在所述第二衬底远离所述第二导电层一侧的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电致变色单元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衬底上形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电致变色层;在所述第二衬底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将形成有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所述第一衬底和形成有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第二衬底进行贴合,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二衬底的一侧相接触;
或者,所述形成电致变色单元包括:依次在所述第一衬底上形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电致变色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夹设在第一光学胶层以及第二光学胶层之间,所述电致变色装置进一步包括基材,形成所述图案层包括基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将所述图案层固定在所述基材的表面,
并且,基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将所述电致变色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光学胶层远离所述图案层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衬底上形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
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形成所述图案层;
形成所述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覆盖所述图案层,以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未被所述图案层覆盖的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表面印刷油墨,以便形成所述图案层;
在所述第一衬底设置有所述图案层的一侧,沉积透明导电材料,以便形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沉积温度不大于350摄氏度,沉积速率为5-15nm/min,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覆盖所述图案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一衬底未被所述图案层覆盖的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电致变色层之后,进一步包括形成离子存储层的步骤,并在所述离子存储层远离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一侧粘贴由膜片形成的所述图案层,在所述离子存储层未被所述图案层覆盖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电解质层,并控制所述电解质层的厚度和所述图案层的厚度相符。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电致变色装置变色;以及
屏幕,所述屏幕用于显示信息。
CN201811159209.7A 2018-09-30 2018-09-30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91166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9209.7A CN109116652A (zh) 2018-09-30 2018-09-30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EP19867045.7A EP3851909B1 (en) 2018-09-30 2019-07-17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PCT/CN2019/096382 WO2020063054A1 (zh) 2018-09-30 2019-07-17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US17/210,084 US11852943B2 (en) 2018-09-30 2021-03-23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9209.7A CN109116652A (zh) 2018-09-30 2018-09-30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6652A true CN109116652A (zh) 2019-01-01

Family

ID=64857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9209.7A Pending CN109116652A (zh) 2018-09-30 2018-09-30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52943B2 (zh)
EP (1) EP3851909B1 (zh)
CN (1) CN109116652A (zh)
WO (1) WO2020063054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1777A (zh) * 2019-01-12 2019-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78320A (zh) * 2019-06-18 2019-09-24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功能多样的手机保护机构
CN110933888A (zh) * 2019-12-16 2020-03-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063054A1 (zh) * 2018-09-30 2020-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3391496A (zh) * 2021-06-30 2021-09-14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盖板组件
CN113467148A (zh) * 2020-03-31 2021-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膜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534558A (zh) * 2021-07-12 2021-10-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CN113703520A (zh) * 2020-05-21 2021-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805396A (zh) * 2020-06-12 2021-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组件和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4244922A (zh) * 2020-09-09 2022-03-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以及控制移动终端的壳体变色的方法
CN114245648A (zh) * 2021-12-29 2022-03-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1429B (zh) * 2021-04-23 2022-10-18 衡山县佳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变色炫彩手机后盖
CN114885552B (zh) * 2022-05-31 2023-10-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4622A (en) * 1974-09-26 1982-04-13 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 Multilayered electroplatographic element comprising ion conductive and electrochromic layers
CN1989445A (zh) * 2004-11-11 2007-06-27 Lg化学株式会社 显示信息的电致变色镜或窗
CN101131799A (zh) * 2006-08-24 2008-02-27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边框图案可变化的图象显示器
CN103885264A (zh) * 2012-12-20 2014-06-25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可逆电致变色壳件及其制造方法
KR20170094627A (ko) * 2016-02-11 2017-08-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기변색소자
CN108382043A (zh) * 2018-01-16 2018-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电子设备
CN108549184A (zh) * 2018-06-01 2018-09-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86932B2 (en) * 2009-02-24 2014-07-22 Ntera, Inc. Advanced electrode structur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GB2527775A (en) * 2014-07-01 2016-01-06 Univ Chemnitz Tech Electrochromic display device
CN105573003A (zh) * 2014-10-09 2016-05-11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边框变色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边框变色方法
CN106527810A (zh) * 2016-11-15 2017-03-2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及其后盖板
CN206848662U (zh) 2017-06-29 2018-01-0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
CN107864581B (zh) * 2017-10-30 2020-03-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841776A (zh) * 2017-11-13 2018-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金属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07427625U (zh) * 2017-11-15 2018-05-2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8177475A (zh) * 2017-12-12 2018-06-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金属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和移动终端
CN108198511A (zh) * 2017-12-29 2018-06-2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盖板及电子设备
CN108594557A (zh) * 2018-06-01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板材及制备方法、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08519709A (zh) * 2018-06-01 2018-09-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母板、电致变色单元、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08549185A (zh) * 2018-06-01 2018-09-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8549182A (zh) * 2018-06-19 2018-09-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制备壳体的方法、壳体、电致变色贴纸、电子设备
CN108541167A (zh) * 2018-06-26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09116652A (zh) * 2018-09-30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4622A (en) * 1974-09-26 1982-04-13 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 Multilayered electroplatographic element comprising ion conductive and electrochromic layers
CN1989445A (zh) * 2004-11-11 2007-06-27 Lg化学株式会社 显示信息的电致变色镜或窗
CN101131799A (zh) * 2006-08-24 2008-02-27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边框图案可变化的图象显示器
CN103885264A (zh) * 2012-12-20 2014-06-25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可逆电致变色壳件及其制造方法
KR20170094627A (ko) * 2016-02-11 2017-08-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기변색소자
CN108382043A (zh) * 2018-01-16 2018-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电子设备
CN108549184A (zh) * 2018-06-01 2018-09-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3054A1 (zh) * 2018-09-30 2020-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US11852943B2 (en) 2018-09-30 2023-12-2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9581777A (zh) * 2019-01-12 2019-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78320A (zh) * 2019-06-18 2019-09-24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功能多样的手机保护机构
CN110933888A (zh) * 2019-12-16 2020-03-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467148A (zh) * 2020-03-31 2021-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膜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703520A (zh) * 2020-05-21 2021-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805396A (zh) * 2020-06-12 2021-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组件和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4244922A (zh) * 2020-09-09 2022-03-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以及控制移动终端的壳体变色的方法
CN113391496A (zh) * 2021-06-30 2021-09-14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盖板组件
CN113534558A (zh) * 2021-07-12 2021-10-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WO2023284462A1 (zh) * 2021-07-12 2023-0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CN114245648A (zh) * 2021-12-29 2022-03-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4245648B (zh) * 2021-12-29 2023-08-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膜、壳体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63054A1 (zh) 2020-04-02
US11852943B2 (en) 2023-12-26
EP3851909A4 (en) 2021-10-13
US20210208466A1 (en) 2021-07-08
EP3851909A1 (en) 2021-07-21
EP3851909B1 (en) 2022-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6652A (zh)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9164659A (zh) 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9040570A (zh) 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组件、闪光灯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49182A (zh) 制备壳体的方法、壳体、电致变色贴纸、电子设备
CN108614381A (zh)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1025810B (zh) 电致变色组件、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08549184A (zh)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0740592B (zh) 壳体、电子设备
CN108594557A (zh) 电致变色板材及制备方法、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03257748B (zh) 触控面板及制造方法
CN109188818A (zh) 电致变色器件及制备方法、壳体、电子设备
CN109362194A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电子设备
CN108549183A (zh)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8761950A (zh)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9164658A (zh) 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壳体和电子设备
CN208384318U (zh) 壳体、电子设备
CN108519709A (zh) 电致变色母板、电致变色单元、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08873420A (zh)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8549185A (zh)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8681128A (zh)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208580287U (zh) 壳体、电子设备
CN102253558B (zh) 生色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产品及交通工具
CN109634018A (zh) 一种变色盖板
CN214335428U (zh) 全固态玻璃器件、功能后盖及电子设备
WO2022052610A1 (zh) 电致变色模组、盖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