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3708A - 具有可伸展袢的人工晶状体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伸展袢的人工晶状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3708A
CN114173708A CN202080055746.6A CN202080055746A CN114173708A CN 114173708 A CN114173708 A CN 114173708A CN 202080055746 A CN202080055746 A CN 202080055746A CN 114173708 A CN114173708 A CN 114173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extended position
haptic
intraocular lens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57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基什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l Zeiss Meditec AG
Original Assignee
Carl Zeiss Meditec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l Zeiss Meditec AG filed Critical Carl Zeiss Meditec AG
Publication of CN114173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3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015Lens having spacers for providing a gap between the posterior capsule and a posterior surface of the intraocular l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13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pecial lens configurations, e.g. multipart lense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pseudo-accommodative lenses, lenses having aberration corrections, diffractive lenses, lenses for variably absorb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nses having variable foc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13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pecial lens configurations, e.g. multipart lense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pseudo-accommodative lenses, lenses having aberration corrections, diffractive lenses, lenses for variably absorb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nses having variable focus
    • A61F2/1648Multipart len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002/1681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lens, e.g. hap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002/1681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lens, e.g. haptics
    • A61F2002/1689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lens, e.g. haptics having plate-hap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002/1681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lens, e.g. haptics
    • A61F2002/16901Supporting structure conforms to shape of capsular ba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002/1681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lens, e.g. haptics
    • A61F2002/16903Having means to temporarily stabilize haptic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1),该人工晶状体具有光学本体(2)且具有联接到光学本体(2)的至少一个袢元件(5,6,7),其中,该至少一个袢元件(5,6,7)具有第一袢部件(8)和与其相邻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二袢部件(9),该第二袢部件相对于第一袢部件(8)可弹性移动,以及具有穿过该光学本体(2)的前侧(3)和后侧(4)的主光轴(A),其中,在该主光轴(A)的方向上测得的该袢元件(5,6,7)具有第一高度(H1)的最大值,其中,该第二袢部件(9)相对于该第一袢部件(8)可从非伸展位置移位到伸展位置,其方式为在该主光轴的方向上测得的该袢元件(5,6,7)达到大于该第一高度(H1)的第二高度(H2)的最大值,以及在该伸展位置时,该第二袢部件(9)能够相对于该第一袢部件(8)锁定到位,其中,该第一袢部件(8)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伸展元件(14,17),并且该第二袢部件(9)具有至少一个第二伸展元件(15,16),其中,该第一伸展元件(14,17)和该第二伸展元件(15,16)在围绕该主光轴(A)的圆周方向上观看,至少在该伸展位置时,处于相互重叠的布置并且至少在一些区域中彼此直接相邻。

Description

具有可伸展袢的人工晶状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光学本体且具有至少一个联接到光学本体的袢元件的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具有穿过光学本体的前侧和后侧的主光轴。此至少一个袢元件具有第一袢部件和至少一个与其相邻形成的第二部元件。第二袢部件相对于第一袢部件可弹性移动。
背景技术
已知人工晶状体有多种配置。典型地,人工晶状体具有至少两个分开的袢元件,袢元件在围绕主光轴的圆周方向上彼此相反地形成并联接到光学本体。还可以形成两个以上的这种分开的袢元件,例如三个袢元件。
人工晶状体可以植入在眼睛内的不同定义位置处以代替眼睛的天然晶状体。因此,在此上下文中,可以设想将特定人工晶状体植入眼睛的前房。例如,这种前房型晶状体可以被固定在前虹膜角膜角。
还有一些已知的人工晶状体被称为虹膜夹式晶状体。这种人工晶状体被固定到瞳孔上。特别是,人工晶状体被夹持在瞳孔开口上。例如,从DE 10 2007 057 122 A1已知这种人工晶状体。其中在眼睛中具有此特定植入部位的人工晶状体具有两个相反的袢元件。这些袢元件中的每个袢元件都具有两个C形袢臂。在与此人工晶状体的主光轴成直角的平面上观看,这些袢臂的相互面对的端部被布置成面对彼此,但是被布置成非接触且不重叠。通过以这种方式形成的袢臂,在袢臂的端部之间在围绕主光轴在圆周方向上形成的间隙可以用于夹持到虹膜上。然而,这种晶状体不旨在用于且不适用于植入眼睛囊袋中。
在这方面,进一步已知有特定人工晶状体,其可以称为后房型晶状体并可以被植入眼睛囊袋中。
DE 103 10 961 B4披露了一种为后房型晶状体的人工晶状体。在此后房型晶状体中,两个分开的袢元件形成为在光学本体的相反区域中径向邻接光学本体。两个相应的袢元件均形成为具有两个袢部件。袢元件的两个袢部件可相对彼此移动。为此目的,在以一件式形式彼此连接的袢元件之间的定义连接部位处,定义的扭结点是例如以整体铰链的形式形成的。以这种方式,此袢元件的径向外部袢部件可以相对于直接邻接光学本体的第一袢部件而扭结或枢转。此枢转运动仅在与光轴成直角的平面中进行。这旨在减少整个人工晶状体的径向宽度,以便能够避免由这些袢元件引起的在囊袋内部的刺激。
此外,US 3 994 027 A描述了一种具有两个袢元件的人工晶状体。
在植入人工晶状体之后,视力有改善,但是在超过60岁的患者中,约45%在手术之后5年内视力再次明显下降。原因是在白内障手术之后留下的囊袋内表面上的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由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上皮与间质转化(EMT)、胶原变化以及晶状体纤维再生,后囊袋壁的混浊增加,又称为“后发性白内障”或“后囊混浊化”或“PCO”。患者认为这种混浊化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可能性或强度的人工晶状体。
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此目的通过人造人工晶状体实现。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具有光学本体且具有至少一个联接到光学本体的袢元件的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具有穿过光学本体的前侧和后侧的主光轴。袢元件具有第一袢部件和至少一个与其相邻形成的第二袢部件,第二袢部件相对于第一袢部件可弹性移动。袢元件在主光轴方向上具有第一高度的最大值。这意味着此第一高度不准覆盖袢元件在径向方向上的整个范围。相反,当这种高度沿在径向方向上的范围存在至少一个点时,就足够了。第二袢部件相对于第一袢部件可从非伸展位置移动到伸展位置,其方式为在主光轴方向上测量的袢元件具有大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的最大值。因此,在袢元件的每个点处,第一高度小于第二高度。因此,第二高度可能仅存在于这两个袢部件的伸展位置。而且,在伸展位置时,第二袢部件可以相对于第一袢部件锁定到位。
根据本发明,第一袢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伸展元件,并且第二袢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伸展元件。这两个伸展元件在袢部件的非伸展位置时处于直接相邻的布置。因此,伸展元件也可以被定位成在非伸展位置时彼此接触。
根据本发明,第一伸展元件和第二伸展元件,至少在伸展位置时,在围绕主光轴的圆周方向上观看,处于相互重叠的布置。在此伸展位置时,第一伸展元件和第二伸展元件至少在一些区域中被彼此直接相邻地布置。
人工晶状体的这种配置能够通过第一袢部件和第二袢部件实现至少两个定义的位置。更具体地说,伸展位置旨在实现囊袋壁、尤其是后囊袋壁与处于囊袋中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状态的光学本体的后侧的较小接触面积。因此,房水可以进入光学本体的这个后侧与后囊袋壁之间,例如,使得一些麻烦的细胞可以被冲洗走,而不是留在那里。这是有利的,因为与传统的囊袋植入式人工晶状体相比,可以至少减少后囊袋壁的混浊化以及因此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通过第一伸展元件和第二伸展元件在伸展位置时处于在围绕主光轴的圆周方向上观看的重叠布置并且至少在一些区域中彼此直接相邻布置,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实现了离散伸展位置,在离散伸展位置时,两个伸展元件以及因此还有袢部件在主光轴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调整并且袢部件以这种方式伸展开。更具体地说,这还实现了关于伸展位置维持方面的相应机械稳定性。
在此文件中指出,前囊袋壁被定向为朝向角膜,而后囊袋壁被定向为朝向视网膜。
在伸展位置时,第一袢部件和第二袢部件形成伸展连接。由于第一袢部件和第二袢部件可以在伸展位置时锁定到位,因此此伸展位置可以长时间维持下去。防止两个袢部件从伸展位置自动返回到非伸展位置。更具体地说,此伸展连接被适当设计用于此目的。
伸展连接应理解为是指一种连接,在该连接中,至少一个要变形的部件被变形和连接并且保持处于其应力较小的最终位置。至少在一个子区域中,当此部件处于伸展位置时,其处于永久变形。
特别是,人工晶状体是一件式形式。
在有利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高度至少使得在竖直方向或在主光轴的方向上测量的光学本体的最大高度小于此第二高度。因此,此第二高度大于在主光轴的方向上测量的光学本体的最大厚度。可能的情况是,光学本体的最大厚度或高度处于光学本体的几何中心。在此情况下,光学本体的最大厚度可以称为中心厚度。
此工作示例还确保了,在张力下在人工晶状体的光学本体的一侧与囊袋壁之间没有接触。更具体地,因此避免了在光学本体的后侧与后囊袋壁之间的直接接触。当伸展位置具有在植入人工晶状体之后整个后囊袋壁是在距光学本体的后侧一定距离处的效果时,甚至可以用房水更好地冲洗光学本体,使得可以进一步降低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可能性。
在有利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袢元件的至少两个袢部件被布置在袢部件的非伸展位置中并且因此被布置在袢部件在与主光轴成直角定向的共用平面中的默认位置中。更具体地,处于此非伸展位置的这些袢部件在主光轴的一个方向上或在主光轴的另一个方向上不彼此相对。
在伸展位置时,两个袢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袢部件被定位成使得其从此共用平面突出。优选地,在伸展位置时,第一袢部件和第二袢部件两者都从该平面突出,在该平面中,两个袢部件存在于非伸展状态。
优选地,在非伸展位置时,认为第一高度在袢元件中的最厚点,并且在伸展位置时,认为第二高度在袢元件中的最厚点处。
更具体地,在至少一个袢元件中相对于彼此可移动的至少两个袢部件围绕主光轴(即在方位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优选地彼此直接相邻地布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袢部件可以在非伸展位置时和在至少一个伸展位置时都接触。至少两个袢部件可以在非伸展位置时替代地被布置为彼此相距一定距离。
可能的情况是,人造人工晶状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袢元件。更具体地,第二袢元件同样具有至少两个如上文针对第一袢元件阐明的袢部件。也可能的情况是,人造人工晶状体具有至少三个这种分离的袢元件,这些袢元件在围绕主光轴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且彼此等距。此可能的第三袢元件也可以有利地具有至少两个相对于彼此可弹性移动的袢部件。更具体地,此移动性是在主光轴的方向上。
在有利的实现方式中,在此至少一个袢元件的两个袢部件的伸展位置时,这些袢部件至少在一个点处彼此直接邻接并且相对于彼此伸展。这实现了可靠且稳定的伸展连接。袢部件优选地在应力下彼此靠着放置。
优选的情况是,至少一个伸展元件被设计用于配置具有咬边的这种方位重叠。
优选的情况是,至少一个伸展元件(优选地是所有伸展元件)是弹性的。根据ISO7619-1,至少一个伸展元件的肖氏A硬度优选地是在60到100范围中。这能够使具有这种伸展元件的一个袢部件用相对较低的力消耗从非伸展位置位移到伸展位置。因此,可以避免在这种袢部件的弯曲线处的塑性变形。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可能的情况是,第一伸展元件和第二伸展元件,至少在该伸展位置时,在相对于主光轴的径向方向上观看,处于相互重叠的布置。更具体地说,至少在一些区域中,第一伸展元件和第二伸展元件也可以处于直接邻接的布置。这种配置可以形成上述方位重叠的替代方案,或者与之结合形成。例如,取决于袢元件的几何形状和/或人工晶状体的大小和/或囊袋的配置,然后可以提供在这方面单独适用的伸展连接。更具体地,在这一点上,可以提供被形成为具有不同伸展连接配置的不同人工晶状体。
在有利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伸展元件被布置在至少两个袢部件上,使得,在袢部件的非伸展位置时,伸展元件不会在主光轴的方向上或在围绕主光轴的圆周方向上突出超出两个袢部件。结果,可以避免袢元件的几何大小的增加和/或形状的不必要复杂性。一方面,这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调整伸展位置。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伸展元件具有楔形截面。这意味着伸展元件可以在主光轴的方向上从非伸展位置到伸展位置移动经过彼此,摩擦力小。因此,可以避免不平稳或突然的过渡。
可能的情况是,两个袢部件的两个伸展元件形成在这两个袢部件的相互面对的表面区域上。更具体地,这些可以是与之一件式形式。可能的情况是,至少一个伸展元件采用一件式、一致的以及因此不间断的元件的形式。例如,这可以采用条或杆的形式。伸展元件可以是直线形式。可以形成伸展元件,其纵轴与主光轴成直角延伸。在这一点上,伸展元件以直线方式并相对于主光轴径向延伸。也可能的情况是,在径向方向上观看,伸展元件相对于主光轴处于倾斜布置。更具体地,这涉及设置在伸展位置的接触表面,以使其直接邻接另一个伸展元件。
同样,两个伸展元件中的一个伸展元件可以由至少两个分开的伸展元件形成。这些伸展元件可以在径向方向上和/或在主光轴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布置。
也可能的情况是,至少一个伸展元件采用销或钉的形式。也可能的情况是,伸展元件,在袢部件相对于彼此的非伸展位置时,被设置在相对于袢部件的默认位置,并且在伸展位置时,被设置在不同的保持位置中。在这种配置中,因此情况是,伸展元件在袢部件上是一件式形式的,并且相对于此袢部件可移动。例如,伸展元件可以采用弹性弹簧元件的形式。此弹性弹簧元件可以是弹簧钉或弹簧销。更具体地,在默认位置时,这种形式的伸展元件可以在预应力下在对应袢部件的切口内。通过相邻其他袢部件邻接此伸展元件,维持了伸展元件的此默认位置。如果然后相对于其他袢部件移动袢部件并且释放预应力伸展元件的保持功能,则伸展元件将自动从其默认位置移动到保持位置,并在方位方向和/或径向方向上与袢元件的其他袢部件重叠。然后形成伸展位置,并由伸展元件自身保持。
在替代实现方式中,可能的情况是,即使当伸展元件由一个或多个伸展部件元件形成时,这些伸展部件元件在默认位置和保持位置时都延伸到相应地相等程度并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如果伸展元件采用处于这种配置的钉或销的形式,则第二伸展元件的互补第二伸展部件元件可以采用第一伸展部件元件啮合到的凹陷或凹槽或通道的形式。这些凹陷或通道至少在一个特定端处由壁封闭。结果,当第一伸展部件元件被引导背离或离开第二伸展部件元件时,建立了伸展位置,然后在两个伸展部件元件之间形成的重叠防止了袢部件从伸展位置返回到非伸展位置。
具体地,当伸展元件具有至少两个伸展部件元件时,可以实现至少两个不同的伸展位置。然后,取决于伸展连接的设置,可以单独维持这些单独的离散伸展位置中的每一个离散伸展位置,并且可以阻挡相应的伸展位置。
在有利的实现方式中,在至少一个袢部件的顶面上形成至少一个联接凸起或联接凹陷。此联接凸起或联接凹陷被设置用于接合调整工具,以建立袢部件相对于彼此的特定伸展位置。结果,医务人员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定义并快速建立伸展位置或可能的伸展位置之一。例如,这种联接凸起可以是夹子,其可以钩在对应的钩形调整工具上。结果,然后可以在主光轴的方向(即竖直向上或向下)上相对于至少一个袢元件的至少一个另外的袢部件对应地位移袢部件,或者在主光轴的方向上径向位移袢部件,以便然后以定义的方式建立伸展位置。在朝向主光轴的方向上的位移可以以如下方式实现:袢部件在其纵向范围方面被压缩或挤压。为了避免在袢部件上的不利突起,有利地可以提供联接凹陷。例如,这可以是盲孔或通孔。这种联接凹陷也可以具有咬边。通过呈咬边(又可以称为切口)形式的此配置,再次可以实现与调整工具的特定接合。结果,在建立伸展位置时,调整工具将不太可能从袢部件上滑落。
可能的情况是,在至少两个袢部件的伸展位置时,第二高度形成在两个袢部件的远端处,即在径向外端处。当袢元件的至少两个袢部件(在光轴的径向方向上观看)在其自由径向外端处分离时,可能是这种情况。
在替代实现方式中,可能的情况是,所讨论的袢元件的至少两个袢部件在伸展位置时也在这些径向外端处彼此直接邻接。
也可能的情况是,在一个工作示例中,至少两个袢部件被设计为彼此平行定向的径向对齐杆。更具体地,两个这种袢部件彼此平行定向。袢部件尤其是直线形式。可能的情况是,两个袢部件在其整个径向长度的一部分上直接彼此连接。更具体地,此部分长度可以从通到光学本体的端部开始径向向外指向。
这意味着,相对于位移到伸展位置的至少一个其他袢部件调整的袢部件所围绕的弯曲边缘与光学本体间隔开,并且形成在袢元件本身中。因此,可以避免在这种弯曲和这种弯曲在伸展位置的维持的情况下对光学本体的不利影响。
在有利的实现方式中,可能的情况是,一个袢部件采用径向定向的条带或条的形式。在与主光轴成直角的平面中观看,至少一个另外的袢部件可以被形成为以框架的方式围绕此袢部件。例如,此另一袢部件可以是U形且一件式形式。上述各种工作示例也可以在袢元件的这种配置的情况下形成。
更具体地,人工晶状体采用植入囊袋中的人工晶状体的形式。人工晶状体也可以被称为囊袋植入式人工晶状体。更具体地说,人工晶状体是用于植入眼睛的囊袋中的后房型晶状体。这意味着人工晶状体旨在、尤其是仅用于植入眼睛的囊袋中。
在有利的实现方式中,袢元件具有三个袢部件。这些袢部件可以被形成为在围绕主光轴的圆周方向上相邻和彼此直接邻接。尤其是在这种配置的情况下,在建立至少一个伸展位置时,相对于两个其他袢部件调整在方位方向上的中间袢部件,并且尤其是在方位方向上观看,每个袢部件具有相反的第一伸展单元,第一伸展单元邻接整体形成在两个其他袢部件中的第二伸展单元并且以这种方式伸展。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从权利要求、附图和附图的描述是显然的。以上描述中提及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在以下对附图的描述中提及的和/或仅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可以以相应规定的组合来使用,而且还可以以其他组合来使用,并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也应被认为包括并披露了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在附图中未示出和明确地阐明,但是从所阐明的细节由特征的单独组合产生并且可以由其创造。披露内容还应被认为扩展到实施例和特征的组合,因此这些实施例和特征的组合不具有如最初措辞中所述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所有特征。披露内容此外应被认为特别地通过以上说明的实施例而扩展到实施例和特征的组合,其超出或始于在对权利要求的从属性引用中所阐述的特征组合。
此文件中针对参数指示的特定值以及与用于定义眼睛晶状体的工作示例的参数比率或参数值相关的数据应被认为是甚至在例如由于测量错误、系统故障、DIN公差等而引起的偏离的范围内也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中,这意味着这还应被认为包括与基本上对应的值和指示相关的阐明。
附图说明
下文将参考示意性附图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工作示例。附图示出:
图1是人造人工晶状体的工作示例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a是根据图1的人工晶状体的袢元件处于此袢元件的袢部件的非伸展位置时的前视图;
图2b是根据图2a的图,示出了袢部件相对于彼此的伸展位置;
图3a是另一实施例中人工晶状体的袢元件处于此袢元件的袢部件的非伸展位置时的前视图;
图3b是根据图3a的袢部件的图,不同之处在于图3b示出了袢部件的伸展位置;
图4a是另一实施例中人工晶状体的袢元件处于此袢元件的袢部件的非伸展位置时的前视图;
图4b是根据图4a的袢部件的图,不同之处在于图4b示出了袢部件的第一伸展位置;
图4c是根据图4a和图4b的袢部件的图,不同之处在于图4c示出了袢部件的第二伸展位置;
图5是另一实施例中人工晶状体的袢元件的俯视图;
图6是另一实施例中人工晶状体的袢元件的俯视图;
图7是根据图5的具有袢元件的人工晶状体的截面图;
图8是根据图7的人工晶状体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其中袢部件被示出为处于伸展位置;
图9是具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囊袋的截面图,示出了如图8所示的袢元件;
图10是具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囊袋的截面图,示出了如图6所示的袢元件;
图11是另一实施例中具有袢元件的人工晶状体的截面图;
图12是根据图11的人工晶状体的侧视图,其中袢部件被示出为处于伸展位置;
图13是在俯视图中具有袢元件的人工晶状体的另一工作示例的示意图,其中袢元件处于非伸展位置;
图14是在俯视图中具有袢元件的人工晶状体的另一工作示例的示意图,其中袢元件处于伸展位置;
图15是在俯视图中具有袢元件的人工晶状体的另一工作示例的图;
图16a是通过根据图15的人工晶状体的袢元件的截面图,其中袢部件处于非伸展位置;
图16b是根据图15的人工晶状体的袢元件的侧视图,其中袢部件处于伸展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相同或功能等同的元件被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了人造人工晶状体1的工作示例的立体图。此人工晶状体1是用于植入眼睛的囊袋中的后房型晶状体。因此,该人工晶状体也可以被称为囊袋植入式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1具有呈晶状体形式的光学本体2。人工晶状体被设计为形成人工晶状体1的定义光学成像特征。人工晶状体1具有穿过光学本体2的前侧3和光学本体2的后侧4的光轴或主光轴A。在此实施例中,光轴A在光学本体的几何中心M穿过光学本体2。人工晶状体1附加地具有第一袢元件5,在从主光轴A的径向方向上观看,该第一袢元件邻接光学本体2。在工作示例中,人工晶状体1附加地具有第二袢元件6和第三袢元件7。这里通过示例方式形成的三个袢元件5至7在围绕主光轴A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形成,尤其是彼此等距地布置。袢元件5至7将人工晶状体1保持在囊袋中。
在工作示例中,这里至少有两个、尤其是三个的袢元件5至7优选地具有相同的设计。因此,下文参考第一袢元件5的阐明也特别适用于这里通过示例方式提供的另外的袢元件6和7。
在工作示例中,此袢元件5具有第一袢部件8。此外,该袢元件具有第二袢部件9。在工作示例中,设想第三袢部件10附加地形成第一袢元件5的一部分。这里的三个袢部件8至10在相对于主光轴A的方位方向上相邻,并且处于直接邻接的布置。因此,存在一起形成第一袢元件5的多个袢部件8到10的集合的布置。在工作示例中,三个袢部件8至10采用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条的形式。袢部件优选地具有相同的径向范围。更具体地,袢部件在相同的方向上以射线的方式向外定向,其纵轴相对于主光轴A径向定向。如图1所示,在袢部件8至10相对于彼此的非伸展位置时,这些纵轴在共用平面E1中定向。此平面E1与主光轴A成直角定向。三个袢部件8至10在其径向范围的至少一个纵向部分上彼此分离,并且因此可以相对于彼此移动。更具体地,至少第二袢部件9是可弹性变形的。在工作示例中,为此目的,设想到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观看时,第二袢部件9相对于两个其他袢部件8和10可移动。更具体地,第二袢部件可以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即在竖直方向上、尤其是竖直向上相对于两个其他袢部件8至10围绕形成在第一袢元件5中的弯曲线11弯曲。此弯曲线11在围绕主光轴A的圆周方向上延伸。特别地,此弯曲线11与光学本体2的边缘12径向间隔开,并且因此在第一袢元件5内延伸。
第一袢元件5被设计成使得袢部件8至10可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移位,尤其是移位到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在图1所示的非伸展位置时,第一袢元件具有或袢部件8至10具有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高度H1的最大值。此第一高度H1应理解为使得在第一袢元件5的位置处进行测量,其中第一袢元件5在此非伸展位置时具有其最大高度。在工作示例中,设想在此非伸展位置的第一袢元件5是板形式,并且在其整个截面上具有此第一高度H1。
根据本发明,人工晶状体被形成为使得第二袢部件相对于第一袢部件8可从非伸展位置移位到伸展位置。在此至少一个伸展位置时,此第一袢元件5具有第二高度H2。如下文针对图2b和其他工作示例所阐明的此第二高度H2大于第一高度H1。第一袢元件5中的此第二高度H2同样是在第一袢元件5的那个点处测量的,在该点处,第一袢元件5在此伸展位置时测量的主光轴A的方向上达到最大高度。取决于袢部件8至10的配置和/或伸展连接13的配置,此位置可以在袢元件中局部变化。然而,这是功能性的次要因素。必须在袢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点处在伸展位置时形成这种第二高度。当在植入了人工晶状体1的情况下第二高度H2大于光学本体2的最大厚度(例如中心厚度HL)时,这是特别有利的。这使得植入囊袋中的人工晶状体1的光学本体2可以不接触囊袋壁。特别地,人工晶状体1的光学本体2的后侧4因此可以与后囊袋壁间隔开布置。
图2a示出了第一袢元件5的前视图的示意图。如在图1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明显的,袢部件8至10彼此分离,直到它们的远端81、91和101。
如图2a中明显的,袢部件8至10被布置成使得它们在俯视图中重叠。在所示的工作示例中,第一袢部件8具有第一伸展元件14。第一伸展元以整体方式形成在第一袢部件8的侧壁处,该侧壁面对第二袢部件9。如图2a中明显的,在此实现方式中,此第一伸展元件14具有楔形截面。第一伸展元件尤其在第一袢部件8的整个高度上延伸。此高度是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即在竖直方向上测量的。附加地明显的是,第二袢部件9具有第二伸展元件15。第二伸展元件同样被形成为具有楔形截面。第二伸展元件尤其同样在第二袢部件9的整个高度上延伸。第二伸展元件尤其以整体方式形成在第二袢部件9的面向第一袢部件8的侧壁处。因此,两个伸展元件14、15形成为互补的,并且在图2a所示的非伸展位置时,彼此相邻地布置,优选地彼此直接邻接。
此外,在所示的工作示例中,第二袢部件9具有另一第二伸展元件16。该另一第二伸展元件被集成在面向第三袢部件10的侧壁中。此第三袢部件10具有另一第一伸展元件17。这被集成在面向第二袢部件9的侧壁中。这些另外的伸展元件16和17也形成为具有楔形截面。这些另外的伸展元件尤其同样在第二袢部件9和第三袢部件10的整个高度上延伸。如也在另一第二伸展元件16和另一第一伸展元件17中明显的,当在俯视图中观看第一袢部件5时,这些重叠处于在图2a所示的非伸展位置。它们彼此面对并且被成形为互补的。它们还尤其彼此邻接。借助于图2a中所示的配置,第二袢部件9的方位截面面积是梯形形式。
在图2a中,第二袢部件9相对于第一袢部件8处于非伸展位置。然后,第二袢部件9可以相对于第一袢部件8在主光轴A的方向(即竖直向上)上移位到伸展位置。在图2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袢部件9附加地相对于第三袢部件10处于伸展位置。为此目的,第二袢部件9的第二伸展部件15和16通过第一伸展部件14和17移位。如图2b中明显的,移动经过彼此的伸展元件15和14彼此直接邻接。这类似地适用于伸展元件16和17。它们同样彼此直接邻接。伸展元件14和15以及伸展元件16和17的竖直重叠的效果是,袢部件可以保持处于此伸展位置,并且伸展位置因此可以保持或锁定到位。
当第二袢部件9通过第一袢部件8和第三袢部件10移位时,第二袢部件9与第二伸展元件15一起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向下按压到第一伸展元件14上。同时,另一第二伸展元件16按压到另一第一伸展元件17上,同样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向下施加力。这引起第一袢部件8和第三袢部件10在向下方向上发生位移。在袢元件5的非伸展状态下,第一袢元件5的顶侧设置在空间中的位置L1中;参考图2a。在伸展位置时,此顶侧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向下位移,并且到达空间中的位置L2;参考图2b。
换言之:第二袢部件9可以从其静止位置竖直向上移位到支撑位置,即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一旦已经克服了第一和第三袢部件8、10的高度,则将竖直向下指向的力施加到第一袢部件8和第三袢部件10上。第二袢部件9在第一袢部件8和第三袢部件10上方的位置时保持在弹性应力作用下,而第一袢部件8和第三袢部件10同时被第二袢部件9向下推动。由于第一袢部件8和第三袢部件10还有第二袢部件9因为伸展元件14至17而不返回到原始静止位置而是以持续的方式分别移位到新平面中,因而这是伸展配置。因此,第一袢部件8和第三袢部件10与第二袢部件9形成伸展连接。
此伸展位置通过伸展元件14至17锁定到位,并且不自动返回到非伸展位置。在此伸展位置时,伸展元件14和15以及16和17也在方位方向上重叠。图2b中的附图包括第二高度H2;在工作示例中,第二高度是第一高度H1的两倍。
对于第二袢部件9的移动,在有利配置中,可以提供联接元件。在根据图1的工作示例中,通过形成在第二袢部件9中的联接凹陷18启用此联接元件。调整工具可以啮合到此联接凹陷18中,以便根据图而向上弯曲此第二袢部件9,使得可以建立如图2b所示的袢部件8至10相对于彼此的离散伸展位置。
可能的情况是,这些伸展元件14至17采用直线杆的形式。这些伸展元件可以根据其楔形形状在径向方向上延伸。这些伸展元件可以在其整个径向纵向范围内与主光轴A成直角延伸。这意味着在径向方向上定向的伸展元件14至17的纵轴与主光轴A成直角定向。然而,另一种可能性是形成伸展元件14至17的这种纵轴相对于主光轴A的倾斜的布置。
可能的情况是,伸展元件14至17基本上在袢部件8至10的整个纵向范围上延伸。优选的情况是,这种伸展元件14至17仅在在径向方向上测量的袢部件8至10的总长度的一部分上延伸。在此工作示例中,图1中设想的是,伸展元件14至17仅在从远端81、91和101开始的部分长度上延伸直到例如袢部件8至10的总径向长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例如,如图1所示,可以在点19处形成伸展元件14至17的径向内端。在工作示例中,在此连接中,还可以在袢部件8与9以及9与10之间形成切口20和21。通过这些切口,可以提高第二袢部件9在围绕弯曲线11弯曲的情况下的移动性,其于是不被延伸到其中的伸展元件14至17阻挡。
图3a在如图2a中的相应前视图中示出了具有第一袢元件5的人工晶状体1的另一工作示例。与根据图2a的图相比,这里的第二伸展元件15和16不在第二袢部件9的整个高度上延伸。更具体地,袢部件8和9以及9和10的相互面对的侧壁的至少子区域在这里竖直定向。图3b在同样类似于图2a的相应截面图中示出了袢部件8至10相对于彼此的伸展位置。
在图2a到图3b中所示的每个工作示例中,仅一个伸展位置是可能的。
图4a在对应于图2a和图3a的前视图中示出了一个工作示例,其中第二袢部件9相对于第一袢部件8可移位到至少两个离散的不同伸展位置。图4a示出了袢部件8至10相对于彼此的非伸展位置。图4b示出了第二袢部件9相对于第一袢部件8的第一伸展位置。在此伸展位置时,第二袢部件9的两个伸展元件15和16被布置为与侧向袢部件8和9的侧壁中的凹槽状切口啮合。以这种方式,第二袢部件9同样相对于第一袢部件8在此第一伸展位置时保持并锁定到位。在此工作示例中,第一袢部件8具有两个分开的第一伸展元件14。这涉及上部和下部第一伸展元件14。在第三袢部件10中也相应地形成两个分离的第一伸展元件17。更具体地,这些第一伸展元件14彼此上下布置,并且因此如在主光轴8的方向上观看,是轴向堆叠的。第一伸展元件17相应地形成在第三袢部件10中。这里,相应的伸展元件14、15、16和17与相应的袢部件8、9和10是一件式形式的。
根据图4c的图示出了可以产生的第二伸展位置。在此第二伸展位置时,在袢部件8、9和10的远端处,达到高度H2,其是第一高度H1的两倍。在第一伸展位置时,相比之下,根据图4c,第一袢元件5在截面平面中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的高度也大于第一高度H1但小于高度H2。
在袢元件5的非伸展状态下,第一袢元件5的顶侧设置在空间中的第一位置L1中;参考图4a。在第一伸展位置时,此顶侧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向下移位,并到达空间中的第二位置L2;参考图4b。在第二伸展位置时,第二袢部件9在第一袢部件8和第三袢部件10上施加在主光轴A方向上的甚至更大压缩力,使得第一袢部件5的顶侧移动到甚至低于位置L2的第三位置L3中;参考图4c。
图5示出了另一实施例中人工晶状体1的第一袢元件5的俯视图。因此,所示的是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观看的图。在此实现方式中,明显的是,分别在袢部件8到10之间提供切口20和21,使得它们沿着切口20和21的此范围不一致。因此,袢部件8至10是弯曲条,其可在其各自的远端81、91和101处至少在竖直方向上移位。
图5示出了两个联接凹陷18。也可以在所有其他实施例中形成有这些。因此,在径向方向上在不同的位置处,可能存在到调整工具的相应联接。这里同样可能的是,调整工具可以同时啮合到两个联接凹陷中,使得这里实现改进的机械联接,并启用对应的调整运动。这里由虚线指示伸展元件14和17。
也可能的情况是,第二伸展元件15至16延伸直到远端91或从其偏移的端部。可能的情况是,第一伸展元件14和17被形成直到远端81和101或从其径向偏移。
图6示出了具有第一袢元件5的人工晶状体1的另一工作示例。对应于图5观看该图,使得这里的观看方向也是在第一袢元件5上的主光轴A的方向上。在此实现方式中,第一袢元件5具有第一袢部件8、第二袢部件10以及连接这两个袢元件8和10的地带83。此外,第一袢元件5还具有在中间区域中的第二袢部件9,该第二袢部件由切口20、21和22与第一袢部件8、地带83和第三袢部件10间隔开,该第一袢部件、该地带和该第三袢部件在第二袢部件9周围形成框架。在此实现方式中,在与主光轴A成直角的平面中观看,第二袢部件9同样采用径向延伸条或径向延伸板的形式。更具体地,第一袢部件8连同第三袢部件10和地带83比第二袢部件9径向向外突出更远。针对根据图2a至图5的示例阐明的人工晶状体1的配置的选项可以除了伸展元件14至17不能延伸直到远端81和101之外还被设置在根据图6的实现方式中。
在此早期阶段应提及的是,还可能存在附加的或替代的工作示例,其中伸展元件被形成为在径向方向上重叠。更具体地,这也可以在非伸展位置和至少一个可能伸展位置中都设想到。
同样可能存在伸展元件被形成为在方位方向和径向方向两者上重叠的工作示例。
图7示出了通过根据图5的人工晶状体1的工作示例的竖直截面图,其中第一袢部件8和第二袢部件9处于非伸展位置。
图8示出了根据图7的人工晶状体1的工作示例的侧视图,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袢部件9相对于第一袢部件8处于伸展位置。第一袢部件8具有第一边缘线84,该第一边缘线存在于在第一袢部件8的远端81处的顶侧85上。此外,第一袢部件8具有第二边缘线86,该第二边缘线存在于在第一袢部件8的远端81处的底侧87上。类似地,第二袢部件9具有第三边缘线94,该第三边缘线存在于在第二袢部件9的远端91处的顶侧95上。第四边缘线96形成在第二袢部件9的远端91处的底侧97上。第一边缘线84与第四边缘线96相距轴向距离H3,即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测得的距离H3。
此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它产生第二袢部件9与第一袢部件8、或第二袢部件9与第三袢部件10之间的显著伸展。在第二袢部件9的第三边缘线94与第一袢部件8的第二边缘线86之间,达到大于高度H1两倍的高度H2。
图9在囊袋30的截面中示出了根据图8所示实施例的人工晶状体1,其具有第一袢元件5和第二袢元件6各自的第一袢部件8和第二袢部件9。明显的是,在光学本体2与囊袋30之间可以达到相对较高的距离H4。
图10在通过囊袋的截面中示出了另一实施例中的人工晶状体1。这里,第一袢部件8被实现为与第二袢部件9相比具有相对较高的挠曲刚度。因此,具有第二伸展元件15的第二袢部件9在沿主光轴A的方向发生位移的情况下明显向下弯曲,而第一袢部件8几乎保持处于其位置而不下垂。这可能已经足以确保在囊袋30的后壁与光学本体2的后侧4之间的足够距离H4,使得此区域被房水冲洗,并且可以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图11在竖直截面中示出了具有第一袢元件5的人工晶状体1的另一实施例。第二袢部件9具有第二伸展元件15,该第二伸展元件被形成为在底侧上在延伸方向上弯曲,该延伸方向在与主光轴A成直角的平面中延伸。当第二袢部件9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向上移动时,第二伸展元件15的底侧可以平放在第一伸展元件14的顶侧上。然后,第二伸展元件15将向下指向的压缩力在此第一袢部件8的边缘区域中施加在此第一袢部件8上,这引起此第一袢部件8的下垂;参考图12。这还同样类似于另一第二伸展元件16,其弯曲底侧以二维方式接触另一第一伸展元件17的表面。这使高度H2几乎达到在第二袢部件9的第三边缘线94与第一袢部件8的第二边缘线86之间的高度H1的大小的两倍。此实施例是有利的,因为在第二伸展元件15与第一袢部件8的顶侧85之间的大面积接触实现了非常稳定的伸展连接13。
图13在俯视图中示出了具有第一袢元件5的人工晶状体的另一工作示例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提供至少第二伸展元件15和另一第二伸展元件16。第二伸展元件15和16与第二袢部件9是一件式形式。在此工作示例中,第一伸展元件14和17由袢部件8和10形成。在图13所示的非伸展位置时,第二伸展元件15和16被示出为处于预受力位置。在此位置时,第二伸展元件在切口23和24中处于内部布置,这些切口设置在第二袢部件9的侧壁中,这些侧壁面向袢部件8和10。此预受力位置被维持,使得第二伸展元件15和16直接邻接袢部件8和10。如果然后移动第二袢部件9,尤其是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相对于其他袢部件8和10围绕弯曲线11移动,在此情况下竖直向上移动,则在此运动期间达到一个位置,在该位置时,第二伸展元件15和16不再被定位得与袢部件8和10的面对侧壁接触。在此位置时,第二伸展元件15和16侧向向上枢转,并且然后在袢部件8和10的顶侧上邻接第一伸展元件14和17,以固定所形成的伸展位置。在此实现方式中,仅在伸展位置时,在第一伸展元件14和15与第二伸展元件16和17之间形成重叠。在图14中以示意形式示出了伸展位置,其中示出了第一袢元件5的俯视图。
如图14所示制造第一袢元件5,即第二伸展元件15和另一第二伸展元件16从第二袢部件9侧向突出。在将人工晶状体1插入眼睛中之前,第二伸展元件15枢转-90°,并且另一第二伸展元件16枢转+90°,使得两个伸展元件15、16各自啮合到对应的切口23、24中,在这些切口中伸展元件保持处于预受力位置。然后,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中伸展元件15、16处于预受力位置。当人工晶状体1存在于囊袋内时,操作者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移位第二袢部件9,并且能够枢转第二伸展元件15和16,以达到伸展位置。
图15示出了具有第一袢元件5的人工晶状体1的另一工作示例的示意性俯视图。这优选地根据图6中的实现方式示出,其中第一袢部件8通过地带83以框架的方式连接到第三袢部件10。由第一袢部件8、地带83和第三袢部件10组成的组件具有相对较高的挠曲刚度。地带83被认为形成了第一袢部件8的一部分。第一袢部件8具有第一伸展元件14,并且第二袢部件9具有第二伸展元件15;参考图16a。第二伸展元件15设置在第二袢部件9的远端91处,并形成此远端91的延伸部,其中远端91优选地具有处于竖直布置的端面92。第二伸展元件15的路线优选地在截面上相对于端面92倾斜。第一袢部件8具有近端82,该近端与具有第二伸展元件15的远端91处于互补布置并且与其距离较短。
根据ISO 7619-1,人工晶状体1的所有部件均由邵氏A硬度在60到100范围中的材料制成;因此,部件相对柔软且可弹性变形。这适用于此文件中披露的所有实施例。
如果第二袢部件9在主光轴A的方向上向上移位,则第二伸展元件15邻接地带83。由于第二袢部件9的硬度较低,第二袢部件被径向压缩并可以通过地带83移位,直到第二伸展元件15靠在第一伸展元件14上为止;参考图16b。
此实施例是有利的,因为处于此伸展位置的袢元件5达到高度H2,该高度大于高度H1的两倍。
附图标记:
1 人工晶状体
2 光学本体
3 光学本体的前侧
4 光学本体的后侧
5 第一袢元件
6 第二袢元件
7 第三袢元件
8 第一袢部件
9 第二袢部件
10 第三袢部件
11 弯曲线
12 光学本体的边缘
13 伸展连接
14 第一伸展元件
15 第二伸展元件
16 另一第二伸展元件
17 另一第一伸展元件
18 联接凹陷
19 位置
20 切口
21 切口
22 切口
23 切口
24 切口
30 囊袋
81 第一袢部件的远端
82 第一袢部件的近端
83 地带
84 第一边缘线
85 第一袢部件的顶侧
86 第二边缘线
87 第一袢部件的底侧
91 第二袢部件的远端
92 第二袢部件的端面
94 第三边缘线
95 第二袢部件的顶侧
96 第四边缘线
97 第二袢部件的底侧
101 第三袢部件的远端
A 主光轴
E1 处于非伸展位置的第一袢元件的平面
H1 第一高度
H2 第二高度
H3 距离
H4 距离
HL 中心厚度
L1 第一层
L2 第二层
L3 第三层
M 几何中心

Claims (7)

1.一种人工晶状体(1),具有光学本体(2)且具有联接到该光学本体(2)的至少一个袢元件(5,6,7),其中,该至少一个袢元件(5,6,7)具有第一袢部件(8)和与其相邻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二袢部件(9),该第二袢部件相对于该第一袢部件(8)可弹性移动,以及具有穿过该光学本体(2)的前侧(3)和后侧(4)的主光轴(A),其中,在该主光轴(A)的方向上测得的该袢元件(5,6,7)具有第一高度(H1)的最大值,其中,该第二袢部件(9)相对于该第一袢部件(8)可从非伸展位置移位到伸展位置,其方式为在该主光轴的方向上测得的该袢元件(5,6,7)达到大于该第一高度(H1)的第二高度(H2)的最大值,以及在该伸展位置时,该第二袢部件(9)能够相对于该第一袢部件(8)锁定到位,其中,该第一袢部件(8)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伸展元件(14,17),并且该第二袢部件(9)具有至少一个第二伸展元件(15,16),其中,该第一伸展元件(14,17)和该第二伸展元件(15,16)在围绕该主光轴(A)的圆周方向上观看,至少在该伸展位置时,处于相互重叠的布置并且至少在一些区域中彼此直接相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伸展元件(14,17)和该第二伸展元件(15,16)至少在该伸展位置时,被布置成在从该主光轴(A)开始的径向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至少在一些区域中彼此直接相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
其特征在于,
这些伸展元件(14,15,16,17)被布置在该袢部件(8,9)上,使得在该袢部件(8,9)的非伸展位置时,这些伸展元件不会在该主光轴(A)的方向上或在围绕该主光轴(A)的圆周方向上突出超出这两个袢部件(8,9)。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
其特征在于,
这些伸展元件(14,15,16,17)具有楔形截面。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
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高度(H2)大于该光学本体(2)的中心厚度(HL)。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
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袢部件(8,9)的顶面上的联接凸起或联接凹陷(18)被设置用于接合调整工具,以建立这些袢部件(8,9)相对于彼此的特定伸展位置。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
其特征在于,
该人工晶状体(1)是用于植入眼睛的囊袋中的后房型晶状体。
CN202080055746.6A 2019-07-31 2020-07-08 具有可伸展袢的人工晶状体 Pending CN1141737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211435.0A DE102019211435B3 (de) 2019-07-31 2019-07-31 Intraokularlinse mit spreizbarer Haptik
DE102019211435.0 2019-07-31
PCT/EP2020/069253 WO2021018533A1 (de) 2019-07-31 2020-07-08 Intraokularlinse mit spreizbarer hapti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3708A true CN114173708A (zh) 2022-03-11

Family

ID=71579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5746.6A Pending CN114173708A (zh) 2019-07-31 2020-07-08 具有可伸展袢的人工晶状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37863B2 (zh)
EP (1) EP4003226B1 (zh)
CN (1) CN114173708A (zh)
DE (1) DE102019211435B3 (zh)
WO (1) WO20210185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12805B3 (de) 2022-05-20 2023-07-06 Carl Zeiss Meditec Ag Intraokularlinse mit zwei Teilhaptiken, welche mittels einem Superabsorber in einen Beabstandungszustand gebracht werd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4027A (en) * 1975-05-28 1976-11-30 California Intraocular Lens Corporation Prepupillary lens for implanting in a human eye
DE10139027A1 (de) 2001-08-15 2003-02-27 Humanoptics Ag Intraokulares Implantat
DE10310961B4 (de) 2003-03-13 2006-12-28 Aixmed Gmbh Hinterkammerlinse
DE102007057122A1 (de) 2006-12-22 2008-06-26 Dr. Schmidt Intraocularlinsen Gmbh Intraokularlin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37863B2 (en) 2023-08-29
DE102019211435B3 (de) 2020-10-29
WO2021018533A1 (de) 2021-02-04
US20220313421A1 (en) 2022-10-06
EP4003226B1 (de) 2023-06-14
EP4003226A1 (de) 2022-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40835A1 (en)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and methods of implantation
US6129760A (en) Artificial lens
US6179870B1 (en) Flexible intraocular implant formed in one piece
EP0591480B1 (en) Intraocular lens having haptic
US5133749A (en) Centrating haptics
US6419697B1 (en) Clip-on optic assembly
US20040148023A1 (en) High gain wide range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for implant into the capsular bag
US4863464A (en) Intraocular lens
US9295545B2 (en) Intraocular lens
MX2011005583A (es) Dispositivos hapticos para lentes oculares.
US20060089712A1 (en) Accommodative intraocular lens
JPH0548696B2 (zh)
CN114173708A (zh) 具有可伸展袢的人工晶状体
US6488709B1 (e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
CN1263436C (zh) 眼前房的眼内植入物
EP0962196A1 (en) Intraocular lens
US20030018386A1 (en) Anterior chamber angle-supported intraocular lenses with flexible optic and rigid fixation members
JP2004130062A (ja) 有水晶体眼内レンズ及び有水晶体眼内レンズの移植方法
US5160345A (en) Vaulted intraocular lens having curved slanted haptic
US20220079745A1 (en) Implantable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364108B2 (en) Intraocular lens for implantation in a ciliary sulcus of an eye
US5282855A (en) Vaulted intraocular lens having curved slanted haptic
US6863687B2 (en) Intraocular lens
EP0760637B1 (en) Intraocular lens for optimal capsular bag fit
KR20160072122A (ko) 조절성 안내 렌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