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1561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1561A
CN114171561A CN202111341118.7A CN202111341118A CN114171561A CN 114171561 A CN114171561 A CN 114171561A CN 202111341118 A CN202111341118 A CN 202111341118A CN 114171561 A CN114171561 A CN 114171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layer
antenna module
main body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11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411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15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1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15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8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mounted in or on the surface of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as a chip-type antenna or integrated with other components into an IC packag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设置在柔性衬底一侧的阵列层、发光层与封装层,所述柔性衬底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朝背离所述阵列层一侧弯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与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主体部的背光侧且与所述主体部呈间隔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天线模组。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使得天线模组具有较大的布置空间,继而使得天线模组中天线单元的数量可以增加,以提高天线模组的性能。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能设备。天线作为手机中接收和发射信号的部件,在保证通信质量、实现即时通信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5G技术的发展与商业应用,由于5G网络使用的无线电波的波长是毫米数量级的“毫米波”,相较于4G网络使用的“厘米波”,“毫米波”的信号衰减程度较大,所以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手机内部的天线数量。但是,手机内部空间极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布局更多的天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解决天线模组在显示装置内的空间布局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设置在柔性衬底一侧的阵列层、发光层与封装层,所述柔性衬底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朝背离所述阵列层一侧弯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与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主体部的背光侧且与所述主体部呈间隔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天线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
区别于现有技术情况,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和天线模组;其中,柔性衬底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朝背离阵列层一侧弯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与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位于主体部的背光侧且与主体部呈间隔设置;天线模组位于第一延伸部背离主体部一侧表面上。在上述设计方式中,一方面,将天线模组集成到显示面板内部,且借助于柔性衬底的可弯折特性,将设置有天线模组的柔性衬底弯折到合适位置,以使得天线模组具有较大的布置空间,继而使得天线模组中天线单元的数量可以增加,从而达到5G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在制备工艺过程中可以在柔性衬底弯折前先将天线模组设置于其第一延伸部上,待天线模组等膜层在柔性衬底上制备完成后再进行弯折,以降低工艺制备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复合胶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天线模组和第一柔性电路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天线单元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天线模组和第一柔性电路板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显示面板弯折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中框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1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等,其包括柔性衬底10、设置在柔性衬底10一侧的阵列层14、发光层16和封装层18。
其中,柔性衬底10的材质可以为聚酰亚胺等,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耐高温和可弯折特性等。柔性衬底10包括主体部100、自主体部100朝背离阵列层14一侧弯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102和第一延伸部104,第一延伸部104位于主体部100的背光侧且与主体部100呈间隔设置。可选地,主体部100设置有发光层16一侧可以称之为出光侧,主体部100背离发光层16一侧可以称之为背光侧。此外,主体部100和第一弯折部102的边界可以为弯曲曲率由零变为非零的位置,第一弯折部102和第一延伸部104的边界可以为弯曲曲率由非零变为零的位置。第一弯折部102的弯折形状可以为规则的半圆形或者其他非规则的弧形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进一步,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还可以包括对应设置在第一延伸部104的天线模组12。可选地,天线模组12位于第一延伸部104背离主体部100一侧表面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天线模组12也可位于第一延伸部104面向主体部100一侧表面上。且天线模组12可以在弯折柔性屏体10之前预先在柔性屏体10上制备完成,后续天线模组12可跟随柔性屏体10弯折而到达对应的位置。
在上述设计方式中,一方面,将天线模组12集成到显示面板1内部,且借助于柔性衬底10的可弯折特性,将设置有天线模组12的柔性衬底10弯折到合适位置,以使得天线模组12具有较大的布置空间,继而使得天线模组12中天线单元的数量可以增加,从而达到5G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在制备工艺过程中可以在柔性衬底10弯折前先将天线模组12设置于其第一延伸部104上,待天线模组12等膜层在柔性衬底10上制备完成后再进行弯折,以降低工艺制备难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1,上述提及的阵列层14设置在主体部100的出光侧,该阵列层14中可以形成有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且每个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发光层16位于阵列层14背离主体部100一侧,发光层16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单元,且每个发光单元可以为红色发光单元或绿色发光单元或蓝色发光单元等;阵列层14具体用于驱动发光层16内的发光单元发光,例如,一个像素驱动电路与一个发光单元电连接,用于控制对应的发光单元发光。封装层18位于发光层16背离阵列层14一侧,封装层18具体用于保护发光层16,降低发光层16被外界水汽等入侵的概率,以提高发光层16的寿命。特别地,所述阵列层14、发光层16和封装层18中的部分膜层可延伸至第一弯折部102和第一延伸部10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还可以包括触控层,位于主体部100的出光侧(例如,位于封装层18背离发光层16一侧),触控层内可以设置有多个触控电极,用于感知用户触摸的位置。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1,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还包括贴设于主体部100背光侧的复合胶带11。请参阅图2,图2为图1中复合胶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复合胶带11包括功能层(未标示)、以及设置于功能层背离主体部100一侧的第一金属层1120。一般而言,阵列层14和/或触控层在主体部100上的正投影覆盖至少部分天线模组12在主体部100上的正投影,上述设计方式中利用显示面板1中本身存在的复合胶带11中的第一金属层的屏蔽作用,可以降低天线模组12与其上方的阵列层14和/或触控层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如图2中所示,复合胶带11中的多个功能膜层和第一金属层1120可以形成层叠设置的缓冲组件110和散热组件112,且缓冲组件110相对散热组件112靠近主体部100。其中,缓冲组件1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粘性层1110和缓冲层1112,该缓冲层1112可以为缓冲泡棉等;上述缓冲组件110可以吸收应力,降低复合胶带11上方膜层在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纹的概率。散热组件112包括第二粘性层1122、导热涂层1124和第一金属层1120;其中,第二粘性层1122可以为导热双面胶,第一金属层1120可以为铜箔等;上述散热组件112可以将显示面板1内部的热量导出,以提高显示面板1的寿命和稳定性。
进一步,请再次参阅图1,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还包括导电连接件13其一端与第一金属层电连接,其另一端接地。该设计方式可以更好的实现屏蔽作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1120位于复合胶带11的最外侧,导电连接件13与第一金属层1120直接通过导电胶电连接。该设计方式可以降低导电连接件13与第一金属层1120电连接的难度,降低工艺难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复合胶带11的外边缘可以与主体部100的外边缘重合,或者复合胶带11的外边缘可以环绕设置在主体部100的外边缘的外围。复合胶带11具有从柔性衬底10中露出的第一区域114,导电连接件13位于第一区域114背离主体部100一侧表面上。在上述设计方式中,由于导电连接件13设置于复合胶带11从柔性衬底10中露出的第一区域114上,故导电连接件13无需采用复杂的结构设计,可以较为容易的实现将第一金属层1120接地。可选地,导电连接件13的另一端后续可以与后盖的金属区域接触,从而较为容易地实现接地。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导电连接件13可以为导电泡棉、或导电金属柱、或导电线等。而当导电连接件13为导电泡棉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实际制程中,所述柔性衬底10通常是在前述阵列层14、发光层16和封装层18制备完成后,再进行弯折操作的。天线模组12中的天线单元一般由金属形成,而阵列层14内可以包括若干金属结构层,天线模组12可以与阵列层14内的其中一个金属结构层同时制得。即在形成阵列层14内的某个金属结构层时,可以在第一延伸部104位置同时制得具有既定图案的天线模组12。该设计方式可以降低工艺制备的复杂程度。可选地,在远离主体部100方向上,阵列层14依次包括半导体层、栅极金属层、第一连接金属层和第二连接金属层;其中,半导体层包括沟道区域和位于沟道区域两侧的第一导体化区域和第二导体化区域。第一连接金属层可以设置有与第一导体化区域电连接的第一通路端、以及与第二导体化区域电连接的第二通路端等。第二连接金属层中可以设置有连接电极,该连接电极可以将发光单元的与对应的第一通路端电连接。当然,第二连接金属层中也可设置有电源线、参考信号线等。上述金属结构层可以指栅极金属层、或第一连接金属层、或第二连接金属层。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显示面板1包括触控层时,由于触控层内的触控电极一般也为金属,故此时天线模组12也可与触控电极由同一金属膜层制得。该设计方式同样可以降低制备工艺难度。
进一步,请再次参阅图1,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还包括:设置在天线模组12背离第一延伸部104一侧的保护层15。上述保护层15的引入可以降低天线模组12被外界水汽等侵蚀的概率,以保证天线模组12的性能。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15可以与阵列层14和/或发光层16和/或封装层18内的至少一个绝缘层同时制得。该设计方式中,可以在形成阵列层14和/或发光层16和/或封装层18内绝缘层的同时形成保护层15,以降低工艺制备难度。较佳地,保护层15可以由封装层18延伸形成。一般而言,封装层18具有较好的阻隔水氧的性能,该设计方式降低天线模组12被水氧等侵蚀的概率。
请参阅图3,图3为图1中天线模组和第一柔性电路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天线模组12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单元120,每个天线单元120包括同层设置的第一辐射体1200和第二辐射体1202;其中,第一辐射体1200设置有贯通的开口A;第二辐射体1202形成朝向第一辐射体1200并探伸至开口A内的凸起B,且凸起B与第一辐射体1200呈间隙设置;即位于开口A内的凸起B与开口A的侧壁之间具有缝隙。在本实施例中,凸起B的端部可以位于开口A内,或者穿设开口A。此时第一辐射体1200和第二辐射体1202形成缝隙天线,第一辐射体1200与第二辐射体1202通过该缝隙容性耦合,与第二辐射体1202连接的信号源能够通过第二辐射体1202耦合激励第一辐射体1200收发相应频段的电磁波信号。整体而言,上述天线单元120的结构设计较佳,具有较好的辐射性能。
可选地,如图4所示,图4为图3中天线单元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辐射体1202还形成有两个分别位于凸起B两侧的凹槽C。在本实施例中,凹槽C形成耦合缝隙,第二辐射体1202在信号源的激励下能够在靠近凹槽C的位置处产生至少一个谐振模式,以增加天线单元120产生谐振模式的位置和数量,以进一步增大天线单元120的收发信号的带宽,提升传输速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天线单元120的结构设计也可为其他,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且对于天线单元120中各个位置的尺寸设计也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本申请对于尺寸不作过多说明。
进一步,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3,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17,至少部分天线单元120通过同一引线170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7电连接。在该设计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带宽情况从天线模组12中选择相应个数的天线单元120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7电连接,后续主板可以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7同时控制上述多个天线单元120开启或关闭。例如,以图3为例,该天线模组12中包括六个天线单元120;经过模拟获知当前仅需四个天线单元120共同工作即可满足带宽要求,则此时四个天线单元120通过同一引线170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7电连接,其余两个天线单元120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7非电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先模拟获知当前所需的天线单元120的个数,后续制备时仅制备相应个数的天线单元120,以降低成本。
或者,请参阅图5,图5为图1中天线模组和第一柔性电路板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不同的天线单元120通过不同的引线170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7电连接。后续主板可以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7独立控制每个天线单元120开启或关闭。在出厂前或者在用户初次使用时,主板独立控制每个天线单元120以获得多个天线单元120组合所对应的带宽映射表。后续当显示面板1的使用环境发生变更,对于带宽的要求发生变化时,此时主板可以调用带宽映射表获得满足当前带宽要求的天线单元120组合,进而控制该组合下的天线单元120工作,而使组合外的天线单元120关闭。例如,该天线模组12中包括M个天线单元120,假设同时工作的天线单元120的个数至少为N个,则该六个天线单元120共计可以形成
Figure BDA0003352054480000071
个组合,首先主板内可以预先存储上述每个组合对应的带宽,然后主板可以根据实际带宽要求选择对应组合的天线单元120。上述设计方式可以使得显示面板1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在第一延伸部104背离主体部100的下方可能设置有光学元件,例如,屏下摄像头等;此时复合胶带11以及天线模组12对应屏下摄像头的区域可以镂空,以降低对光学元件的影响。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6,图6为图1中显示面板弯折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柔性衬底10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弯折部106和第二延伸部108,且第二弯折部106位于主体部100和第二延伸部108之间,第二弯折部106与第一弯折部102相对设置,第一延伸部104和第二延伸部108位于主体部100的同一侧,例如,第一延伸部104和第二延伸部108均位于主体部100的背光侧一侧;其中,第二延伸部108设置有邦定区,用于邦定驱动芯片(未标示),阵列层14内的驱动引线以及触控层内的触控引线可以与该驱动芯片电连接。在上述设计方式中,柔性衬底1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弯折部,主体部100两侧所受到的弯折应力大致相同,以降低主体部100发生偏移或倾斜的概率。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弯折部102和第二弯折部106可以关于主体部100的中轴线相互对称设置,该设计方式可以使得显示面板1两侧的边框宽度大致相同,以使得显示面板1较为美观。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3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显示装置3还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中框30和后盖32。其中,中框30围设在显示面板1的侧面,后盖32位于天线模组12背离主体部100一侧;此时中框30和后盖32相当于形成一个容置空间,显示面板1可以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其中,中框30和后盖32邻近天线模组12的区域由非金属材质制成。例如,天线模组12和中框30在主体部100上的正投影具有第一重叠区域,对应该第一重叠区域的中框由非金属材质形成,天线模组12和后盖32在主体部100上的正投影具有第二重叠区域,对应该第二重叠区域的后盖32由非金属材质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中框30和后盖32邻近天线模组12的区域由非金属材质制成,故天线模组12相当于位于整机的净空区内,中框30和后盖32的引入不会对天线模组12的性能产生影响。
可选地,请参阅图8,图8为图7中中框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中框30可以为三段式结构,其中上下两段301和302采用非金属材质形成,中间段303采用金属材质形成。此时天线模组12可以位于上段对应的区域内。
同样的,后盖32也可采用三段式结构,其中上下两段采用非金属材质形成,中间段采用金属材质形成。此时天线模组12可以位于上段对应的区域内。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中所示,导电连接件13可以与后盖32的中段金属区域直接接触,以实现接地。
此外,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中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17,天线模组12中不同的天线单元通过不同的引线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7电连接。显示装置3还可以包括主板(图未示),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7电连接,主板能够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7独立控制每个天线单元开启或关闭,以使得当前开启的天线单元共同形成的带宽符合预设要求。具体主板的控制逻辑过程可参见上方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设置在柔性衬底一侧的阵列层、发光层与封装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衬底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朝背离所述阵列层一侧弯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与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主体部的背光侧且与所述主体部呈间隔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天线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贴设于主体部背光侧的复合胶带,所述复合胶带包括功能层、设置于所述功能层背离所述主体部一侧的第一金属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金属层,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层包括若干金属结构层;所述天线模组与其一所述金属结构层同时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天线模组背离所述第一延伸部一侧的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同层设置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其中,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辐射体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辐射体并探伸至所述开口内的凸起,且所述凸起与第一辐射体呈间隙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辐射体还形成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凸起两侧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单元;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至少两个所述天线单元通过相互独立的引线连接至所述柔性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衬底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弯折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有邦定区。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出光侧的触控层;其中,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电极,所述天线模组与触控电极由同一膜层制得。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341118.7A 2021-11-12 2021-11-1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1715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1118.7A CN114171561A (zh) 2021-11-12 2021-11-1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1118.7A CN114171561A (zh) 2021-11-12 2021-11-1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1561A true CN114171561A (zh) 2022-03-11

Family

ID=80478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1118.7A Pending CN114171561A (zh) 2021-11-12 2021-11-1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156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6782A (zh) * 2022-03-17 2022-06-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屏设备及其柔性显示模组
CN116632506A (zh) * 2023-06-13 2023-08-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无线通信装置及多功能组件
WO2024000209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6782A (zh) * 2022-03-17 2022-06-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屏设备及其柔性显示模组
CN114596782B (zh) * 2022-03-17 2024-01-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屏设备及其柔性显示模组
WO2024000209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6632506A (zh) * 2023-06-13 2023-08-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无线通信装置及多功能组件
CN116632506B (zh) * 2023-06-13 2024-01-1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无线通信装置及多功能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7156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00161766A1 (en) Antenna-in-package structure and terminal
RU2507631C2 (ru) Полупроводниковый прибор,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олупроводникового прибор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миллиметрового диапазона через диэлектрик,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система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миллиметрового диапазона через диэлектрик
TWI643402B (zh) 天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JP5726787B2 (ja) 無線装置、それを備えた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記憶装置
CN110941113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2019537229A (ja) 帯状光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装置
JP7130164B2 (ja) アンテナを集積したディスプレイ、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150351222A1 (en) Resin multilayer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2633997B1 (ko)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585760B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
WO2021022940A1 (zh) 终端设备
CN112421207B (zh) 显示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296635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09044987A1 (en) Ultra wideband hermetically sealed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for microwav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CN115988113A (zh) 通讯装置和通讯方法
CN11400287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66390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14503064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244115A1 (zh) 一种天线装置、电子设备
CN112929475B (zh) 电子设备
US2023041812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ousing assembly
CN113066815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
US11316278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glass housing thereof,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antenna module thereof
CN210247138U (zh) 印刷电路板结构以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