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4112A - 一种梳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梳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4112A
CN114204112A CN202111253944.6A CN202111253944A CN114204112A CN 114204112 A CN114204112 A CN 114204112A CN 202111253944 A CN202111253944 A CN 202111253944A CN 114204112 A CN114204112 A CN 114204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
polymer
maleic anhydride
preparation
shaped 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39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海明
杨英杰
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Dongc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Dongc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Dongc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Dongc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539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41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4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41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5Polymeric materials, e.g. gel-type or solid-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5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82Organic poly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梳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有式Ⅰ所示化学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梳状聚合物具有不规则的EO链段且具有多元环结构,能够提高高温导锂功能,制备的固态电解质能够提高高温时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导率,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梳状聚合物制备的锂电池在70℃具有较大的比容量及优异的倍率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梳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 方法和固态锂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梳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二十一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设备日益增多,人们对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使用阶段,在交通、移动通信、电力储能等多个方面锂离子电池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主要使用有机电解液或固态电解质,但电解液易燃、易泄露,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虽然,固态电解质具有更好的使用安全性,但现有技术中固态电解质存在温度适应性较差、倍率性能较差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固态电解质的高温及倍率性能等成为现有技术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梳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电池。本发明提供的梳状聚合物制备的电解质在较高温度时具有较小的界面阻抗、良好的界面稳定性,能够提高锂电池在较高温度时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梳状聚合物,具有式Ⅰ所示化学结构:
Figure BDA0003323393850000011
其中,R为乙烯、异丁烯、十八碳烯和乙烯基甲醚中的一种;所述梳状聚合物的分子量为30000~100000g/mol。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梳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马来酸酐聚合物与4-二甲氨基吡啶、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第一溶剂混合,进行接枝反应,得到梳状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马来酸酐聚合物中的酸酐基团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马来酸酐聚合物与4-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为(2~10):1。
优选地,所述马来酸酐聚合物包括聚(乙烯-alt-马来酸酐)、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聚(1-十八碳烯-alt-马来酸酐)和聚(乙烯基甲醚-alt-马来酸酐)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接枝反应的温度为60~90℃,所述接枝反应的时间为 10~20h。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包括梳状聚合物、第二相聚合物和锂盐,所述梳状聚合物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梳状聚合物或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梳状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第二相聚合物包括聚偏氟乙烯、聚环氧乙烷和聚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梳状聚合物与第二相聚合物的质量比为 (1~3):1。
优选地,所述锂盐包括LiAsF6、LiBF4、LiCH3SO3、LiClO4、LiCF3SO3、 LiPF6和LiTFSI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梳状聚合物中的EO链段和锂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24):1。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梳状聚合物与第二相聚合物、锂盐和第二溶剂混合后浇注到基板上,干燥,得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固态锂电池,所述固态锂电池中的电解质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或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梳状聚合物电解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梳状聚合物,具有式Ⅰ所示化学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梳状聚合物具有不规则的EO链段且具有多元环结构,能够提高高温导锂功能,制备的固态电解质能够提高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导率,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在较高温度时的电化学性能。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梳状聚合物制备的锂电池在70℃时具有较大的比容量(>160mAh/g)及优异的倍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梳状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固态锂电池的结构图,图2中,1为电池扣,2为圆形正极片,3为梳状聚合物电解质,4为锂金属负极,5为不锈钢圆片,6为不锈钢弹片,7为电池扣,8为电源;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固态锂电池70℃时的倍率循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梳状聚合物,具有式Ⅰ所示化学结构:
Figure BDA0003323393850000031
其中,R为乙烯、异丁烯、十八碳烯和乙烯基甲醚中的一种;所述梳状聚合物的分子量为30000~100000g/mol。
本发明提供的梳状聚合物具有不规则的EO链段且具有多元环结构,能够提高高温导锂功能,制备的固态电解质能够提高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导率,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在较高温度时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梳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马来酸酐聚合物与4-二甲氨基吡啶、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第一溶剂混合,进行接枝反应,得到梳状聚合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马来酸酐聚合物优选包括聚(乙烯-alt-马来酸酐)、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聚(1-十八碳烯-alt-马来酸酐)和聚(乙烯基甲醚-alt-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本发明将马来酸酐聚合物的种类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调节梳状聚合物的结构,提高其导锂功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马来酸酐聚合物分子量优选为5000~10000g/mol。本发明将马来酸酐聚合物的分子量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得梳状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并调节梳状聚合物的结构,进一步提高其导锂性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分子量优选为500~5000g/mol,更优选为1000~4000g/mol,最优选为2000~3000g/mol。本发明将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分子量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得梳状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并调节梳状聚合物的结构,进一步提高其导锂性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马来酸酐聚合物中的酸酐基团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优选为(1~4):1,更优选为(2~3):1。本发明将马来酸酐聚合物中的酸酐基团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调节梳状聚合物的结构,进一步提高其导锂性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4-二甲氨基吡啶作为催化剂,催化接枝反应的进行。
在本发明中,所述马来酸酐聚合物与4-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优选为 (2~10):1,更优选为(3~6):1。本发明将马来酸酐聚合物与4-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接枝反应更加充分的进行。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溶剂优选包括乙腈、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本发明对所述第一溶剂的用量没有特殊的限定,能够使各组分充分溶解即可。
本发明对所述马来酸酐聚合物与4-二甲氨基吡啶、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第一溶剂的混合的操作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物料混合的技术方案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接枝反应优选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优选为机械搅拌;所述接枝反应的温度优选为60~90℃,更优选为70~80℃;所述接枝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0~20h,更优选为12~18h,最优选为14~16h。本发明将接枝反应的温度和时间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接枝反应更加充分的进行。
接枝反应完成后,本发明优选加入去离子水;所述去离子水的加入量优选为10mL。在本发明中,所述加入去离子水能够淬灭反应。
加入去离子水后,本发明优选加入碱;所述碱优选为氢氧化锂水溶液。在本发明中,所述加入碱后体系的pH值优选为7~9,更优选为8。本发明对所述氢氧化锂水溶液的浓度和用量没有特殊的限定,能够使体系pH值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加入碱能够和羧基反应生成羧酸锂盐。
加入碱后,本发明优选将所述加入碱后的产物进行透析后干燥,得到梳状聚合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透析的溶液优选为去离子水;所述透析的时间优选为 60~80h,更优选为72h。在本发明中,所述透析优选在透析袋中进行;所述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优选为6000~8000g/mol。本发明将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控制梳状聚合物的分子量,提高其机械性能,进一步提高电解质和锂电池的机械性能。
本发明对所述干燥的温度和时间没有特殊的限定,能够去除反应产物中的水分即可。
本发明控制各组分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能够使接枝反应充分进行并调节梳状聚合物的结构,进一步提高其机械及导锂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包括梳状聚合物、第二相聚合物和锂盐,所述梳状聚合物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梳状聚合物或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梳状聚合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相聚合物优选包括聚偏氟乙烯、聚环氧乙烷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中,所述聚偏氟乙烯的分子量优选为80万~120万g/mol。在本发明中,所述聚环氧乙烷的分子量优选为10万~100万g/mol,更优选为30万~80万g/mol,最优选为50万~60万 g/mol。在本发明中,所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分子量优选为30万~100 万g/mol,更优选为40万~80万g/mol,最优选为50万~60万g/mol。本发明将第二相聚合物的分子量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高电解质的机械性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梳状聚合物与第二相聚合物的质量比优选为(1~3):1,更优选为(1.5~2.5):1,最优选为2:1。本发明将梳状聚合物与第二相聚合物的质量比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高电解质的机械性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锂盐优选包括LiAsF6、LiBF4、LiCH3SO3、LiClO4、 LiCF3SO3、LiPF6和LiTFSI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发明中,所述梳状聚合物中的EO链段和锂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优选为(18~24):1,更优选为(20~23):1,最优选为(21~22):1。本发明将梳状聚合物中的EO链段和锂盐的物质的量之比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高梳状聚合物电解质的导锂性能,又能避免锂盐团聚。
本发明提供的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导率,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在较高温度时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梳状聚合物与第二相聚合物、锂盐和第二溶剂混合后浇注到基板上,干燥,得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溶剂优选包括乙腈、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本发明对所述第二溶剂的用量没有特殊的限定,能够使各组分充分溶解即可。
本发明对所述梳状聚合物与第二相聚合物、锂盐和第二溶剂的混合的操作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物料混合的技术方案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浇注优选为延迟流动法浇注。本发明对所述浇注的用量没有特殊的限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即可。
本发明对所述基板的种类和大小没有特殊的限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优选为真空干燥;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50~70℃;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为12~24h。
干燥完成后,本发明优选将所述干燥后的梳状聚合物电解质进行揭膜,得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本发明对所述揭膜的技术方案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揭膜的技术方案即可。
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使锂盐更加充分的分散在梳状聚合物电解质中,进一步提高其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固态锂电池,所述固态锂电池中的电解质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或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梳状聚合物电解质。
本发明对所述固态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制备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固态锂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梳状聚合物制备的锂电池在70℃时具有较大的比容量及优异的倍率性能。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将0.3g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3.25g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中的酸酐基团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与4-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为3.85:1)、0.078g 4- 二甲氨基吡啶溶于50mL二甲基亚砜中,65℃搅拌反应15h,反应完成后加入10mL去离子水,然后加入0.5mol/L的氢氧化锂水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 8,使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8000g/mol的透析袋在去离子水中透析72h,加热去除去离子水,得到梳状聚合物。
实施例1制备的梳状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将0.3g实施例1制备的梳状聚合物、0.12g聚偏氟乙烯(分子量为100 万g/mol)溶于50mLN-甲基吡咯烷酮中(梳状聚合物和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2.5:1),加入81.8mgLiTFSI(梳状聚合物中的EO链段和锂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1)搅拌均匀,采用延迟流动法浇注在光滑的聚四氟乙烯板上, 60℃干燥18h,揭膜,得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
实施例3
磷酸铁锂、聚偏氟乙烯、炭黑以8:1:1的质量比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搅拌形成粘稠浆液,将浆液用刮刀浇筑在铝集流体上,在120℃烘箱中干燥 24h,得到正极片,裁剪为直径12mm的圆片,置于手套箱中备用,以实施例2制备的梳状聚合物电解质为电解质,以金属锂为负极,在手套箱中进行电池组装,按照电池扣-圆形正极片-梳状聚合物电解质-锂金属负极-不锈钢圆片-不锈钢弹片-电池扣的顺序(如图2所示,图2中,1为电池扣,2为圆形正极片,3为梳状聚合物电解质,4为锂金属负极,5为不锈钢圆片,6为不锈钢弹片,7为电池扣),在冲击机上完成电池装配。
在70℃下,使用LANHE电池测试系统对实施例3制备的固态锂电池进行不同充放电倍率下的循环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70℃下,在0.05C倍率下固态锂电池的比容量为165mAh/g;在0.1C~1C倍率下固态锂电池的比容量为160mAh/g;在2C倍率下固态锂电池的比容量为 140mAh/g;可见本发明制备的固态锂电池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
实施例4
将0.3g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1.3g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中的酸酐基团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与4-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为3.85:1)、0.078g 4- 二甲氨基吡啶溶于50mL二甲基亚砜中,65℃搅拌反应15h,反应完成后加入10mL去离子水,然后加入0.5mol/L的氢氧化锂水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 8,使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8000g/mol的透析袋在去离子水中透析72h,加热去除去离子水,得到梳状聚合物。
实施例5
将0.3g实施例4制备的梳状聚合物、0.12g聚偏氟乙烯(分子量为100 万g/mol)溶于50mLN-甲基吡咯烷酮中(梳状聚合物和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2.5:1),加入81.8mgLiTFSI(梳状聚合物中的EO链段和锂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1)搅拌均匀,采用延迟流动法浇注在光滑的聚四氟乙烯板上, 60℃干燥18h,揭膜,得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
实施例6
将0.3g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0.325g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中的酸酐基团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与4-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为3.85:1)、0.078g 4- 二甲氨基吡啶溶于50mL二甲基亚砜中,65℃搅拌反应15h,反应完成后加入10mL去离子水,然后加入0.5mol/L的氢氧化锂水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 8,使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8000g/mol的透析袋在去离子水中透析72h,加热去除去离子水,得到梳状聚合物。
实施例7
将0.3g实施例6制备的梳状聚合物、0.12g聚偏氟乙烯(分子量为100 万g/mol)溶于50mLN-甲基吡咯烷酮中(梳状聚合物和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2.5:1),加入81.8mgLiTFSI(梳状聚合物中的EO链段和锂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1)搅拌均匀,采用延迟流动法浇注在光滑的聚四氟乙烯板上, 60℃干燥18h,揭膜,得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
实施例8
将0.6318g聚(十八碳烯-alt-马来酸酐)、3.25g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 (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中的酸酐基团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与4-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为8.1:1)、 0.078g 4-二甲氨基吡啶溶于50mL二甲基亚砜中,65℃搅拌反应15h,反应完成后加入10mL去离子水,然后加入0.5mol/L的氢氧化锂水溶液调节体系 pH值为8,使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8000g/mol的透析袋在去离子水中透析 72h,加热去除去离子水,得到梳状聚合物。
实施例9
将0.3g实施例8制备的梳状聚合物、0.12g聚偏氟乙烯(分子量为100 万g/mol)溶于50mLN-甲基吡咯烷酮中(梳状聚合物和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2.5:1),加入81.8mgLiTFSI(梳状聚合物中的EO链段和锂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1)搅拌均匀,采用延迟流动法浇注在光滑的聚四氟乙烯板上, 60℃干燥18h,揭膜,得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
实施例10
将0.3g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3.25g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中的酸酐基团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与4-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为3.85:1)、0.078g 4- 二甲氨基吡啶溶于50mL二甲基亚砜中,65℃搅拌反应15h,反应完成后加入10mL去离子水,然后加入0.5mol/L的氢氧化锂水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 8,使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8000g/mol的透析袋在去离子水中透析72h,加热去除去离子水,得到梳状聚合物。
实施例11
将0.3g实施例10制备的梳状聚合物、0.1g聚环氧乙烷(分子量为10 万g/mol)溶于50mLN-甲基吡咯烷酮中(梳状聚合物和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3:1),加入407mg LiTFSI(梳状聚合物中的EO链段和锂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1)搅拌均匀,采用延迟流动法浇注在光滑的聚四氟乙烯板上,60℃干燥18h,揭膜,得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
实施例12
将0.3g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3.25g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中的酸酐基团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与4-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为3.85:1)、0.078g 4- 二甲氨基吡啶溶于50mL二甲基亚砜中,65℃搅拌反应15h,反应完成后加入10mL去离子水,然后加入0.5mol/L的氢氧化锂水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 8,使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8000g/mol的透析袋在去离子水中透析72h,加热去除去离子水,得到梳状聚合物。
实施例13
将0.3g实施例12制备的梳状聚合物、0.1g聚环氧乙烷(分子量为30 万g/mol)溶于50mLN-甲基吡咯烷酮中(梳状聚合物和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2.5:1),加入407mg LiTFSI(梳状聚合物中的EO链段和锂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1)搅拌均匀,采用延迟流动法浇注在光滑的聚四氟乙烯板上, 60℃干燥18h,揭膜,得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
实施例14
将0.3g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3.25g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中的酸酐基团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与4-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为3.85:1)、0.078g 4- 二甲氨基吡啶溶于50mL二甲基亚砜中,65℃搅拌反应15h,反应完成后加入10mL去离子水,然后加入0.5mol/L的氢氧化锂水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 8,使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8000g/mol的透析袋在去离子水中透析72h,加热去除去离子水,得到梳状聚合物。
实施例15
将0.3g实施例14制备的梳状聚合物、0.1g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分子量为45.5万g/mol)溶于50mLN-甲基吡咯烷酮中(梳状聚合物和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3:1),加入81.8mg LiTFSI(梳状聚合物中的EO链段和锂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1)搅拌均匀,采用延迟流动法浇注在光滑的聚四氟乙烯板上,60℃干燥18h,揭膜,得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梳状聚合物,具有式Ⅰ所示化学结构:
Figure FDA0003323393840000011
其中,R为乙烯、异丁烯、十八碳烯和乙烯基甲醚中的一种;所述梳状聚合物的分子量为30000~100000g/mol。
2.权利要求1所述梳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马来酸酐聚合物与4-二甲氨基吡啶、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第一溶剂混合,进行接枝反应,得到梳状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聚合物包括聚(乙烯-alt-马来酸酐)、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聚(1-十八碳烯-alt-马来酸酐)和聚(乙烯基甲醚-alt-马来酸酐)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聚合物中的酸酐基团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马来酸酐聚合物与4-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为(2~1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反应的温度为60~90℃,所述接枝反应的时间为10~20h。
6.一种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包括梳状聚合物、第二相聚合物和锂盐,所述梳状聚合物为权利要求1所述梳状聚合物或按照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梳状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聚合物包括聚偏氟乙烯、聚环氧乙烷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梳状聚合物与第二相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3):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包括LiAsF6、LiBF4、LiCH3SO3、LiClO4、LiCF3SO3、LiPF6和LiTFSI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梳状聚合物中的EO链段和锂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24):1。
9.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梳状聚合物与第二相聚合物、锂盐和第二溶剂混合后浇注到基板上,干燥,得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
10.一种固态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锂电池中的电解质为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或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梳状聚合物电解质。
CN202111253944.6A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梳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电池 Pending CN1142041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3944.6A CN114204112A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梳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3944.6A CN114204112A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梳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4112A true CN114204112A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46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3944.6A Pending CN114204112A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梳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04112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4560A (zh) * 2011-09-20 2012-01-1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聚丙烯酸酯类交联聚合物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8812A (zh) * 2017-03-01 2017-06-27 北京当代经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复合正极和固态锂离子电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4560A (zh) * 2011-09-20 2012-01-1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聚丙烯酸酯类交联聚合物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8812A (zh) * 2017-03-01 2017-06-27 北京当代经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复合正极和固态锂离子电池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汤正林等: "多功能梳状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及其性能", 《功能高分子学报》 *
甘露等: "一种梳状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现代化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6423B (zh) 一种双咪唑环功能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解液以及锂二次电池
CN102723491A (zh) 导电聚合物浸渍包覆的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4692B (zh) 一种类石墨烯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270586B (zh) 原位聚合包覆改性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152127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碳的制备方法
CN104810522A (zh) 一种有机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162312A (zh) 一种含硼氟结构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61608A (zh) 一种在室温下具有优异性能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6785041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添加剂、电解液和正极浆料
CN112366351A (zh) 一种补锂缓释胶囊及其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CN102496736A (zh) 锂-硫二次电池用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03003A (zh) 一种锂电池用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复合电极及其应用
CN111816925B (zh) 一种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u et al. Ionic network for aqueous-polymer binders to enhanc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Ion batteries
CN111952670A (zh) 一种具有宽工作温度范围的锂离子电池
CN111370761B (zh) Peo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固态电池
CN115295802A (zh) 一种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0808411B (zh) 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0061207B (zh) 一种螯合共聚物凝胶层包覆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73762B (zh) 一种离子液体/聚乙二醇修饰的氨基化石墨烯/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78777A (zh) 一种单离子传导聚合物锂硫电池
CN108336403B (zh) 一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10994016A (zh) 一种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04112A (zh) 一种梳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电池
CN114456356A (zh) 聚苝四甲酰二亚胺、其制备方法及在锂/钠电池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