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6248A - 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的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的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26248A
CN114226248A CN202111356180.3A CN202111356180A CN114226248A CN 114226248 A CN114226248 A CN 114226248A CN 202111356180 A CN202111356180 A CN 202111356180A CN 114226248 A CN114226248 A CN 114226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ash
particle size
particles
fi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61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26248B (zh
Inventor
张乾
杨凯
刘建伟
高增林
郝泽光
黄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3561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26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26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6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26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6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9/00Combinations of apparatus for screening or sifting or for 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using gas currents; General arrangement of plant, e.g. flow sheets
    • B07B9/02Combinations of similar or different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using gas curr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BCENTRIFUGES
    • B04B5/00Other centrifuges
    • B04B5/10Centrifuges combined with other apparatus, e.g. electrostatic separators; Sets or systems of several centrifu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0Use of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and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grain distribution; Treatment of material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xpanding or defibrillating materials
    • C04B20/02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0Use of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and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grain distribution; Treatment of material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xpanding or defibrillating materials
    • C04B20/02Treatment
    • C04B20/023Chemical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8/00Porous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 ware; Preparation thereof
    • C04B38/009Porous or hollow ceramic granular materials, e.g. microballo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循环流化床收集的燃煤灰渣进行初筛以获得初筛料,其中初筛料中的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不大于500微米;对初筛料进行多级分离处理以获得处于多个粒径范围区间中的燃煤灰渣颗粒。本发明属于煤燃烧技术领域,该技术方案是不动用酸碱,不产生二次污染物的低热值燃煤灰渣的利用技术。基于低热值燃煤循环流化床燃烧后的物化特性,对其先进行分级分离,之后再针对分级物性质分别应用于橡胶填料补强剂、轻质墙材、自流平砂浆、煤灰渣陶粒、道路工程混凝土和灰渣复合稳定土等产品制备。

Description

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燃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特点,决定了煤炭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我国能源的主要供应者,我国70%以上的电力由煤炭供应。煤炭在为我国提供充足电力资源、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固体污染物排放。据统计,我国粉煤灰渣年排放量将近6亿吨,且由于利用率低,历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灰渣废弃物。大量的灰渣堆积在电厂自有渣场或填埋,存在大量的潜在污染。
当前燃煤灰渣主要的利用方式有:生产铝系产品、沸石分子筛、微晶玻璃等化工产品,提取锂镓等稀有金属元素,用于掺混制造水泥、墙体材料,用于工程回填及土壤改良等。当前燃煤灰渣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高附加值产品获得主要采用化学过程。这种过程存在二次污染的潜在危害,且放大(工业)制备过程中产品质量不易保证,难以进入高端产品市场。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本属于固废的灰渣的不可用部分被转化成危废,处理起来更为困难,成本更高。体量不匹配,现行在研和已规模化高附加值产品在市场容量上往往和废渣的产生的体量不匹配,特别是以灰渣作原料制备分子筛类催化剂,由于这类材料在使用后被划为危废等级,一般的处理是将其再生然后循环利用,这就导致其新消纳灰渣十分有限,与灰渣的每天产生十分不匹配。目前已规模化利用的多为低端产品,如普通水泥、墙体材料等。而且,当前的高值化利用途径试图将物质在系统中全循环利用,但是最终消耗的是能量,而附加值越高,消耗的能量越大,存在潜在的生态危害越大。
专利号CN102699013B公开了一种不需要磨矿的粉煤灰综合处理工艺方法,将湿粉煤灰通过分级工序,制得大于0.045mm的粗粉煤灰,对于小于0.045mm的粉煤灰浮选、压滤、烘干分选等共需制得精炭饼,超细粉煤灰和I级粉煤灰。该工艺针对湿粉煤灰进行沉降、浮选等处理。
专利号CN 204816934 U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粒度分级的高效旋风分离器,通过在旋风分离器的导气出口与旋风分离器的导气进口之间设有扩散室,实现了不同粒度煤样颗粒的分级,以实现高灰分、低灰分原料的分离,通过改变原料煤灰分组成改变煤灰熔融特性,以利于原料分级利用。但是该方法采用的旋风分离器分离煤样,仍很难避免分级效率不高的问题。
专利公开号CN 110548749 A公开了一种煤气化灰渣分级分质利用的方法,将煤气化灰渣进行筛分分级处理,以获得具有不同碳含量、不同灰分含量的灰渣组分,可以分离获得产率约为45%,碳含量大于50%的高碳含量灰渣组分可作为燃料或气化原料回收利用。而分离产率约55%,碳含量低于20%的高灰组分可用作建材或土壤改良剂。该方法采用先破碎后筛分的方法分质煤气化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于超细粒径的颗粒筛分分离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认为,燃煤灰渣作为固废,其利用的核心理念是做无害化处理,在此理念上做高值化利用。基于这一认识,本发明提出对循环流化床灰渣的利用方案。将收集的干燥飞灰经初筛后,采用多级气流分离技术分离,分级得到具有不同粒径段的飞灰产品。其中超细灰(粒径≯20微米)经活化改性可直接用于部分替代炭黑/白炭黑作为橡胶补强填料。粒径在21~100微米的灰渣可用作制备轻质墙材、自流平砂浆和路基专用水泥料。粒径在101-150微米的灰渣用作道路工程混凝土或灰渣复合稳定土制备料。粒径大于150微米的灰渣大颗粒直接用于煤灰渣制备陶粒。整个在不动用酸碱的条件下,通过上述简单的处理方式,形成规模匹配、品质对口、无二次危害的燃煤灰渣的高值化梯级利用策略,并以此实现100%燃煤灰渣高值化全利用。而且,本发明规划的产品均为相关领域的高值化产品,且所有产品在服役期可长期安定,对环境无危害,不存在回收利用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循环流化床收集的燃煤灰渣进行初筛以获得初筛料,其中初筛料中的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不大于500微米;
对初筛料进行多级分离处理以获得处于多个粒径范围区间中的燃煤灰渣颗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多级分离处理之前将初筛料与经预处理的载气一起进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气流多级分离系统进行多级分离处理,其中所述气流多级分离系统包括筛分装置、至少两级气流分离装置和吸气机,所述至少两级气流分离装置中的每一级气流分离装置包括依次布置在载气流路上的入口、入口分布板、离心机和出口,所述吸气机与所述至少两级气流分离装置的最后的出口连通,其中通过离心机的转速调节控制使得吸气机吸入的燃煤灰渣颗粒分级分离并处于预定的粒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气是经改善粘度和密度的被加热或冷却的空气,其中改善粘度和密度的方法是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将表面活性剂置于气流多级分离系统的载气的入口,利用吸气机形成的负压将表面活性剂气化吸入从而改变载气的物性,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酸甘油酯、聚山梨酯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溶剂以(0.01-1):1的配比制成表面活性剂溶液,溶剂为水或乙醇,通过控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温度配合载气的气速和温度调节表面活性剂在载气中的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气的温度在0-400℃之间或者在-20℃到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改性剂对分离所得的粒径0-20微米的燃煤灰渣颗粒进行改性以改变载气的物化特性,使得能够用作橡胶补强填充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改性剂包括液态改性剂,所述液态改性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酞酸酯偶联剂、硼酸酯偶联剂、硬脂酸、表面活性剂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将液态改性剂与溶剂以(0.1-1.4):1的配比制成改性溶液,之后将改性溶液直接喷淋于搅拌着的燃煤灰渣颗粒中并研磨混合,改性剂的添加比例在0.01%-2%之间,喷淋之后改进剂保持在燃煤灰渣颗粒上的时间在0.5-48小时,温度在40-120℃之间,溶剂包括仲辛醇、乙醇、聚乙二醇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多级分离处理系统的出口处收集到粒径0-20微米的燃煤灰渣颗粒并将其与改性剂直接掺混并研磨,研磨时间在0.5小时-10小时之间,其中所述改性剂包括固态改性剂,所述固态改性剂包括铝酸酯偶联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锆铝酸盐偶联剂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固态改性剂的添加比例在0.01%-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煤灰渣包括燃煤的飞灰或底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在0-20微米用于橡胶补强填充料;
所述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在21-100微米用作制备轻质墙材、自流平砂浆或路基专用水泥料;
所述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在101-150微米用作道路工程混凝土或灰渣复合稳定土制备料;
所述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大于150微米用作煤灰渣制备陶粒。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利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多级气流分离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本发明的主要发明构思在于针对当前现行的高值化利用方式多采用化学过程提取Si、提取Al、合成分子筛等,不仅要排出较多量的危(固)废和酸碱废水,而且体量上也很难与排出的灰渣相匹配等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种不动用酸碱、不产生二次污染物的低热值燃煤灰渣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基于低热值燃煤循环流化床燃烧后的物化特性,对其先进行分级分离,之后再针对分级物性质分别应用于橡胶填料补强剂、轻质墙材、自流平砂浆、煤灰渣陶粒、道路工程混凝土和灰渣复合稳定土等产品制备。
在利用该处理方法将分离所得的飞灰超细颗粒应用于橡胶填料补强材料研究时,不同于现有需将煤灰渣全部进行高耗能的直接研磨至超细粉级别的过程。本发明基于循环流化床燃煤飞灰中本身即含有部分超细颗粒的特征,利用具有无级调速功能,并改进了载气组成的气流分级设备,将燃煤飞灰或底渣中已有的细颗粒分离出来(粒径≯20微米颗粒),并利用一体化干法研磨改性活化技术,直接改性活化即可应用于橡胶补强填料。该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将全部飞灰送入研磨工段进行超细粉碎所造成的能耗问题,对降低超细粉的制备成本意义重大。而在对制备所得的超细粉改性应用于橡胶补强填料上,利用研磨活化一体化技术,即将干基改性剂雾化喷洒/掺混于超细粉中,之后进行研磨改性,以此实现对超细粉的表面改性,使其能够在掺混入橡胶过程中避免团聚,并充分与橡胶大分子发生交联反应,较好的发挥补强效果。
其余具有不同粒级的原料和经筛分分离的底渣可根据其性质,分别应用于轻质墙材、自流平特种砂浆、颗粒砂石材料、灰渣复合稳定土和路面基层专用水泥、混凝土等原料。整个在不动用酸碱的条件下,通过上述简单的处理方式,形成规模匹配、品质对口、无二次危害的燃煤灰渣的高值化梯级利用策略,并以此实现100%燃煤灰渣高值化全利用。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构思,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循环流化床收集的燃煤灰渣进行初筛以获得初筛料,其中初筛料中的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不大于500微米;
对初筛料进行多级分离处理以获得处于多个粒径范围区间中的燃煤灰渣颗粒。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提出了一种不动用酸碱,不产生二次污染物的低热值燃煤灰渣的利用技术。该技术方案基于循环流化床燃煤燃烧后灰渣的物化特性,对其先进行分级分离,之后再针对分级物性质分别应用于橡胶填料补强剂、轻质墙材、自流平砂浆、煤灰渣陶粒、道路工程混凝土和灰渣复合稳定土等产品制备。
在本发明中,所述燃煤灰渣包括燃煤的飞灰或底渣。
参见图1,所述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在0-20微米用于橡胶补强填充料;
所述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在21-100微米用作制备轻质墙材、自流平砂浆、路基专用水泥料;
所述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在101-150微米用作道路工程混凝土或灰渣复合稳定土制备料;
所述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大于150微米用作煤灰渣制备陶粒。
在一个示例中,在进行多级分离处理之前将初筛料与经过预处理的载气一起进料。
在对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的分级分离上,对飞灰利用气流分级进行分级分离,对底渣采用筛分进行分级分离。对飞灰分级分离所采用的多级气流分离系统,包括颗粒筛分装置、吸气机、无极可调的离心机等部分。如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了改进多级气流分离系统的载气(传统为吸入空气)的方法,以改善气流分级效率。主要方法有且不限于:1)通过对气体加热(0-400℃)、冷却(-20-0℃)改善气体的粘度,密度等性质从而实现强化改善气流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2)通过在载气的入口处布置表面活性剂(如溶剂是水或乙醇,溶解于溶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例如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酸甘油酯、聚山梨酯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等),利用吸气机对整个系统形成的负压的吸力作用,表面活性剂挥发并分散与载气之中,进而改善载体的物化特性如粘度、密度、吸附力等特性,从而实现强化改善气流分离装置中颗粒的运动行为,避免因出现静电等因素而发生团聚进而导致气流分离装置分离效率下降的问题。通过上述改进,并利用多级气流分离系统或多个气流分离装置串联,可确保实现煤灰渣粒级的梯度分离,尤其是对于细颗粒,能够实现超细粉整体粒径≯20μm或≯10μm的水平,从而保证分离所得煤灰的分级使用标准。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气流多级分离系统包括筛分装置、至少两级气流分离装置和吸气机。所述至少两级气流分离装置中的每一级气流分离装置包括依次布置在载气流路上的入口、入口分布板、离心机和出口。所述吸气机与所述至少两级气流分离装置的最后的出口连通。通过离心机的转速调节控制使得吸气机吸入的燃煤灰渣颗粒分级分离并处于预定的粒径范围内。
所述载气是经改善粘度和密度的被加热或冷却的空气。在一示例中,改善粘度和密度的方法是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将表面活性剂置于气流多级分离系统的载气的入口,利用吸气机形成的负压将改性剂气化吸入从而改变载气的物性。在一示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酸甘油酯、聚山梨酯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溶剂以(0.01-1):1的配比制成表面活性剂溶液,溶剂为水或乙醇,通过控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温度配合载气的气速和温度调节表面活性剂在载气中的量。
所述载气的温度在0-400℃(优选地20-300℃,更优选地100-200℃)之间或者在-20℃到0℃(优选地-15℃到-2℃,更优选地-12℃到-5℃)之间。
对分离所得的粒径0-20微米的燃煤灰渣颗粒进行改性以改变燃煤灰渣颗粒的物化特性,使得其能够较好地用作橡胶补强填充料。在一示例中,使用改性剂进行所述改性。
参见图2,示出了气流多级分离系统包括3级气流分离装置,位于图2左侧的是第一级气流分离装置,中间的是第二级气流分离装置,右侧的是第三级气流分离装置。
在使用中,循环流化床上收集的粉煤灰渣中的飞灰或底渣经过初筛后,把粒径不大于500微米的灰渣颗粒作为进料,与热或冷的经过预处理的载气一起通过载气入口110进入第一级气流分离装置中,经由入口分布板120的载气和会在颗粒经过离心机130的离心处理之后,例如粒径不大于150微米的细颗粒与载气经由吸气机340的抽吸从而进入第二级气流分离装置,而粒径大于150微米的灰渣颗粒则落入到第一级气流分离装置的底部150并被收集用作煤灰渣制备陶粒;
粒径不大于150微米的细颗粒与热或冷的载气一起通过载气入口210进入第二级气流分离装置中,经由入口分布板220的载气和细颗粒经过离心机230的离心处理之后,例如粒径不大于100微米的细颗粒与载气经由吸气机340的抽吸从而进入第三级气流分离装置,而粒径在101-150微米的细颗粒则落入到第二级气流分离装置的底部250并被收集用作道路工程混凝土或灰渣复合稳定土制备料;;
粒径不大于100微米的细颗粒与热或冷的经预处理的载气一起通过载气入口310进入第三级气流分离装置中,经由入口分布板320的载气和细颗粒经过离心机330的离心处理之后,例如载气和不大于20微米的超细颗粒经由吸气机340的抽吸后载气被排空而粒径不大于20微米的超细颗粒则在出口360处被收集,在经过改性处理后用作橡胶补强填充料,粒径在20-100微米的颗粒则落入到第三级气流分离装置的底部350并被收集用作轻质墙材、自流平砂浆或路基专用水泥料。
可以理解,也可以不如图2那样设置三个气流分离装置,可以根据需要使得灰渣颗粒反复进入同一个气流分离装置,其不同在于设置离心机使其处于不同的转速,从而底部收集的灰渣颗粒不同,被吸气机吸走的颗粒也不同。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对于制备所得的超细粉或超细颗粒(粒径不大于20微米)改性应用于橡胶补强填料时,采用研磨活化一体的技术。例如在超细粉气流分离之前即左右侧的气流分离装置的载气入口310处设置改性剂,所述改性剂可以是液态改性剂或固态改性剂。
在所述改性剂是液态改性剂时,所述液态改性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酞酸酯偶联剂、硼酸酯偶联剂、硬脂酸、表面活性剂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将液态改性剂与溶剂(水或乙醇)以(0.1-1.4):1(优选地(0.2-1.2):1,更优选地(0.5-1):1)的配比制成改性溶液,之后将改性溶液(采用超声雾化装置)直接喷淋于搅拌着的燃煤灰渣颗粒(超细粉)中并研磨混合(均匀),改性剂的添加比例在0.01%-2%(优选地0.1-1.5%,更优选地0.5-1%)之间,喷淋之后改性剂保持在燃煤灰渣颗粒(超细粉)上的时间在0.5-48小时(优选地1-12小时),溶剂还可以包括仲辛醇、乙醇、聚乙二醇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在右侧的气流分离装置的出口360处收集到粒径0-20微米的燃煤灰渣颗粒并将其与改性剂直接掺混并研磨,研磨时间在0.5小时-10小时之间(优选地1-8小时,更优选地2-5小时)。在一示例中,所述改性剂是固态改性剂。所述固态改性剂包括铝酸酯偶联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锆铝酸盐偶联剂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固态改性剂的添加比例在0.01%-2%之间(优选地0.1%-1.5%,更优选地0.5%-1%)。
改性之后的燃煤灰渣颗粒表现出良好的疏水性,能够充当补强填料代替炭黑/白炭黑用于橡胶填充。利用上述方法实现对超细粉的表面改性,使其能够在掺混入橡胶过程中避免团聚,并充分与橡胶大分子发生交联反应,较好的发挥补强效果。
以下通过具体的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燃煤灰渣分级分质的处理方法。
实施例1:
针对某电厂飞灰和底渣,飞灰的粒径分布为0-100μm,对飞灰样品直接进图2所示的多级气流分离系统进行分离,采用间壁加热100℃的空气为载气进行气流分离,并通过调节离心机转速等条件,制得质量收率为25%的粒径范围在0-20微米超细粉颗粒,质量收率为30%粒径范围在21-50μm的细颗粒,和粒径在51-100μm粒径范围,质量收率为45%的粗颗粒。针对0-20微米超细粉颗粒,利用酞酸酯偶联剂对其进行改性,将酞酸酯偶联剂:乙醇为0.5:1配比成改性溶液,采用超声波雾化装置以雾态均匀喷淋于机械匀速搅拌的超细粉颗粒中,添加酞酸酯偶联剂比例为1%,并在50℃的条件下改性1小时(h)。改性后超细粉颗粒的润湿接触角>110°,可直接掺混应用于橡胶补强剂替代部分炭黑或白炭黑,且其性能不低于原有未采用飞灰改性填料的样品。
对于粒径分布在0-3mm的底渣,经筛分,粒径在0-150μm范围的颗粒质量占比10%,151-500μm粒径质量占比30%,大于500μm粒径质量占比30%。粒径在0-150μm范围的底渣与同粒径范围的飞灰用作轻质墙材、自流平砂浆路基专用水泥、道路工程混凝土和灰渣复合稳定土。粒径大于150μm的底渣则用作煤灰渣制备陶粒。
实施例2:
针对某电厂飞灰和底渣,飞灰的粒径分布为0-300μm,对飞灰样品直接进料至图2所示的多级气流分离系统进行分离,将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醇=0.5:1)置于载气吸气进口(25℃条件),使载气成为含有饱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的载气,并进行气流分级机分离,通过调节离心机转速等条件,制得质量收率为20%的粒径范围在0-20微米超细粉颗粒,质量收率为25%粒径范围在21-150μm的细颗粒,和粒径在151-300μm粒径范围,质量收率为55%的粗颗粒。针对0-20微米超细粉颗粒,利用掺混比例为1%的铝酸酯偶联剂对其进行研磨改性,利用球磨机研磨2h,改性后超细粉颗粒的直接润湿接触角>110°,可直接掺混应用于橡胶补强剂替代部分炭黑或白炭黑,且其性能不低于原有未采用飞灰改性填料的样品。
而对于粒径分布在0-5mm的底渣,经筛分,粒径在0-150μm范围的颗粒质量占比20%,151-500μm粒径质量占比20%,大于500μm粒径质量占比60%。粒径在0-150μm范围的底渣,一部分可进入图2所示的多级气流分离系统进行分离,方法与飞灰的处理方法一致,另一部分可与同粒径范围的飞灰用作制备轻质墙材、自流平砂浆、路基专用水泥料、道路工程混凝土和灰渣复合稳定土。粒径大于150μm的底渣则用做煤灰渣制备陶粒。
在本发明中,对循环流化床收集的飞灰经初筛后,进入经改进的多级气流分离工序,分级得到具有不同粒径段的飞灰产品。其中超细灰,粒径≯20微米,经活化改性可直接用于部分替代炭黑/白炭黑作为橡胶补强填料。其余具有不同粒级的原料和经筛分分离的底渣可根据其性质,分别应用于轻质墙材、自流平特种砂浆、颗粒砂石材料、灰渣复合稳定土和路面基层专用水泥、混凝土等原料。整个在不动用酸碱的条件下,通过上述简单的处理方式,形成规模匹配、品质对口、无二次危害的燃煤灰渣的高值化梯级利用策略,并以此实现100%燃煤灰渣高值化全利用。
虽然本公开的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循环流化床收集的燃煤灰渣进行初筛以获得初筛料,其中初筛料中的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不大于500微米;
对初筛料进行多级分离处理以获得处于多个粒径范围区间中的燃煤灰渣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多级分离处理之前将初筛料与经预处理的载气一起进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气流多级分离系统进行多级分离处理,其中所述气流多级分离系统包括筛分装置、至少两级气流分离装置和吸气机,所述至少两级气流分离装置中的每一级气流分离装置包括依次布置在载气流路上的入口、入口分布板、离心机和出口,所述吸气机与所述至少两级气流分离装置的最后的出口连通,其中通过离心机的转速调节控制使得吸气机吸入的燃煤灰渣颗粒分级分离并处于预定的粒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气是经改善粘度和密度的被加热或冷却的空气,其中改善粘度和密度的方法是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将表面活性剂置于气流多级分离系统的载气的入口,利用吸气机形成的负压将表面活性剂气化吸入从而改变载气的物性,其中
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酸甘油酯、聚山梨酯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溶剂以(0.01-1):1的配比制成表面活性剂溶液,溶剂为水或乙醇,通过控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温度配合载气的气速和温度调节表面活性剂在载气中的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气的温度在0-400℃之间或者在-20℃到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改性剂对分离所得的粒径0-20微米的燃煤灰渣颗粒进行改性以改变燃煤灰渣颗粒的物化特性,使得能够用作橡胶补强填充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性剂包括液态改性剂,所述液态改性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酞酸酯偶联剂、硼酸酯偶联剂、硬脂酸、表面活性剂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将液态改性剂与溶剂以(0.1-1.4):1的配比制成改性溶液,之后将改性溶液直接喷淋于搅拌着的燃煤灰渣颗粒中并研磨混合,改性剂的添加比例在0.01%-2%之间,喷淋之后改进剂保持在燃煤灰渣颗粒上的时间在0.5-48小时,温度在40-120℃之间,溶剂包括仲辛醇、乙醇、聚乙二醇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多级分离处理系统的出口处收集到粒径0-20微米的燃煤灰渣颗粒并将其与改性剂直接掺混并研磨,研磨时间在0.5小时-10小时之间,其中所述改性剂包括固态改性剂,所述固态改性剂包括铝酸酯偶联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锆铝酸盐偶联剂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固态改性剂的添加比例在0.01%-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煤灰渣包括燃煤的飞灰或底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在0-20微米用于橡胶补强填充料;
所述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在21-100微米用作制备轻质墙材、自流平砂浆、路基专用水泥料;
所述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在101-150微米用作道路工程混凝土或灰渣复合稳定土制备料;
所述燃煤灰渣颗粒的粒径在大于150微米用作煤灰渣制备陶粒。
CN202111356180.3A 2021-11-16 2021-11-16 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的处理方法 Active CN114226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6180.3A CN114226248B (zh) 2021-11-16 2021-11-16 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的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6180.3A CN114226248B (zh) 2021-11-16 2021-11-16 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的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6248A true CN114226248A (zh) 2022-03-25
CN114226248B CN114226248B (zh) 2022-11-18

Family

ID=80749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6180.3A Active CN114226248B (zh) 2021-11-16 2021-11-16 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的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262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8149A (zh) * 2022-05-06 2022-07-29 太原理工大学 含炭煤灰渣分选残炭的方法以及气流分选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1920A (zh) * 1998-10-27 2001-04-18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流化床干燥、分级装置
US20100133369A1 (en) * 2006-11-20 2010-06-03 Fives Fcb, Societe Anonyme Grain size selection and/or matter drying apparatus
CN104976633A (zh) * 2015-06-26 2015-10-14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干法细粒筛分除灰和改变煤灰熔融特性的方法及设备
CN109622175A (zh) * 2018-11-28 2019-04-16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粉体分级系统
CN110548749A (zh) * 2019-09-25 2019-12-1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煤气化灰渣分级分质利用的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1920A (zh) * 1998-10-27 2001-04-18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流化床干燥、分级装置
US20100133369A1 (en) * 2006-11-20 2010-06-03 Fives Fcb, Societe Anonyme Grain size selection and/or matter drying apparatus
CN104976633A (zh) * 2015-06-26 2015-10-14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干法细粒筛分除灰和改变煤灰熔融特性的方法及设备
CN109622175A (zh) * 2018-11-28 2019-04-16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粉体分级系统
CN110548749A (zh) * 2019-09-25 2019-12-1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煤气化灰渣分级分质利用的新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8149A (zh) * 2022-05-06 2022-07-29 太原理工大学 含炭煤灰渣分选残炭的方法以及气流分选系统
CN114798149B (zh) * 2022-05-06 2023-07-21 太原理工大学 含炭煤灰渣分选残炭的方法以及气流分选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6248B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66594A1 (en) Shredder dust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cessing device for same
JP6756951B2 (ja) 細骨材、軽石、火山ガラス材、混合セメント及びパーライト
WO2010108258A1 (en) Method of reclaiming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rom scrap tires and products derived therefrom
JP2007054773A (ja) 石炭灰中の未燃カーボン除去方法
CN101547754A (zh) 煤灰中的未燃碳的除去方法
CN110548749A (zh) 一种煤气化灰渣分级分质利用的新方法
AU2006224089B9 (en) Method of separating foreign particle
CN114130553B (zh) 一种粉煤灰制备系统及制备工艺
CN114798149B (zh) 含炭煤灰渣分选残炭的方法以及气流分选系统
CN114226248B (zh) 循环流化床燃煤灰渣分质分级的处理方法
US10829707B2 (en) Methods for reduction of pollutants from carbonaceous materials prior to combustion
CN113019648A (zh) 一种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高效制备系统
JPH0711268A (ja) 脱灰高濃度石炭−水スラリ−の製造方法
RU2617762C2 (ru) Энерг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омплекс модульного типа по переработке шламов обогащения угля и железной руды
CN1583293A (zh) 干状粉煤灰高附加值矿物分离提取设备
KR101903366B1 (ko) 분급 및 정전 선별을 이용하는 플라이애시의 처리 방법
CA1109818A (en) Coke oven system and agglomerating carryover fines therein
US3533819A (en) Process for the treatment of fly ash and product
CN101781594B (zh) 一种将固体垃圾转变为燃料或能量的方法及装置
KR100455833B1 (ko) 건설폐기물을 이용한 골재 재생방법 및 재생장치
CN108817024A (zh) 一种填埋场矿化垃圾综合利用方法和系统
EP0223573B1 (en) Method of preparing fine-particle high-loaded coal-water slurry
Kim et al. Effect of grinding condition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selective agglomeration process for physical coal cleaning
KR20100019431A (ko) 저비중 중공 입자의 제조방법
CN117282536B (zh) 一种煤矸石综合利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