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3811A - 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 - Google Patents

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3811A
CN114243811A CN202111329156.0A CN202111329156A CN114243811A CN 114243811 A CN114243811 A CN 114243811A CN 202111329156 A CN202111329156 A CN 202111329156A CN 114243811 A CN114243811 A CN 114243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threshold
charging current
electric quantity
reduction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91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臣基
李泉明
杨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43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38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3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02J7/00719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一种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涉及智能温控领域,用于解决因为温控策略对充电电流的限制所导致的电池电量持续下降。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包括:若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且电池的电量未增加,则在电池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S101),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同时根据提高的充电电流门限相应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S102),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大于第一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大于第一放电电流阈值;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

Description

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月3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710002482.8、发明名称为“一种充电的方法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温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
背景技术
智能温控技术是一种利用温度作为输入并反馈信号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及其它有温度要求的产品中。随着智能终端的耗电量和发热量逐渐增加,温控策略愈发重要,因此基于场景细分和多点的温控策略也应运而生。例如当前部分终端产品的表面温控策略,根据不同位置的多个温度传感器上报的温度,在识别出使用场景基础上设定对应温度门限,当上报的温度超过对应各级门限时,终端判断主要热源位置并执行相应的温控策略。
温控策略一方面包括控制主动冷却模块执行主动冷却动作(例如通信设备风扇调速、热电制冷开关动作等等),进行主动降温;另一方面包括发热源发热量控制(例如限制CPU主频、调整充电电流等),延缓或阻止温度继续上升。智能场景温控策略的核心是准确进行场景识别,并根据识别出的场景特点及用户心理预期做相应的功耗控制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产品热开发经验为不同温度采样点设定不同级别的门限及相应动作,例如处理单元的频率控制、充电电流限制、调整显示模块亮度和刷新频率控制等等。
终端在运行高耗电应用时,电池电量迅速下降,同时发热积累导致温度急剧上升。当通过充电维持设备持续运转时,现有温控策略对充电电流的限制可能导致充电能量小于消耗能量,需要通过电池放电来维持运转,使得电池电量逐步降低,甚至最终导致关机。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用于解决因为温控策略对充电电流的限制所导致的电池电量持续下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若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且电池的电量未增加,则在电池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同时根据提高的充电电流门限相应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大于第一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大于第一放电电流阈值;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通过在有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并且电池的电量并未增加的条件下,判断电池的电量和/或放电电流满足至少任一项预设条件时,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同时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通过对温控策略中的充电电流门限进行调整,解决了因为温控策略对充电电流的限制所导致的电池电量持续下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包括:每个周期按照固定的或可变的步进电流值提高充电电流门限,直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中的至少一项,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等于第二电量阈值;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小于等于第二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放电电流阈值;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该设计提供了一种提高充电电流门限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每个周期按照固定的或可变的步进电流值提高充电电流门限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电池的电量和放电电流预测目标充电电流,如果目标充电电流大于充电电流门限并且目标充电电流取值合法,则将充电电流门限设置为目标充电电流。该设计提供了另一种提高充电电流门限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提高充电电流门限,包括:将充电电流门限设置为充电电流阈值。该设计提供了又一种提高充电电流门限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电池的电量越低时,第二充电电流阈值越高。该设计使得电池电量低时充电电流较大,反之则充电电流较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电池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该方法还包括: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当前已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并已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该设计可以直观显示改变充电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当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停止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等于第二电量阈值;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小于等于第二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放电电流阈值;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该设计提供了停止显示提示信息的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包括:降低中央处理器的最高频率阈值。该设计提供了一种降功耗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包括:降低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该设计提供了另一种降功耗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包括:启动冷却单元进行冷却或加强冷却单元的冷却功率。该设计提供了一种主动冷却的方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移动终端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在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且电池的电量未增加时,检测电池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大于第一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大于第一放电电流阈值;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单元检测到满足至少任一条件时,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同时根据提高的充电电流门限相应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的实施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每个周期按照固定的或可变的步进电流值提高充电电流门限,直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中的至少一项,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等于第二电量阈值;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小于等于第二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放电电流阈值;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每个周期按照固定的或可变的步进电流值提高充电电流门限之前,根据电池的电量和放电电流预测目标充电电流,如果目标充电电流大于充电电流门限并且目标充电电流取值合法,则将充电电流门限设置为目标充电电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将充电电流门限设置为充电电流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电池的电量越低时,第二充电电流阈值越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电池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当前已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并已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单元还用于:当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停止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等于第二电量阈值;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小于等于第二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放电电流阈值;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单元具体用于:降低中央处理器的最高频率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单元具体用于:降低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启动冷却单元进行冷却或加强冷却单元的冷却功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电池、电量计和充电电路,其中,充电电路用于检测外部电源是否为电池充电,并控制为电池充电的充电电流;电量计用于检测电池的电量和/或电流;处理器用于在充电电路检测到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且根据电量计检测到电池的电量未增加,则在电池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控制充电电路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同时根据提高的充电电流门限相应控制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大于第一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大于第一放电电流阈值;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的实施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具体用于:每个周期按照固定的或可变的步进电流值提高充电电流门限,直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中的至少一项,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等于第二电量阈值;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小于等于第二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放电电流阈值;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还用于在每个周期按照固定的或可变的步进电流值提高充电电流门限之前,根据电池的电量和放电电流预测目标充电电流,如果目标充电电流大于充电电流门限并且目标充电电流取值合法,则将充电电流门限设置为目标充电电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具体用于:将充电电流门限设置为充电电流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电池的电量越低时,第二充电电流阈值越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还用于在电池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当前已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并已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还用于:当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停止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等于第二电量阈值;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小于等于第二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放电电流阈值;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具体用于:降低中央处理器的最高频率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具体用于:降低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具体用于:启动冷却单元进行冷却或加强冷却单元的冷却功率。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具有显示器的终端设备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其中,图形用户界面包括显示在显示器上的第一界面,其中,第一界面响应于终端设备检测到以下动作时,显示提示信息:在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且电池的电量未增加,且在电池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同时根据提高的充电电流门限相应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大于第一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大于第一放电电流阈值;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的实施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显示界面还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检测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停止显示提示信息,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等于第二电量阈值;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小于等于第二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放电电流阈值;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的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的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
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现有温控策略对充电电流限制并未考虑对电池续航的影响。用户在使用高耗电应用时,电池电量迅速下降,同时发热积累导致温度急剧上升。此时如果用户希望通过充电维持设备持续运转,则可能因为温控策略限制充电电流导致充电电源提供的能量小于运转消耗的能量,因此需要设备自身的电池继续放电,电量逐步降低,甚至关机,不符合用户使用的预期结果。用户可能误认为设备发生故障无法充电,或者难以接受充电入不敷出的设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和装置,主要通过监控电池剩余电量的值或变化情况以及电池放电电流情况,来控制充电电流参数的上限,以减少充电入不敷出的情况出现。同时还可以加严除充电电流限制以外的其他变量,以消除由于放开充电电流导致的温升。
参照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8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8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01、电量计8002、外部电源检测装置8003、内部温度采集装置8004、通信总线8005、存储器8006、至少一个通信接口8007。
处理器80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外部电源检测装置8003作为一种充电电路,可以包括例如充电芯片等,用于连接电源适配器等外部电源,还用于检测设备的充电状态。例如可以识别出外部充电器的类型,检测外部电源是否为电池充电等等。外部电源检测装置8003还可以包括电池等电源,用于向终端设备800的负载提供正常工作的电压。
电量计8002用于对电池的电流和/或电流进行检测,还可以用于监控电池是否放电。
内部温度采集装置8004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等板上传感器,用于对设备内部热源的温度进行测量并上报给处理器8001。
处理器8001还包括低电量修正模块80011和温控模块80012,低电量修正模块80011用于执行温控算法参数的修正,温控模块80012用于执行温控策略。低电量修正模块80011可以被集成在温控模块80012中。处理器8001还可以通过控制外部电源检测装置8003来提高或降低为电池充电的充电电流。
通信总线8005可以包括一通路,在各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存储器8006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8006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80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8001用于执行存储器8006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通信接口8007,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80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终端设备8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终端设备8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8008和输入设备8009。输出设备8008和处理器80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8008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8009和处理器80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8009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终端设备800可以是一个通用终端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终端设备。在具体实现中,终端设备8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1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终端设备800的类型。
当外部电源检测装置8003检测有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并且电量计8002检测到电池的电量未增加时,处理器8001在电池的电量和/或放电电流满足以下至少任一预设条件时,控制外部电源检测装置8003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同时根据提高的充电电流门限相应地控制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以加快控制过程的收敛速度。其中,预设条件包括: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大于第一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大于第一放电电流阈值;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参照图2中所示,包括步骤S101-S102:
S101、在有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并且电池的电量未增加时,检测电池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
具体的,由外部电源检测装置检测是否有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并且由电量计检测电池的电量,并且二者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处理器。需要说明的是,二者可以连续检测或者间隔一定周期检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并不限定。
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例如,当第一电量阈值为10%时,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10%即为满足预设条件;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大于第一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大于第一放电电流阈值,例如,当第一放电电流阈值为0mA时,即只要有电池的放电电流即为满足预设条件;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预设条件可以任意组合。
S102、在电池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同时根据提高的充电电流门限相应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
当有外部电源供电,而电池的电量并未增加时,如果再进一步判断满足上述预设条件,说明此时外部电源供电不足。通过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加大电池的充电电流,可以防止电池电量持续下降,使得外部电源供电足以满足终端设备的耗电。
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的方式可以包括:降低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例如将显示模块的亮度从150nit降低至125nit;或者,降低中央处理器的最高频率阈值,例如将中央处理器的最高频率阈值从1.5GHz降低至1.3GHz;通过处理器控制关闭造成大功耗的应用(软件),例如视频播放、电话、录像、游戏等,并显示提示信息,示例性的参照图3中所示,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图标或者文字提示“充电中,启动温度保护,请稍后使用”等等。以上仅示例性的提供了几种被动降温方法,用于补偿由充电电流门限向上调整带来的温升。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想到,对于温控策略中除了充电电流门限以外的其他变量进行加严,以达到被动降温效果,同样适用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的方式可以包括:启动冷却单元进行冷却或加强冷却单元的冷却功率。例如可以提高降温风扇的转速,打开热电制冷开关等,应用于存在主动冷却单元的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通过在有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并且电池的电量并未增加的条件下,判断电池的电量和/或放电电流满足至少任一项预设条件时,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同时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通过对温控策略中的充电电流门限进行调整,解决了因为温控策略对充电电流的限制所导致的电池电量持续下降。
下面对步骤S101中所述的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进行详细描述,参照图4中所示,在步骤S101之前可以包括步骤S103-S104:
S103、根据一段时间电池的电量减小的差值得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
具体的,间隔一定时间分别采集电池的电量,电量减小差值除以间隔时间即得到电量减小率。
S104、根据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池的电量减小率计算电池的可供电时间。
具体的,将电池的剩余电量除以电量减小率可以计算得到电池的可供电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根据设备、电池的具体特点,对计算的电池的可供电时间做修正,例如将5%电量放空与将30%电量放电至25%,虽然电池的电量变化情况相同,但其所经过的时间很可能不一样,可以根据经验适当修正。
可选的,本申请针对步骤S102中所述的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具体的可以通过每个周期按照步骤电流值提高充电电流门限,参照图5中所示,步骤S102包括步骤S1021-S1022:
S1021、根据电池的电量和放电电流预测目标充电电流,如果目标充电电流大于充电电流门限并且目标充电电流取值合法,则将充电电流门限设置为目标充电电流。
为了防止过冲以及加快收敛速度等,可以通过执行自动控制理论中的比例、微分、积分控制或者三者任意组合,以电池的电量和放电电流作为控制过程的输入参数,将目标充电电流作为控制过程的输出结果,从而根据电池的电量和放电电流预测目标充电电流。
S1022、每个周期按照固定的或可变的步进电流值提高充电电流门限,直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等于第二电量阈值;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小于等于第二电量减小率阈值;电池的放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放电电流阈值;根据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22并不一定依赖于步骤S1021中的目标充电电流,即可以在目标充电电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步进电流值调整,或者不执行步骤S1021而直接按照步进电流值调整。例如假设当前充电电流门限为1A,步进电流值为0.05A,则将充电电流门限调整为1.05A,下一个周期进行同样的调整。另外,本申请并不限定步进电流值为固定值,其同样可以是可变值,可以前一周期的值大于后一周期的值,例如前一周期步进电流值为0.1A,下一周期步进电流值变为0.08A,再下一周期步进电流值变为0.05A等等。
上述步骤S1021和S1022相当于自动控制理论中的闭环控制,可选的,本申请针对步骤S102中所述的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提供另一种实现方式,即可以采用开环控制,具体的可以通过直接将充电电流门限设置为固定门限来实现,参照图6中所示,步骤S102可以包括步骤S1023:
S1023、直接将充电电流门限设置为充电电流阈值。
另外,可以根据电量的亏损情况将充电电流阈值设置为不同的值,即可以有多级充电电流门限。例如,当电池的电量越低时,将充电电流门限设置得越高,使得电量亏损较多时快速进行充电,电量亏损较少时涓流充电。
可选的,在改变电池充电状态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在终端设备的图像用户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参照图7中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05和S106:
S105、在电池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在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当前已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并已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
示例性的,参照图8中所示,可以显示“调整进入充电并降功耗模式”、“进入提高充电电流并降低功耗模式”等,具体的提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形、图案等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仅示例性的描述提示信息的表现方式,并不意在限定提示信息的具体内容。
S106、当电池满足步骤S1022所述的第二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恢复至原温控策略,停止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上述提示信息。
例如,将充电电流门限恢复为调整前的值,将温控策略中其他加严的变量恢复为加严之前的值等。
下面举例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假设某终端设备的第一电量阈值设为10%,第一放电电流阈值设为0mA。每个周期对外部电源和电池电量进行监控,在外部电源检测装置检测到有外部电源提供外部供电的情况下,并且当电量计检测到电池电量降低至低于10%时,电量计开始对电池的放电电流进行监控。当电量计检测到放电电流大于0mA时,由处理器判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控制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并且处理器的低电量修正模块控制外部电源检测装置在该周期以预设的步进电流值提高温控策略的充电电流门限。例如当前温控策略的充电电流门限为1A,步进电流值为50mA,则提高充电电流门限至1.05A。下一个周期执行同样的操作,直至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中的至少一项,并且自动恢复原有温控策略。
此时,由于充电电流增大引发的损耗变大进而引起发热,由处理器的温控模块对除了充电电流门限以外的其他控制变量进行加严来消除,例如降低处理器的最高频率阈值,降低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等。例如,当将原为1A的充电电流门限调整到1.1A时,增加的0.1A充电电流使设备表面温度增加0.5度,则可以将中央处理器的最高频率阈值从1.5GHz降至1.3GHz,或者将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从150nit(尼特)降至125nit等,以补偿由充电电流门限上调带来的额外温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和装置,主要是通过监控电池电量、电量变化情况以及电池放电电流情况,来提高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以减少因温度控制导致充电入不敷出,或者设备功耗过大导致触发温度安全保护,或者耗电量过大超出外部电源能提供的最大能量等。同时考虑到提高了温控策略的充电电流门限,有可能引起电池发热量增加,因此相应加严了温控策略的其余控制变量来保证整体发热量不增加,既消除因温控策略导致的电池电量持续减少,又可以一定程度保障热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充电电流门限包括但不限于普通温控策略中的充电电流门限,对于快速充电等充电策略中的充电电流门限同样适用,只要电池的电量、放电电流和电压中的至少一个满足预设条件,就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调整充电电流门限。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可以应用于有外部电池供电时,也可以应用于没有外部电池供电时,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具有显示器的终端设备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该图形用户界面包括显示在显示器上的第一界面,其中,第一界面响应于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方法时,显示或停止显示提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800包括:检测单元8011、控制单元8012。检测单元8011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2中的过程S101,图4中的过程S101,图5中的过程S101,图6中的过程S101,图7中的过程S101;控制单元801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2中的过程S102,图4中的过程S102-S104,图5中的过程S1021和S1022,图6中的过程S1023,图7中的过程S102-S106。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800包括:处理模块8022和通信模块8023。处理模块8022用于对终端设备8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802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800执行图2中的过程S101-S102,图4中的过程S101-S104,图5中的过程S101-S1022,图6中的过程S101-S1023,图7中的过程S101-S106。通信模块8023用于支持终端设备与其他实体的通信,例如与图1中示出的功能模块或网络实体之间的通信。终端设备8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8021,用于存储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8022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处理器8001处理器。存储模块8021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存储器8006。通信模块8023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通信接口8007。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且所述电池的电量未增加,
则在所述电池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提高当前的温控策略下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同时根据提高的所述充电电流门限相应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其中,所述温控策略与终端设备的温度相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大于第一电量减小率阈值;
所述电池的放电电流大于第一放电电流阈值;
根据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包括:
每个周期按照固定的或可变的步进电流值提高所述充电电流门限,直到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等于第二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小于等于第二电量减小率阈值;
所述电池的放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放电电流阈值;
根据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每个周期按照固定的或可变的步进电流值提高所述充电电流门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的电量和所述放电电流预测目标充电电流,如果所述目标充电电流大于所述充电电流门限并且所述目标充电电流取值合法,则将所述充电电流门限设置为所述目标充电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充电电流门限,包括:
将所述充电电流门限设置为充电电流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的电量越低时,所述第二充电电流阈值越高。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当前已提高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并已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停止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提示信息,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等于第二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小于等于第二电量减小率阈值;
所述电池的放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放电电流阈值;
根据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包括:
降低中央处理器的最高频率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包括:
降低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包括:
启动所述冷却单元进行冷却或加强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功率。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且所述电池的电量未增加时,检测所述电池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
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大于第一电量减小率阈值;
所述电池的放电电流大于第一放电电流阈值;
根据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满足至少任一所述条件时,提高当前的温控策略下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同时根据提高的所述充电电流门限相应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其中,所述温控策略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温度相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每个周期按照固定的或可变的步进电流值提高所述充电电流门限,直到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等于第二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小于等于第二电量减小率阈值;
所述电池的放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放电电流阈值;
根据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每个周期按照固定的或可变的步进电流值提高所述充电电流门限之前,
根据所述电池的电量和所述放电电流预测目标充电电流,如果所述目标充电电流大于所述充电电流门限并且所述目标充电电流取值合法,则将所述充电电流门限设置为所述目标充电电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充电电流门限设置为充电电流阈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的电量越低时,所述第二充电电流阈值越高。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电池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当前已提高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并已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停止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提示信息,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等于第二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小于等于第二电量减小率阈值;
所述电池的放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放电电流阈值;
根据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降低中央处理器的最高频率阈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降低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启动所述冷却单元进行冷却或加强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功率。
21.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电池、电量计和充电电路,其中,
所述充电电路用于检测外部电源是否为所述电池充电,并控制为电池充电的充电电流;
所述电量计用于检测电池的电量和/或电流;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充电电路检测到外部电源为所述电池充电,且根据所述电量计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量未增加,则在所述电池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控制所述充电电路提高当前的温控策略下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同时根据提高的所述充电电流门限相应控制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其中,所述温控策略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温度相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大于第一电量减小率阈值;
所述电池的放电电流大于第一放电电流阈值;
根据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电池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当前已提高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并已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停止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提示信息,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等于第二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小于等于第二电量减小率阈值;
所述电池的放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放电电流阈值;
根据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
24.一种在具有显示器的终端设备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其中,所述图形用户界面包括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的第一界面,其中,所述第一界面响应于终端设备检测到以下动作时,显示提示信息:
在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且所述电池的电量未增加,且在所述电池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提高当前的温控策略下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门限,同时根据提高的所述充电电流门限相应降低发热器件的功耗或者控制冷却单元执行冷却动作;
其中,所述温控策略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温度相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大于第一电量减小率阈值;所述电池的放电电流大于第一放电电流阈值;根据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形用户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界面还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检测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至少一项时,停止显示所述提示信息,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等于第二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小于等于第二电量减小率阈值;
所述电池的放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放电电流阈值;
根据所述电池的电量减小率和剩余电量计算的电池可供电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
CN202111329156.0A 2017-01-03 2017-04-20 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 Pending CN1142438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2482 2017-01-03
CN2017100024828 2017-01-03
PCT/CN2017/081278 WO2018126558A1 (zh) 2017-01-03 2017-04-20 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
CN201780009550.1A CN108604814A (zh) 2017-01-03 2017-04-20 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9550.1A Division CN108604814A (zh) 2017-01-03 2017-04-20 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3811A true CN114243811A (zh) 2022-03-25

Family

ID=627888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9156.0A Pending CN114243811A (zh) 2017-01-03 2017-04-20 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
CN201780009550.1A Pending CN108604814A (zh) 2017-01-03 2017-04-20 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9550.1A Pending CN108604814A (zh) 2017-01-03 2017-04-20 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4243811A (zh)
WO (1) WO20181265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5767B (zh) * 2019-06-10 2022-04-05 唐文 智能安全帽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684353A (zh) * 2019-10-17 2021-04-20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的电流传输状态的控制及电池容量的校准方法
CN111430845B (zh) * 2020-03-20 2023-08-1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热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328065A (zh) * 2020-10-26 2021-02-05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笔记本电脑电源接入时功耗的方法
CN112328070A (zh) * 2020-11-06 2021-02-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793456B (zh) * 2021-02-04 2022-04-26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结合外部环境温度及端子温升温度充电控制结构和策略
CN113364096A (zh) * 2021-06-17 2021-09-07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通信方法、装置、农业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793998A (zh) * 2021-08-04 2021-12-14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散热系统及电池散热方法
CN114361648B (zh) * 2022-01-05 2024-04-12 极氪汽车(宁波杭州湾新区)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11690B (zh) * 2022-03-08 2023-07-14 云鲸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基站的控制方法、清洁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7353430B (zh) * 2023-12-04 2024-02-23 南京中电科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储能温升特性约束的储能运行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07310A1 (en) * 2008-07-11 2010-01-14 Sony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harge control system, charge control method by battery pack, and charge control method by charge control system
CN101854427A (zh) * 2010-02-26 2010-10-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操作启动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2496972A (zh) * 2011-11-18 2012-06-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和电池状态的管理方法
CN104917241A (zh) * 2015-06-15 2015-09-16 陆俊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电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720633A (zh) * 2016-01-27 2016-06-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160089A (zh) * 2016-07-22 2016-11-23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及电池充电控制装置
CN106230038A (zh) * 2016-07-26 2016-12-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57322B1 (ko) * 2014-07-16 2021-06-07 아너 디바이스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전자 디바이스의 고속 충전 방법, 장치 및 디바이스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07310A1 (en) * 2008-07-11 2010-01-14 Sony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harge control system, charge control method by battery pack, and charge control method by charge control system
CN101854427A (zh) * 2010-02-26 2010-10-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操作启动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2496972A (zh) * 2011-11-18 2012-06-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和电池状态的管理方法
CN104917241A (zh) * 2015-06-15 2015-09-16 陆俊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电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720633A (zh) * 2016-01-27 2016-06-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160089A (zh) * 2016-07-22 2016-11-23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及电池充电控制装置
CN106230038A (zh) * 2016-07-26 2016-12-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4814A (zh) 2018-09-28
WO2018126558A1 (zh) 2018-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43811A (zh) 充电电流门限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
CN108702017B (zh) 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设备及其系统
US10871818B1 (en) Component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power availability of the power source exceeds the expected power consumption
US9967824B2 (en) Mobile terminal managing method and system, mobile terminal
US9825469B2 (en) Equipment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KR102414226B1 (ko) 배터리 누설 상태에 기반한 제어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KR102216484B1 (ko)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EP2882067B1 (en) Battery-char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CN108604112B (zh) 一种控制温度的方法、终端设备及装置
WO2017201827A1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KR102103483B1 (ko) 전자 시스템들의 적응적 요구/응답 에너지 관리를 위한 기법들
JP6243064B2 (ja) 電力制御装置、電力制御方法及び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CN104798005A (zh) 总平台功率控制
US9753516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by mitigating performance variations between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U2017387185B2 (en) Battery leakage current det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circuit
CN103812199A (zh) 充电控制方法和充电控制设备
TWI566502B (zh) 可攜式裝置以及其充電電流之控制方法
US9240161B2 (en) System and display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EP3920006A1 (en) Granular power management of display devices based on user interest
TWI568134B (zh) 充電控制方法
CN109643831B (zh) 具有可访问电荷指示符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12713629A (zh) 充电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749960B2 (en) Adaptable power-budget for mobile devices
US11363133B1 (en) Battery health-based power management
WO2023122464A1 (en) Safe battery charging during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