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3755A -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3755A
CN114183755A CN202111397695.8A CN202111397695A CN114183755A CN 114183755 A CN114183755 A CN 114183755A CN 202111397695 A CN202111397695 A CN 202111397695A CN 114183755 A CN114183755 A CN 114183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air
port
air port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76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争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976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3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3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3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48Nozzles
    • F23D14/58Nozz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arrangement of the outlet or outlets from the nozzle, e.g. of annular configu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23D14/04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 F24C3/08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on 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2900/00Special features of, or arrangements for burners using fluid fuels or solid fuels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 F23D2900/14Special features of gas burners
    • F23D2900/14062Special features of gas burners for cooking ranges having multiple flame 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属于燃烧设备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燃烧装置的空气进气口进气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其中,燃烧装置包括进气部、燃烧部和隔板,进气部开设有进气通道和燃气口,燃气口与进气通道连通,燃烧部设置于进气部上,并与进气通道连通,燃烧部朝向进气部的一侧设置有二次空气口,进气部朝向燃烧部的一侧设置有一次空气口,一次空气口与进气通道连通,隔板设置于燃烧部和进气部之间,以将一次空气口和二次空气口分隔,隔板与一次空气口和二次空气口均具有间隙。隔板设置在进气部和燃烧部之间可将一次空气口和二次空气口分隔,同时,还使得一次空气口和二次空气口周向的各个部分的空气均可导入至一次空气口和二次空气口。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燃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一种以燃料气体为原料,通过将燃料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生成火焰的设备,为了保证外部空气可进入至燃气灶内与燃料气体混合,燃气灶上设置有空气进气口,为了使与燃料气体混合的空气流量充足,燃气灶上设置有多个空气进气口,多个进气口可分别导入空气。
相关技术中,为了使多个空气进气口不会相互干扰,可在空气进气口处围设挡板,以使多个空气进气口相互隔断,但是设置挡板会使得该空气进气口的进气能力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燃烧装置的空气进气口进气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烧装置,包括:
进气部,开设有进气通道和燃气口,所述燃气口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燃烧部,设置于所述进气部上,并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燃烧部朝向所述进气部的一侧设置有二次空气口,所述进气部朝向所述燃烧部的一侧设置有一次空气口,所述一次空气口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和
隔板,设置于所述燃烧部和所述进气部之间,以将所述一次空气口和所述二次空气口分隔,所述隔板与所述一次空气口和所述二次空气口均具有间隙。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燃烧装置中,进气部内的进气通道上的燃气口和一次空气口可分别将燃料气体和空气导入至进气通道内,燃料气体和空气在进气通道内混合形成混合气体,进气部与燃烧部连通使得混合气体可进入至燃烧部内,外部空气还可通过燃烧部上的二次空气口与燃烧部内的混合气体再次混合,从而提升混合气体的含氧量。进气部和燃烧部上下设置,并且一次空气口和二次空气口设置在进气部和燃烧部相对的一侧上,隔板设置在进气部和燃烧部之间可将一次空气口和第二次空气口分隔,同时,还使得一次空气口和二次空气口周向的各个部分的空气均可导入至一次空气口和二次空气口中。从而使得一次空气口和二次空气口的进气量更大,最终可使得混合气体的含氧量更高,燃烧更加充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一次空气口与所述二次空气口错位设置。
通过将一次空气口和二次空气口错位设置,可使得一次空气口和二次空气口具有较大的间距,从而使得一次空气口和二次空气口相互影响更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与所述一次空气口的开口面和所述二次空气口的开口面平行设置。
通过将隔板平行设置,可使得在各个方向上进入至隔板相对两侧的空气量较为均衡,从而使得一次空气口和二次空气口的进气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部于所述隔板上形成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隔板内。
将燃烧部的投影设置在隔板内,可使得燃烧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油污杂质均可落到隔板,以便于清理油污杂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部包括内燃烧气道和外燃烧气道,所述外燃烧气道围设于所述内燃烧气道,所述二次空气口位于所述内燃烧气道和所述外燃烧气道之间。
通过设置内燃烧气道和外燃烧气道可使得燃烧部上生成的火焰分布均匀,从而使得待加热物受热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空气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二次空气口沿所述外燃气道的周向间隔设置。
通过设置多个二次空气口可使得通过二次空气口与混合气体混合的空气量更大,从而使得混合气体的含氧量更高,燃烧更加充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燃烧气道开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内燃烧气道朝向所述外燃烧气道一侧的外壁上。
将第一出气口设置在内燃烧气道朝向外燃烧气道的外壁上,可使得第一出气口排出的混合气体与通过二次空气口吸入的空气接触更加充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燃烧气道开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所述外燃烧气道背向所述内燃烧气道一侧的外壁上。
通过将第二出气口设置在外燃烧气道背向内燃烧气道一侧的外壁上,使得外燃烧气道不会与内燃烧气道抢空气,外燃烧气道内的混合气体可与位于外燃烧气道外侧的空气混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通道包括外引射通道和内引射通道,所述燃气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内引射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内引射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燃烧气道连通,所述外引射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外引射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燃烧气道连通。
通过设置外引射通道和内引射通道,可使得进入至内燃烧气道和外燃烧气道内的混合气体量充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置于所述进气部上,且支撑于所述燃烧部,所述进气部通过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燃烧部连通,所述隔板套设于所述弯折部上。
通过设置弯折部可为隔板提供安装基础,同时还可以增加混合气体由进气部到燃烧部的行程,使得混合气体混合更加充分。
第二方面,基于上文的燃烧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包括上文的燃烧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燃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隔板拆卸后的示意图;
图5示除了图1中燃烧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进气部,110-燃气口,111-第一开口,112-第二开口,120-进气通道,121-内引射通道,122-外引射通道,
200-燃烧部,210-二次空气口,220-内燃烧气道,221-第一出气口,230-外燃烧气道,231-第二出气口,240-连接部,
300-隔板,310-一次空气口,
400-弯折部,
500-盛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烧装置,包括进气部100、燃烧部200和隔板300。该燃烧装置可以应用于燃气灶中。
其中,进气部100设置有燃气口110和进气通道120,进气通道120设置在进气部100内,燃气口110可开设在进气部100的表面,燃气口110与进气通道120连通,进气部100的燃气口110可与燃气管连通,从而使得燃料气体可通过燃气口110输入至进气部100的进气通道120内,进气部100上还设置有一次空气口310,外部空气可通过一次空气口310进入至进气部100的进气通道120内,外部空气可与燃料气体在通过进气通道120的过程中进行混合,以形成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在点燃后可形成火焰。
具体来说,通过燃气管输入至进气通道120内的燃料气体具有一定的气压和流速,因此燃料气体在经过一次空气口310处时可将外部空气带入至进气通道120内,从而使得燃料气体和空气在进气通道120内进行混合。
燃烧部200与进气部100的进气通道120连通,进气通道120内的混合气体可进入至燃烧部200内,混合气体进入到燃烧部200内后可均匀扩散,燃烧部200设置有出气口,混合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并在出气口处被点燃以形成火焰。燃烧部200上设置有二次空气口210,外部空气还可通过二次空气口210进入至燃烧部200内,通过二次空气口210进入至燃烧部200内的气体可与燃烧部200内的混合气体再一次混合,以提升燃烧部200内的混合气体的含氧量,从而可使得该混合体气体在点燃后可燃烧更加充分,以达到充分利用燃料气体,并减少废气产生的目的。
燃烧部200设置在进气部100的上侧,这样使得燃烧部200和进气部100上下设置,一次空气口310可设置在进气部100朝向燃烧部200的一侧,二次空气口210可设置在燃烧部200朝向进气部100的一侧,这样可有效地利用燃烧部200和进气部100表面的区域,以达到减小燃烧部200和进气部100大小的目的,从而达到使本申请的燃烧装置结构紧凑,易于摆放安装的目的。
隔板300设置在燃烧部200和进气部100之间,并且隔板300与燃烧部200和进气部100均具有间隙,相应的,隔板300也设置在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之间,因此隔板300可将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分隔开来,一次空气口310可将隔板300朝向进气部100一侧的空气吸入,二次空气口210可将隔板300朝向燃烧部200一侧的空气吸入。这样一次空气口310不会将本应被二次空气口210吸入的气体抢入至进气部100内,而二次空气口210也不会将本应被一次空气口310吸入的气体抢入至燃烧部200处,从而使得通过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进入至进气部100和燃烧部200的空气流量均衡,相应的,进气部100内的燃料气体可与通过一次空气口310进入进气部100内的空气充分混合,燃烧部200内的混合气体也可与通过二次空气口210进入的空气充分混合,最终可使得由燃烧部200排出的混合气体中燃料气体和空气混合充分,且含氧量高。
隔板300在燃烧部200到进气部100的方向上将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分隔,使得隔板300的相对两板面的外侧边缘部分均未被遮挡覆盖,这样使得位于隔板300外侧周向上各处的空气被隔板300分隔后,可分别进入至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这样可保证进入至一次空气口310内的气体和进入至二次空气口210内的空气量充足,从而使得混合气体可充分燃烧。
因此,优选的,隔板300可采用厚度较薄的盘体结构件,这样可使得隔板300与进气部100和燃烧部200的间隙更大,从而使得进入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的气体量更大。
同时,还应理解的是,当隔板300设置在燃烧部200和进气部100之间后,隔板300可将进气部100和燃烧部200分隔,燃烧部200处生成的火焰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隔板300可阻隔部分热量,使得进气部100可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从而避免用户烫伤,同时也可防止用于支撑燃烧装置的台面受热损坏。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燃烧装置中,进气部100内的进气通道120上的燃气口110和一次空气口310可分别将燃料气体和空气导入至进气通道120内,燃料气体和空气在进气通道120内混合形成混合气体,进气部100与燃烧部200连通使得混合气体可进入至燃烧部200内,外部空气还可通过燃烧部200上的二次空气口210与燃烧部200内的混合气体再次混合,从而提升混合气体的含氧量。进气部100和燃烧部200上下设置,并且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设置在进气部100和燃烧部200相对的一侧上,隔板300设置在进气部100和燃烧部200之间可将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分隔,同时,还使得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周向的各个部分的空气均可导入至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中。从而使得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的进气量更大,最终可使得混合气体的含氧量更高,燃烧更加充分。
参考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地防止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发生抢气的状况,可将二次空气口210与一次空气口310错位设置,这样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不会相对设置。具体来说,一次空气口310处和二次空气口210处的气体吸引力最强,因此将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错位设置可使得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的间距相对较大,从而降低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相互之间的影响。
当然,为了更进一步地使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分隔,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可分别设置在燃烧部200和进气部100相对的面上具体最远的两端,这样可使得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的间距相对最大,从而更进一步地防止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相互干扰抢气。
为了再进一步地使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分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次空气口310还可设置在进气部100背向燃烧部200一侧的表面上,隔板300可贴合于进气部100朝向燃烧部200一侧设置,这样一次空气口310与二次空气口210相背设置,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具有较大的间距,进气部100本身可起到将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阻隔的目的,同时隔板300可起到再次隔断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的目的,这样进气部100和隔板300可同时将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隔断,使得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相互影响的效果更小。
与此同时,当隔板300与进气部100贴合设置,使得隔板300与燃烧部200之间的间距增大,这样隔板300与燃烧部200之间的空间也会增大,相应的,位于隔板300和燃烧部200之间的空气均可被二次空气口210吸入,位于进气部100下侧的空气均可被一次空气口310吸入。这样使得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吸入的空气量增大,从而使得混合气体的含氧量更高,燃烧更加充分。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进入至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的空气量更加充足,上文的隔板300可平行设置在燃烧部200和进气部100之间,从而使得隔板300与一次空气口310的开口面以及二次空气口210的开口面平行。
若隔板300倾斜设置,会导致隔板300与进气部100和燃烧部200相对一侧的各个部分的间距不同,这样会使得由隔板300外侧周向各个部分进入至燃烧部200与隔板300之间区域的空气量不一致,以及使得隔板300外侧周向各个部分进入至进气部100与隔板300之间区域的空气量不一致。具体来说,隔板300与燃烧部200及其进气部100间距相对较小的一侧可通过的空气量相对较小,从而使得位于该侧的空气无法充分进入至隔板300与燃烧部200和进气部100之间,进而导致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可吸入的空气量减小。
当隔板300平行设置后,可使得隔板300与燃烧部200朝向进气部100一侧的各个部分的间距均相同,这样使得由隔板300外侧周向上各个部分进入至隔板300和燃烧部200之间区域的空气量一致,从而使得二次空气口210具有更好的进气效果。隔板300还与进气部100朝向燃烧部200一侧的各个部分的间距均相同,这样可使得由隔板300外侧周向上各个部分进入至隔板300和进气部100之间区域的空气量一致,从而使得一次空气口310均有更好的进气效果。
与此同时,平行设置的隔板300还可起到阻挡油污的作用,当油污洒落到隔板300上后,平行的隔板300可使得油污留在隔板300上,防止油污从隔板300上滑落,从而使得油污集中在隔板300上,后期可通过清洁隔板300的方式将油污清理,以便于清洁维护燃烧装置。
参考图1-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隔板300分隔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的效果更好,可设置燃烧部200在隔板300上的投影位于隔板300内,这样隔板300的板面的面积大于燃烧部200朝向隔板300一侧外壁的面积,相应的,隔板300可将燃烧部200完全分隔在隔板300一侧,从而使得隔板300对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的分隔效果更佳。同时,在燃烧装置工作过程中,待加热物会放置在燃烧部200上,这样当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油污杂质可完全落到隔板300上,从而达到收集脏污的目的。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还可相对设置,隔板300处于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之间,并且隔板300可将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中开口面积相对较大的一个空气口完全遮挡,这样隔板300可将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相分隔,并且也使得隔板300的大小体积可设置相对最小,以节省隔板300的用料,从而达到降低燃烧装置成本的目的。
当然,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也可错位设置,且两者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相对最大,此时,隔板300可设置两个,两个隔板300分别与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相对设置,这样可通过两个隔板300将一次空气口310和二次空气口210相分隔。
参考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文的燃烧部200可包括外燃烧气道230和内燃烧气道220,进气部100与内燃烧气道220和外燃烧气道230均连通,这样混合气体可分别进入至内燃烧气道220和外燃烧气道230中,在外燃烧气道230和内燃烧气道220均可生成火焰,从而使得火焰可分布于燃烧部200的各个部分。
具体来说,内燃烧气道220可设置为环状,外燃烧气道230可围设于内燃烧气道220,这样在外燃烧气道230处生成的火焰可围设于在内燃烧气道220处生成的火焰,从而使得燃烧部200处生成的火焰可均匀分布,从而可使得待加热物受热均匀。具体来说,内燃烧气道220产生的火焰为环状,外燃烧气道230产生的火焰也是环状,这样内环火焰和外环火焰可均匀分布。
二次空气口210可开设在内燃烧气道220和外燃烧气道230之间,这样可使得通过二次空气口210进入至燃烧部200的空气可分别为内燃烧气道220和外燃烧气道230补充空气,以使得内燃烧气道220内的混合气体以及外燃烧气道230内的混合气体均可燃烧充分。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燃烧部200可开设通槽,通槽贯通燃烧部200,这样通槽的槽口可构成上文的二次空气口210,外部空气可通过通槽朝向隔板300一侧的开口进入,从而达到将空气通入燃烧部200的目的。具体来说,通槽可设置在内燃烧气道220和外燃烧气道230之间,通槽相对的内壁由内燃烧气道220的外壁和外燃烧气道230相对的壁面构成,这样使得二次空气进入至通槽内后可处于内燃烧气道220和外燃烧气道230之间,分布于内燃烧气道220和外燃烧气道230之间的空气可分别为内燃烧气道220和外燃烧气道230补充空气。
参考图1、图2和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通过二次空气口210进入至燃烧部200的空气量更大,二次空气口210可设置多个,这样外部空气可通过多个二次空气口210进入至燃烧部200内,从而可更进一步地提升燃烧部200内混合气体的含氧量。
具体来说,多个二次空气口210可沿外燃烧气道230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多个二次空气口210围设于内燃烧气道220,外部空气进入至二次空气口210后可与内燃烧气道220的各个部分的混合气体均匀混合,从而使得燃烧部200上生成的火焰的各个部分的焰力较为一致,这样通过本申请的燃烧装置加热的代加热物可受热均匀。
多个二次空气口210间隔设置,使得相邻的二次空气口210之间设置连接部240,连接部240可将内燃烧气道220和外燃烧气道230连接,使得内燃烧气道220和外燃烧气道230为一体结构以构成燃烧器,同时,连接部240还可强化燃烧部200的结构,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以使燃烧部200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可靠。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二次空气口210还可矩阵分布在燃烧部200上,并且围设于内燃烧气道220,这样连接部240为网状结构件,相应的,可使得连接部240支撑内燃烧气道220和外燃烧气道230的效果更好。
参考图1和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进气部100内的混合气体进入至内燃烧气道220和外燃烧气道230后,需要通过内燃烧气道220和外燃烧气道230排出后被点燃,因此,在内燃烧气道220上可设置第一出气口221,在外燃烧气道230上可设置第二出气口231,混合气体由第一出气口221和第二出气口231排出后可被点燃,以形成火焰。
第一出气口221可开设于内燃烧气道220朝向外燃烧气道230一侧的外壁上,这样内燃烧气道220内的混合气体排出后可分布于内燃烧气道220的外侧周向,并位于燃烧部200上开设的通槽内,外部空气通过二次空气口210进入至通槽内后可与内燃烧气道220排出的气体接触,从而使得由内燃烧气道220排出的混合气体的含氧量进一步提升。
第二出气口231可开设于外燃烧气道230背向内燃烧气道220一侧的外壁上,这样第二出气口231不会与内燃烧气道220的第一出气口221抢气,进入至二次空气口210的空气仅会与内燃烧气道220的混合气体混合,从而使得内燃烧气道220内的混合气体与空气混合充分,含氧量更高。相应的,由于第二出气口231位于外燃烧气道230的外侧,因此外燃烧气道230内的混合气体可排出至外燃烧气道230的外侧,这样位于外燃烧气道230外侧充足的空气均可与外燃烧气道230排出的气体混合,从而使得外燃烧气道230的混合气体与空气混合更加充分,含氧量更高。
参考图3和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文的进气通道120包括外引射通道122和内引射通道121,燃气口110与外引射通道122和内引射通道121均连通,这样燃气管内的燃料气体可通过燃气口110进入至外引射通道122和内引射通道121内。内引射通道121与内燃烧气道220连通,外引射通道122与外燃烧气道230连通,使得由内引射通道121进入至内燃烧气道220的混合气体与由外引射通道122进入至外燃烧气道230的混合气体不会相互干扰,进而使得内燃烧气道220处产生的火焰的强度和外燃烧气道230处产生的火焰的强度均衡。
为了使进入至外引射通道122和内引射通道121的燃料气体流量稳定,并避免外引射通道122和内引射通道121相互抢燃气,燃气口110设置为包括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第一开口111与内引射通道121连通,第二开口112与外引射通道122连通。这样可将两根燃气管分别通过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与内引射通道121和外引射通道122连接,从而为内引射通道121和外引射通道122单独供给燃料气体。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混合气体由进气部100的进气通道120进入至燃烧部200的行程,进气部100上可设置弯折部400,进气部100通过弯折部400与燃烧部200连通,这样使得混合气体需要通过进气部100和弯折部400后才可到达燃烧部200内。
具体来说,进气部100可与燃烧部200平行设置,弯折部400的一端与进气部100连通,弯折部400的另一端朝向燃烧部200的底部,这样弯折部400还可支撑燃烧部200。同时,弯折部400还可为燃烧部200隔板300提供安装基础,使得隔板300可套设在弯折部400上,并使隔板300处于进气部100和燃烧部200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燃烧装置还设置有盛水盘500,盛水盘500可设置在隔板300朝向进气部100的一侧,隔板300在盛水盘500的投影位于盛水盘500内,这样隔板300上的油污滑落后可落到盛水盘500上,盛水盘500可收集油污。
基于上文的燃烧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燃气灶,包括上文的燃烧装置。当然,本申请的燃烧装置还可应用于其它的燃烧加热设备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Claims (11)

1.一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部(100),开设有进气通道(120)和与所述进气通道(120)连通的燃气口(110),
燃烧部(200),设置于所述进气部(100)上,并与所述进气通道(120)连通,所述燃烧部(200)朝向所述进气部(100)的一侧设置有二次空气口(210),所述进气部(100)朝向所述燃烧部(200)的一侧设置有一次空气口(310),所述一次空气口(210)与所述进气通道(120)连通,和
隔板(300),设置于所述燃烧部(200)和所述进气部(100)之间,以将所述一次空气口(310)和所述二次空气口(210)分隔,所述隔板(300)与所述一次空气口(310)和所述二次空气口(210)均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空气口(310)与所述二次空气口(210)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00)与所述一次空气口(310)的开口面和所述二次空气口(210)的开口面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200)于所述隔板(300)上形成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隔板(30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200)包括内燃烧气道(220)和外燃烧气道(230),所述外燃烧气道(230)围设于所述内燃烧气道(220),所述二次空气口(210)位于所述内燃烧气道(220)和所述外燃烧气道(23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口(210)具有多个,多个所述二次空气口(210)沿所述外燃烧气道(230)的周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烧气道(220)开设有第一出气口(221),所述第一出气口(221)位于所述内燃烧气道(220)朝向所述外燃烧气道(230)一侧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燃烧气道(230)开设有第二出气口(231),所述第二出气口(231)位于所述外燃烧气道(230)背向所述内燃烧气道(220)一侧的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20)包括外引射通道(122)和内引射通道(121),所述燃气口(110)包括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所述内引射通道(1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111)连通,所述内引射通道(121)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燃烧气道(220)连通,所述外引射通道(1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112)连通,所述外引射通道(122)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燃烧气道(230)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弯折部(400),所述弯折部(400)设置于所述进气部(100)上,且支撑于所述燃烧部(200),所述进气部(100)与所述燃烧部(200)平行设置,所述进气部(100)通过所述弯折部(400)与所述燃烧部(200)连通,所述隔板(300)套设于所述弯折部(400)上。
11.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燃烧装置。
CN202111397695.8A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Pending CN114183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7695.8A CN114183755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7695.8A CN114183755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3755A true CN114183755A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41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7695.8A Pending CN114183755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375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53114A (ja) * 2002-07-19 2004-02-19 Rinnai Corp ガスコンロ
JP2011133124A (ja) * 2009-12-22 2011-07-07 Harman Pro:Kk コンロ用ガスバーナ
CN102661606A (zh) * 2012-05-29 2012-09-12 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灶具上进风燃烧器
CN106594724A (zh) * 2016-12-23 2017-04-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11822365U (zh) * 2020-01-08 2020-10-30 福建鼎元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型低氮平焰燃烧器
CN113280338A (zh) * 2021-06-01 2021-08-20 浙江莫尼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53114A (ja) * 2002-07-19 2004-02-19 Rinnai Corp ガスコンロ
JP2011133124A (ja) * 2009-12-22 2011-07-07 Harman Pro:Kk コンロ用ガスバーナ
CN102661606A (zh) * 2012-05-29 2012-09-12 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灶具上进风燃烧器
CN106594724A (zh) * 2016-12-23 2017-04-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11822365U (zh) * 2020-01-08 2020-10-30 福建鼎元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型低氮平焰燃烧器
CN113280338A (zh) * 2021-06-01 2021-08-20 浙江莫尼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112740A1 (ko) 급기 예열기를 구비한 연소장치
WO2018166064A1 (zh) 分气结构和燃烧器
CA2127923C (en) High efficiency fuel-fired condensing furnace having a compact heat exchanger system
CN114183755A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113983462A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114060814A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109000245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6744349U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114396621A (zh) 火排、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209042359U (zh) 燃烧器的底杯、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9165391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JPH0148441B2 (zh)
CN216244272U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216953059U (zh) 壁挂炉及燃烧装置
CN218565486U (zh) 一种燃气灶
CN107345662B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17423240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7559893U (zh) 一种二次供风燃气炉头
CN217356879U (zh)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1041135U (zh) 一种壁挂式大功率全预混采暖设备
JP3634519B2 (ja) 元混合式面状火炎型バーナ
CN209042365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20669447U (zh) 燃烧器
CN209042349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5112745U (zh) 柴火集成灶的烟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