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5072B - 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65072B
CN114165072B CN202111667854.1A CN202111667854A CN114165072B CN 114165072 B CN114165072 B CN 114165072B CN 202111667854 A CN202111667854 A CN 202111667854A CN 114165072 B CN114165072 B CN 1141650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frame
repairing
pressing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78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65072A (zh
Inventor
余世好
刘小松
王来永
王东霞
李振起
苏扬
宋相旗
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6678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65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65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5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65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5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机架体、转动支臂组件、包裹填充组件和输料件;所述包裹填充组件包括弧形部、外弧端口、导料孔和按压件;所述弧形部中空设置且弧形部的内弧壁具有挠性,两个弧形部能够合扣成一个用于包覆于框架柱外部的筒体;所述外弧端口开设在弧形部的外弧面上,按压件以弧形部轴线方向为行程滑动设在弧形部内部,且按压件的一端穿过外弧端口延伸至弧形部外部;所述按压件能够推压弧形部的内弧壁,所述按压件开设在弧形部顶部侧壁上并延伸至弧形部内弧壁。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利用修复料填充框架柱的震损部并避免材料浪费,同时对修复料夯实以提高框架柱修复的强度,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中,通常利用框架柱作为承载支柱;而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是主要的竖向支撑结构。框架柱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其在受到外部物件撞击而产生振动,在振动过程中混凝土容易产生掉落,从而在框架柱形成震损及凹坑,导致框架柱的支撑强度降低。
为了使得框架柱继续使用需要对框架柱的凹坑处进行修复,其修复的方法是通过将凹坑的两侧通过连接件连接起来或者通过修复料填充凹坑使其处于完成状态;采用修复料填充凹坑是直接将修复料注入至凹坑,但是震损及凹坑内的修复料容易溢满而滴落,从而造成浪费而且修复料内由于内部不紧密导致填充后强度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及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包括机架体、转动支臂组件、包裹填充组件和输料件,所述转动支臂组件为两个且相对转动设在机架体的支柱上,所述包裹填充组件为两个并分别对应设在两个转动支臂组件远离机架体的端部上;
所述包裹填充组件包括弧形部、外弧端口、导料孔和按压件;
所述弧形部中空设置且弧形部的内弧壁具有挠性,两个弧形部能够合扣成一个用于包覆于框架柱外部的筒体;
所述外弧端口开设在弧形部的外弧面上,按压件以弧形部轴线方向为行程滑动设在弧形部内部,且按压件的一端穿过外弧端口延伸至弧形部外部;
所述按压件能够推压弧形部的内弧壁,所述按压件开设在弧形部顶部侧壁上并延伸至弧形部内弧壁;
所述输料件设在机架体上,输料件通过导料管体与导料孔相连接且输料件能够向导料孔输送修复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包裹填充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板条且两个连接板条分别设在弧形部的两边侧壁上,连接板条上具有通孔。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连接板条的端面和弧形部上下端的内弧壁上均附有一层密封件,所述弧形部内弧壁上的密封件端面与弧形部内弧壁相齐平。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按压件包括固定弧形架、滑移座、按压杆和按压抵持件,所述固定弧形架设在弧形部内并位于外弧端口处,所述滑移座为两个并分别设在固定弧形架的两端部,滑移座与弧形部内部侧壁上下滑动配合;所述按压杆设在固定弧形架上且按压杆由弧顶径向贯穿固定弧形架;所述按压杆一端延伸至弧形部内部且另一端穿过外弧端口延伸至弧形部外部;按压抵持件设在按压杆延伸至弧形部内的端部并用于抵持弧形部的内弧壁上;按压杆的外端部设有压板。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按压抵持件为弧形板体且按压抵持件抵持弧形部内弧壁的端面上分布有减摩滚珠。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转动支臂组件包括半圆安装卡箍、连接筒柱、侧支杆和转接件,所述半圆安装卡箍为弧形结构且用于卡套其中一个包裹填充组件外壁;所述连接筒柱设在半圆安装卡箍上并与导料孔相对应,连接筒柱与导料管体的端部相连且连接筒柱用于将修复料导引至导料孔内;所述侧支杆设在半圆安装卡箍的一端部并与转接件相连接,所述转接件能够自身转动并滑套在机架体的杆柱上,机架体上设有用于调节转接件高度的升降调节组件。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转接件包括外圈体、内圈和转动滚珠,所述外圈体固定连接在侧支杆端部,所述内圈位于外圈体内部且两者之间具有转动滚珠;所述内圈内部具有多个内凹滑槽,内凹滑槽用于滑扣于机架体杆柱上的凸棱,内圈底部与升降调节组件相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丝杆件、螺旋连接座和驱动件,所述丝杆件竖向转动设在机架体侧部,驱动件设在机架体侧部且输出端与升降调节组件一端部相连接;所述螺旋连接座设在丝杆件上并与之螺旋配合,所述螺旋连接座侧部与转动支臂组件相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还包括上撑托部件,所述上撑托部件设在机架体顶部且上撑托部件包括顶托板、顶托气缸和导向弧口,所述顶托板和顶托气缸设在机架体顶部且顶托气缸用于调节顶托板的高度,所述导向弧口设在顶托板侧部并能够套在框架柱外部。
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框架柱的凹坑内杂料清理完全;步骤5:将整个装置移动至框架柱侧部;并拨动转动支臂组件旋转使得两个包裹填充组件卡套在框架柱上;步骤3:将两个包裹填充组件边缘部通过螺栓紧固而包裹框架柱上的凹坑;步骤4:控制输料件输送修复料并由导料孔导入凹坑内;填满后,通过拨动按压件上下移动并按压按压件,按压件挤压凹坑内的修复料使其填充紧密;步骤5:待修复料干燥后,将包裹填充组件从框架柱拆卸,即完成框架柱震损处的修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两个包裹填充组件将框架柱的震损包裹后进行修复料的填充,可有效避免填充的修复料在震损部溢出,可充分利用修复料而避免浪费;
2、本发明通过按压件的设置能够对震损部内的修复料进行按压夯实以增加修复料与框架柱的连接强度;
3、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利用修复料填充框架柱的震损部并避免材料浪费,同时对修复料夯实以提高框架柱修复的强度,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包裹填充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按压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转动支臂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机架体1、上撑托部件2、顶托板21、顶托气缸22、导向弧口23、转动支臂组件3、半圆安装卡箍31、连接筒柱32、侧支杆33、转接件34、外圈体341、内圈342、内凹滑槽343、转动滚珠344、包裹填充组件4、弧形部41、外弧端口43、导料孔44、按压件45、固定弧形架451、滑移座452、按压杆453、按压抵持件454、压板455、减摩滚珠456、密封件46、输料件5、导料管体53、升降调节组件6、丝杆件61、螺旋连接座62、驱动件63、框架柱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包括机架体1、转动支臂组件3、包裹填充组件4和输料件5,所述转动支臂组件3为两个且相对转动设在机架体1的支柱上,所述包裹填充组件4为两个并分别对应设在两个转动支臂组件3远离机架体1的端部上;所述包裹填充组件4包括弧形部41、外弧端口43、导料孔44和按压件45,所述弧形部41中空设置且弧形部41的内弧壁具有挠性,两个弧形部41能够合扣成一个用于包覆于框架柱7外部的筒体,所述外弧端口43开设在弧形部41的外弧面上,按压件45以弧形部41轴线方向为行程滑动设在弧形部41内部,且按压件45的一端穿过外弧端口43延伸至弧形部41外部,所述按压件45能够推压弧形部41的内弧壁,所述按压件45开设在弧形部41顶部侧壁上并延伸至弧形部41内弧壁;所述输料件5设在机架体1上,输料件5通过导料管体53与导料孔44相连接且输料件5能够向导料孔44输送修复料;其中,输料件5为料泵以及存储修复料的料槽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中,房屋建筑的框架柱7所在部通过两个包裹填充组件4所包裹;由于两个包裹填充组件4所在的两个转动支臂组件3与机架体1转动连接,两个包裹填充组件4对卡式包裹在框架柱7上;通过输料件5向导料孔44处输送用于填充框架柱7上凹坑的修复料;修复料经过导料孔44进入两个导料孔44之间并置于框架柱7侧壁上的凹坑内,由于两个弧形部41的包裹,从而修复料不会掉落;随着凹坑内的修复料增多,弧形部41内弧壁处于鼓胀状态;通过推压按压件45而按压件45给予外弧端口43一个向凹坑内移动的推力,从而挤压凹坑内的修复料,挤压后,再通过输料件5向凹坑内输送修复料,如此往复几次,使其填充后的凹坑更为精密充实;提高修复料与原有的框架柱7内的物质连接强度;由于按压件45能够在外弧端口43内上下滑动,从而可对凹坑的多处位置进行压紧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包裹填充组件4还包括两个连接板条42且两个连接板条42分别设在弧形部41的两边侧壁上,连接板条42上具有通孔;其中,连接板条42上的通孔能够在两个弧形部41合扣时,通过与螺栓配合实现两个弧形部41的对卡紧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板条42的端面和弧形部41上下端的内弧壁上均附有一层密封件46,所述弧形部41内弧壁上的密封件46端面与弧形部41内弧壁相齐平;其中,在两个弧形部41卡套在框架柱7上时,由于密封件46受到挤压而密封贴合在框架柱7上,从而增加弧形部41边缘与框架柱7外壁的密封性,避免在挤压修复料时修复料由两个弧形部41与框架柱7接触的边缘脱出;避免修复料的浪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按压件45包括固定弧形架451、滑移座452、按压杆453和按压抵持件454,所述固定弧形架451设在弧形部41内并位于外弧端口43处,所述滑移座452为两个并分别设在固定弧形架451的两端部,滑移座452与弧形部41内部侧壁上下滑动配合;所述按压杆453设在固定弧形架451上且按压杆453由弧顶径向贯穿固定弧形架451;所述按压杆453一端延伸至弧形部41内部且另一端穿过外弧端口43延伸至弧形部41外部;按压抵持件454设在按压杆453延伸至弧形部41内的端部并用于抵持弧形部41的内弧壁上;按压杆453的外端部设有压板45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滑移座452在弧形部41内部滑动,使得固定弧形架451能够上下滑动,而按压杆453能够上下滑动,其次,操作人员按压或外部机器按压压板455,可使得按压抵持件454挤压弧形部41的内弧壁,使其向框架柱7的凹坑内凹陷挤压修复料;并且按压杆453的上下移动可实现多处挤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按压抵持件454为弧形板体且按压抵持件454抵持弧形部41内弧壁的端面上分布有减摩滚珠456;通过减摩滚珠456的设置能够在固定弧形架451上下移动时减小按压抵持件454与弧形部41内弧壁的摩擦阻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转动支臂组件3包括半圆安装卡箍31、连接筒柱32、侧支杆33和转接件34,所述半圆安装卡箍31为弧形结构且用于卡套其中一个包裹填充组件4外壁;所述连接筒柱32设在半圆安装卡箍31上并与导料孔44相对应,连接筒柱32与导料管体53的端部相连且连接筒柱32用于将修复料导引至导料孔44内;所述侧支杆33设在半圆安装卡箍31的一端部并与转接件34相连接,所述转接件34能够自身转动并滑套在机架体1的杆柱上,机架体1上设有用于调节转接件34高度的升降调节组件6;通过半圆安装卡箍31卡套在包裹填充组件4上而便于将包裹填充组件4从转动支臂组件3上拆卸更换,其次,由于转接件34能够滑套在机架体1的杆柱上,从而可通过升降调节组件6调节包裹填充组件4的高度并适应凹坑位于框架柱7上的高度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转接件34包括外圈体341、内圈342和转动滚珠344,所述外圈体341固定连接在侧支杆33端部,所述内圈342位于外圈体341内部且两者之间具有转动滚珠344;所述内圈342内部具有多个内凹滑槽343,内凹滑槽343用于滑扣于机架体1杆柱上的凸棱,内圈342底部与升降调节组件6相连接;通过内凹滑槽343与机架体1的杆柱滑动以及外圈体341与内圈342之间通过滚珠转动,从而可实现在机架体1的杆柱上滑动调节高度以及自身转动实现两个包裹填充组件4的合扣;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调节组件6包括丝杆件61、螺旋连接座62和驱动件63,所述丝杆件61竖向转动设在机架体1侧部,驱动件63设在机架体1侧部且输出端与升降调节组件6一端部相连接;所述螺旋连接座62设在丝杆件61上并与之螺旋配合,所述螺旋连接座62侧部与转动支臂组件3相连接;通过驱动件63驱动丝杆件61转动并利用丝杆件61与螺旋连接座62的螺旋配合使得转动支臂组件3及包裹填充组件4升降,驱动件63为电机或气动马达。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装置还包括上撑托部件2,所述上撑托部件2设在机架体1顶部且上撑托部件2包括顶托板21、顶托气缸22和导向弧口23,所述顶托板21和顶托气缸22设在机架体1顶部且顶托气缸22用于调节顶托板21的高度,所述导向弧口23设在顶托板21侧部并能够套在框架柱7外部;通过顶托气缸22的伸缩使得顶托板21升降,进而顶托板21能够抵在框架柱7所支撑的物件底部,从而减小框架柱7承受的载荷。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布的结构;还公布了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框架柱7的凹坑内杂料清理完全;步骤2:将整个装置移动至框架柱侧部;并拨动转动支臂组件3旋转使得两个包裹填充组件4卡套在框架柱7上;步骤3:将两个包裹填充组件4边缘部通过螺栓紧固而包裹框架柱7上的凹坑;步骤4:控制输料件5输送修复料并由导料孔44导入凹坑内;填满后,通过拨动按压件45上下移动并按压按压件45,按压件45挤压凹坑内的修复料使其填充紧密;步骤5:待修复料干燥后,将包裹填充组件4从框架柱7拆卸,即完成框架柱震损处的修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包括机架体、转动支臂组件、包裹填充组件和输料件,所述转动支臂组件为两个且相对转动设在机架体的支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填充组件为两个并分别对应设在两个转动支臂组件远离机架体的端部上;
所述包裹填充组件包括弧形部、外弧端口、导料孔和按压件;
所述弧形部中空设置且弧形部的内弧壁具有挠性,两个弧形部能够合扣成一个用于包覆于框架柱外部的筒体;
所述外弧端口开设在弧形部的外弧面上,按压件以弧形部轴线方向为行程滑动设在弧形部内部,且按压件的一端穿过外弧端口延伸至弧形部外部;
所述按压件能够推压弧形部的内弧壁,所述按压件开设在弧形部顶部侧壁上并延伸至弧形部内弧壁;
所述输料件设在机架体上,输料件通过导料管体与导料孔相连接且输料件能够向导料孔输送修复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填充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板条且两个连接板条分别设在弧形部的两边侧壁上,连接板条上具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条的端面和弧形部上下端的内弧壁上均附有一层密封件,所述弧形部内弧壁上的密封件端面与弧形部内弧壁相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包括固定弧形架、滑移座、按压杆和按压抵持件;
所述固定弧形架设在弧形部内并位于外弧端口处,所述滑移座为两个并分别设在固定弧形架的两端部,滑移座与弧形部内部侧壁上下滑动配合;
所述按压杆设在固定弧形架上且按压杆由弧顶径向贯穿固定弧形架;
所述按压杆一端延伸至弧形部内部且另一端穿过外弧端口延伸至弧形部外部;
按压抵持件设在按压杆延伸至弧形部内的端部并用于抵持弧形部的内弧壁上;按压杆的外端部设有压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抵持件为弧形板体且按压抵持件抵持弧形部内弧壁的端面上分布有减摩滚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臂组件包括半圆安装卡箍、连接筒柱、侧支杆和转接件;
所述半圆安装卡箍为弧形结构且用于卡套其中一个包裹填充组件外壁;所述连接筒柱设在半圆安装卡箍上并与导料孔相对应,连接筒柱与导料管体的端部相连且连接筒柱用于将修复料导引至导料孔内;
所述侧支杆设在半圆安装卡箍的一端部并与转接件相连接,所述转接件能够自身转动并滑套在机架体的杆柱上;
机架体上设有用于调节转接件高度的升降调节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外圈体、内圈和转动滚珠;
所述外圈体固定连接在侧支杆端部,所述内圈位于外圈体内部且两者之间具有转动滚珠;
所述内圈内部具有多个内凹滑槽,内凹滑槽用于滑扣于机架体杆柱上的凸棱,内圈底部与升降调节组件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丝杆件、螺旋连接座和驱动件;
所述丝杆件竖向转动设在机架体侧部,驱动件设在机架体侧部且输出端与升降调节组件一端部相连接;
所述螺旋连接座设在丝杆件上并与之螺旋配合,所述螺旋连接座侧部与转动支臂组件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撑托部件,所述上撑托部件设在机架体顶部且上撑托部件包括顶托板、顶托气缸和导向弧口;
所述顶托板和顶托气缸设在机架体顶部且顶托气缸用于调节顶托板的高度,所述导向弧口设在顶托板侧部并能够套在框架柱外部。
10.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框架柱的凹坑内杂料清理完全;
步骤2:将整个装置移动至框架柱侧部;并拨动转动支臂组件旋转使得两个包裹填充组件卡套在框架柱上;
步骤3:将两个包裹填充组件边缘部通过螺栓紧固而包裹框架柱上的凹坑;
步骤4:控制输料件输送修复料并由导料孔导入凹坑内;填满后,通过拨动按压件上下移动并按压按压件,按压件挤压凹坑内的修复料使其填充紧密;
步骤5:待修复料干燥后,将包裹填充组件从框架柱拆卸,即完成框架柱震损处的修复。
CN202111667854.1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4165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7854.1A CN114165072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7854.1A CN114165072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5072A CN114165072A (zh) 2022-03-11
CN114165072B true CN114165072B (zh) 2023-02-17

Family

ID=80488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7854.1A Active CN114165072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6507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6004197A1 (en) * 1994-08-01 1996-02-15 Xxsys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inforcing vertical columns
CN101736909A (zh) * 2009-12-07 2010-06-16 广州大学 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方法
CN107620485A (zh) * 2017-11-02 2018-01-23 泰昌建设有限公司 建筑物柱体修复用模板框架和施工方法
KR102171745B1 (ko) * 2018-05-11 2020-10-29 인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지진대비 콘크리트기둥 보수방법
CN113152789A (zh) * 2021-05-13 2021-07-23 郭良红 一种高强度建筑混凝土柱浇筑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5072A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50002U (zh) 一种锂电池注液封装设备
CN114165072B (zh) 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装置及方法
CN111576805A (zh) 一种建筑用墙面粉刷装置
CN208616900U (zh) 一种自动上料设备
CN114103228A (zh) 一种金属回收加工系统
CN210926185U (zh) 一种圆柱锂电池盖帽组装机
CN115255794B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焊接平台
CN115638295B (zh) 一种扩口式钢管总成及生产装置
CN215469265U (zh) 一种液压驱动卷筒法兰板焊接防变形系统
CN214040052U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基坑工程监测装置
CN210998485U (zh) 一种汽车阀套生产用套胶圈机
CN110154129B (zh) 一种灵活调节的外壳加工夹具
CN113109187A (zh) 一种建筑材料强度的检测装置
CN218982780U (zh) 一种预制桩和裙板的装配机
CN114482490B (zh) 一种建筑工程墙体贴附用定位施工装置
CN219884161U (zh) 一种pet塑料瓶自动封盖装置
CN217194843U (zh)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自动化调节夹具
CN219985906U (zh) 一种钢结构用压板机
CN218487690U (zh) 一种压上下双轴承的机构
CN217475279U (zh) 一种螺母垫片压合机
CN219299311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矿山后台架
CN219469691U (zh) 一种新型润滑脂灌装机
CN210476134U (zh) 一种自动拧螺栓机
CN216531176U (zh) 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的限位装置
CN21666688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