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8779A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8779A
CN114158779A CN202111385075.2A CN202111385075A CN114158779A CN 114158779 A CN114158779 A CN 114158779A CN 202111385075 A CN202111385075 A CN 202111385075A CN 114158779 A CN114158779 A CN 114158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orage
liquid
nebulizer
sealing member
storag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850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瑞龙
汪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850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87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8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877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0028 priority patent/WO202308789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2Cartridges or containers for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7/00Smokers' requisit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储液腔以及用于密封所述储液腔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用于在下压安装至所述储液腔中的过程中,供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第一密封件之间的气体排出的排气通道以及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多个储液槽;其中,所述多个储液槽用于在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储液腔中液态介质接触时供所述液态介质进入,并通过所述液态介质隔离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储液腔。该雾化器通过在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排气通道以及多个储液槽,使得在第一密封件安装至储液腔中的过程中,储液腔与第一密封件之间的气体可从排气通道排出,储液腔中的液态介质可进入至储液槽中,从而防止漏液。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中,其中一处的密封效果由在吸嘴与储液腔之间设置密封件来实现,要实现该处的密封效果,在将密封件安装到壳体中时,就需要将密封件下压一定的行程。在密封件下压的过程中,密封件与储液腔之间的气体会被挤压,而被挤压的空气无法排出,只有挤压储液腔内的液体介质;而液体介质在被挤压的情况下容易从下部挤出,从而出现漏液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器,包括储液腔以及用于密封所述储液腔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用于在下压安装至所述储液腔中的过程中,供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第一密封件之间的气体排出的排气通道以及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多个储液槽;
其中,所述多个储液槽用于在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储液腔中液态介质接触时供所述液态介质进入,并通过所述液态介质隔离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储液腔。
优选地,所述多个储液槽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储液槽通过至少一个连通槽连通。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储液槽通过两个所述连通槽连通,两个所述连通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两相对侧。
优选地,所述多个储液槽呈环形,并轴向分布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多个储液槽与所述储液腔的至少一个进液口,所述至少一个进液口设置于所述多个储液槽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且与最靠近所述储液腔的所述储液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多个储液槽的宽度在0.1~0.5mm之间。
优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壳体以及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中的通气管,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外的所述通气管部分的外壁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界定出所述储液腔;
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供所述通气管穿设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多个储液槽与所述通孔连通,且位于所述通孔的内壁面。
优选地,所述通气管中的一段管径自远离所述储液腔端至靠近所述储液腔端逐渐增大;所述多个储液槽中,与所述通气管的该段对应的所述储液槽的槽径自远离所述储液腔端至靠近所述储液腔端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排气通道包括至少一个排气槽,所述至少一个排气槽与所述通孔连通,且位于所述通孔的内壁面;所述至少一个排气槽位于所述多个储液槽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排气槽贯穿所述第一密封件远离所述储液腔一端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排气通道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排气槽连通的至少一个导气槽,所述至少一个导气槽相对所述至少一个排气槽更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壁面。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导气槽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导气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两相对侧。
优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吸嘴,所述吸嘴安装于所述第一密封件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
所述吸嘴设有与所述通气管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吸嘴与所述通气管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相接,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轴向设置的主体部以及凸部,所述凸部较所述主体部更靠近所述储液腔,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储液槽设置于所述凸部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储液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壁面。
优选地,所述排气通道由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壁面与壳体的内壁面界定形成,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多个储液槽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和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电源。
实施本发明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雾化器通过在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排气通道以及多个储液槽,使得在第一密封件安装至储液腔中的过程中,储液腔与第一密封件之间的气体可从排气通道排出,储液腔中的液态介质可进入至储液槽中,从而防止漏液。
该电子雾化装置,其通过设置本发明的雾化器,其具有不易漏液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一密封件在安装到位前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一密封件在安装到位后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第一密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第一密封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第一密封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所示第一密封件与通气管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第一密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第一密封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至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可应用于液态介质的雾化,该电子雾化装置可包括雾化器以及与该雾化器机械地和电性地连接的电源81。雾化器用于对液态介质进行加热雾化,电源81用于给雾化器进行供电。
如图1至图6所示,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壳体1、基座2、通气管3、雾化组件4、第一密封件5、吸嘴6以及电源81。基座2设置于壳体1中,并位于壳体1的一端。通气管3设置于壳体1中,并且通气管3的一端31安装于基座2上。第一密封件5设置于壳体1中,第一密封件5套设于通气管3的另一端32,且第一密封件5与基座2间隔设置,从而第一密封件5、基座2、通气管3的外壁面与壳体1的内壁面界定出储液腔7,该储液腔7用于存储液态介质。吸嘴6安装于第一密封件5远离储液腔7的一端。
壳体1呈纵长的扁筒状,壳体1包括设有开口111的开口端11、与开口端11相对的底端12以及连接于开口端11与底端12之间的侧壁13,侧壁13围成一个容纳腔131,供基座2、通气管3、第一密封件5等部件收容于其中。
可以理解的是,在替代实施例中,储液腔7的界定也可以使用不同于壳体1的外壳,该外壳可独立于壳体1存在,从而使得该外壳的内壁面与第一密封件5、基座2、通气管3的外壁面界定出储液腔7,从而形成独立的雾化器。其中,该独立的雾化器可以收容在壳体1中。
基座2设置于壳体1中,基座2可呈方框式结构,基座2包括管座21、安装座22以及一对连接杆23,其中,安装座22位于壳体1的底端12,管座21靠近开口端11设置,该一对连接杆23平行间隔地设置于管座21与安装座22之间,分别与该管座21的两相对侧以及安装座22的两相对侧相连接。
管座21、安装座22、一对连接杆23以及壳体1的侧壁13的内壁面一道界定出一个电源收容腔,以供电源81嵌置于其中。其中,管座21与侧壁13相适配,即管座21的形状与侧壁13围成的形状相匹配,以便于将基座2安装于壳体1中。并且管座21与侧壁13之间密封设置,以防止出现漏液。
通气管3包括安装于管座21上的一端31以及穿设于第一密封件5中的另一端32,通气管3的一端31至另一端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33、第二管段34以及第三管段35,第一管段33、第三管段35皆呈圆筒状,且第一管段33的管径大于第三管段35的管径,第二管段34的管径自第三管段35至第一管段33逐渐增大,且呈喇叭状设置。其中,第一管段33的管径远小于管座21的尺寸。
结合图10所示,通气管3的第一管段33远离第二管段34的部分安装于基座2上,第一管段33靠近第二管段34的部分、第二管段34以及第三管段35穿设于第一密封件5中。其中,管座21以及第一密封件5之间具有一间隔,从而第一管段33的中间部分的外壁面与侧壁13的内壁面、第一密封件5与管座21分别从径向、轴向上界定出储液腔7。其中,壳体1的侧壁13上对应储液腔7处设有可视窗口14,以关于查看液态介质的使用情况。
雾化组件4设置于通气管3中,且可与电源81电连接。其中,雾化组件4可包括雾化芯41以及发热丝42,雾化芯41可设置于第一管段33中,发热丝42可设置于该雾化芯41中,用于加热雾化芯41中的液态介质。该发热丝42可通过引线82与电源81连接。
通气管3上设有进液孔331,该进液孔331可位于第一管段33的中间部分,并贯穿第一管段33的侧壁,连通储液腔7与雾化芯41,以供储液腔7中的液态介质进入雾化芯41中。
第一密封件5套设于通气管3上,用于共同界定出储液腔7,并密封储液腔7,其中,第一密封件5可为硅胶材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该第一密封件5包括排气通道52以及多个储液槽53,该排气通道52用于在第一密封件5下压安装至储液腔7的过程中,供储液腔7与第一密封件5之间的气体排出,以防止该处的气体挤压储液腔7中的液态介质而出现漏液的情况。该多个储液槽53与储液腔7连通,用于在第一密封件5与储液腔7中液态介质接触时供液态介质进入,从而防止液态介质因挤压而漏出,进一步防止漏液。
结合图7至图9所示,该第一密封件5上设有供通气管3穿设的通孔51,通气管3紧密穿设于该通孔51中,即通气管3与第一密封件5密封设置,该多个储液槽53位于通孔51的外围。具体地,该多个储液槽53与通孔51连通,且位于通孔51的内壁面。
该多个储液槽53呈环形,并轴向分布于第一密封件5上,该多个储液槽53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相邻的两个储液槽53通过至少一个连通槽54连通。具体地,相邻的两个储液槽53可通过两个连通槽54连通,该两个连通槽54可分别位于第一密封件5的两相对侧上,即该两个连通槽54可分别位于第一密封件5上180度的位置上。可以理解地,该多个储液槽53可大致呈平行设置,或者相邻储液槽53之间倾斜一定角度,同样可实现存储液态介质的功能,也是较佳的。
在其它实施例中,储液槽53可呈弧段,周向形成于通孔51的内壁面。或者,储液槽53呈条状,沿着与第一密封件5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其中,条状储液槽53靠近储液腔7端的槽口即可供液态介质进入至储液槽53中,不需额外设置进液口55。
位于轴向上相邻的连通槽54中,至少部分相邻的连通槽54错位设置,起到将液态介质锁住的作用,使得储液效果更佳,同时可保证第一密封件5与通气管3之间的密封效果。其中,错位设置的连通槽54可呈90度或其它角度错位设置。
第一密封件5还包括至少一个进液口55,该至少一个进液口55用于连通储液腔7与该多个储液槽53,供液态介质从进液口55进入该多个储液槽53中。其中,该至少一个进液口55设置于该多个储液槽53靠近储液腔7的一端,且与最靠近储液腔7的储液槽53连通。
该至少一个进液口55可包括两个,该两个进液口55可分别位于第一密封件5的两相对侧上,即该两个进液口55可分别位于第一密封件5上180度的位置上。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进液口55可分别位于第一密封件5上其它角度的位置上。
该两个进液口55可与与其相邻的连通槽54错位设置,起到将液态介质锁住的作用,使得储液效果更佳,同时可保证第一密封件5与通气管3之间的密封效果。其中,进液口55与连通槽54可呈90度或其它角度错位设置。
如图8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液口55与连通槽54的设置方式可以为,最靠近进液口55的连通槽54与进液口55错位设置,该连通槽54与其轴向上相邻的连通槽54错位设置,其它连通槽54均不错位设置,不错位设置即位于第一密封件5的同一轴线上。
第一密封件5设置两个进液口55以及相邻储液槽53通过两个连通槽54连通,使得储液腔7中液态介质可由两个进液口55同时进入至储液槽53中,并液态介质以两路沿着储液槽53径向流动,再通过连通槽54进入下一储液槽53中,逐渐充满每一储液槽53,进液口55、连通槽54的对称设置,可加快进液及填充效率。
在其它实施例中,同一第一密封件5中,进液口55可设置一个、两个或其它数量,相邻储液槽53可通过一个、两个或其它数量的连通槽54连通;其中,进液口55的数量可与连通相邻的储液槽53的连通槽54数量相同或不同,每相邻的储液槽53之间的连通槽54数量可相同或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当进液口55、连通槽54设置有三个以上时,该三个以上的进液口55、连通槽54可均匀布置在第一密封件5的周向上。
该多个储液槽53具有毛细作用力,该多个储液槽53的宽度在0.1~0.5mm之间,从而起到存储液态介质的作用。具体地,该多个储液槽53可通过多个翅片形成,相邻翅片形成一个储液槽53,进液口55、连通槽54分别设置在翅片上,进液口55、连通槽54可呈槽体、缺口、开孔等形式设置。或者,通孔51内壁面多处向内凹陷,形成该多个储液槽53,进液口55、连通槽54可通过通孔51内壁面向内凹陷形成。
第一管段33靠近第二管段34的部分、第二管段34以及第三管段35穿设于第一密封件5的通孔51中。相应地,第一密封件5的通孔51包括分别与该第一管段33、第二管段34以及第三管段35对应且相适配的第一孔段511、第二孔段512以及第三孔段513,该多个储液槽53设置于第一孔段511以及第二孔段512的内壁面。且位于第一孔段511中的储液槽53的槽径相等,位于第二孔段512中的储液槽53,储液槽53的槽径自靠近第三孔段513至靠近第一孔段511逐渐增大,且呈喇叭状设置,并且与第二管段34的尺寸相适配。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三孔段513的内壁面也可设置储液槽53,从而提供更多的储液空间。
排气通道52包括至少一个排气槽521,该至少一个排气槽521与通孔51连通,且位于多个储液槽53远离储液腔7的一端。可以理解地,当第一密封件5套接至通气管3上,并下压安装至储液腔7中的过程中,气体可通过通孔51进入至该至少一个排气槽521中,从而防止气体对储液腔7的液态介质进行挤压;当多个储液槽53中存储有液态介质时,储液槽53中的液态介质起到隔离该至少一个排气槽521与储液腔7的作用。
该至少一个排气槽521可位于通孔51的内壁面,从而加快进气速度。该至少一个排气槽521可呈长条状,其一端与多个储液槽53连通,另一端贯穿第一密封件5远离储液腔7一端的端面,供储液槽53中的气体进入至排气槽521中。
该至少一个排气槽521与多个储液槽53中位于最远离储液腔7的储液槽53相连通,该至少一个排气槽521与储液槽53可通过至少一个通槽56连通,该至少一个通槽56的设置方式可与连通槽54的设置方式相同或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通槽56可包括两个,该两个通槽56可分别位于第一密封件5上180度的位置上,且通槽56与与其相邻的连通槽54位于第一密封件5的同一轴线上;或者,该至少一个排气槽521与储液槽53直接连通。其中,该至少一个排气槽521的宽度大于或远大于储液槽53的宽度,排气槽521的宽度即排气槽521在第一密封件5径向上的尺寸,以便于气体流动。
该至少一个排气槽521可包括两个,该两个排气槽521可分别大致位于第一密封件5的两相对侧上,即该两个排气槽521可分别大致位于第一密封件5上180度的位置上。
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排气槽521可分别位于第一密封件5上其它角度的位置上。该两个排气槽521与与其连通的通槽56错开设置,其中可错开60-120度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排气槽521可包括一个或其它数量,当至少一个排气槽521包括多个时,该多个排气槽521可周向均匀布置在第一密封件5上。
排气通道52还包括至少一个导气槽522,该至少一个导气槽522与至少一个排气槽521连通,该至少一个导气槽522相对该至少一个排气槽521更靠近第一密封件5的外壁面,即导气槽522在第一密封件5的径向上更靠近第一密封件5的外壁面,以引导气体往靠近第一密封件5的外壁面方向流动。
导气槽522可大致呈长方体形状设置,导气槽522设置于第一密封件5远离储液槽53的一端。具体地,导气槽522的一端可位于排气槽521轴向长度上的两端之间,导气槽522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密封件5远离储液腔7一端的端面。导气槽522可自排气槽521径向延伸,并靠近第一密封件5的外壁面设置。可以理解地,导气槽522的尺寸大于或远大于储液槽53的尺寸,以便于气体的流动。
该至少一个导气槽522的数量可与至少一个排气槽521的数量相同或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导气槽522可包括两个,该两个导气槽522分别与两个排气槽521一一对应连通,导气槽522位于与其连通的排气槽521的径向延长线上。即,该两个导气槽522可分别大致位于第一密封件5的两相对侧上,即该两个导气槽522可分别大致位于第一密封件5上180度的位置上。
第一密封件5包括轴向设置的扁筒状主体部57以及凸部58,该凸部58较主体部57更靠近储液腔7。主体部57的轴向尺寸可大于凸部58的轴向尺寸。凸部58包括轴向设置的密封部581以及伸出部582,伸出部582较密封部581更靠近储液腔7,密封部581与侧壁13相适配,即密封部581的形状与侧壁13内壁面对应位置的形状相适配,并密封部581的尺寸小于或稍小于侧壁13的内径。
伸出部582的外径小于密封部581的外径,具体地,伸出部582的外径稍大于通气管3第一管段33的外径,从而便于伸出部582伸入储液腔7的液态介质中。密封部581的侧壁面与侧壁13的内壁面密封相接,从而密封部581靠近伸出部582端的端面可一同界定出储液腔7。
至少部分多个储液槽53设置于凸部58上,具体地,第一孔段511、第二孔段512分别位于伸出部582、密封部581上,多个储液槽53对应分布于第一孔段511、第二孔段512中。第三孔段513位于主体部57上,排气槽521、导气槽522位于主体部57上,排气槽521与第三孔段513连通,导气槽522与排气槽521连通。
壳体1的开口端11设有开口111,以便于各部件的安装,吸嘴6安装于开口111处,且与第一密封件5配合。其中,第一密封件5的外壁面设有卡合部59,吸嘴6上设有用于与卡合部59配合的扣合部61。具体地,主体部57的径向尺寸小于密封部581的径向尺寸,从而形成密封部581远离储液腔7一端的端面,主体部57的两相对侧上设有勾部591,勾部591位于主体部57靠近吸嘴6的一端,从而勾部591与密封部581的该端面之间形成卡合部59。
吸嘴6包括位于吸嘴6中上部的抵接部62,抵接部62内侧设有与通气管3紧密连通的气流通道63。吸嘴6内的中下部,即抵接部62的下方呈中空结构,形成可套设于主体部57上的吸嘴口64,吸嘴口64的两相对侧设有卡槽65,卡槽65与吸嘴口64的端部之间形成扣合部61。吸嘴6远离第一密封件5的一端设有与气流通道63连通的出气口66,供用户吸食。
可以理解地,吸嘴6通过吸嘴口64套设在第一密封件5上,并且勾部591卡扣在卡槽65中,扣合部61卡接在卡合部59中,抵接部62的端面与主体部57靠近吸嘴6端的端面相抵,气流通道63与通气管3密封连通。
抵接部62与主体部57之间存在间隙,为防止气体经由排气槽521进入气流通道63中,通气管3与吸嘴6通过第二密封件9密封相接。具体地,第二密封件9包括连接部91以及贯穿连接部91两端的连通孔92,连接部91包括用于套设于通气管3上的套接部911以及用于塞设于气流通道63中的塞设部912,套接部911呈扁筒状。主体部57设有供安装套接部911的让位槽571,该让位槽571可由主体部57的端面凹陷形成,通气管3的第三管段35部分裸露并伸出让位槽571,以供套接部911套设于其上。并且连通孔92与通气管3以及气流通道63连通。其中,第二密封件9可为硅胶材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本发明的第一密封件5的工作原理为,如图2所示,安装到位前,即在将第一密封件5套接至通气管3上,并下压安装至储液腔7中与液态介质接触前,气体可通过排气槽521、导气槽522再经由第一密封件5与吸嘴6之间的间隙、吸嘴6与壳体1之间的间隙排出。
当进液口55与液态介质接触,第一密封件5继续下压至安装到位,安装到位即伸出部582部分或全部伸入液态介质中,且密封部581位于液态介质液面之上,如图3及图4所示,此时液态介质通过进液口55进入储液槽53中,并存储在储液槽53中。通槽56的设置,使得储液槽53中的气体经由通槽56再通过排气槽521排出。此时,液态介质存储在储液槽53中,起到密封储液腔7的作用,从而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储液腔7中,影响储液腔7内气压。
随着抽吸的进行,储液腔7内液态介质不断消耗,并液态介质的液面低于伸出部582时,由于储液槽53的毛细作用力,储液槽53中的液态介质仍存储在储液槽53中,起到密封储液腔7的作用,从而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储液腔7中,影响储液腔7内气压,而导致漏液的情况发生。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中的电子雾化装置,该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密封件5a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密封件5的结构不同。
结合图12及图13所示,第一密封件5a包括供通气管3穿设的通孔51a,多个储液槽53a位于通孔51a的外围。具体地,多个储液槽53a设置于第一密封件5a的外壁面。通孔51a包括分别与第一管段33、第二管段34以及第三管段35对应的第一孔段511a、第二孔段512a以及第三孔段513a。
第一密封件5a包括轴向设置的主体部57a以及凸部58a,凸部58a较主体部57a更靠近储液腔7,凸部58a与侧壁13相适配,即凸部58a的形状与侧壁13内壁面对应位置的形状相同,并且凸部58a的尺寸小于或稍小于侧壁13的内径,凸部58a的外壁面与侧壁13的内壁面之间密封设置。多个储液槽53a设置于凸部58a的外壁面上。
多个储液槽53a轴向间隔设置在凸部58a上,且呈环形设置,相邻储液槽53a通过至少一个连通槽54a连通,该多个储液槽53a通过至少一个进液口55a与储液腔7连通。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相邻储液槽53a通过一个连通槽54a连通,该多个储液槽53a中位于最靠近储液腔7的储液槽53a通过一个进液口55a与储液腔7连通。
与进液口55a相邻的连通槽54a与进液口55a错位设置,相邻的连通槽54a皆错位设置。错位设置的进液口55a与连通槽54a、连通槽54a与连通槽54a之间可分别位于第一密封件5a的两相对侧,即可分别位于第一密封件5a上180度的位置上。
第一孔段511a、第二孔段512a设置于凸部58a上,该多个储液槽53a对应第一孔段511a、第二孔段512a设置,第三孔段513a设置于主体部57a上。
凸部58a包括外径相等的密封部581a以及伸出部582a,伸出部582a较密封部581a更靠近储液腔7,伸出部582a中空设置,所形成的内径大于通气管3的外径。具体地,伸出部582a中空设置形成第一孔段511a,该第一孔段511a的内径大于通气管3第一管段33的外径,且与第一孔段511a的外径相接近,从而伸出部582a可伸入液态介质中。第二孔段512a位于密封部581a上。
由于主体部57a外壁面与吸嘴6及壳体1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排气通道52a由主体部57a的外壁面与吸嘴6、侧壁13的内壁面界定形成,该排气通道52a位于多个储液槽53a远离储液腔7的一端。多个储液槽53a中,位于最靠近排气通道52a的储液槽53a通过通槽56a与该排气通道52a连通。可以理解地,该实施例的第一密封件5a不需设置排气槽以及导气槽,吸嘴6与通气管3直接密封连通,不需设置第二密封件。
该实施例的壳体、通气管、吸嘴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壳体、通气管、吸嘴结构相同,该实施例的其它部件及部件特征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相应部件及相应部件特征相同或大致相同,两实施例中的部件及部件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自由组合。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雾化器,包括储液腔以及用于密封所述储液腔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用于在下压安装至所述储液腔中的过程中,供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第一密封件之间的气体排出的排气通道以及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多个储液槽;
其中,所述多个储液槽用于在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储液腔中液态介质接触时供所述液态介质进入,并通过所述液态介质隔离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储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储液槽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储液槽通过至少一个连通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储液槽通过两个所述连通槽连通,两个所述连通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两相对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储液槽呈环形,并轴向分布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多个储液槽与所述储液腔的至少一个进液口,所述至少一个进液口设置于所述多个储液槽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且与最靠近所述储液腔的所述储液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储液槽的宽度在0.1~0.5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壳体以及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中的通气管,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外的所述通气管部分的外壁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界定出所述储液腔;
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供所述通气管穿设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储液槽与所述通孔连通,且位于所述通孔的内壁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中的一段管径自远离所述储液腔端至靠近所述储液腔端逐渐增大;所述多个储液槽中,与所述通气管的该段对应的所述储液槽的槽径自远离所述储液腔端至靠近所述储液腔端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包括至少一个排气槽,所述至少一个排气槽与所述通孔连通,且位于所述通孔的内壁面;所述至少一个排气槽位于所述多个储液槽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排气槽贯穿所述第一密封件远离所述储液腔一端的端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排气槽连通的至少一个导气槽,所述至少一个导气槽相对所述至少一个排气槽更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壁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导气槽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导气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两相对侧。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吸嘴,所述吸嘴安装于所述第一密封件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
所述吸嘴设有与所述通气管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吸嘴与所述通气管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相接,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安装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轴向设置的主体部以及凸部,所述凸部较所述主体部更靠近所述储液腔,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储液槽设置于所述凸部上。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储液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壁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由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壁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界定形成,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多个储液槽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
18.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和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电源。
CN202111385075.2A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Pending CN1141587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5075.2A CN114158779A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PCT/CN2022/120028 WO2023087892A1 (zh) 2021-11-22 2022-09-20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5075.2A CN114158779A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8779A true CN114158779A (zh) 2022-03-11

Family

ID=80479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85075.2A Pending CN114158779A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8779A (zh)
WO (1) WO202308789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7892A1 (zh) * 2021-11-22 2023-05-25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4087888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94428U (zh) * 2017-05-12 2018-02-13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雾化器
CN209376690U (zh) * 2018-11-21 2019-09-13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
WO2020186486A1 (zh) * 2019-03-20 2020-09-24 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EP3984390A4 (en) * 2019-06-17 2022-07-13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ONIC ATOMIZER AND ATOMIZER WITH THEM
CN112998318A (zh) * 2019-12-03 2021-06-22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封油密封件及密封方法、电子雾化设备
WO2021227413A1 (zh) * 2020-05-12 2021-11-18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4629863U (zh) * 2021-01-27 2021-11-09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芯支撑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4158779A (zh) * 2021-11-22 2022-03-11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309177U (zh) * 2021-11-22 2022-08-30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7892A1 (zh) * 2021-11-22 2023-05-25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4087888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87892A1 (zh) 2023-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79148U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气液平衡元件
CN110250577B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0403246B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158779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6076793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1772236A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1861815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216488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482973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3785359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7309177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2937910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160108U (zh) 一种雾化器
CN111838771B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13208176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1226835A1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0929624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349664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381983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3287789A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7914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9877484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835460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2975616U (zh) 一种防漏液雾化器
CN217658167U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