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2678A - 操作装置以及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操作装置以及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22678A
CN114222678A CN202080057461.6A CN202080057461A CN114222678A CN 114222678 A CN114222678 A CN 114222678A CN 202080057461 A CN202080057461 A CN 202080057461A CN 114222678 A CN114222678 A CN 114222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shift lever
lift
operating device
lift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74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栗原浩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22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2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0/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 B60K20/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of initia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10In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user to vehicle,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004Control mechanisms, e.g. control 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0/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 B60K20/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of initiating means
    • B60K20/08Dashboard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1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visual output, e.g. blinking lights or matrix displays
    • B60K35/22Display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8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he output information, e.g. video entertainment or vehicle dynamics inform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output information, e.g. for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dri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9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information is handled, e.g. showing information on plural displays or prioritising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driving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28Axially displaceable input devices for instru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31Pivotable input devices for instru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39Clusters of instrument input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523Matrix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6Type of output information
    • B60K2360/167Vehicle dynamics inform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8Information management
    • B60K2360/199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avoiding mal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60Structural details of dashboards or instruments
    • B60K2360/61Specially adapted for utility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04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with a tipping movement of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40Special vehicles
    • B60Y2200/41Construction vehicles, e.g. graders, exca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1Arrangements of two or more controlling members with respect to one an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操作装置是具有载货台的作业车辆的操作装置,其中,该操作装置具备:变速指示部,其通过沿前后方向操作而能够变更所述作业车辆的速度;升降指示部,其配置于所述变速指示部的前方,能够使所述载货台进行升降动作;以及分隔部,其将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变速指示部与所述升降指示部之间的空间分隔。

Description

操作装置以及作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操作装置以及作业车辆。
本申请基于2019年9月10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9-164244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作业车辆,已知有在碎石现场、土木现场、矿山等运转的搬运车辆。搬运车辆的操纵者在装入场、排土场中进行方向盘操作、换挡杆操作、卸料杆(提升杆)操作、加速操作/制动操作等。
搬运车辆具备被称作车身(body)的能够升降的载货台。在载货台上能够装载砂土等货物。作为搬运车辆的操作装置的一例已知有如下结构:具备通过沿前后方向操作而能够变更搬运车辆的速度的变速指示部、以及配置于变速指示部的前方且能够使载货台进行升降动作的升降指示部。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结构:具备能够绕沿宽度方向(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能够进行圆弧移动)的操作杆、与操作杆的上端部结合的旋钮主体、以及配置于旋钮主体的前方的可动开关。可动开关随着操作杆的圆弧移动而与旋钮主体一体地移动(圆弧移动)。在前后方向上的旋钮主体与可动开关之间,存在将旋钮主体侧与可动开关侧连通的空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908613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作业车辆的操纵者使作业车辆移动至规定的场所,进行将载货台的货物排出的作业(排土作业)。例如,在进行排土作业时,操纵者的手的动作成为以下的(1)至(3)的步骤。
(1)用手把持方向盘,一边进行方向盘操作一边使车辆向排土场所移动。
(2)在排土场所停车时,操作换挡杆(变速指示部)。
(3)在停车后为了使载货台进行提升动作,操作提升杆(升降指示部)。
例如,有不操作升降指示部而仅操作变速指示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若存在将变速指示部侧与升降指示部侧连通的空间,则有可能手、手指无意中触碰到升降指示部而载货台发生误动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升降指示部的误操作的操作装置以及作业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操作装置是具有载货台的作业车辆的操作装置,其中,该操作装置具备:变速指示部,其通过沿前后方向操作而能够变更所述作业车辆的速度;升降指示部,其配置于所述变速指示部的前方,能够使所述载货台进行升降动作;以及分隔部,其将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变速指示部与所述升降指示部之间的空间分隔。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方案,能够抑制升降指示部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从车辆后方且上方观察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内的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的操作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左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主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后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换挡杆以及提升开关的动作以及配置间隔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作为作业车辆的一例,列举铰接式的自卸车来进行说明。
<作业车辆>
如图1所示,作为作业车辆的自卸车1具备车辆后部2以及车辆前部3。以下,将自卸车1的前进方向、后退方向以及车辆宽度方向称作“车辆前方(车辆前后方向一方侧)”、“车辆后方(车辆前后方向另一方侧)”以及“车辆宽度方向”。车辆宽度方向有时也称作“左侧(车辆宽度方向一方侧)”或者“右侧(车辆宽度方向另一方侧)”。相对于自卸车1前进的方向而将右手称作右侧,相对于自卸车1前进的方向而将左手称作左侧。将自卸车1配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的上下方向、上方以及下方简称为“上下方向”、“上方”以及“下方”。
<车辆后部>
车辆后部2具备后车架部11、后前轮13以及后后轮14。后车架部11构成车辆后部2的车架。车辆后部2设置于车辆前部3的车辆后方。车辆后部2具备提升缸5以及载货台6。提升缸5的一端经由未图示的托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车辆后部2的后车架部11。载货台6经由未图示的托架连结于提升缸5的另一端。载货台6由提升缸5驱动。提升缸5利用经由未图示的液压回路供给的液压而进行驱动。
<车辆前部>
车辆前部3具备前车架部10、前轮12以及操纵室(cab)15。
前车架部10构成车辆前部3的车架。后车架部11通过未图示的连结构件连结于前车架部10的车辆后方。前车架部10以及后车架部11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连结,从而能够沿水平方向相互转动。通过在前车架部10以及后车架部11相对转动了的状态下前进或后退,从而自卸车1的车辆前部3朝向右侧或者左侧回转(右回转或者左回转)。需要说明的是,前车架部10以及后车架部11经由上述的未图示的连结构件而能够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相互独立地转动。
前轮12在前车架部10沿车辆宽度方向分开地设置有一对。后前轮13在后车架部11的前部沿车辆宽度方向分开地设置有一对。后后轮14在后车架部11的后部沿车辆宽度方向分开地设置有一对。通过驱动前轮12、后前轮13以及后后轮14,从而自卸车1前进或者后退。
<操纵室>
操纵室15设置于前车架部10的后部且上部。操纵室15的内部设为操纵者的驾驶室20(参照图2)。如图2所示,在驾驶室20中设置有驾驶座21、方向盘22、加速踏板23、制动踏板24、后视监视器25以及操作装置30。
在驾驶室20中的操作装置30的右侧配置有点烟器(cigarette lighter)26、电动车窗开关27以及侧灯开关28。在驾驶室20中的操作装置30的右侧也可以配置有雾灯开关(fog lamp switch)以及转向灯开关等选择开关29。
驾驶座21设置于操纵室15内的驾驶室20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驾驶座21以就坐于该驾驶座21的操纵者能够观察自卸车1(参照图1)的车辆前方的方式配置。
方向盘22设置于驾驶室20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方向盘22配置于驾驶座21的车辆前方且从驾驶座21的座面观察时的斜上方。
加速踏板23配置于驾驶座21的车辆前方且下部的右侧。
制动踏板24配置于驾驶座2的车辆前方、下部的右侧、且加速踏板23的左侧。
后视监视器25是用于显示自卸车1的车辆后方、即载货台6(参照图1)的车辆后方的情形的显示部。后视监视器25例如配置于方向盘22的右侧。
<操作装置>
操作装置30配置于方向盘22的右侧且后视监视器25的下方附近。操作装置30具备装置主体31、换挡杆32(变速指示部)、提升开关33(升降指示部)、驻车制动开关34、提升开关锁定旋钮35以及护壁(guard)部36。
<装置主体>
装置主体31是形成操作装置30的外形的部件。如图3所示,装置主体31具备基座部40、第一台阶部41以及第二台阶部42。在装置主体31配置有上述的杆等(换挡杆32、提升开关33、驻车制动开关34以及提升开关锁定旋钮35)。
如图4所示,基座部40呈使长边方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且使短边方向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矩形状。以下,将基座部40的长边方向称作“基座部40的前后方向”或者简称为“前后方向”。另外,将基座部40的短边方向称作“基座部40的宽度方向”或者简称为“宽度方向”。基座部40具备从该基座部40的前部向宽度方向右侧伸出的伸出部43。基座部40具有在该基座部40的后部上表面开口、且收容驻车制动开关34的一部分的孔部40h。
如图5所示,第一台阶部41设置于基座部40的上部。第一台阶部41横跨基座部40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以及前部而延伸。第一台阶部41的后部形成与基座部40的后部上表面连续的面。基座部40具有从第一台阶部41的后部朝向基座部40的后部上表面倾斜的第一后部倾斜面41a。第一后部倾斜面41a在从宽度方向的左侧观察的侧视(以下,侧视)下,以随着趋向后侧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第一台阶部41的左侧部具有以与基座部40的左侧面相连的方式倾斜的第一侧部倾斜面41b。第一侧部倾斜面41b在后视下以随着趋向左侧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参照图7)。第一台阶部41具有在该第一台阶部41的上表面开口、且收容换挡杆32的一部分的换挡用槽部41h(参照图4)。
如图5所示,第二台阶部42设置于第一台阶部41的上部且前部。第二台阶部42的后部形成与第一台阶部41的上表面连续的面。基座部40具有从第二台阶部42的后部朝向第一台阶部41的上表面倾斜的第二后部倾斜面42a。第二后部倾斜面42a在侧视下以随着趋向后方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第二台阶部42的左侧部具有以与基座部40的左侧部相连的方式倾斜的第二侧部倾斜面42b。第二侧部倾斜面42b在后视下以随着趋向左侧而位于下方的方式比第一侧部倾斜面41b更陡地倾斜(参照图7)。第二台阶部42具有在该第二台阶部42的上表面开口、且收容提升开关锁定旋钮35的一部分的旋钮用槽部42h(参照图4)。
<换挡杆>
换挡杆32通过被沿前后方向操作而能够变更自卸车1(参照图1)的速度。换挡杆32通过被沿前后方向操作而能够将未图示的变速装置的齿轮切换至规定的变速挡。换挡杆32在切换自卸车1(参照图1)的前进以及后退时被操作。换挡杆32由就坐于驾驶座21(参照图2)的操纵者的右手操作。
如图7所示,换挡杆32经由形成于第一台阶部41的换挡用槽部41h(参照图4)朝向上方延伸,在主视观察或后视观察时呈L字状的形状。换挡杆32能够将换挡用槽部41h的形成范围作为移动范围而在沿着水平面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参照图8)。
换挡杆32在处于换挡用槽部41h的前后方向的后方位置PD(参照图8)的情况下,将自卸车1设为能够前进的状态。
换挡杆32在处于换挡用槽部41h的前后方向的前方位置PR(参照图8)的情况下,将自卸车1设为能够后退的状态。
换挡杆32在处于换挡用槽部41h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位置PN(参照图8)的情况下,将自卸车1设为无法前进且无法后退的状态(空挡状态)。
以下,有时将换挡杆32的移动范围中的中央位置PN、前方位置PR以及后方位置PD称作空挡位置、倒车位置以及前驱位置。换挡杆32能够在从空挡位置向前方侧移动了的倒车位置以及从空挡位置向后方侧移动了的前驱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3所示,换挡杆32具备臂部50、握柄部51以及侧边开关52。
臂部50经由形成于第一台阶部41的换挡用槽部41h沿上下方向延伸。臂部50以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连结于装置主体31。
握柄部51以从臂部50的上端趋向右侧的方式沿宽度方向延伸。握柄部51的外周面设为由就坐于驾驶座21的操纵者的右手握持的握持面。握柄部51的下部在后视下以随着趋向后侧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参照图7)。
对于握柄部51,在该握柄部51的上表面具有能够载置操纵者的手掌的面积的载置面部51a。载置面部51a设为不具有凹凸的圆滑的面。在后视下,载置面部51a以向上方变凸的方式弯曲(参照图7)。在侧视下,载置面部51a设为沿着与水平面平行的前后方向的平面(参照图5)。
侧边开关52是通过被按压而使臂部50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开关。侧边开关52设置于握柄部51的左侧端部。侧边开关52由就坐于驾驶座21的操纵者的右手的拇指操作。
在操纵者操作换挡杆32时,操纵者将右手的手掌贴在换挡杆32的握柄部51中的载置面部51a上,并且用该右手的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握住握柄部51。此时,右手的拇指按压握柄部51的左侧端部处的侧边开关52。例如,右手的食指以向臂部50的前方弯折的状态配置。
<提升开关>
提升开关33是用于使车辆后部2的载货台6进行升降动作的开关。提升开关33配置于换挡杆32的前方。在主视下观察左右方向的位置关系时,提升开关33的位置配置于与换挡杆32的握柄部51的左侧部的位置重叠的位置(参照图6)。提升开关33由就坐于驾驶座21的操纵者的右手的手指操作。例如,提升开关33能够由食指或者中指操作。
提升开关33具备开关主体60以及开关旋钮61。
开关主体60设置于装置主体31的第二台阶部42的上表面。开关主体60具有以使开关旋钮61能够倾转的方式收容开关旋钮61的一部分的收容凹部60a(参照图8)。如图8所示,收容凹部60a在侧视下呈向下方凹陷的圆弧状。
开关旋钮61以能够以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O为支点绕该转动轴线O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开关主体60。开关旋钮61的转动轴线O与宽度方向平行、且与前后方向正交。
开关旋钮61在中立位置P0处从开关主体60向上方直立。开关旋钮61的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在侧视下随着趋向与开关主体60相反一侧而逐渐变小。开关旋钮61中的与开关主体60的收容凹部60a相对的面以外的面(上方侧、前方侧以及后方侧的面)设为操作面62。操作面62由就坐于驾驶座21的操纵者的右手的手指(例如,食指或者中指)操作。
操作面62由顶部62a、前部操作面62b以及后部操作面62c构成。
顶部62a是开关旋钮61中的与开关主体60相反一侧的端部(突出端部)。顶部62a是在前后方向上连接前部操作面62b与后部操作面62c的部分。如图6所示,顶部62a与转动轴线O平行地呈直线状延伸。即,顶部62a沿宽度方向均匀地延伸。顶部62a设为操作面62之中最远离转动轴线O的部分。换句话说,顶部62a存在于以转动轴线O为中心的圆周上。该圆周对应于后述的倾转轨迹K1。
如图8所示,前部操作面62b是开关旋钮61中的从收容凹部60a向前方侧露出的面。前部操作面62b是将开关旋钮61突出的方向作为长边方向、且将宽度方向作为短边方向的面。
后部操作面62c是开关旋钮61中的从收容凹部60a向后方侧露出的面。后部操作面62c是将开关旋钮61突出的方向作为长边方向、且将宽度方向作为短边方向的面。前部操作面62b与后部操作面62c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在侧视下随着趋向顶部62a而逐渐变小。
开关旋钮61能够在中立位置P0、前倾位置P1以及后倾位置P2之间绕转动轴线O转动。
中立位置P0是开关旋钮61未向前方以及后方中的任一方倾转的位置。在开关旋钮61处于中立位置P0的情况下,使载货台6成为无法上升且无法下降的状态(载货台6的保持状态、或者载货台6不受拘束地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的状态,以下称作“中立状态”。)。
前倾位置P1是开关旋钮61从中立位置P0向前方侧倾转了的位置。在开关旋钮61处于前倾位置P1的情况下,使载货台6成为能够下降的状态。
后倾位置P2是开关旋钮61从中立位置P0向后方侧倾转了的位置。在开关旋钮61处于后倾位置P2的情况下,使载货台6成为能够上升的状态。
在开关旋钮61处于中立位置P0的情况、处于前倾位置P1的情况、以及处于后倾位置P2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操作面62均从收容凹部60a向与开关主体60相反一侧(上方侧、前方侧以及后方侧)露出。
中立位置P0处的提升开关33的顶部的高度H1比换挡杆32的上表面的高度H2高(H1>H2)。在此,中立位置P0处的提升开关33的顶部的高度H1是指处于中立位置P0的提升开关33中的开关旋钮61的顶部62a的上端位置。换挡杆32的上表面的高度H2是指换挡杆32中的握柄部51的载置面部51a的上端位置。
无论换挡杆32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如何,提升开关33的转动轴线O上的位置均处于固定位置。提升开关33不随着换挡杆32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与换挡杆32一体地移动。由于提升开关33的开关旋钮61处于固定位置,因此当换挡杆32沿前后方向移动时,换挡杆32与提升开关33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改变。即,由于换挡杆32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而换挡杆32与提升开关33的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动。
<驻车制动开关>
驻车制动开关34是用于使自卸车1停止的开关。如图4所示,驻车制动开关34配置于换挡杆32的后方。驻车制动开关34是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31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未图示的轴线前倾或后倾的所谓的交互转换开关(seesaw switch)。驻车制动开关34由就坐于驾驶座21的操纵者的右手操作。
<提升开关锁定旋钮>
提升开关锁定旋钮35是用于使提升开关33无法动作(锁定)的开关。提升开关锁定旋钮35配置于提升开关33的右侧方。提升开关锁定旋钮35是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31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未图示的轴线前倾或后倾的所谓的交互转换开关。提升开关锁定旋钮35由就坐于驾驶座21的操纵者的右手操作。
<护壁部>
护壁部36是在操纵者操作提升开关33以外的杆等的情况(例如仅操作换挡杆32的情况)下、或者在操纵者没有操作提升开关33的意图的状态下将手、手指在提升开关33的附近运动的情况下,用于防止操纵者的手、手指无意中触碰提升开关33的壁部。如图5所示,护壁部36设置于装置主体31的第二台阶部42的上表面。护壁部36例如与装置主体31由相同的构件一体形成。如图4所示,护壁部36具备后壁部70(分隔部)以及侧壁部71、72(侧方分隔部)。换句话说,在俯视下,护壁部36呈向前方开放的U字状。需要说明的是,护壁部36也可以还具备前壁部,且在俯视下呈矩形状。护壁部36配置于提升开关33的倾转轨迹K1的范围外(参照图8)。换句话说,提升开关33的倾转轨迹K1向内侧而远离护壁部36的边缘。
<后壁部>
后壁部70是护壁部36之中将前后方向上的换挡杆32与提升开关33之间的空间分隔的部分。后壁部70配置于提升开关33的后方。在主视观察时,后壁部70配置于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与提升开关33以及换挡杆32重叠的位置(参照图6)。
后壁部70呈将开关旋钮61突出的方向作为短边方向、且将宽度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矩形状。后壁部70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开关旋钮6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长。在与转动轴线O正交的剖视下,后壁部70呈以随着趋向上侧而位于前方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参照图8)。后壁部70的上端位于比转动轴线O靠上方的位置。在俯视下,后壁部70的上端与宽度方向平行且呈直线状(参照图4)。
后壁部70的高度H3比换挡杆32的上表面的高度H2低。在此,后壁部70的高度是指后壁部70的上端位置。
后壁部70配置于提升开关33的倾转轨迹K1的范围外。后壁部70的上端与后倾位置P2处的开关旋钮61的后部操作面62c隔开间隔地配置。
<侧壁部>
侧壁部71、72是护壁部36之中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提升开关33的左右侧方的部分。如图4所示,侧壁部71、72由左侧壁部71以及右侧壁部72构成。左侧壁部71是位于提升开关33的左侧方的部分。右侧壁部72是位于提升开关33的右侧方的部分。
左侧壁部71与提升开关33的左侧面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侧视下,左侧壁部71配置为覆盖中立位置P0处的开关旋钮61(参照图8)(参照图5)。如图5所示,左侧壁部71呈以覆盖中立位置P0以及前倾位置P1处的开关旋钮61整体(参照图8)的方式随着趋向上侧而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变小的梯形状。在侧视下,左侧壁部71呈具有在比中立位置P0处的开关旋钮61的顶部62a靠上方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上底、以及沿着装置主体31的第二台阶部42的上表面且沿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下底的梯形状。在侧视下,右侧壁部72呈与左侧壁部71的外形重叠的梯形状。在左侧壁部71的后侧下部结合有后壁部70的宽度方向的左端部。在右侧壁部72的后侧下部结合有后壁部70的宽度方向的右端部。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配置为,在开关旋钮61处于前倾位置P1时,在侧视下,在左侧壁部71或右侧壁部72的梯形形状之外看得到开关旋钮61。护壁部36也可以不是防止开关旋钮61被操作至前倾位置P1那样的误操作的构件。
<换挡杆以及提升开关的配置>
如图8所示,在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位置PR处的换挡杆32与后倾位置P2处的提升开关33之间存在空间。例如,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位置PR处的换挡杆32与后倾位置P2处的提升开关33的间隔L1优选为至少几十mm以上。在此,该间隔L1是指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位置PR处的换挡杆32的握柄部51的前端与后倾位置P2处的提升开关33的顶部62a的后端之间的间隔(最短距离)。
例如,间隔L1优选为如下那样的大小:在操纵者将右手的手掌放置于处于前方位置PR的换挡杆32的载置面部51a的状态下,能够将弯折的食指配置于后壁部70的后方,以使得在将右手的食指向前方且弯折了的情况下不会触碰处于后倾位置P2的提升开关33。
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位置PD处的换挡杆32与中立位置P0处的提升开关33的间隔L2优选为至少比间隔L1长且为几十mm以下。在此,该间隔L2是指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位置PD处的换挡杆32的握柄部51的后端与中立位置P0处的提升开关33的顶部62a的上端的间隔(最短距离)。
例如,间隔L2优选为如下那样的大小:在操纵者将右手的手掌放置于处于后方位置PD的换挡杆32的载置面部51a的状态下,将右手的食指向前方伸展而能够将食指的指肚放置于处于中立位置P0的提升开关33的顶部62a。图中附图标记80是模仿日本人女性(例如娇小的女性)的右手的外形。图中附图标记L0是日本人女性的右手8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换挡杆32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3设定得比换挡杆32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间距L4(在图中的例子中,前后方向上的中央位置PN处的换挡杆32的前端与前方位置PR处的换挡杆32的前端的间隔)长。
<作用效果>
在自卸车1的载货台6上能够装载砂土等货物。自卸车1的操纵者使自卸车1移动至规定的场所,进行将载货台6的货物排出的作业(排土作业)。例如,在操纵者操纵自卸车1以进行排土作业时,操纵者的手的动作成为以下的(1)至(3)的步骤。
(1)用手把持方向盘,一边进行方向盘操作一边使自卸车向排土场所移动。
(2)在排土场所停车时,操作换挡杆。
(3)在停车后为了使载货台进行提升动作,操作提升杆。
在方向盘、换挡杆、提升杆各自的配置位置分开了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以下的问题。假设在方向盘的右侧方配置有换挡杆,在换挡杆的后方配置有提升杆。
在该情况下,进行排土作业时的右手的动作依次向方向盘、位于方向盘的右侧方的换挡杆、在换挡杆的后方分开地配置的提升杆移动。因此,在方向盘与换挡杆的左右方向上的间隔、换挡杆与提升杆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分别较大的情况下,操纵者在各动作下必须使右手大幅移动。如果重复上述那样的动作则对右手的负担变大,成为操纵者的疲劳的一个因素。另外,操纵者在进行各动作时,有时使右手大幅移动且伴随视线的移动,因此有可能感到烦扰。
针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升开关33配置于换挡杆32的前方附近。
由此,操纵者在使右手从换挡杆32朝向提升开关33移动时,即使不大幅移动右手,也能够操作提升开关33。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换挡杆32与提升开关33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较小,因此操纵者能够在换挡杆32的动作后容易地操作提升开关33。因此,能够减轻因操纵者的右手的负担引起的疲劳感。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升降指示部不采用杆式的提升杆而采用了开关式的提升开关33。因此,能够利用右手的手指容易地操作提升开关33。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提升开关33的操作性提高。
然而,根据自卸车1运转的现场,操纵者需要向各种方向移动手。例如,操纵者有时不操作提升开关33而仅操作换挡杆32。在该情况下,若存在将换挡杆32侧与提升开关33侧连通的空间,则有可能手、手指无意中触碰提升开关33而载货台6误动作。
针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将前后方向上的换挡杆32与提升开关33之间的空间分隔的后壁部70。
因此,在操纵者操作提升开关33以外的杆等的情况(仅操作换挡杆32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右手从后方触碰提升开关33。例如,即使操纵者在换挡杆32的操作中无意中将右手向前方移动,右手会被位于提升开关33的后方的后壁部70遮挡,因此能够抑制右手无意中触碰提升开关33。因此,能够抑制提升开关33的误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立位置P0处的提升开关33的顶部62a的高度H1比换挡杆32的上表面的高度H2高(H1>H2)。
因此,与中立位置P0处的提升开关33的顶部62a的高度H1为换挡杆32的上表面的高度H2以下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提升开关33的误操作。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操纵者以将右手放置于换挡杆32的上表面的状态操作中立位置P0处的提升开关33的顶部62a的情况下,操纵者需要有意识地将手指向上方抬起。因此,能够抑制手指无意中触碰提升开关33。
在本实施方式中,换挡杆32的上表面具有载置面部51a(平面)。
因此,能够减轻由于换挡杆32的长时间的操作而产生的疲劳感。即,能够使换挡杆32作为掌托(palm rest)发挥功能。例如,操纵者能够在将右手放置于换挡杆32的同时操作提升开关33。在此,在换挡杆32兼作掌托的情况下,提升开关33的误操作的机会增加,因此实现了提升开关33的误操作的抑制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尤其有益。
在本实施方式中,换挡杆32能够在沿着水平面的前后方向上移动。
因此,与换挡杆32能够绕沿宽度方向(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未图示)转动(能够进行圆弧移动)的情况相比,容易确保位于换挡杆32的前方的提升开关33的操作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提升开关33不随着换挡杆32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而与换挡杆32一体地移动。即,由于换挡杆32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换挡杆32与提升开关33的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动。在此,在换挡杆32与提升开关33的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动的情况下,提升开关33的误操作的机会增加,因此实现了提升开关33的误操作的抑制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尤其有益。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装置30具备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提升开关33的侧方的侧壁部71、72。
因此,在操纵者操作提升开关33以外的杆等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右手从宽度方向侧方触碰提升开关33。因此,能够抑制提升开关33的误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侧壁部71、72由位于提升开关33的左侧方的左侧壁部71、以及位于提升开关33的右侧方的右侧壁部72构成。因此,在操纵者操作提升开关33以外的杆等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右手从宽度方向两侧方触碰提升开关33。
例如,即使操纵者在方向盘22的操作后后无意中将右手向右侧方移动,右手会被位于提升开关33的左侧方的左侧壁部71遮挡,因此能够抑制右手无意中触碰提升开关33。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侧壁部71、72的高度比中立位置P0处的提升开关33的顶部62a的高度高。因此,能够抑制来自上方的提升开关33的误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宽度方向观察时,侧壁部71、72以覆盖中立位置P0处的提升开关33的方式配置。
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右手从宽度方向侧方触碰处于中立位置P0的提升开关33。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升开关33能够在从中立位置P0向前方侧倾转了的前倾位置P1与从中立位置P0向后方侧倾转了的后倾位置P2之间,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O转动。
根据该结构,与提升开关33能够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情况相比,容易确保位于换挡杆32的前方的提升开关33的操作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壁部70的上端位于比提升开关33的转动轴线O靠上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后壁部70将提升开关33之中有助于提升开关33的操作的部分(后部操作面62c)中的至少一部分从后方覆盖。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提升开关33的误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壁部70配置于提升开关33的倾转轨迹K1的范围外。
根据该结构,在使提升开关33倾转时,提升开关33不与后壁部70接触。即,后壁部70不阻碍提升开关33的动作。因此,能够确保提升开关33的操作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方位置PR处的换挡杆32与后倾位置P2处的提升开关33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L1为至少几十mm以上。在该情况下,与该间隔L1较短的情况相比,容易抑制提升开关33的误操作。
并且,后方位置PD处的换挡杆32与中立位置P0处的提升开关33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L2至少比间隔L1长且为几十mm以下。在该情况下,能够考虑手掌的长度来设定该间隔L2,从而即使是较小的女性也容易操作提升开关33。而且,在使用频率比换挡杆32的倒车位置PR高的空挡位置P0以及前驱位置PD中,操纵者能够一边将右手的手掌放置于换挡杆32一边利用右手的食指操作提升开关33。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壁部70的高度H3比换挡杆32的上表面的高度H2低。
根据该结构,与后壁部70的高度H3为换挡杆32的上表面的高度H2以上的情况相比,容易确保位于换挡杆32的前方的提升开关33的操作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前后方向观察时,后壁部70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与提升开关33以及换挡杆32重叠的位置。
因此,在使换挡杆32从中央位置PN向前方位置PR移动了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右手从后方触碰提升开关33。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前后方向观察时,提升开关33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与换挡杆32重叠的位置。因此,在换挡杆32的操作后容易操作位于换挡杆32的前方的提升开关33。因此,能够在确保提升开关33的操作性的同时抑制提升开关33的误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装置30在位于方向盘22的右侧方的后视监视器25的下方附近配置。
因此,操纵者能够一边观察右手的动作一边仅略微移动视线便能够目视确认后视监视器25。例如,操纵者在使载货台6进行提升动作时想要确认自卸车1的车辆后方的状况的情况下,能够在操作操作装置30的同时容易地目视确认在后视监视器25中显现的车辆后方的状况。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将方向盘22的左侧设为车辆宽度方向一方侧(左右方向一方侧)、将方向盘22的右侧设为车辆宽度方向另一方侧(左右方向另一方侧)、将操作装置30配置于该方向盘22的右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操作装置30配置于方向盘22的左侧。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方向盘22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方向盘22也可以配置于成为车辆宽度方向一方侧的车辆左侧。在该情况下,驾驶座21配置于车辆左侧。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通过换挡杆32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而使换挡杆32与提升开关33的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通过换挡杆32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而使换挡杆32与提升开关33的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不变动的结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将换挡杆32的移动范围内的中央位置PN、前方位置PR以及后方位置PD设为空挡位置、倒车位置以及前驱位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换挡杆32的移动范围内的中央位置PN、前方位置PR以及后方位置PD设为空挡位置、前驱位置以及倒车位置。在该情况下,换挡杆32能够在从空挡位置向后方侧移动了的倒车位置与从空挡位置向前方侧移动了的前驱位置之间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前驱位置除了后方位置PD之外,也可以是能够切换多个变速挡来设定。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提升开关33位于中立位置P0的情况、位于前倾位置P1的情况以及位于后倾位置P2的情况分别对应于中立状态、能够使载货台6下降的状态以及能够使载货台6上升的状态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提升开关33位于中立位置P0的情况、位于前倾位置P1的情况以及位于后倾位置P2的情况分别对应于中立状态、能够使载货台6上升的状态以及能够使载货台6下降的状态。即,也可以是,伴随提升开关33的前倾转作以及后倾转作而能够使载货台6升降的动作与实施方式相反。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护壁部36与装置主体31由相同的构件一体形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护壁部36也可以由与装置主体31不同的构件一体形成。在该情况下,将作为与装置主体31分开制造的护壁部的护壁构件安装于装置主体3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中立位置P0处的提升开关33的顶部62a的高度H1比换挡杆32的上表面的高度H2高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中立位置P0处的提升开关33的顶部62a的高度H1也可以为换挡杆32的上表面的高度H2以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换挡杆32的上表面具有能够载置操纵者的手掌的面积的载置面部51a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换挡杆32的上表面也可以不具有能够载置操纵者的手掌的面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换挡杆32能够在沿着水平面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换挡杆32也可以在与水平面倾斜交叉的方向上移动。例如,换挡杆32也可以绕沿宽度方向(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能够进行圆弧移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操作装置30具备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提升开关33的侧方的侧壁部71、7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操作装置30也可以不具备侧壁部71、72。即,操作装置30也可以仅具备后壁部70来作为护壁部36。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提升开关33能够在从中立位置P0向前方侧倾转了的前倾位置P1与从中立位置P0向后方侧倾转了的后倾位置P2之间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O转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提升开关33也可以是能够从上方按压的按钮式。在该情况下,后壁部70的上端配置于比按钮的被操作面(例如按钮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后壁部70的高度H3比换挡杆32的上表面的高度H2低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后壁部70的高度H3也可以为换挡杆32的上表面的高度H2以上。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后壁部70呈以开关旋钮61突出的方向作为短边方向且以宽度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矩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后壁部70也可以呈向开关旋钮61突出的方向延伸的棒状。即,后壁部70只要作为将前后方向上的换挡杆32与提升开关33之间的空间分隔的分隔部发挥功能即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将本发明应用于作为作业车辆的一例的铰接式的自卸车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刚性车架式的自卸车等其他作业车辆。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被这些限定,而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且也能够将上述的实施方式适当组合。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公开,能够抑制升降指示部的误操作。
附图标记说明:
1…自卸车(作业车辆),6…载货台,22…方向盘,25…后视监视器,30…操作装置,32…换挡杆(变速指示部),33…提升开关(升降指示部),51a…载置面部,70…后壁部(分隔部),71…左侧壁部(侧方分隔部),72…右侧壁部(侧方分隔部),O…转动轴线,PN…中央位置,PR…前方位置,PD…后方位置,P0…中立位置,P1…前倾位置,P2…后倾位置,K1…倾转轨迹,L1…前方位置处的换挡杆与后倾位置处的提升开关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L2…后方位置处的换挡杆与中立位置处的提升开关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H1…中央位置处的提升开关的顶部的高度,H2…换挡杆的上表面的高度,H3…后壁部的高度。

Claims (14)

1.一种操作装置,其是具有载货台的作业车辆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装置具备:
变速指示部,其通过沿前后方向操作而能够变更所述作业车辆的速度;
升降指示部,其配置于所述变速指示部的前方,能够使所述载货台进行升降动作;以及
分隔部,其将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变速指示部与所述升降指示部之间的空间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中立位置处的所述升降指示部的顶部的高度比所述变速指示部的上表面的高度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变速指示部的上表面具有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变速指示部能够在沿着水平面的所述前后方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装置还具备侧方分隔部,所述侧方分隔部在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升降指示部的侧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从所述宽度方向观察时,所述侧方分隔部以覆盖中立位置处的所述升降指示部的方式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升降指示部能够在从中立位置向前方侧倾转了的前倾位置与从所述中立位置向后方侧倾转了的后倾位置之间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分隔部的上端位于比所述转动轴线靠上方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分隔部配置于所述升降指示部的倾转轨迹的范围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分隔部的高度比所述变速指示部的上表面的高度低。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从所述前后方向观察时,分隔部配置于与所述升降指示部以及所述变速指示部重叠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装置配置于成为车辆宽度方向一方侧的方向盘的左右方向一方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装置在位于所述方向盘的左右方向一方侧的后视监视器的下方附近配置。
14.一种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作业车辆具备:
方向盘;以及
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配置于成为车辆宽度方向一方侧的所述方向盘的左右方向一方侧。
CN202080057461.6A 2019-09-10 2020-09-03 操作装置以及作业车辆 Pending CN1142226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4244 2019-09-10
JP2019164244A JP7382185B2 (ja) 2019-09-10 2019-09-10 操作装置及び作業車両
PCT/JP2020/033376 WO2021049402A1 (ja) 2019-09-10 2020-09-03 操作装置及び作業車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2678A true CN114222678A (zh) 2022-03-22

Family

ID=74861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7461.6A Pending CN114222678A (zh) 2019-09-10 2020-09-03 操作装置以及作业车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87291B2 (zh)
EP (1) EP4006688A4 (zh)
JP (1) JP7382185B2 (zh)
CN (1) CN114222678A (zh)
WO (1) WO202104940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41936A (en) * 1937-09-23 1938-12-27 Gen Electric Switch handle guard
US2824915A (en) * 1956-11-29 1958-02-25 Buturuga John Electric switch guard
US6039141A (en) * 1998-02-23 2000-03-21 Case Corporation Moving operator and display unit
SE0002087L (sv) 2000-06-05 2001-08-06 Volvo Articulated Haulers Ab Anordning och förfarande för styrning av specifika funktioner hos ett lastfordon vid tippning och/eller lastning av fordonets flak
JP2014008054A (ja) * 2012-07-03 2014-01-20 Yanmar Co Ltd 自走式作業車両
US20140191558A1 (en) * 2013-01-08 2014-07-10 Caterpillar Inc. Operator panel for a machine
JP6303621B2 (ja) * 2014-03-06 2018-04-04 ヤマハ株式会社 誤操作防止具付きスイッチ装置及び誤操作防止具
US9086130B1 (en) 2014-04-21 2015-07-21 Caterpillar Inc. Transmission and hoist control arrangement
JP6483010B2 (ja) 2015-11-30 2019-03-13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JP2017109605A (ja) 2015-12-16 2017-06-22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運搬車両
JP2019164244A (ja) 2018-03-19 2019-09-26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スポンジローラ、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87291B2 (en) 2023-10-17
JP7382185B2 (ja) 2023-11-16
EP4006688A1 (en) 2022-06-01
WO2021049402A1 (ja) 2021-03-18
JP2021043621A (ja) 2021-03-18
US20220281320A1 (en) 2022-09-08
EP4006688A4 (en) 2024-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87672B1 (en)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CN108327650B (zh) 作业车
EP3396073B1 (en) Device for operating construction machine
US8387739B2 (en) Shift device
JP6140105B2 (ja) 油圧ショベル
EP1867599A2 (en) Operating pedal for industrial vehicle and industrial vehicle therewith
CN114222678A (zh) 操作装置以及作业车辆
CN111051614A (zh) 作业车辆
CN110073307B (zh) 操作杆及作业车辆
EP3760572B1 (en) Control lever device of industrial vehicle
US20050257973A1 (en) Multifunction lever and control unit for an industrial truck
JP3839364B2 (ja) 建設機械の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EP4242167A1 (en) Industrial truck with an improved knob-type steering wheel
US20240067281A1 (en) Civilian tracked vehicle
GB2325211A (en) An operating arrangement for a load supporting device on a lift truck
JP2006202663A (ja) 動力車両
JP5873906B1 (ja) リーチ式フォークリフト
JPH0522498U (ja) 産業車両の作業機操作装置
JP2023150706A (ja) 作業車両
JP2003246598A (ja) 荷役車両の表示装置
CN112302067A (zh) 用于操作施工机械的机械控制系统
JP4292857B2 (ja) 産業車両の緊急停止スイッチ
JP2000118980A (ja) 産業車両
JP2008154559A (ja) トラクタの作業機上昇制御装置
JPH0519281U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