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2139A - 热管理组件 - Google Patents

热管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2139A
CN114132139A CN202010915699.XA CN202010915699A CN114132139A CN 114132139 A CN114132139 A CN 114132139A CN 202010915699 A CN202010915699 A CN 202010915699A CN 114132139 A CN114132139 A CN 114132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flow
valve device
interface
communi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56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56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321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32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21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21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45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automotive electronic ca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the electric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管理组件包括贮液部、第一换热部、第二换热部、第一连通部以及第二连通部,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位于贮液部不同侧,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位于贮液部不同端,热管理组件具有多个接口,接口位于第一连通部或第二连通部,以贮液部为基础,将第一换热部、第二换热部以及第一连通部、第二连通部集成为一个整体单元,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设置有与系统对接的多个接口,结构更加紧凑,该热管理组件与系统组装时,热管理组件作为一个整体,只需要将系统的管路与对应的结构连接,组装方便。

Description

热管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热管理组件。。
背景技术
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系统、电机以及元器件热管理系统,对于新能源车还包括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中的零部件较多,连接复杂,占用的空间较大,在满足零部件的功能的情况下,如何设计系统各个零部件的连接关系,使得结构紧凑,方便安装是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组件,使得结构更加紧凑,组装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管理组件,所述热管理组件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以及第八接口,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第一换热部、贮液部、第二换热部、第一连通部以及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位于所述贮液部的不同侧面,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位于所述贮液部的不同端面,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全部或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通部,所述第七接口和所述第八接口位于第二连通部。
本申请的热管理组件包括贮液部、第一换热部、第二换热部、第一连通部以及第二连通部,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位于贮液部不同侧,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位于贮液部不同端,热管理组件具有多个接口,接口位于第一连通部或第二连通部,以贮液部为基础,将第一换热部、第二换热部以及第一连通部、第二连通部集成为一个整体单元,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设置有与系统对接的多个接口,结构更加紧凑,该热管理组件与系统组装时,热管理组件作为一个整体,只需要将系统的管路与对应的结构连接,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热管理组件的连接示意框图;
图2是热管理组件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热管理组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热管理组件的又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热管理组件的一个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热管理组件的第一连通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热管理组件的第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所示热管理组件的第二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热管理组件的第三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所示热管理组件的第四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申请的热管理组件,能够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组件100具有第一接口1、第二接口2、第三接口3、第四接口4、第五接口5、第六接口6、第七接口7、第八接口8以及第九接口9,热管理组件100包括第一换热部10、贮液部20、第二换热部30、第一连通部40以及第二连通部50,第一换热部10和第二换热部30位于贮液部20的不同侧面,如图4所示,第一换热部10位于贮液部20的左侧,第二换热部30位于贮液部20的右侧;第一连通部40和第二连通部50位于贮液部20的不同端面,如图4所示,第一连通部40位于贮液部20的顶端,第二连通部50位于贮液部20的底端;其中第一接口1、第二接口2、第三接口3、第四接口4、第五接口5、第六接口6全部或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连通部10,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第二接口2、第三接口3、第四接口4、第五接口5、第六接口6以及第九接口9全部位于第一连通部10;第七接口7和第八接口8位于第二连通部50,第九接口9与贮液部20的一个进口连通。这样,以贮液部为基础,将第一换热部、第二换热部以及第一连通部、第二连通部集成为一个整体单元,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设置有与系统对接的多个接口,结构更加紧凑,该热管理组件与系统组装时,热管理组件作为一个整体,只需要将系统的管路与对应的结构连接,组装方便。
结合参阅图2-图10,第一连通部40具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包括第一流通段11、第二流通段12、第三流通段13、第四流通段14以及第五流通段15,第二流通段12、第三流通段13、第四流通段14能够与第一流通段11连通,第一流通段11在第一连通部40的壁部形成第一接口1,第四流通段14与第一换热部10的进口连通,第一换热部10的出口通过第五流通段15与贮液部20的第一进口连通;第三流通段13在第一连通部40的壁部形成第四接口4。第一通道还包括第八流通段18,第八流通段18与第二换热部30的出口连通,第八流通段18能够与第二接口2连通,经过第八流通段18的工作介质能够汇集于第二接口2;第一通道还包括第九流通段19、第十流通段21以及第十一流通段22,第九流通段19在第一连通部40的壁部形成第五接口5,第九流通段19分支为第十流通段21和第十一流通段22,第十流通段21能够与第二接口2连通,经过第十流通段21的工作介质能够汇集于第二接口2,第十一流通段22与贮液部20的第二进口连通;第一连通道还包括第十二流通段23,第十二流通段23在第一连通部的壁部形成第六接口6,第十二流通段23能够与第二接口2连通,经过第十二流通段23的工作介质能够汇集于第二接口2;第一通道还包括第十三流通段24,第十三流通段24在第一连通部的壁部形成第九接口9,第十三流通段24与贮液部20的第三进口连通;第一通道还包括第十四流通段25,第八流通段18、第十流通段21以及第十二流通段23汇集于第十四流通段25,第十四流通段25在第一连通部的壁部形成第二接口3。
本申请中,第一连通部40为型材加工成形,为了降低流阻以及方便成形,第二流通段12、第三流通段13同轴或平行设置,第一流通段11与第二流通段12垂直设置;第十三流通段24与第十二流通段23同轴或平行设置,第十流通段21与第十二流通段23同轴或平行设置,第十四流通段25与第十流通段21垂直设置,第四流通段14包括第一子段141、第二子段142以及第三子段143,第二子段142位于第一子段141和第三子段143之间,第一子段141与第三子段143平行设置,第二子段142与第一子段141垂直设置,第一子段141与第一流通段11垂直设置并与第一流通段11能够连通,第三子段143与第一换热部10连通;这样流道结构比较简单整齐,成形方便,同时流动阻力较小。
第二连通部50具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包括第六流通段16和第七流通段17,贮液部20的出口与第六流通段16和第七流通段17连通,第六流通段16在第二连通部50的壁部形成第七接口7,第七流通段17能够与第二换热部30的进口连通,第七流通段17在第二连通部50的壁部形成第八接口8。至少部分第六流通段16与第七流通段17平行或同轴设置。
热管理组件100包括第一阀装置RV1、第二阀装置RV2、第三阀装置RV3以及第四阀装置RV4,第一阀装置RV1位于第二流通段12,第一阀装置RV1能够调节第二流通段12内流量大小、流量通断以及压力,第二阀装置RV2位于第四流通段14,第二阀装置RV2能够调节第四流通段14内工作介质的流量大小、流量通断以及压力,第三阀装置RV3位于第三流通段13,第三阀装置RV3能够调节第三流通段13内工作介质的流量大小、流量通断以及压力,第四阀装置RV4位于第十流通段21,第四阀装置RV4能够调节第十流通段21内流量大小、流量通断以及压力;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装置RV1、第二阀装置RV2、第三阀装置RV3以及第四阀装置RV4结构相同,其阀芯均为球阀,当然结构也可以不同,比如选用电子膨胀阀或电子截止阀或电子切换阀等;第一连通部40具有第一安装座401、第二安装座402、第三安装座403以及第四安装座404,第一阀装置RV1能够安装于第一安装座401,第二阀装置RV2安装于第二安装座402,第三阀装置RV3安装于第三安装座403,第四阀装置RV4安装于第四安装座404,参见图5,第一阀装置RV1和第二阀装置RV2位于不同排,第三阀装置RV3和第一阀装置RV1位于同一排,第四阀装置RV4和第二阀装置RV2位于同一排。
热管理组件还包括第五阀装置EXV1和第六阀装置EXV2,第五阀装置EXV1位于第六流通段16,第六阀装置EXV2位于第七流通段17,第五阀装置EXV1能够调节第六流通段16的流量大小、流量通断以及压力,第六阀装置EXV2能够调节第七流通段17的流量大小、流量通断以及压力;本实施例中,第五阀装置EXV1和第六阀装置EXV2可以为电子膨胀阀;第六流通段16在第二连通部50的壁部形成第七接口7,第七流通段17在第二连通部的壁部形成第八接口8。
本实施例中,贮液部20具有三个进口,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以及第三进口,第一进口与第五流通段15连通,第二进口与第十一流通段22连通,第三进口与第十三流通段24连通;贮液部20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以及第三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位于第一进口,第二单向阀位于第二进口,第三单向阀位于第三接口,以上单向阀能够使得工作介质自各个流通段进入贮液部,防止贮液部的工作介质倒流至对应的流通段。当然也可以只有一个进口,对应的流通段与该进口连通。
结合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第一连通部为分体结构,第一连通部40为分体式结构,第一连通部40包括主体部41、第一转接部42、第二转接部43、第三转接部44以及第四转接部45,主体部41、第一转接部42、第二转接部43、第三转接部44以及第四转接部45分别成形并密封连接;第一阀装置RV1包括第一阀芯31,第二阀装置RV2包括第二阀芯32,第三阀装置RV3包括第三阀芯(图中未示出),第四阀装置RV4包括第四阀芯34,主体部41具有第一安装座401、第二安装座402、第三安装座403以及第四安装座404,第一阀芯31位于第一安装座401,第二阀芯位于第二安装座402,第三阀芯位于第三安装座403,第四阀芯位于第四安装座403,第一转接部42与主体部41将第一阀芯限位于第一安装座的内腔,第二转接部43与主体部41将第二阀芯限位于第二安装座的内腔,第三转接部44与主体部41将第三阀芯限位于第三安装座的内腔,第四转接部45与主体部41将第四阀芯限位于第二安装座的内腔。第三接口3位于第一转接部42,第二接口2和第六接口6位于第二转接部43,第四接口4和第九接口9位于第四转接部45,第三转接部44形成第四通道40的第一子段141和第二子段142,第四通道的第三子段143位于第一换热部内。这样通过转接部既能够对阀芯进行限位,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转接部设置接口,接口设置不受主体部的限制,更加灵活。
以上实施例中的热管理组件应用于热管理系统中时,第一接口1能够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一接口1连接,经过压缩机的工作介质通过第一接口进入热管理组件,具体通过第一接口1进入第一流通段11,根据系统的不同工作模式,可以选择第一流通段11能够与第二流通段12、第三流通段13以及第四流通段14的一个或者多个连通;其中进入第二流通段12的工作介质通过第三接口3离开,通过调整第一阀装置,可以控制第二流通段的通断、流量大小以及第二流通段的工作压力;第三接口3能够与室外换热器的进口连通,室外换热器的出口与热管理组件的第五接口5连通,工作介质通过第五接口5进入第九流通段19,第九流通段19分支为第十流通段21和第十一流通段22,根据系统的不同工作模式,可以选择第九流通段19与第十流通段21连通,通过调整第四阀装置RV4,可以控制第十流通段21的通断、流量大小以及第十流通段21的工作压力;或者第九流通段19与第十一流通段22连通,第十一流通段22与贮液部20的进口连通;其中进入第三流通段13的工作介质通过第四接口4离开,通过调整第三阀装置RV3,可以控制第三流通段13的通断、流量大小以及第三流通段13的工作压力,第四接口4能够与室外冷凝器的进口连接,室外冷凝器的出口与第十三流通段24连通,第十三流通段24与贮液部20的进口连通;其中进入第四流通段14的工作介质能够进入第一换热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部可以为水冷冷凝器ikond,也可以为其他换热装置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进行选择。通过调整第二阀装置RV2,可以控制第四流通段14的通断、流量大小以及第四流通段14的工作压力,第一换热部的出口与第五流通段15连通,第五流通段15与贮液部20的进口连通。
贮液部20的出口连通第六流通段16和第七流通段17,其中连通第六流通段16时,通过第五阀装置EXV1调整第六流通段16的流量或节流,第五阀装置EXV1可以为电子膨胀阀,第六流通段16通过第七接口7与室外换热器的进口连接;其中连通第七流通段17时,第七流通段17分为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与第八接口8连通,第八接口8能够与蒸发器的进口连通,蒸发器的出口与第六接口6连通,第六接口6通过第十二流通段23能够与第十流通段21汇集并至压缩机的进口;第七流通段17的另一个支路通过第六阀装置EXV2调整该支路的流量或节流,该支路与第二换热部连通,其中第二换热部可以为冷却器chiller,冷却器chiller还可以具有冷却液流路,能够与该支路的工作介质进行热交换,经过冷却器chiller的工作介质通过第八流通段18与第十流通段21、第十二流通段23汇集至第十四流通段25并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组件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以及第八接口,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第一换热部、贮液部、第二换热部、第一连通部以及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位于所述贮液部的不同侧面,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位于所述贮液部的不同端面,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全部或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通部,所述第七接口和所述第八接口位于第二连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部具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包括第一流通段、第二流通段、第三流通段、第四流通段以及第五流通段,所述第二流通段、第三流通段、第四流通段能够与第一流通段连通,所述第一流通段在所述第一连通部的壁部形成第一接口,所述第四流通段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部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五流通段与所述贮液部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三流通段在所述第一连通部的壁部形成第四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部具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包括第六流通段和第七流通段,所述贮液部的出口与所述第六流通段和所述第七流通段连通,所述第六流通段在所述第二连通部的壁部形成所述第七接口,所述第七流通段能够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七流通段在所述第二连通部的壁部形成所述第八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还包括第八流通段,所述第八流通段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八流通段能够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还包括第九流通段、第十流通段以及第十一流通段,所述第九流通段在所述第一连通部的壁部形成第五接口,所述第九流通段分支为所述第十流通段和所述第十一流通段,所述第十流通段能够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十一流通段与所述贮液部的第二进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道还包括第十二流通段,所述第十二流通段在所述第一连通部的壁部形成所述第六接口,所述第十二流通段能够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还包括第十三流通段,所述第十三流通段在所述第一连通部的壁部形成所述第九接口,所述第十三流通段与所述贮液部的第三进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还包括第十四流通段,所述第八流通段、所述第十流通段以及第十二流通段汇集于所述第十四流通段,所述第十四流通段在所述第一连通部的壁部形成所述第二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第一阀装置、第二阀装置、第三阀装置以及第四阀装置,所述第一阀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流通段,所述第一阀装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二流通段内流量大小、流量通断以及压力,所述第二阀装置位于第四流通段,所述第二阀装置能够调节第四流通段内的流量大小、流量通断以及压力,所述第三阀装置位于第三流通段,所述第三阀装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三流通段内的流量大小、流量通断以及压力,所述第四阀装置位于第十流通段,所述第四阀装置能够调节第十流通段内流量大小、流量通断以及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第五阀装置和第六阀装置,所述第五阀装置位于第六流通段,所述第六阀装置位于第七流通段,所述第五阀装置能够调节所述第六流通段的流量大小、流量通断以及压力,所述第六阀装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七流通段的流量大小、流量通断以及压力;所述第六流通段在所述第二连通部的壁部形成第七接口,所述第七流通段在所述第二连通部的壁部形成所述第八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通段、第三流通段同轴或平行设置,第一流通段与第二流通段垂直设置;第十三流通段与第十二流通段同轴或平行设置,第十流通段与第十二流通段同轴或平行设置,第十四流通段与第十流通段垂直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第六流通段与所述第七流通段平行或同轴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流通段包括第一子段、第二子段以及第三子段,所述第二子段位于所述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之间,所述第一子段与所述第三子段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子段与所述第一子段以及所述第二子段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子段与第一流通段垂直设置并与第一流通段能够连通,所述第三子段与所述第一换热部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部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连通部包括主体部、第一转接部、第二转接部、第三转接部以及第四转接部,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转接部、所述第二转接部、第三转接部以及第四转接部分别成形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阀装置包括第一阀芯,所述第二阀装置包括第二阀芯,所述第三阀装置包括第三阀芯,所述第四阀装置包括第四阀芯,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三安装座以及第四安装座,所述第一阀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阀芯位于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三阀芯位于第三安装座,所述第四阀芯位于第四安装座,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主体部限位所述第一阀芯,所述第二转接部与所述主体部限位所述第二阀芯,所述第三转接部与所述主体部限位所述第三阀芯,所述第四转接部与所述主体部限位所述第四阀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口位于所述第一转接部,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六接口位于所述第二转接部,所述第四接口和所述第九接口位于所述第四转接部,所述第三转接部形成第四通道的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所述第四通道的第三子段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内。
CN202010915699.XA 2020-09-03 2020-09-03 热管理组件 Pending CN1141321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5699.XA CN114132139A (zh) 2020-09-03 2020-09-03 热管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5699.XA CN114132139A (zh) 2020-09-03 2020-09-03 热管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2139A true CN114132139A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8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5699.XA Pending CN114132139A (zh) 2020-09-03 2020-09-03 热管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321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36957A1 (zh) 用于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以及基于该系统的热管理方法
EP4190607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component
CN113968113A (zh) 热管理组件
CN114132139A (zh) 热管理组件
CN211428311U (zh) 液冷板和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CN111854208B (zh) 热管理系统
CN113175768A (zh) 流体控制组件
CN218270317U (zh) 板式换热器及车辆
CN114543393A (zh) 一种换热组件
CN217623047U (zh) 歧管及热管理装置
CN218721892U (zh) 流路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3363611A (zh) 液冷板和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CN220220392U (zh) 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和汽车
CN220374224U (zh) 冷媒侧组件、热管理集成装置和车辆
CN214250219U (zh) 换热装置
CN219903986U (zh) 热管理集成装置、热管理集成系统和车辆
CN216716649U (zh) 膨胀阀、温控装置和电池包
CN220314650U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8267383U (zh) 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
CN219797581U (zh) 一种单向阀回路组件
CN218287363U (zh) 热管理系统
CN217357638U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14763974A (zh) 一种换热组件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
CN216618640U (zh) 流体调节装置
CN219890250U (zh) 中间换热器、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