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6917A - 显示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6917A
CN114236917A CN202111648219.9A CN202111648219A CN114236917A CN 114236917 A CN114236917 A CN 114236917A CN 202111648219 A CN202111648219 A CN 202111648219A CN 114236917 A CN114236917 A CN 114236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ealing
section
sealing glue
substrat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82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36917B (zh
Inventor
葛阳
康报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Chuzhou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Chuzhou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Chuzhou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82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6917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64821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2369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6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6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36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69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组件及其制作方法,该显示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主封框胶,主封框胶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并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围合限定出多个显示面板,显示组件还包括辅封框胶,辅封框胶环设于主封框胶的外周,并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辅封框胶与主封框胶之间形成有气流腔;辅封框胶包括两个阻隔段和两个开放段,显示组件具有迎向开放大气的两个迎风侧,两个阻隔段别设于两个迎风侧,每一开放段位于两个迎风侧之间,并与两个阻隔段连接;每一开放段设有连通气流腔的第一气流孔。本申请提出的显示组件能够避免大气开放时主封框胶被大气外穿刺。

Description

显示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成盒工艺中上下基板在真空室内对合形成显示组件,显示组件的显示区间隔排布有多个显示面板,每一显示面板的外围封接有主封框胶,显示组件的非显示区设有辅封框胶,主封框胶和辅封框胶均位于显示组件的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辅封框胶用以支撑和密封显示组件,每一显示面板可从显示组件上切割出来独立使用。
在相关技术中,辅封框胶位于主封框胶的外围,辅封框胶连续设置或开设多个开口。辅封框胶连续设置时,显示组件上下基板在真空室内对合过程中,显示组件内的空气难以完全排出,显示组件内容易产生空气残留,影响显示组件的加工质量。辅封框胶开设多个排气开口时,在开放大气进入真空室内的过程中,大气容易通过辅封框胶上与大气流入位置对应的多个开口进入显示组件,并直接冲击主封框胶,造成主封框胶外穿刺,在主封框胶内形成气泡,导致主封框胶密封失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组件,旨在解决大气对主封框胶造成外穿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主封框胶,所述主封框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围合限定出多个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辅封框胶,所述辅封框胶环设于所述主封框胶的外周,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辅封框胶与所述主封框胶之间形成有气流腔;
所述辅封框胶包括两个阻隔段和两个开放段,所述显示组件具有迎向开放大气的两个迎风侧,两个所述阻隔段别设于两个所述迎风侧,每一所述开放段位于两个所述迎风侧之间,并与两个所述阻隔段连接;每一所述开放段设有连通所述气流腔的第一气流孔。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封框胶还包括设于所述气流腔内的至少一个第一分流段;
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邻近一所述第一气流孔设置,并用于干扰所述第一气流孔处的气流流向。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与所述阻隔段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分流段的延伸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气流孔的孔径,以使所述第一分流段在所述阻隔段上的正投影遮蔽所述第一气流孔。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呈弧形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朝向一所述第一气流孔凸起,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在一所述阻隔段上的正投影遮蔽一所述第一气流孔。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呈弧形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朝向背离一所述第一气流孔的方向凸起,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在一所述阻隔段上的正投影遮蔽一所述第一气流孔。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气流孔靠近所述主封框胶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气流孔远离所述主封框胶一端的开口面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段和所述开放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气流孔,所述第二气流孔与所述气流腔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开放段还包括设于所述气流腔内的至少一个第二分流段;
每一所述第二分流段邻近一所述第二气流孔设置,并用于干扰所述第二气流孔处的气流流向。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气流段包括呈非0度且非180度夹角设置的第一扰流部和第二扰流部;
所述第一扰流部和所述第二扰流部的连接处对应一所述第二气流孔设置;或,每一所述第二分流段呈弧形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分流段朝向一所述第二气流孔外凸。
此外,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的显示组件,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以第一预设涂胶路径于所述第二基板涂覆封框胶,形成所述阻隔段;以第二预设涂胶路径于所述第二基板涂覆封框胶,形成所述开放段;依次交替配置所述阻隔段和所述开放段,形成所述辅封框胶;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涂胶路径包括至少一个暂停涂胶的截止段;
贴合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使所述辅封框胶连接所述第一基板;
固化所述辅封框胶,使所述辅封框胶于所述截止段形成所述第一气流孔。
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在辅封框胶对应显示组件迎向开放大气的迎风侧设置阻隔段,通过阻隔段阻挡开放大气的冲击,避免向显示组件开放大气时,开放大气直接冲击辅封框胶内侧的主封框胶,造成主封框胶穿刺和产生气泡,以此保证主封框胶对各显示面板的密封有效性。同时,通过在显示组件非迎向开放大气的非迎风侧设置辅封框胶的开放段,在开放段上开设第一气流孔,以供经过阻隔段阻挡和缓速后的大气进入显示组件内,使主封框胶内外侧的气压平衡,避免主封框胶内外侧气压不平衡时形成穿刺或变形的情况,保证主封框胶的密封有效性和每一显示面板的加工质量。此外,第一气流孔的设置,还使显示组件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真空环境下贴合时,显示组件内的空气可通过第一气流孔向外排出,避免显示组件出现真空排气不尽的情况,保证显示组件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显示组件的俯视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显示组件沿A-A’线的截面结构图;
图3为图1中显示组件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示例性显示组件在大气开放时的局部显微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显示组件在大气开放时的局部显微放大图;
图6为图1中显示组件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显示组件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显示组件在第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显示组件在第五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显示组件在第六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显示组件在第七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显示组件在第八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显示组件在第九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中显示组件在第十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中显示组件在第十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显示组件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第一基板 53 第一分流段
2 第二基板 54 第二分流段
3 主封框胶 541 第一扰流部
4 显示面板 542 第二扰流部
5 辅封框胶 5a 第二气流孔
51 阻隔段 6 迎风侧
52 开放段 a 气流腔
52a 第一气流孔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或”、“且/或”的含义相同,均表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提出一种显示组件,该显示组件包括多个显示面板4,每一显示面板4可从显示组件上切割后独立使用,每一显示面板4均可用于图像显示。
如图1所示,显示组件内的多块显示面板4可均匀分布,比如呈矩阵分布,每一显示面板4的尺寸大小可相同,或部分显示面板4的尺寸大小相同,即各显示面板4可为同一尺寸规格也可以是显示组件内既有大尺寸的显示面板4也有小尺寸的显示面板4。一般地,显示组件内尽可能多地设计和排布显示面板4,以在显示组件一次成盒工艺后切割出尽可能多的数量的显示面板4。
如图2所示,每一显示面板4的周围围设有一圈主封框胶3,用于支撑和密封显示面板4,显示面板4在主封框胶3的内侧还设有用于封闭液晶的胶框,胶框内侧则围合有液晶。显示面板4的液晶填充于显示组件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在显示组件被切割后成为单个显示面板4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辅封框胶5设置在主封框胶3的外围,并位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此处的主封框胶3指的是各个显示面板4外围的主封框胶3的总和,也即辅封框胶5是环绕各个主封框胶3组成的整体的外周设置的,辅封框胶5用于支撑和密封显示组件。因为显示组件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的贴合需在真空环境下完成,比如真空室内,且在显示组件贴合完成后,需向真空室内开放大气,以转移出显示组件进行切割。本申请中在向真空室内开放大气时,使大气从显示组件的相对两侧对冲进入真空室内,以保证大气均衡地进入真空室内。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大气开放后将迅速进入真空室内并冲击显示组件,此时位于显示组件最外围的辅封框胶5将直接受到大气冲击,同时辅封框胶5也将对抗大气冲击并对位于其内侧的主封框胶3进行防冲保护。
第一实施例:
如图3所示,辅封框胶5与主封框胶3之间形成有气流腔a,辅封框胶5包括两个阻隔段51和两个开放段52,显示组件具有迎向开放大气的两个迎风侧6,两个阻隔段51别设于两个迎风侧6,每一开放段52位于两个迎风侧6之间,并与两个阻隔段51连接;每一开放段52设有连通气流腔a的第一气流孔52a。
在本实施例中,辅封框胶5整体为矩形结构,辅封框胶5位于各主封框胶3组成的整体的外围,辅封框胶5和主封框胶3间隔设置,以使辅封框胶5与主封框胶3之间形成可流通空气的气流腔a,如此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真空贴合时,显示面板4内的空气可通过该气流腔a排出。因为本申请中采用在显示组件的对侧开放大气的方案,因此显示组件的具有迎向开放大气的两个迎风侧6,该两个迎风侧6为显示组件上相对立的两侧,比如迎风侧6可为图3所示的显示组件的长边所在的一侧。
辅封框胶5包括设于显示组件两个迎风侧6的阻隔段51,以及位于两个迎风侧6之间的开放段52,阻隔段51为连续设置的封框胶结构,因而阻隔段51将在大气开放时抵挡大气冲击的正面冲击,而开放段52因为位于显示组件的非迎风侧6,将在大气冲击阻隔段51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受到大气冲击。具体地,图3虚线箭头示意了大气开放时大气的流向,在显示组件的两个迎风侧6同时开放大气时,大气将首先冲击显示组件两个迎风侧6的阻隔段51,因为阻隔段51连续设置,以此阻隔段51将阻隔大气通过并改变大气流向,大气将沿阻隔段51外表面流动过渡至开放段52外表面,并最终通过开放段52上的第一气流孔52a流入气流腔a内,在阻隔段51和开放段52的缓速下,大气流入第一气流孔52a内时的速度放缓,大气不会对主封框胶3产生直接或强烈的冲击,以此能够实现主封框胶3的防大气穿刺保护。其中开放段52上开设的第一气流孔52a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为一个,此处不做限定。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施例方案所能实现的主封框胶3保护效果,结合图4和图5所示,其中图4所示为在辅封框胶5上均匀并间隔开设多个气流孔的一示例性方案,图4中自上而下的第四交界面上的向下延伸的雪白色痕迹表明,大气开放时,图4中主封框胶3外表面形成多处大气冲击造成的水滴状外穿刺。对比地,如图5所示的本实施例方案,图5中自上而下的第四交界面上较为平顺的痕迹表明,通过采用本实施例中在显示组件的的迎风侧6连续设置辅封框胶5,在显示组件非迎风侧6的辅封框胶5上开设第一气流孔52a,能够很好地避免大气开放时大气对主封框胶3外表面造成穿刺。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在辅封框胶5对应显示组件迎向开放大气的迎风侧6设置阻隔段51,通过阻隔段51阻挡开放大气的冲击,避免向显示组件开放大气时,开放大气直接冲击辅封框胶5内侧的主封框胶3,造成主封框胶3穿刺和产生气泡,以此保证主封框胶3对各显示面板4的密封有效性。同时,通过在显示组件非迎向开放大气的非迎风侧6设置辅封框胶5的开放段52,在开放段52上开设第一气流孔52a,以供经过阻隔段51阻挡和缓速后的大气进入显示组件内,使主封框胶3内外侧的气压平衡,避免主封框胶3内外侧气压不平衡时形成穿刺或变形的情况,保证主封框胶3的密封有效性和每一显示面板4的加工质量。此外,第一气流孔52a的设置,还使显示组件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在真空环境下贴合时,显示组件内的空气可通过第一气流孔52a向外排出,避免显示组件出现真空排气不尽的情况,保证显示组件的加工质量。
第二实施例: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辅封框胶5还包括设于气流腔a内的至少一个第一分流段53;每一第一分流段53邻近一第一气流孔52a设置,并用于干扰第一气流孔52a处的气流流向。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中虚线箭头示意的大气开放时的气流流向,大气开放后,大气将先被辅封框胶5的阻隔段51阻挡缓速,而无法穿透阻隔段51,大气被阻隔段51阻挡后沿辅封框胶5的阻隔段51外表面和开放段52外表面流动,并通过第一气流孔52a进入气流腔a内,在进入气流腔a的过程中大气还将被辅封框胶5的第一分流段53进一步阻挡而向第一分流段53的两端分流,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将进一步被缓速,同时在第一分流段53的作用下大气也被分为分头流动的两股气流,该两股气流的冲击力进一步被削弱。以此,第一分流段53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削弱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对主封框胶3的冲击力,实现对主封框胶3更为可靠的防外穿刺保护。
可选地,每一第一分流段53与阻隔段51平行设置,第一分流段53的延伸长度大于等于第一气流孔52a的孔径,以使第一分流段53在阻隔段51上的正投影遮蔽第一气流孔52a。通过将第一分流段53设置为易于制作的长条状结构,有利于降低显示组件的制成难度,节省显示组件的制作成本。使第一分流段53对应于第一气流孔52a设置,则能够确保第一分流段53能够稳定地起到将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进行分流的作用,从而可靠地削减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对主封框胶3的冲击力,对主封框胶3进行更可靠的防大气穿刺保护。
第三实施例: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每一第一分流段53呈弧形设置,每一第一分流段53朝向一第一气流孔52a凸起,每一第一分流段53在一阻隔段51上的正投影遮蔽一第一气流孔52a。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分流段53设计为面向第一气流孔52a外凸的弧形结构,能够使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在第一分流段53面向第一气流孔52a的弧面上被稳定分流。此外,第一分流段53的弧形设计,有利于提升第一分流段53对大气的导流效果,同时使第一分流段53具有更大的表面面积,以此延长大气沿第一分流段53表面流动时的流动行程,有利于进一步放缓大气的流速和削减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对主封框胶3的冲击力,对主封框胶3进行更可靠的防大气穿刺保护。
第四实施例: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每一第一分流段53呈弧形设置,每一第一分流段53朝向背离一第一气流孔52a的方向凸起,每一第一分流段53在一阻隔段51上的正投影遮蔽一第一气流孔52a。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分流段53设计为朝向背离第一气流孔52a的方向凸起的弧形结构,能够使通过第一气流孔52a流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在第一分流段53内凹表面的引导下,在气流腔a内反弹流向开放段52的内表面,使大气在开放段52的内表面和第一分流段53之间至少进行一次往返流动,以此有利于放缓大气的流速和削减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对主封框胶3的冲击力,对主封框胶3进行更可靠的防大气穿刺保护。
第五实施例: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将每一第一气流孔52a靠近主封框胶3一端的开口面积设计为,大于第一气流孔52a远离主封框胶3一端的开口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流孔52a可为扩孔结构,第一气流孔52a靠近主封框胶3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气流孔52a远离主封框胶3一端的开口面积,以此大气在通过第一气流孔52a较窄的外开口流至第一气流孔52a较宽的内开口时,大气逐渐扩散而缓速,以此有利于削减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的流速和大气对主封框胶3的冲击力,对主封框胶3进行更可靠的防大气穿刺保护。
第六实施例: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基础上,在阻隔段51和开放段52的连接处设置连通气流腔a的第二气流孔5a。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辅封框胶5的开放段52与阻隔段51的连接处设置第二气流孔5a,使被阻隔段51阻挡后缓速的大气可沿阻隔段51外表面部分流动至第二气流孔5a内,部分流动至第一气流孔52a内。以此,通过第一气流孔52a和第二气流孔5a的双开孔设计,可对大气进行分流,使大气能够从显示组件的非迎风侧6分成多股气流进入气流腔a内,分摊单股大气气流的气流量,使大气扩散而缓速,从而削减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的流速和大气对主封框胶3的冲击力,对主封框胶3进行更可靠的防大气穿刺保护
第七实施例: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将上述第六实施例方案与上述第二实施例方案进行结合,即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气流孔52a处设置第一分流段53的基础上,在阻隔段51和开放段52的连接处设置连通气流腔a的第二气流孔5a。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结合第二实施例和第六实施例方案,可通过辅封框胶5的第一分流段53干扰第一气流孔52a处的气流流向,使通过第一气流孔52a流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分流,同时通过第一气流孔52a和第二气流孔5a的双开孔设计,对大气进行双重分流,以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大气进入显示组件内后的流速,削减大气气流对主封框胶3的冲击力。
第八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开放段52还包括设于气流腔a内的至少一个第二分流段54;每一第二分流段54邻近一第二气流孔5a设置,并用于干扰第二气流孔5a处的气流流向。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中虚线箭头示意的大气开放时的气流流向,大气开放后,大气将先被辅封框胶5的阻隔段51阻挡缓速,而无法穿透阻隔段51,大气被阻隔段51阻挡后沿辅封框胶5的阻隔段51外表面和开放段52外表面流动,并部分通过第一气流孔52a而部分通过第二气流孔5a进入气流腔a内。在进入第二气流孔5a内的大气将被辅封框胶5的第二分流段54进一步阻挡而向第二分流段54的两端分流,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将进一步被缓速,同时在第二分流段54的作用下大气也被分为分头流动的两股气流,该两股气流的冲击力相对于进入第二气流孔5a内的单股气流进一步被削弱。以此,第二分流段54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削弱通过第二气流孔5a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对主封框胶3的冲击力,实现对主封框胶3更为可靠的防外穿刺保护。
可选地,第二分流段54为直线延伸的长条形结构,此时第二分流段54的两端分别朝向一阻隔段51和一开放段52延伸。将第二分流段54设计为易于制作的长条形结构有利于降低显示组件的制程难度和制作成本。
可选地,每一第二气流段包括呈非0度且非180度夹角设置的第一扰流部541和第二扰流部542;第一扰流部541和第二扰流部542的连接处对应一第二气流孔5a设置。第一扰流部541和第二扰流部542可为长条形结构,第一扰流部541和第二扰流部542之间的夹角为第一扰流部541延伸方向和第二扰流部542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通过将第一扰流部541和第二扰流部542设计为互成非0度且非180度夹角设置,能够使第一扰流部541和第二扰流部542的连接处形成尖角结构,通过尖角结构分割通过第二气流孔5a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气流,实现大气气流的稳定分流,有利于提升第二分流段54对大气分流的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大气向第二分流段54两端的均匀分流,实现大气在气流腔a内的均匀扩散和流通,避免气流腔a内的大气流通不均衡时对部分显示面板4造成更强冲击,引起显示面板4可能的外穿刺或变形。
第九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八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每一第二分流段54呈弧形设置,每一第二分流段54朝向一第二气流孔5a外凸。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分流段54设计为面向第二气流孔5a外凸的弧形结构,能够使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在第二分流段54面向第二气流孔5a的弧面上被稳定分流。此外,第二分流段54的弧形设计,有利于提升第二分流段54对大气的导流效果,同时使第二分流段54具有更大的表面面积,以此延长大气沿第二分流段54表面流动时的流动行程,有利于进一步放缓大气的流速和削减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对主封框胶3的冲击力,对主封框胶3进行更可靠的防大气穿刺保护。
第十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将上述第八实施例方案与上述第二实施例方案进行结合,即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气流孔52a处设置第一分流段53的基础上,在第二气流孔5a处设置第二分流段54。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结合第二实施例和第八实施例方案,可通过辅封框胶5的第一分流段53干扰第一气流孔52a处的气流流向,通过第二分流段54干扰第二气流孔5a处的气流流向,使通过第一气流孔52a流和通过第二气流孔5a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被第一分流段53和第二分流段54分流,以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大气进入显示组件内后的流速,削减大气气流对主封框胶3的冲击力。此外,在第一分流段53和第二分流段54的阻挡作用下,无论是通过第一气流孔52a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还是通过第二气流孔5a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均不会直接流向和冲击主封框胶3的表面,可靠解决了大气直接冲击主封框胶3,造成主封框胶3外穿刺的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因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分流段53采用了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分流段54也采用了上述第八实施例中的结构,因此本实施例方案兼具上述第二实施例和上述第八实施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此处再赘述。
第十一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将上述第九实施例方案与上述第二实施例方案进行结合,即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气流孔52a处设置第一分流段53的基础上,在第二气流孔5a处设置弧形结构的第二分流段54。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结合第二实施例和第九实施例方案,可通过辅封框胶5的第一分流段53干扰第一气流孔52a处的气流流向,通过第二分流段54干扰第二气流孔5a处的气流流向,使通过第一气流孔52a流和通过第二气流孔5a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被第一分流段53和第二分流段54分流,以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大气进入显示组件内后的流速,削减大气气流对主封框胶3的冲击力。此外,在第一分流段53和第二分流段54的阻挡作用下,无论是通过第一气流孔52a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还是通过第二气流孔5a进入气流腔a内的大气,均不会直接流向和冲击主封框胶3的表面,可靠解决了大气直接冲击主封框胶3,造成主封框胶3外穿刺的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因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分流段53采用了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分流段54也采用了上述第九实施例中的结构,因此本实施例方案兼具上述第二实施例和上述第九实施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此处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组件并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十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比如,可以将上述第三实施例或第四实施例方案与上述第五实施例方案结合,得到在扩口状的第一气流孔52a处设置弧形的第一分流段53的方案;或者,还可以将上述第三实施例或第四实施例方案与上述第六实施例方案结合,形成在扩展的第一气流孔52a处设置弧形的第一分流段53,且在辅封框胶5的阻隔段51与开放段52的连接处开设第二气流孔5a的方案;又或者,还可以将上述第三实施例或第四实施例方案与上述第八实施例或第九实施例方案结合,得到在第一气流孔52a处设置弧形的第一分流段53,在第二气流孔5a处设置L形或弧形的第二分流段54的方案。可理解的,本申请显示组件中的第一气流孔52a和第二气流孔5a可仅设置其一或同时设置,第一分流段53和第二分流段54仅设置其一或同时设置,设置的第一气流孔52a、第二气流孔5a、第一分流段53以及第二分流段54都有多种可能结构形态,进而能够相互结合形成多于上述实施例数量的多种组合结构,此处不再一一列举说明。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组件,该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以第一预设涂胶路径于第二基板2涂覆封框胶,形成阻隔段51;以第二预设涂胶路径于第二基板2涂覆封框胶,形成开放段52;依次交替配置阻隔段51和开放段52,形成辅封框胶5;其中,第二预设涂胶路径包括至少一个暂停涂胶的截止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路径为连续涂胶路径,以第一预设涂胶路径在第二基板2上进行涂胶的目的在于,在显示组件的迎风侧6通过涂覆紫外光胶等材料的封框胶的方式形成连续设置的胶段,以通过该连续设置的胶段阻挡开放大气对主封框胶3的冲击,避免主封框胶3穿刺或产生气泡。第二预设涂胶路径包括连续涂胶路径和暂停涂胶路径,其中暂停涂胶路径即暂停向第二基板2涂胶,并使第二基板2上形成非涂胶的截止段,以第二预设涂胶路径在第二基板2上涂胶时,将在第二基板2上形成至少两个连续胶段和至少一个截止胶段,截止胶段为两个连续胶段之间预留的空胶区域。可将按照第一预设涂胶路径和第二涂胶路径涂胶的相关控制程序整合为一段涂胶控制程序后存储于涂胶设备的存储介质内,使涂胶设备在涂胶控制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步骤S1中的涂胶步骤,以通过一道涂胶程序形成辅封框胶5,提升辅封框胶5的制作效率。
步骤S2:贴合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使辅封框胶5连接第一基板1。
在本实施例中,辅封框胶5涂覆完成时形成两个阻隔段51和两个开放段52,每一阻隔段51连接两个开放段52,每一开放段52连接两个阻隔段51,开放段52和阻隔段51交替设置。通过成盒工艺将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封装成盒,使主封框胶3和辅封框胶5位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并均粘接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以使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贴合后可限定出多个显示面板4。
步骤S3:固化辅封框胶5,使辅封框胶5于截止段形成第一气流孔52a。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紫外线固化和热固化的方式对辅封框胶5进行一致性固化,使辅封框胶5支撑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让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各处保持一致的间距,形成上述显示组件。保留开放段52在暂停涂胶的截止段处形成的开口,使辅封框胶5固化后在截止段处形成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气流孔52a。以通过第一气流孔52a供开放大气进入显示组件内,使主封框胶3内外侧的气压平衡,避免主封框胶3内外侧气压不平衡时形成穿刺或变形的情况,保证主封框胶3的密封有效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主封框胶,所述主封框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围合限定出多个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辅封框胶,所述辅封框胶环设于所述主封框胶的外周,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辅封框胶与所述主封框胶之间形成有气流腔;
所述辅封框胶包括两个阻隔段和两个开放段,所述显示组件具有迎向开放大气的两个迎风侧,两个所述阻隔段别设于两个所述迎风侧,每一所述开放段位于两个所述迎风侧之间,并与两个所述阻隔段连接;每一所述开放段设有连通所述气流腔的第一气流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封框胶还包括设于所述气流腔内的至少一个第一分流段;
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邻近一所述第一气流孔设置,并用于干扰所述第一气流孔处的气流流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与所述阻隔段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分流段的延伸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气流孔的孔径,以使所述第一分流段在所述阻隔段上的正投影遮蔽所述第一气流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呈弧形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朝向一所述第一气流孔凸起,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在一所述阻隔段上的正投影遮蔽一所述第一气流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呈弧形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朝向背离一所述第一气流孔的方向凸起,每一所述第一分流段在一所述阻隔段上的正投影遮蔽一所述第一气流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气流孔靠近所述主封框胶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气流孔远离所述主封框胶一端的开口面积。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段和所述开放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气流孔,所述第二气流孔与所述气流腔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段还包括设于所述气流腔内的至少一个第二分流段;
每一所述第二分流段邻近一所述第二气流孔设置,并用于干扰所述第二气流孔处的气流流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气流段包括呈非0度且非180度夹角设置的第一扰流部和第二扰流部;
所述第一扰流部和所述第二扰流部的连接处对应一所述第二气流孔设置;或,每一所述第二分流段呈弧形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分流段朝向一所述第二气流孔外凸。
10.一种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以第一预设涂胶路径于所述第二基板涂覆封框胶,形成所述阻隔段;以第二预设涂胶路径于所述第二基板涂覆封框胶,形成所述开放段;依次交替配置所述阻隔段和所述开放段,形成所述辅封框胶;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涂胶路径包括至少一个暂停涂胶的截止段;
贴合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使所述辅封框胶连接所述第一基板;
固化所述辅封框胶,使所述辅封框胶于所述截止段形成所述第一气流孔。
CN202111648219.9A 2021-12-29 显示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42369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8219.9A CN114236917B (zh) 2021-12-29 显示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8219.9A CN114236917B (zh) 2021-12-29 显示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6917A true CN114236917A (zh) 2022-03-25
CN114236917B CN114236917B (zh) 2024-06-25

Family

ID=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92543A (ja) * 2007-05-22 2008-12-04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01285484Y (zh) * 2008-08-07 2009-08-0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对盒后的基板
CN101681067A (zh) * 2007-05-14 2010-03-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搭载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3178629U (zh) * 2013-04-26 2013-09-0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母板
CN103499903A (zh) * 2013-09-25 2014-01-0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辅助封框胶结构、对盒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929608A (zh) * 2016-07-14 2016-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母板、显示母板的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037606A (zh) * 2017-12-15 2018-05-15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ips液晶屏液晶盒的制备方法
CN109799652A (zh) * 2019-03-26 2019-05-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母板结构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215297864U (zh) * 2021-06-18 2021-12-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母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1067A (zh) * 2007-05-14 2010-03-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搭载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292543A (ja) * 2007-05-22 2008-12-04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01285484Y (zh) * 2008-08-07 2009-08-0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对盒后的基板
CN203178629U (zh) * 2013-04-26 2013-09-0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母板
CN103499903A (zh) * 2013-09-25 2014-01-0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辅助封框胶结构、对盒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929608A (zh) * 2016-07-14 2016-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母板、显示母板的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037606A (zh) * 2017-12-15 2018-05-15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ips液晶屏液晶盒的制备方法
CN109799652A (zh) * 2019-03-26 2019-05-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母板结构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215297864U (zh) * 2021-06-18 2021-12-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母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6789B (zh) 遮蔽板及具备该遮蔽板的车辆结构
TWI468816B (zh) 框膠結構
WO2021135832A1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KR20190046722A (ko) 플레이트 히터 매트릭스용 바이패스 밀폐부
CN114236917A (zh) 显示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4236917B (zh) 显示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WO2012162973A1 (zh) 汽车空腔阻隔件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79506B (zh) 密封条、点支式玻璃幕墙结构及点支式玻璃幕墙
CN215670341U (zh) 柔性点支式玻璃幕墙结构
CN108223418B (zh) 外挂式冷却风扇控制器
CN207225482U (zh) 一种阻隔废气型汽车翼子板中部密封板结构
CN206093219U (zh) 一种暖风水管密封装置
CN212744479U (zh) 一种密封式单层面板风机箱
CN209068728U (zh) 接水盘安装结构及风管机
US20130333295A1 (en)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Window Glass
CN113320598A (zh) 一种sns复合结构加强产品
CN208745815U (zh) 通风座椅的座垫泡沫结构
CN206345217U (zh) 一种复合材料包装箱箱体
JPWO2020129130A1 (ja) 熱交換素子及び熱交換換気装置
CN206002814U (zh)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4478669U (zh) 冰箱门体及冰箱
CN112455360B (zh) 膨胀胶块的排水部件和膨胀胶块
CN217874218U (zh) 一种岩棉带复合板通风风管
CN217680202U (zh) 一种装配式装修施工的板材
CN219333723U (zh) 便携式制氧机的膜片结构及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