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0404A - 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 - Google Patents

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0404A
CN114230404A CN202210063977.2A CN202210063977A CN114230404A CN 114230404 A CN114230404 A CN 114230404A CN 202210063977 A CN202210063977 A CN 202210063977A CN 114230404 A CN114230404 A CN 114230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le
core
pelleting
p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639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30404B (zh
Inventor
孙晓东
侯春雁
李本鑫
刘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Haoq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Haoq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Haoq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Haoq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639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04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0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0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30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0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1/00Other organic fertilisers
    • C05F11/02Other organic fertilisers from peat, brown coal, and similar vegetable deposi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4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for affecting fertiliser dosage or release rate; for affecting solubil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10Solid or semi-solid fertilisers, e.g. powders
    • C05G5/12Granules or flak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30Layered or coated, e.g. dust-preventing coating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属于肥料科学技术领域,是先通过培养牛瘤胃复合菌群,然后将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低温干燥成泥状,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中菌的数量大于1亿/毫升,泥状的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从芯核进料漏斗(5)和芯核进料管(6)输送进入成丸孔(1)中,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加工制作的装置由成丸孔(1)、固孔板(2)、电源线(3)、电源线插头(4)和接丸板(34)组成。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能够大大增加肥料施加到作物根部均匀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属于肥料科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牛是大型草食动物,成年牛的胃是复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组成,其中牛瘤胃最大,占四个胃总容积的80%,内有大量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很大一部分饲料在此消化。牛瘤胃内含的丰富瘤胃微生物,包括厌氧性的细菌、真菌、古细菌和原虫四大类。1克瘤胃内容物中,约含细菌150-250亿和纤毛虫60-100万,体积占瘤胃液的3.6%,其中,细菌与纤毛虫各约占50%。消化代谢活动由二者共同或协同完成,且以细菌为主。纤毛虫种类可分为全毛虫和寡毛虫两大类,全毛虫有原口等毛虫(Isoticha prostma)、肠等毛虫(Isotichaintestinalis)、厚毛虫(Dasytricharum inantium);寡毛虫有囊状内毛虫(Entodiniumbursa)、贪食内毛虫(E.vorax)、尖尾内毛虫(E.caudatum)、有齿双毛虫(Diplodiniumdenticulatum)等。常见的细菌主要是无芽孢的厌氧菌,有纤维素消化菌,如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半纤维素消化菌,如居瘤胃拟杆菌(Bacteriodesrum inocola);淀粉分解菌,如反刍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rum inantium);产甲烷菌,如反刍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 ruminantium)等三四十种。所有这些瘤胃微生物在瘤胃中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依靠饲料中所提供的可消化糖和淀粉作为能量,并吸收饲料中的蛋白前体物、限制性氨基酸以及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而进行生长和繁殖;然后细菌再利用饲料中的纤维素、非蛋白含氮物生成挥发性脂肪酸以及细菌的菌体蛋白质,以供牛体利用,而其他气体则经过嗳气排出体外,这样,瘤胃微生物即可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丁酸等,并可进一步降解。腐植酸是动植物遗骸,主要是植物的遗骸,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以及地球化学的一系列过程造成和积累起来的一类有机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腐植酸用途较广,在农业方面,与氮、磷、钾等元素结合制成的腐植酸类肥料,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改善农产品质量等功能。目前,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生产人工成本增加,农田产生的秸秆等农副产品及废弃物逐年增多,传统的焚烧处理方式还会带来空气环境污染等严峻问题。因此如何为农民提供一种有机复合肥,使其既能为农田提供大量的有机营养,又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快速地将农田残留的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分解被农田作为有机肥所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所以,根据农田土壤中由于土壤覆盖压埋形成的微氧环境,查找到瘤胃中的环境与之相似,然后提取瘤胃中的复合菌群,人为大量快速扩繁菌群,并制成肥料颗粒的芯核,外包裹腐植酸基料后制成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施加到农田土壤后,一方面能够为农田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营养,另一方面,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芯核还可以在土壤中生长和繁殖,从而大大促进农田土壤中秸秆等有机质的快速分解,在不妨碍农田作业的前提下,快速地为农田提供持续不断供应的有机物质,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修复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造成的破坏,从而达到既能为农田提供大量的有机营养,又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快速地将农田残留的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分解被农田作为有机肥所利用的目的,发明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如何为农民提供一种有机复合肥,使其既能为农田提供大量的有机营养,又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快速地将农田残留的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分解被农田作为有机肥所利用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该种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根据农田土壤中由于土壤覆盖压埋形成的微氧环境,查找到瘤胃中的环境与之相似,然后提取瘤胃中的复合菌群,人为大量快速扩繁菌群,并制成肥料颗粒的芯核,外包裹腐植酸基料后制成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施加到农田土壤后,一方面能够为农田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营养,另一方面,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芯核还可以在土壤中生长和繁殖,从而大大促进农田土壤中秸秆等有机质的快速分解,在不妨碍农田作业的前提下,快速地为农田提供持续不断供应的有机物质,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修复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造成的破坏,从而达到既能为农田提供大量的有机营养,又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快速地将农田残留的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分解被农田作为有机肥所利用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是先通过培养牛瘤胃复合菌群,然后将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低温干燥成泥状,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中菌的数量大于1亿/毫升,泥状的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从芯核进料漏斗5和芯核进料管6输送进入成丸孔1中,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加工制作的装置由成丸孔1、固孔板2、电源线3、电源线插头4和接丸板3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丸孔1是通过固孔杆10固定在固孔板2上成排规则排列的小圆柱形孔,成丸孔1多个,每个成丸孔1的圆孔的直径为3-5毫米、圆孔的高度为5-10毫米,通过旋转电机24的旋转轴15在同一排内相互连接,同一排内相邻两个成丸孔1之间相距1-2厘米,相邻两排成丸孔1之间相距1-2厘米,旋转电机24和成丸挤杆电机29所需的电能由电源线3提供,在电源线插头4插入外接电源的插座上后,即可将电能通过电源线3输送给成丸孔1所利用;每个成丸孔1均由芯核进料漏斗5、芯核进料管6、气压舱壁7、气压舱8、气压舱腔9、固孔杆10、加热壁11、加热螺旋丝12、成丸穹顶13、旋转轴孔14、旋转轴15、成丸模壳16、加壳筒17、成丸挤杆18、成丸挤罩19、成丸孔电源线插头20、成丸孔电源线21、加热螺旋丝控板22、成丸穹顶支架23、旋转电机24、外壳进料漏斗25、外壳进料管26、加壳筒进孔27、加壳筒腔28、成丸挤杆电机29、芯核撑板30、加壳筒出孔31和加壳筒壁32组成;芯核进料漏斗5是将泥状的芯核软料输送到芯核进料管6中去的部件,整体呈圆台形,芯核进料漏斗5圆台中央空、上底和下底缺失、侧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芯核进料漏斗5上底圆的直径为1-3毫米、下底圆的直径为0.5-1毫米,芯核进料漏斗5的下底缘与芯核进料管6上口缘焊接在一起,芯核进料漏斗5的内腔与芯核进料管6相通连成一个通道;芯核进料管6呈圆管状,长度为1-2厘米,芯核进料管6下口缘游离,开口在气压舱8下口处上方1-3毫米处,芯核进料管6管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芯核进料管6在上部1/4处与气压舱壁7焊接在一起;气压舱8是成丸孔1顶部的部件,气压舱壁7和加热壁11组成气压舱8的外壁,气压舱8内的空间为气压舱腔9;气压舱壁7是气压舱8上半部的外壁,呈半球形,半球的直径为3-5毫米,气压舱壁7为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厚度为0.3-0.5毫米,气压舱壁7顶部中央有一个圆孔,供芯核进料管6穿过,芯核进料管6伸进3/4长度时,将芯核进料管6和气压舱壁7焊接密封固定在一起;固孔杆10是将整个成丸孔1部件固定在固孔板2上、在气压舱8上下部交界处同一个直径上向气压舱8外伸出的圆杆,固孔杆10为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固孔杆10的直径为0.5-1毫米、长度为3-5毫米;加热壁11是气压舱8下半部的外壁,呈圆台形,圆台中央空、上底和下底缺失、侧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加热壁11上底圆的直径为3-5毫米、下底圆的直径为1-1.5毫米,加热壁11的上底缘与气压舱壁7下口缘焊接在一起,加热壁11下口游离,开口在成丸模壳16顶口的上方;加热螺旋丝12是通电时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电阻丝,由金属钨制成,横截面呈圆形,圆形的直径为0.1-0.5毫米,盘旋两圈后套在加热壁11外面,不与加热壁11外表面接触,与加热壁11外表面相距0.2-0.5毫米,上下两圈电阻丝之间相距0.2-0.5毫米,加热螺旋丝12两端固定在加热螺旋丝控板22上,分别与成丸孔电源线21的两股线相连接,加热螺旋丝控板22内有控制二极管,控制加热螺旋丝12所在线路的等时长开合;加热螺旋丝控板22为陶瓷质,用螺栓结构或铆钉结构固定在成丸孔1壁内表面上;成丸孔电源线插头20是与电源线3内端插座通过卡扣式电源线接头相连接的结构,另一端连接成丸孔电源线21;成丸孔电源线21分出三个分支,一个分支到达加热螺旋丝控板22,为加热螺旋丝12供电;另一个分支到达旋转电机24,控制成丸模壳16的旋转;第三个分支到达成丸挤杆电机29,将腐殖质外壳添加在芯核外面,进而成粒;成丸孔电源线21是铜芯双股电源线,铜芯的横截面为圆形,铜芯的直径为0.5-1毫米;成丸穹顶13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呈球面形,球面所在球的直径为1-2厘米,成丸穹顶13周缘焊接固定在成丸孔1壁内表面上,顶部中央有一个圆孔,该圆孔周缘与加热壁11下口缘焊接固定在一起,成丸穹顶13下部的空间与气压舱腔9相通连;成丸穹顶支架23是将成丸模壳16上部固定在成丸穹顶13下方的支架,由5-6根锰钢质圆杆组成,圆杆的横截面呈圆形,圆形的直径为0.3-0.5毫米,其中三根圆杆相互呈120°夹角,分列在成丸模壳16上部顶口周缘壁上,每根圆杆的一端焊接在成丸模壳16顶口周缘壁上,另一端焊接在成丸穹顶13内表面上,加热壁11下口缘所在平面与成丸模壳16顶口周缘所在平面相距1-2毫米;另外2-3根圆杆分列在成丸模壳16上部的下口周缘,相互之间呈180°或120°的夹角,每根圆杆的一端焊接在成丸模壳16上部的下口周缘壁上,另一端焊接在成丸孔1壁内表面上;成丸模壳16是将芯核料制成球形颗粒的结构,由上部、下部两部分组成,上部由成丸穹顶支架23固定,下部在旋转轴15方向上与旋转轴15固定在一起;旋转电机24是带动旋转轴15旋转的电动机,设置在固孔板2上一排成丸孔1最外侧成丸孔1的侧壁上;旋转轴15与旋转电机24的转子连接成一个整体,旋转电机24的转子转动,即可带动旋转轴15转动;旋转轴15为锰钢质的圆杆,圆杆横截面圆形的直径为0.2-0.5毫米,位于成丸模壳16与旋转电机24之间或相邻两个成丸孔1的成丸模壳16之间;旋转轴孔14是成丸孔1壁上供旋转轴15穿过的圆孔,圆孔的直径为0.21-0.52毫米;加壳筒17是将腐植酸基料添加在芯核颗粒球外面形成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外壳的结构,横向卧于成丸模壳16的下方,整体呈圆柱形,加壳筒17包括成丸挤杆18、成丸挤罩19、外壳进料漏斗25、外壳进料管26、加壳筒进孔27、加壳筒腔28、成丸挤杆电机29、芯核撑板30、加壳筒出孔31和加壳筒壁32;其中,加壳筒17四周的壁为加壳筒壁32,加壳筒壁32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加壳筒腔28是加壳筒壁32所围成的空腔,加壳筒腔28内设置有成丸挤杆18、成丸挤罩19、外壳进料管26的下端和芯核撑板30;加壳筒壁32中央正上方的开口为加壳筒进孔27,由成丸模壳16制成的球形芯核颗粒从加壳筒进孔27掉落进加壳筒腔28中的芯核撑板30上,外壳进料管26也由加壳筒进孔27伸进加壳筒腔28中;加壳筒壁32中央正下方的开口为加壳筒出孔31,加壳筒出孔31是成品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从成丸孔1掉落下去的开口;外壳进料漏斗25是将泥状的腐植酸基料输送到外壳进料管26中去的部件,整体呈圆台形,外壳进料漏斗25圆台中央空、上底和下底缺失、侧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外壳进料漏斗25上底圆的直径为1-3毫米、下底圆的直径为0.5-1毫米,外壳进料漏斗25的下底缘与外壳进料管26上口缘焊接在一起,外壳进料漏斗25的内腔与外壳进料管26相通连成一个通道;外壳进料管26呈圆管状,长度为2-5厘米,中间有两个弯折,外壳进料管26上口缘与外壳进料漏斗25的下底缘焊接在一起,外壳进料管26下口缘游离,开口在加壳筒腔28中距加壳筒进孔27边缘1-3毫米处,外壳进料管26管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外壳进料管26在与成丸孔1壁接触处与成丸孔1壁焊接在一起;成丸挤杆电机29是在通电作业时能够将成丸挤杆18往加壳筒腔28内推进或将成丸挤杆18从加壳筒腔28内拉出来的电动机,成丸挤杆电机29共2个,分别设置在加壳筒17的两端,与成丸孔电源线21的一个分支相连接;成丸挤杆18是下表面具齿槽的锰钢质圆杆,成丸挤杆18圆杆的直径为1-2毫米、长度为0.5-1厘米,下表面的齿槽与成丸挤杆电机29转动齿轮的齿相啮合,在成丸挤杆电机29的带动下能够水平移动,成丸挤杆18外端游离,内端焊接在成丸挤罩19外表面中央;成丸挤罩19是将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挤压为成品的结构,共2个,相对设置在加壳筒腔28内,与成丸挤杆18相连处的壁最厚,厚度为0.5毫米,然后往外的壁逐渐变薄,最薄处的壁的厚度为0.3毫米,当2个成丸挤罩19紧贴靠在一起时,其内腔形成一个球形的空间;芯核撑板30是一端焊接在成丸挤罩19内表面下部、另一端游离的长方体形钢片,芯核撑板30的长度为1-2毫米、宽度为0.3-0.5毫米、厚度为0.1-0.2毫米,2个芯核撑板30上下之间相距0.1-0.2毫米,上面的芯核撑板30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与成丸挤杆18中央所在水平面之间相距0.3-0.5毫米。
所述的固孔板2是支撑固定成丸孔1的长方体形板,为陶瓷质或有机玻璃质,固孔板2的长度为20-100厘米、宽度为15-80厘米、厚度为1-5厘米;电源线3是为成丸孔1提供电能的铜芯双股电源线,铜芯的横截面为圆形,铜芯的直径为0.5-1毫米,电源线3一端连接成丸孔1,另一端连接电源线插头4;电源线插头4是市售的两相电源线插头,能够插入外接电源的插座上,将电能通过电源线3输送给成丸孔1所利用。
所述的接丸板34位于固孔板2的下方,为铝合金质或不锈钢质,接丸板34的长度为20-100厘米、宽度为15-80厘米、厚度为0.3-0.5厘米;接丸板34上表面具有多个接丸凹槽33,每个凹槽均呈半球形,接丸凹槽33槽口的直径为3-5毫米、深度为1.5-2.5毫米,所有的接丸凹槽33均与成丸孔1对应设置,最后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被收集在一起装入袋内以便销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根据农田土壤中由于土壤覆盖压埋形成的微氧环境,查找到瘤胃中的环境与之相似,然后提取瘤胃中的复合菌群,人为大量快速扩繁菌群,并制成肥料颗粒的芯核,外包裹腐植酸基料后制成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施加到农田土壤后,一方面能够为农田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营养,另一方面,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芯核还可以在土壤中生长和繁殖,从而大大促进农田土壤中秸秆等有机质的快速分解,在不妨碍农田作业的前提下,快速地为农田提供持续不断供应的有机物质,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修复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造成的破坏,从而达到既能为农田提供大量的有机营养,又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快速地将农田残留的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分解被农田作为有机肥所利用的目的。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能够大大增加肥料施加到作物根部均匀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的固孔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的成丸孔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的接丸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成丸孔,2.固孔板,3.电源线,4.电源线插头,5.芯核进料漏斗,6.芯核进料管,7.气压舱壁,8.气压舱,9.气压舱腔,10.固孔杆,11.加热壁,12.加热螺旋丝,13.成丸穹顶,14.旋转轴孔,15.旋转轴,16.成丸模壳,17.加壳筒,18.成丸挤杆,19.成丸挤罩,20.成丸孔电源线插头,21.成丸孔电源线,22.加热螺旋丝控板,23.成丸穹顶支架,24.旋转电机,25.外壳进料漏斗,26.外壳进料管,27.加壳筒进孔,28.加壳筒腔,29.成丸挤杆电机,30.芯核撑板,31.加壳筒出孔,32.加壳筒壁,33.接丸凹槽,34.接丸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本发明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是先通过培养牛瘤胃复合菌群,然后将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低温干燥成泥状,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中菌的数量大于1亿/毫升,泥状的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从芯核进料漏斗5和芯核进料管6输送进入成丸孔1中,由于成丸孔1内设置有加热螺旋丝12,在加热螺旋丝12通电工作时,能够加热加热壁11,从而使得泥状的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被加热,加热的作用一方面是将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中的水分被蒸发出来,使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由泥状变为干粉状,在成丸模壳16被挤压成芯核,另一方面,蒸发出来的水蒸汽聚集在气压舱腔9中,形成较高的压力,方便将芯核进料管6释放出来的泥状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被从气压舱8下口推进成丸模壳16中,同时,过量的水蒸汽也可从气压舱8下口释放出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加工制作的装置由成丸孔1、固孔板2、电源线3、电源线插头4、芯核进料漏斗5、芯核进料管6、气压舱壁7、气压舱8、气压舱腔9、固孔杆10、加热壁11、加热螺旋丝12、成丸穹顶13、旋转轴孔14、旋转轴15、成丸模壳16、加壳筒17、成丸挤杆18、成丸挤罩19、成丸孔电源线插头20、成丸孔电源线21、加热螺旋丝控板22、成丸穹顶支架23、旋转电机24、外壳进料漏斗25、外壳进料管26、加壳筒进孔27、加壳筒腔28、成丸挤杆电机29、芯核撑板30、加壳筒出孔31、加壳筒壁32、接丸凹槽33、接丸板34组成。培养牛瘤胃复合菌群的实验步骤为:1微氧细菌培养板的准备:取灭菌好的48孔细胞培养板,用记号笔在相应位置上标号,相邻每4个孔为一个标号,然后在纸质实验方案里将相关信息记下来,并留一定空白,供后面记录详细信息使用,这样,一侧边上的标号依次为1—6,另一侧边上的标号为7-12。2配制微氧细菌培养基:将细菌培养基配制好,置于高压灭菌锅内常规灭菌。之后,拿出LB琼脂培养基,放置在超净工作台上备用,由于48孔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的容量为1.5毫升,每个48孔细胞培养板需要培养基72毫升,每个48孔细胞培养板能够培养12个样品的菌。3制备微氧细菌培养板:将移液枪调整为1.5毫升,套入5毫升的枪头,在灭菌后未凝固的固体培养基冷却到55℃左右时,此时,用手触瓶,有微烫感但手还能承受,一般在室温25-30℃的情况下,培养基放置30分钟左右即可,用移液枪吸取还呈液态的固体培养基,依次注入平放在超净工作台面上的打开盖的48孔细胞培养板的孔内,此时固体培养基刚好能够注满每个孔,注完一个孔后接着快速注另一个孔,直到将48个孔全部注满,将该48孔细胞培养板轻轻移到一边冷却备用;按照上述方法将设计好数量的另外的48孔细胞培养板也注满固体培养基并冷却备用。4制备微氧菌悬液:取微氧环境牛瘤胃取得的样品1毫克,置于2毫升的冻存管内,然后,用吸管吸取1毫升的双蒸水,注入冻存管中,在振荡器上震荡1分钟混匀,以便样品中的细菌进入水中,制成菌悬液;在冻存管上标注好实验信息:操作人员姓名、样品编号、制备时间等,之后静置5分钟,待样品中固体颗粒沉降到管底后,将冻存管置于冻存管架上特定位置备用,一般按照顺序放置,以免混淆。5接种:点燃酒精灯,准备3个接种针,针朝上柄朝下依次插在接种针架上的接种针孔内,接种针和接种针孔均标有号码并且对应的号码相同,即1号接种针插入1号接种针孔内,2号接种针插入2号接种针孔内,3号接种针插入3号接种针孔内;接种针使用前先在酒精灯外焰上烧5-10秒钟灭菌消毒,烧后插入对应的接种针孔内备用,即先烧1号接种针,之后插入1号接种针孔内备用,再烧2号接种针,之后插入2号接种针孔内备用,最后烧3号接种针,之后插入3号接种针孔内备用;接种时,取1号接种针,插入第一个菌悬液的上清液中蘸一下,然后插入48孔细胞培养板的1号孔四个孔的第一个孔内,一直插到孔底部,拔出1号接种针,在酒精灯外焰上烧10-15秒钟后,针朝上柄朝下将1号接种针插入接种针架上的接种针孔内备用,接着取2号接种针,在1号接种针插入形成的1号针孔内插入1-2毫米深,然后拔出2号接种针,把2号接种针在1号针孔旁边的固体培养基上随机再次插入固体培养基中,同样一直插到孔底部,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2号针孔,最后,取3号接种针,在2号接种针插入形成的2号针孔内插入1-2毫米深,然后拔出3号接种针,把3号接种针在1号针孔和2号针孔旁边的固体培养基上随机再次插入固体培养基中,同样一直插到孔底部,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3号针孔,这样,48孔细胞培养板的1号孔四个孔的第一个孔即接种完毕,下面的孔接种步骤同上,保证四个孔接种一个样品的菌悬液,其他的孔接种方式同上。6密封:48孔细胞培养板的所有孔接种完毕后,盖上培养板盖,用热熔枪释放热熔胶将48孔细胞培养板的板盖和板体之间的缝隙密封,48孔细胞培养板内外之间即被隔开;同时,每个孔均注满了固体培养基,在盖上板盖后,板盖与孔上缘之间几乎被固体培养基填住密封,3个针孔内的细菌生长所需要的氧气几乎就是针孔内残留的氧气,从而较好地为样品中待培养的细菌提供了一种微氧环境条件;为了更加方便操作,也可以使用宽度为1厘米的透明胶带将板盖与板体之间的缝隙封住;由于48孔细胞培养板板孔较多,故一次即可快速便捷地处理多个样品。经过28℃培养20小时后,所有的孔内均能长出菌落。7微氧菌培养:对接种并密封处理好的48孔细胞培养板,置于4℃、10℃、20℃、28℃和37℃几个温度的细菌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时间设定为20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和120小时,观察其是否都能长出菌落。8微氧菌落获取:由于所有菌落均长在接种针孔内表面,48孔细胞培养板的孔壁透明度较好,故在观察到某一孔内有某种特定菌落时,用取柱筒沿壁插入该孔,轻轻旋动,将长有菌的固体培养基从孔内取出,抖动取样筒,使固体培养基落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取在酒精灯外焰上烧过的冷却后的手术刀,将含有特定菌落的固体培养基切块,用手术刀将含菌块挑入盛满液体培养基的1.5毫升的离心管内,盖上盖,用热熔胶将管盖与管体之间的缝隙封死,移到相应的细菌培养箱中扩大培养,制成该种菌的菌种。9菌落的纯化:取一块干净的塑料布,厚度为0.1-0.2毫米,剪成圆形,圆形的直径为培养皿的内径,置于培养皿内,倒入固体培养基,厚度为2毫米,待冷却后,采用四线法接种挑出来的含菌块扩大培养后的培养菌,之后,带塑料布一起反扣在另一干净的培养皿中,然后再扣第二个平板块,接着扣第三个平板块,依次进行下去,最后一块的塑料布正好处于该培养皿的上口缘,扣入的平板块为5-6块,即该培养皿内约有5-6层培养基块,然后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将培养皿盖与培养皿体之间的缝隙封死,之后,置于相同条件下的培养箱内培养,即可得到单克隆菌落,即为纯化一次,看到单菌落后,揭开平板块即可用接种针等工具挑取单菌落。一般一种菌至少纯化3次。10菌落的鉴定:将纯化后的菌落扩大培养,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16SrDNA、全序列等测定,鉴定出其所属的类群及其名称。11目标菌的扩大培养:从上述鉴定后的菌落中,根据特定目的,比如分解秸秆,选取纤维素酶活性高的几种微氧菌菌种,组合后用泥状的培养基料扩大培养所选菌群,泥状的培养基料成分与步骤2所使用的微氧细菌培养基相比,所用琼脂的量少一半,其余成分相同,待培养基料中菌群的有效活菌数CFU达到1亿/毫升时,即为生产用芯核软料。成丸孔1是通过固孔杆10固定在固孔板2上成排规则排列的小圆柱形孔,能够将由芯核进料漏斗5和芯核进料管6输送过来的芯核软料先加工呈球形,然后掉落进加壳筒17中,在加壳筒17中外裹由外壳进料漏斗25和外壳进料管26输送进来的外壳料,从而制成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从加壳筒出孔31掉落到接丸凹槽33,最后被收集在一起装入袋内以便销售;成丸孔1多个,每个成丸孔1的圆孔的直径为3-5毫米、圆孔的高度为5-10毫米,通过旋转电机24的旋转轴15在同一排内相互连接,同一排内相邻两个成丸孔1之间相距1-2厘米,相邻两排成丸孔1之间相距1-2厘米,旋转电机24和成丸挤杆电机29所需的电能由电源线3提供,在电源线插头4插入外接电源的插座上后,即可将电能通过电源线3输送给成丸孔1所利用。每个成丸孔1均由芯核进料漏斗5、芯核进料管6、气压舱壁7、气压舱8、气压舱腔9、固孔杆10、加热壁11、加热螺旋丝12、成丸穹顶13、旋转轴孔14、旋转轴15、成丸模壳16、加壳筒17、成丸挤杆18、成丸挤罩19、成丸孔电源线插头20、成丸孔电源线21、加热螺旋丝控板22、成丸穹顶支架23、旋转电机24、外壳进料漏斗25、外壳进料管26、加壳筒进孔27、加壳筒腔28、成丸挤杆电机29、芯核撑板30、加壳筒出孔31和加壳筒壁32组成。芯核进料漏斗5是将泥状的芯核软料输送到芯核进料管6中去的部件,整体呈圆台形,芯核进料漏斗5圆台中央空、上底和下底缺失、侧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芯核进料漏斗5上底圆的直径为1-3毫米、下底圆的直径为0.5-1毫米,芯核进料漏斗5的下底缘与芯核进料管6上口缘焊接在一起,以保证芯核进料漏斗5的内腔与芯核进料管6相通连成一个通道;芯核进料管6呈圆管状,长度为1-2厘米,芯核进料管6上口缘与芯核进料漏斗5的下底缘焊接在一起,芯核进料管6下口缘游离,开口在气压舱8下口处上方1-3毫米处,芯核进料管6管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芯核进料管6在上部1/4处与气压舱壁7焊接在一起;气压舱8是成丸孔1顶部的部件,气压舱壁7和加热壁11组成气压舱8的外壁,气压舱8内的空间为气压舱腔9,由于加热壁11是由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均是热的良导体,因此在加热螺旋丝12工作时,加热螺旋丝12产生的热会将加热壁11加热从而将气压舱腔9中的气体加热,加热后的气体膨胀,产生压力,压挤从芯核进料管6下端挤出的泥状的芯核软料更加快速地进入成丸模壳16中,同时,由于被加热,泥状的芯核软料中的水分快速散失,从而在芯核软料形成球形丸时,由泥状变为粉状团,掉落到加壳筒17,更加容易被其他物质包裹起来;气压舱壁7是气压舱8上半部的外壁,呈半球形,半球的直径为3-5毫米,气压舱壁7为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厚度为0.3-0.5毫米,气压舱壁7顶部中央有一个圆孔,供芯核进料管6穿过,芯核进料管6伸进3/4长度时,将芯核进料管6和气压舱壁7焊接密封固定在一起;固孔杆10是气压舱8上下部交界处同一个直径上向气压舱8外伸出的圆杆,能够将整个成丸孔1部件固定在固孔板2上,固孔杆10为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固孔杆10的直径为0.5-1毫米、长度为3-5毫米;加热壁11是气压舱8下半部的外壁,呈圆台形,圆台中央空、上底和下底缺失、侧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加热壁11上底圆的直径为3-5毫米、下底圆的直径为1-1.5毫米,加热壁11的上底缘与气压舱壁7下口缘焊接在一起,加热壁11下口游离,开口在成丸模壳16顶口的上方,以保证失去部分水的芯核软料从加热壁11下口喷进成丸模壳16顶口,在成丸模壳16内灌满芯核软料后,旋转电机24工作,成丸模壳16下部旋入上部里面,使得所有芯核软料形成球形,当成丸模壳16下部口朝下时,借助重力作用,球形芯核软料像个泥丸掉落出去,形成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的芯核;加热螺旋丝12是通电时能够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电阻丝,由金属钨制成,横截面呈圆形,圆形的直径为0.1-0.5毫米,盘旋两圈后套在加热壁11外面,不与加热壁11外表面接触,与加热壁11外表面相距0.2-0.5毫米,上下两圈电阻丝之间相距0.2-0.5毫米,加热螺旋丝12两端固定在加热螺旋丝控板22上,分别与成丸孔电源线21的两股线相连接,加热螺旋丝控板22内有控制二极管,等时长控制加热螺旋丝12所在线路的开合,也就是通电时,加热螺旋丝12工作,加热加热壁11,加热1-2秒后,电路自动断开,停止加热,停止1-2秒后,电路重新闭合,对加热壁11再次进行加热,这样周而复始下去,达到等时长控制加热螺旋丝12所在线路的开合目的;加热螺旋丝控板22为陶瓷质,用螺栓结构或铆钉结构固定在成丸孔1壁内表面上;成丸孔电源线插头20是与电源线3内端插座通过公知的卡扣式电源线接头相连接的结构,另一端连接成丸孔电源线21,能够将电源线3的电能输送给成丸孔电源线21;成丸孔电源线21分出三个分支,一个分支到达加热螺旋丝控板22,为加热螺旋丝12供电;另一个分支到达旋转电机24,控制成丸模壳16的旋转;第三个分支到达成丸挤杆电机29,将腐殖质外壳添加在芯核外面,进而成粒;成丸孔电源线21是铜芯双股电源线,铜芯的横截面为圆形,铜芯的直径为0.5-1毫米。成丸穹顶13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呈球面形,球面所在球的直径为1-2厘米,成丸穹顶13周缘焊接固定在成丸孔1壁内表面上,顶部中央有一个圆孔,该圆孔周缘与加热壁11下口缘焊接固定在一起,使得成丸穹顶13下部的空间与气压舱腔9相通连;成丸穹顶支架23是将成丸模壳16上部固定在成丸穹顶13下方的支架,由5-6根锰钢质圆杆组成,圆杆的横截面呈圆形,圆形的直径为0.3-0.5毫米,其中三根圆杆相互呈120°夹角,分列在成丸模壳16上部顶口周缘壁上,每根圆杆的一端焊接在成丸模壳16顶口周缘壁上,另一端焊接在成丸穹顶13内表面上,使得加热壁11下口缘所在平面与成丸模壳16顶口周缘所在平面相距1-2毫米;另外2-3根圆杆分列在成丸模壳16上部的下口周缘,相互之间呈180°或120°的夹角,每根圆杆的一端焊接在成丸模壳16上部的下口周缘壁上,另一端焊接在成丸孔1壁内表面上,这样,5-6根成丸穹顶支架23即可将成丸模壳16上部牢牢地固定在成丸穹顶13下方;成丸模壳16是将芯核料制成球形颗粒的结构,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由成丸穹顶支架23固定,下部在旋转轴15方向上与旋转轴15固定在一起,在旋转电机24通电工作时,下部能够在上部里面转动,从而将成丸模壳16里面的失去部分水的芯核软料制成球形颗粒,并在成丸模壳16下部口朝下时,球形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掉落下来;旋转电机24是带动旋转轴15旋转的电动机,设置在固孔板2上一排成丸孔1最外侧成丸孔1的侧壁上,工作时,带动旋转轴15在旋转轴孔14内旋转,同时,带动成丸模壳16的下部在上部里面转动制成球形颗粒,旋转电机24的电能由成丸孔电源线21的一个分支提供;旋转轴15与旋转电机24的转子连接成一个整体,旋转电机24的转子转动,即可带动旋转轴15转动;旋转轴15为锰钢质的圆杆,圆杆横截面圆形的直径为0.2-0.5毫米,位于成丸模壳16与旋转电机24之间或相邻两个成丸孔1的成丸模壳16;旋转轴孔14是成丸孔1壁上供旋转轴15穿过的圆孔,圆孔的直径为0.21-0.52毫米;加壳筒17是将腐植酸基料添加在芯核颗粒球外面形成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外壳的结构,横向卧于成丸模壳16的下方,整体呈圆柱形,加壳筒17包括成丸挤杆18、成丸挤罩19、外壳进料漏斗25、外壳进料管26、加壳筒进孔27、加壳筒腔28、成丸挤杆电机29、芯核撑板30、加壳筒出孔31和加壳筒壁32;其中,加壳筒17四周的壁为加壳筒壁32,加壳筒壁32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加壳筒腔28是加壳筒壁32所围成的空腔,加壳筒腔28内设置有成丸挤杆18、成丸挤罩19、外壳进料管26的下端和芯核撑板30;加壳筒壁32中央正上方的开口为加壳筒进孔27,由成丸模壳16制成的球形芯核颗粒从加壳筒进孔27掉落进加壳筒腔28中的芯核撑板30上,外壳进料管26也由加壳筒进孔27伸进加壳筒腔28中;加壳筒壁32中央正下方的开口为加壳筒出孔31,加壳筒出孔31是成品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从成丸孔1掉落下去的开口;外壳进料漏斗25是将泥状的腐植酸基料输送到外壳进料管26中去的部件,整体呈圆台形,外壳进料漏斗25圆台中央空、上底和下底缺失、侧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外壳进料漏斗25上底圆的直径为1-3毫米、下底圆的直径为0.5-1毫米,外壳进料漏斗25的下底缘与外壳进料管26上口缘焊接在一起,以保证外壳进料漏斗25的内腔与外壳进料管26相通连成一个通道;外壳进料管26呈圆管状,长度为2-5厘米,中间有两个弯折,外壳进料管26上口缘与外壳进料漏斗25的下底缘焊接在一起,外壳进料管26下口缘游离,开口在加壳筒腔28中距加壳筒进孔27边缘1-3毫米处,外壳进料管26管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外壳进料管26在与成丸孔1壁接触处与成丸孔1壁焊接在一起;成丸挤杆电机29是在通电作业时能够将成丸挤杆18往加壳筒腔28内推进或将成丸挤杆18从加壳筒腔28内拉出来的电动机,共2个,分别设置在加壳筒17的两端,与成丸孔电源线21的一个分支相连接;成丸挤杆18是下表面具齿槽的锰钢质圆杆,成丸挤杆18圆杆的直径为1-2毫米、长度为0.5-1厘米,下表面的齿槽与成丸挤杆电机29转动齿轮的齿相啮合,能够在成丸挤杆电机29的带动下水平移动,成丸挤杆18外端游离,内端焊接在成丸挤罩19外表面中央;成丸挤罩19是将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挤压为成品的结构,共2个,相对设置在加壳筒腔28内,与成丸挤杆18相连处的壁最厚,厚度为0.5毫米,然后往外的壁逐渐变薄,最薄处的壁的厚度为0.3毫米,当2个成丸挤罩19紧贴靠在一起时,其内腔形成一个球形的空间,这样,即可制成芯核包裹着外壳的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成品,在2个成丸挤罩19由成丸挤杆18牵引分开后,成品颗粒即可从加壳筒出孔31掉落出来;芯核撑板30是一端焊接在成丸挤罩19内表面下部、另一端游离的长方体形钢片,芯核撑板30的长度为1-2毫米、宽度为0.3-0.5毫米、厚度为0.1-0.2毫米,2个芯核撑板30上下之间相距0.1-0.2毫米,上面的芯核撑板30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与成丸挤杆18中央所在水平面之间相距0.3-0.5毫米,芯核撑板30的作用是在芯核掉落进加壳筒17后,即可被芯核撑板30接住,从而使芯核悬空位于2个成丸挤罩19所形成的球形空间中央,以便腐植酸基料包裹在芯核外面时,厚度均匀。固孔板2是支撑固定成丸孔1的长方体形板,为陶瓷质或有机玻璃质,固孔板2的长度为20-100厘米、宽度为15-80厘米、厚度为1-5厘米。电源线3是为成丸孔1提供电能的铜芯双股电源线,铜芯的横截面为圆形,铜芯的直径为0.5-1毫米,电源线3一端连接成丸孔1,另一端连接电源线插头4。电源线插头4是市售的两相电源线插头,能够插入外接电源的插座上,将电能通过电源线3输送给成丸孔1所利用。接丸板34位于固孔板2的下方,为铝合金质或不锈钢质,接丸板34的长度为20-100厘米、宽度为15-80厘米、厚度为0.3-0.5厘米。接丸板34上表面具有多个接丸凹槽33,每个凹槽均呈半球形,接丸凹槽33槽口的直径为3-5毫米、深度为1.5-2.5毫米,所有的接丸凹槽33均与成丸孔1对应设置,以保证从加壳筒出孔31掉落下来的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被接丸凹槽33接住,最后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被收集在一起装入袋内以便销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3)

1.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是先通过培养牛瘤胃复合菌群,然后将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低温干燥成泥状,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中菌的数量大于1亿/毫升,泥状的牛瘤胃复合菌群基料从芯核进料漏斗(5)和芯核进料管(6)输送进入成丸孔(1)中,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加工制作的装置由成丸孔(1)、固孔板(2)、电源线(3)、电源线插头(4)和接丸板(3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丸孔(1)是通过固孔杆(10)固定在固孔板(2)上成排规则排列的小圆柱形孔,成丸孔(1)多个,每个成丸孔(1)的圆孔的直径为3-5毫米、圆孔的高度为5-10毫米,通过旋转电机(24)的旋转轴(15)在同一排内相互连接,同一排内相邻两个成丸孔(1)之间相距1-2厘米,相邻两排成丸孔(1)之间相距1-2厘米,旋转电机(24)和成丸挤杆电机(29)所需的电能由电源线(3)提供,在电源线插头(4)插入外接电源的插座上后,即可将电能通过电源线(3)输送给成丸孔(1)所利用;每个成丸孔(1)均由芯核进料漏斗(5)、芯核进料管(6)、气压舱壁(7)、气压舱(8)、气压舱腔(9)、固孔杆(10)、加热壁(11)、加热螺旋丝(12)、成丸穹顶(13)、旋转轴孔(14)、旋转轴(15)、成丸模壳(16)、加壳筒(17)、成丸挤杆(18)、成丸挤罩(19)、成丸孔电源线插头(20)、成丸孔电源线(21)、加热螺旋丝控板(22)、成丸穹顶支架(23)、旋转电机(24)、外壳进料漏斗(25)、外壳进料管(26)、加壳筒进孔(27)、加壳筒腔(28)、成丸挤杆电机(29)、芯核撑板(30)、加壳筒出孔(31)和加壳筒壁(32)组成;芯核进料漏斗(5)是将泥状的芯核软料输送到芯核进料管(6)中去的部件,整体呈圆台形,芯核进料漏斗(5)圆台中央空、上底和下底缺失、侧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芯核进料漏斗(5)上底圆的直径为1-3毫米、下底圆的直径为0.5-1毫米,芯核进料漏斗(5)的下底缘与芯核进料管(6)上口缘焊接在一起,芯核进料漏斗(5)的内腔与芯核进料管(6)相通连成一个通道;芯核进料管(6)呈圆管状,长度为1-2厘米,芯核进料管(6)下口缘游离,开口在气压舱(8)下口处上方1-3毫米处,芯核进料管(6)管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芯核进料管(6)在上部1/4处与气压舱壁(7)焊接在一起;气压舱(8)是成丸孔(1)顶部的部件,气压舱壁(7)和加热壁(11)组成气压舱(8)的外壁,气压舱(8)内的空间为气压舱腔(9);气压舱壁(7)是气压舱(8)上半部的外壁,呈半球形,半球的直径为3-5毫米,气压舱壁(7)为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厚度为0.3-0.5毫米,气压舱壁(7)顶部中央有一个圆孔,供芯核进料管(6)穿过,芯核进料管(6)伸进3/4长度时,将芯核进料管(6)和气压舱壁(7)焊接密封固定在一起;固孔杆(10)是将整个成丸孔(1)部件固定在固孔板(2)上、在气压舱(8)上下部交界处同一个直径上向气压舱(8)外伸出的圆杆,固孔杆(10)为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固孔杆(10)的直径为0.5-1毫米、长度为3-5毫米;加热壁(11)是气压舱(8)下半部的外壁,呈圆台形,圆台中央空、上底和下底缺失、侧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加热壁(11)上底圆的直径为3-5毫米、下底圆的直径为1-1.5毫米,加热壁(11)的上底缘与气压舱壁(7)下口缘焊接在一起,加热壁(11)下口游离,开口在成丸模壳(16)顶口的上方;加热螺旋丝(12)是通电时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电阻丝,由金属钨制成,横截面呈圆形,圆形的直径为0.1-0.5毫米,盘旋两圈后套在加热壁(11)外面,不与加热壁(11)外表面接触,与加热壁(11)外表面相距0.2-0.5毫米,上下两圈电阻丝之间相距0.2-0.5毫米,加热螺旋丝(12)两端固定在加热螺旋丝控板(22)上,分别与成丸孔电源线(21)的两股线相连接,加热螺旋丝控板(22)内有控制二极管,控制加热螺旋丝(12)所在线路的等时长开合;加热螺旋丝控板(22)为陶瓷质,用螺栓结构或铆钉结构固定在成丸孔(1)壁内表面上;成丸孔电源线插头(20)是与电源线(3)内端插座通过卡扣式电源线接头相连接的结构,另一端连接成丸孔电源线(21);成丸孔电源线(21)分出三个分支,一个分支到达加热螺旋丝控板(22),为加热螺旋丝(12)供电;另一个分支到达旋转电机(24),控制成丸模壳(16)的旋转;第三个分支到达成丸挤杆电机(29),将腐殖质外壳添加在芯核外面,进而成粒;成丸孔电源线(21)是铜芯双股电源线,铜芯的横截面为圆形,铜芯的直径为0.5-1毫米;成丸穹顶(13)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呈球面形,球面所在球的直径为1-2厘米,成丸穹顶(13)周缘焊接固定在成丸孔(1)壁内表面上,顶部中央有一个圆孔,该圆孔周缘与加热壁(11)下口缘焊接固定在一起,成丸穹顶(13)下部的空间与气压舱腔(9)相通连;成丸穹顶支架(23)是将成丸模壳(16)上部固定在成丸穹顶(13)下方的支架,由5-6根锰钢质圆杆组成,圆杆的横截面呈圆形,圆形的直径为0.3-0.5毫米,其中三根圆杆相互呈120°夹角,分列在成丸模壳(16)上部顶口周缘壁上,每根圆杆的一端焊接在成丸模壳(16)顶口周缘壁上,另一端焊接在成丸穹顶(13)内表面上,加热壁(11)下口缘所在平面与成丸模壳(16)顶口周缘所在平面相距1-2毫米;另外2-3根圆杆分列在成丸模壳(16)上部的下口周缘,相互之间呈180°或120°的夹角,每根圆杆的一端焊接在成丸模壳(16)上部的下口周缘壁上,另一端焊接在成丸孔(1)壁内表面上;成丸模壳(16)是将芯核料制成球形颗粒的结构,由上部、下部两部分组成,上部由成丸穹顶支架(23)固定,下部在旋转轴(15)方向上与旋转轴(15)固定在一起;旋转电机(24)是带动旋转轴(15)旋转的电动机,设置在固孔板(2)上一排成丸孔(1)最外侧成丸孔(1)的侧壁上;旋转轴(15)与旋转电机(24)的转子连接成一个整体,旋转电机(24)的转子转动,即可带动旋转轴(15)转动;旋转轴(15)为锰钢质的圆杆,圆杆横截面圆形的直径为0.2-0.5毫米,位于成丸模壳(16)与旋转电机(24)之间或相邻两个成丸孔(1)的成丸模壳(16)之间;旋转轴孔(14)是成丸孔(1)壁上供旋转轴(15)穿过的圆孔,圆孔的直径为0.21-0.52毫米;加壳筒(17)是将腐植酸基料添加在芯核颗粒球外面形成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外壳的结构,横向卧于成丸模壳(16)的下方,整体呈圆柱形,加壳筒(17)包括成丸挤杆(18)、成丸挤罩(19)、外壳进料漏斗(25)、外壳进料管(26)、加壳筒进孔(27)、加壳筒腔(28)、成丸挤杆电机(29)、芯核撑板(30)、加壳筒出孔(31)和加壳筒壁(32);其中,加壳筒(17)四周的壁为加壳筒壁(32),加壳筒壁(32)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加壳筒腔(28)是加壳筒壁(32)所围成的空腔,加壳筒腔(28)内设置有成丸挤杆(18)、成丸挤罩(19)、外壳进料管(26)的下端和芯核撑板(30);加壳筒壁(32)中央正上方的开口为加壳筒进孔(27),由成丸模壳(16)制成的球形芯核颗粒从加壳筒进孔(27)掉落进加壳筒腔(28)中的芯核撑板(30)上,外壳进料管(26)也由加壳筒进孔(27)伸进加壳筒腔(28)中;加壳筒壁(32)中央正下方的开口为加壳筒出孔(31),加壳筒出孔(31)是成品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从成丸孔(1)掉落下去的开口;外壳进料漏斗(25)是将泥状的腐植酸基料输送到外壳进料管(26)中去的部件,整体呈圆台形,外壳进料漏斗(25)圆台中央空、上底和下底缺失、侧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外壳进料漏斗(25)上底圆的直径为1-3毫米、下底圆的直径为0.5-1毫米,外壳进料漏斗(25)的下底缘与外壳进料管(26)上口缘焊接在一起,外壳进料漏斗(25)的内腔与外壳进料管(26)相通连成一个通道;外壳进料管(26)呈圆管状,长度为2-5厘米,中间有两个弯折,外壳进料管(26)上口缘与外壳进料漏斗(25)的下底缘焊接在一起,外壳进料管(26)下口缘游离,开口在加壳筒腔(28)中距加壳筒进孔(27)边缘1-3毫米处,外壳进料管(26)管壁由厚度为0.1-0.3毫米的铜质、不锈钢质或铝合金质板制成,外壳进料管(26)在与成丸孔(1)壁接触处与成丸孔(1)壁焊接在一起;成丸挤杆电机(29)是在通电作业时能够将成丸挤杆(18)往加壳筒腔(28)内推进或将成丸挤杆(18)从加壳筒腔(28)内拉出来的电动机,成丸挤杆电机(29)共2个,分别设置在加壳筒(17)的两端,与成丸孔电源线(21)的一个分支相连接;成丸挤杆(18)是下表面具齿槽的锰钢质圆杆,成丸挤杆(18)圆杆的直径为1-2毫米、长度为0.5-1厘米,下表面的齿槽与成丸挤杆电机(29)转动齿轮的齿相啮合,在成丸挤杆电机(29)的带动下能够水平移动,成丸挤杆(18)外端游离,内端焊接在成丸挤罩(19)外表面中央;成丸挤罩(19)是将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挤压为成品的结构,共2个,相对设置在加壳筒腔(28)内,与成丸挤杆(18)相连处的壁最厚,厚度为0.5毫米,然后往外的壁逐渐变薄,最薄处的壁的厚度为0.3毫米,当2个成丸挤罩(19)紧贴靠在一起时,其内腔形成一个球形的空间;芯核撑板(30)是一端焊接在成丸挤罩(19)内表面下部、另一端游离的长方体形钢片,芯核撑板(30)的长度为1-2毫米、宽度为0.3-0.5毫米、厚度为0.1-0.2毫米,2个芯核撑板(30)上下之间相距0.1-0.2毫米,上面的芯核撑板(30)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与成丸挤杆(18)中央所在水平面之间相距0.3-0.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加工制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孔板(2)是支撑固定成丸孔(1)的长方体形板,为陶瓷质或有机玻璃质,固孔板(2)的长度为20-100厘米、宽度为15-80厘米、厚度为1-5厘米;电源线(3)是为成丸孔(1)提供电能的铜芯双股电源线,铜芯的横截面为圆形,铜芯的直径为0.5-1毫米,电源线(3)一端连接成丸孔(1),另一端连接电源线插头(4);电源线插头(4)是市售的两相电源线插头,能够插入外接电源的插座上,将电能通过电源线(3)输送给成丸孔(1)所利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加工制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丸板(34)位于固孔板(2)的下方,为铝合金质或不锈钢质,接丸板(34)的长度为20-100厘米、宽度为15-80厘米、厚度为0.3-0.5厘米;接丸板(34)上表面具有多个接丸凹槽(33),每个凹槽均呈半球形,接丸凹槽(33)槽口的直径为3-5毫米、深度为1.5-2.5毫米,所有的接丸凹槽(33)均与成丸孔(1)对应设置,最后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颗粒被收集在一起装入袋内以便销售。
CN202210063977.2A 2022-01-20 2022-01-20 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 Active CN1142304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3977.2A CN114230404B (zh) 2022-01-20 2022-01-20 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3977.2A CN114230404B (zh) 2022-01-20 2022-01-20 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0404A true CN114230404A (zh) 2022-03-25
CN114230404B CN114230404B (zh) 2023-06-09

Family

ID=80746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63977.2A Active CN114230404B (zh) 2022-01-20 2022-01-20 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040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57841A1 (de) * 2004-12-01 2006-06-08 HeBio Naturdünger GmbH Formkörper zum Düngen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CN202265522U (zh) * 2011-10-14 2012-06-06 乌鲁木齐爱思特专利转让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根瘤菌生物有机复合肥
CN106220315A (zh) * 2016-07-19 2016-12-14 陈素云 一种制备罗汉果专用控释复合肥料的工艺
CN107243504A (zh) * 2017-07-20 2017-10-13 北京绿安创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闭环式垃圾消纳修复盐碱地沙化地及垃圾场同位修复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57841A1 (de) * 2004-12-01 2006-06-08 HeBio Naturdünger GmbH Formkörper zum Düngen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CN202265522U (zh) * 2011-10-14 2012-06-06 乌鲁木齐爱思特专利转让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根瘤菌生物有机复合肥
CN106220315A (zh) * 2016-07-19 2016-12-14 陈素云 一种制备罗汉果专用控释复合肥料的工艺
CN107243504A (zh) * 2017-07-20 2017-10-13 北京绿安创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闭环式垃圾消纳修复盐碱地沙化地及垃圾场同位修复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玉杰;: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及其作用", 养殖技术顾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0404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0905B (zh)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9516845A (zh) 一种畜禽粪污有机肥发酵复合功能包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68613B (zh) 一种巨大芽孢杆菌及其固体发酵制备菌剂的方法和应用
CN103910548A (zh) 一种生物复合肥水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370047A (zh) 一种利用食用菌菌糠生产发酵饲料的方法
CN106107061A (zh) 一种绿狐尾藻青贮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5995030A (zh) 一种利用玉米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
CN1280758A (zh) 用于栽培食用菌或药用菌的人工椴木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54732A (zh) 一种多菌联合转化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方法
CN104366013A (zh) 以桑树的茎杆、叶为主要原料制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CN106566788B (zh) 利用耐银土壤芽孢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1480219A (zh) 一种生化黄腐酸饲料添加剂的制取方法
CN114230404B (zh) 以牛瘤胃复合菌群干粉为核的腐植酸缓释有机复合肥
CN106376747A (zh) 一种妊娠母猪微贮发酵饲料及制作方法
CN108835394A (zh) 一种利用植物药渣制备反刍动物粗饲料的方法
CN1060621C (zh) 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及其配制方法
CN112390669A (zh) 一种基于发酵技术的养殖废弃物利用方法
CN104335907A (zh) 一种新型的促代谢猪舍垫料及其垫床的制备方法
CN101779724A (zh) 生物循环工艺
CN107712273A (zh) 提高鳊鱼抗应激能力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0891A (zh) 利用农业废弃生物质制作牛再生饲料的方法
CN113854042A (zh) 一种羊肚菌和昆虫循环种养的方法
EP2893815B1 (en) Assorted livestock feed with enhanced nutrients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CN203083312U (zh) 一种有机肥干燥装置
CN207347418U (zh) 一种用于设施蔬菜秸秆发酵翻堆作业的打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