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2792A - 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32792A CN114132792A CN202210037240.3A CN202210037240A CN114132792A CN 114132792 A CN114132792 A CN 114132792A CN 202210037240 A CN202210037240 A CN 202210037240A CN 114132792 A CN114132792 A CN 1141327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hesive tape
- assembly
- product
- film
- dr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1/00—Machines for separating superposed we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4—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securing together articles or webs, e.g. by adhesive, stitching or stap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7—Tapes
- B65H2701/377—Adhesive t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包括转盘撕膜机构、包覆机构以及第二撕膜机构,所述转盘撕膜机构包括转盘、调整组件以及第一撕膜机构,所述调整组件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一侧,用于对移动至所述转盘上的胶条进行正位,所述第一撕膜机构设置在所述转盘的另一侧,用于对胶条进行初次撕膜;所述包覆机构从贴附工位处获取胶条,并将其移动至预设位置,将所述胶条第一次撕膜后的位置贴附于产品上;所述第二撕膜机构对所述胶条进行二次撕膜,所述包覆机构通过二次撕膜后的胶条对产品的一侧边进行包边处理,通过上述结构保证包覆机构获取胶条的精度,从而提升包边精度,以及通过对胶条进行二次撕膜以及分别将胶条贴附于产品上,能够防止胶条断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模组包边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
背景技术
一些电子产品、电器或者仪器设备上会设置相应的显示屏,显示屏的显示模组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在侧边的位置包覆遮光胶条,该遮光胶条一般呈黑色,其中一侧面具有粘性粘接层,用于粘附在显示模组的侧边,用于对显示模组进行遮光以及对显示模组的侧边进行保护。目前在对显示模组进行包边处理时,一般是通过滚轮辊压的方式将胶条包覆在工件上,并且一般采用的是卷材胶条,在对胶条撕膜时容易使得胶条断裂,或者采用人工撕膜包边,自动化程度低,并且包边精度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采用片材胶条,采用二次撕膜的方式,并对胶条进行正位,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以及包边精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包括:
转盘撕膜机构,包括转盘、调整组件以及第一撕膜机构,所述转盘可带动胶条依次经过所述调整组件以及所述第一撕膜机构并将其移动至贴附工位,所述调整组件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一侧,用于对移动至所述转盘上的胶条进行正位,所述第一撕膜机构设置在所述转盘的另一侧,用于对所述胶条进行初次撕膜;
包覆机构,所述包覆机构从所述贴附工位处获取所述胶条,并将其移动至预设位置,将所述胶条第一次撕膜后的位置贴附于产品上;
第二撕膜机构,所述第二撕膜机构对所述胶条进行二次撕膜,所述包覆机构通过二次撕膜后的所述胶条对产品的一侧边进行包边处理。
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所述转盘带动所述胶条依次经过所述调整组件和第一撕膜机构,对胶条的位置进行调整,保证包覆机构获取胶条的精度,从而提升包边精度,以及通过对胶条进行二次撕膜以及分别将胶条贴附于产品上,能够防止胶条断裂,同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包边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曲面包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盘撕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三调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撕膜机构和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包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覆膜夹的侧视图;
图8为覆膜装置在对产品包边时的状态图;
图9为旋转机构与包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抓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移栽装置和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压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二次贴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0、曲面包覆设备;10、胶条上料机构;20、转盘撕膜机构;21、转盘;211、定位结构;212、调整孔;22、调整组件;221、升降架;2211、升降主体;2212、升降气缸;222、第一调整部;2221、第一调整支架;2222、第一调整件;223、第二调整部;2231、第二调整支架;2232、第二调整件;224、第三调整部;2241、第三调整件;2242、调整驱动件;23、第一撕膜机构;231、撕膜夹;232、撕膜竖直驱动;233、撕膜水平驱动;24、压紧组件;241、压条驱动装置;242、压条;30、包覆机构;31、驱动装置;32、覆膜装置;321、覆膜支架;322、覆膜夹;3221、第一夹板;3222、第二夹板;3223、主支撑体;3224、吸附板;3225、硅胶条;323、第一覆膜驱动组件;324、第二覆膜驱动组件;33、旋转组件;331、旋转支架;332、旋转轴;333、旋转气缸;334、第一连接件;335、第二连接件;336、第三连接件;40、搬运机构;41、产品上料装置;411、第一传输组件;412、第一抓取组件;4121、第一驱动件;4122、第二驱动件;4123、第三驱动件;4124、抓取架;4125、第一齿条;4126、第二齿条;4127、第一齿轮;4128、取料板;4129、支撑凸块;42、产品下料装置;421、第二传输组件;422、第二抓取组件;43、移栽装置;431、第一搬运组件;4311、搬运驱动部;4312、搬运调整部;4313、第一驱动模组;4314、第二驱动模组;4315、旋转驱动源;4316、固定件;432、第二搬运组件;433、包边驱动组件;4331、包边驱动架;4332、包边驱动滑台;4333、抓取支架;4334、放置杆;434、移栽驱动组件;4341、驱动支架;4342、驱动齿条;4343、驱动齿轮;44、支撑组件;441、顶升支架;442、顶升气缸;443、顶升板;45、压边机构;451、压边驱动装置;452、压边轮;46、二次贴附机构;461、滑台;462、贴附组件;463、贴附连接件;464、上滚轮;465、下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100,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胶条上料机构10、搬运机构40、转盘撕膜机构20、包覆机构30以及第二撕膜机构,所述胶条上料机构10用于对胶条进行上料,将所述胶条逐个的移动至所述转盘撕膜机构20,所述转盘撕膜机构20用于对所述胶条进行正位,并对其进行一次撕膜,然后将其移动至贴附工位,所述包覆机构30可从所述贴附工位获取所述胶条,并将一次撕膜后的位置粘接于所述产品上,所述第二撕膜机构用于对所述胶条进行二次撕膜,然后所述包覆机构30通过二次撕膜后的所述胶条对所述产品的一侧边进行包边处理,所述搬运机构40用于对产品进行运输,将待包边的产品移动至预设工位,通过所述包覆机构30对其进行包边,然后可以对包边后的所述产品继续移动,对其进行下料。
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胶条上料机构10以及所述搬运机构40对应的开口,所述胶条可通过相应的开口放置于所述胶条上料机构10上,以及可通过相应的所述开口对产品进行上料和下料。
在本申请中,所述产品为显示模组,所述曲面包覆设备100用于对所述显示模组的侧边进行包边处理。
所述胶条上料机构10上堆码有多个所述胶条,并且能够对所述胶条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胶条上料机构10可逐个的将所述胶条转移至所述转盘撕膜机构20,通过所述转盘撕膜机构20对所述胶条做进一步的运输和处理。
本申请中,所述胶条为片材,所述胶条的粘接面设置有两片膜片底材,所述膜片底材对所述胶条的粘接面进行遮蔽,当需要通过所述胶条对产品的一侧边进行包边时,需要将所述膜片底材从所述胶条上撕下,然后通过露出的粘接面与产品进行粘接配合,结合通过第二撕膜结构对剩下的膜片底材进行撕膜,然后通过包覆机构30对产品进行包边处理。
如图2所示,所述转盘撕膜机构20包括转盘21、调整组件22以及第一撕膜机构23,所述转盘2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部,所述转盘21连接转盘驱动装置,所述转盘驱动装置可带动所述转盘21转动。所述胶条上料机构10可逐个的将所述胶条转移至所述转盘21,所述转盘21可带动所述胶条依次经过所述调整组件22和所述第一撕膜机构23,然后将所述胶条移动至贴附工位。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21为正方形,所述转盘21每个侧边均设置有定位结构211,所述胶条上料机构10将所述胶条移动至所述转盘21后,可通过所述定位结构211对胶条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211为设置在所述转盘21上的多个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一吸附孔连接真空发生装置,可将胶条吸附于所述转盘21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组件22设置在所述转盘21的一侧,所述第一撕膜机构23设置于所述转盘21的另一侧,在本申请中,所述转盘驱动装置每带动所述转盘21旋转一工位的角度为90度。当所述胶条上料机构10将所述胶条转移至所述转盘21上时,所述调整组件22先对所述胶条进行正位,然后所述转盘21带动通过定位结构211吸附所述胶条,并带动其沿一方向旋转90度,使所述胶条与所述第一撕膜机构23对应,当通过所述第一撕膜机构23对所述胶条进行第一次撕膜后,所述转盘21带动所述胶条继续沿原方向旋转90度,将所述胶条移动至贴附工位。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组件22包括升降架221、第一调整部222和第二调整部223,所述升降架221可带动所述第一调整部222和所述第二调整部223同步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调整部222和所述第二调整部223相对设置,并且可相对所述升降架221滑动,用于调整所述胶条在所述转盘21上的位置。具体的,所述升降架221包括升降主体2211和升降气缸2212,所述升降气缸2212可通过所述升降主体2211同时带动所述第一调整部222和所述第二调整部223升降。
所述第一调整部222包括第一调整支架2221,所述第一调整支架222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调整件2222,所述第一调整支架2221与所述升降架221滑动连接,并通过电机丝杆模组驱动配合,所述电机丝杆模组可通过所述第一调整支架2221驱动多个所述第一调整件2222同时在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调整部223包括第二调整支架2231,所述第二调整支架223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调整件2232,所述第二调整件2232和所述第一调整件22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调整支架2231与所述升降架221滑动连接并通过电机丝杆模组驱动配合,所述电机丝杆模组可通过所述第二调整支架2231带动多个所述第二调整件2232沿X轴方向滑动,所述转盘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调整件2232对应的调整孔212,所述升降架221可驱动所述第二调整件2232穿过所述调整孔212。当将胶条放置在所述转盘21上时,所述升降架221带动所述第一调整部222和所述第二调整部223同时上升,使得多个所述第二调整件2232穿过所述调整孔212,此时所述胶条位于所述第一调整件2222和所述第二调整件2232之间,然后通过带动所述第一调整件2222和/或第二调整件2232在X轴方向滑动,对所述胶条在X轴方向进行调整。
请继续参看图4,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组件22还包括第三调整部224,所述第三调整部224位于所述第一调整部222和所述第二调整部223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调整支架2221连接,所述第三调整部224包括两个第三调整件2241,两个所述第三调整件2241分别位于胶条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调整件2241通过导轨所述第一调整支架2221连接,并且可沿所述导轨在Y轴方向调整位置,另一所述第三调整件2241通过调整驱动件2242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支架2221,所述调整驱动件2242可带动所述第三调整件2241在Y轴方向移动,调整与另一所述第三调整件2241的间距,进而可将所述胶条在Y轴方向上调整到预设位置。
当所述胶条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调整位置后,所述转盘21对所述胶条的一侧边吸附固定,另一侧边伸出所述转盘21,所述升降架221带动所述第一调整部222和所述第二调整部223向下移动,使得所述第二调整件2232移动至所述转盘21的下方,使得调整组件22不会对所述转盘21的转动造成干涉,此时所述转盘21带动所述胶条转动到下一工位,通过所述第一撕膜机构23进行一次撕膜。
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撕膜机构23包括撕膜夹231、撕膜竖直驱动232以及撕膜水平驱动233,所述撕膜夹231用于夹取膜片底材的一端,所述撕膜竖直驱动232通过驱动所述撕膜夹231在竖直方向移动,带动所述膜片底材的一端离开所述胶条,所述撕膜水平驱动233通过所述撕膜竖直驱动232带动所述撕膜夹231水平移动,将所述膜片底材从所述胶条上撕下。具体的,当所述转盘21带动正位后的所述胶条移动到预设位置时,所述撕膜夹231夹持所述伸出所述转盘21的所述膜片底材的一端,然后所述撕膜竖直驱动232带动所述撕膜夹231向下移动,使得所述膜片底材的一端先与所述胶条分离,然后在所述撕膜水平驱动233带动所述撕膜竖直驱动232和所述撕膜夹231水平移动,此时可将所述膜片底材从所述胶条上撕下。在本申请中,所述撕膜水平驱动233为电机模组,所述撕膜竖直驱动232为升降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21与所述第一撕膜机构23同一侧还设置有压紧组件24,所述压紧组件24包括压条242和压条驱动装置241,所述压条242位于所述转盘21的正上方,所述压条驱动装置241可带动所述压条242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压条242与所述转盘21配合可对所述胶条的一侧边进行夹紧,然后方便所述第一撕膜机构23对所述胶条另一侧边位置的膜片底材进行撕膜,防止所述第一撕膜机构23进行第一次撕膜时使得所述胶条从所述转盘21上脱离。
当对所述胶条进行一次撕膜后,所述第一撕膜机构23和所述压紧组件24复位,此时所述转盘21带动所述胶条旋转90度,带动其移动到下一工位,然后所述包覆机构30获取所述胶条,并将所述胶条一次撕膜后的位置贴附于产品上。
如图6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包覆机构30包括驱动装置31、覆膜装置32和旋转组件33,所述驱动装置31通过所述旋转组件33连接所述覆膜装置32,所述驱动装置31可驱动所述覆膜装置32至少在X轴以及Z轴方向移动,所述旋转组件33可带动所述覆膜装置32绕θ轴方向转动。
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31为三轴驱动滑台模组,可驱动所述覆膜装置32在X轴、Y轴以及Z轴方向移动。
所述覆膜装置32包括覆膜支架321、第一覆膜驱动组件323以及覆膜夹322,所述覆膜支架321通过所述旋转组件33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1,所述第一覆膜驱动组件323可驱动所述覆膜夹322相对所述覆膜支架321绕W轴方向移动,所述覆膜夹322上设置有取料结构和夹持结构,所述覆膜夹322可通过所述取料结构从所述转盘21获取所述胶条,并在所述驱动装置31、所述旋转组件33以及所述第一覆膜驱动组件323的作用下将所述胶条移动至预设位置,将一次撕膜后的胶条贴附于所述产品上,然后所述第二撕膜机构可对所述胶条剩下的所述膜片底材进行撕膜,接着所述覆膜夹322通过夹持结构夹持所述胶条未贴合的侧边并带动所述胶条折弯对所述产品的一侧边进行包边处理。
请继续参看图7,具体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主支撑体3223、第一夹板3221以及第二夹板3222,所述主支撑体32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覆膜支架3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3221与所述主支撑体32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3222与所述主支撑体322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板3222相对所述主支撑体3223转动可与所述第一夹板3221配合对所述胶条进行夹紧或者松开。
进一步的,所述覆膜支架321上还设置有第二覆膜驱动组件324,所述第二覆膜驱动组件324可驱动所述第二夹板3222相对所述主支撑体3223在W轴方向转动,与所述第一夹板3221配合对胶条进行夹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板3221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撑体3223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硅胶条3225,所述硅胶条3225较软,所述硅胶条3225用于抵持所述胶条。进一步的,所述硅胶条3225的端部设置有圆角,所述胶条可绕所述圆角弯曲,通过所述圆角抵持所述硅胶条3225。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板3222的外表面设置有不粘层,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夹板3221与所述胶条的非粘接面接触,所述第二夹板3222与所述胶条的粘接面接触,在所述第二夹板3222的外表面设置不粘层,防止所述第二夹板3222与所述胶条粘接。
所述取料结构包括与所述主支撑体3223固定连接的吸附板3224,所述吸附板322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二吸附孔连接负压发送装置,所述覆膜夹322通过所述第二吸附孔从所述转盘21上吸附胶条对带动所述胶条移动,并将其贴附所述产品上,在本申请中,先将所述胶条贴附于所述产品的下表面。
如图8所示,当对所述胶条进行二次撕膜后,所述覆膜夹322夹持所述胶条的未贴合的侧边,此时所述胶条处于水平状态,接着,所述第一覆膜驱动组件323带动所述覆膜夹322旋转,同时所述驱动装置31驱动所述覆膜装置32移动,使得所述胶条折弯90度,对所述产品的侧边进行包覆,所述第一覆膜驱动组件323带动所述覆膜夹322旋转,以及同时所述驱动装置31带动所述覆膜夹322移动,可对所述胶条折弯,并拉紧所述胶条,提升所述胶条的张力,防止其褶皱。此时所述胶条绕所述硅胶条3225的圆角折弯,所述硅胶条3225通过所述圆角抵持所述胶条,此时所述驱动装置31继续带动所述覆膜夹322沿Z轴下降,直至所述硅胶条3225抵持所述胶条的粘接面与所述产品接触,所述胶条未被夹持的位置均与所述产品粘接。当所述产品需要包边的侧边设置有线路板时,所述覆膜夹322在所述驱动装置31的作用下越过所述线路板再沿Z轴下降将所述胶条抵持所述产品的上表面,防止所述包覆机构30与所述线路板直接接触。当将所述胶条抵持所述产品的上表面后,所述覆膜夹322不再夹持所述胶条,所述胶条未粘接部分可相对所述覆膜夹322滑动,此时所述驱动装置31驱动所述覆膜装置32沿X轴方向移动,使得所述胶条未与所述产品的粘接的位置与所述产品粘接在一起,并且能够防止发送褶皱。
并且,所述驱动装置31带动所述覆膜装置32在Z轴、Y轴以及Z轴方向移动,所述旋转组件33带动所述覆膜装置32绕θ轴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覆膜驱动组件323可驱动所述覆膜夹322绕W轴方向转动,使得所述包覆机构30能够对所述覆膜夹322进行五轴联动,保证了所述覆膜夹322运动的灵活性以及对对产品的包边精度。
如图9所示,所述旋转组件33包括旋转支架331、旋转轴332以及旋转气缸333,所述旋转支架331与所述驱动装置3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架331通过所述旋转轴332与所述覆膜支架321转动连接,所述θ轴为所述旋转轴332的中心轴。所述旋转气缸333固定于所述旋转支架331,所述旋转支架33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334,所述第一连接件334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335,所述第二连接件335滑动连接第三连接件336,并且第三连接件336与所述覆膜支架321固定连接,当所述旋转气缸333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334相对所述旋转支架331滑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334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335以及所述第三连接件336可带动所述覆膜支架321相对所述旋转支架331绕所述θ轴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撕膜机构设置在所述包覆机构30的一侧,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二撕膜机构与所述第一撕膜机构23的结构相同。
所述搬运机构40用于对产品进行上料,将所述产品移动至与所述包覆机构30相对应的位置,在对所述产品进行包边完成后,所述搬运机构40对包边完成的所述产品进行下料。
如图10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搬运机构40包括产品上料装置41、产品下料装置42以及移栽装置43,所述产品上料装置41用于将产品移动至预设位置,所述移栽装置43从所述产品上料装置41处获取所述产品,并将其移动至预设位置供所述包覆机构30对所述产品进行包边处理,然后所述移栽装置43将包边完成的所述产品移动至所述产品下料装置42,通过所述产品下料装置42对产品进行下料。
所述产品上料装置41包括第一传输组件411和第一抓取组件412,所述第一传输组件411采用滚轮传输结构,用于将所述产品传输至一定位置,然后所述第一抓取组件412抓取所述产品并将其移动至移栽装置43。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抓取组件412包括第一驱动件4121、第二驱动件4122、抓取架4124以及第三驱动件4123,所述第一驱动件4121可带动所述第二驱动件4122在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4122可驱动所述抓取架4124在Z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三驱动件4123连接于所述抓取架4124,所述抓取架4124上滑动设置有第一齿条4125和第二齿条4126,所述第一齿条4125和所述第二齿条4126分别连接取料板4128,并且所述第一齿条4125和所述第二齿条4126之前分别啮合有第一齿轮4127,所述第三驱动件4123通过驱动所述第一齿轮4127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条4125和所述第二齿条4126向相反方向移动,进而可通过两个所述取料板4128夹取或释放所述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取料板4128上设置有对产品件支撑的支撑凸块4129。
如图10所示,所述产品下料装置42包括第二传输组件421和第二抓取组件422,所述第二抓取组件422可从所述移栽装置43上获取包边完成的所述产品,然后将其移动至所述第二传输组件421,通过所述第二传输组件421对产品做进一步的下料传输。所述第二传输组件421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41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抓取组件422包括第四驱动件、第五驱动件以及夹爪气嘴,所述第四驱动件可通过所述第五驱动件带动所述夹爪气嘴在所述移栽装置43和所述第二传输组件421之间移动,所述第五驱动件可带动所述夹爪气嘴沿Z轴方向移动,所述夹爪气嘴用于吸附所述产品。
如图12所示,所述移栽装置43包括移栽驱动组件434、第一搬运组件431、第二搬运组件432以及包边驱动组件433,所述包边驱动组件433位于所述第一搬运组件431和所述第二搬运组件432之间,所述第一搬运组件431用于将所述产品从所述产品上料装置41转移至所述包边驱动组件433,以及所述第二搬运组件432用于将产品从所述包边驱动组件433移动至所述产品下料装置42;所述包边驱动组件433可带动所述产品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包覆机构30的方向移动。
具体的,所述移栽驱动组件434包括驱动支架4341,所述驱动支架4341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搬运组件431以及所述第二搬运组件432对应的驱动齿条4342。所述第一搬运组件431和所述第二搬运组件43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搬运组件431和所述第二搬运组件432均包括搬运驱动部4311和搬运调整部4312,所述搬运驱动部4311与所述驱动支架4341滑动连接,所述搬运驱动部4311上设置有所述驱动齿条4342啮合的驱动齿轮4343以及可带动所述驱动齿轮4343旋转的电机,当所述驱动齿轮4343旋转时,在所述驱动齿条4342的配合下,可带动所述搬运驱动部4311沿所述驱动支架4341在Y轴方向移动。
所述搬运调整部4312与所述搬运驱动部4311滑动连接,所述搬运驱动部4311上设置第一驱动模组4313和第二驱动模组4314,所述第一驱动模组4313可驱动所述搬运调整部4312在X轴方向,所述第二驱动模组4314可带动所述搬运调整部4312在Z轴方向移动。所述搬运调整部4312包括旋转驱动源4315和固定件4316,所述旋转驱动源4315连接所述搬运驱动部4311,所述旋转驱动源4315连接多个所述固定件4316,并可带动所述固定件4316旋转。在本申请中,所述固定件4316为带有吸嘴的固定杆,所述固定件4316的底端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源4315,顶端设置有吸嘴,当将产品放置在所述固定件4316的顶端时可通过吸嘴进行吸附,并且可通过所述旋转驱动源4315带动所述固定件4316旋转,调整所述产品的角度。
所述包边驱动组件433包括包边驱动架4331,所述包边驱动架4331上设置有包边驱动滑台4332,以及与所述包边驱动滑台4332连接的抓取支架4333,所述包边驱动滑台4332可带动所述抓取支架4333在X轴方向移动,所述抓取支架4333上设置有多个放置杆4334,所述放置杆4334上设置有吸附件,当所述产品放置在所述抓取支架4333上时,可通过所述放置杆4334上的所述吸附件对产品进行吸附定位。所述第一搬运组件431可将产品移动至所述抓取支架4333上,然后在包边驱动滑台4332的作用下将产品移动至预设工位,使得包覆机构30能够对产品进行包边处理;当所述产品包边处理后,所述包边驱动组件433带动产品复位,然后所述第二搬运组件432从所述抓取支架4333上获取所述产品,并对其进行移动。
所述包边驱动组件433与所述包覆机构30之间还设置有支撑组件44,所述支撑组件44包括顶升支架441、顶升气缸442以及顶升板443,所述顶升板443与所述顶升支架441滑动连接,所述顶升气缸442可带动所述顶升板443在Z轴方向移动,通过所述顶升板443对所述产品进行支撑,保证产品在包边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移栽装置43的上方还设置有位置识别机构,所述位置识别结构用于识别所述产品的位置,便于所述移栽装置43上的各机构抓取所述产品。
请继续参看图13,所述移栽装置43的上方还设置有压边机构45,所述压边机构45包括压边驱动装置451和压边轮452,所述压边轮452与所述压边驱动装置451转动连接,所述压边驱动装置451可带动所述压边轮452在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上移动。当所述包覆机构30对产品的一个侧边包边完成后,所述第二搬运组件432从所述包边驱动组件433上获取产品,并带动其移动时,所述压边轮452会压持所述胶条,将所述胶条紧贴所述产品。
如图14所示,所述移栽驱动组件434靠近所述第二搬运组件432的一侧设置有二次贴附机构46,所述二次贴附机构46包括滑台461和贴附组件462,所述贴附组件462包括贴附连接件463,所述贴附连接件463连接所述滑台461,所述贴附连接件463的两端均设置有与产品两端位置对应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上滚轮464和下滚轮465,所述产品包覆有胶条的侧边穿过所述上滚轮464和所述下滚轮465之间的侧边,通过所述上滚轮464与所述下滚轮465对所述胶条进行压合。具体的,当将包边完成的所述产品移动到预设位置时,所述滑台461带动所述贴附连接件463沿Y轴方向移动,使得所述产品的侧边能够伸进上滚轮464和下滚轮465之间,通过所述上滚轮464和所述下滚轮465对包边完成的所述产品进行压紧,使得所述胶条与所述产品贴合紧密。当对所述产品处理完成后,所述二次贴附机构46复位,所述产品下料装置42从所述第二搬运组件432上获取所述产品,并对其进行下料。
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广义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能够设为多种实施方式和变形,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说明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盘撕膜机构,包括转盘、调整组件以及第一撕膜机构,所述转盘可带动胶条依次经过所述调整组件以及所述第一撕膜机构并将其移动至贴附工位,所述调整组件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一侧,用于对移动至所述转盘上的胶条进行正位,所述第一撕膜机构设置在所述转盘的另一侧,用于对所述胶条进行初次撕膜;
包覆机构,所述包覆机构从所述贴附工位处获取所述胶条,并将其移动至预设位置,将所述胶条第一次撕膜后的位置贴附于产品上;
第二撕膜机构,所述第二撕膜机构对所述胶条进行二次撕膜,所述包覆机构通过二次撕膜后的所述胶条对产品的一侧边进行包边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升降架、第一调整部以及第二调整部,所述升降架可带动所述第一调整部和所述第二调整部同步升降,所述转盘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调整部穿过的调整孔;所述第一调整部和所述第二调整部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升降架滑动配合,对位于二者之间的所述胶条在X轴方向进行正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第三调整部,所述第三调整部位于所述第一调整部和所述第二调整部之间,用于在Y轴方向对所述胶条进行调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撕膜机构包括撕膜夹、撕膜竖直驱动以及撕膜水平驱动,所述撕膜夹用于夹取膜片底材的一端,所述撕膜竖直驱动通过驱动所述撕膜夹在竖直方向移动,带动所述膜片底材的一端离开所述胶条,所述撕膜水平驱动通过所述撕膜竖直驱动带动所述撕膜夹水平移动,将所述膜片底材从所述胶条上撕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条以及压条驱动装置,所述压条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上方,所述压条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压条在竖直方向移动将所述胶条的一侧压紧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第一撕膜机构对所述胶条伸出所述转盘的一侧进行撕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以及覆膜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旋转组件带动所述覆膜装置至少在X轴以及Z轴方向移动;
所述旋转组件带动所述覆膜装置在θ轴方向转动;
所述覆膜装置包括覆膜支架、第一覆膜驱动组件以及覆膜夹,所述覆膜支架通过所述旋转组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覆膜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覆膜夹相对所述覆膜支架转动,所述覆膜夹上设置有取料结构和夹持结构,覆膜夹通过所述取料结构从所述转盘上获取所述胶条,并将第一次撕膜后的所述胶条贴附于产品上,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夹持二次撕膜后的所述胶条,并相对所述产品移动,带动所述胶条对所述产品的一侧边进行包边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通过主支撑体与所述覆膜支架在W轴方向转动配合,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主支撑体转动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夹板配合对所述胶条进行夹持;所述取料结构为设置在所述主支撑体上的负压吸附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产品件传输的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包括产品上料装置、移栽装置以及产品下料装置,其中,
所述产品上料装置用于对待包边的产品进行上料;
所述产品下料装置用于对包边完成的产品进行下料;
所述移栽装置设置于所述产品上料装置和所述产品下料装置之间,所述移栽装置包括移栽驱动组件、第一搬运组件、第二搬运组件以及包边驱动组件,所述移栽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第一搬运组件和所述第二搬运组件移动,所述包边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搬运组件和所述第二搬运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搬运组件用于将所述产品从所述产品上料装置转移至所述包边驱动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搬运组件用于将产品从所述包边驱动组件移动至所述产品下料装置;所述包边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产品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包覆机构的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搬运组件和所述第二搬运组件均包括搬运驱动部和搬运调整部,所述搬运驱动部与所述移栽驱动组件连接并可带动所述搬运调整部在X轴方向移动,所述搬运调整部包括旋转驱动源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抓取所述产品,所述旋转驱动源可通过所述固定件带动所述产品旋转。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二次贴附机构,所述二次贴附机构包括滑台和贴附组件,所述贴附组件包括贴附连接件,所述贴附连接件连接所述滑台,所述贴附连接件的两端均设置有与产品两端位置对应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上滚轮和下滚轮,所述产品包覆有胶条的侧边穿过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之间的侧边,通过所述上滚轮与所述下滚轮对所述胶条进行压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37240.3A CN114132792A (zh) | 2022-01-13 | 2022-01-13 | 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37240.3A CN114132792A (zh) | 2022-01-13 | 2022-01-13 | 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32792A true CN114132792A (zh) | 2022-03-04 |
Family
ID=80382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37240.3A Pending CN114132792A (zh) | 2022-01-13 | 2022-01-13 | 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3279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57296A (zh) * | 2022-08-18 | 2022-09-16 | 苏州奇达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超长曲面显示屏贴胶设备 |
CN115556461A (zh) * | 2022-11-10 | 2023-01-03 | 苏州奇达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器模组贴附设备 |
-
2022
- 2022-01-13 CN CN202210037240.3A patent/CN11413279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57296A (zh) * | 2022-08-18 | 2022-09-16 | 苏州奇达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超长曲面显示屏贴胶设备 |
CN115057296B (zh) * | 2022-08-18 | 2022-11-25 | 苏州奇达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超长曲面显示屏贴胶设备 |
CN115556461A (zh) * | 2022-11-10 | 2023-01-03 | 苏州奇达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器模组贴附设备 |
CN115556461B (zh) * | 2022-11-10 | 2023-03-14 | 苏州奇达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器模组贴附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77012U (zh) | Lcm前段贴合机 | |
CN211363844U (zh) | 一种lcd上料及撕膜装置 | |
CN110751910A (zh) | 一种全自动柔性屏体贴合机 | |
CN109808164A (zh) | 一种全自动全贴合一体机 | |
CN110293739B (zh) | 一种全自动背光贴膜前后段一体机 | |
CN209336245U (zh) | 一种自动化双撕膜装置 | |
CN110803365A (zh) | 一种用于保护片生产加工的自动组装设备 | |
CN114132792A (zh) | 一种新型曲面包覆设备 | |
CN110850612A (zh) | 一种全自动真空贴合机 | |
CN210234300U (zh) | 一种全自动背光贴膜前后段一体机 | |
CN211195250U (zh) | 一种柔性oled自动贴oca线体 | |
CN211544190U (zh) | 一种用于保护片生产加工的自动组装设备 | |
CN113290363A (zh) | 一种全自动背光组装设备 | |
CN113928856B (zh) | 自动贴装机 | |
CN210116168U (zh) | 一种全自动全贴合一体机 | |
CN111883812B (zh) | 折弯包胶机 | |
CN216423448U (zh) | 一种电子元件正反贴合设备 | |
CN117864553B (zh) | 一种撕膜反折贴附机 | |
CN210777620U (zh) | 一种全自动柔性屏体贴合机 | |
CN114132791A (zh) | 一种软硬屏兼用式贴合机及其贴合工艺 | |
CN211222415U (zh) | 一种高精度石墨滚贴机 | |
CN209757744U (zh) | 一种lcm与屏幕的贴合装置 | |
CN109850239B (zh) | 贴附机 | |
CN116061541B (zh) | 离型膜批量撕膜机构及撕膜方法 | |
CN217047489U (zh) | 贴膜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