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9994B - 混气罐及具有其的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混气罐及具有其的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9994B
CN114159994B CN202011412424.0A CN202011412424A CN114159994B CN 114159994 B CN114159994 B CN 114159994B CN 202011412424 A CN202011412424 A CN 202011412424A CN 114159994 B CN114159994 B CN 1141599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inlet
air
pipe
gas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24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59994A (zh
Inventor
何明
吴卫平
郑跃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124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9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9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9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59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9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气罐及具有其的净水器,所述混气罐包括:罐体内具有混气腔,进水管的出水端设在混气腔内,连通件连接在进水管的出水端,连通件上形成有多个沿轴向方向贯通连通件的流体通道,每个流体通道均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出气孔,回气管的一端与混气腔的上部空间相连通且另一端与出气孔相连,出水管与罐体相连用于排出混气腔内的溶气水。根据本发明的混气罐,通过在罐体内设置进水管、出水管、回气管和连通件,提高了混气罐的实用性,使生活水出水中增加了微气泡,提升了混气罐的混气效率,增加了溶气水中的气泡数量,保证了溶气水的质量,优化了清洗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感受,且混气罐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维护。

Description

混气罐及具有其的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气罐及具有其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净水器以自来水为进水,通过不同的滤芯过滤,可以得到直接饮用水或者生活用水。净水器的饮用水达到纯净水级别,可以直接饮用。净水器的生活水也经过初级过滤,去除了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及余氯,可以用于大部分生活用途,如洗水果、洗蔬菜、洗油污等等。
市场上净水器的生活水一般都经过PP棉滤芯或活性炭滤芯过滤,或者同时经过两者过滤,抑或经过同等功能的复合滤芯过滤。因此,净水器生活水除了一般的过滤外再无其他功能,其洗涤效果非常有限。
净水器在取生活水时,会将空气引进到回流混气罐中使气与水混合,从而使生活水出水中增加了微气泡,微气泡浓度在数十万个甚至百万个以上。在利用带微气泡的生活水清洗时,由于微米气泡的微物理特性及表面张力作用,可以打破杂质黏结,从而使杂质从物体表面更容易脱落。另外由于微气泡相互碰撞破裂及融合,对物体表面形成冲击,杂质脱落并被冲刷走或者被气泡带着浮到水面上,从而达到更彻底的清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混气罐,所述混气罐结构简单,混气效率高,混气效果好。
本发明还在于提出一种净水器,所述净水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根据本发明的混气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具有混气腔;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设在所述混气腔内;连通件,所述连通件连接在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所述连通件上形成有多个沿轴向方向贯通所述连通件的流体通道,每个所述流体通道均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出气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所述出水口连通至所述混气腔;回气管,所述回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混气腔的上部空间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孔相连;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罐体相连用于排出所述混气腔内的溶气水。
根据本发明的混气罐,通过在罐体内设置进水管、出水管、回气管和连通件,提高了混气罐的实用性,使生活水出水中增加了微气泡,提升了混气罐的混气效率,增加了溶气水中的气泡数量,保证了溶气水的质量,优化了清洗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感受,且混气罐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体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形成为顶部敞开的圆筒形状;和顶盖,所述顶盖封盖在所述主体的顶部,且所述顶盖与所述主体可拆卸地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设在所述混气腔内并沿竖向延伸,所述顶盖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顶盖的入水口,所述进水管的上端与所述入水口的周沿相连,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罐体的下部,所述进水管的下端与所述连通件密封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水口的周沿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形成为环绕所述入水口延伸的环形,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连接凸缘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回气管套设在所述进水管的外侧,所述回气管的上端与所述顶盖的顶壁间隔开预定距离,所述回气管的下端与所述连通件密封连接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回气管的内部空间相连通。
进一步地,在从所述进水口朝向所述出水口的方向上,所述流体通道的流通截面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所述出气孔形成于所述流体通道的流通截面最小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件形成为轴线沿竖向方向延伸柱状,多个所述流体通道均沿所述连通件的轴向贯通所述连通件并沿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形成于所述连通件沿轴向方向的两端,所述出气孔形成于所述连通件的周壁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连接在所述罐体的下部,所述罐体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连通件的下方,所述挡板上设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挡板的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包括:内环部、外环部和连接在所述内环部和所述外环部之间的多个连接筋,所述外环部形成为绕竖向轴线延伸的环形且套设在所述内环部的径向外侧,多个连接筋沿所述内环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筋之间限定出所述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环部形成为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板体形状,所述内环部的与所述连通件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向上凸起的引流凸台,所述引流凸台的上端形成为从下往上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台形状。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净水器,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的混气罐。
根据本发明的净水器,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混气罐,从而提高了净水器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气罐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顶盖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主体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进水管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回气管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挡板的仰视图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挡板的侧视图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所示的挡板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所示的连通件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所示的连通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净水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混气罐100:
连通件10,流体通道101,
第一管段1011,第二管段1012,喉管段1013,
出气孔104,第一凹槽105,第二凹槽106,
进水口102,出水口103,
第一密封环107,第二密封环108,
罐体20,混气腔201,
主体202,限位部2021,定位槽2022,
顶盖203,入水口2031,连接凸缘2032,
射流进水管30,出水管40,回气管50,
挡板60,内环部61,外环部62,连接筋63,定位部64,引流凸台65,
顶盖密封圈70,第一管部80,密封件90,
净水器1000,
自来水入口1001,前置滤芯1002,减压阀1003,
进水射流器1004,前置电磁阀1005,增压泵1006,
第一单向阀1007,第二高压开关1008,起泡器接头1009,生活水出口10010,进水电磁阀10011,反渗透滤芯10012,冲洗电磁阀10013,浓缩水出口10014,
第二单向阀10015,后置滤芯10016,
第一高压开关10017,饮用水出口10018,
空气进口10019,气滤芯10020,第三单向阀100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混气罐100,所述混气罐100包括:罐体20、进水管30、连通件10、回气管50和出水管40。
具体地,罐体20内具有混气腔201,进水管30的出水端设在混气腔201内,连通件10连接在进水管30的出水端,连通件10上形成有多个沿轴向方向贯通连通件10的流体通道101,每个流体通道101均具有进水口102、出水口103和出气孔104,进水口102与进水管30相连,出水口103连通至混气腔201,回气管50的一端与混气腔201的上部空间相连通且另一端与出气孔104相连,出水管40与罐体20相连用于排出混气腔201内的溶气水。也就是说,连通件10上的每个进水口102、出水口103和出气孔104均与流体通道101连通,混气腔201的上部空间与回气管50的一端相连通,连通件10的出气孔104与回气管50的另一端相连,罐体20与出水管40相连通,出水管40用于排出混气腔201的溶气水。
如图1所示,罐体20内形成有混气腔201,进水管30的出水端可以伸入混气腔201内,连通件10与进水管30串接在一起,多个流体通道101形成于连通件10内,流体通道101与进水口102、出水口103和出气孔104均连通,且进水口102、出水口103和出气孔104均形成于连通件10上,且每个流体通道101均具有进水口102、出水口103和出气孔104,每个进水口102都与进水管30相连通,回气管50的上端与混气腔201的上部空间相连通,回气管50的下端与连通件10的出气孔104相连通,出水管40与罐体20相连通。由此,混气罐100的结构简单,混气效率高。
在使用混气罐100时,带有空气的水流入进水管30内,然后水由连通件10的每个进水口102进入连通件10的每个流体通道101内,同时混气腔201上部的空气进入回气管50,接着空气由连通件10的每个出气孔104进入连通件10内,气水混合流从出水口103排出,连通件10内部构成了文丘里管的结构,由于文丘里效应,连通件10的出气孔104为负压吸入空气。由于连通件10内的高速水流,将在回气管50的两端形成一个压力差,因此混气罐100顶部的空间将在压差的作用下不断地流向连通件10的出气孔104,并与水流一起高速射出形成涡旋流动,未溶解的空气再回到混气罐100的上部与上部的空气汇合,然后溶气水从出水管40排出混气罐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气罐100,通过在罐体20内设置进水管30、出水管40、回气管50和连通件10,提高了混气罐100的实用性,使生活水出水中增加了微气泡,提升了混气罐100的混气效率,增加了溶气水中的气泡数量,保证了溶气水的质量,优化了清洗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感受,且混气罐100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维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罐体20包括:主体202和顶盖203。主体202形成为顶部敞开的圆筒形状,顶盖203封盖在主体202的顶部,且顶盖203与主体202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也就是说,主体202为圆筒形状,且主体202的顶部敞开,主体202的顶部封盖有顶盖203,主体202和顶盖203之间为密封连接,且主体202和顶盖203可拆卸。由此,罐体20的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和维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水管30设在混气腔201内并沿竖向延伸,顶盖203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顶盖203的入水口2031,进水管30的上端与入水口2031的周沿相连,进水管30的下端延伸至罐体20的下部,进水管30的下端与连通件10密封相连。也就是说,混气腔201内设有进水管30,且进水管30在沿竖向的方向上延伸,在上下方向上入水口2031贯通顶盖203,入水口2031与进水管30的上端(例如图1所示进水管30的上端)相连接,进水管30的下端(例如图1所示进水管30的下端)与位于罐体20下部的连通件10密封连接。由此,进水管30的位置设计巧妙,减小了混气罐100的安装体积,且混气罐100的结构简单。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入水口2031的周沿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凸缘2032,连接凸缘2032形成为环绕入水口2031延伸的环形,进水管30与连接凸缘2032螺纹连接。也就是说,连接凸缘2032形成于入水口2031的周沿,且连接凸缘2032为环绕入水口2031向下延伸的环形,连接凸缘2032和进水管30之间使用螺纹连接。由此,入水口2031与进水管30上端的连接方式简单,连接凸缘2032增大了入水口2031和进水管30的连接面积,使得入水口2031和进水管30的连接更加稳固。
优选地,连接凸缘2032与入水口2031采用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安全可靠,且装拆方便。
进一步地,连接凸缘2032与进水管30之间设有顶盖密封圈70,顶盖密封圈70密封在连接凸缘2032和进水管30之间,避免空气溢出混气罐100。
更进一步地,入水口2031的周沿设有向上延伸的用于与外部管路相连的第一管部80,第一管部80与进水管30相连通。也就是说,第一管部80的一端与入水口2031相连接,第一管部80的另一端与外部管路相连通。如图1所示,在上下方向上,第一管部80向上延伸,第一管部80的下端与入水口2031的周沿相连接,进水管30与第一管部80相连通,第一管部80的上端与外部管路相连通。由此,第一管部80保证了进水管30与外部管路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了气水混合流从连接缝隙溢出混气罐10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回气管50套设在进水管30的外侧,回气管50的上端与顶盖203的顶壁间隔开预定距离,回气管50的下端与连通件10密封连接且出气孔104与回气管50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也就是说,进水管30位于回气管50的内侧,回气管50的上端(例如图1所示回气管50的上端)与顶盖203的顶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连通件10与回气管50的下端(例如图1所示回气管50的下端)采用密封连接,并且回气管50与连通件10的出气孔104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从进水口102朝向出水口103的方向上,流体通道101的流通截面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出气孔104形成于流体通道101的流通截面最小位置。也就是说,在从进水口102朝向出气孔104的方向上,流体通道101的流通截面逐渐减小,在从出气孔104朝向出水口103的方向上,流体通道101的流通截面逐渐增大,那么,出气孔104则形成于流体通道101的上流通截面最小处。由此,流体通道101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如图9所示,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流体通道101的流通截面积先逐渐缩小,在出气孔104处流体通道101的流通截面积最小,然后流体通道101的流通截面积再逐渐增大,连通件10内部构成了文丘里管的结构,由于文丘里效应,连通件10的出气孔104为负压吸入空气。由此,保证了吸气流量的同时,增加了气水混合流的水流量和气体流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通件10形成为轴线沿竖向方向延伸柱状,多个流体通道101均沿连通件10的轴向贯通连通件10并沿周向间隔设置,进水口102和出水口103分别形成于连通件10沿轴向方向的两端,出气孔104形成于连通件10的周壁上。如图9和图10所示,连通件10形成为柱状,多个流体通道101围绕连通件10的中心轴线间隔布置。在上下方向上,进水口102形成于连通件10的上端,出水口103形成于连通件10的下端,出气孔104设置在流体通道101的流通截面最小处的周壁上。连通件10内部构成了多个文丘里结构,由于文丘里效应,连通件10的每个出气孔104都为负压,每个出气孔104均具备吸入空气的能力,且单个出气孔104对整体的影响较小,在单个出气孔104异常时仍能正常工作。
另外,由于多个出气孔104的射流口直径均较小,因此,连通件10的出气孔104吸入的气泡更细小,连通件10的整体输出的气流量也更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连通件10的外周壁上还形成有第一凹槽105和第二凹槽106,第一密封环107套设在连通件10的第一凹槽105处,第二密封环108套设在连通件10的第二凹槽106处,用于密封在进水管30与连通件10之间,避免水流入出气孔104内,影响气水混合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水管40连接在罐体20的下部,罐体20内还设有挡板60,挡板60位于连通件10的下方,挡板60上设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挡板60的通孔。如图1所示,挡板60位于罐体20内,且挡板60设于连通件10的下方,出水管40位于罐体20的下端,挡板60上形成有通孔,在厚度方向上,通孔贯通挡板60。由此,混气罐100的结构简单,挡板60避免了连通件10喷射出来的溶气水直接到达出水口103,影响溶气水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板60包括:内环部61、外环部62和多个连接筋63。外环部62形成为沿竖向延伸的筒体形状且套设在内环部61的径向外侧,多个连接筋63连接在内环部61和外环部62之间的,多个连接筋63沿内环部61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连接筋63之间限定出通孔。如图8所示,在竖向方向上,外环部62形成为筒体形状,外环部62套设在内环部61的径向外侧,在内环部61和外环部62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筋63,通孔形成于每两个连接筋63之间。由此,挡板60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减少了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内环部61形成为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板体形状,内环部61的与连通件10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向上凸起的引流凸台65,引流凸台65的上端形成为从下往上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台形状。也就是说,内环部61为板体形状,向上凸起的引流凸台65形成于内环部61的上端,引流凸台65位于内环部61和连通件10之间的位置,引流凸台65的上端形成为锥形,在从上向下的方向上,引流凸台65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由此,引流凸台65避免了溶气水直接进入出水口103,保证了用户的用水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环部61的下端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定位部64,罐体20的底部形成有向上延伸的限位部2021,限位部2021形成为环形并在内侧限定出定位槽2022,定位部64插入定位槽2022内。也就是说,定位部64形成于内环部61的下端,限位部2021形成于罐体20的底部,定位部64向下延伸,限位部2021向上延伸,限位部2021为环形,且限位部2021的内侧形成有定位槽2022。
如图1所示,装配挡板60时,将挡板60的定位部64安装至限位部2021的定位槽2022内,挡板60位于定位槽2022内可转动。由此,混气罐100的结构简单,挡板60与罐体20的连接方式简易,便于安装和维护。
下面将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混气罐100。
参照图1所示,混气罐100包括:罐体20、进水管30、连通件10、回气管50、出水管40、顶盖密封圈70、挡板60和密封件90。罐体20内形成有混气腔201,罐体20包括主体202和顶盖203,顶盖203上形成有入水口2031,第一管部80与入水口2031相连通,出水管40与罐体20相连接,进水管30的上端与连接凸缘2032,进水管30上串接有连通件10,连通件10设置进水管30的出水端,连通件10包括流体通道101、进水口102、出气孔104和出水口103,连通件10包括第一管段1011和第二管段1012,喉管段1013连接在第二管段1012和第一管段1011中间。密封件90密封在主体202和顶盖203之间,挡板60包括:内环部61、外环部62和多个连接筋63,挡板60水平设于混气腔201底部。
在使用混气罐100时,带有空气的水流入进水管30内,然后水由连通件10的进水口102进入连通件10的流体通道101内,流经流体通道101的第一管段1011,同时混气腔201上部的空气进入回气管50,接着空气由连通件10的出气孔104进入连通件10内,空气与水在喉管段1013混合,然后气水混合流从流体通道101的第二管段1012流向出水口103,由出水口103流出,未溶解的空气再回到混气罐100的上部与上部的空气汇合,气水混合流从出水口103排入混气罐100内,溶气水从出水管40流出混气罐100。由此,混气罐100的结构简单且体积小,溶气效率高。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净水器1000,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混气罐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器100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混气罐100,从而提高了净水器1000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净水器1000。
参照图11所示,净水器1000包括:自来水入口1001、前置滤芯1002、减压阀1003、进水射流器1004、前置电磁阀1005、增压泵1006、混气罐100、第一单向阀1007、第二高压开关1008、起泡器接头1009、生活水出口10010、第一进水电磁阀10011、反渗透滤芯10012、冲洗电磁阀10013、浓缩水出口10014、第二单向阀10015、后置滤芯10016、第一高压开关10017、饮用水出口10018、空气进口10019、气滤芯10020和第三单向阀10021。
具体地,自来水从自来水入口1001进入系统后先经过前置滤芯1002进行过滤,然后分为两路,一个经过减压阀1003和进水射流器1004到达增压泵1006,另一路则经过一个前置电磁阀1005到达增压泵1006。在经过增压泵1006增压后水流再次分为两路,一路到达回流混气罐100,再经过第一单向阀1007和起泡器接头1008到达生活水出口10010。另外一路经过第一进水电磁阀10011后到达反渗透滤芯10012,反渗透滤芯10012则可分离出纯净水和浓缩水。浓缩水经过冲洗电磁阀10013后从浓缩水出口10014排放至下水道,而纯净水则经过一个第二单向阀10015后再经过后置滤芯10016过滤,最后从饮用水出口10018流出。
当用户打开水龙头生活水时,安装在第一单向阀1007后水路上的第二高压开关1008将检测到压力减小,小于0.5MPa,这时控制系统将会启动增压泵1006,使其不断进行增压工作。同时前置电磁阀1005和第一进水电磁阀10011将关闭,这时自来水经过前置滤芯1002,减压阀1003和进水射流器1004到达增压泵1006,然后通过第二单向阀10015进入混气罐100内。由于这时大量的水流只能通过进水射流器1004后进入增压泵1006,进水射流器1004的出气孔将同步吸气,吸入的空气将与水流一起进入增压泵1006增压后再进入混气罐100。混气罐100内的压力将上升,这时空气将不断地溶解于水中,再从混气罐100的出口流出。溶解了空气的水在经过起泡器接头1009后,其压力减小,空气将从水中析出,形成很多微米级别的气泡,最终从水龙头出水口流出溶气水。当用户关闭水龙头生活水平时,第二高压开关1008将检测到压力增大,大于0.7MPa,这时系统将关闭增压泵1006,使系统停止工作。
当用户打开水龙头纯净水而关闭生活水时,安装在后置滤芯10016水路上的第一高压开关10017将检测到此路水的压力减小,这时控制系统会启动增压泵1006,使其不断进行增压工作。同时水路上的前置电磁阀1005和第一进水电磁阀10011将打开,这时水经过前置滤芯1002和前置电磁阀1005后到达增压泵1006。增压泵1006增压的水在经过第一进水电磁阀10011后进入反渗透滤芯10012,反渗透滤芯10012分离出纯净水和浓缩水。浓缩水经过冲洗电磁阀10013后从浓缩水出口10014排放至下水道,而纯净水则经过后置滤芯10016后从水龙头流出。当用户关闭水龙头纯净水时,系统将会关闭增压泵1006,前置电磁阀1005和第一进水电磁阀10011,使系统停止工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混气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内具有混气腔;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设在所述混气腔内;
连通件,所述连通件连接在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所述连通件上形成有多个沿轴向方向贯通所述连通件的流体通道,每个所述流体通道均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出气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所述出水口连通至所述混气腔;
回气管,所述回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混气腔的上部空间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孔相连;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罐体相连用于排出所述混气腔内的溶气水;所述连通件内部构成文丘里管的结构,所述连通件的出气孔为负压吸入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形成为顶部敞开的圆筒形状;和
顶盖,所述顶盖封盖在所述主体的顶部,且所述顶盖与所述主体可拆卸地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设在所述混气腔内并沿竖向延伸,所述顶盖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顶盖的入水口,所述进水管的上端与所述入水口的周沿相连,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罐体的下部,所述进水管的下端与所述连通件密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的周沿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形成为环绕所述入水口延伸的环形,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连接凸缘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管套设在所述进水管的外侧,所述回气管的上端与所述顶盖的顶壁间隔开预定距离,所述回气管的下端与所述连通件密封连接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回气管的内部空间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气罐,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进水口朝向所述出水口的方向上,所述流体通道的流通截面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所述出气孔形成于所述流体通道的流通截面最小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形成为轴线沿竖向方向延伸柱状,多个所述流体通道均沿所述连通件的轴向贯通所述连通件并沿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形成于所述连通件沿轴向方向的两端,所述出气孔形成于所述连通件的周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连接在所述罐体的下部,所述罐体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连通件的下方,所述挡板上设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挡板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内环部、外环部和连接在所述内环部和所述外环部之间的多个连接筋,所述外环部形成为绕竖向轴线延伸的环形且套设在所述内环部的径向外侧,多个连接筋沿所述内环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筋之间限定出所述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部形成为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板体形状,所述内环部的与所述连通件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向上凸起的引流凸台,所述引流凸台的上端形成为从下往上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台形状。
11.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混气罐。
CN202011412424.0A 2020-12-04 2020-12-04 混气罐及具有其的净水器 Active CN114159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2424.0A CN114159994B (zh) 2020-12-04 2020-12-04 混气罐及具有其的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2424.0A CN114159994B (zh) 2020-12-04 2020-12-04 混气罐及具有其的净水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9994A CN114159994A (zh) 2022-03-11
CN114159994B true CN114159994B (zh) 2024-01-12

Family

ID=80476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2424.0A Active CN114159994B (zh) 2020-12-04 2020-12-04 混气罐及具有其的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999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0270A (ja) * 1996-12-24 1998-07-07 Takashi Yamamoto 曝気装置
US6192911B1 (en) * 1999-09-10 2001-02-27 Ronald L. Barnes Venturi injector with self-adjusting port
JP2016036775A (ja) * 2014-08-07 2016-03-22 株式会社ワイビーエム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とその発生方法
CN107899442A (zh) * 2017-10-18 2018-04-13 宁波市国盛仪表有限公司 微纳米起泡器及其气泡产生方法
CN109718673A (zh) * 2017-10-30 2019-05-0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纳气泡溶气罐
CN209081473U (zh) * 2018-11-27 2019-07-09 无锡源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溶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0270A (ja) * 1996-12-24 1998-07-07 Takashi Yamamoto 曝気装置
US6192911B1 (en) * 1999-09-10 2001-02-27 Ronald L. Barnes Venturi injector with self-adjusting port
JP2016036775A (ja) * 2014-08-07 2016-03-22 株式会社ワイビーエム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とその発生方法
CN107899442A (zh) * 2017-10-18 2018-04-13 宁波市国盛仪表有限公司 微纳米起泡器及其气泡产生方法
CN109718673A (zh) * 2017-10-30 2019-05-0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纳气泡溶气罐
CN209081473U (zh) * 2018-11-27 2019-07-09 无锡源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溶气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射流器空气―水混合ANSYS模拟及喉管优化;李燕;魏宗信;赵鑫;;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04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9994A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59995B (zh) 水路系统和净水器
JP5728643B2 (ja)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KR20210000535U (ko) 마이크로 버블 획득장치
CN114159994B (zh) 混气罐及具有其的净水器
CN114159993B (zh) 混气罐及具有其的净水器
CN114159997B (zh) 混气罐及具有其的净水器
CN114950174A (zh) 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以及净水设备
JP5842176B2 (ja) 水栓装置
CN108569784B (zh) 净水系统
CN112299532A (zh) 一种防止头杯水tds值偏高的ro滤芯、净水机及方法
CN210481011U (zh) 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和净水设备
CN211753964U (zh) 一种过滤装置和过滤系统
CN114159996B (zh) 水路系统和净水器
CN210313766U (zh) 净水系统
CN211056815U (zh) 净水系统
CN214661127U (zh) 射流器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11056816U (zh) 净水系统
CN109847607B (zh) 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
US10500543B2 (en) Water filtration system
CN214715772U (zh) 射流器、射流器组件和净水机
CN214087841U (zh) 一种防止头杯水tds值偏高的ro滤芯及净水机
CN209985236U (zh) 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
CN112252418A (zh) 一种具有微气泡功能龙头
CN218709433U (zh) 一种反渗透膜滤芯及净水机
CN216549863U (zh) 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