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1247A -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11247A
CN114211247A CN202111658543.9A CN202111658543A CN114211247A CN 114211247 A CN114211247 A CN 114211247A CN 202111658543 A CN202111658543 A CN 202111658543A CN 114211247 A CN114211247 A CN 114211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module
component
sealing element
assem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85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11247B (zh
Inventor
孙金亮
董俊卓
陈亿
周志平
方建旭
刘阳
黄建平
曹葵康
黄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zt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z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zte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z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85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11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11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1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11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1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 B23P21/0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passing two or more work-stations whilst being compo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23P19/002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23P19/007Picking-up and plac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2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 B23P19/027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using hydraulic or pneuma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包括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用于将第一密封件安装于第一零部件上,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用于将第二密封件安装于第二零部件上;第一载台在主输送机构的作用下传送至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或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处,安装机构安装于主输送机构的一侧,第一安装机构与第二安装机构分别用于将第一零部件与第二零部件依次安装于第一载台上;该组装设备利用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与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分别对不同结构的零部件进行初步组装,再利用主输送机构与安装机构将初步组装后的若干零部件依次组装成热交换器,若干零部件组装机构同时进行组装操作,提高组装设备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的组装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组装领域,通过机械自动化对其零部件进行组装越来越普及,比如:机动车内的热交换器,一般的热交换器通过液体进行热交换,如此热交换器的密封性显得尤为重要。而热交换器中的多个部件大多需要安装密封件,而基于每个部件的结构功能不同,密封件的结构及其要求也不相同,基于此如何提高热交换器的组装效率是亟需要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该组装设备利用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与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分别进行零部件的组装,再通过主输送机构与组装机构对其进行进一步组装,提高组装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包括组装设备本体,所述组装设备本体包括:
第一载台;
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其用于将第一密封件安装于第一零部件上;
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其用于将第二密封件安装于第二零部件上;
主输送机构,其用于传送待安装完成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安装于所述第一载台上,所述第一载台在所述主输送机构的作用下传送至所述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或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处,所述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与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位于所述主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所述第一零部件与第二零部件;
安装机构,其安装于所述主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机构与第二安装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机构与第二安装机构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一零部件与第二零部件依次安装于所述第一载台上。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该组装设备利用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与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分别对不同结构的零部件进行初步组装,再利用主输送机构与安装机构将初步组装后的若干零部件依次组装成热交换器,若干零部件组装机构同时进行组装操作,提高组装设备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一组装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一输送组件、第一分离组件和上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一拾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拾取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拾取头与第一密封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一零部件上的安装槽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一零部件的安装槽与第一密封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侧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一套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二拾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二拾取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一喷涂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一位置组件与第二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的C处的放大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一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五检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一搬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主输送机构与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中的第三零部件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b、矩形密封垫;b1、凸起;c、八字形密封垫;d、第一零部件;d1、安装槽;f、第三零部件;f1、盖子;100、组装设备本体;101、第一基台;102、第二基台;2、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0、第三检测模组;21、第一输送组件;211、供料组件;212、第四传送组件;2121、第一输送通道;22、第一分离组件;221、第五载台;2211、第二凹槽;222、第二驱动组件;23、上面检测组件;24、第一拾取组件;241、第一拾取头组件;2411、拾取头;2412、第一连接板;242、第一传送组件;243、第一脱料组件;2431、同套件;2432、第二运动组件;25、侧面检测组件;251、第三载台;2511、第一凹槽;252、第四载台;253、第一传感器;26、下面检测组件;27、第一组装模组;271、固定组件;272、第一旋转组件;273、第一支撑组件;28、第二上料模组;29、第四检测模组;
3、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1、第一喷涂模组;311、第二旋转组件;312、第一位置组件;31a、第一推块组件;31a1、第一推块;31a2、第一弹簧;31b、第二支撑组件;31b1、第一支撑板;31c、第一顶升组件;31c1、第六驱动组件;31c2、第一顶升件;313、第一喷油组件;32、第二输送组件;33、第二拾取组件;332、第二拾取头组件;3321、第四驱动组件;3322、弧形板;3323、第五驱动组件;3324、脱料环;3325、第二连接板;34、第五检测模组;341、第六载台;342、第一翻转夹紧组件;343、第一相机组件;344、挡光组件;3441、挡光板;3442、第八驱动组件;345、第三方向组件;346、第三旋转组件;35、第二分离组件;36、第四上料模组;37、第二组装模组;371、第三驱动组件;372、第一水平推块;3721、第一固定件;373、第一竖直推块;38、第一搬运模组;383、第二夹爪组件;385、废料箱;39、第一下料模组;
4、第三零部件组装机构;412、下盖组件;413、第二载台;414、第二传送组件;42、第五上料模组;431、第二套装组件;432、第三传送组件;6、主输送机构;7、安装机构;71、压紧模组;72、拧螺丝模组;8、第一载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该组装设备利用主输送机构6将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与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完成密封件组装的第一零部件与第二零部件进行传送,并分别利用第一安装机构与第二安装机构将第一零部件与第二零部件先后组装在一起最后形成热交换器,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与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同时对第一零部件与第二零部件进行密封件的组装,提高组装设备的组装效率。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包括组装设备本体100,组装设备本体100包括第一载台8、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主输送机构6和安装机构7,其中,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用于将第一密封件安装于第一零部件上;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用于将第二密封件安装于第二零部件上;主输送机构6用于传送待安装完成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安装于第一载台8上,第一载台8在主输送机构6的作用下传送至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或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处,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与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位于主输送机构6的一侧,热交换器包括第一零部件与第二零部件;安装机构安装于主输送机构6的一侧,安装机构7包括第一安装机构与第二安装机构,第一安装机构与第二安装机构分别用于将第一零部件与第二零部件依次安装于第一载台8上。
也就是说,利用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与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将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分别安装于第一零部件与第二零部件上,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与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同时进行组装操作,无需等待,提高组装设备的组装效率;另外,第一安装机构与第二安装机构依次将主输送机构6上的传送的第一零部件与第二零部件依次安装于第一载台8上,并最后组装形成热交换器。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热交换器的种类不同,热交换器包含的零部件不同,该组装设备基于热交换器的种类不同,设有多个不同的零部件组装机构,以分别将密封件安装于零部件上后再进行安装;也就是说,组装设备本体100还可以包括第三零部件组装机构、第四零部件组装机构等。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如图2至图1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中涉及的第一密封件以密封垫为例,比如:图6中所示的矩形密封垫b与八字形密封垫c,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优选适用非圆形结构的密封垫。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零部件以机动车中的水冷岐管为例,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利用第一上料模组将其拾取的第一密封件组装于固定于固定模组上的第一零部件上的过程中,利用第三检测模组20对第一零部件的另一侧进行检测,以节省第三检测模组20所需的检测时间,进一步提高组装装置的组装效率以及组装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包括第一上料模组、第一检测模组、第二上料模组28、第二检测模组、第一组装模组27和第三检测模组20;其中,第一上料模组用于将第一密封件进行上料;第一检测模组用于对第一上料模组拾取的第一密封件进行检测;第二上料模组28用于将第一零部件进行拾取并传送;第二检测模组用于对第二上料模组28拾取的第一零部件进行检测;第一组装模组27包括固定组件271,固定组件271用于将第二上料模组28传送的第一零部件进行固定,并使得第一上料模组将其拾取的第一密封件组装于第一零部件上;第三检测模组20用于在第一上料模组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对第一零部件的另一侧进行检测。
也就是说,第一密封件与机动车的第一零部件在组装之前都需要进行检测,挑选出合格品再进行组装,以提高组装装置的组装质量。另外,利用第二上料模组28将第一零部件拾取并传送至固定组件271上并进行固定,第一上料模组将检测合格的第一密封件进行拾取并传送至第一零部件上方以进行组装。在第一上料模组对二者进行组装过程中,同时利用第三检测模组20对第一零部件的另一侧进行检测,以节省第三检测模组20的检测时间,减小机动车第一零部件的组装周期。
下面实施例具体对第一组装模组27、第三检测模组20和第四检测模组29进行详述,如图3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组装模组27还包括第一旋转组件272和第一支撑组件273,第一旋转组件272与固定组件271安装于第一支撑组件273上,第一旋转组件272连接固定组件271,第一零部件在第一旋转组件272的作用下进行翻转运动,以使得第一零部件转向第三检测模组20的相对面。
也就是说,第二上料模组28将第一零部件拾取并传送至固定组件271上后,第一零部件在第一旋转组件272的作用下可进行翻转运动,以使得第一零部件的不同角度面向第三检测模组20即第三检测模组20可对第一零部件的不同位置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检测模组20位于固定组件271的下方,当第一上料模组在将拾取的第一密封件组装于第一零部件上的过程中,第三检测模组20对第一零部件的下侧面进行检测,比如:对第一零部件上接下来要安装其他第一零部件的位置进行参数检测等。在将第一密封件安装于第一零部件的过程中,同时利用第三检测模组20对第一零部件的下侧进行检测,节省了第三检测模组20的检测时间,降低了单个第一零部件的组装周期,提高了组装装置的组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上料模组28将第一零部件传送至固定组件271上后,基于固定组件271自身的结构特点,第三检测模组20在固定组件271未做翻转运动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第一零部件的检测要求,也可以省去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旋转组件272。也就是说,第二上料模组28将第一零部件传送至固定组件271上以后,无需进行翻转运动,第一上料模组在对第一密封件进行组装的过程中第三检测模组20即可对第一零部件进行检测。
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固定组件271自身的结构特点,应当理解为:该固定组件271的结构满足第三检测模组20从其下方对其进行检测,比如:固定组件271上设有待检测位置的镂空区域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还包括第四检测模组29,第四检测模组29与第三检测模组20相邻设置,第二上料模组28将组装完成的第一零部件进行拾取并传送至第四检测模组29的上方,以使得第四检测模组29对组装完成的第一零部件进行参数检测。
下面实施例具体第一上料模组与第一检测模组进行详述,如图4至图11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上料模组包括第一输送组件21、第一分离组件22和第一拾取组件24,第一输送组件21用于输送第一密封件,第一分离组件22位于第一输送组件21的末端,第一拾取组件24用于将分离后的第一密封件进行拾取并传送。
具体的,首先对第一输送组件21与第一分离组件22进行详述。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输送组件21包括供料组件211与第四传送组件212,供料组件211用于供给第一密封件,第四传送组件212用于将第一密封件输送至第一分离组件22上;其中,供料组件211包括振动盘,第四传送组件212包括第一输送通道2121,第一输送通道2121的一端连通振动盘,另一端连通第一分离组件22。也就是说,众多无规则的密封垫在振动盘的振动作用下整齐有序的进入第一输送通道2121,第一输送通道2121将整齐排列的密封垫依次传送至第一分离组件22上。
第一分离组件22包括第二驱动组件222与第五载台221,第五载台221安装于第二驱动组件222上,第五载台221在第二驱动组件222的驱动力下进行运动,第五载台221上设有与第一密封件相匹配的第二凹槽2211,第二凹槽2211在第二驱动组件222的驱动力下运动至第一输送组件21的末端,第一密封件在第一输送组件21的作用下传送至第二凹槽2211内。第二驱动组件222可以为气缸驱动组件、电机驱动组件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也就是说,第一输送组件21对若干第一密封件进行传送时,位于末端的第一密封件传送至第五载台221的第二凹槽2211内,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五载台221运动,以使得第二凹槽2211内的第一密封件远离第一输送组件21的末端并同时第五载台221上的另一个第二凹槽2211运动至此位置,以此循环。
其次,对第一拾取组件24进行详述。
如图7所示,第一拾取组件24包括第一拾取头组件241、第一传送组件242和第一脱料组件243,第一拾取头组件241用于插入内外壁上设有凸起b1的第一密封件,并使得第一密封件套装于第一拾取头组件241上;第一传送组件242用于传送第一拾取头组件241,第一拾取头组件241安装于第一传送组件242上;第一脱料组件243安装于第一拾取头组件241上,第一脱料组件243用于将第一拾取头组件241上套装的第一密封件进行下料,并将其安装于机动车第一零部件d上。
也就是说,第一拾取头组件241用于将第一密封件进行拾取,第一传送组件242用于将拾取的第一密封件进行传送,第一脱料组件243将拾取的第一密封件进行下料,在第一密封件被拾取与下料过程中均受力均匀,以避免第一密封件因受力不均而降低第一密封件的质量,进一步影响机动车第一零部件d的组装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拾取头组件241包括拾取头2411与第一连接板2412,第一连接板2412的一端与拾取头24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传送组件242固定连接;其中,拾取头2411的末端的横截面小于第一密封件内壁的横截面。
在本实施例中,当拾取头2411插入第一密封件的内腔后,第一密封件套装于拾取头2411的外壁上,也就是说,拾取头2411的外形匹配第一密封件的内腔,并使得第一密封件受力均匀。如图9所示,拾取头2411的末端的横截面小于第一密封件内壁的横截面,应当理解为:在拾取头2411的末端设置较大的倒角,以使得拾取头2411更容易插入第一密封件的内腔中,进一步提高第一拾取头组件241的拾取效率。本实施例中的拾取头2411不仅适用于内壁上设置有凸起b1的第一密封件,还适用于内壁上未设置凸起b1的第一密封件。也就是说,对于内壁上未设置凸起b1的第一密封件基于其形变大小的要求较高同样适用于本发明提供的拾取装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拾取头2411的外径大于相对设置于第一密封件内壁上的两个凸起b1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当拾取头2411的外径小于第一密封件两侧内壁上凸起b1之间的距离,则拾取头2411将较容易插入第一密封件的内腔,当拾取头2411的末端接触到凸起b1时使其发生形变,利用凸起b1的形变使得第一密封件套装于拾取头2411的外壁上。相比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适用于内壁上设有凸起b1的第一密封件。
一般的,密封垫将安装于如图9中所示的机动车第一零部件d上的安装槽d1内。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第一密封件在第一脱料组件243的作用下移至安装槽d1内,并在第一脱料组件243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密封件上的凸起b1发生形变,以使得第一密封件固定于安装槽d1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密封垫优选为内外壁上同时相对设置相同大小的凸起b1,以使得密封垫在安装过程中受力均匀。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脱料组件243包括同套件2431和第二运动组件2432,同套件2431套装于拾取头2411上,第二运动组件2432安装于第一连接板2412上,同套件2431在第二运动组件2432的作用下将套装于拾取头2411上的第一密封件进行推脱并使其脱离拾取头2411。
也就是说,在同套件2431套装于拾取头2411上并与第二运动组件2432固定连接,当拾取头2411将第一密封件进行拾取后,同套件2431位于第一密封件的上方,当需要对第一密封件进行下料的时候,利用第二运动组件2432驱动同套件2431运动,推脱于第一密封件上端并使其脱离拾取头2411。利用第一脱料组件243将第一密封件进行下料,不仅使得第一密封件受力均匀,且下料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同套件2431的内腔匹配拾取头2411的外形,同套件2431的内径大于拾取头2411的外径,同套件2431在保证相对于拾取头2411运动的前提下,其内径越接近拾取头2411的外径越能提高第一脱料组件243的脱料效率。
进一步的,拾取头2411在第一传送组件242的传送下运动至机动车第一零部件d的安装槽d1处,并且使得拾取头2411上的第一密封件对准安装槽d1,此时利用第一脱料组件243将拾取头2411的密封垫进行下料,并将密封垫推脱至安装槽d1内。
接下来实施例对第一检测模组进行详述。
第一检测模组包括上面检测组件23、下面检测组件26和侧面检测组件25,上面检测组件23安装于第一分离组件22的上方,以对第一密封件的上表面进行检测;下面检测模组用于对第一拾取组件24传送第一密封件时的下表面进行检测;侧面检测组件25用于对第一密封件的侧面进行检测。
首先,如图4和图5所示,上面检测组件23位于第一分离组件22的上方,
当第一密封件传送至第一分离组件22上后,上面检测组件23对位于第一分离组件22上的第一密封件的上表面进行检测,以判断第一密封件的上表面是否存在缺损、划痕等缺陷。
其次,如图11所示,侧面检测组件25包括第三载台251、第四载台252和若干第一传感器253,第三载台251与第四载台252相邻设置,第一上料模组将所述第一密封件传送至第三载台251上的与其匹配的第一凹槽2511内,第一传感器253固定安装于第四载台252上,第一传感器253位于第一凹槽2511的上方,第一传感器253用于对第一密封件的侧面进行检测。
也就是说,第一拾取组件24将分离后的第一密封件拾取并放置于第三载台251上的第一凹槽2511内,第一传感器253对第一凹槽2511内的第一密封件的侧面进行检测。第一传感器253优选为相机,当然并不仅限于此。第四载台252上的第一传感器253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第一传感器253沿竖直方向上设置,以分别对第一密封件的内侧与外侧分别进行检测。
最后,如图2所示,第一拾取组件24将完成检测的第三载台251上的第一密封件拾取并将其传送至下面检测组件26的上方,以使得下面检测组件26对第一密封件的下表面进行检测。通过上面检测组件23、下面检测组件26和侧面检测组件25分别对第一密封件的上表面、下表面和内外侧面分别进行检测,以实现第一密封件的全方位检测,避免因第一密封件本身的缺陷影响机动车第一零部件组装后的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如图12至图21所示。
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利用第三上料模组将第二密封件e拾取并传送至第一套装组件上,利用第四上料模组36将机动车第二零部件拾取并传送至第一套装组件处,第一套装组件将置于其上的第二密封件e撑开并驱动其向上运动,以使得第二密封件e套装于第四上料模组36拾取的第二零部件的外壁上;该组装装置在避免第二密封件e受损的前提下完成对第二密封件e的组装,另外第一套装组件提高该组装装置的组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涉及的第二密封件e以圆形结构第二密封件e为例,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包括第三上料模组、第四上料模组36和第二组装模组37,第三上料模组用于供应第二密封件e并对其进行拾取以及传送;第四上料模组36用于对机动车第二零部件进行拾取并传送;第二组装模组37用于将第三上料模组传送的第二密封件e套装于第二零部件上;其中,第二组装模组37包括第一套装组件,当第四上料模组36将第二零部件传送至第一套装组件内腔时,第一套装组件将第二密封件e撑开并驱动其向上运动,以使得第二密封件e套装于第二零部件的外壁上。
也就是说,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利用第一套装组件将第三上料模组拾取并传送的第二密封件e撑开并驱动其向上运动。第四上料模组36将机动车第二零部件进行拾取并传送至接近第一套装组件,即将第二零部件传送至第二密封件e的正上方或第二密封件e内腔内。根据第二零部件以及第一套装组件的具体结构,第四上料模组36将第二零部件传送至第二密封件e的正上方或者第二密封件e内腔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机动车第二零部件以热交换器中的水泵为例,水泵的总体结构为圆柱形,当然并不仅限于水泵,还可以为其他器件。第一套装组件将第二密封件e撑开至其直径大于水泵的外径,再驱动第二密封件e向上运动,以使得第二密封件e脱离第一套装组件并套装于水泵的外壁上,完成该第二密封件e的组装操作。
下面具体详述第一套装组件如何将第二密封件e撑开并驱动其向上运动,如图13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套装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组件371、若干第一水平推块372与第一竖直推块373,第一水平推块372与第一竖直推块373安装于第三驱动组件371上,若干第一水平推块372与若干第一竖直推块373相间设置,第一水平推块372在第三驱动组件371的驱动力下将第二密封件e撑开,第一竖直推块373在第三驱动组件371的驱动力下使得第二密封件e向上运动。第三驱动组件371优选为气缸驱动组件,当然并不仅限于气缸驱动组件。
也就是说,若干第一水平推块372与若干第一竖直推块373相间设置并形成圆形结构,当需要将第二密封件e放置于第一套装组件上时,若干第一水平推块372在第三驱动组件371的驱动力下向内聚拢,以使得若干第一水平推块372形成的圆的直径变小,以便于第二密封件e放置于第一水平推块372的上端。当第二密封件e放置于第一水平推块372上以后,若干第一水平推块372在第三驱动组件371的驱动力下向外扩张,以使得第二密封件e撑开并固定于第一水平推块372上。当第四上料模组36将第二零部件传送至第二密封件e的上方时,若干第一竖直推块373在第三驱动组件371的驱动力下向上运动,并使得机动车第二零部件位于第二密封件e内,此时第二密封件e在若干第一竖直推块373的作用下脱离第一水平推块372并套装于机动车第二零部件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第一水平推块372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固定件3721,当第二密封件e被撑开时,第二密封件e的内壁抵接于第一固定件3721上;其中,第一固定件3721的高度小于第二密封件e在第三驱动组件371的驱动力下向上运动的距离。
也就是说,在第二密封件e被撑开之前其套装于若干第一固定件3721形成的圆形结构上。凸出于第一水平推块372上端的第一固定件3721方便第二密封件e的放置,进一步提高该组装装置的装置效率。另外,第一竖直推块373将第二密封件e的抬升的距离大于第一固定件3721本身的高度,才能使得第二密封件e脱离第一水平推块372并套装于第二零部件上。
下面实施例中具体详述第三上料模组如何具体对第二密封件e进行拾取上料,如图14至图15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上料模组包括第二输送组件32、第二分离组件35和第二拾取组件33,第二分离组件35位于第二输送组件32的末端,第二输送组件32用于将排列整齐的若干第二密封件e进行传送,当第二密封件e传送至第二分离组件35上后,第二分离组件35使得第二密封件e分离并远离第二输送组件32的末端,第二拾取组件33将第二分离组件35上的第二密封件e进行拾取并传送。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第三上料模组包括第二拾取组件33,第二拾取组件33包括第二拾取头组件332,第二拾取头组件332包括第四驱动组件3321和若干弧形板3322,若干弧形板3322安装于第四驱动组件3321上,若干弧形板3322形成与第二密封件e相匹配的圆柱形结构,若干弧形板3322在第四驱动组件3321的驱动力下向内聚拢或向外扩张,以脱离或抵接于第二密封件e的内壁上。第四驱动组件3321优选为圆柱形结构的气缸驱动组件,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也就是说,当第二拾取组件33即将拾取第二密封件e的时候,若干弧形板3322在第四驱动组件3321的驱动力下向内聚拢,以减小若干弧形板3322形成的圆柱形结构的外径便于插入第二密封件e内。当若干弧形板3322插入第二密封件e内后,若干弧形板3322在第四驱动组件3321的驱动力下向外扩张,以使得弧形板3322的外壁抵接于第二密封件e的内壁上,以将第二密封件e撑开并拾取。利用若干弧形板3322接触第二密封件e的内壁,提高第二密封件e的受力均匀性,避免第二密封件e在拾取及传送过程中受损。
作为优选的,若干弧形板3322与第二密封件e的接触面积越大,越能提高第二密封件e的受力均匀性;也就是说,相邻弧形板3322之间的留有可以活动的间隙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第二拾取头组件332还包括脱料组件,脱料组件包括第五驱动组件3323与脱料环3324,脱料环3324安装于第五驱动组件3323上,脱料环3324套装于若干弧形板3322形成的圆柱型结构的外壁上,脱料环3324在第五驱动组件3323的驱动力下向下运动并下压于第二密封件e上,以使第二密封件e脱离弧形板3322。第五驱动组件3323优选为气缸驱动组件,当然并不仅限于气缸驱动组件。
也就是说,利用脱料环3324将套装于弧形板3322上的第二密封件e进行下压,并使得第二密封件e脱离弧形板3322上。脱料环3324的内径大于若干弧形板3322形成的圆柱形结构的外径。脱料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板3325,第二连接板3325的一端与脱料环332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五驱动组件3323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密封件e的直径较大且第二密封件e的圈体直径较小即第二密封件e较细的时候,只利用第四驱动组件3321驱动若干弧形板3322向内聚拢,较大且较细的第二密封件e不容易从弧形板3322上脱落,利用脱料环3324提高第二密封件e的下料效率,进一步提高上料装置的上料效率。
下面实施例具体详述下第一喷涂模组31如何对第二密封件e进行涂油操作,如图16至图19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还包括第一喷涂模组31,第一喷涂模组31包括第一位置组件312、第二旋转组件311和第一喷油组件313;其中,第一位置组件312用于将第二密封件e固定于预设位置;第二旋转组件311用于驱动第一位置组件312进行旋转运动,第一位置组件312安装于第二旋转组件311上;第一喷油组件313用于将油喷射至第二密封件e上,第一喷油组件313与第一位置组件312相邻设置,固定于第一位置组件312上第二密封件e在旋转组件的作用下进行旋转运动并使得第一喷油组件313对其表面进行喷油操作。
也就是说,第二旋转组件311驱动第一位置组件312进行旋转运动,第一喷油组件313对固定于第一位置组件312上的第二密封件e进行喷涂操作,以使得第一喷油组件313喷射出的油更加均匀的覆盖于第二密封件e的表面,另外第一喷油组件313对旋转运动中的第二密封件e进行喷射,提高第二密封件e的喷涂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第一位置组件312包括第一顶升组件31c、第二支撑组件31b和若干第一推块组件31a,第一推块组件31a安装于第二支撑组件31b上,第二支撑组件31b安装于第二旋转组件311上,第二支撑组件31b包括设有通孔的第一支撑板31b1,通孔位于第一支撑板31b1的中心,第一顶升组件31c穿过通孔并使得第一推块组件31a向第一支撑板31b1的四周移动,以撑开位于第一推块组件31a上的第二密封件e并使其位于预设位置。
也就是说,第一支撑板31b1用来安装与连接第一推块组件31a与第一顶升组件31c,第一支撑板31b1优选为圆形结构的,在第一支撑板31b1上安装有若干第一推块组件31a,若干第一推块组件31a沿第一支撑板31b1的径向均匀分布。第一顶升组件31c的顶端穿过通孔并作用于若干第一推块组件31a上,以使得若干第一推块组件31a沿第一支撑板31b1的径向向外运动。
应当理解为:当第一顶升组件31c的顶端位于通孔的下方时,若干第一推块组件31a上套装有第二密封件e,当第一顶升组件31c的顶端运动并穿过通孔时,第一顶升组件31c驱动若干第一推块组件31a沿第一支撑板31b1的径向向外运动,以使得第二密封件e被撑开,进一步使得第二密封件e固定于第一位置组件312的预设位置。
进一步的,如图18所示,第一推块组件31a包括第一推块31a1与第一弹簧31a2,第一弹簧31a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31b1,另一端连接第一推块31a1,当第一顶升组件31c远离通孔时,第一推块31a1在第一弹簧31a2的回弹力下向第一支撑板31b1的中心方向运动。
也就是说,当第一顶升组件31c向上运动且其顶端穿过通孔时,第一顶升组件31c作用于各第一推块31a1上,第一推块31a1沿第一支撑板31b1的径向向外运动,此时第一弹簧31a2受力发生形变;当第一顶升组件31c向下运动并位于通孔的下方时,第一推块31a1在第一弹簧31a2的回弹力下向第一支撑板31b1的中心方向运动。若干第一推块31a1将第二密封件e撑开提高第二密封件e与第一支撑板31b1的同心圆的匹配度,也就是说,第二旋转组件311驱动第二密封件e做旋转运动的时候,第二密封件e是绕其圆心进行旋转运动,进一步提高第二密封件e喷涂时的稳定性,避免了第二密封件e喷涂过程中与第一喷油组件313之间的相对位置出现偏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第一顶升组件31c包括第六驱动组件31c1与第一顶升件31c2,第六驱动组件31c1安装于第二旋转组件311上,第一顶升件31c2在第六驱动组件31c1的驱动力下向上运动使其末端穿过通孔或者向下运动并远离通孔。
也就是说,第一顶升件31c2的顶端在第六驱动组件31c1的驱动力下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以使得第一顶升件31c2的末端穿过通孔或远离通孔。
下面实施例具体详述下第五检测模组34如何对第二密封件e进行检测,如图20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还包括第五检测模组34,第五检测模组34包括第六载台341、第一翻转夹紧组件342、第三旋转组件346和第一相机组件343,第六载台341固定安装于第三旋转组件346上,第六载台341上用于放置第二密封件e,第六载台341在第三旋转组件346的作用下做旋转运动,第一翻转夹紧组件342用于将第六载台341上的第二密封件e进行夹紧与翻转,以使得第一相机组件343对第二密封件e的一侧进行检测完成后再对其另一侧进行检测。
也就是说,当第二密封件e放置于第六载台341上后,第三旋转组件346驱动第六载台341转动并带动第二密封件e一起进行旋转,第一相机组件343对旋转过程中的第二密封件e进行图像获取,以判断第六载台341上的第二密封件e是否存在外观上的缺陷,比如:划痕、缺损等。当第二密封件e的一侧检测完成后,利用第一翻转夹紧组件342将第二密封件e夹紧并进行翻转,以使得第一相机组件343对第二密封件e的另一侧再进行检测,以实现第二密封件e的全方位检测,提高第二密封件e的检测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第五检测模组34还包括挡光组件344,挡光组件344包括第八驱动组件3442和挡光板3441,挡光板3441安装于第八驱动组件3442上,挡光板3441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三旋转组件346之间,挡光板3441在第八驱动组件3442的驱动力下沿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以使得挡光板3441位于相邻的第三旋转组件346之间或远离第三旋转组件346。第八驱动组件3442优选为气缸驱动组件,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一般的,机动车第二零部件上同时需要多个大小不一样的第二密封件e,为了提高组装效率同时对多个第二密封件e进行上料、检测等操作。比如:如图14中所示的,两个大小不同的第二密封件e同时进行上料、检测等操作。在第一相机组件343对第六载台341上的第二密封件e进行拍照的过程中,避免相互干扰,在两个第六载台341之间放置有挡光板3441,该挡光板3441一方面避免两个第六载台341上的第二密封件e拍照时光线相互影响;另一方面该挡光板3441的颜色选择白色或银色起到反光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第二密封件e的拍照质量。
另外,当第二密封件e检测完成时,在通过拾取模组对第二密封件e进行下料的过程中,避免挡光板3441阻挡拾取模组的拾取过程,利用第八驱动组件3442驱动挡光板3441向下运动,以远离第六载台341,进一步提高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检测装置本体34还包括第三方向组件345,第三方向组件345驱动第六载台341沿如图20所示的坐标系中的X轴方向运动,以使得第一相机组件343对第六载台341上的第二密封件e实现不同角度的拍摄,以实现对第二密封件e的360度无死角的拍照,进一步提高第二密封件e的检测精度。
作为优选地,该组装装置包括两个第五检测模组34,两个第五检测模组34分别用于检测涂油之前的第二密封件e与涂油之后的第二密封件e。在第二密封件e涂油之前对其进行检测避免有缺陷的第二密封件e进行涂油操作,降低该组装装置成本,且提高组装装置的组装效率。
下面实施例具体详述第一搬运模组38,如图2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搬运模组38横跨第二组装模组37、第五检测模组34和第一喷涂模组31,也就是说,第一搬运模组38将第一喷涂模组31上完成喷油的第二密封件e进行夹取并传送至第五检测模组34上,在完成检测后,将第二密封件e继续夹取并传送至第二组装模组37上,以将第二密封件e组装于机动车第二零部件上。第一搬运模组38优选为直线模组,当然并不仅限于此,第一搬运模组38也可为多轴机械手,基于第二组装模组37、第五检测模组34和第一喷涂模组31形成跨度较大,利用直线模组提高搬运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还包括第一搬运模组38,第一搬运模组38包括第二夹爪组件383,第二夹爪组件383在第一搬运模组38的作用下沿如图21所示的坐标系中的Z轴、Y轴和X轴方向做往复运动,以使得第二夹爪组件383夹持第二组装模组37、第五检测模组34或第一喷涂模组31上的第二密封件e并进行传送。
第二夹爪组件383包括两种类型,其中一种只用于夹持或松脱第二密封件e,比如:位于第二组装模组37处的第二夹爪组件383,另一种与第一夹爪组件相同即不仅可以夹持或松脱还可以对第二密封件e进行翻转,比如:位于第五检测模组34与第一喷涂模组31处。两种类型的第二夹爪组件383均安装于第一搬运模组38上,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种类型的第二夹爪组件383均有两个,在对第二密封件e进行上料的时候,利用另一个第二夹爪组件383将工位上的第二密封件e先进行下料,减少第二密封件e的上下料次数,进一步提高组装装置的组装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二夹爪组件383的下方安装有废料箱385,当第五检测模组34检测的第二密封件e为不合格品,第二夹爪组件383将夹持的第二密封件e放置于废料箱385中。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还包括第四上料模组36,第四上料模组36用于拾取机动车第二零部件并将其进行传送至第二组装模组37处。另外,第四上料模组36还包括第二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用于对机动车第二零部件进行检测。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还包括第六检测模组和第一下料模组39,第一下料模组39用于将完成第二密封件e组装的机动车第二零部件进行下料,第六检测模组用于对下料之前的机动车第二零部件进行检测,以判断第二密封件e是否安装合格。优选地,第二检测组件与第六检测模组均利用相机对其进行检测,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主输送机构6,如图1和图22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组装设备本体100还包括第一基台101、第二基台102和若干第一升降机构(图中未显示),主输送机构6横跨于第一基台101与第二基台102上,第一零部件机构与第二零部件机构分别安装于第一基台101与第二基台102上,若干第一升降机构固定安装于第一基台101与第二基台102上;第一载台8在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下进行升降运动,以使得第一载台8脱离主输送机构6或在主输送机构6上进行传送。
也就是说,当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或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将零部件进行初步组装以后,将完成初步组装的零部件安装于主输送机构6的第一载台8上。第一载台8用于承载热交换器,在将初步组装完成的零部件安装于第一载台8上,实际上是将第一零部件安装于第二零部件上,即进行热交换器的组装操作。
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将第一载台8阻停并抬升,以使得第一载台8固定于第一安装机构或第二安装机构处,便于第一安装机构或第二安装机构对第一载台8上的热交换器进行安装。在完成安装后,第一升降机构将第一载台8放置于主输送机构6上,以使得第一载台8流向下一个安装机构并进行下一个零部件的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机构或第二安装机构包括压紧模组71与拧螺丝模组72,其中,
压紧模组71位于第一载台8的上方,压紧模组71包括第一压块与第一驱动组件,第一压块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下压于第二零部件上;拧螺丝模组72与压紧模组71相邻设置,拧螺丝模组72用于在压紧模组71下压于第二零部件上时将紧固件拧入第二零部件与第一零部件内,以使得第二零部件与第一零部件固定连接。
也就是说,第一安装机构或第二安装机构在将初步组装的第一零部件或第二零部件安装于第一载台8上时,先利用压紧模组71将第一零部件或第二零部件进行下压使得第一零部件或第二零部件在安装过程中避免出现移动,再利用拧螺丝模组72将第一零部件或第二零部件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拧螺丝模组72包括上螺丝组件与拧紧组件,上螺丝组件用于将第一零部件或第二零部件进行初步定位于第一载台8上,拧紧组件用于将第一零部件或第二零部件紧固于第一载台8上。
进一步的,拧螺丝模组72还包括预拧紧组件,预拧紧组件用于将第一零部件或第二零部件进行初步拧紧,最后在利用拧紧组件将第一零部件或第二零部件紧固于第一载台8上。预拧紧组件适用于体积较大的零部件,当拧紧组件先将其中一个位置的紧固件拧紧后,再对其他位置进行紧固时,其他位置的紧固精度较差,甚至出现无法拧紧的现象。一般的,零部件上需要多个紧固件将其固定于第一载台8上。利用预拧紧组件使得拧紧过程中的扭矩、位移以及曲线等各项参数都在阈值范围内,提高安装机构的安装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将零部件紧固于第一载台8上,一方面是热交换器中的最底端的零部件固定于第一载台8上,另一方面是将热交换器中的一个零部件紧固于另一个零部件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组装设备本体100还包括第三零部件组装机构4,第三零部件组装机构4包括第五上料模组42、第六上料模组和第三组装模组;其中,
第五上料模组42用于对第三密封件进行上料;第六上料模组包括第二载台413、下盖组件412和第二传送组件414,下盖组件412用于将第三零部件上的盖子拧下,第二载台413用于放置第三零部件及盖子,第二载台413固定安装于第二传送组件414上,第三零部件与盖子在第二传送组件414的传送下进行上料。第三组装模组包括第三传送组件432和第二套装组件431,第三传送组件432用于将第二套装组件431传送至第三零部件处,第二套装组件431用于将第五上料模组上料的第三密封件撑开并抬升,以使得第三密封件套装于第三零部件上。
第三零部件组装机构4在利用第五上料模组42对第三密封件进行上料的同时,利用第六上料模组中的下盖组件412将第二载台413上的第三零部件上安装的盖子f1拧下,并在第二传送组件414的传送下对盖子f1与第三零部件f进行上料,待第三密封件与第三零部件均传送至组装工位时,利用第二套装组件431将第三密封件套装于第三零部件上,利用第三组装模组中的第二套装组件431使得第三密封件受力均匀,提高第三零部件组装机构的组装质量,利用第二传送组件414将第三零部件与盖子同时进行上料,提高第三零部件组装机构的组装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组装设备本体(100),所述组装设备本体(100)包括:
第一载台(8);
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其用于将第一密封件安装于第一零部件上;
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其用于将第二密封件安装于第二零部件上;
主输送机构(6),其用于传送待安装完成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安装于所述第一载台(8)上,所述第一载台(8)在所述主输送机构(6)的作用下传送至所述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或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处,所述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与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位于所述主输送机构(6)的一侧,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所述第一零部件与第二零部件;
安装机构(7),其安装于所述主输送机构(6)的一侧,所述安装机构(7)包括第一安装机构与第二安装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机构与第二安装机构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一零部件与第二零部件依次安装于所述第一载台(8)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包括:
第一上料模组,其用于将所述第一密封件进行上料;
第一检测模组,其用于对所述第一上料模组拾取的所述第一密封件进行检测;
第二上料模组(28),其用于将所述第一零部件进行拾取并传送;
第二检测模组,其用于对所述第二上料模组(28)拾取的所述第一零部件进行检测;
第一组装模组(27),所述第一组装模组(27)包括固定组件(271),所述固定组件(271)用于将所述第二上料模组(28)传送的所述第一零部件进行固定,并使得所述第一上料模组将其拾取的所述第一密封件组装于所述第一零部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零部件组装机构(2)还包括第三检测模组(20),其用于在所述第一上料模组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对所述第一零部件的另一侧进行检测;
所述第一组装模组(27)还包括第一旋转组件(272)和第一支撑组件(273),所述第一旋转组件(272)与固定组件(271)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73)上,所述第一旋转组件(272)连接所述固定组件(271),所述第一零部件在所述第一旋转组件(272)的作用下进行翻转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零部件转向所述第三检测模组(20)的相对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模组包括第一拾取组件(24),其用于拾取所述第一密封件并对其进行传送,以及对所述第一密封件进行下料;其中,所述第一拾取组件(24)包括:
第一拾取头组件(241),其用于插入内外壁上设有凸起(b1)的所述第一密封件,并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装于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241)上;
第一传送组件(242),其用于传送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241),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241)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242)上;
第一脱料组件(243),其安装于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241)上,所述第一脱料模组(243)用于将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241)上套装的所述第一密封件进行下料,并将其安装于机动车的第一零部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包括:
第三上料模组,其用于将所述第二密封件进行拾取并传送;
第四上料模组(36),其用于对所述第二零部件进行拾取并传送;
第二组装模组(37),其用于将所述第三上料模组传送的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装于所述第二零部件上;其中,所述第二组装模组(37)包括第一套装组件,当所述第四上料模组(36)将所述第二零部件传送至接近所述第一套装组件时,所述第一套装组件将所述第二密封件撑开并驱动其向上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装于所述第二零部件的外壁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零部件组装机构(3)还包括第一喷涂模组(31),所述第一喷涂模组(31)包括:
第一位置组件(312),其用于将所述第二密封件固定于预设位置;
第二旋转组件(311),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位置组件(312)进行旋转运动,所述第一位置组件(312)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11)上;
第一喷油组件(313),其用于将油喷射至所述第二密封件上,所述第一喷油组件(313)与第一位置组件(312)相邻设置,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组件(312)上所述第二密封件在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11)的作用下进行旋转运动并使得所述第一喷油组件(313)对其表面进行喷油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组件(312)包括第一顶升组件(31c)、第二支撑组件(31b)和若干第一推块组件(31a),所述第一推块组件(31a)均匀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31b)上,所述第二支撑组件(31b)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模组(311)上,所述第二支撑组件(31b)包括设有通孔的第一支撑板(31b1),所述通孔位于第一支撑板(31b1)的中心,所述第一顶升组件(31c)穿过所述通孔并使得所述第一推块组件(31a)向所述第一支撑板(31b1)的四周移动,以撑开位于所述第一推块组件(31a)上的所述第二密封件并使其位于所述预设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设备本体(100)还包括第一基台(101)、第二基台(102)和若干第一升降机构,所述主输送机构(6)横跨于所述第一基台(101)与第二基台(102)上,所述第一零部件机构与第二零部件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101)与第二基台(102)上,若干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101)与第二基台(102)上;所述第一载台(8)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下进行升降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载台(8)脱离所述主输送机构(6)或在所述主输送机构(6)上进行传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或第二安装机构包括:
压紧模组(71),其位于所述第一载台(8)的上方,所述压紧模组(71)包括第一压块与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压块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下压于所述第二零部件上;
拧螺丝模组(72),其与所述压紧模组(71)相邻设置,所述拧螺丝模组(72)用于在所述压紧模组(71)下压于所述第二零部件上时将紧固件拧入所述第二零部件与第一零部件内,以使得所述第二零部件与第一零部件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设备本体还包括第三零部件组装机构(4),所述第三零部件组装机构(4)包括:
第五上料模组(42),其用于对第三密封件进行上料;
第六上料模组,所述第六上料模组包括第二载台(413)、下盖组件(412)和第二传送组件(414),所述下盖组件(412)用于将所述第三零部件上的盖子拧下,所述第二载台(413)用于放置所述第三零部件及所述盖子,所述第二载台(413)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414)上,所述第三零部件与盖子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414)的传送下进行上料;
第三组装模组,所述第三组装模组包括第三传送组件(432)和第二套装组件(431),所述第三传送组件(432)用于将所述第二套装组件(431)传送至所述第三零部件处,所述第二套装组件(431)用于将所述第五上料模组(42)上料的所述第三密封件撑开并抬升,以使得所述第三密封件套装于所述第三零部件上。
CN202111658543.9A 2021-12-30 2021-12-30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 Active CN114211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8543.9A CN114211247B (zh) 2021-12-30 2021-12-30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8543.9A CN114211247B (zh) 2021-12-30 2021-12-30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1247A true CN114211247A (zh) 2022-03-22
CN114211247B CN114211247B (zh) 2022-09-20

Family

ID=80707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8543.9A Active CN114211247B (zh) 2021-12-30 2021-12-30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112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4092A (zh) * 2022-02-09 2022-05-13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零部件的组装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5528A (en) * 1991-01-22 1992-04-21 Univers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and changing tips of a pick and place vacuum spindle
US20030157001A1 (en) * 2000-03-17 2003-08-21 Jean Neimark Module and apparatus for synthesis of organic molecules or the like
CN107571009A (zh) * 2017-08-28 2018-01-12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组装生产线
CN110788583A (zh) * 2018-08-03 2020-02-14 苏州史托格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模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5528A (en) * 1991-01-22 1992-04-21 Univers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and changing tips of a pick and place vacuum spindle
US20030157001A1 (en) * 2000-03-17 2003-08-21 Jean Neimark Module and apparatus for synthesis of organic molecules or the like
CN107571009A (zh) * 2017-08-28 2018-01-12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组装生产线
CN110788583A (zh) * 2018-08-03 2020-02-14 苏州史托格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4092A (zh) * 2022-02-09 2022-05-13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零部件的组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1247B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47788A1 (en) Manufacturing system including modular assembly station for flexible manufacturing and optional automated component part feed system therefor
CN113427260B (zh) 一种发动机配件高精密自动组装机构及组装方法
CN110142600B (zh) 一种鼓式制动器防漏装半自动装配设备
CN114211247B (zh)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
KR102042500B1 (ko) 이종볼트 스크류 체결 및 검사 자동화 장치
CN210360229U (zh) 一种鼓式制动器半自动装配装置
CN108565472A (zh) 燃料电池极板的全自动生产线
CN107940010B (zh) 全自动球阀装配设备和其装配方法
CN109531148A (zh) 一种热力膨胀阀自动装配设备
CN114227223B (zh) 用于机动车带盖零部件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11774833A (zh) 一种连接器接头的自动组装检测设备及其组装检测方法
CN108890290B (zh) 汽车顶棚拉手装配检测系统
KR101072322B1 (ko) 엔진 조립용 파레트
CN215616341U (zh) 一种发动机配件高精密自动组装机构
CN114523273B (zh) 用于机动车零部件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13043005A (zh) 一种可适用一字带垫片螺钉的自动拧紧设备
CN108857353A (zh) 一种模拟缸盖安装装置
US201202604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a clutch
CN114290053B (zh) 多通阀自动化装配系统和装配方法
CN114434137B (zh)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密封圈的组装装置
CN114227224A (zh) 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组装装置
CN114474092B (zh) 用于机动车零部件的组装装置
JP3973022B2 (ja) ドラム缶のプラグ装着装置
CN114572685A (zh)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中冷却器的搬运装置及组装装置
CN209648089U (zh) 一种热力膨胀阀自动装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