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44351A - 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44351A
CN114144351A CN202080053334.9A CN202080053334A CN114144351A CN 114144351 A CN114144351 A CN 114144351A CN 202080053334 A CN202080053334 A CN 202080053334A CN 114144351 A CN114144351 A CN 114144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operation amount
rotation angle
magnet
angl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33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44351B (zh
Inventor
热田大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44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4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44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4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1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8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hand actuated
    • B60T7/10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 B60T7/101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by means of a pull r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2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3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4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pivoting movement, e.g. leve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25/00Other details or appurtenances of control mechanisms, e.g. supporting intermediate members elast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操作量检测装置(50A),其用于将固定在保持架(10)上的枢轴(40)插入到制动杆(20A)的枢轴插入孔(25)的一端、使制动杆(20A)围绕枢轴(40)的轴转动自如的操纵手柄车辆。操作量检测装置(50A)具备固定在保持架(10)上的旋转角传感器(51)和嵌入到枢轴插入孔(25)的另一端的检测轴(55)。制动杆(20A)和检测轴(55)共同旋转,在检测轴(55)上设置有磁铁(58)。旋转角传感器(51)的磁检测部(53)以非接触的状态与磁铁(58)相对,检测磁铁(58)的转动量。在该结构中,能够以简单的构造防止水或异物向旋转角传感器(51)内的浸入。

Description

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操纵手柄车辆中,存在设置有检测制动杆的操作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的操纵手柄车辆。
作为现有的操作量检测装置,存在具备旋转角传感器和连结臂的操作量检测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旋转角传感器安装在操纵手柄上,该连结臂的一端与制动杆连结,另一端与旋转角传感器连结。
在所述的操作量检测装置中,连结臂的另一端与制动杆联动地转动,旋转角传感器检测连结臂的另一端的旋转角,由此而检测制动杆的操作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1482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所述的现有的操作量检测装置中,将设置在连结臂的另一端的旋转轴插入到旋转角传感器的壳体内,因此存在用于防止水或异物向旋转角传感器内的浸入的构造变得复杂的问题。另外,需要在制动杆上加工连结臂的安装孔,并且存在连结臂的重量附加在制动杆周边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其解决所述的问题,能够以简单的构造防止水或异物向旋转角传感器内的浸入,另外,能够实现操作件周边的构造的简单化以及轻量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其用于将固定在安装于车体的保持架上的枢轴插入到操作件的枢轴插入孔的一端、使所述操作件围绕所述枢轴的轴转动自如的操纵手柄车辆。所述操作量检测装置具备固定在所述保持架上的旋转角传感器和嵌入到所述枢轴插入孔的另一端的检测轴。所述操作件和所述检测轴共同旋转,在所述检测轴的端部设置有磁铁。所述旋转角传感器的磁检测部以非接触的状态与所述磁铁相对,所述磁检测部构成为检测所述磁铁的转动量。
在本发明的操作量检测装置中,在旋转角传感器的壳体内收容有磁检测部,能够通过磁检测部非接触地检测检测轴的磁铁的转动量。在该结构中,不需要在旋转角传感器的壳体中设置用于插入检测轴的开口部,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防止水或异物向旋转角传感器内的浸入。另外,能够使旋转角传感器和检测轴分离,因此能够提高旋转角传感器的抗震动性能。
在本发明的操作量检测装置中,检测轴插入到操作件的枢轴插入孔中,因此能够将检测轴以及旋转角传感器紧凑地配置在操作件周边,并且能够使检测轴轻量化。另外,利用用于使操作件转动的枢轴插入孔来配置检测轴,因此不需要在操作件上加工用于安装检测轴的专用的孔部。
在所述的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保持架或所述旋转角传感器上,形成连通路,该连通路将形成在所述保持架和所述旋转角传感器之间的空间与外部空间连通。在该结构中,能够将浸入保持架与旋转角传感器之间的水通过连通路有效地排出到外部空间。
在所述的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中,所述检测轴具备轴主体和安装在所述轴主体的端部的所述磁铁,所述磁铁插入到形成于所述旋转角传感器的外表面上的磁铁收容孔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旋转角传感器中,形成将磁铁收容孔和外部空间连通的连通路,能够将浸入磁铁收容孔的水通过连通路有效地排出到外部空间。
在所述的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中,优选的是,通过在所述枢轴插入孔中压入环状部件,并使所述检测轴与所述环状部件嵌合,从而使所述操作件、所述环状部件以及所述检测轴共同旋转。
在该结构中,通过将环状部件加工成供检测轴嵌合,并将该环状部件压入到枢轴插入孔中,从而能够枢轴插入孔的加工变得容易,因此能够降低操作件的加工成本。
所述的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能够适用于以下结构:所述操作件具备:杆主体;敲击件,其与主缸或联接单元连结;握持量调整机构,其能够围绕所述枢轴的轴来调整所述杆主体相对于所述敲击件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杆主体以及所述敲击件上形成所述枢轴插入孔,所述杆主体以及所述敲击件围绕所述枢轴的轴转动自如。
在所述的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中,优选的是,通过在所述杆主体以及所述敲击件的所述枢轴插入孔中压入环状部件,并使所述检测轴与所述环状部件嵌合,从而使所述杆主体、所述敲击件、所述环状部件以及所述检测轴共同旋转。
在该结构中,通过将环状部件加工成供检测轴嵌合,并将该环状部件压入到枢轴插入孔中,从而能够枢轴插入孔的加工变得容易,因此能够降低操作件的加工成本。另外,通过环状部件将杆主体和敲击件一体化,因此操作件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中,旋转角传感器能够非接触地检测检测轴的转动量,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防止水或异物向旋转角传感器内的浸入,并且提高旋转角传感器的抗震动性能。
另外,在本发明的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中,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操作件的操作量,并且能够实现操作件周边的构造的简单化以及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动杆以及操作量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动杆以及操作量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的图3的IV-IV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枢轴、环状部件以及检测轴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角传感器的图4的VI-VI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动杆以及操作量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动杆以及操作量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的图9的X-X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枢轴、环状部件以及检测轴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操纵手柄车辆用控制装置1A(以下,简称为“车辆用控制装置”)用于机动二轮车、机动三轮车、全地形车(ATV)等操纵手柄类型的车辆。
车辆用控制装置1A是构成操纵手柄车辆的前轮侧或后轮侧的液压式制动系统的车辆用控制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A具备保持架10、制动杆20A(权利要求书中的“操作件”)、操作量检测装置50A、主缸60、液压控制装置100、电子控制装置200A、车轮制动器B1。
车辆用控制装置1A的车轮制动器B1是通过作用于轮缸W的制动液压将制动块夹入盘,从而在车轮上产生制动力的液压式盘式制动器。
如图2所示,保持架10被分割成保持架主体11和固定部件12。而且,保持架主体11配置在操纵手柄H的前侧,固定部件12配置在操纵手柄H的后侧,保持架主体11和固定部件12通过螺栓(未图示)连结。这样,通过保持架主体11和固定部件12将操纵手柄H夹入,从而保持架10固定于操纵手柄H。
在保持架主体11的前部,形成有用于连结制动杆20A的杆连结部13。如图3所示,在杆连结部13上,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上板部13a以及下板部13b。
如图4所示,在上板部13a上,沿上下方向贯通有枢轴固定孔13c。枢轴固定孔13c是供与后述的枢轴40的螺栓部42螺合的螺纹孔。
在下板部13b上,沿上下方向贯通有轴插通孔13d。轴插通孔13d是供后述的检测轴55插通的贯通孔。
枢轴固定孔13c的中心轴和轴插通孔13d的中心轴配置在同一轴线上。
如图3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架主体11上,一体地形成有主缸60的缸61以及储存器62。
主缸60产生与驾驶员对制动杆20A施加的力对应的制动液压。
在缸61内,插入有活塞(未图示)。另外,如图1所示,缸61经由配管H1与液压控制装置100连接。
如图2所示,制动杆20A具备杆主体21、敲击件(ノツカ一,knocker)22和握持量调整机构23。
杆主体21是沿着操纵手柄H配置的棒状的部件,是驾驶者用手指勾住进行操作的部位。
如图3所示,在杆主体21的基部上,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上部21a以及下部21b。
敲击件22是与杆主体21的基部连结,并且与主缸60连结的部件。敲击件22的一部分配置在杆主体21的上部21a和下部21b之间。
在敲击件22的侧面形成有突起部(未图示)。突起部插入到主缸60的缸61内,与缸61内的活塞(未图示)抵接。
如图4所示,轴截面为圆形的枢轴插入孔25沿上下方向贯通于杆主体21的上部21a、下部21b以及敲击件22。在枢轴插入孔25中压入有环状部件30。
环状部件30是有底圆筒状的筒体(参照图5)。环状部件30在将底部31配置在下侧的状态下被压入到枢轴插入孔25。环状部件30的外周面与枢轴插入孔25的内周面以环状部件30与制动杆20A(杆主体21以及敲击件22)共同旋转的方式压接。
如图5所示,在环状部件30上形成有轴截面为圆形的轴承孔32。轴承孔32在环形部件30的上端面开口。在环状部件30的底部31的中央部,沿上下方向贯通有轴截面为多边形的嵌合孔33。
枢轴40是插入到枢轴插入孔25中的轴部件。在枢轴40上,形成有轴截面为圆形的支轴部41和形成在支轴部41的基端侧的螺栓部42。
如图4所示,枢轴40从上方插入到保持架主体11的枢轴固定孔13c中,螺栓部42与枢轴固定孔13c螺合。由此,枢轴40被固定在保持架主体11上。
枢轴40的支轴部41插入到环状部件30的轴承孔32中。环状部件30围绕轴转动自如地与支轴部41连结。
这样,枢轴40的支轴部41插入到枢轴插入孔25中。而且,环状部30、杆主体21以及敲击件22围绕轴旋转自如地与枢轴40的支轴部41连结。
如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A中,在保持架10上固定有枢轴40,制动杆20A的杆主体21以及敲击件22围绕枢轴40的轴转动自如。而且,当使制动杆20A从初始位置转动到操纵手柄H侧时,主缸60的活塞(未示出)被敲击件22推压,从而在主缸60中产生制动液压。
在制动杆20A上,设置有握持量调整机构23。握持量调整机构23具备安装在杆主体21的基部上的刻度盘23a。
销(未图示)从刻度盘23a向侧方突出,销的前端部与敲击件22的侧面抵接。在握持量调整机构23中,构成为当使刻度盘23a旋转时,销的突出量发生变化。
在握持量调整机构23中,通过使刻度盘23a旋转,而能够使杆主体21相对于敲击件22的位置围绕枢轴40的轴变化。
通过使用握持量调整机构23调整杆主体21相对于敲击件22的倾斜角度,能够调整制动杆20A的初始状态下的杆主体21与操纵手柄H的把手G之间的间隔(握持量)。
如图4所示,操作量检测装置50A是检测制动杆20A的转动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操作量检测装置50A具备固定在保持架10上的旋转角传感器51和嵌入到枢轴插入孔25的下端部的检测轴55。
检测轴55具备圆柱状的轴主体56和向轴主体56的上端面突出的嵌合部57。
轴主体56插通于保持架主体11的轴插通孔13d。轴主体56相对于轴插入孔13d围绕轴转动自如。枢轴40的旋转中心轴和轴主体56的旋转中心轴配置在同一轴线上。
嵌合部57向轴主体56的上端面的中心部突出。嵌合部57的轴截面形成为多边形,与环状部件30的嵌合孔33嵌合。
由此,检测轴55经由环状部件30与枢轴插入孔25嵌合。而且,检测轴55、环状部件30、杆主体21以及敲击件22围绕枢轴40的轴共同旋转。
如图5所示,在轴主体56的下端面的中央部,形成有磁铁用凹部56a。在磁铁用凹部56a上,嵌合有磁铁58。
如图4所示,旋转角传感器51是检测检测轴55的旋转角的旋转角传感器。旋转角传感器51具备树脂制的壳体52和收容在壳体52内的磁检测部53。壳体52是密闭的箱体。
壳体52通过螺栓(未图示)固定在保持架主体11的下板部13b。壳体52的上表面52a与保持架主体11的下板部13b的下表面13e重叠。
连结部52b向壳体52的上表面52a突出。连结部52b与形成在保持架主体11的下板部13b的下表面13e上的传感器用凹部13f嵌合。
旋转角传感器51内的磁检测部53在检测轴55的轴线方向(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与检测轴55的磁铁58相对。
磁检测部53检测磁铁58伴随着检测轴55的旋转而转动时的磁铁58的附近的磁场的变化。而且,在旋转角传感器51中,基于磁铁58的磁场变化,检测磁铁58的转动量。进而,在旋转角传感器51中,通过基于磁铁58的转动量来检测检测轴55的旋转角,能够检测制动杆20A的转动量。
如图1所示,旋转角传感器51与后述的电子控制装置200A电连接。由旋转角传感器51检测出的制动杆20A的转动量被输出到电子控制装置200A。
在壳体52的上表面52a以及连结部52b的侧面,形成有连通路54A,该连通路54A将形成于保持架10与旋转角传感器51之间的间隙的空间与外部空间S连通。如图6所示,连通路54A是形成于壳体52的上表面52a以及连结部52b的凹槽。
连通路54A在连结部52b的上表面开口,并且在壳体52的侧面开口。第一实施方式的连通路54A以随着从壳体52的连结部52b朝向侧面而下降的方式倾斜。
如图4所示,形成在保持架主体11的下板部13b的下表面13e与壳体52的上表面52a之间的间隙的空间通过连通路54A与外部空间S连通。由此,另外,形成在传感器用凹部13f的内表面和连结部52b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通过连通路54A与外部空间S连通。
在操作量检测装置50A中,设定有制动杆20A的初始位置。制动杆20A的初始位置是在将制动杆20A组装在操纵手柄H上的状态下,多次操作制动杆20A并使其转动后的制动杆20A的复位位置。这样,通过在使车辆用控制装置1A的各部件融合的状态下设定制动杆20A的初始位置,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制动杆20A的转动量。
如图4所示,在以上那样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A中,旋转角传感器51检测与制动杆20A联动而转动的检测轴55的旋转角,由此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制动杆20A的操作量。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A中,在旋转角传感器51的壳体52内收容有磁检测部53,磁检测部53非接触地检测检测轴55的磁铁58的转动量。
在该结构中,不需要在旋转角传感器51的壳体52中设置用于插入检测轴55的开口部,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防止水或异物向旋转角传感器51内的浸入。另外,能够使旋转角传感器51和检测轴55分离,因此能够提高旋转角传感器51的抗震动性能。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A中,形成有连通路54A,该连通路54A将形成于保持架10与旋转角传感器51之间的空间与外部空间S连通。
由此,浸入到保持架10与旋转角传感器51之间的间隙的空间的水通过连通路54A有效地排出到外部空间S。
另外,沿着检测轴55或环状部件30的外表面浸入到传感器用凹部13f的内表面与连结部52b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的空间的水也通过连通路54A有效地排出到外部空间S。
第一实施方式的连通路54A以随着朝向外部空间S而下降的方式倾斜,因此浸入到保持架10与旋转角传感器51之间的空间的水通过连通路54A可靠地排出到外部空间S。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A中,检测轴55插入到制动杆20A的枢轴插入孔25,因此能够将检测轴55以及旋转角传感器51紧凑地配置在制动杆20A周边。由此,能够使检测轴55小型化,进而能够使操作量检测装置50A轻量化。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A中,利用用于使制动杆20A转动的枢轴插入孔25来配置检测轴55,因此不需要在制动杆20A上加工用于安装检测轴55的专用的孔部。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A中,环状部件30的嵌合孔33以及检测轴55的嵌合部57的轴截面形成为多边形(参照图5)。在该结构中,通过将嵌合部57嵌合于嵌合孔33,能够可靠地连结环状部件30和检测轴55并使它们共同旋转。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A中,在环状部件30上加工轴截面为多边形的嵌合孔33,并将该环状部件30压入枢轴插入孔25,因此枢轴插入孔25的加工变得容易。由此,能够降低制动杆20A的加工成本。另外,通过环状部件30将杆主体21和敲击件22一体化,因此,制动杆20A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A的构造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如图4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A中,检测轴55的磁铁58和旋转角传感器51的磁检测部53在检测轴55的轴线方向上排列,但磁铁58和磁检测部53的位置关系并不被限定。例如,也可以将磁铁58和磁检测部53在检测轴55的径向上排列。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A中,在旋转角传感器51的壳体52上形成有连通路54A,但也可以在保持架10上形成连通路。
如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A中,在制动杆20A上设置有握持量调整机构23,但也可以不在制动杆20A上设置握持量调整机构23。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将制动杆20A分割为杆主体21和敲击件22,因此制动杆20A由一体的部件构成。
如图4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A中,检测轴55与环形部件30的嵌合孔33嵌合,但是检测轴55也可以与枢轴插入孔25直接嵌合。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说明了适用于具有制动杆20A的液压式制动系统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A,但也可以将本发明的操作量检测装置适用于具有制动踏板的液压式制动系统。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A中,检测制动杆20A的转动量,但本发明的操作量检测装置能够适用于设置在操纵手柄车辆上的各种操作件。例如,在操作量检测装置构成为检测离合器杆的转动量的情况下,能够在操纵手柄车辆起动时、行驶时、停止时等各种条件下检测离合器杆的转动量。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A中的制动控制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A具备液压控制装置100和电子控制装置200A。
液压控制装置100能够进行防抱死制动控制,该防抱死制动控制进行车轮制动器B1的制动液压的增压、减压或保持来抑制车轮的锁定。另外,液压控制装置100还能够进行联动制动控制,该联动制动控制与其他车轮制动器联动而使车轮制动器B1产生制动力。
液压控制装置100具有金属制的基体110,在基体110的内部形成有液压路。在基体110的入口端口上,经由配管H1连结有主缸60。另外,在基体110的出口端口上,经由配管H2连结有轮缸W。另外,在基体110上,安装有多个电磁阀、电动马达以及电子控制装置200A。
电子控制装置200A是由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电子控制装置200A通过控制液压控制装置100的电磁阀的开闭和电动马达的工作来执行防抱死制动控制,并且执行联动制动控制。
电子控制装置200A具备存储部210、液压计算部220、控制部230、判定部240、制动灯控制部250。电子控制装置200A中的各部的处理通过CPU执行存储在存储部210中的程序来具体化。
在存储部210中,存储有表示制动杆20A的转动量与从主缸60产生的制动液压的对应关系的液压数据。另外,在存储部210中,存储有点火开关IS被操作为接通时的制动杆20A的转动量的规定量。
液压计算部220基于由操作量检测装置50A检测出的制动杆20A的转动量,推定从主缸60产生的制动液压。
在液压计算部220中,当从操作量检测装置50A输入制动杆20A的转动量时,基于存储在存储部210中的液压数据,计算与检测出的转动量对应的制动液压的推定值。而且,液压计算部220将制动液压的推定值输出到控制部230。
控制部230基于从液压计算部220输入的制动液压的推定值,控制液压控制装置100的电磁阀的开闭和电动马达的工作,由此执行防抱死制动控制,并且执行联动制动控制。
判定部240在点火开关IS被操作为接通时,基于由操作量检测装置50A检测出的制动杆20A的转动量,判定车轮制动器B1的调整状态。
在存储部210中,存储有点火开关IS被操作为接通时的制动杆20A的转动量的规定量。该规定量是在车轮制动器B1被正常调整的状态下,当驾驶员使制动杆20A转动时,制动杆20A的操作感变硬,车轮成为锁定的状态的制动杆20A的转动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操纵手柄车辆的发动机或马达等驱动单元起动时,通过使制动杆20A转动,使车轮制动器B1发挥作用。此时,驾驶员转动制动杆20A直到制动杆20A的操作感变硬,从而锁定车轮。
而且,在点火开关IS被操作为接通时,在制动杆20A的转动量比规定量大的情况下,即使制动杆20A的转动量达到规定量,制动杆20A的操作感也不会变硬。
在这种情况下,存在车轮制动器B1的制动块的磨损大的可能性或制动杆20A的游隙大的可能性,因此在判定部240中,判定为需要调整车轮制动器B1,并在灯或监视器等显示部中示出判定结果。
另一方面,在点火开关IS被操作为接通时,在制动杆20A的转动量比规定量小的情况下,在制动杆20A的转动量达到规定量之前,制动操作件的操作感变硬。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没有操作制动杆20A的状态下,车轮制动器B1也有可能发挥作用,例如通过车轮制动器B1总是产生制动力,因此,在判定部240中,判定为需要调整车轮制动器B1,并在灯或监视器等显示部中示出判定结果。
制动灯控制部250基于由操作量检测装置50A检测出的制动杆20A的转动量,使制动灯BL点亮以及熄灭。
在制动灯控制部250中,在握住制动杆20A时,当制动杆20A的转动量达到规定量时,使制动灯BL点亮。另外,在将制动杆20A返回时,当制动杆20A的转动量变得比预定量小时,使制动灯BL熄灭。
在以上这样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A中,即使在液压控制装置100中不设置液压传感器,也能够检测从主缸60产生的制动液压,因此能够减少液压控制装置100的部件个数。
另外,在车辆用控制装置1A中,能够基于制动杆20A的转动量,判定车轮制动器B1的调整状态,或者精度良好地使制动灯BL点亮。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A的控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例如,在电子控制装置200A中,也能够基于制动杆20A的转动量和车体的加速度,判定车轮制动器B1的调整状态。在该结构中,在尽管制动杆20A的转动量小,但由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车体的加速度的减少大的情况下,即使在没有操作制动杆20A的状态下,车轮制动器B1也有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在判定部240中判定为需要调整车轮制动器B1。
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用控制装置的操作量检测装置检测离合器杆的转动量的情况下,在电子控制装置中,也能够基于离合器杆的转动量来判定离合器的调整状态。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B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B是构成操纵手柄车辆的前轮侧或后轮侧的机械式制动系统的车辆用控制装置。
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B具备保持架10、制动杆20B(权利要求书中的“操作件”)、操作量检测装置50B、电子控制装置200B、车轮制动器B2。
车辆用控制装置1B的车轮制动器B2是机械式鼓式制动器。在车轮制动器B2中,当通过制动杆20B的操作对制动线缆(cable)C(权利要求书中的“联接单元”)施加拉伸力时,杆R倾动,制动蹄被按压在鼓的内周面上,由此对车轮产生制动力。
如图9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B中,制动杆20B的基部28配置在保持架10的杆连结部13的上板部13a与下板部13b之间。如图7所示,制动线缆C的一端与制动杆20B的基部28连结。
如图10所示,枢轴插入孔25沿上下方向贯通制动杆20B的基部28。在枢轴插入孔25的下端部插入有环状部件35。
第二实施方式的环状部件35为圆环状的部件。环状部件35被压入到枢轴插入孔25的下端部。环状部件35的外周面与枢轴插入孔25的内周面以环状部件35与制动杆20B共同旋转的方式压接。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环状部件35的中央部,贯通有轴截面为多边形的嵌合孔36(参照图11)。
第二实施方式的枢轴40的支轴部41插入到枢轴插入孔25,螺栓部42与枢轴固定孔13c螺合。由此,制动杆20B的基部28围绕轴转动自如地与支轴部41连结。
如图7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B中,在保持架主体11上固定有枢轴40,制动杆20B围绕枢轴40的轴转动自如。而且,当使制动杆20B从初始位置向操纵手柄H侧转动时,对制动线缆C施加拉伸力,车轮制动器B2工作。
如图10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B的检测轴55的嵌合部57与环状部件35的嵌合孔36嵌合。而且,在操作量检测装置50B中,旋转角传感器51检测检测轴55的旋转角,由此能够检测制动杆20B的转动量。由旋转角传感器51检测出的制动杆20B的转动量被输出到电子控制装置200B。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B中,磁检测部53非接触地检测检测轴55的磁铁58的转动量,因此不需要在旋转角传感器51的壳体52中设置用于插入检测轴55的开口部。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防止水或异物向旋转角传感器51内的浸入。另外,能够使旋转角传感器51和检测轴55分离,因此能够提高旋转角传感器51的抗震动性能。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B中,形成有连通路54A,该连通路54A将形成于保持架10与旋转角传感器51之间的间隙的空间与外部空间S连通。
由此,浸入保持架10与旋转角传感器51之间的间隙的空间的水通过连通路54A有效地排出到外部空间S。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B中的制动控制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B具备电子控制装置200B。电子控制装置200B具备存储部210、拉伸力计算部、判定部240、制动灯控制部250。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存储部210中,存储有表示制动杆20B的转动量与对制动线缆C施加的拉伸力的关系的拉伸力数据。
拉伸力计算部260基于制动杆20B的转动量,推定对制动线缆C施加的拉伸力。
在拉伸力计算部260中,当从操作量检测装置50B输入制动杆20B的转动量时,基于存储在存储部210中的拉伸力数据,计算与检测出的转动量对应的拉伸力的推定值。
在拉伸力计算部260中计算出的拉伸力的推定值例如被输入到设置在其他车轮的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控制部,基于该拉伸力的推定值来执行联动制动控制。
在以上这样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B中,即使在制动线缆C中不设置拉伸力传感器,也能够检测对制动线缆C施加的拉伸力,因此能够减少车轮制动器B2的部件个数。
另外,在车辆用控制装置1B中,基于制动杆20B的转动量,判定部240能够判定车轮制动器B2的调整状态,或者制动灯控制部250能够精度良好地使制动灯BL点亮。
如上所述,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机械式制动系统,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制动装置1B具有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A(参照图1)相同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B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例如,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B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1A(参照图2)相同,也可以是,制动杆20B由杆主体和敲击件构成,设置握持量调整机构。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操作量检测装置检测离合器杆的转动量,在电子控制装置中基于离合器杆的转动量,判定离合器的调整状态。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中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C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C中,在检测轴55的轴主体56的下端部安装有磁铁部59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A(参照图4)不同。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轴主体56的下端面连结有圆柱状的磁铁部59。在轴主体56的下端面的中心部,形成有轴截面为矩形的突起部56b。突起部56b与形成于磁铁部59的上表面的中心部的连结用凹部59a嵌合。由此,轴主体56与磁铁部59共同旋转。
磁铁部59插入到在旋转角传感器51的壳体52的连结部52b的上表面形成的磁铁收容孔52c中。
在磁铁部59内收容有磁铁58。磁铁58在检测轴55的轴线方向(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与旋转角传感器51的磁检测部53相对。
在壳体52上,形成有将磁铁收容孔52c的内表面和外部空间S连通的连通路54B。在该结构中,沿着检测轴55的外表面浸入到磁铁收容孔52c内的水通过连通路54B有效地排出到外部空间S。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C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如图12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C适用于具有杆主体21和敲击件22的制动杆20A。但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也能够适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动杆20B(参照图9)那样的、由一体的部件构成的制动杆。
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C适用于液压式制动系统的制动杆20A,但也能够适用于机械式的制动系统。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操作量检测装置检测离合器杆的转动量。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C中,在旋转角传感器51的壳体52上形成有连通路54B,但也可以在保持架10上形成连通路。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中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D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D中,在磁铁部59与检测轴55一体地形成这一点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C(参照图12)不同。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检测轴55的轴主体56的下端部一体形成有磁铁部59,磁铁部59的直径比轴主体56的直径大。在磁铁部59的下端面形成有磁铁用凹部59b,在磁铁用凹部59b嵌合有磁铁58。另外,磁铁部59收容在壳体52的磁铁收容孔52c内。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形成在制动杆20B的杆连结部13的下板部13b上的轴插入孔13d的下部嵌合有环状的间隔件90。在该间隔件90的中心孔中,插通有轴主体56。在间隔件90的内周面,嵌合有树脂制的密封部件91,通过使密封部件91的内周面与轴主体56的外周面接触,防止水从轴插通孔13d的上侧向下侧的浸入。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D中,磁铁部59与检测轴55一体地形成,因此容易将检测轴55以及磁铁部59组装在制动杆20B上。
另外,在制造操作量检测装置50D时,能够在将检测轴55以及磁检测部53预先与壳体52设为一体之后,将壳体52安装在保持架10上。这样,检测轴55与枢轴40的同轴对齐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D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D适用于由一体的部件构成的制动杆20B,但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也能够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动杆20A(参照图4)那样的、具有杆主体和敲击件的制动杆。
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D适用于液压式制动系统的制动杆20B,但也能够适用于机械式的制动系统。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控制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操作量检测装置检测离合器杆的转动量。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量检测装置50D中,构成为形成连通路,该连通路将形成于保持架10与旋转角传感器51之间的间隙的空间与外部空间连通,将浸入到保持架10与旋转角传感器51之间的间隙的空间的水通过连通路排出到外部空间。
附图标记说明
1A 车辆用控制装置(第一实施方式)
1B 车辆用控制装置(第二实施方式)
10 保持架
11 保持架主体
13 杆连结部
13c 枢轴固定孔
13d 轴插通孔
13f 传感器用凹部
20A 制动杆(第一实施方式)
20B 制动杆(第二实施方式)
21 杆主体
22 敲击件
23 握持量调整机构
23a 刻度盘
25 枢轴插入孔
30 环状部件(第一实施方式)
31 底部
32 轴承孔
33 嵌合孔
35 环状部件(第二实施方式)
36 嵌合孔
40 枢轴
41 支轴部
42 螺栓部
50A 操作量检测装置(第一实施方式)
50B 操作量检测装置(第二实施方式)
50C 操作量检测装置(第三实施方式)
50D 操作量检测装置(第四实施方式)
51 旋转角传感器
52 壳体
52b 连结部
52c 磁铁收容孔
53 磁铁检测部
54A 连通路(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
54B 连通路(第三实施方式)
55 检测轴
56 轴主体
56a 磁铁用凹部
56b 突起部
57 嵌合部
58 磁铁
59 磁铁部
59a 连结用凹部
60 主缸
61 缸
62 储存器
100 液压控制装置
110 基体
200A 电子控制装置(第一实施方式)
200B 电子控制装置(第二实施方式)
210 存储部
220 液压计算部
230 控制部
240 判定部
250 制动灯控制部
260 拉伸力计算部
B1 车轮制动器(第一实施方式)
B2 车轮制动器(第二实施方式)
BL 制动灯
C 制动线缆
H 操纵手柄
IS 点火开关
S 外部空间
W 轮缸

Claims (6)

1.一种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其用于将固定在安装于车体的保持架上的枢轴插入到操作件的枢轴插入孔的一端、使所述操作件围绕所述枢轴的轴转动自如的操纵手柄车辆,所述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固定在所述保持架上的旋转角传感器;
嵌入到所述枢轴插入孔的另一端的检测轴;
所述操作件和所述检测轴共同旋转,
在所述检测轴的端部设置有磁铁,
所述旋转角传感器的磁检测部以非接触的状态与所述磁铁相对,
所述磁检测部检测所述磁铁的转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架或所述旋转角传感器上形成有连通路,所述连通路将在所述保持架和所述旋转角传感器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部空间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轴具备轴主体和安装在所述轴主体的端部的所述磁铁,
所述磁铁插入到形成于所述旋转角传感器的外表面上的磁铁收容孔中,
在所述旋转角传感器中,形成有将所述磁铁收容孔和外部空间连通的连通路。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枢轴插入孔中压入环状部件,
所述检测轴与所述环状部件嵌合,
所述操作件、所述环状部件以及所述检测轴共同旋转。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件具备:
杆主体;
敲击件,其与主缸或联接单元连结;
握持量调整机构,其能够围绕所述枢轴的轴来调整所述杆主体相对于所述敲击件的位置;
在所述杆主体以及所述敲击件上形成所述枢轴插入孔,
所述杆主体以及所述敲击件围绕所述枢轴的轴转动自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杆主体以及所述敲击件的所述枢轴插入孔中压入环状部件,
所述检测轴与所述环状部件嵌合,
所述杆主体、所述敲击件、所述环状部件以及所述检测轴共同旋转。
CN202080053334.9A 2019-07-31 2020-06-25 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 Active CN1141443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0827 2019-07-31
JP2019-140827 2019-07-31
PCT/JP2020/024969 WO2021019980A1 (ja) 2019-07-31 2020-06-25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操作量検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4351A true CN114144351A (zh) 2022-03-04
CN114144351B CN114144351B (zh) 2023-09-01

Family

ID=74228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3334.9A Active CN114144351B (zh) 2019-07-31 2020-06-25 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005912A4 (zh)
JP (1) JP7486494B2 (zh)
CN (1) CN114144351B (zh)
TW (1) TW202112603A (zh)
WO (1) WO2021019980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9735A (en) * 1979-06-20 1982-09-14 Tokico Ltd. Vehicle height detecting device
JPH06117807A (ja) * 1992-10-08 1994-04-28 Aisan Ind Co Ltd 回転角度センサ
CN1399121A (zh) * 2001-07-24 2003-02-26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脚踏车的角量传感器
CN201338690Y (zh) * 2008-12-01 2009-11-04 爱菲斯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
JP2010111240A (ja) * 2008-11-06 2010-05-20 Mikuni Corp アクセル操作装置
CN102022972A (zh) * 2009-09-16 2011-04-20 株式会社三国 旋转角检测装置
JP2011225093A (ja) * 2010-04-20 2011-11-10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レバ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転車用回生制動制御装置
EP3098125A1 (en) * 2015-03-20 2016-11-30 Nissin Kogyo Co., Ltd. Operation amount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vehicle with handleba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28685A (en) 1978-03-29 1979-10-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acromolecular film converter
JP6327420B2 (ja) * 2015-03-31 2018-05-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9735A (en) * 1979-06-20 1982-09-14 Tokico Ltd. Vehicle height detecting device
JPH06117807A (ja) * 1992-10-08 1994-04-28 Aisan Ind Co Ltd 回転角度センサ
CN1399121A (zh) * 2001-07-24 2003-02-26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脚踏车的角量传感器
JP2010111240A (ja) * 2008-11-06 2010-05-20 Mikuni Corp アクセル操作装置
CN201338690Y (zh) * 2008-12-01 2009-11-04 爱菲斯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
CN102022972A (zh) * 2009-09-16 2011-04-20 株式会社三国 旋转角检测装置
JP2011225093A (ja) * 2010-04-20 2011-11-10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レバ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転車用回生制動制御装置
EP3098125A1 (en) * 2015-03-20 2016-11-30 Nissin Kogyo Co., Ltd. Operation amount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vehicle with handleba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019980A1 (zh) 2021-02-04
TW202112603A (zh) 2021-04-01
JP7486494B2 (ja) 2024-05-17
WO2021019980A1 (ja) 2021-02-04
EP4005912A1 (en) 2022-06-01
EP4005912A4 (en) 2023-08-16
CN114144351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22472B2 (ja) 車両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EP2192037B1 (en) Throttle control integrating an angular position sensor
US20080289897A1 (en) Steering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Having Front and Rear Steerable Wheels
JP2573950B2 (ja) 倍力式ステアリング機構
CN114144649A (zh) 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
EP2463167B1 (en) Hydraulic modulator
CN114144351A (zh) 操纵手柄车辆用操作量检测装置
CN114174164A (zh) 操纵手柄车辆用控制装置
JP2016175545A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操作量検出装置
US20090145684A1 (en) Safety apparatus for rear steerable vehicle wheels
JP7454580B2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EP4112397A1 (en) Brake flui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and saddle-type vehicle
KR20210093018A (ko) 차량의 핸들 타입 통합 제어장치
JPH11287265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H11287272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213229019U (zh) 转向机构以及平衡车
CN218431388U (zh) 一种带角度传感器转向柱的改良机构
EP3981655B1 (en) Brake hydraulic pressure control apparatus
CN115135543B (zh) 制动流体压力控制装置和车辆
CN213920551U (zh) 转动结构以及代步车
JP7376869B2 (ja) クラッチレバー装置
KR100764167B1 (ko) 동력조향장치
KR100469384B1 (ko) 스티어링 시스템의 반력장치
GB2193695A (en) Valve actuation for power assisted steering mechanism
JPH05473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