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66A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666A
CN1141666A CN94194836A CN94194836A CN1141666A CN 1141666 A CN1141666 A CN 1141666A CN 94194836 A CN94194836 A CN 94194836A CN 94194836 A CN94194836 A CN 94194836A CN 1141666 A CN1141666 A CN 1141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electric fan
live axle
shell
f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94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134C (zh
Inventor
安顺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41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1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13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34Non-adjustable friction dis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10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s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direction of output air
    • F04D25/105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s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direction of output air by changing rotor axis direction, e.g. oscillat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04D25/163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driven by a common gearing arran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04D25/16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us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3/00Gearing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nstant gear ratio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 F16H13/02Gearing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nstant gear ratio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采用提供有装置能接收马达M传动力的三个叶轮的电扇,更特别涉及一个配备有第二曲柄装置(1200)和凸表面主动斜摩擦轮(30)和主动斜摩擦轮(90)以便使风扇叶轮轴(100)重复地上下和同时地向左或向右摆动的电扇,涉及一个拥有提携手柄(160)或者拥有带轮子(162)的提携手柄以便于移动的风扇,还涉及一个能使上体(1)从下体(2)上分开以便使上体(1)自己能成为一个短直立型、天花板型或墙壁型的电扇,而且特别涉及一个能借助稳定器(130)消除吹风反作用力从而稳定风扇叶轮摆动移动的电扇。

Description

电扇
本发明涉及一个电扇,特别涉及一个从韩国实用新型公开号89-1902(美国相应的专利号为4922766)所介绍的由本发明同一个发明人所发明的专利中所提出的改进电扇,该电扇采用了多个风扇叶轮,例如三个叶轮,由此用这些风扇叶轮可沿所有方向向360度送风并且还可单独控制每个叶轮。
常规电扇或者是这样一种结构,即使用一个风向偏移板,不移动风扇头本身来改变风扇叶轮所产生的风向,或者是这样一种结构,即在马达上同轴安装一个风扇叶轮并由一个固定曲柄装置使风扇头从左向右及从右向左摆动。
因此,这些常规风扇存在有无法向所有方向送风的问题,从而使无风的另一侧处于热的状态。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在韩国实用新型公开号89-1902(美国相应的专利号为4922766)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多个风扇叶轮的电扇,例如三个可拆卸地与驱动马达相连的叶轮,每个风轮叶轮都沿径向被布置成相距120度并且使用风扇离合装置单独地或同时传动,从而沿所有方向向360度送风。
但是,所述前一个所发明的电扇不仅由于摩擦面是平表面而使其拥有低效的传动力传送,而且没有任何装置用于控制或调整风扇叶轮垂向移动的斜角,从而无法向上下方向送风,其中所述摩擦面是位于风扇叶轮轴一端上的主动斜摩擦轮和位于传动马达轴一端上的主动斜摩擦轮的摩擦面。
在前一个所发明的电扇中存在另一个问题是吹风反作用力,该力使风扇头偏移向左或右。这是因为电扇通常是由许多螺旋扇叶构成,它是一个借助快速转动风扇叶轮向风扇叶轮前部送风的装置,这样在工作期间由于螺旋扇叶的方向而使风扇叶轮受到一定的吹风反作用。前一个所发明的风扇被制成拥有三个风扇叶轮,因此,如果所有风扇叶轮正在吹风并且沿一个方向同时转动时,吹风量将增加而且吹风反作用力也将会增加。即,当风扇叶轮正沿一个方向转动时,例如当还在吹风时借助曲柄装置向左转时,吹风反作用力将叠加到其向左转的转动力上,这样转动速度将增加。在另一方面,当风扇叶轮正转向右侧时,吹风反作用力将会与转动力反向,而这使风扇叶轮本身产生一些振动并且在传动马达上产生超载。
此外,由于前一个所发明的电扇的风扇离合装置是一种螺旋型离合装置,这样由于操纵轴离合装置需要一些额外的时间,这就使其有一些不方便。
另外,由于上一个所建议的电扇拥有三个风扇叶轮,这样其总重量太重以至无法四处移动,而且还由于控制开关装在用作上体支撑件的下体上,上体不能与下体分开,这样它就不能构成一个短直立型和/或天花板型和/或墙壁型电扇。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以上根据韩国实用新型公开号89-1902(美国相应专利号4922766)的发明所阐述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个电扇,它在布置在风扇叶轮轴一端上的主动斜摩擦轮与布置在驱动马达轴一端上的主动斜摩擦轮的摩擦面之间具有显著的摩擦效率。
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个拥有曲柄装置的电扇,该曲柄装置可调整风扇叶轮轴的倾斜角度以便使风扇叶轮上下摆动。
此外,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在风扇叶轮同时转向左或右时风扇叶轮摆动稳定的风扇。
还有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如此构造的电扇,即用作上体支撑件的下体能与拥有象风扇叶轮、离合器装置和曲柄装置这样相当重要部件的上体相互分开,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短直立型和/或天花板型和/或墙壁型电扇。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容易移动的电扇。
本发明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个拥有许多风扇叶轮的电扇,它们可同时或独立地向左和向右、向上和向上转动以便向所有方向送风。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电扇的一个实施例将拥有一个上体和一个下体,其中上体包括一个驱动马达和许多风扇叶轮,而下体作为一个支撑件与所述上体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发明得出的电扇上体包括:
一个圆柱外壳,它拥有一个上板、一个中部支撑板和一个下板,这些板用一个轴相互以一定的距离水平布置,并且拥有一个围绕所述上、中和下板外周边的壁板;
一个驱动马达,它共轴地安装到所述外壳的轴上并且固定在所述上板与所述中部支撑板之间,其中马达上驱动轴的自由端穿过所述上板而延伸到外壳的外部,而马达的下驱动轴穿过所述中部支撑板向下延伸;
一个转动盘,它拥有一个三叉法兰和一个可转动地绕所述上驱动轴安装的圆柱部分;
基座支架,它们可转动地固定到所述转动盘的法兰上并且用作风扇叶轮轴的安装基座;
许多风扇叶轮轴,它们水平地绕马达上驱动轴布置,并且垂直地或以任意自由度同时地或独立地接收上驱动轴的驱动力;
风扇离合装置,它们被布置在所述基座支架上以便每个风扇叶轮轴能单独地接收马达的所述上驱动轴的驱动力;
一个马达离合器装置,位于所述的中部支撑板与外壳的下板之间以便能随意地把所述下驱动轴的驱动力传送给第一曲柄装置;
一个第一曲柄装置,它使所述转动盘沿水平方向绕马达的所述上驱动轴摆动;
一个稳定器,用于消除风扇叶轮的吹风反作用力,从而使风扇叶轮稳定地摆动;和
一个控制开关,它配备有一个安装在所述外壳一侧上的断电接头;和
所述下体包括:
一个基本的基板,它支撑着所述上体的重量;和
一个支撑杆,它包括一个牢固地固定在所述基板中心的下空心圆柱构件,一个插入所述下圆柱构件的可延伸的上圆柱构件和一个布置在所述上圆柱构件之下的压缩弹簧,所述上圆柱构件的上端拆卸地固定到外壳下板的中心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特征之一,电扇的所述上体另外可以包括提携手柄,它们径向地并且是可拆卸地连在外壳下板的底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上体另外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二曲柄装置,用于使风扇叶轮轴重复地上下摆动。
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其它优点将会变得一目了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电扇上体的剖面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电扇上体的局部分解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电扇下体的剖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用作稳定器的绕转动盘安装的扭簧剖面图,借助该扭簧能稳定转动盘向左和向右的摆动。
图5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示出了图5中所示风扇离合装置的剖面图,给出了其操作情况。
图7A到7E示出了主动斜摩擦轮的几种剖面图。
图8示出了一对凸表面形锥齿轮的剖面图。
图9示出了弹性布置在主动斜摩擦轮底部上的压缩弹簧剖面图。
图10示出了弹性布置在主动斜摩擦轮底部上的压缩弹簧剖面图。
图11A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1B示出了图11A沿线I-I处的剖面图。
图12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第三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3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第四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4A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第五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4B示出了图14A沿II-II线处的剖面图。
图15A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第六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5B示出了图15A所示风扇离合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剖面图。
图15C示出了图15A所示风扇离合装置主体的透视图。
图15D示出了能保持与图15A-15C所示风扇离合装置相同作用的但却与其不同并拥有附加部件的风扇离合装置。
图16A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第七个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16B示出了图16A沿III-III线处的剖面图。
图17A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第八个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17B示出了图17A沿IV-IV线处的剖面图。
图18A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第九个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8B示出了图18A所示离合装置的剖视图。
图18C示出了图18B的侧剖视图。
图19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第十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0A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第十一个实施例中盖子的顶视图,它示出了手柄的移动导向孔。
图20B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第十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0C示出了图20A的放大视图。
图21示出了使风扇叶轮轴上下移动的曲柄的剖视图。
图22示出了曲柄装置的剖视图,该曲柄装置正处于使图20所示风扇叶轮轴上下移动的工作状态下。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设计的提携手柄伸展状态下的局部前视图。
图24示出了在其自由端带有轮子的提携手柄的局部前视图。
图25示出了拆下根据本发明设计的下体而手柄展放于地上时的局部前视图。
图26示出了电扇用作天花板型电扇时上体的剖视图。
图27示出了电扇用作墙壁型电扇时上体的剖视图。
图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得出的电扇的上体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同一上体局部分解的视图。
如图1和2所示,上体包括一个外壳20,一个传动马达M、一个离合器装置40、一个转动盘60、用于安装风扇叶轮的基座支架80、三个风扇叶轮轴100(在附图中只有一个示出),一个用于使转动盘沿水平方向摆动的曲柄装置120、一个风扇离合装置、提携手柄160和一个控制开关180。
外壳20包括一个上板21,一个中部支撑板22和一个下板23,它们沿轴线A布置成相互具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外壳20还包括一个环绕所述上、中和下板外周的壁板。外壳的内部被所述中部支撑板22划分成上部空间S1和下部空间S2。
传动马达M与外壳轴线A同轴地布置在上部空间S1内,并且拥有一个上驱动轴11和一个下驱动轴12。所述上驱动轴11和下驱动轴12是一个单体,由传动马达M驱动,具体地说,上驱动轴11借助一对将在下文予以详细描述的斜摩擦轮驱动每个风扇叶轮,而下驱动轴12借助离合器装置40使转动盘60转向左或右。
一个毂26被加工在外壳的上板21的中央,并与其垂直且同轴。毂26有一个孔25,它在上板21的中央与外壳的上部空间S1相通,所述上传动马达轴11穿过该孔延伸到外壳的外部。
安装在外壳中部的支撑板22不仅可转动地支撑着所述马达M的下驱动轴,而且还起到了固定离合器装置的支架的作用,其中该离合器装置固定在外壳的下部空间S2的内部。
所述传动马达M的下驱动轴12向下延伸到外壳的下部空间S2,而且一个马达冷却风扇13被固定在上部空间S1内的下驱动轴12的外周上,以防马达M过热。关于这一点,最好是在上板21上、中部支撑板22上和下板23上加工几个通风孔28。
一个旋转支承球14用于同轴支撑传动马达M下驱动轴12的自由端,它固定在所述下板23的顶表面的中央,而下板23的底部被加工成一个连接管颈27,以便能可拆卸地把上体与下体连接起来。
马达M的上驱动轴11通过所述毂的孔25延伸到外部,这样其自由端就露在外部并且有一个主动斜摩擦轮30被固定在同一自由端上。
一个可转动的转动盘60配备有一个空心圆柱部件61和一个围绕所述圆柱部件61沿径向水平突出的三叉法兰,其三个突出法兰相互成120度,该转动盘60用轴承63围绕安装在毂26上。所述转动盘60借助下文所述的第一曲柄装置120重复地转向左或右。
在所述转动盘60每个法兰的前端,通过倾斜调整螺栓81可转动地固定有用于安装风扇叶轮轴的基座支架80,而且风扇叶轮轴100分别充分水平地布置在所述基座支架80,使安装在其一端上的主动斜摩擦轮90能接收安装在驱动轴11自由端上的主动斜摩擦轮30的传动力。风扇叶轮110分别被连接在所述风扇叶轮轴100的另一端上。
应注意,本发明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分别固定在驱动轴11和风扇叶轮轴100一端上的所述主动斜摩擦轮30和主动斜摩擦轮90的倾斜面中至少有一个是光滑的凸面,这样当所述斜摩擦轮30和90相互接触在一起时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电风扇所具有的传动力传输效率优于韩国实用新型公开号89-1902(美国相应专利号为4922766)中所介绍的那一个风扇的效率。
具体地说,在韩国实用新型公开号89-1902(美国相应专利号4922766)中所揭示的主动斜摩擦轮和主动斜摩擦轮拥有一个平的并且相对较大的接触面积;这样,两个轮的接触面之间单位面积的接触压力就很小,而且如果用于安装风扇叶轮轴的基座支架80的安装角由于长期传动或者外部突然的冲击或者其它原因而倾斜于转动盘法兰62,那么由于这两个轮之间不稳定的接触而使驱动力的传输失效。
但是,根据本发明得出的主动斜摩擦轮30和主动斜摩擦轮90,由于主动斜摩擦轮30和/或主动斜摩擦轮90有凸面,这样即使当其间的接触角改变时它们也会保持很高的接触压力。
通过把主动斜摩擦轮30和主动斜摩擦轮90的斜表面两个都做成凸面或把其中之一做成凸面,不仅传动力传输效率能够增加而且通过设定主动斜摩擦轮30和主动斜摩擦轮90的接触角能改变风的方向,例如通过控制倾斜调整螺栓81把接触角改为直角、纯角或锐角。
此外,根据以后将作的详细解释,如果加上一个第二曲柄装置1200,用于连续地上下摆动风扇叶轮轴100,这样当安装在风扇叶轮轴一端上的主动斜摩擦轮90保持与主动斜摩擦轮30接触时风扇叶轮轴100向上或向下摆动,由此使风扇叶轮轴绕水面或垂直方向摆动。因此,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电扇能有效地同时把风送到所有的方向。
为实现这样一种效能,主动斜摩擦轮和/或传动斜率摩擦轮的锥形轴套构件的斜外表面最好用凸面形弹性橡胶板或弹性合成树脂板32制成或覆盖,这种板具有足够的硬度、弹性和耐摩损特性。所述覆盖材料可从各种已知的的工程塑料中进行选择。
牢固固定在锥形轴套构件31斜表面上的弹性橡胶板或弹性合成树脂板32的形状只要能达到以上效能,它可采用以下各种形状中的一种,即板形、凸面形、柱形、弯曲形和空心柱形等等。所述凸面形最好能用半球面形。
此外,除了使用上述的凸面形弹性斜摩擦轮外,还可使用图8所示的一对凸面斜传动装置35,它与使用所述弹性凸面斜摩擦轮传输驱动力具有同样效果,而与接触角的改变无关。
并且,如同以上所能了解到的,通过弹性地把主动斜摩擦轮30与主动斜摩擦轮90接触在一起,摩擦效率由于点接触能有所增加。较可行的方法就是,在所述轴套构件31的底表面处弹性安装一个压缩弹簧31,同时插入一个轴承34,并且借助花键连接件35把传动轮30与轴11滑动连接在一起,如图9所示,或者,在所述轴套构件91的底表面处弹性安装一个压缩弹簧93,同时插入一个轴承94,并且借助花键连接件95把传动轮90与风扇叶轮轴100滑动地连接在一起,如图10所示,或者,通过把图9和图10所示的两种结构结合在一起,使所述斜摩擦轮30和90相互施加压缩力。
下面详细描述几种风扇离合装置C的实施例,它们安装在基座支架80上以便每个风扇叶轮轴100能随意地接到上驱动轴11的传动力,参见图1、2、3、5、6和11至20C。
如图1、2、5和6所示,风扇离合装置C包括一个下支架82,该支架82用螺栓82C固定在基座支架80上并且包括一个连接凸块82a和一个空心圆柱,该空心圆柱83上有一个斜坡83C和加工在所述斜坡上端和下端处的凹槽83a和83b,风扇离合装置C还包括一个上支架84,它通过把所述连接凸块82a与加工在其一侧上的凹槽84b啮合在一起用轴销84a可转动地与所述下支架82相连,而且该上支架84包括一个可转动插入所述空心柱82b的柱杆和沿所述斜坡83C的斜面引导移动并且由此相当于一个偏心轮的销杆85a,以及一个可转动地支撑风扇叶轮轴100的主体部件84C。
因此,如图5所示,如果通过转动控制旋钮85使偏心销杆85a沿空心柱83的斜表面83C滑动并插到下部销凹槽83b中,那么上支架84和风扇叶轮轴100一起绕轴销84a向下降,这样主动斜摩擦轮90将会与主动斜摩擦轮30相接触并且将由压缩弹簧86的弹性保持这种状态。而如图6所示,如果控制旋钮85转到反向,偏心销杆85a将向上滑动并且装入上部销槽83a,因此上支架84将和风扇叶轮轴100一起向上转动,这样主动斜摩擦轮90就会离开主动斜摩擦轮30。
下面将参照图11到图20C所示描述不同于所述第一种实施例的风扇离合装置C的实施例。关于附图和描述,对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对应的那些部件所作的解释被省略,即使形状相互之间完全不同,但也用同样的标识数字或符号。
图11A和11B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C的第二个实施例。
这个风扇离合装置C包括与第一个实施例风扇离合装置相同的上和下支架84和82、一个固定到所述下支架82上的螺线管201、一个在其一端拥有断开部件202并且能借助所述螺线管滑动的操作杆203,一个绕所述操作杆中部固定的所述螺线管的连接板204、一个绕所述操作杆外周安装的回动弹簧205、一个安装在下支架82上压缩所述回动弹簧205的并且用作所述操作杆203的滑动导向块的支撑架206、一个拥有一个上部构件和一个下部构件207a的断开杆207,其中上部构件固定在上支架84上,而下部构件207a接触所述楔形断开部件202的斜表面并且可通过开孔82b和压缩弹簧86而上下滑动。
因此,如果操纵控制开关180,通过磁化螺线管201来使所述操作杆203向附图的右侧移动,那么由于所述断开杆207的底部上移并且位于所述楔形断开部件202斜表面的顶部,由此风扇叶轮轴100绕轴销84a向上转动,从而使主动斜摩擦轮90脱离主动斜摩擦轮30。反之,如果螺线管被去磁,操作杆203将借助压缩在支撑架206处的回动弹簧205的弹性返回左侧(图11A中的方向A),这样,断开杆的底部尖端位于所述断开部件202斜表面的下部,如此使风扇叶轮轴100能向下转动而且主动斜摩擦轮90将与主动斜摩擦轮30接触在一起。
图12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C的第三个实施例。
这个风扇离合装置C包括与第一个实施例离合装置相同的上和下支架84和82,一个连在下支架82上的螺线管301,一个其上端边上支架84处的销杆302支撑的操作杆303,一个绕所述操作杆303中部固定的所述螺线管的连接板304和压缩弹簧86。
因此,如果操纵控制开关180以便通过磁化螺线圈301使所述操作杆303向下移动,那么主动斜摩擦轮90将脱开主动斜摩擦轮30。反之,如果螺线管被去磁,那么由于风扇叶轮轴100向下移动,由此操作杆303将向上返回,这样主动斜摩擦轮30将与主动斜摩擦轮90接触在一起。
图13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C的第四个实施例。这个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垂直地与基座支架80整体结合在一起的下支架82,一个其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下支架82的上部而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撑着风扇叶轮轴100并且拥有一个操纵杆401的上支架84,一个弹性布置在所述操纵杆401与下支架82之间的压缩弹簧,和一个拥有压下构件403的断开手柄404,此外通过压下所述操纵杆401,所述压下构件就可使所述上支架84绕轴销84a旋转。
因此,如果通过向上旋转,把断开螺旋杆手柄向上移动,那么由于所述弹簧402的作用而使操纵杆401绕轴销84a向下旋转,从而使固定在上支架84上的风扇叶轮轴100向下移动,由此固定在风扇叶轮轴100一端上的主动斜摩擦轮90将与主动斜摩擦轮30接触。此外,如果断开手柄404被向下移动,那么由于压下构件403的压制而使操纵杆401向下转动,从而使上支架84向上转动,由此主动斜摩擦轮90将脱离主动斜摩擦轮30。
图14中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C的第5个实施例。这个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布置在基座支架80上的下支架82,一个安装在所述下支架上表面上、在两端都拥有端板503、504的并且在其内圆周的上部和底部两处都有楔形槽501和502的圆柱505,一个可转动地支撑着在其中部带有无油衬套508的风扇叶轮轴的、并且在其外圆周的顶部和底部两处都拥有可分别插入所述楔形槽501、502的楔子506和507的滑动块509,一个拥有大螺距的可旋转到所述端板503上的操作构件510,一个固定在所述操作构件外一侧上的断开手柄511,和一个弹性插入所述端板504与滑块509之间的压缩弹簧512。
因此,如果所述断开手柄511被转到垂直于风扇叶轮轴100的一侧上时,那么由于风扇叶轮轴100、滑块509和操作构件510被弹簧512的弹性移向左侧,因此主动斜摩擦轮90将会接触主动斜摩擦轮30。反之,如果断开手柄被移到反向,那么由于风扇叶轮轴100随着滑块509的向右移动而向右移动,因此主动斜摩擦轮90将脱离主动斜摩擦轮30。
图15A、15B和15C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的第六个实施例。这个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布置在基座支架80之上的下支架82,一个在其两端处都拥有端板601、602并且固定在所述下支架的顶表面上的圆柱603,一个用位于其中间部分的无油衬套604可转动地支撑着风扇叶轮轴100的滑块605,一个其底端穿过所述圆柱603的上表面并且被固定在所述滑块605外周上的断开手柄606,和一个弹性地插入端板602与滑块605之间的压缩弹簧607。在圆柱603的顶表面上加工有一个导向孔611,如图15C所示,它由一个长形孔608、一个短孔609和一个连接孔610组成,这样所述断开手柄606能通过所述导向孔611移动。
因此,如果断开手柄606被移动到长孔608的左侧,那么由于风扇叶轮轴100与滑块605一起被移向左侧,因此主动斜摩擦轮90将与主动斜摩擦轮30接触。由于弹簧607的弹性,这种接触状态被保持着。在另一方面,如果所述断开手柄606被移到短孔609,那么由于风扇叶轮轴100与滑块605一起被移向右侧,主动斜摩擦轮90将脱离主动斜摩擦轮30。
图15D所述的风扇离合装置保持有与如上图15A到15C所解释的同样的作用。但是,某些部件被更换及被加上,即,所述端板601、602分别被一个防止滑块错位的开口环630和一个防止弹簧错位的开口环631所取代,一个贮油过滤器621被加上而围绕着所述无油衬套604,而且一个漏油吸收过滤器622、一个防漏油盖623、一个防漏油橡胶板624和一个钢垫圈625被另外连到滑块605的左和右侧。符号626代表一个滑块漏油吸收过滤器,符号627代表一个风扇叶轮固定销,而符号629代表风扇叶轮防护盖固定螺栓孔。其余的部件都与第六个实施例的相同。
图16A和16B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的第七个实施例。这个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布置在基座支架80之上的下支架701,一个安装在所述下支架上并且用于把垂直导轨或导槽702的顶部与水平横构件703连接起来的上支架704,一个支撑风扇叶轮轴100并且被布置成能沿上支架所述导轨内侧滑上和滑下的滑块705,一个弹性地插在横构件703与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之间的压缩弹簧708,一个固定在把所述导轨702的两个侧部水平连在一起的连接板705中部处的支撑构件709,一个下部旋转到所述支撑构件709上的断开手柄,一个支撑着所述滑块的下部并且被制成象杠杆一样绕支撑着所述滑块的下部并且被制成象杠杆一样绕支撑轴711工作的操纵杆712,此处支撑轴711被水平固定在所述左和右导轨702之间,和一个弹性地插在所述操纵杆712的下表面与下支架701的上表面之间的压缩弹簧713。最好通过加工一个具有大螺距的矩形螺纹,把所述断开手柄710旋到支撑构件709上。
因此,如果断开手柄710被转动,该手柄将向上移动而且与该手柄接触的所述操纵杆712的一端也将借助弹簧713的弹性向上移动,那么操纵杆的另一端借助弹簧708的弹性绕所述支撑轴711下降,因此根据风扇叶轮轴100与滑块705一起下降而使主动斜摩擦轮90将与主动斜摩擦轮30接触。此外,如果断开手柄转向反方向,那么同一手柄将向下移动,而且与所述手柄接触的操纵杆712的一端将向下移动,操纵杆的另一端将向上移动以便把滑块705向上推动,这样,主动斜摩擦轮90脱离主动斜摩擦轮30。
图17A和17B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C的第八个实施例。这个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布置在基座支架80之上的下支架801,一个安装在所述下支架的表面之上并且拥有一个止动杆802的外壳803,一个可绕所述外壳内部转动轴809转动,并且偏心支撑着风扇叶轮轴100,而且还拥有绕其外周的部分蜗轮齿804的圆柱805,一个垂直安装在外壳803上的断开手柄808,此处该手柄808的下端拥有螺纹806与所述蜗轮齿804相啮合,而且在其顶部的一侧还拥有一个销杆807以便通过撞击所述止动杆802来约束手柄的转动量。一个圆柱形开口环810可近一步用于防止间隙。
因此,如果断开手柄被转向左侧,销杆807将被止动杆802顶住并且不再允许有任何转动。在此操作期间所述滑动圆柱805借助螺纹806的移动,绕所述转动轴809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根据风扇叶轮轴100绕所述转动轴向下移动而使主动斜摩擦轮与主动斜摩擦轮30接触在一起。此外,如果断开手柄转到反方向,销杆807将被止动杆802顶住并且不允许再有任何逆时针方向的转动。通过这种操作,所述滑动圆柱805借助所述螺纹806的移动而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且根据偏心支撑在所述圆柱上的风扇叶轮轴绕所述转动轴809的向上移动,而使主动斜摩擦轮90脱离主动斜摩擦轮30。
图18A到18C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C的第九个实施例。这个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布置在基座支架80之上的下支架901,一个安装在所述下支架的上表面之上而且其两侧均有凹槽902的外壳903,一个可绕所述外壳903内的转动轴904转动的、在其一端加工有一个外齿槽905而在其另一端加工有一个可插入所述凹槽902的支撑构件906的、并且偏心支撑着风扇叶轮轴100的柱杆907,一个在其外周的一端上拥有可插入所述凹槽902的支撑构件909的、而且在其内周上拥有与所述柱杆的所述外齿槽905相啮合的内齿槽908的支撑环910,一个可旋到所述外壳903上而且其下端接触着与所述柱杆907整体结合在一起的连接部件911的断开手柄912,和弹性地插入所述支撑构件906、907与所述外壳903上端之间的压缩弹簧913。对于所述断开手柄912,最好在其下端加工有具有大螺距的矩形螺纹以便旋到外壳903上,从而能进行升降。符号914代表一个用于防止所述支撑环910错位的开口环,而符号915代表一套用于弹性布置所述弹簧913的螺栓。
因此,如果断开手柄912被转动并由此向上移动,那么支撑构件906和909借助弹簧9B的弹性下降,这样由于风扇叶轮轴100根据柱杆907绕转动轴904的顺时针转动而下降,由此主动斜摩擦轮90将与主动斜摩擦轮30接触。此外,如果断开手柄912转到相反方向,这样由于风扇叶轮轴100根据柱杆907绕转动轴904的逆时针转动而向上移动,因此主动斜摩擦轮90将脱离主动斜摩擦轮30。
图19示出了风扇离合装置C的第十个实施例。根据这个实施例得出的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在风扇叶轮轴100一端上并在其轴上插入轴承1001的可转动的主动斜摩擦轮90,一个加工在所述主动斜摩擦轮90的凸台部分之上的环形法兰,一个共轴地安装在风扇叶轮轴上的、用于可操纵地断开所述主动斜摩擦轮90-5主动斜摩擦轮30连接的电磁离合装置,所述电磁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下支架82上的磁轭1004、一个共轴地安装在风扇叶轮轴100上并由所述磁轭支撑的转子1005、一个薄板(amateur plate)1010和压缩弹簧,其中通过磁化或去磁所述电磁离合器能使所述薄板1010可操纵地接触或脱离转子的表面,而且所述压缩弹簧弹性地环绕加工在所述薄板上的销杆的前端并且是可移动地插入传动轮的所述环形法兰上。通向所述离合器线圈1009的电线与控制开关装置180互连。
因此,如果线圈1009被磁化,那么薄板1010将依附到转子1005,从而风扇叶轮轴100随传动斜摩擦轮90的转动而转动。此外,如果线圈1009被去磁,薄板1010将借助弹簧1010的弹性从转子1005移开,这样风扇叶轮轴不转动。
图20A到20C还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设计的风扇离合装置C的另一个实施例。它包括一个固定在基座支架80上的下支架82,一个可转动地支撑着风扇叶轮轴并且借助一个轴销840可转地与所述下支架相连的上支架54,一个施加转动力以便使上支架能绕所述轴销84a转动的压缩弹簧,一个覆盖住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的盖子89,和一个其一端牢固地固定在上支架上而另一端通过一个加工在所述盖子上的导向通道88延伸到所述盖子外部的操纵手柄85,所述导向通道包括一个长孔89a,该孔在其长度的中间处有一个在使用时不可逆的颈部87,以便在手柄移位时能牢固地约束手柄。
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当手柄被推到左侧时,上支架84与风扇叶轮轴100一起绕转动销84a向上转动并且借助导向通道的所述颈部的约束力保持传动轮处于与主动轮脱开的状态。在另一方面,当手柄被移到右侧时所述约束力被释放,这样上支架借助弹簧86的弹性向下转动。符号88代表的是一个孔,当手柄从右向左移时该孔能使所述颈部弹性延伸,反之亦然。
下面描述了布置在外壳下部空间S2内部的离合器装置40,该离合器装置400用于可间断地把下驱动轴12的转动力传送给曲柄装置120,此处曲柄装置用于使旋转盘60沿水方向摆动。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离合器装置40包括一个加工在下驱动轴12外周上的螺纹41,一个拥有空心部分42并且与所述螺纹啮合的蜗轮,一个拥有滑动地固定在所述蜗轮43空心部分42内的细长杆构件的操纵手柄47,此处操纵手柄47配备有一个可断开蜗轮43的转动力的球键46,而且其一端拥有一个绕其外周的正齿轮44而另一端拥有一个控制钮45,另外离合器装置40还包括一个与所述正齿轮44相连的减速齿轮48。
曲柄装置120通过转换由一对锥形齿轮121和122以及一个曲柄轴123接收到的减速齿轮48的转动力而使转动盘60左右摆动,其中所述锥形齿轮和曲柄轴布置在外壳的外部。
在所述外壳20的一个外侧上连接有个与外壳高度相同的盖子190。这个盖子用于封闭曲柄轴123并且还构成了一个用于布置控制开关装置180的空间。符号191和192分别代表用于可转动地支撑曲柄轴123的一个上板和一个下板。
围绕所述曲柄轴123上端的外周可转动地固定有一个导向滚筒193。所述滚筒用于为一个拉簧提供一个导向路径,该拉簧用于消除吹风反作用力,由此来稳定风扇叶轮的摆动。曲柄臂124被连在所述曲柄轴123的上端,而且一个连杆125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曲柄臂24的端点与转动盘60的底表面之间。
连杆125沿其长度拥有多个等间距的销插孔126,以便可任意调整曲柄的角度。
在所述曲柄轴123的底端,固定着锥形齿轮121,该齿轮121与安装在减速齿轮轴一端上的锥形齿轮122相连,由此减速齿轮48的传动力被传输到所述曲柄轴123上。
通过推和拉离合器装置40的离合操纵钮45,能可控制地断开下驱动轴12的传动力。即,在风扇叶轮轴100不沿水面方向摆动的情况下,通过向外壳的外部拉出按钮45,使球键40脱离蜗轮43,从而使下驱动轴12的转动力不传送到曲柄轴123上,这样风扇叶轮将停留在其所处的位置。反之,在风扇叶轮轴100不要摆动的情况下,通过把离合操纵钮45推向外壳内部,依次借助正齿轮44、减速齿轮48和锥形齿轮121、122,把所述蜗轮43的转动力传送到曲柄轴123,这样,转动盘将摆动。
下面描述稳定器130的结构,它稳定着根据本发明得出的转动盘60的摆动。能参照图1、2和4来描述稳定器。如前所述,以前所发明的电扇是一种带有三个风扇叶轮的电扇,所以当风扇叶轮正同时摆动时,吹风量将增加而且吹风反作用力也将增加。
因此,根据本发明得出的电扇其特点是配备有一个稳定器,以平衡风扇叶轮的吹风反作用力。这个稳定器包括一个能控制风扇叶轮的不稳定摆动的拉簧,其构造如图1和2所示,它的一端固定在外壳的上板21上而另一端固定在旋转盘60的法兰底表面上,同时在拉伸状态下其长度绕过所述导向滚筒193的外周,或者,如图4所示,提供一个扭簧132,它围绕所述转动盘的圆柱部分61,它的一端牢固地固定在所述转动盘的法兰底表面上,而另一端牢固地固定在外壳的上板21的上表面上。
所述拉簧131或扭簧132通过把弹簧的弹性强加到转动盘60转动方向的反向,确确实实地用于防止由吹风反作用力的叠加效应所引起的转动盘过速转动,其中吹风反作用力被叠加到转动力上。更具体地说,通过使施加到转动盘60上的弹簧131或132的弹性力与吹风反作用力所引起的力相同,能使风扇叶轮的转动均匀。
现在,下面将描述上体与下体之间的连接关系。
由于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电扇其构造成设计成能可拆卸地用一个固定螺栓170把下体2的支撑杆54上端同轴地与上体1的下板23中心结合在一起,如果松开所述固定螺栓170,拆下下体,那么上体就能用作一个短的直立型或一个天花板型或一个墙壁型电扇,如图1、24、25、26和27所示。
-特别是关于这一点来说,控制开关装置180被布置在上体1上,而与控制开关相连的电线借助插头181和插座182连接到从下体支撑杆54的内部伸出的电线183上,如图1所示。
此外,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电扇至少有两个、最好有四个可折叠的提携手柄,如图1和23至25所示,它们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表面上,并且如图24所示,可在所述手柄的自由端上装上可360度转动的移动轮162以便四处移动。图25示出了所述手柄160不带移动轮的另一种用法。
此外,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电扇上体可以包括第二个曲柄装置1200,用于使风扇叶轮轴绕上驱动轴11垂直地摆动。如图21和22所示,第二个曲柄装置可以包括一个加工在风扇叶轮轴1000一端上的可转动螺纹1203和1206。所述蜗轮和曲柄齿轮和曲柄杆被安装在基座支架80上。在法兰62上固定有一个直立的支撑架1201,其一端可转动地支撑着所述基座支架80,而所述曲柄杆1202的下端也是可转动地固定在法兰62上。
根据以上结构,如果安装在风扇叶轮轴100一端上的主动斜摩擦轮90接收到马达M的驱动力而转动,那么固定到蜗轮1204上的曲柄齿轮1205和1206就产生移动,其中蜗轮1204还与风扇叶轮轴100的蜗轮1203相啮合,由此风扇叶轮轴100绕图22所示箭头方向摆动。
如前所述,通过保持两个轮子处于接触状态,此时由于采用了凸面形状由此可不管风扇叶轮轴100与传动马达轴11的接触角,并且通过可滑动地分别把主动斜摩擦轮30和主动斜摩擦轮90与轴11和100连接起来,另外还通过用压力弹簧33和/或93以及键槽连接35和/或95相互地把它们压在一起,就有可能在风扇叶轮轴垂直摆动的状态下传递传动力。
因此,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电扇能借助第一曲柄装置120和第二曲柄装置1200同时或单独地向所有方向送风,例如向上、下、左和右送风。
图26和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设计的一种连接在天花板上的电扇和连接在墙壁上的电扇。在这些图所示的实施例中,采用了一个具有适当结构的支架1301和/或螺旋扣1302,以便把电扇吊在墙壁上和/或天花板上,而不是连到下体2上。
从以上描述中能很好地了解到,通过采用光滑的凸面形接触面,另外还由于这个接触角能调整,那么就必然能实现驱动力从安装在传动马达轴11上的主动斜摩擦轮30传送到安装在叶轮轴100端上的主动斜摩擦轮90。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电扇还有一个优点,即,风扇叶轮的摆动移动由稳定器130来稳定。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电扇中,风扇离合装置C的操纵比较简单而且具有能使上体与下体分开的优点,因此,同一个电扇就能用作短直立型、墙壁型或天花板型电扇,而且可折叠式提携手柄160能用于使它很方便地移动。
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电扇不只限于以上所述的结构或组成部件。一个拥有能用本发明技术组成部分取代的风扇应被认为是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在以上结构中外壳空间和控制开关安装空间是独立构成的,但是通过分别把外壳的上板21与曲柄轴支撑上板191、把中部支撑板22与曲柄轴中心支撑板192以及把盖子190与外壳的侧板29结合在一起,就能使这些空间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单独的空间。
此外,通过用适当的盖子1400、1401局部地或全部地覆盖或遮掩主动斜摩擦轮与主动斜摩擦轮、每个风扇叶轮和/或风扇离合装置,就能避免其遭受损害和尘埃。但是还应知道,这个盖子仅是常规电扇的一个设计部件,因此利用这样一种盖子的结构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

Claims (32)

1.一个由一个上体和一个下体组成的电扇,其中所述下体作为一个支撑构件与所述上体可拆开地连在一起,
所述上体包括:
一个与拥有一个上板、一个中部支撑板和一个下板的圆柱外壳,这些板沿一个轴线相互之间以一定的距离水平布置,还有一个围绕所述上、中和下板的外周的壁板;
一个与所述外壳的轴线同轴地安装并且固定在所述上板与所述中部支撑板之间的驱动马达,其中马达上驱动轴的自由端穿过所述上板延伸到外壳的外部,而马达的下驱动轴穿过所述中部支撑板向下延伸;
一个转动盘,它拥用一个三叉法兰和一个可转动地绕所述上驱动轴安装的圆柱部件;
可转动地固定到所述转动盘法兰上的用作风扇叶轮轴安装基座的基座支架;
许多完全水平的绕马达上驱动轴布置的风扇叶轮轴,所述风扇叶轮轴垂直地或者以任意自由度同时地或者独立地接收上驱动轴的驱动力;
风扇离合装置,它们被布置在所述基座支架上以便每个风扇叶轮轴能独立地接收到马达的所述上驱动轴的驱动力;
一个马达离合装置,它被布置在外壳的所述中部支撑板与下板之间以便可选择地把所述下驱动轴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一个曲柄装置;
一个第一曲柄装置,它使所述转动盘在水平方向内绕马达的所述上驱动轴摆动;
一个稳定器,它用于消除风扇叶轮的吹风反作用力从而使风扇叶轮稳定地摆动;和
一个控制开关,它配备有一个安装在所述外壳一侧的断开的电插头;和所述下体包括:
一个基本平坦的基座板,它支撑着所述上体的重量;和
一个支撑杆,它包括一个牢固固定在所述基座板中心处的下空心圆柱构件,一个插入所述下圆柱构件中的可延伸的上圆柱构件和一个压缩弹簧,其中所述压缩弹簧布置在所述上圆柱构件之下,而所述上圆柱构件的上端可拆卸地固定到外壳下板的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被所述中部支撑板分成一个上空间和下空间,而驱动马达与外壳轴同轴地布置在上空间内并且拥有一个上驱动轴和一个下驱动轴,另外有一个用于断开所述下驱动轴传动力的离合器装置被安装在所述下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另外还包括一个马达冷却风扇,所述马达冷动风扇在所述外壳的所述上空间内固定在马达下驱动轴的外周上,而且在所述外壳的所述上板、中部支撑板和下板上加工有几个通风孔以防止马达过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驱动轴和下驱动轴是一个单体,并且由传动马达同时驱动,所述上驱动轴借助一对斜摩擦轮驱动每个风扇叶轮轴,而所述下传动借助离合器装置使转动盘向左或向右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盘的每个法兰前端借助斜度调整螺栓可转动地固定有基座支架,用于安装风扇叶轮轴,风扇叶轮轴各自完全水平地布置在所述基座支架上,以使安装在其一端上的主动斜摩擦轮可接收安装在驱动轴上自由端上的主驱动斜摩擦轮的传动力,而风扇叶轮分别连接在所述风扇叶轮轴的另一端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分别固定在驱动轴一端及风扇叶轮轴一端上的所述主动斜摩擦轮和主动斜摩擦轮的斜表面中至少有一个是光滑的凸面形斜表面,因此所述斜表面就能由于两个轮子之间是点接触,可不顾其间沿垂向接触角的变化而进行驱动力的传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主动斜摩擦轮和/或主动斜摩擦轮的锥形轴套构件的斜外壳面最好用具有足够弹性、硬度及耐磨性的而且其表面相当光滑的弹性橡胶板或弹性合成树脂板覆盖或加工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上驱动轴和风扇叶轮轴的自由端两个上都有一个半圆形斜齿轮用于传递其间的驱动力。
9.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通过弹性地安装压缩弹簧,同时在凸台构件的底表面处插入轴承并且用键槽连接把传动轮与驱动轴连接起来,或者通过弹性地安装压缩弹簧同时在凸台构件的底表面处插入轴承并用键槽连接把传动轮与风扇叶轮轴连接起来,如此使所述两个斜摩擦轮相互施加压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另外还包括许多提携手柄,它们绕外壳轴可折叠地固定在外壳的所述下板的底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携手柄在其自由端上装有可360度转动的滚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下支架、一个上支架、一个操纵旋钮和一个主体部件,其中所述下支架借助螺栓固定在基座支架上,并且包括有一个连接凸块和一个空心柱,所述空心柱上有一个斜坡和在所述斜坡上端及下端处的凹槽,所述上支架通过用一个轴销84a把一个加工在其一侧上的凹槽与所述连接凸块啮合在一起,从而与所述下支架可转动地连在一起,而且所述上支架还包括一个可转动地插入所述空心柱的柱杆和能沿所述斜坡的斜面引导前进的销杆,由此用作一个偏心装置,所述操纵旋钮与所术柱杆相连,而所述主体部件可转动地支撑着风扇叶轮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与权利要求12所限定的风扇离合装置的上和下支架相同的上支架和下支架,一个固定到所述下支架的螺线管,一个在其一端拥有断开部件并且能借助所述螺线管滑动的操作杆,一个绕所述操作杆中部固定的所述螺线管的连接板,一个绕所述操作杆外周安装的回动弹簧,安装在下支架上压缩所述回动弹簧的并且用作所述操作杆滑动导向块的支撑支架,一个拥有一个上部构件和一个下部构件的断开杆,其中所述上部构件固定在上支架上,而所述下部构件接触所述楔形断开部件的斜表面并且可通过开孔和压缩弹簧而上下滑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离合装置包含有与权利要求12中所限定的离合装置上和下支架相同的上支架和下支架,一个连在下支架上的螺线管,一个上端由上支架处的销杆支撑的操作杆,一个绕所述操作杆中部固定的所述螺线管的连接板,和压缩弹簧。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垂直地与基座支架整体地结合在一起的下支架,一个其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下支架上部而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撑着风扇叶轮轴并且拥有一个操纵杆的上支架,一个弹性布置在所述操纵杆与下支架之间的压缩弹簧,和一个拥有压下构件的断开手柄,通过压下所述操纵杆,所述压下构件可使所述上支架绕轴销旋转。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布置在基座支架上的下支架,一个安装在所述下支架上表面上、在两端都拥有端板的并且在其内周的顶部和底部都有楔形槽的圆柱,一个可转动地支撑着在其中部带有无油衬套的风扇叶轮轴的、并且在其外圆周的顶部和底部两处都拥有可分别插入所述楔形槽的楔子的滑块,一个拥有大螺距的可旋转到所述端板上的操作构件,一个固定在所述操作构件外圆周一侧上的断开手柄,和一个弹性插入所述端板与滑块之间的压缩弹簧。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布置在基座支架之上的下支架,一个在其两端处都拥有端板并且固定在所述下支架的顶表面上的圆柱,一个用位于其中间部分的无油衬套可转动地支撑着风扇叶轮轴的滑块,一个其底端穿过所述圆柱的上表面并且被固定在所述滑块外圆周上的断开手柄,和一个弹性地插入端板与滑块之间的压缩弹簧,在圆柱的顶表面上加工有一个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由一个长形孔、一个短孔和一个连接孔组成,断开手柄能通过所述导向孔移动。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布置在基座支架上的上支架,一个固定在所述下支架上并且在其两端均有开口环的圆柱,一个可转动地支撑着风扇叶轮轴并且用无油衬套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圆柱内的滑块,一个其底端穿过所述加圆柱的上表面固定在所述滑块外圆周上的断开手柄,一个弹性地插在所述滑块右侧与右开口环之间的压缩弹簧,围绕无油衬套插入的贮油过滤器,一个漏油吸收过滤器,一个防漏油盖,一个防漏油橡胶板和一个钢垫圈,这后四个构件被用于防止漏油。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布置在基座支架之上的下支架,一个安装在所述下支架之上并且通过用水平横构件把垂直导轨或导槽顶部连接起来而构成的上支架,一个支撑着风扇叶轮轴并且被布置的以便能沿上支架的所述导轨内侧滑上和滑下的滑块,一个弹性地插在横构件与所述滑块上表面之间的压缩弹簧,一个固定在把所述导轨的两个侧部水平地连在一起的连接板中部处的支撑构件,一个下部旋转到所述支撑构件上的断开手柄,一个支撑着所述滑块的下部并且被制成象杠杆一样绕支撑轴工作的操纵杆,其中所述支撑轴水平地固定在所述左和右导轨之间,和一个弹性地插在所述操纵杆的下表面与下支架的上表面之间的压缩弹簧。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布置在基座支架之上的下支架,一个安装在所述下支架的上表面之上并且拥有一个止动件的外壳,一个可绕所述外壳内部转动轴转动的并且偏心支撑着风扇叶轮轴的、而且还拥有围绕其外周的部分蜗轮齿的圆柱,一个垂直安装在外壳上的断开手柄,其中所述断开手柄的下端拥有与所述蜗轮齿相啮合的螺纹而且在其顶部的一侧还拥有一个销杆,以便通过撞击所述止动件来约束手柄的转动量。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布置在基支架之上的下支架,一个安装在所述下支架的上表面之上而且其两侧均有凹槽的外壳,一个可绕所述外壳内的转动轴转动的、在其一端加工有一个外齿槽而在其另一端加工有一个可插入所述凹槽的支撑构件的并且偏支撑着风扇叶轮轴的柱杆,一个在其外周的一端上拥有可插入所述凹槽的支撑构件并且在其内周上拥有与所述柱杆的所述外齿槽相啮合的内齿槽的支撑环,一个可旋到所述外壳上而且其下端与所述柱杆整体结合在一起的连接部件相接触的断开手柄,和弹性地插在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外壳上端之间的压缩弹簧。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可转动地固定在风扇叶轮轴一端上并在其间插有轴承的主动斜摩擦轮,一个加工在所述主动斜摩擦轮的凸台部分上的环形法兰,一个共轴地安装在风扇叶轮轴上的用于可操纵地断开所述主动斜摩擦轮与主动斜摩擦轮的电磁离合装置,所述电磁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下支架上的磁轭、一个共轴安装在风扇叶轮轴上并由所述轭支撑的转子、一个薄板和压缩弹簧,其中通过磁化或去磁所述电磁离合器能使所述薄板可操纵地接触或脱离转子的表面,而且所述弹簧弹性地环绕布置在加工在所述薄板上的销杆的前端并且是可移动地插入传动轮的所述环形法兰上。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到基座支架上的下支架,一个可转动地支撑着风扇叶轮并且借助一个轴销可转动地与所述下动架相连的上支架,一个施加转动力以便使上支架能绕所述轴销转动的压缩弹簧,一个覆盖住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的盖子,和一个其一端牢固地固定在上支架上而另一端通过一个加工在所述盖子上的导向通道延伸到所述盖子外部的操纵手柄,所述导向通道包括一个长孔,所述长孔在其长度的中间处有一个使用时不可逆的颈部,以便当手柄移位时能牢固地约束手柄。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包括一个用于控制风扇叶轮不稳定摆动的拉簧,所述拉簧一端固定在外壳的上板上,而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盘法兰的底表面上,同时在拉伸状态下其长度绕过导向滚筒的外周,或者,所述稳定器包括一个扭簧,所述扭簧环绕安装在所述转动盘的圆柱部件上,所述扭簧的一端牢固地固定在所述转动盘的法兰底表面上,而另一端牢固地固定在外壳上板的上表面上。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装置包括一个加工在马达下驱动轴外周上的螺纹,一个拥有空心部分并且与所述螺纹啮合的蜗轮,一个操纵手柄和一个减速齿轮,其中所述操纵手柄拥有一个滑动固定在所述蜗轮空心部分内的细长杆构件,并且配备有一个球键用于断开蜗轮的传动力,而且所述操纵手柄一端绕其外周有一个正齿轮,而另一端有一个控制钮,所述减速齿轮与所述正齿轮相连。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术控制开关装置布置在上体上,而且与控制开关相连的电线借助一个插头和一个插座可断开地与从下体支撑杆内部延伸出的电线相连。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所述上体另外还包括第二曲柄装置,用于使风扇叶轮轴沿垂向摆动。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曲柄装置包括一个加工在风扇叶轮轴一端上的可转动螺纹,一个与所述螺纹啮合的蜗轮,许多减速齿轮和/或操纵曲柄杆的曲柄齿轮。
29.电扇,包括:
一个圆柱外壳,它拥有一个上板、一个中部支撑板和一个下板,这些板沿一个轴线相互以一定的距离水平布置,并且有一个围绕所述上、中和下板外圆周的壁板;
一个驱动马达,它同轴地安装到所述外壳的轴上并且固定在所述上板与所述中部支撑板之间,其中马达上驱动轴的自由端穿过所述上板延伸到外壳的外侧,而马达的下驱动轴穿过所述中部支撑板向下延伸;
一个转动盘,它拥有一个三叉法兰和一个绕所述上驱动轴可转动安装的圆柱部件;
基座支架,它可转动地固定到所述转动盘的法兰上并且用作风扇叶轮轴的安装基座;
多个风扇叶轮轴,它们绕马达上驱动轴水平布置并且垂直地或以任意角度地同时地或独立地接收上驱动轴的传动力;
风扇离合装置,它们布置在所述基座支架上,以便每个风扇叶轮轴能独立地接收马达的所述上驱动轴的驱动力;
一个马达离合器装置,它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与外壳下板之间,以便能随意地把所述下驱动轴的传动力传递给第一曲柄装置;
一个第一曲柄装置,它使所述转动盘绕马达的所述上驱动轴沿水平方向摆动;
一个稳定器,它用于消除风扇叶轮的吹风反作用力,从而使风扇叶轮的摆动移动稳定;和
多个提携手柄,它们以外壳的轴为中心,可折叠地固定在外壳的所述下板的底部上;和
一个控制开关,它配备有一个安装在所述外壳一侧上的断电接头。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扇,其特征在于,另外还包括移动轮,它们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提携手柄的每端上。
31.一个电风扇,包含有一个上体和一个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上体之上的支撑支架,所述上体包括:
一个圆柱包壳,它拥有一个上板、一个中部支撑板和一个下板,这些板沿一个轴线相互以一定的水平距离布置,而且还有一个围绕所述上板、中板和下板外圆周的壁板;
一个传动马达,它与所述外壳的轴线同轴地安装,并且固定在所述上板与所述中部支撑板之间,其中马达上驱动轴的自由端穿过所述上板延伸到外壳的外部,而马达的下驱动轴穿过所述中部支撑板向下延伸;
一个转动盘,它拥有一个三叉法兰和一个可转动地绕所述上驱动轴安装的圆柱部件;
基座支架,它们可转动地固定到所述转动盘的法兰上,并且用作风扇叶轮轴的安装基座;
多个风扇叶轮轴,它们绕马达的上驱动轴水平布置,并且垂直地或以任意角度同时地或独立地接收上驱动轴的传动力;
风扇离合装置,它们布置在所述基座支架上以便每个风扇叶轮轴能独立地接收马达的所述上驱动轴的驱动力;
一个马达离合器装置,它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与外壳下板之间,以便能随意地把所述下驱动轴的传动传递给第一曲柄装置;
一个第一曲柄装置,它使所述转动盘绕马达的所述上驱动轴沿水平方向摆动;
一个稳定器,用于消除风扇叶轮的吹风反作用力,从而使风扇叶轮的摆动移动稳定;和
一个控制开关,它配备有一个安装在所述外壳一侧处的断电接头;和
所述支撑支架包含有一个连接支架和/或螺旋扣,它使用这种结构以便能把所述上体吊到墙壁或天花板上。
32.一个电扇,它包含有一个传动马达、一个固定在所述传动马达轴的前端上并且基本上是锥形的主动斜摩擦轮和许多风扇叶轮轴,所述风扇叶轮轴的端部所拥有的主动斜摩擦轮通过与所述主动斜摩擦轮进行摩擦接触来接收驱动力,所述电扇的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摩擦轮和传动摩擦轮的斜接触面中至少有一个是带有弹性的光滑凸面形表面。
CN94194836A 1993-12-13 1994-12-13 电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1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19930027516A KR960009748B1 (ko) 1993-12-13 1993-12-13 선풍기
KR1993/27516 1993-1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66A true CN1141666A (zh) 1997-01-29
CN1061134C CN1061134C (zh) 2001-01-24

Family

ID=19370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948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134C (zh) 1993-12-13 1994-12-13 电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000910A (zh)
KR (1) KR960009748B1 (zh)
CN (1) CN1061134C (zh)
AU (1) AU1250195A (zh)
WO (1) WO199501686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3494A (zh) * 2019-04-13 2019-07-23 烟台华力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除尘功能usb台扇
CN110131195A (zh) * 2019-04-03 2019-08-16 江山市合硕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桌用usb台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3548B1 (en) * 2000-09-11 2003-03-18 Li-Yen Wang Lin Multi-functional electric fan
US6682308B1 (en) 2002-08-01 2004-01-27 Kaz, Inc. Fan with adjustable mount
US20060039809A1 (en) * 2004-08-19 2006-02-23 Robin Fan Worm-gear type ceiling fan motor
CN204553288U (zh) * 2015-04-10 2015-08-12 浙江久友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的多重摇头结构
EP3374612B1 (en) * 2015-11-11 2020-08-05 Baruffaldi S.p.A. Apparatus for actua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rotation of blades of fans for cooling the coolant in machines/vehicles.
JP6342953B2 (ja) * 2016-06-17 2018-06-13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電動機
CN108105162A (zh) * 2017-12-08 2018-06-01 成都海之译翻译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识别装置中的风扇固定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4540A (en) * 1908-09-14 1914-04-28 Eck Dynamo And Motor Company Fan.
DE1018186B (de) * 1953-05-05 1957-10-24 Siemens Ag Selbsttaetig hin- und herschwenkbarer, elektromotorisch getriebener Tischluefter
GB2136877A (en) * 1983-03-21 1984-09-26 Hsieh Fa Lien Electric fans
GB2214232B (en) * 1988-01-06 1991-08-21 Moon Seong Do Electric fan apparatu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1195A (zh) * 2019-04-03 2019-08-16 江山市合硕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桌用usb台扇
CN110131195B (zh) * 2019-04-03 2020-06-05 温州市仿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桌用usb台扇
CN110043494A (zh) * 2019-04-13 2019-07-23 烟台华力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除尘功能usb台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000910A (en) 1999-12-14
AU1250195A (en) 1995-07-03
KR950019236A (ko) 1995-07-22
WO1995016861A1 (en) 1995-06-22
CN1061134C (zh) 2001-01-24
KR960009748B1 (ko) 1996-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4938C (zh) 与重物组件一起使用的安全保护器械
CN1061134C (zh) 电扇
CN1219500C (zh) 包括至少一个受驱转动滚轮的按摩装置
CN108644571A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仪器支架
CN1481156A (zh) 转动型摄像机设备
CN1718497A (zh) 动力单元
CN101080579A (zh) 用于将传动轴支撑在壳体中的轴承组件
CN1219455A (zh) 桶抛光装置和桶抛光方法
CN1572134A (zh) 草坪修剪装置
CN1121001C (zh) 臂垫
CN206943747U (zh) 一种叉剪式升降摄像机云台
CN208703733U (zh) 一种耐热型环保灯具
CN1187009C (zh) 椅子
CN206980597U (zh)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化妆品乳液搅拌机
CN206904693U (zh) 一种室内设计用落地灯具
CN215782809U (zh) 方便维护的电池材料搅拌设备
CN106040072A (zh) 一种一字型往复式搅拌器
CN206715740U (zh) 磁力驱动的搅拌机
CA2945441A1 (en) High volume pond pump
CN213617478U (zh) 一种高效灰土拌合机
CN111001338A (zh) 一种化工产品加工用混合装置
CN206445956U (zh) 砂浆搅拌机
CN2607354Y (zh) 改进型卷布机
CN218012378U (zh) 一种地下室漏水堵漏灌浆料用混合装置
CN215611263U (zh) 一种强附着烤漆分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