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6851B - 一种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66851B
CN114166851B CN202111457446.3A CN202111457446A CN114166851B CN 114166851 B CN114166851 B CN 114166851B CN 202111457446 A CN202111457446 A CN 202111457446A CN 114166851 B CN114166851 B CN 1141668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late
electric cabinet
jig
telescopic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74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66851A (zh
Inventor
邱育召
张宇
黄作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574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66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66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6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66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6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803Visual insp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电控箱;及治具,设置于电控箱上,治具具有用于收容待检测产品的检测腔,电控箱用于与待检测产品电连接;其中,治具和所述电控箱中至少一者的空间角度可调节。如此,在检测的过程中通过调节治具或电控箱的空间角度,达到调节待检测的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的目的,无需检验人员进行大幅度的身躯和/或头部位置的调整,降低了检验员的检验难度、劳动强度,缓解了检验员易疲劳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背光模组生产过程中,如果环境中的异物进入到模组内部会产生白点白班的缺陷,如果背光模组各个膜层的来料质量不合格会导致出现暗斑暗点的缺陷。因此,需要检验员对背光模组进行真空压检。
然而,在对背光模组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背光模组进行检测,因此需要检验员连续多次的大幅度调整躯体和/或头部位置来满足检验角度要求,检验员检验难度较大,劳动强度较大,且易疲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对背光模组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检验员连续多次的大幅度调整躯体和/或头部位置来满足检验角度要求,检验员检验难度较大,劳动强度较大,且易疲劳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检测装置。
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电控箱;及
治具,设置于所述电控箱上,所述治具具有用于收容待检测产品的检测腔,所述电控箱用于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电连接;
其中,所述治具和所述电控箱中至少一者的空间角度可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底座及第一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控箱设置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被构造为可受控地调节所述电控箱相对所述底座的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件及活动组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具有球形部;所述活动组件与所述球形部配接,并沿所述球形部的球形表面可滑动,所述电控箱安装于所述活动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及弹性件;
所述第一活动板具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二活动板具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和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球形部的直径;所述第一活动板由所述球形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圆孔套设在所述球形部上,所述第二活动板由所述球形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二圆孔套设在所述球形部上,所述电控箱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动板上;
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之间,以提供使得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具有彼此靠近运动驱使的预紧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组件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板或所述第二活动板上的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把手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之间的撑开部;
所述调节把手在运动的过程中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调节把手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撑开部与所述第一活动板或所述第二活动板不抵接;当所述调节把手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撑开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之间,以将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撑开一预设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撑开部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板的相对的另一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抵接块及伸缩件,所述抵接块安装于所述球形部靠近所述电控箱的一侧,且具有一呈水平状态的抵接平面,所述伸缩件安装于所述电控箱靠近所述球形部的一侧,所述伸缩件具有一能够朝向所述球形部伸缩的伸缩端,所述伸缩端具有一接触平面;
当所述电控箱呈水平状态时,朝向所述球形部伸出的所述伸缩端的所述接触平面与所述抵接平面相贴合并紧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抵接块及伸缩件,所述抵接块安装于所述电控箱朝向所述球形部的一侧,且具有一抵接平面,所述伸缩件安装于所述球形部靠近所述电控箱的一侧,所述伸缩件具有一能够朝向所述电控箱伸缩的伸缩端,所述伸缩端具有一呈水平状态的接触平面;
当所述电控箱呈水平状态时,朝向所述电控箱伸出的所述伸缩端的所述接触平面与所述抵接平面相贴合并紧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控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电控箱和所述治具之间,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被构造为可受控地调节所述治具相对所述电控箱的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治具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电控箱连接,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杆及锁定件,所述支撑杆具有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治具铰接,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锁定件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电控箱,所述锁定件被构造为能够将所述第二端锁紧固定于所述电控箱;
其中,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电控箱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支撑杆带动所述治具相对所述电控箱转动。
上述检测装置,在进行检测作业时,将待检测的背光模组置于治具的检测腔内,控制电控箱对该背光模组进行供电点亮。然后,检验员对背光模组进行缺陷检查,并根据检查需要调节治具或电控箱的空间角度,以调节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检查完毕后,将治具或电控箱调节至初始状态,并将背光模组从检测腔内取出。如此,在检测的过程中通过调节治具或电控箱的空间角度,达到调节待检测的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的目的,无需检验人员进行大幅度的身躯和/或头部位置的调整,降低了检验员的检验难度、劳动强度,缓解了检验员易疲劳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检测装置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的主视图(省略了伸缩件);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检测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电控箱;11、滑槽;20、治具;21、治具底板;22、治具盖板;23、检测腔;24、真空吸气孔;25、压检膜;30、底座;40、第一角度调节机构;41、固定件;411、球形部;421、第一活动板;422、第二活动板;423、弹性件;424、合页;43、调节把手;431、撑开部;44、伸缩件;441、伸缩端;45、抵接块;50、第二角度调节机构;51、支撑杆;52、锁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对产品的缺陷进行检测。该产品可以是背光模组或背光模组的半成品等在此不作限定,本文以产品为背光模组为例进行说明。该检测装置包括电控箱10及设置在电控箱10上的治具20,该治具20具有用于收容待检测的背光模组的检测腔23,电控箱10用于与收容于检测腔23内的背光模组电连接,以点亮该背光模组。其中,治具20和电控箱10中至少一者的空间角度可调节。
上述检测装置,在进行检测作业时,将待检测的背光模组置于治具20的检测腔23内,控制电控箱10对该背光模组进行供电点亮。然后,检验员对背光模组进行缺陷检查,并根据检查需要调节治具20或电控箱10的空间角度,以调节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检查完毕后,将治具20或电控箱10调节至初始状态,并将背光模组从检测腔23内取出。如此,在检测的过程中通过调节治具20或电控箱10的空间角度,达到调节待检测的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的目的,无需检验人员进行大幅度的身躯和/或头部位置的调整,降低了检验员的检验难度、劳动强度,缓解了检验员易疲劳的现象。
具体到实施例中,治具20包括治具底板21及能够盖合于该治具底板21上的治具盖板22。当治具盖板22盖合在治具底板21上时,治具底板21与治具盖板22之间形成用于收容待检测的背光模组的检测腔23。治具盖板22呈框形,并且透明的压检膜25张紧固定在该治具盖板22上。进一步地,治具底板21上开设有与检测腔23连通的真空吸气孔24,用于排出检测腔23内的空气,使得检测腔23内的背光模组处于真空环境中。
如此,在进行检测时,首先,打开治具盖板22,并检查张紧固定在治具盖板22上的压检膜25是否存在松脱、褶皱、有气泡或脏污等缺陷,如存在则需要跟换压检膜25。然后,将待检测的背光模组放置在治具底板21的检测腔23内,并盖好治具盖板22,以对检测腔23进行密封。再然后,通过真空吸气孔24对检测腔23进行抽真空。再然后,通过电控箱10对检测腔23内的背光模组供电,使得该背光模组被点亮。此时,检验员对该背光模组进行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可通过调节治具20或电控箱10的空间角度来调节背光模组的角度,使得能从不同的角度对背光模组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将治具20或电控箱10的空间角度调节至初始状态,停止对背光模组供电并破除检测腔23内的真空。最后,打开治具盖板22,将背光模组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治具20并不仅限于设置真空吸气孔24和压检膜25,也可不设置真空吸气孔24和压检膜25,而是设置其它部件,以应用于其它检测工序中。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治具底板21上可设置均匀光源和下偏光片,在治具盖板22上设置上偏光片,从而将Open cell(液晶面板)置于检测腔23内,使其位于下偏光片和上偏光片之间,以对Opencell在贴附偏光片前进行CT1画检检测。可选地,该均匀光源可以是背光模组本身的光源,也可以是阵列光源(例如,矩形点阵列式光源、圆形点阵列式光源或其它几何阵列光源,在此不作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治具底板21上可设置UV光源,将水胶型UV胶产品置于检测腔23内,以对该水胶型UV胶产品进行UV曝光固化。
在另一实施例中,治具底板21上可设置加热板,将电子产品整机、LCD面板或OLED面板等置于检测腔23内,并利用加热板进行加热,以使胶体融溶,方便剥离和清除胶体或胶带。
在另一实施例中,治具底板21上可设置探针或其它连接器,将显示面板置于检测腔23内,以使该显示面板与该探针或其它连接器连接,从而被点亮,并进行光学检测。
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底座30及第一角度调节机构40,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40设置于底座30上。电控箱10设置于第一角度调节机构40上,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40被构造为可受控地调节电控箱10相对底座30的空间角度,从而达到调节检测腔23内的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的目的。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角度调节机构40包括固定件41及活动组件42,该固定件41的一端与底座30固定连接,该固定件41的另一端具有球形部411。活动组件42与球形部411配接,并沿该球形部411的球形表面可滑动。电控箱10安装于该活动组件42,从而跟随该活动组件42一同运动。如此,当需要调节检测腔23内的背光模组的角度时,控制活动组件42沿球形部411的球形表面滑动,从而带动电控箱10及电控箱10上的治具20运动,进而带动治具20的检测腔23内的背光模组运动,即达到调节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的目的。
具体到实施例中,活动组件42包括第一活动板421、第二活动板422及弹性件423。第一活动板421具有第一圆孔(图未示),第二活动板422具有第二圆孔(图未标),该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的直径均小于球形部411的直径。第一活动板421由该球形部411靠近底座30的一侧通过第一圆孔套设在该球形部411上,第二活动板422由该球形部411远离底座30的一侧通过第二圆孔套设在球形部411上,电控箱10安装在该第二活动板422上。弹性件423连接于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之间,以提供使得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具有彼此靠近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如此,在弹性件423提供的该预紧力的作用下,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紧贴在球形部411上。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沿球形部411的球形表面滑动,从而带动电控箱10、治具20及检测腔23内的背光模组运动,达到调节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的目的。具体地,弹性件423可包括多个,多个弹性件423围绕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布设。该弹性件423可以采用弹簧。
在弹性件423提供的该预紧力的作用下,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紧贴在球形部411上,从而在进行角度调节时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不易沿球形部411的球形表面滑动,导致角度调节不灵活。为了解决该缺陷,进一步地,活动组件42还包括活动连接于第一活动板421或第二活动板422上的调节把手43,该调节把手43具有一位于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之间的撑开部431(见图4)。调节把手43在运动的过程中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调节把手43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撑开部431与第一活动板421或第二活动板422不抵接,从而此时撑开部431不撑开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使得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在弹性件423的作用下夹紧在球形部411上。当调节把手43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撑开部431抵接于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之间,以将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撑开一预设间距,使得能够轻松的推动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沿球形部411的球形表面滑动。
如此,当需要调节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时,扳动调节把手43运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撑开部431克服弹性件423的预紧力而将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撑开,使得能够轻松的推动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沿球形部411的球形表面滑动,从而带动检测腔23内的背光模组调节空间角度。当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调节到位后,扳动调节把手43运动至第一位置,此时撑开部431不撑开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在弹性件423的作用下夹紧在球形部411的球形表面上,此时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相对球形部411固定,使得背光模组保持在当前空间角度的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活动板421的一端(图4中的右端)和第二活动板422的一端(图4中的右端)可转动地连接,例如可采用合页424连接。撑开部431位于第一活动板421的相对的另一端(图4中的左端)和第二活动板422的相对的另一端(图4中的左端)之间。如此,当调节把手43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在撑开部431的撑开作用下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相对转动而张开,使得能够轻松的推动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沿球形部411的球形表面滑动,以方便调节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采用手动的方式将调节把手43扳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设置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与调节把手驱动连接,以利用该驱动机构驱动调节把手43自动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提升自动化程度。该驱动机构的具体形式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驱动调节把手4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即可。
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调节把手43,而是在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之间设置伸缩机构;当该伸缩机构伸长时,将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撑开,使得此时能够轻松的推动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沿球形部411的球形表面滑动,从而带动检测腔23内的背光模组调节空间角度;当该伸缩机构缩短时,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在弹性件423的作用下夹紧在球形部411的球形表面上,此时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相对球形部411固定,使得背光模组保持在当前空间角度的位置。该伸缩机构的具体形式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对第一活动板421和第二活动板422进行撑开或解除撑开即可。
当需要将电控箱10恢复至初始状态(即电控箱10处于如图4所示的水平状态)时,在检验员的推动下难以准确的恢复至该水平状态。请参见图2及图3所示,为了解决无法使得电控箱10准确的恢复至水平状态的问题,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角度调节机构40还包括抵接块45及伸缩件44。该抵接块45安装于球形部411靠近电控箱10的一侧,且具有一呈水平状态的抵接平面。伸缩件44安装于电控箱10靠近球形部411的一侧,该伸缩件44具有一能够朝向球形部411伸缩的伸缩端441,该伸缩端441具有一接触平面。当电控箱10呈水平状态时,朝向球形部411伸出的伸缩端441的接触平面与抵接平面相贴合并紧抵。可选地,该伸缩件44可以是气缸。
如此,当需要将电控箱10恢复至水平状态时,首先,将调节把手43扳动至第二位置。然后,检验员向水平状态推动电控箱10,同时伸缩件44的伸缩端441伸出,使得伸缩端441抵接在抵接块45的抵接平面上,以施加一驱使电控箱10恢复至水平状态的辅助力,直至电控箱10准确的恢复至水平状态,此时伸缩端441的接触平面与抵接块45的抵接平面相贴合。最后,将调节把手43扳动至第一位置,以将电控箱10锁定在水平状态。
当然,抵接块45和伸缩件44并不仅限于采用上述安装方式,在另一实施例中,抵接块45安装于电控箱10朝向球形部411的一侧,且具有一抵接平面。伸缩件44安装于球形部411靠近电控箱10的一侧,伸缩件44具有一能够朝向电控箱10伸缩的伸缩端441。该伸缩端441具有一呈水平状态的接触平面。当电控箱10呈水平状态时,朝向电控箱10伸出的伸缩端441的接触平面与抵接块45的抵接平面相贴合并紧抵。如此,在推动电控箱10恢复至水平状态的过程中,伸缩件44的伸缩端441伸出并与抵接块45的抵接平面相抵接,从而施加一驱使电控箱10恢复至水平状态的辅助力,使得电控箱10能够准确的恢复至水平状态。
具体到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波纹管(图未示),该波纹管的一端连接于底座30,波纹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电控箱10。如此,利用波纹管对电控箱10进行支撑,且利用波纹管能够随意弯曲变形的特点,以适应电控箱10的空间角度的变化,使得在调整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的过程中电控箱10的运动更加稳定且顺畅。进一步地,波纹管的数量可以是多根,多个波纹管围绕活动组件42布设在底座30和电控箱10之间。
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电控箱10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把手12,两个把手12供检验员手持,并推动电控箱10,以调节治具20上的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当然,并不仅限于手动推动电控箱10的方式,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采用驱动机构自动推动电控箱10的方式来调节治具20上的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可包括多个(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驱动机构围绕电控箱10的周向布设,利用多个驱动机构共同推动电控箱10,通过控制各个驱动机构的行程来调节治具20上的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优选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或四个。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检测腔23内的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的调节,并不仅限于利用上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40来实现。请参见图5及图6所示,在其另一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包括第二角度调节机构50,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50安装于电控箱10和治具20的治具底板21之间,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50被构造为可受控地调节治具20的治具底板21相对电控箱10的空间角度。如此,通过第二角度调节机构50调整治具20相对电控箱10的空间角度,从而带动治具20的检测腔23内的背光模组运动,进而实现调节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的目的。
具体到实施例中,治具20的治具底板21的一端可转动地与电控箱10连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50包括支撑杆51及锁定件52。该支撑杆51具有第一端及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一端与治具20的治具底板21铰接,第二端通过锁定件52可移动地连接于电控箱10。锁定件52被构造为能够将支撑杆51的第二端锁紧固定于电控箱10上。其中,支撑杆51的第二端相对电控箱10移动的过程中,支撑杆51带动治具20的治具底板21相对电控箱10转动,从而带动检测腔23内的背光模组转动,以实现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电控箱10具有一滑槽11,锁定件52穿设于该滑槽11,且一端与支撑杆51的第二端螺纹连接。当拧松锁定件52时,支撑杆51的第二端能够沿滑槽11移动,使得治具20的治具底板21转动,从而带动背光模组转动而调节空间角度。当拧紧锁定件52时,支撑杆51的第二端被锁定件52锁紧在电控箱10上,使得治具20的治具底板21不能再转动,即背光模组停留在当前空间角度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角度调节机构50并不仅限于采用上述手动调节的方式,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角度调节机构50也可采用自动调节的方式,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50包括伸缩组件,该伸缩组件铰接连接于电控箱10与治具20的治具底板21之间。该伸缩组件可受控的进行伸长或缩短,从而能够通过伸缩组件的伸长或缩短来调节治具20的治具底板21的转动角度,也能达到调节背光模组的空间角度的目的。可选地,伸缩组件可以采用电动伸缩杆、气缸或丝杠副结构等,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控箱(10);及
治具(20),设置于所述电控箱(10)上,所述治具(20)具有用于收容待检测产品的检测腔(23),所述电控箱(10)用于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电连接;
其中,所述治具(20)和所述电控箱(10)中至少一者的空间角度可调节;
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底座(30)及第一角度调节机构(40),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40)设置于所述底座(30)上,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40)包括固定件(41)及活动组件(42),所述固定件(41)的一端与所述底座(3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41)的另一端具有球形部(411);所述活动组件(42)与所述球形部(411)配接,并沿所述球形部(411)的球形表面可滑动,所述电控箱(10)安装于所述活动组件(42);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40)被构造为可受控地调节所述电控箱(10)相对所述底座(30)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42)包括第一活动板(421)、第二活动板(422)及弹性件(423);
所述第一活动板(421)具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二活动板(422)具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和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球形部(411)的直径;所述第一活动板(421)由所述球形部(411)靠近所述底座(30)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圆孔套设在所述球形部(411)上,所述第二活动板(422)由所述球形部(411)远离所述底座(30)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二圆孔套设在所述球形部(411)上,所述电控箱(10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动板(422)上;
所述弹性件(423)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板(42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422)之间,以提供使得所述第一活动板(42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422)具有彼此靠近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所述第一活动板(42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422)能够沿所述球形部(411)的球形表面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42)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板(421)或所述第二活动板(422)上的调节把手(43),所述调节把手(43)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板(42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422)之间的撑开部(431);
所述调节把手(43)在运动的过程中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调节把手(43)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撑开部(431)与所述第一活动板(421)或所述第二活动板(422)不抵接;当所述调节把手(43)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撑开部(431)抵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板(42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422)之间,以将所述第一活动板(42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422)撑开一预设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4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板(421)与所述第二活动板(422)之间的伸缩机构,当所述伸缩机构伸长时,所述第一活动板(421)与所述第二活动板(422)撑开;当所述伸缩机构缩短时,所述第一活动板(421)与所述第二活动板(422)在所述弹性件(423)的作用下夹紧在所述球形部(411)的球形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40)还包括抵接块(45)及伸缩件(44),所述抵接块(45)安装于所述球形部(411)靠近所述电控箱(10)的一侧,且具有一呈水平状态的抵接平面,所述伸缩件(44)安装于所述电控箱(10)靠近所述球形部(411)的一侧,所述伸缩件(44)具有一能够朝向所述球形部(411)伸缩的伸缩端(441),所述伸缩端(441)具有一接触平面;
当所述电控箱(10)呈水平状态时,朝向所述球形部(411)伸出的所述伸缩端(441)的所述接触平面与所述抵接平面相贴合并紧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40)还包括抵接块(45)及伸缩件(44),所述抵接块(45)安装于所述电控箱(10)朝向所述球形部(411)的一侧,且具有一抵接平面,所述伸缩件(44)安装于所述球形部(411)靠近所述电控箱(10)的一侧,所述伸缩件(44)具有一能够朝向所述电控箱(10)伸缩的伸缩端(441),所述伸缩端(441)具有一呈水平状态的接触平面;
当所述电控箱(10)呈水平状态时,朝向所述电控箱(10)伸出的所述伸缩端(441)的所述接触平面与所述抵接平面相贴合并紧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30),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控箱(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角度调节机构(50),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50)安装于所述电控箱(10)和所述治具(20)之间,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50)被构造为可受控地调节所述治具(20)相对所述电控箱(10)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20)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电控箱(10)连接,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50)包括支撑杆(51)及锁定件(52),所述支撑杆(51)具有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治具(20)铰接,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锁定件(52)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电控箱(10),所述锁定件(52)被构造为能够将所述第二端锁紧固定于所述电控箱(10);
其中,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电控箱(10)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支撑杆(51)带动所述治具(20)相对所述电控箱(10)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10)具有一滑槽(11),所述锁定件(52)穿设于所述滑槽(11),且一端与所述支撑杆(51)的所述第二端螺纹连接。
CN202111457446.3A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检测装置 Active CN114166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7446.3A CN114166851B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7446.3A CN114166851B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6851A CN114166851A (zh) 2022-03-11
CN114166851B true CN114166851B (zh) 2024-04-02

Family

ID=80482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7446.3A Active CN114166851B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66851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8936Y (zh) * 2004-12-27 2006-02-15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运动学结构的四维调节机构
CN201322725Y (zh) * 2008-10-16 2009-10-07 济南佳美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视觉检验用万向调节相机支架
CN203732239U (zh) * 2014-03-07 2014-07-23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检测治具
CN204241390U (zh) * 2014-12-01 2015-04-01 宁波协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放置led灯珠的基座
CN104637427A (zh) * 2015-03-12 2015-05-20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治具
CN205507050U (zh) * 2016-03-31 2016-08-24 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 照明器具检测装置
CN106842652A (zh) * 2017-04-13 2017-06-1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板件的检测治具
CN106932935A (zh) * 2017-05-17 2017-07-07 锦湖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源检查装置
CN107477332A (zh) * 2017-09-27 2017-12-15 南京宝丽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平板显示屏支架
CN207965411U (zh) * 2018-03-30 2018-10-12 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模组检测治具
CN109976039A (zh) * 2019-04-10 2019-07-0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9525077U (zh) * 2018-12-29 2019-10-22 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检验治具
CN209572047U (zh) * 2019-05-27 2019-11-01 赣州科之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便捷的手机支架
CN209821322U (zh) * 2018-12-29 2019-12-20 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检测治具压板自动弹起结构
CN210221851U (zh) * 2019-07-02 2020-03-31 宿迁铭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检测治具
CN211697545U (zh) * 2020-02-12 2020-10-16 芜湖启迪睿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包装盒缺陷检测的检测装置
CN112326443A (zh) * 2020-11-04 2021-02-05 田文文 一种方便调节的建筑工程用压力检测装置
CN212989788U (zh) * 2020-10-19 2021-04-16 高英慧 一种影像诊断阅片装置
CN113339394A (zh) * 2021-05-18 2021-09-03 王润昭 一种新型五金万向球头连接件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8936Y (zh) * 2004-12-27 2006-02-15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运动学结构的四维调节机构
CN201322725Y (zh) * 2008-10-16 2009-10-07 济南佳美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视觉检验用万向调节相机支架
CN203732239U (zh) * 2014-03-07 2014-07-23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检测治具
CN204241390U (zh) * 2014-12-01 2015-04-01 宁波协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放置led灯珠的基座
CN104637427A (zh) * 2015-03-12 2015-05-20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治具
CN205507050U (zh) * 2016-03-31 2016-08-24 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 照明器具检测装置
CN106842652A (zh) * 2017-04-13 2017-06-1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板件的检测治具
CN106932935A (zh) * 2017-05-17 2017-07-07 锦湖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源检查装置
CN107477332A (zh) * 2017-09-27 2017-12-15 南京宝丽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平板显示屏支架
CN207965411U (zh) * 2018-03-30 2018-10-12 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模组检测治具
CN209525077U (zh) * 2018-12-29 2019-10-22 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检验治具
CN209821322U (zh) * 2018-12-29 2019-12-20 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检测治具压板自动弹起结构
CN109976039A (zh) * 2019-04-10 2019-07-0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9572047U (zh) * 2019-05-27 2019-11-01 赣州科之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便捷的手机支架
CN210221851U (zh) * 2019-07-02 2020-03-31 宿迁铭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检测治具
CN211697545U (zh) * 2020-02-12 2020-10-16 芜湖启迪睿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包装盒缺陷检测的检测装置
CN212989788U (zh) * 2020-10-19 2021-04-16 高英慧 一种影像诊断阅片装置
CN112326443A (zh) * 2020-11-04 2021-02-05 田文文 一种方便调节的建筑工程用压力检测装置
CN113339394A (zh) * 2021-05-18 2021-09-03 王润昭 一种新型五金万向球头连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6851A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91377A1 (en) Panel carrying vacuum holder
CN110595739B (zh) 一种自动压接机构
EP1233274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display device
CN114166851B (zh) 一种检测装置
KR101577278B1 (ko) 절곡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필름 부착장치 및 방법
CN110333611A (zh) 一种支撑机构及显示面板的检测方法
US7993028B2 (en) Backlight module
KR101683094B1 (ko) 인덱스형 셀 검사장치
KR100506702B1 (ko) 기판 검사장치
CN111299800B (zh) 压焊装置
CN219104771U (zh) 屏幕检测装置
WO2010070953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1796595B1 (ko) 어레이 테스트 장치
CN211318923U (zh) 一种液晶屏检测设备用组件
KR10062240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조립지그
CN208621884U (zh) 一种灯条夹具、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KR101490322B1 (ko) 레이저를 이용한 기판 챔퍼링 장치
CN107290875B (zh) 样品放置治具及样品放置方法
CN220773377U (zh) 老化测试设备
KR102091707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검사용 컨택 블럭 제작 설비
KR10104367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검사장치
JP4557822B2 (ja) 液晶パネルの取り付け方法、及び保持装置
CN219416641U (zh) 一种振动台的固定装置
KR100951904B1 (ko) 액정표시모듈 신뢰성 테스트 장치
KR100672271B1 (ko) 표시패널검사용 소켓의 단자접촉유지 구조체 및표시패널검사용 소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