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3210A - 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3210A
CN114243210A CN202210175966.3A CN202210175966A CN114243210A CN 114243210 A CN114243210 A CN 114243210A CN 202210175966 A CN202210175966 A CN 202210175966A CN 114243210 A CN114243210 A CN 114243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control module
central control
coating
prim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59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3210B (zh
Inventor
顾军
叶淼
黄科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Bo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59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32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3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3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3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3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3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将覆膜料涂覆在基膜表面,根据初涂厚度控制照射干燥的照射时长进行干燥,形成一次涂覆膜;步骤S2,根据初干燥厚度调节一次涂覆膜的拉伸倍率,对一次涂覆膜进行拉伸,形成一次拉伸膜;步骤S3,通过检测一次拉伸膜光透率,判定对一次拉伸膜进行二次涂覆或重复拉伸;步骤S4,修正二次涂覆的预设涂覆量,重复步骤S1至步骤S3,对一次拉伸膜进行下一次的涂覆和拉伸。本发明通过对离子电池隔膜基膜进行重复涂覆拉伸,使覆膜料半镶嵌在基膜内,降低涂覆层脱落,减缓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老化程度,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锂离子电池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此外还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隔膜材质是不导电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电池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电池的种类不同,采用的隔膜也不同,对于锂电池系列,由于电解液为有机溶剂体系,因而需要有耐有机溶剂的隔膜材料,一般采用高强度薄膜化的聚烯烃多孔膜。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952287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是通过将混合树脂进行干法单向拉伸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对混合树脂拉伸的锂离子电池隔膜进行多层的涂覆,在进行多层涂覆时,涂覆层容易造成脱离,导致锂离子电池隔膜易老化,影响锂离子电池质量。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隔膜多层涂覆时,涂覆层易脱落,造成锂离子电池隔膜老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制备完成的基膜放置在多级覆膜设备中,通过所述多级覆膜设备按照预设涂覆量将覆膜料涂覆在基膜表面,通过多级覆膜设备内设置厚度检测装置检测涂覆完成基膜的初涂厚度,多级覆膜设备内设置有中控模块与红外干燥装置,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初涂厚度与其内部设置的初涂标准厚度范围调节所述红外干燥装置的照射时长,对涂覆完成的基膜表面进行干燥,完成覆膜料的一次涂覆,形成一次涂覆膜;
步骤S2,通过所述多级覆膜设备内设置的双向拉伸装置对一次涂覆膜进行拉伸,通过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干燥完成的一次涂覆膜的初干燥厚度,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初干燥厚度与初涂厚度计算干燥厚度差,中控模块将干燥厚度差与中控模块内部设置的标准干燥厚度差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控制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拉伸倍率,对一次涂覆膜进行拉伸,形成一次拉伸膜;
步骤S3,通过所述多级覆膜设备内设置的光检装置检测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光透率,中控模块将内部设置的标准光透率范围与实时光透率进行对比,在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在标准光透率范围时,中控模块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拉伸厚度进行二次涂覆;在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范围时,所述双向拉伸装置对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在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高于标准光透率范围时,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存在缺陷,进行停机检查;
步骤S4,通过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所述中控模块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与初干燥厚度计算拉伸厚度差,中控模块根据拉伸厚度差与内部设置的拉伸厚度标准差对预设涂覆量进行修正,所述多级覆膜设备按照修正后的预设涂覆量,重复步骤S1至步骤S3,对一次拉伸膜进行下一次的涂覆和拉伸。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所述红外干燥装置的标准照射时长Tb,中控模块还设有初涂标准厚度Hb与初涂标准厚度差ΔHb,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涂覆完成基膜的初涂厚度Hc,中控模块根据初涂厚度Hc与初涂标准厚度Hb计算初涂厚度差ΔHc,ΔHc=|Hb-Hc|,中控模块将初涂厚度差ΔHc与初涂标准厚度差ΔHb进行对比,
当ΔHc≤ΔH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在初涂标准厚度范围内,中控模块不对标准照射时长进行调整,所述红外干燥装置以标准照射时长Tb对涂覆完成的基膜表面进行干燥,形成一次涂覆膜;
当ΔHc>ΔH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不在初涂标准厚度范围内,中控模块将根据初涂厚度与初涂标准厚度对标准照射时长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不在初涂标准厚度范围内时,中控模块将初涂厚度Hc与初涂标准厚度Hb进行对比,
当Hc<H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低于初涂标准厚度,中控模块将所述红外干燥装置的标准照射时长调整为Tb’,Tb’=Tb-Tb[(Hb-Hc)/Hb];
当Hc>H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高于初涂标准厚度,中控模块将所述红外干燥装置的标准照射时长调整为Tb’,Tb’=Tb+Tb[(Hc-Hb)/Hc]。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内设置有标准干燥厚度差He,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有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Mc,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干燥完成的一次涂覆膜的初干燥厚度Hq,中控模块计算干燥厚度差Hr,Hr=Hc-Hq,中控模块将干燥厚度差Hr与标准干燥厚度差He进行对比,
当Hr>He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干燥厚度差高于标准干燥厚度差,中控模块不对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进行调节;中控模块将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调整为Mc’,Mc’=Mc-Mc[(Hr-He)/Hr],双向拉伸装置以拉伸倍率Mc’对一次涂覆膜进行拉伸;
当Hr=He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干燥厚度差等于标准干燥厚度差,中控模块不对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进行调节;
当Hr<He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干燥厚度差低于标准干燥厚度差,中控模块将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调整为Mc’,Mc’=Mc+Mc[(He-Hr)/He],双向拉伸装置以拉伸倍率Mc’对一次涂覆膜进行拉伸。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标准光透率Kb与标准光透率差ΔKb,当所述双向拉伸装置对一次涂覆膜完成拉伸形成一次拉伸膜后,所述光检装置检测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光透率Ks,中控模块根据实时光透率Ks与标准光透率Kb计算实时光透率差ΔKs,中控模块将实时光透率差ΔKs与标准光透率差ΔKb进行对比,
当ΔKs≤ΔK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在标准光透率范围内,中控模块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拉伸厚度控制所述多级覆膜设备进行二次涂覆;
当ΔKs>ΔK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不在标准光透率范围内,中控模块将实时光透率与标准光透率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是否进行二次涂覆进行判定。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不在标准光透率范围内时,中控模块将实时光透率Ks与标准光透率Kb进行对比,
当Ks<K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范围,中控模块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判定是否对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
当Ks>K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高于标准光透率范围,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存在缺陷,进行停机检查。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第一预设厚度H1与第二预设厚度H2,其中,H1<H2,中控模块内还设有第一预设拉伸倍率M1与第二预设拉伸倍率M2,其中M1<M2,当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范围时,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Hs,中控模块将实时厚度Hs与第一预设厚度H1和第二预设厚度H2进行对比,
当Hs<H1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低于第一预设厚度,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存在缺陷,进行停机检查;
当H1≤Hs≤H2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在第一预设厚度与第二预设厚度之间,中控模块选择第一预设拉伸倍率M1为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的拉伸倍率;
当Hs>H2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高于第二预设厚度,中控模块选择第二预设拉伸倍率M2为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的拉伸倍率。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模块选择一次拉伸膜重复拉伸的拉伸倍率为Mi时,其中,i=1、2,所述双向拉伸装置以拉伸倍率Mi对一次拉伸膜进行拉伸,形成二次拉伸膜,所述光检装置检测二次拉伸膜的实时光透率Kj,中控模块根据实时光透率Kj与标准光透率Kb计算实时光透率差ΔKj,中控模块将重复上述根据实时光透率与标准光透率范围的对比判定,直至ΔKj≤ΔKb时,进行二次涂覆。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所述多级覆膜设备的预设涂覆量Lu,中控模块内设有拉伸厚度标准差Hn,当所述多级覆膜设备对一次拉伸膜进行二次涂覆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Hs与初干燥厚度Hq计算拉伸厚度差Hf,Hf=Hq-Hs,中控模块将预设涂覆量调整为Lu’,Lu’=Lu+Lu×(Hf-Hn)/Hn,所述多级覆膜设备以预设涂覆量Lu’对一次拉伸膜进行二次涂覆。
根据上述任意一项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制作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所述基膜是通过将聚乙烯与成孔剂经熔融挤出、流延以及退火得到,所述覆膜料包括,二氧化硅颗粒、聚丙烯酸酯、聚醋酸乙烯酯以及粘合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多级覆膜设备对基膜的多层涂覆进行控制,通过设置红外干燥装置进行照射干燥,保障了隔膜的静态快速干燥,不对涂覆层成分产生影响,根据涂层厚度干燥的收缩情况对隔膜的拉伸倍率进行调整,保障了涂层被拉伸分散率的控制,同时在隔膜的涂层干燥后进行拉伸,能够将涂层材料半嵌入在基膜表面,减少涂层脱落几率,通过检测隔膜的光透率,判定涂层嵌入情况,并进行二次涂覆,将基膜厚度拉伸变薄,能够实现在不增加隔膜厚度的情况下,进行多层涂层的涂覆,使锂离子电池隔膜在保障电池电解质通过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电子通过,防止微小电流的产生,减少锂离子电池的微短路,同时防止涂覆层脱落,有效的解决了锂离子电池隔膜老化的问题。
进一步地,通过在中控模块内设置初涂标准厚度与初涂标准厚度差,并通过厚度检测装置检测涂覆完成基膜的初涂厚度,中控模块计算初涂厚度差,将初涂厚度差与初涂标准厚度差进行对比,判定基膜的初涂厚度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当初涂厚度在标准范围内时,红外干燥装置以标准照射时长对涂覆完成的基膜表面进行干燥,保障了光照干燥时长不会影响涂层的固定状态,将涂层的固定状态控制在最佳范围内,通过设置初涂标准厚度差,将初涂厚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了不必要的条件过程,增加涂覆效率。
进一步地,在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不在初涂标准厚度范围内时,通过将初涂厚度与初涂标准厚度进行对比,当初涂厚度低于初涂标准厚度时,表示涂层厚度较低,将减少红外干燥装置的照射时长,避免由于光照干燥的过长影响基膜标准状态,当初涂厚度高于初涂标准厚度时,表示涂层厚度较高,将根据初涂厚度与初涂标准厚度的实际差值增加红外干燥装置的照射时长,保障了涂层能够完全的干燥固定,提高等离子电池隔膜的质量。
尤其,在完成对一次涂覆膜的干燥后,通过检测初干燥厚度并计算干燥厚度差,以判定涂层的干燥收缩程度,通过中控模块对不同干燥收缩程度情况下的拉伸倍率进行调整,以保证在对涂覆完成的基膜进行拉伸时,涂覆层能够更加均匀的分散在基膜表明,避免已干燥涂覆层在拉伸时出现涂层断裂,保障了隔膜制作过程的正常进行。
尤其,通过设置光检装置对拉伸完成的一次拉伸膜进行光透率进行检测,并在中控模块内设置标准光透率范围,判定一次拉伸膜的状态是否达到标准状态,在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在标准光透率范围内时,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涂覆已完成,中控模块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拉伸厚度控制所述多级覆膜设备进行二次涂覆,通过检测光透率判定涂层经拉伸后分散程度,以及基膜的拉伸后状态,保障了在完成涂覆层处理的同时基膜不受到拉伸损坏,提高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质量。
进一步地,在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不在标准光透率范围内时,中控模块将实时光透率与标准光透率进行对比,在实时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时,表示一次拉伸膜厚度较厚,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判定是否对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在实时光透率高于标准光透率时,表示存在部分区域涂覆层出现断裂,或是基膜在拉伸过程中出现不均匀受力,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存在缺陷,将停机由工作人员进行设备检查,以保证等离子电池隔膜的正常生产。
进一步地,在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范围时,厚度检测装置检测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并与中控模块内设置的第一预设拉伸倍率与第二预设拉伸倍率进行对比,在实时厚度低于第一预设厚度时,表示此时的一次拉伸膜不具备重复拉伸的条件,在实时厚度在第一预设厚度与第二预设厚度之间或高于第二预设厚度时,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厚度情况选择拉伸倍率进行拉伸,避免出现拉伸过度造成锂离子电池隔膜损坏。
进一步地,在对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时,将对每次拉伸后的隔膜的光透率进行检测,通过重复判定对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的隔膜进行重复拉伸,在保障隔膜表面涂层均匀分散的前提下,使隔膜的实时厚度也达到标准范围内,使对隔膜进行二次涂覆的控制更加精准。
进一步地,在多级覆膜设备对一次拉伸膜进行二次涂覆前,中控模块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与初干燥厚度计算拉伸厚度差,根据基膜与基膜表明涂覆层的拉伸变化程度对二次涂覆的预设涂覆量进行调节,保障了在进行多层的涂覆时,每一涂覆层与上一涂覆层不会因拉伸而分离,使多层涂覆层之间通过拉伸更加紧密,减少了涂层脱落的情况,减缓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老化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实施例所述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公布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制备完成的基膜放置在多级覆膜设备中,通过所述多级覆膜设备按照预设涂覆量将覆膜料涂覆在基膜表面,通过多级覆膜设备内设置厚度检测装置检测涂覆完成基膜的初涂厚度,多级覆膜设备内设置有中控模块与红外干燥装置,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初涂厚度与其内部设置的初涂标准厚度范围调节所述红外干燥装置的照射时长,对涂覆完成的基膜表面进行干燥,完成覆膜料的一次涂覆,形成一次涂覆膜;
步骤S2,通过所述多级覆膜设备内设置的双向拉伸装置对一次涂覆膜进行拉伸,通过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干燥完成的一次涂覆膜的初干燥厚度,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初干燥厚度与初涂厚度计算干燥厚度差,中控模块将干燥厚度差与中控模块内部设置的标准干燥厚度差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控制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拉伸倍率,对一次涂覆膜进行拉伸,形成一次拉伸膜;
步骤S3,通过所述多级覆膜设备内设置的光检装置检测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光透率,中控模块将内部设置的标准光透率范围与实时光透率进行对比,在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在标准光透率范围时,中控模块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拉伸厚度进行二次涂覆;在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范围时,所述双向拉伸装置对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在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高于标准光透率范围时,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存在缺陷,进行停机检查;
步骤S4,通过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所述中控模块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与初干燥厚度计算拉伸厚度差,中控模块根据拉伸厚度差与内部设置的拉伸厚度标准差对预设涂覆量进行修正,所述多级覆膜设备按照修正后的预设涂覆量,重复步骤S1至步骤S3,对一次拉伸膜进行下一次的涂覆和拉伸。
通过设置多级覆膜设备对基膜的多层涂覆进行控制,通过设置红外干燥装置进行照射干燥,保障了隔膜的静态快速干燥,不对涂覆层成分产生影响,根据涂层厚度干燥的收缩情况对隔膜的拉伸倍率进行调整,保障了涂层被拉伸分散率的控制,同时在隔膜的涂层干燥后进行拉伸,能够将涂层材料半嵌入在基膜表面,减少涂层脱落几率,通过检测隔膜的光透率,判定涂层嵌入情况,并进行二次涂覆,将基膜厚度拉伸变薄,能够实现在不增加隔膜厚度的情况下,进行多层涂层的涂覆,使锂离子电池隔膜在保障电池电解质通过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电子通过,防止微小电流的产生,减少锂离子电池的微短路,同时防止涂覆层脱落,有效的解决了锂离子电池隔膜老化的问题。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所述红外干燥装置的标准照射时长Tb,中控模块还设有初涂标准厚度Hb与初涂标准厚度差ΔHb,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涂覆完成基膜的初涂厚度Hc,中控模块根据初涂厚度Hc与初涂标准厚度Hb计算初涂厚度差ΔHc,ΔHc=|Hb-Hc|,中控模块将初涂厚度差ΔHc与初涂标准厚度差ΔHb进行对比,
当ΔHc≤ΔH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在初涂标准厚度范围内,中控模块不对标准照射时长进行调整,所述红外干燥装置以标准照射时长Tb对涂覆完成的基膜表面进行干燥,形成一次涂覆膜;
当ΔHc>ΔH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不在初涂标准厚度范围内,中控模块将根据初涂厚度与初涂标准厚度对标准照射时长进行调整。
通过在中控模块内设置初涂标准厚度与初涂标准厚度差,并通过厚度检测装置检测涂覆完成基膜的初涂厚度,中控模块计算初涂厚度差,将初涂厚度差与初涂标准厚度差进行对比,判定基膜的初涂厚度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当初涂厚度在标准范围内时,红外干燥装置以标准照射时长对涂覆完成的基膜表面进行干燥,保障了光照干燥时长不会影响涂层的固定状态,将涂层的固定状态控制在最佳范围内,通过通过设置初涂标准厚度差,将初涂厚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了不必要的条件过程,增加涂覆效率。
具体而言,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不在初涂标准厚度范围内时,中控模块将初涂厚度Hc与初涂标准厚度Hb进行对比,
当Hc<H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低于初涂标准厚度,中控模块将所述红外干燥装置的标准照射时长调整为Tb’,Tb’=Tb-Tb[(Hb-Hc)/Hb];
当Hc>H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高于初涂标准厚度,中控模块将所述红外干燥装置的标准照射时长调整为Tb’,Tb’=Tb+Tb[(Hc-Hb)/Hc]。
在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不在初涂标准厚度范围内时,通过将初涂厚度与初涂标准厚度进行对比,当初涂厚度低于初涂标准厚度时,表示涂层厚度较低,将减少红外干燥装置的照射时长,避免由于光照干燥的过长影响基膜标准状态,当初涂厚度高于初涂标准厚度时,表示涂层厚度较高,将根据初涂厚度与初涂标准厚度的实际差值增加红外干燥装置的照射时长,保障了涂层能够完全的干燥固定,提高等离子电池隔膜的质量。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内设置有标准干燥厚度差He,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有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Mc,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干燥完成的一次涂覆膜的初干燥厚度Hq,中控模块计算干燥厚度差Hr,Hr=Hc-Hq,中控模块将干燥厚度差Hr与标准干燥厚度差He进行对比,
当Hr>He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干燥厚度差高于标准干燥厚度差,中控模块不对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进行调节;中控模块将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调整为Mc’,Mc’=Mc-Mc[(Hr-He)/Hr],双向拉伸装置以拉伸倍率Mc’对一次涂覆膜进行拉伸;
当Hr=He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干燥厚度差等于标准干燥厚度差,中控模块不对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进行调节;
当Hr<He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干燥厚度差低于标准干燥厚度差,中控模块将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调整为Mc’,Mc’=Mc+Mc[(He-Hr)/He],双向拉伸装置以拉伸倍率Mc’对一次涂覆膜进行拉伸。
在完成对一次涂覆膜的干燥后,通过检测初干燥厚度并计算干燥厚度差,以判定涂层的干燥收缩程度,通过中控模块对不同干燥收缩程度情况下的拉伸倍率进行调整,以保证在对涂覆完成的基膜进行拉伸时,涂覆层能够更加均匀的分散在基膜表明,避免已干燥涂覆层在拉伸时出现涂层断裂,保障了隔膜制作过程的正常进行。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标准光透率Kb与标准光透率差ΔKb,当所述双向拉伸装置对一次涂覆膜完成拉伸形成一次拉伸膜后,所述光检装置检测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光透率Ks,中控模块根据实时光透率Ks与标准光透率Kb计算实时光透率差ΔKs,中控模块将实时光透率差ΔKs与标准光透率差ΔKb进行对比,
当ΔKs≤ΔK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在标准光透率范围内,中控模块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拉伸厚度控制所述多级覆膜设备进行二次涂覆;
当ΔKs>ΔK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不在标准光透率范围内,中控模块将实时光透率与标准光透率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是否进行二次涂覆进行判定。
通过设置光检装置对拉伸完成的一次拉伸膜进行光透率进行检测,并在中控模块内设置标准光透率范围,判定一次拉伸膜的状态是否达到标准状态,在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在标准光透率范围内时,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涂覆已完成,中控模块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拉伸厚度控制所述多级覆膜设备进行二次涂覆,通过检测光透率判定涂层经拉伸后分散程度,以及基膜的拉伸后状态,保障了在完成涂覆层处理的同时基膜不受到拉伸损坏,提高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质量。
具体而言,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不在标准光透率范围内时,中控模块将实时光透率Ks与标准光透率Kb进行对比,
当Ks<K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范围,中控模块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判定是否对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
当Ks>K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高于标准光透率范围,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存在缺陷,进行停机检查。
在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不在标准光透率范围内时,中控模块将实时光透率与标准光透率进行对比,在实时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时,表示一次拉伸膜厚度较厚,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判定是否对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在实时光透率高于标准光透率时,表示存在部分区域涂覆层出现断裂,或是基膜在拉伸过程中出现不均匀受力,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存在缺陷,将停机由工作人员进行设备检查,以保证等离子电池隔膜的正常生产。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第一预设厚度H1与第二预设厚度H2,其中,H1<H2,中控模块内还设有第一预设拉伸倍率M1与第二预设拉伸倍率M2,其中M1<M2,当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范围时,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Hs,中控模块将实时厚度Hs与第一预设厚度H1和第二预设厚度H2进行对比,
当Hs<H1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低于第一预设厚度,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存在缺陷,进行停机检查;
当H1≤Hs≤H2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在第一预设厚度与第二预设厚度之间,中控模块选择第一预设拉伸倍率M1为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的拉伸倍率;
当Hs>H2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高于第二预设厚度,中控模块选择第二预设拉伸倍率M2为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的拉伸倍率。
在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范围时,厚度检测装置检测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并与中控模块内设置的第一预设拉伸倍率与第二预设拉伸倍率进行对比,在实时厚度低于第一预设厚度时,表示此时的一次拉伸膜不具备重复拉伸的条件,在实时厚度在第一预设厚度与第二预设厚度之间或高于第二预设厚度时,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厚度情况选择拉伸倍率进行拉伸,避免出现拉伸过度造成锂离子电池隔膜损坏。
具体而言,当所述中控模块选择一次拉伸膜重复拉伸的拉伸倍率为Mi时,其中,i=1、2,所述双向拉伸装置以拉伸倍率Mi对一次拉伸膜进行拉伸,形成二次拉伸膜,所述光检装置检测二次拉伸膜的实时光透率Kj,中控模块根据实时光透率Kj与标准光透率Kb计算实时光透率差ΔKj,中控模块将重复上述根据实时光透率与标准光透率范围的对比判定,直至ΔKj≤ΔKb时,进行二次涂覆。
在对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时,将对每次拉伸后的隔膜的光透率进行检测,通过重复判定对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的隔膜进行重复拉伸,在保障隔膜表面涂层均匀分散的前提下,使隔膜的实时厚度也达到标准范围内,使对隔膜进行二次涂覆的控制更加精准。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所述多级覆膜设备的预设涂覆量Lu,中控模块内设有拉伸厚度标准差Hn,当所述多级覆膜设备对一次拉伸膜进行二次涂覆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Hs与初干燥厚度Hq计算拉伸厚度差Hf,Hf=Hq-Hs,中控模块将预设涂覆量调整为Lu’,Lu’=Lu+Lu×(Hf-Hn)/Hn,所述多级覆膜设备以预设涂覆量Lu’对一次拉伸膜进行二次涂覆。
在多级覆膜设备对一次拉伸膜进行二次涂覆前,中控模块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与初干燥厚度计算拉伸厚度差,根据基膜与基膜表明涂覆层的拉伸变化程度对二次涂覆的预设涂覆量涂覆量进行调节,保障了在进行多层的涂覆时,每一涂覆层与上一涂覆层不会因拉伸而分离,使多层涂覆层之间通过拉伸更加紧密,减少了涂层脱落的情况,减缓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老化速度。
根据上述任意一项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制作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所述基膜是通过将聚乙烯与成孔剂经熔融挤出、流延以及退火得到,所述覆膜料包括,二氧化硅颗粒、聚丙烯酸酯、聚醋酸乙烯酯以及粘合剂。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将制备完成的基膜放置在多级覆膜设备中,通过所述多级覆膜设备按照预设涂覆量将覆膜料涂覆在基膜表面,通过多级覆膜设备内设置厚度检测装置检测涂覆完成基膜的初涂厚度,多级覆膜设备内设置有中控模块与红外干燥装置,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初涂厚度与其内部设置的初涂标准厚度范围调节所述红外干燥装置的照射时长,对涂覆完成的基膜表面进行干燥,完成覆膜料的一次涂覆,形成一次涂覆膜;
步骤S2,通过所述多级覆膜设备内设置的双向拉伸装置对一次涂覆膜进行拉伸,通过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干燥完成的一次涂覆膜的初干燥厚度,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初干燥厚度与初涂厚度计算干燥厚度差,中控模块将干燥厚度差与中控模块内部设置的标准干燥厚度差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控制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拉伸倍率,对一次涂覆膜进行拉伸,形成一次拉伸膜;
步骤S3,通过所述多级覆膜设备内设置的光检装置检测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光透率,中控模块将内部设置的标准光透率范围与实时光透率进行对比,在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在标准光透率范围时,中控模块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拉伸厚度进行二次涂覆;在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范围时,所述双向拉伸装置对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在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高于标准光透率范围时,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存在缺陷,进行停机检查;
步骤S4,通过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所述中控模块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与初干燥厚度计算拉伸厚度差,中控模块根据拉伸厚度差与内部设置的拉伸厚度标准差对预设涂覆量进行修正,所述多级覆膜设备按照修正后的预设涂覆量,重复步骤S1至步骤S3,对一次拉伸膜进行下一次的涂覆和拉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所述红外干燥装置的标准照射时长Tb,中控模块还设有初涂标准厚度Hb与初涂标准厚度差ΔHb,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涂覆完成基膜的初涂厚度Hc,中控模块根据初涂厚度Hc与初涂标准厚度Hb计算初涂厚度差ΔHc,ΔHc=|Hb-Hc|,中控模块将初涂厚度差ΔHc与初涂标准厚度差ΔHb进行对比,
当ΔHc≤ΔH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在初涂标准厚度范围内,中控模块不对标准照射时长进行调整,所述红外干燥装置以标准照射时长Tb对涂覆完成的基膜表面进行干燥,形成一次涂覆膜;
当ΔHc>ΔH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不在初涂标准厚度范围内,中控模块将根据初涂厚度与初涂标准厚度对标准照射时长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不在初涂标准厚度范围内时,中控模块将初涂厚度Hc与初涂标准厚度Hb进行对比,
当Hc<H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低于初涂标准厚度,中控模块将所述红外干燥装置的标准照射时长调整为Tb’,Tb’=Tb-Tb[(Hb-Hc)/Hb];
当Hc>H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初涂厚度高于初涂标准厚度,中控模块将所述红外干燥装置的标准照射时长调整为Tb’,Tb’=Tb+Tb[(Hc-Hb)/H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内设置有标准干燥厚度差He,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有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Mc,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干燥完成的一次涂覆膜的初干燥厚度Hq,中控模块计算干燥厚度差Hr,Hr=Hc-Hq,中控模块将干燥厚度差Hr与标准干燥厚度差He进行对比,
当Hr>He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干燥厚度差高于标准干燥厚度差,中控模块不对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进行调节;中控模块将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调整为Mc’,Mc’=Mc-Mc[(Hr-He)/Hr],双向拉伸装置以拉伸倍率Mc’对一次涂覆膜进行拉伸;
当Hr=He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干燥厚度差等于标准干燥厚度差,中控模块不对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进行调节;
当Hr<He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干燥厚度差低于标准干燥厚度差,中控模块将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初始拉伸倍率调整为Mc’,Mc’=Mc+Mc[(He-Hr)/He],双向拉伸装置以拉伸倍率Mc’对一次涂覆膜进行拉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标准光透率Kb与标准光透率差ΔKb,当所述双向拉伸装置对一次涂覆膜完成拉伸形成一次拉伸膜后,所述光检装置检测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光透率Ks,中控模块根据实时光透率Ks与标准光透率Kb计算实时光透率差ΔKs,中控模块将实时光透率差ΔKs与标准光透率差ΔKb进行对比,
当ΔKs≤ΔK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在标准光透率范围内,中控模块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拉伸厚度控制所述多级覆膜设备进行二次涂覆;
当ΔKs>ΔK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不在标准光透率范围内,中控模块将实时光透率与标准光透率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是否进行二次涂覆进行判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不在标准光透率范围内时,中控模块将实时光透率Ks与标准光透率Kb进行对比,
当Ks<K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范围,中控模块将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判定是否对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
当Ks>K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高于标准光透率范围,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存在缺陷,进行停机检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第一预设厚度H1与第二预设厚度H2,其中,H1<H2,中控模块内还设有第一预设拉伸倍率M1与第二预设拉伸倍率M2,其中M1<M2,当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光透率低于标准光透率范围时,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检测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Hs,中控模块将实时厚度Hs与第一预设厚度H1和第二预设厚度H2进行对比,
当Hs<H1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低于第一预设厚度,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存在缺陷,进行停机检查;
当H1≤Hs≤H2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在第一预设厚度与第二预设厚度之间,中控模块选择第一预设拉伸倍率M1为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的拉伸倍率;
当Hs>H2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高于第二预设厚度,中控模块选择第二预设拉伸倍率M2为一次拉伸膜进行重复拉伸的拉伸倍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模块选择一次拉伸膜重复拉伸的拉伸倍率为Mi时,其中,i=1、2,所述双向拉伸装置以拉伸倍率Mi对一次拉伸膜进行拉伸,形成二次拉伸膜,所述光检装置检测二次拉伸膜的实时光透率Kj,中控模块根据实时光透率Kj与标准光透率Kb计算实时光透率差ΔKj,中控模块将重复上述根据实时光透率与标准光透率范围的对比判定,直至ΔKj≤ΔKb时,进行二次涂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所述多级覆膜设备的预设涂覆量Lu,中控模块内设有拉伸厚度标准差Hn,当所述多级覆膜设备对一次拉伸膜进行二次涂覆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一次拉伸膜的实时厚度Hs与初干燥厚度Hq计算拉伸厚度差Hf,Hf=Hq-Hs,中控模块将预设涂覆量调整为Lu’,Lu’=Lu+Lu×(Hf-Hn)/Hn,所述多级覆膜设备以预设涂覆量Lu’对一次拉伸膜进行二次涂覆。
10.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方法制作,其特征在于,通过将覆膜料涂覆在基膜表面,并经过红外照射干燥与拉伸得到,所述基膜是通过将聚乙烯与成孔剂经熔融挤出、流延以及退火得到,所述覆膜料包括,二氧化硅颗粒、聚丙烯酸酯、聚醋酸乙烯酯以及粘合剂。
CN202210175966.3A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4243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5966.3A CN114243210B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5966.3A CN114243210B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3210A true CN114243210A (zh) 2022-03-25
CN114243210B CN114243210B (zh) 2022-05-13

Family

ID=80748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5966.3A Active CN114243210B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321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60939A (ja) * 2009-01-07 2010-07-22 Teijin Ltd 非水系二次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非水系二次電池
US20110195294A1 (en) * 2009-11-27 2011-08-11 Lg Chem,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parators, separators manufactured by the method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including the separators
CN102917876A (zh) * 2011-06-02 2013-02-06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叠层多孔膜、电池用隔板及电池
CN105374972A (zh) * 2015-12-14 2016-03-02 苏州锂盾储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耐高温隔膜材料及制备方法
US20200360866A1 (en) * 2017-08-25 2020-11-19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omposite porous membra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13067102A (zh) * 2014-07-18 2021-07-02 米尔泰克紫光国际有限公司 紫外线或电子束固化的聚合物粘结的陶瓷颗粒锂二次电池隔离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20196A (zh) * 2021-04-09 2021-08-31 山东国维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成型装置
US20210367308A1 (en) * 2015-07-22 2021-11-25 Celgard, Llc Membranes, separators, batterie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60939A (ja) * 2009-01-07 2010-07-22 Teijin Ltd 非水系二次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非水系二次電池
US20110195294A1 (en) * 2009-11-27 2011-08-11 Lg Chem,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parators, separators manufactured by the method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including the separators
CN102917876A (zh) * 2011-06-02 2013-02-06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叠层多孔膜、电池用隔板及电池
CN113067102A (zh) * 2014-07-18 2021-07-02 米尔泰克紫光国际有限公司 紫外线或电子束固化的聚合物粘结的陶瓷颗粒锂二次电池隔离物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367308A1 (en) * 2015-07-22 2021-11-25 Celgard, Llc Membranes, separators, batteries, and methods
CN105374972A (zh) * 2015-12-14 2016-03-02 苏州锂盾储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耐高温隔膜材料及制备方法
US20200360866A1 (en) * 2017-08-25 2020-11-19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omposite porous membra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13320196A (zh) * 2021-04-09 2021-08-31 山东国维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成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3210B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A review on the separators of liquid electrolyte Li-ion batteries
EP3181621B1 (en) Polyolefin microporous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separator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cell,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cell
EP3605655B1 (en) Porous composite film, separator for battery, battery, and porous composite film production method
EP0682376A1 (en) Porous multi-layer film
KR102533841B1 (ko) 폴리올레핀 미세 다공막
US10700329B2 (en) Separator having having high tensile strength,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same
TWI744505B (zh) 電池用隔離材、電極體及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KR101611229B1 (ko) 분리막의 제조 방법과 그 분리막,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
KR20080077191A (ko) 폴리올레핀제 미다공막
KR20050015998A (ko) 배터리 격리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943502B1 (ko) 이차 전지용 분리막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분리막
KR101313458B1 (ko) 비수전해질 이차전지용 세퍼레이터, 및 비수전해질 이차전지용 복수층 세퍼레이터
CN114243210B (zh) 一种耐老化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作方法
KR20130051227A (ko) 롤투롤 코팅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한 세퍼레이터의 제조방법
CN115398735A (zh) 用于电化学装置的复合隔板和制造其的方法
CN107452923B (zh) 蓄电装置用分隔件
CN113675489A (zh) 一种化成筛选不良电芯的方法
JPH11115084A (ja) 積層多孔質フイルム
KR20150145309A (ko) 충진제가 함유된 분리막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기화학소자
EP2128190A1 (en) Carrier film for use in fuel cell production process,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EP4346000A1 (en) Coating slurry, coating separator, separator preparation method, and battery
US20230411794A1 (en) Porous substrate for separator and separator for electrochem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KR20200000372A (ko) 전기화학소자용 분리막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화학소자
KR101889610B1 (ko)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전지용 세퍼레이터 필름, 비수 전해액 이차 전지용 세퍼레이터 및 비수 전해액 이차 전지
JPH10249974A (ja) 積層型多孔質フィルム、その用途および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8

Address after: 417000 Loud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Bo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519, Hep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ty,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8109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OSHENG NEW MATE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