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2429B - 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2429B
CN114172429B CN202111442224.4A CN202111442224A CN114172429B CN 114172429 B CN114172429 B CN 114172429B CN 202111442224 A CN202111442224 A CN 202111442224A CN 114172429 B CN114172429 B CN 1141724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axis
equation
current
polar coordi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22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2429A (zh
Inventor
冯国栋
卢芋廷
尹灼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4422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24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2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2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2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2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14Estimation or adaptation of machine parameters, e.g. flux,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14Estimation or adaptation of machine parameters, e.g. flux, current or voltage
    • H02P21/141Flux estim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02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motor
    • H02P25/022Synchronous motors
    • H02P25/024Synchronous motors controlled by supply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34Modelling or simulation for control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otor
    • H02P2207/05Synchronous machines, e.g. with permanent magnets or DC exci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差分后的电机极坐标模型,采集第一状态数据;变换得到永磁磁链辨识方程和定子电阻辨识方程;采集第二状态数据;变换得到d轴电感方程和q轴电感方程;基于遗忘最小二乘法,根据第二训练数据、得到d轴电感和q轴电感;代入差分后的电机极坐标模型,计算d、q轴的电压预测值和真实测量值的误差;根据误差更新数据权重,循环上述步骤直至数据误差小于设定的阈值。通过使用本发明,实现了电机待辨识参数的解耦,有效提高了辨识参数的精度。本发明作为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永磁同步电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体积小、功率密度大、效率高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结构与普通的感应电动机的结构非常相似,转子结构与异步电动机的最大不同是在转子上放有高质量的永磁体磁极,在实际运用中要求对永磁同步电机实现精确的控制就需要精确的参数辨识。然而由于外部环境、磁饱和、温度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精确辨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实现了电机待辨识参数的解耦,有效地提高了辨识参数的精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差分后的电机极坐标模型并将数据权重初始化;
S2、在预设条件下,采集第一状态数据和第二状态数据;
S3、根据数据权重对第一状态数据和第二状态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第一训练数据和第二训练数据;
S4、根据差分后的电机极坐标模型变换得到永磁磁链方程、定子电阻方程、d轴电感方程和q轴电感方程;
S5、基于遗忘最小二乘法,根据第一训练数据、永磁磁链辨识方程和定子电阻辨识方程辨识得到永磁磁链和定子电阻;
S6、基于遗忘最小二乘法,根据第二训练数据、d轴电感方程和q轴电感方程辨识得到d轴电感和q轴电感;
S7、将辨识得到的永磁磁链、定子电阻、d轴电感、q轴电感代入原电机极坐标模型,计算d、q轴的电压预测值和真实测量值的误差;
S8、根据误差更新数据权重,循环步骤S3-S7直至误差小于设定的阈值。
进一步,所述在预设条件下,采集第一状态数据和第二状态数据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设定N组转速、每组转速下有M组电流有效值且电流角为0,获取相应的d、q轴电流和电压测量,并对每个状态的测量值求均值,得到多组测量值;
根据数据权重选择对应的测量值组,采集得到第一状态数据;
设定N组转速、每组转速下有M组电流有效值、且每组电流有效值下有K组电流角的条件下,得到相应的d、q轴电流和电压测量并对测量值求均值;
根据数据权重选择对应的测量值组,采集第二状态数据。
进一步,所述差分后的电机极坐标模型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的γ表示电流角,Is表示电流的有效值,Ud、Uq表示定子电压d(q)轴分量的均值,λ表示永磁体磁链,RS表示定子电阻,ω表示电角速度,Ld(q)表示d(q)轴电感,Vdead是逆变器的死区电压,DD、DQ分别为死区电压在d、q方向的系数。
进一步,所述关于永磁磁链的方程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的表示在电角速度为Wn,电流表示Im时获得的q轴电压测量,且n=1,…,N,m=1,…,M。λ表示永磁体磁链。
进一步,所述关于定子电阻的方程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的表示在电角速度为Wn、电流为Im时获得的q轴电压测量值,且n=1,…,N,m=1,…,M。RS表示定子电阻。
进一步,所述关于d轴电感方程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的Lq0、α1、α2…α5分别表示d轴电感用多项式近似时,各项的系数,γ表示电流角,Is表示电流的有效值。
进一步,所述q轴电感方程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的Lq0、β1、β2…β5分别表示q轴电感用多项式近似时,各项的系数,γ表示电流角,Is表示电流的有效值。
本发明方法及系统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实现了电机待辨识参数的解耦,有效地提高了辨识参数的精度,另外,该辨识方法消去了逆变器的影响,有效提高了辨识参数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对于以下实施例中的步骤编号,其仅为了便于阐述说明而设置,对步骤之间的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来进行适应性调整。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差分后的电机极坐标模型并将数据权重初始化;
具体地,初始时设置所有数据的数据权重为1;由于辨识的参数具有强耦合关系,所以传统的参数辨识方法的精确度不高,针对参数间的强耦合关系,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极坐标的电机模型,有效的消除了参数的耦合。
构建差分后的电机极坐标模型:为式(1)
式中的γ表示电流角,Is表示电流的有效值,Ud、Uq表示定子电压d(q)轴分量的均值,λ表示永磁体磁链,RS表示定子电阻,ω表示电角速度,Ld(q)表示d(q)轴电感,Vdead是逆变器的死区电压,DD、DQ分别为死区电压在d、q方向的系数。
S2:在预设条件下,采集第一状态数据和第二状态数据;
S2.1:设定N组转速、每组转速下有M组电流有效值且电流角为0,获取相应的d、q轴电流和电压测量,并对每个状态的测量值求均值,得到多组测量值;
S2.2:根据数据权重选择对应的测量值组,采集得到第一状态数据;
具体地,第一状态的q轴电压数据满足如下矩阵:
式中ω的取值为ω1,w2,…,wn(有N个状态),每个wn下的Is的取值为I1,I2,…,IM(有M个状态),表示在电角速度为Wn、电流为Im时获得的q轴电压测量值,且n=1,…,N,m=1,…,M。
其中的误差计算公式为:
式中的e表示估计电压和真实测量电压的误差,Ud(pre)、Uq(pre)分别表示d、q轴的预测值,Ud(true)、Uq(true)分别表示d、q轴的真实值。
设第i组数据的数据权重为ki,如果误差小于阈值,则ki=ki+1,如果误差大于阈值,则ki=ki-1。
S2.3:设定N组转速、每组转速下有M组电流有效值、且每组电流有效值下有K组电流角的条件下,得到相应的d轴电流、q轴电流和电压测量并对测量值求均值;
S2.4:根据数据权重选择对应的测量值组,采集第二状态数据。
具体地,第二状态的d轴电压数据满足如下矩阵:
式中电角速度ω的各值为ω1,ω2,…,wn(有N个状态),每个ω下的电流有效值Is的各值为I1,I2,…,IM(有M个状态),每个ω下的电流角γ的各值为γ1,γ2,…,γK(有K种状态)。表示为在电角速度ωn下,电流角γ为γk状态,定子电流I为Im时,d轴电压的测量值。Lq(km)表示在Is=Im,γ=γk时,q轴电感的大小。且n=1,…,N,m=1,…,M,k=1,…,K。
S3:根据数据权重对第一状态数据和第二状态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第一训练数据和第二训练数据;
具体地,根据数据权重,对第一状态数据复制误差较小的数据,减少误差较大的数据;根据数据权重,对第二状态数据复制误差较小的数据,减少误差较大的数据。
S4:根据差分后的电机极坐标模型变换得到永磁磁链方程、定子电阻方程、d轴电感方程和q轴电感方程;
具体地,对于Uq电压方程,设电流角γ为0,ω的取值为ω1,ω2,…,wn(有N个状态),每个wn下的Is的取值为I1,I2,…,IM(有M个状态)。则可以得方程组(2):
在同一电流有效值Is下差分后消去定子电阻和逆变器的影响,并且合并等式右端相同项,得到只关于永磁磁链的方程(3)。
式中的表示在电角速度为ωn,电流为Im时获得的q轴电压测量。
参考方程组(2),在同一转速下差分后消去永磁磁链和逆变器的影响,并且合并等式右端相同项,得到只关于定子电阻的方程(4):
式中的表示在电角速度为ωn,电流为Im时获得的q轴电压测量值,且n=1,…,N,m=1,…,M。RS表示定子电阻。
具体地,根据式(1),设电流角γ为0,ω的取值为ω1,ω2,…,wn(有N个状态),每个wn下的Is的取值为I1,I2,…,IM(有M个状态)。可以得到方程组(5):
式中表示为在电角速度ωn下,电流角γ为γk状态,定子电流I为Im时,Ud的值。Lq(km)表示在Is=Im,γ=γk时,q轴电感的大小。且n=1,…,N,m=1,…,M,k=1,…,K。
在同一个定子电流Im,同一电流角γk下,根据方程(5)差分后可以推导出:
根据公式(1),设ω的各值为ω1,ω2,…,wn有N个状态),每个ω下的Is的各值为I1,I2,…,IM(有M个状态),每个ω下的γ的各值为γ1,γ2,…,γK(有K种状态),且满足ωt+1t=ωt+2t+1=A,t∈[1,N-2]。则可以推导出方程组:
其中表示为在电角速度ωn下,电流角γ为γk状态,定子电流I为Im时,左端的已知量。Ld(km)表示在Is=Im,γ=γk时,d轴电感的大小。且n=1,…,N,m=1,…,M,k=1,…,K。
在同一个定子电流Im,同一电流角γk下,根据方程(8)差分后可以推导出:
由于ωn是个等差数列,因此可以得到:
具体地,所述d轴电感方程的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的Lq0、α1、α2…α5分别表示d轴电感用多项式近似时,各项的系数,γ表示电流角,Is表示电流的有效值。
具体地,所述q轴电感方程的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的Lq0、β1、β2…β5分别表示q轴电感用多项式近似时,各项的系数,γ表示电流角,Is表示电流的有效值。
S5:基于遗忘最小二乘法,根据第一训练数据、永磁磁链辨识方程和定子电阻辨识方程辨识得到永磁磁链和定子电阻;
S6:基于遗忘最小二乘法,根据第二训练数据、d轴电感方程和q轴电感方程辨识得到d轴电感和q轴电感;
S7:将辨识得到的永磁磁链、定子电阻、d轴电感、q轴电感代入原电机极坐标模型,计算d、q轴的电压预测值和真实测量值的误差;
具体地,所述原电机极坐标模型的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的γ表示电流角,Is表示电流的有效值,Ud、Uq表示定子电压d(q)轴分量的均值,λ表示永磁体磁链,RS表示定子电阻,ω表示电角速度,Ld(q)表示d(q)轴电感,Vdead是逆变器的死区电压,DD、DQ分别为死区电压在d、q方向的系数。
估计电压的极坐标模型方程如下:
式中的γ表示电流角,Is表示电流的有效值,Ud,r、Uq,r表示定子电压d(q)轴分量的预测值,λr表示估计的永磁体磁链,Rs,r表示估计的定子电阻,ω表示电角速度,Ld,r(q,r)表示估计的d(q)轴电感。
S8:根据误差更新数据权重,循环步骤S3-S7直至误差小于设定的阈值。
具体地,由于没有辨识死去电压Vdead。d、q轴电压预测值和真实值的误差的阈值可以适当设高一点。

Claims (6)

1.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差分后的电机极坐标模型并将数据权重初始化;
S2、在预设条件下,采集第一状态数据和第二状态数据;
S3、根据数据权重对第一状态数据和第二状态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第一训练数据和第二训练数据;
S4、根据差分后的电机极坐标模型变换得到永磁磁链方程、定子电阻方程、d轴电感方程和q轴电感方程;
S5、基于遗忘最小二乘法,根据第一训练数据、永磁磁链方程和定子电阻方程辨识得到永磁磁链和定子电阻;
S6、基于遗忘最小二乘法,根据第二训练数据、d轴电感方程和q轴电感方程辨识得到d轴电感和q轴电感;
S7、将辨识得到的永磁磁链、定子电阻、d轴电感、q轴电感代入原电机极坐标模型,计算d、q轴的电压预测值和真实测量值的误差;
S8、根据误差更新数据权重,循环步骤S3-S7直至误差小于设定的阈值;
所述差分后的电机极坐标模型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的γ表示电流角,Is表示电流的有效值,Ud、Uq表示定子电压d、q轴分量的均值,λ表示永磁体磁链,RS表示定子电阻,ω表示电角速度,Ld、Lq表示d、q轴电感,Vdead是逆变器的死区电压,DD、DQ分别为死区电压在d、q方向的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条件下,采集第一状态数据和第二状态数据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设定N组转速、每组转速下有M组电流有效值且电流角为0,获取相应的d、q轴电流和电压测量,并对每个状态的测量值求均值,得到多组测量值;
根据数据权重选择对应的测量值组,采集得到第一状态数据;
设定N组转速、每组转速下有M组电流有效值、且每组电流有效值下有K组电流角的条件下,得到相应的d轴电流、q轴电流和电压测量并对测量值求均值;
根据数据权重选择对应的测量值组,采集第二状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磁链方程的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的表示在电角速度为ωn、电流为Im时获得的q轴电压测量值,且n=1,…,N,m=1,…,M;λ表示永磁体磁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电阻方程的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的表示在电角速度为ωn、电流为Im时获得的q轴电压测量值,且n=1,…,N,m=1,…,M;RS表示定子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轴电感方程的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的Ld0、α1、α2…α5分别表示d轴电感用多项式近似时,各项的系数,γ表示电流角,Is表示电流的有效值,Id、Iq表示d、q轴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轴电感方程的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的Lq0、β1、β2…β5分别表示q轴电感用多项式近似时,各项的系数,γ表示电流角,Is表示电流的有效值。
CN202111442224.4A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Active CN114172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2224.4A CN114172429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2224.4A CN114172429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2429A CN114172429A (zh) 2022-03-11
CN114172429B true CN114172429B (zh) 2023-09-12

Family

ID=80481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2224.4A Active CN114172429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242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2300A (ja) * 1998-07-23 2000-04-07 Yaskawa Electric Corp 交流電動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制御装置
CN102763324A (zh) * 2011-03-30 2012-10-31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电机电感参数辨识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WO2019239657A1 (ja) * 2018-06-12 2019-12-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永久磁石同期電動機の駆動装置、駆動システムおよび駆動方法
CN112994556A (zh) * 2021-04-02 2021-06-18 华中科技大学 全参数永磁电机电磁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参数辨识方法
CN113472251A (zh) * 2021-08-06 2021-10-01 中山大学 一种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CN113630054A (zh) * 2021-08-13 2021-11-09 东南大学 基于逆变器死区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在线参数辨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2300A (ja) * 1998-07-23 2000-04-07 Yaskawa Electric Corp 交流電動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制御装置
CN102763324A (zh) * 2011-03-30 2012-10-31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电机电感参数辨识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WO2019239657A1 (ja) * 2018-06-12 2019-12-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永久磁石同期電動機の駆動装置、駆動システムおよび駆動方法
CN112994556A (zh) * 2021-04-02 2021-06-18 华中科技大学 全参数永磁电机电磁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参数辨识方法
CN113472251A (zh) * 2021-08-06 2021-10-01 中山大学 一种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CN113630054A (zh) * 2021-08-13 2021-11-09 东南大学 基于逆变器死区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在线参数辨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考虑逆变器非线性永磁同步电机高频注入电感辨识方法;黄科元等;《电工技术学报》;第1607-161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2429A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9855B (zh) 一种基于占空比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WO2020133980A1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CN111504360B (zh) 基于时间坐标磁电编码器角度精分方法及装置
CN111327242B (zh) 一种三电平永磁同步电机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
CN111914442A (zh) 一种磁链可调永磁同步磁阻电机的建模方法
CN108964544B (zh) 一种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双时间尺度滑模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181458A (zh)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链观测方法
CN108809185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扭矩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WO2023173601A1 (zh) 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的永磁同步电机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CN112511059B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高精度位置估算方法
CN109687792B (zh) 面向矢量控制系统的牵引电机转子参数在线辨识优化方法
CN113098349B (zh) 离散空间矢量调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14172429B (zh) 一种基于极坐标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CN115333421A (zh) 一种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机的empc控制方法
CN112821834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在线参数辨识方法和装置
CN112083349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CN111478632A (zh) 一种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参数鲁棒性的无观测器控制方法
CN114079405B (zh) 一种适用于双永磁电机系统的无权重系数整定非级联预测速度同步控制方法
CN112019111B (zh) 基于状态约束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随机系统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9245644B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鲁棒两自由度控制器的实现方法
CN113922720A (zh) 一种基于占空比控制的pm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算法
CN110112976B (zh) 一种利用牛顿拉普逊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CN111711393A (zh) 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mtpa控制方法
CN117013918A (zh) 一种基于离线数据的永磁同步电机温度估计方法及系统
CN11120038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鲁棒最优抗干扰控制器的构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