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0096A - 车身装配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装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0096A
CN114190096A CN202080003068.9A CN202080003068A CN114190096A CN 114190096 A CN114190096 A CN 114190096A CN 202080003068 A CN202080003068 A CN 202080003068A CN 114190096 A CN114190096 A CN 1141900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bushing
vehicle body
chucking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30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0096B (zh
Inventor
丁海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obo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oobo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0861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244641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Woobo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obo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90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0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0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0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6Mounting of handles, e.g. to the wing or to the loc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4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E05B85/16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a longitudinal grip part being pivoted at one en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grip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2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 F16B5/025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specially designed to compensate for misalignement or to eliminate unwanted pla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2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 F16B5/0283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with an externally threaded sleeve around the neck or the head of the screw-threaded element for adjustably fastening a plate or frame or the like to a fixed el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7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装配结构,其允许用诸如螺钉或挂钩的简单结构沿左右、前后和上下方向的任意一个方向调整车身与部件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车身装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装配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身装配结构,所述车身装配结构允许在车身和部件的装配过程中使用螺钉或挂钩来调整由于尺寸公差而改变的装配位置,从而使部件放置在正确的位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车身和部件的装配过程中,由于车身和部件的尺寸公差,装配位置略有改变。因此,特别是在通过模块化进行装配的情况下,需要适当的公差管理来将模块放置在正确的位置。
例如,在将由塑料制成的车门外把手装配到由钢制成的车门框架的情况下,在冲压加工、焊接、装配等过程中,车门框架在每种产品中都会经受变化。此外,由于收缩、变形、尺寸不兼容、装配公差等原因,车门外把手在每个产品中都会经受变化。
由于这些变化,当将车门外把手装配到车门框架时,存在的问题是,车门外把手与车门框架之间的距离在每个位置都不同,并且很难将车门外把手安装到正确的位置。
此外,由于未实现车辆外壳关于车辆的外部设计的统一性,因此存在的问题是美学质量受到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一种装配结构,该装配结构能够调整车门外把手和车门框架之间的距离,使得能够校正这些变化。
韩国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10-2019-0073542的调整螺钉包括用于公差补偿的弹簧元件。调整螺钉具有的问题是,用于公差补偿的弹簧元件难以校正在调整螺钉的纵向方向以外的方向上出现的公差。
美国专利注册号8337132的调整元件包括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空心螺栓、耦合到外螺纹的组件保持架、耦合到内螺纹的内元件、以及装配到内元件的内侧并且直径小于内元件的内径的固定装置,其中,空心螺栓的纵向方向上的公差由空心螺栓和组件保持架调整,并且空心螺栓的径向方向上的公差由固定装置调整。
调整元件具有的问题是,其结构复杂,因此制造成本增加。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10-2019-0073542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注册号833713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装配结构,其允许用诸如螺钉或挂钩的简单结构沿左右、前后和上下方向的任意一个方向调整车身与部件之间的距离。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车身装配结构包括:螺栓,其不可旋转地固定在车身或部件中;紧固孔,其形成在部件中使得螺栓插入其中;衬套,其插入在紧固孔与螺栓之间;移动部分,其配置为使衬套相对于紧固孔沿向前和向后中的一个方向移动;以及螺母,其紧固在螺栓上,其中,衬套的内侧表面与螺栓间隔开,并且其中,当衬套由于螺栓与螺母之间的紧固而沿所述一个方向移动时,衬套接触并固定到车身。
移动部分可以包括:内螺纹部分,其形成在紧固孔中;以及螺纹,其形成在衬套的外侧表面处以便紧固到内螺纹部分,并且衬套的螺纹的斜率可以大于螺栓的螺纹的斜率。
移动部分可以包括:钩紧固部分,其形成为从紧固孔向内突出;和多个突起,它们形成在衬套的外侧表面处以便耦合到钩紧固部分,其中,钩紧固部分可以具有一个表面倾斜而另一个表面垂直的形式,并且所述突起可以具有一个表面垂直而另一个表面倾斜的形式。
螺栓的头部可以焊接到车身上。
四边形棱柱形状的螺栓固定槽可以形成在部件中,螺栓的头部可以以四边形棱柱的形状形成,并且螺栓的头部的旋转可以被螺栓固定槽阻止。
防松开卡紧突起可以形成为从衬套的圆周突出,并且当衬套旋转时卡在卡紧突起处的固定钩可以形成在部件处。
所述部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弹性槽,所述弹性槽设置为基于钩紧固部分与突起相对。
卡紧板可以形成在部件的一个表面上以便沿紧固孔的纵向方向突出,卡紧槽可以形成在部件的一个表面与卡紧板之间,以便沿卡紧板的内径方向凹陷,防松开卡紧支架可以形成在衬套的一个表面处,以便沿衬套的外径方向突出,并且插入到卡紧槽中的卡紧突起可以形成在卡紧支架处。
移动部分可以包括:螺纹,其形成在衬套的外侧表面处;球形滚珠,其一部分插入在螺纹之间;以及凹槽,其形成在紧固孔中使得滚珠的其余部分插入其中,其中,衬套的螺纹的斜率可以大于螺栓的螺纹的斜率。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装配结构具有以下有利效果。
可以通过使用内螺纹部分和外螺纹部分的螺钉形式或可以仅在一个方向上紧固的钩形式用简单的结构来调整车身与部件之间的距离。
车身装配结构包括:螺栓,其不可旋转地固定在车身或部件中;紧固孔,其形成在部件中使得螺栓插入其中;衬套,其插入在紧固孔与螺栓之间;移动部分,其配置为使衬套相对于紧固孔沿向前和向后中的一个方向移动;以及螺母,其紧固到螺栓上。这样,当衬套由于螺栓与螺母之间的紧固而沿一个方向移动时,衬套接触并固定到车身。
当衬套的移动方向为y方向时,可以通过衬套调整y方向上的车身与部件之间的距离。
此外,衬套的内侧表面与螺栓间隔开。这样,可以调整在x-z平面上的车身与部件之间的距离。
通过将螺栓焊接到车身上,可以防止当紧固螺栓和螺母时由于螺母的旋转而导致螺栓的旋转。
四边形棱柱形状的槽可以形成在部件中,螺栓的头部以四边形棱柱的形状形成,并且螺栓的头部装配到槽上。这样,可以防止当紧固螺栓和螺母时由于螺母的旋转而导致螺栓的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前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前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距离调整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一部分的后透视图;
图6是第一步骤的横截面图,在第一步骤中,在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中将螺栓装配到衬套;
图7是第二步骤的横截面图,在第二步骤中,在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中由螺母将螺栓紧固;
图8是第三步骤的横截面图,在第三步骤中,在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中沿前后方向调整车身与部件之间的距离;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与第一步骤有关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与第二步骤有关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后透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后分解透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距离调整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后透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衬套的前透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壳体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
图18是第一步骤的横截面图,在第一步骤中,在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中将螺栓装配到衬套;
图19是第二步骤的横截面图,在第二步骤中,在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中由螺母将螺栓紧固;
图20是第三步骤的横截面图,在第三步骤中,在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中沿前后方向调整车身与部件之间的距离;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透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去除衬套的状态);以及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装配结构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对于将在下文描述的本发明的配置之中与相关技术相同的配置,应当参考上述相关技术,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当某一部分被称为“在”另一部分“之上”时,该部分可以直接在另一部分之上,或者可以在它们之间存在另一个部分。相反,当某一部分被称为“直接在”另一部分“之上”时,在它们之间不插置另一个部分。
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仅用于提及特定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单数表达包括复数表达。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指定特定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并且不排除存在或添加另一特定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组。
诸如“下面”和“上面”等空间上的相对术语可以用于便于对附图中所示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描述。除了其在附图中的含义之外,这些术语旨在包括所使用的装置的其它含义或操作。例如,当附图中的装置倒转时,描述为在其他部分“下面”的某些部分应描述为在其它部分“上面”。因此,“下面”是一个说明性的术语,可以包括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装置可以旋转90°或其它角度,并且可以根据其解释空间上的相对术语。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前后方向是指车辆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y方向),左右方向是指车辆的前后方向(纵向方向,x方向),并且上下方向是指车辆的上下方向(z方向)。
在下文中,将以汽车部件之中的车身与车门把手之间的装配结构为示例进行描述。当将具有类似于车门把手的结构的汽车部件(车门把手以外)装配到车身时,也可以应用根据本发明的车身装配结构。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身装配结构,其能够在装配过程中调整车门框架100与车门外把手之间的距离。
车门外把手包括安装在车门框架100处的壳体400、安装在壳体400中并通过车门框架100从车辆外部抽出或朝向壳体400插入的把手部分300、以及安装在壳体400与车门框架100之间的缓冲器部分200。
壳体安装部分403形成在壳体400的上部分的左侧和右侧上,以便向上突出。此外,壳体安装部分403形成在壳体400的下部分的左侧上,以便向下突出。即,三个壳体安装部分403形成在壳体400上。
设置在与壳体安装部分403相对应的位置处并耦合到壳体安装部分403的车门安装部分150固定到车门框架100的后部。
车门安装部分150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到车门框架100。
壳体安装部分403和车门安装部分150通过将在下面描述的距离调整部分500耦合。
如图4所示,车门安装部分150包括耦合到车门框架100的两个固定板151以及形成为在两个固定板151之间向后凹陷的紧固板152。
螺栓安装孔153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穿过紧固板152的中心。
如图2所示,车门框架100包括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穿过车门框架100的第一把手部分通孔101以及形成在第一把手部分通孔101的圆周处以向后突出的插入部分102。
第一把手部分通孔101形成为与把手部分300的圆周间隔预定距离。因此,把手部分300可以穿过第一把手部分通孔101。
如图2和图3所示,缓冲器部分200包括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穿过缓冲器部分200的第二把手部分通孔201以及形成在缓冲器部分200的圆周处的多个紧固环202。
第二把手部分通孔201形成为与把手部分300的圆周间隔预定距离。因此,把手部分300可以穿过第一把手部分通孔101和第二把手部分通孔201。
紧固环202形成为向后弯曲。在紧固环202中形成凹槽,将在下面描述的壳体400的紧固突起402装配到所述凹槽。
缓冲器部分200形成为从插入部分102向内突出,并且安装为邻接插入部分102的圆周。由于缓冲器部分200,当插入把手部分300时,防止异物通过第一把手部分通孔101进入壳体400的现象。
如图2所示,壳体400整体形成为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
多个紧固突起402形成在壳体400的前表面的圆周处,以便向外突出。缓冲器部分200通过紧固环202和紧固突起402耦合到壳体400的前部。
引导突起401形成为在总共六个位置处基于把手部分300从壳体400的前表面向前突出,所述六个位置包括把手部分300上方的左右两侧、把手部分300下方的左右两侧、以及把手部分300的左侧和右侧。
如图3所示,引导突起401设置在车门框架100的插入部分102的外侧处。此外,每个引导突起401的前表面设置在插入部分102的后表面的前部。即,引导突起401环绕插入部分102的顶部、底部、左侧和右侧。由于引导突起401,壳体400可以位于车门框架100的插入部分102周围的特定范围之内。
壳体安装部分403包括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穿过的紧固孔以及形成在内螺纹部分403a的下部分处的固定钩404,正如图9和图10所示。
内螺纹部分403a形成在紧固孔中。
内螺纹部分403a的螺纹可以以30°或更大的角度形成。
固定钩404形成为向前突出。固定钩404的上部分以三角形形状形成。即,在固定钩404的上部分的左侧和右侧处形成倾斜。
在图4中详细地示出了距离调整部分500。
距离调整部分500包括紧固到壳体安装部分403的内螺纹部分403a的衬套520以及通过车门安装部分150和衬套520耦合到螺母530的螺栓510。
螺栓510包括螺栓头511和形成为从螺栓头511的一个表面突出的螺纹部分512。
螺栓510从后向前装配到车门安装部分150的螺栓安装孔153。
螺栓头511的外径形成为大于螺栓安装孔153的内径,并且螺纹部分512的外径形成为小于螺栓安装孔153的内径。当螺栓510从前向后安装在螺栓安装孔153中时,螺栓头511卡在紧固板152处,并防止其向后掉落。然后,将螺栓510焊接并固定到车门安装部分150。
因此,当使用螺母530紧固螺栓510时,防止螺栓510和螺母530一起旋转。
螺纹部分512可以是标准螺钉,并且螺纹部分512的螺纹可以以5°或更小的角度形成。
车门安装部分150的紧固板152形成为使得螺栓510可以充分地向后凹陷,以达到以下程度:螺栓510可以在放置在车门框架100的后表面与紧固板152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之后插入到螺栓安装孔153中。
衬套520包括第一垫圈部分521和外螺纹部分522,该外螺纹部分522形成在第一垫圈部分521的后面并紧固到壳体安装部分403的内螺纹部分403a。
第一垫圈部分521的外径形成为大于内螺纹部分403a的内径。
如图9和图10所示,两个卡紧突起521a进一步形成在第一垫圈部分521上。
卡紧突起521a沿着第一垫圈部分521的圆周形成,以便彼此远离。
卡紧突起521a形成为从第一垫圈部分521的圆周沿径向方向突出。每个卡紧突起521a以三角形形状形成。这里,卡紧突起521a充分地突出,使得当衬套520旋转时,卡紧突起521a被卡在固定钩404处。
由于卡紧突起521a和固定钩404的上部分都以三角形形状形成,因此当衬套520以足够的力旋转时,卡紧突起521a很容易从固定钩404中掉落。
在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外螺纹部分522和内螺纹部分403a被设置为左旋螺纹。外螺纹部分522基于其前表面顺时针旋转时松开,逆时针旋转时紧固。
当衬套520完全紧固到壳体安装部分403(第一步骤)时,卡紧突起521a设置成正好放置在固定钩404的右侧。
因此,卡紧突起521a可以防止外螺纹部分522顺时针旋转并松开的现象的发生。即,当衬套520处于对应于第一步骤的状态时,衬套520的位置可以被固定钩404固定。
此外,即使当分配过程中发生振动并且衬套520沿松开方向旋转时,也可以防止衬套520偏离初始位置的现象的发生。此外,还有一个优点是,在装配过程中,工人很容易识别出衬套520的初始位置。
与以上描述不同,在外螺纹部分522和内螺纹部分403a是右旋螺纹的情况下,由于外螺纹部分522在逆时针旋转时松开,因此将卡紧突起521a设置为刚好放置在固定钩404的左侧。
距离调整孔523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穿过第一垫圈部分521和外螺纹部分522。
如图5所示,距离调整孔523的内径形成为大于插入到距离调整孔523中的螺栓510的外径。因此,由于衬套520可以沿螺栓510的外径方向在距离调整孔523之内移动,因此可以校正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误差。
螺母530包括第二垫圈部分531和耦合部分532,该耦合部分532耦合到第二垫圈部分531的一个表面。
第二垫圈部分531的外径形成为大于衬套520的距离调整孔523的内径,并且内螺纹形成在耦合部分532的内侧处,使得耦合部分532可以耦合到螺栓510的螺纹部分512。耦合部分532的内螺纹可以是标准螺纹,并且可以以5°或更小的角度形成。
因此,螺母530不向前移动超过衬套520。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6至图8描述使用距离调整部分500沿左右、前后和上下方向调整车门框架100与壳体400之间的距离的方法。
如图6所示,当衬套520处于与第一步骤相对应的状态时,衬套520完全紧固到壳体安装部分403,并尽可能向后放置。
固定到车门安装部分150的螺栓510装配到衬套520的距离调整孔523上,所述车门安装部分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固定到车门框架100。
第一距离G1形成在螺栓510的后部与距离调整孔523的内侧表面之间。
即,即使当装配壳体安装部分403的位置基于车门安装部分150的位置而在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不同时,如果差值小于第一距离G1,则壳体安装部分403的位置可以在第一距离G1之内调整,并且可以校正该差值。
然后,如图7所示,螺母530耦合到螺栓510的后部。这被称为第二步骤。
由于形成螺母530与衬套520的螺纹的角度之间的差,衬套520的螺距形成为高于螺母530的螺距。因此,当沿衬套520的纵向方向向衬套520施加力时,衬套520沿着螺纹旋转并沿衬套520的纵向方向移动。
因此,当螺母530旋转从而使得螺母530的前表面邻接衬套520的后表面时,由于螺母530旋转时在向前方向上产生的力,衬套520会自行旋转并向前移动。
这里,从衬套520的前表面到壳体安装部分403的前表面的距离被称为第二距离G2,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第二距离G2来校正在前后方向上的公差。
如图8所示,当衬套520邻接车门安装部分150时,衬套520不进一步向前移动。然后,将螺母530拧紧至拧紧扭矩并固定,并且紧固到衬套520的壳体安装部分403也固定在其最终位置处。这被称为第三步骤。
关于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将装配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描述,以便于理解,但是由于实际上几乎同时执行整个过程,因此显著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在装配了每个壳体安装部分403之后,三个壳体安装部分403防止壳体400相对于衬套520旋转。
当螺栓510为右旋螺纹时,螺母530顺时针旋转时拧紧,而逆时针旋转时松开。
在第三步骤中,在衬套520是左旋螺纹的情况下,当螺母530顺时针旋转并拧紧时,由于摩擦力,衬套520也顺时针旋转几度,并且壳体安装部分403进一步压在车门安装部分150上。即,由于衬套520,对车门安装部分150施加额外的负载。
相反,在衬套520是右旋螺纹的情况下,当螺母530顺时针旋转并拧紧时,衬套520逆时针旋转并沿衬套520与车门安装部分150分开的方向移动。当耦合不应承受载荷的部件时,右旋螺纹可以是有用的。
<第二实施例>
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身装配结构,当要装配到车身1100内侧的部件1400在车身1100外部装配时,所述车身装配结构能够调整车身1100与部件1400之间的距离。
部件1400的示例包括前照灯、天窗等。
如图12所示,在部件1400的上部分的左侧和右侧处以及在部件1400的下部分的左侧和右侧处形成具有打开的后部分的紧固孔。
内螺纹部分1401形成在紧固孔中。
内螺纹部分1401的螺纹可以以30°或更大的角度形成。
设置在与内螺纹部分1401相对应的位置处并耦合到内螺纹部分1401的车身安装部分1150固定到部件1400的后部。
内螺纹部分1401和车身安装部分1150通过将在下面描述的距离调整部分1500耦合。
如图12所示,车身安装部分1150形成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门安装部分150类似。
螺栓安装孔1151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穿过车身安装部分1150的中心。
螺栓安装孔1151的内径形成为与将在下面描述的衬套1520的距离调整孔1523的内径类似。
如图11至图13所示,车身1100包括后面板1103和前面板1104,所述前面板设置在后面板1103的前面,并且从后面板1103的左侧和右侧中的每一个向前延伸,然后弯曲以与其连接。
紧固构件操纵槽1101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穿过后面板1103。
紧固构件操纵槽1101形成为使得车身安装部分1150的后部朝向外部打开。因此,用户可以从车身1100后面操纵车身安装部分1150。
部件安装槽1105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穿过前面板1104。
部件保持部分1102形成在部件安装槽1105的圆周处,以便从前向后凹陷。由于部件安装槽1105,在部件安装槽1105的圆周处形成台阶部分。
如图11至图13所示,部件1400整体以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形成。
螺栓插入槽1402形成在部件1400的内螺纹部分1401的前部中。螺栓插入槽1402以圆柱形形状形成,并且将在下面描述的螺栓1510的第二螺栓头1512插入其中。螺栓插入槽1402的内径形成为小于内螺纹部分1401的内径,并且将在下面描述的衬套1520的外螺纹部分1522没有插入到螺栓插入槽1402中。
螺栓固定槽1403形成在螺栓插入槽1402的前部中。螺栓固定槽1403以四边形棱柱的形状形成,并且将在下面描述的螺栓1510的第一螺栓头1511插入其中。螺栓固定槽1403形成为足够小,以防止第一螺栓头1511的旋转。
内螺纹部分1401、螺栓插入槽1402和螺栓固定槽1403彼此连通。
卡紧突起1404形成在部件1400的前部的圆周处,以便朝向外部突出。
卡紧突起1404插入由于车身1100的部件保持部分1102而形成的台阶部分中。即,部件保持部分1102放置在卡紧突起1404的后面。因此,卡紧突起1404不能向后移动超过部件保持部分1102。
在图11至图13中详细地示出了距离调整部分1500。
距离调整部分1500包括紧固到部件1400的内螺纹部分1401上的衬套1520以及通过衬套1520和车身安装部分1150耦合到螺母1530的螺栓1510。
螺栓1510包括第一螺栓头1511和第二螺栓头1512以及形成为从第二螺栓头1512的一个表面突出的螺纹部分1513。
第一螺栓头1511以四边形棱柱的形状形成。第一螺栓头1511插入部件1400的螺栓固定槽1403中,并且用于防止螺栓1510的旋转。
第二螺栓头1512形成在第一螺栓头1511的后部。
螺纹部分1513可以是标准螺钉,并且螺纹部分1513的螺纹可以以5°或更小的角度形成。
衬套1520包括第一垫圈部分1521以及形成在第一垫圈部分1521的前面并紧固到内螺纹部分1401的外螺纹部分1522。
第一垫圈部分1521的外径形成为大于内螺纹部分1401的内径。
距离调整孔1523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穿过第一垫圈部分1521和外螺纹部分1522。
如图13所示,距离调整孔1523的内径形成为大于插入到距离调整孔1523中的螺栓1510的外径。因此,由于衬套1520可以沿螺栓1510的外径方向在距离调整孔1523和螺栓安装孔1151之内移动,因此可以校正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误差。
螺栓固定突起1524形成在距离调整孔1523的圆周处,以便围绕距离调整孔1523突出。
第二螺栓头1512的外径形成为大于螺栓固定突起1524的内径,并且螺纹部分1513的外径形成为小于螺栓固定突起1524的内径。这里,螺栓固定突起1524形成为足够突出,以达到使螺栓固定突起1524防止螺纹部分1513在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抖动的程度。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3描述使用距离调整部分1500沿左右、前后和上下方向调整车身1100与部件1400之间的距离的方法。
在与第一步骤相对应的状态下,首先,将螺栓1510装配到衬套1520的前部,并且将螺栓1510的螺纹部分1513插入衬套1520的距离调整孔1523中。
然后,将螺栓1510的第一螺栓头1511插入部件1400的螺栓固定槽1403中,并且将衬套1520完全紧固到内螺纹部分1401上并尽可能向前放置。
在这种状态下,穿过衬套1520并向后突出的螺栓1510的螺纹部分1513从前向后装配到车身安装部分1150的螺栓安装孔1151上。
螺栓1510的前部由于螺栓固定槽1403而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固定,并且在螺栓1510的后部与螺栓安装孔1151的内侧表面之间形成第一距离G1。
即,即使当装配内螺纹部分1401的位置基于车身安装部分1150的位置而在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不同时,如果差值小于第一距离G1,则螺栓1510的位置可以在第一距离G1之内调整,并且可以校正该差值。
这里,由于车身1100的部件保持部分1102而形成的台阶部分与部件1400的卡紧突起1404之间的距离被称为第三距离G3。只有当将第三距离G3固定为与第一距离G1一样大或更大的距离时,部件1400才可以安装在所需的位置处。
然后,将螺母1530耦合到螺栓1510的后部的步骤称为第二步骤。
当螺母1530旋转时,由于形成螺母1530与衬套1520的螺纹的角度之间的差,螺母1530的螺距形成为低于衬套1520的螺距。因此,由于螺母1530旋转时沿向后方向产生的力,衬套1520自行旋转并向后移动。这里,螺栓1510还与衬套1520一起向后移动。
如图13所示,当衬套1520邻接车身安装部分1150时,衬套1520不进一步向后移动。然后,将螺母1530拧紧至拧紧扭矩并固定,第一螺栓头1511和螺栓固定槽1403的形状防止螺栓1510空转,并且紧固到衬套1520上的内螺纹部分1401也固定在其最终位置处。这被称为第三步骤。
这里,从衬套1520的前表面到部件1400的前表面的距离被称为第二距离G2,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第二距离G2来校正在前后方向上的公差。
<第三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修改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衬套520和壳体安装部分403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省略与上述根据第一实施例描述的细节相同的细节。
如图14和图15所示,壳体安装部分2403和车门安装部分2150通过将在下面描述的距离调整部分2500耦合。
在图16中详细地示出了衬套2520。
衬套2520整体以圆柱形形状形成。
非钩部分2521和钩部分2522沿衬套2520的纵向方向形成在衬套2520的外侧表面上,并且非钩部分2521和钩部分2522沿衬套2520的圆周方向交替地设置。形成四个非钩部分2521和四个钩部分2522。由于非钩部分2521,当衬套2520的钩部分2522顺序地耦合到将在下面描述的壳体安装部分2403的钩紧固部分2403b时,确保了灵活性。
非钩部分2521形成为比钩部分2522更向外突出。
钩部分2522由多个突起形成,所述多个突起在衬套2520的圆周方向上以弧形形成。如图18所示,突起的前表面形成为向外延伸,并且钩部分2522的后表面形成为从前向后向内倾斜。
距离调整孔2523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穿过衬套2520。
如图15所示,距离调整孔2523的内径形成为大于插入到距离调整孔2523中的螺栓2510的外径。因此,由于衬套2520可以沿螺栓2510的外径方向在距离调整孔2523之内移动,因此可以校正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误差。
在图17中详细地示出了壳体安装部分2403。
壳体安装部分2403包括:紧固孔2403a,其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穿过壳体安装部分2403;多个钩紧固部分2403b和加强部分2403c,其形成为从紧固孔2403a的圆周朝向紧固孔2403a的内侧突出;弹性槽2403d,其形成为在外侧处超过钩紧固部分2403b和加强部分2403c沿前后方向穿过壳体安装部分2403;以及非钩部分插入槽2403e,其形成在钩紧固部分2403b之间。
钩紧固部分2403b和加强部分2403c形成在紧固孔2403a的前部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处。
如图18所示,钩紧固部分2403b的前表面形成为从外侧到内侧向后倾斜,并且钩紧固部分2403b的后表面形成为向内延伸。
因此,当钩部分2522基于钩紧固部分2403b向后移动时,钩部分2522的突起的倾斜后表面沿着钩紧固部分2403b的倾斜前表面移动,并且位于已经与钩紧固部分2403b耦合的钩部分2522的突起的前部的钩部分2522的突起耦合到钩紧固部分2403b。
相反,当钩部分2522基于钩紧固部分2403b向前移动时,由于钩部分2522的突起的垂直前表面应朝向钩紧固部分2403b的垂直后表面移动,因此钩部分2522无法移动。
加强部分2403c连接钩紧固部分2403b的后表面和紧固孔2403a的内侧表面,并加强壳体安装部分2403的强度,使得钩紧固部分2403b不易断裂。
弹性槽2403d以其中心位于紧固孔2403a的内侧处的弧形形状形成。
当从前面观察时,弹性槽2403d的长度形成为比钩紧固部分2403b的长度长。
由于弹性槽2403d,衬套2520的钩部分2522在每次一个依次耦合到钩紧固部分2403b时可以更平滑地耦合到该钩紧固部分2403b。
衬套2520的非钩部分2521插入到非钩部分插入槽2403e中。
非钩部分插入槽2403e用作衬套2520的导轨。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8至图20描述使用距离调整部分2500沿左右、前后和上下方向调整车门安装部分2150与壳体2400之间的距离的方法。
如图18所示,当衬套2520处于与第一步骤相对应的状态时,衬套2520被紧固以从壳体安装部分2403的前部突出。
由车门安装部分2150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固定的螺栓2510插入到距离调整孔2523中。
第一距离G1形成在螺栓2510的后部与距离调整孔2523的内侧表面之间。
即,即使在装配壳体安装部分2403的位置基于车门安装部分2150的位置而在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不同时,如果差值小于第一距离G1,则壳体安装部分2403的位置可以在第一距离G1之内调整,并且可以校正该差值。
然后,如图19所示,将壳体安装部分2403压在车门安装部分2150上直至所需的位置。这里,当衬套2520基于壳体安装部分2403被向后推时,钩紧固部分2403b依次耦合到设置在钩部分2522的突起前部的突起,所述钩部分已经耦合到钩紧固部分2403b。
然后,螺母2530耦合到螺栓2510的后部。这被称为第二步骤。
这里,当衬套2520被推动得比所需的位置更向后时,衬套2520应被朝向壳体安装部分2403的后部完全去除,然后再次从壳体安装部分2403的前部耦合到后部。
如图20所示,当螺母2530旋转直到螺母2530邻接衬套2520的后部时,螺母2530不进一步向前移动。然后,将螺母2530拧紧至拧紧扭矩并固定,并且紧固到衬套2520的壳体安装部分2403也固定在其最终位置处。这被称为第三步骤。
关于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将装配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描述,以便于理解,但是由于实际上几乎同时执行整个过程,因此显著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这里,从衬套2520的前表面到壳体安装部分2403的前表面的距离被称为第二距离G2,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第二距离G2来校正前后方向上的公差。
<第四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修改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衬套520和壳体安装部分403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省略与上述根据第一实施例描述的细节相同的细节。
如图21至图24所示,在壳体3400的右侧处形成向上突出的壳体安装部分3403和向下突出的壳体安装部分3403,并且在壳体3400的左侧处形成向左突出的壳体安装部分3403。即,三个壳体安装部分3403形成在壳体3400中。
衬套3520安装在壳体安装部分3403上。
壳体安装部分3403包括:卡紧板3403b,其形成为向前突出;和紧固孔,其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穿过包括卡紧板3403b的壳体安装部分3403。
卡紧板3403b以圆盘的形状形成。
如图24所示,卡紧槽3403c形成在卡紧板3403b的圆周处,以便朝向卡紧板3403b的内侧凹陷。
将在下面描述的衬套3520的卡紧突起3524a插入到卡紧槽3403c中。
卡紧槽3403c形成在卡紧板3403b的后部。
在卡紧槽3403c和卡紧板3403b的前部的转角形成为圆角。
内螺纹部分3403a形成在紧固孔中。内螺纹部分3403a形成在卡紧板3403b的中心处。
内螺纹部分3403a的螺纹可以以30°或更大的角度形成。
衬套3520包括第一垫圈部分3521和外螺纹部分3522,该外螺纹部分3522形成在第一垫圈部分3521的后部并紧固到壳体安装部分3403的内螺纹部分3403a。
第一垫圈部分3521的外径形成为大于内螺纹部分3403a的内径。
两个卡紧支架3524进一步形成在第一垫圈部分3521上。
卡紧支架3524沿着第一垫圈部分3521的圆周形成,以便彼此远离。
卡紧支架3524形成为从第一垫圈部分3521的圆周沿第一垫圈部分3521的外径方向突出,然后向后弯曲。即,卡紧支架3524以L形状形成。这里,卡紧支架3524沿第一垫圈部分3521的外径方向充分突出至使卡紧支架3524可以环绕壳体安装部分3403的卡紧板3403b的程度。
如图23所示,卡紧突起3524a形成在卡紧支架3524的后端处,以便向内突出。
卡紧突起3524a插入到壳体安装部分3403的卡紧槽3403c中。
卡紧突起3524a的转角形成为圆角。
由于卡紧突起3524a的转角和卡紧板3403b前部的转角形成为圆角,因此当衬套3520通过施加足够的力旋转时,卡紧突起3524a可以更容易地从卡紧槽3403c中脱离。
当衬套3520紧固到壳体安装部分3403以便尽可能向后放置时,卡紧突起3524a形成为与卡紧槽3403c的前表面间隔预定距离。
当在分配过程中发生振动并且衬套3520沿松开方向旋转并向前移动时,卡紧突起3524a接触卡紧槽3403c的前表面。然后,由于在卡紧突起3524a与卡紧槽3403c的前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衬套3520的旋转被阻止。因此,可以防止衬套3520偏离初始位置的现象的发生。
<第五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修改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壳体安装部分403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省略与上述根据第一实施例描述的细节相同的细节。
如图25所示,衬套520安装在壳体安装部分403'上。
紧固孔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穿过壳体安装部分403'。
如图4所示,外螺纹部分522形成在衬套520的外侧处。
如图25所示,滚珠405安装在外螺纹部分522的凹槽中。
滚珠405可以插入其中的槽形成在紧固孔的圆周处。
即,衬套520的外螺纹部分522和紧固孔彼此邻接,而滚珠405设置在它们之间。
由于滚珠405,外螺纹部分522与紧固孔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并且衬套520可以更平滑地旋转。
已经参考其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在以下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范围之内,以各种方式改变或修改本发明。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门框架
101:第一把手部分通孔
102:插入部分
105:车门安装部分
151:固定板
152:紧固板
153:螺栓安装孔
200:缓冲器部分
201:第二把手部分通孔
202:紧固环
300:把手部分
400:壳体
401:引导突起
402:紧固突起
403:壳体安装部分
403a:内螺纹部分
404:固定钩
405:滚珠
500:距离调整部分
510:螺栓
511:螺栓头
512:螺纹部分
520:衬套
521:第一垫圈部分
521a:卡紧突起
522:外螺纹部分
523:距离调整孔
530:螺母
531:第二垫圈部分
532:耦合部分
1100:车身
1101:紧固构件操纵槽
1102:部件保持部分
1103:后面板
1104:前面板
1105:部件安装槽
1150:车身安装部分
1151:螺栓安装孔
1400:部件
1401:内螺纹部分
1402:螺栓插入槽
1403:螺栓固定槽
1404:卡紧突起
1500:距离调整部分
1510:螺栓
1511:第一螺栓头
1512:第二螺栓头
1513:螺纹部分
1520:衬套
1521:第一垫圈部分
1522:外螺纹部分
1523:距离调整孔
1524:螺栓固定突起
1530:螺母
2150:车门安装部分
2151:固定板
2152:紧固板
2153:螺栓安装孔
2400:壳体
2401:引导突起
2402:紧固突起
2403:壳体安装部分
2403a:紧固孔
2403b:钩紧固部分
2403c:加强部分
2403d:弹性槽
2403e:非钩部分插入槽
2500:距离调整部分
2510:螺栓
2511:螺栓头
2512:螺纹部分
2520:衬套
2521:非钩部分
2522:钩部分
2523:距离调整孔
2530:螺母
2531:第二垫圈部分
2532:耦合部分
3400:壳体
3403:壳体安装部分
3403a:内螺纹部分
3403b:卡紧板
3403c:卡紧槽
3520:衬套
3521:第一垫圈部分
3522:外螺纹部分
3523:距离调整孔
3524:卡紧支架
3524:卡紧突起。

Claims (9)

1.一种车身装配结构,包括:
螺栓,所述螺栓不可旋转地固定在车身或部件中;
紧固孔,所述紧固孔形成在所述部件中使得所述螺栓插入其中;
衬套,所述衬套插入在所述紧固孔与所述螺栓之间;
移动部分,所述移动部分配置为使所述衬套相对于所述紧固孔沿向前和向后中的一个方向移动;以及
螺母,所述螺母紧固到所述螺栓,
其中,所述衬套的内侧表面与所述螺栓间隔开,并且
其中,当所述衬套由于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之间的紧固而沿所述一个方向移动时,所述衬套接触并固定到所述车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装配结构,
其中,所述移动部分包括:内螺纹部分,所述内螺纹部分形成在所述紧固孔中;以及螺纹,所述螺纹形成在所述衬套的外侧表面处,以便紧固到所述内螺纹部分,并且所述衬套的螺纹的斜率大于所述螺栓的螺纹的斜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装配结构,
其中,所述移动部分包括;钩紧固部分,所述钩紧固部分形成为从所述紧固孔向内突出;和多个突起,所述突起形成在所述衬套的外侧表面处,以便耦合到所述钩紧固部分,其中,所述钩紧固部分具有一个表面倾斜而另一个表面垂直的形式,并且所述突起具有一个表面垂直而另一个表面倾斜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装配结构,
其中,所述螺栓的头部焊接到所述车身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装配结构,
其中,四边形棱柱形状的螺栓固定槽形成在所述部件中,所述螺栓的头部以四边形棱柱的形状形成,并且所述螺栓的头部的旋转被所述螺栓固定槽阻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装配结构,
其中,防松开卡紧突起形成在所述衬套的一个表面处,以便沿所述衬套的外径方向突出,并且当所述衬套旋转时卡在所述卡紧突起处的固定钩形成在所述部件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装配结构,
其中,所述部件进一步包括弹性槽,所述弹性槽设置为基于所述钩紧固部分与所述突起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装配结构,
其中,卡紧板形成在所述部件的一个表面上,以便沿所述紧固孔的纵向方向突出,
卡紧槽形成在所述部件的一个表面与所述卡紧板之间,以便沿所述卡紧板的内径方向凹陷,
防松开卡紧支架形成在所述衬套的一个表面处,以便沿所述衬套的外径方向突出,并且
插入所述卡紧槽中的卡紧突起形成在所述卡紧支架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装配结构,
其中,所述移动部分包括:螺纹,所述螺纹形成在所述衬套的外侧表面处;球形滚珠,所述球形滚珠其一部分插入在所述螺纹之间;以及凹槽,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紧固孔中使得所述滚珠的其余部分插入其中,
其中,所述衬套的螺纹的斜率大于所述螺栓的螺纹的斜率。
CN202080003068.9A 2020-07-13 2020-07-24 车身装配结构 Active CN1141900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86151A KR102244641B1 (ko) 2020-07-13 2020-07-13 차체 조립 구조
KR10-2020-0086151 2020-07-13
PCT/KR2020/009749 WO2022014765A1 (ko) 2020-07-13 2020-07-24 차체 조립 구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0096A true CN114190096A (zh) 2022-03-15
CN114190096B CN114190096B (zh) 2023-03-28

Family

ID=79172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3068.9A Active CN114190096B (zh) 2020-07-13 2020-07-24 车身装配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8127B2 (zh)
JP (1) JP7290672B2 (zh)
CN (1) CN114190096B (zh)
DE (1) DE112020000039T5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1954A (zh) * 2022-12-01 2023-12-15 牛步科技有限公司 部件单元和用于组装车身的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515909A (ja) * 2022-02-15 2024-04-11 ウーボ テク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部品ユニット及び車体組立構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6152A (ja) * 1992-07-03 1994-01-25 Kubota Corp 作業車のキャビン取付構造
US20050270790A1 (en) * 2004-05-27 2005-12-08 Wilheim Kreutzberg Headlight fixing device
CN101827732A (zh) * 2007-08-16 2010-09-08 阿久曼特有限公司 用于将塑料件固定到机动车车身的装置
CN102530091A (zh) * 2012-02-07 2012-07-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支撑安装结构
CN102654154A (zh) * 2011-03-03 2012-09-05 伯尔霍夫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容许间隙补偿能力的紧固装置
CN105683028A (zh) * 2013-10-02 2016-06-15 雷诺股份公司 用于调整两板间游隙的装置
CN106499272A (zh) * 2015-09-03 2017-03-15 Mgi库贴西班牙公司 用于装配汽车套件的汽车设备以及包括这样的汽车设备的汽车套件
CN207550317U (zh) * 2017-11-23 2018-06-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元件及使用该元件的翼子板连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42188U (ko) 1996-12-24 1998-09-25 김영귀 제동장치의 브레이크 페달
DE10220985A1 (de) 2002-05-11 2003-11-27 Daimler Chrysler Ag Verfahren zur lagegenauen Ausrichtung und Montage von zwei Bauteilen auf einem Trägerbauteil
DE202005010873U1 (de) 2005-07-11 2005-09-22 Böllhoff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Toleranzausgleichseinrichtung aus Kunststoff
PL2176560T3 (pl) * 2007-08-13 2015-04-30 Res Engineering&Manufacturing Inc Łącznik samozabezpieczający/mocujący z gwintem i zespół łącznika
DE202007016945U1 (de) 2007-12-05 2008-05-15 Böllhoff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Verstellelement
DE102009032650B4 (de) * 2009-06-18 2013-05-16 Plasticon Germany Gmbh Befesti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Auskleidungsmaterial
US8979417B2 (en) 2011-07-14 2015-03-1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ttachment system
KR101187022B1 (ko) 2012-01-02 2012-09-28 김승희 볼트를 이용한 조립구조
US9199437B2 (en) * 2012-04-18 2015-12-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anel assembly retainer and method of use
US9150145B2 (en) * 2014-02-07 2015-10-06 Volkswagen Ag Vehicle headlight assembly with self-adjusting fasteners
US9829018B2 (en) * 2015-03-03 2017-11-28 The Boeing Company Non-cylindrical fastening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DE102015122744A1 (de) * 2015-12-23 2017-06-29 Böllhoff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Verstellbare Distanzhülse
DE102016222195A1 (de) 2016-11-11 2018-05-17 Ejot Gmbh & Co. Kg Stellschraub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6152A (ja) * 1992-07-03 1994-01-25 Kubota Corp 作業車のキャビン取付構造
US20050270790A1 (en) * 2004-05-27 2005-12-08 Wilheim Kreutzberg Headlight fixing device
CN101827732A (zh) * 2007-08-16 2010-09-08 阿久曼特有限公司 用于将塑料件固定到机动车车身的装置
CN102654154A (zh) * 2011-03-03 2012-09-05 伯尔霍夫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容许间隙补偿能力的紧固装置
CN102530091A (zh) * 2012-02-07 2012-07-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支撑安装结构
CN105683028A (zh) * 2013-10-02 2016-06-15 雷诺股份公司 用于调整两板间游隙的装置
CN106499272A (zh) * 2015-09-03 2017-03-15 Mgi库贴西班牙公司 用于装配汽车套件的汽车设备以及包括这样的汽车设备的汽车套件
CN207550317U (zh) * 2017-11-23 2018-06-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元件及使用该元件的翼子板连接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1954A (zh) * 2022-12-01 2023-12-15 牛步科技有限公司 部件单元和用于组装车身的结构
CN117241954B (zh) * 2022-12-01 2024-04-19 牛步科技有限公司 部件单元和用于组装车身的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10598A1 (en) 2022-01-13
DE112020000039T5 (de) 2022-06-23
US11598127B2 (en) 2023-03-07
CN114190096B (zh) 2023-03-28
JP7290672B2 (ja) 2023-06-13
JP2022544719A (ja)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95734A (en) Pushnut
CN114190096B (zh) 车身装配结构
US20160053848A1 (en) Tubular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used for vibration-damping connecting rod, vibration-damping connecting rod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vibration-damping connecting rod
JP3967970B2 (ja)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CN109629934A (zh) 具有外手柄单元的车门及用于装配外手柄单元的方法
US20150307122A1 (en) Clearance compensator of yoke
US20180180076A1 (en) Spring clip with three cantilevered bars and integral 4-way locator
KR102244641B1 (ko) 차체 조립 구조
US20090272865A1 (en) Tolerance Adjusting Attachment
KR102430535B1 (ko) 소음방지 구조를 갖춘 차량용 트레일러 견인구 연결장치
CN213271350U (zh) 管夹组件
EP3835134B1 (en) Attachment arrangement for a camera module at a vehicle
US6130788A (en) Structure for holding lens
CN114109999A (zh) 螺母紧固件组件
CN117241954B (zh) 部件单元和用于组装车身的结构
US8075146B2 (en) Fixing device for position regulating mechanisms for external rear-view mirrors on motor vehicles
US6695456B2 (en) Vehicle mirror assembly
US20230392639A1 (en) Clip and nut assembly
CN216788939U (zh) 紧固件组件
JP2586661Y2 (ja)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の組み付け構造
US20240060523A1 (en) Fastening Assembly and Fastening System Comprising Same
US20210301847A1 (en) Fixing member and joined component
US11795991B2 (en) Compensating fastener assembly
US20210260731A1 (en) Tightening tool
KR20080107038A (ko) 차량용 스페어타이어 고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