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5907A - 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5907A
CN114125907A CN202010886086.8A CN202010886086A CN114125907A CN 114125907 A CN114125907 A CN 114125907A CN 202010886086 A CN202010886086 A CN 202010886086A CN 114125907 A CN114125907 A CN 114125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loss
loss state
continuous packet
receiving end
continu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60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正洋
于峰
李世昆
陈煜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60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590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3663 priority patent/WO2022042430A1/zh
Priority to EP21860268.8A priority patent/EP4195752A4/en
Priority to BR112023003609A priority patent/BR112023003609A2/pt
Publication of CN114125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5907A/zh
Priority to US18/174,756 priority patent/US20230224838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3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to enhance reliability, e.g. reduce down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4Policy-bas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3Arrangements to increase tolerance to errors in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ti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04L43/106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using time related information in packets, e.g. by adding timesta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6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using measurement of signal travel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工业通信场景下,让无线网络(如3GPP)获取工业通信用户的看门狗连续丢包次数信息,并在无线网络内部进行差异化的调度与可靠性保障的方法及相关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接收端设备检测(看门狗)连续丢包状态,并将该连续丢包状态发送给接入网设备,以使得接入网设备根据该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差异化调度与可靠性保障策略。

Description

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通信协议(例如:工业以太网Profinet、以太网控制自动化技术EtherCAT等)的应用层为了增强通信过程的可靠性,保障报文在给定的生存时间(survival time)内能够送达,通常采用了可靠性监测机制(看门狗机制,watchdog),对工业通信用户(工业通信协议设备,如PLC控制器或工控机等)的应用层报文设置一定的连续丢包次数要求,要求报文连续丢包的次数低于一个最大的门限值,达到该门限值则导致整个通信链路中断。需要注意的是,看门狗在规定的时间窗口内没有收到期望的报文,则认为是丢包,看门狗可以设置在接收端。
在无线网络(如3GPP)网络中,会对用户设置服务质量与可靠性保障程度,用于平衡无线资源消耗和用户的时延性能。若保障程度过高,会导致频谱效率过低、无线资源消耗过大,整个无线网络的容量过低,无法满足多用户接入的场景;若保障程度过低,虽然整体容量提升,但由于多次重传导致时延提升,在报文有接收时间窗口要求的场景会导致丢包。
如何适配合适的保障程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工业通信场景下,让无线网络(如3GPP)获取工业通信用户的看门狗连续丢包次数信息,并在无线网络内部进行差异化的调度与可靠性保障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包括:
接收端设备检测(看门狗)连续丢包状态,该连续丢包状态指示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数据传输的当前丢包状态,其中,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均为工业通信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连续丢包状态,以使得接入网设备根据该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差异化调度与可靠性保障策略。
基于上述方法,接入网设备可以获取连续丢包状态,接入网设备采用差异化的用户质量与可靠性保障策略,实现保障效果与无线资源消耗的均衡。
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接收端设备检测连续丢包状态后,接收端设备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连续丢包状态,以使得核心网设备根据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差异化调度与可靠性保障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可以获取连续丢包状态,核心网设备采用差异化的用户质量与可靠性保障策略,进一步实现保障效果与无线资源消耗的均衡。
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若实现端对端E2E时间同步,接收端设备发送连续丢包状态的报文携带时间戳信息,该时间戳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发送连续丢包状态的发包时刻。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接收接收端设备发送的连续丢包状态,连续丢包状态指示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数据传输的当前丢包状态,其中,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均为工业通信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连续丢包状态,接入网设备根据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差异化调度与可靠性保障策略。
基于上述方法,接入网设备可以获取连续丢包状态,接入网设备采用差异化的用户质量与可靠性保障策略,实现保障效果与无线资源消耗的均衡。
基于本申请第二方面,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当连续丢包状态发生变化时,接入网设备可以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适配变化后的连续丢包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调整方式,提高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基于本申请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若实现端对端E2E时间同步,接收端设备发送连续丢包状态的报文携带时间戳信息,该时间戳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发送该连续丢包状态的发包时刻。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包括:
核心网设备接收接收端设备发送的连续丢包状态,连续丢包状态指示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数据传输的当前丢包状态,其中,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均为工业通信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连续丢包状态,核心网设备根据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差异化调度与可靠性保障策略。
基于上述方法,核心网设备可以获取连续丢包状态,核心网设备采用差异化的用户质量与可靠性保障策略,实现保障效果与无线资源消耗的均衡。
基于本申请第三方面,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当连续丢包状态发生变化时,核心网设备可以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适配变化后的连续丢包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调整方式,提高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基于本申请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若实现端对端E2E时间同步,接收端设备发送连续丢包状态的报文携带时间戳信息,该时间戳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发送该连续丢包状态的发包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业通信终端设备,作为接收端设备,该设备执行前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各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设备执行前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各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核心网设备,该设备执行前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各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任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软件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任一实施方式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网络框架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个网络框架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靠性保障方法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P报文一个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MAC/Ethernet报文一个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端对端时间同步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端对端时间同步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未来的通信系统、或者多种通信系统融合的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5G还可以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场景,例如可以应用于以下通信场景中的一种或多种: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s,mMTC)、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辆外联(vehicle toeverything,V2X)、车辆到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和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等。
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框架包括:
工业通信终端设备,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
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可以与无线网络终端设备相连,如图1中的第一工业通信终端设备或图2中的第三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和第四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工业通信终端设备与无线网络终端设备相连,无线网络终端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相连。工业通信终端设备也可以和核心网设备相连,如图1中的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
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和无线网络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使用IC-1(IndustrialCommunication Type1)接口进行连接,连接方式包括有线、无线或者两者的混合,IC-1接口支持的协议类型包括:IP、Ethernet、WiFi、其他工业通信场景扩展的协议类型,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之间可以使用N6接口进行连接,N6接口支持的协议类型包括:IP、Ethernet、其他工业通信场景扩展的协议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工业通信终端设备,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等设备的个数均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图1所示网络框架为例进行说明。
工业通信用户(i-UE,industrial user equipment),是指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工业生产现场用于提供数据连通性的终端设备),例如:PLC控制器或工控机、工业服务器等。
无线网络终端设备,又称之为无线网络(如3GPP)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核心网设备,是指为终端提供业务支持的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设备。目前,一些核心网设备的举例为: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实体、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实体、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实体等等,此处不一一列举。其中,AMF实体可以负责终端的接入管理和移动性管理;SMF实体可以负责会话管理,如用户的会话建立等;UPF实体可以是用户面的功能实体,主要负责连接外部网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实体也可以称为网元或功能实体,例如,AMF实体也可以称为AMF网元或AMF功能实体,又例如,SMF实体也可以称为SMF网元或SMF功能实体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入网设备,是指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节点(或设备),又可以称为基站。目前,一些RAN节点的举例为:继续演进的节点B(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
结合图1所示网络框架图,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质量调整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301、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检测连续丢包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为接收端设备,第一工业通信终端设备为发送端设备为例,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检测连续丢包状态,连续丢包状态具体可以为:如当前连续丢包三个周期(即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三个周期未收到第一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302、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连续丢包状态;
连续丢包状态可以通过IP报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如MAC/Ethernet报文。
图4为国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报文的一个例子,可以将连续丢包状态通过头部的服务类型(TOS)字段,或者报文的可选字段(Option)携带,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图5为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协议(media access control,MAC)/以太网Ethernet报文的一个例子,可以定制Payload(负载,数据)字段,在有效数据之前或之后插入一个字节,用于表示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连续丢包的次数,即携带连续丢包状态。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通过MAC/Ethernet报文携带连续丢包状态,如使用约定好的特殊的源MAC地址,或者在Length域、Ethertype域之后插入一个字节。
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可以单独生成一个报文,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连续丢包状态,也可以将连续丢包状态携带在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和核心网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其他报文中,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303、核心网设备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
无线网络的核心网设备根据不同的连续丢包数α,预先制定差异化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与可靠性保障策略,具体策略此处不做限定,下面介绍几种可行的策略。
1、针对不同的QoS采用不同的报文的冗余发送机制;
2、针对不同的QoS采用不同的调度优先级/优先发送机制;
304、接入网设备获取连续丢包状态;
获取方式有如下两种:
1、核心网设备将获取的连续丢包状态传递给接入侧设备;传递的方式包括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部分(GPRStunnelling protocol user plane,GTPU)扩展头携带,或者通过单独增加的消息交互;核心网设备将第二工业通信设备发送的包含连续丢包信息的报文直接转发给接入网设备;
2、第二工业通信设备直接发送给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执行步骤302中核心网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305、接入网设备根据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
无线网络的基站侧根据不同的连续丢包数α,预先制定差异化的QoS与可靠性保障策略,具体策略此处不做限定,下面介绍几种可行的策略。
1、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设备首先获得不考虑QoS与可靠性保障策略时,工业通信终端设备使用的MCS值,作为该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可使用的MCS的最大值。当需要提升QoS与可靠性保障程度时,降低MCS值;反之,则适当抬升MCS值。MCS最小值为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最低的MCS值,并且需要保证该报文不分片。即:MCS最大值(MCSmax)={该工业通信终端设备的默认MCS};MCS最小值(MCSmin)=MAX{无线网络用户面支持的最小MCS,保证该报文不分片的最小MCS};而MCS的调整范围介于MCSmin至MCSmax之间。其中MAX{A,B}的值为A和B中较大的数值。
2、调度优先级方案:最低调度优先级为该工业通信终端设备的默认调度优先级;最高优先级为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可使用的最高调度优先级;也可考虑设置连续丢包次数的权值β,丢包次数高的报文优先级越高,反之同理。
3、调度授权许可方案:对于上行调度场景,在需要提高QoS与可靠性保障策略时,可对该用户报文采用预调度、Grant-Free等策略来保障上行调度的保障效果;
当连续丢包状态发生变化,和/或连续丢包状态指示的丢包次数达到预设阈值时,核心网设备可以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
调整方式可以为判断连续丢包次数的变化时上涨还是下跌,若次数变大,则按变化后的次数匹配并提高第一工业通信终端设备报文的QoS与可靠性保障机制,若次数变小,则按变化后的次数匹配并下调第一工业通信终端设备报文的QoS与可靠性保障机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的调整方式不做限定,如调整方式还可以包括:设置最高阈值和最低阈值,若连续丢包状态低于或等于最低阈值时,下调第一工业通信终端设备报文的QoS与可靠性保障机制,若连续丢包状态高于或等于最高阈值时,上调第一工业通信终端设备报文的QoS与可靠性保障机制,最低阈值和最高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最低阈值为0,最高阈值为3。
本实施例中步骤302至303和步骤304至305没有时序关系,且步骤302和步骤303可以不执行。
已经实现端到端(end to end,E2E)时间同步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添加时间戳,实现精度更高的可靠性保障,E2E时间同步是指从工业通信终端设备与3GPP系统(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各个节点之间均实现了时间同步。
参阅图6,以下行报文发送场景为例,工业通信报文的顺序为:第一工业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端)→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接收端)。
时间戳标记有多种方式,如:
方式一、工业通信终端设备(i-UE)自己标记时间戳,再发送至核心网设备;在核心网设备处可以进行时间戳标记转移,再在GTPU报文头部标记后通知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也可以自己解析获取;
方式二、在核心网设备与发送端之间的时间差小于y毫秒(y>0)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在核心网设备处标记时间戳;
接入网设备收到工业协议报文后,通过报文的时间戳获取发送端初始发送的时间T0,并与接入网设备的本地时间T1相比较,结合报文发送周期CycleTime,执行确定性调度机制:
接入网设备获取该报文剩余的发送时间预算(Δt=CycleTime-T1+T0);在Δt内通过确定性调度机制以给定的成功率发送报文;在实际运行中,可以考虑预留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考虑当前已经连续丢包次数α,在报文下行调度时,同时考虑在剩余发送时间预算内确定性调度和根据α差异化保障手段。
考虑最大丢包次数N、发送周期CycleTime和基站侧时间T1、发送端时间T0,获取数据包的最迟发送时间门限值Td=(N-1)*CycleTime-T1+T0,通过确定性调度机制严格保证数据包在Td之前发送成功;可以考虑预留终端设备的处理时间。
考虑当前连续丢包次数α,在报文下行调度时,可同时考虑在最迟发送时间门限内的确定性调度和根据α差异化保障手段。
在E2E时间同步的基础上,通过时间戳标记,获取精确的剩余时间预算,从而实现在工业通信的下行传输过程连续丢包状态的差异化QoS与可靠性保障。
参阅图7,以上行报文发送场景为例,工业通信报文的顺序为:第一工业通信用户(发送端)→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第二工业通信用户(接收端)。时间戳信息包含的内容和图6所示实施例类中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当终端设备收到工业协议报文后,通过报文的时间戳获取发送端初始发送的时间T0,并与UE本地时间T1相比较,结合报文发送周期CycleTime,联合基站执行上行确定性调度机制:
获取该报文剩余的发送时间预算(Δt=CycleTime-T1+T0);协同基站在Δt内通过确定性调度机制(预调度、Grant-Free等)以给定的成功率发送报文;可考虑预留核心网设备的处理时间。
考虑当前连续丢包次数α,在报文上行调度时,同时考虑在剩余发送时间预算内确定性调度和根据α差异化保障手段;不同的α对应不同的预调度/Grant-Free参数,并可作为逻辑信道优先级(logical channel priority,LCP)的输入,参数可预配置,也可临时调整,此处不做限定。
考虑最大丢包次数N、发送周期CycleTime和基站侧时间T1、发送端时间T0,获取数据包的最迟发送时间门限值Td=(N-1)*CycleTime-T1+T0,协同基站通过确定性调度机制(预调度、Grant-Free等)严格保证数据包在Td之前发送成功;可考虑预留核心网设备的处理时间。
考虑连续丢包次数α,在报文上行调度时,同时考虑在最迟发送时间门限内的确定性调度和根据α差异化保障手段。不同的α对应不同的预调度/Grant-Free参数,并可作为LCP的输入,参数可预配置,也可临时调整,此处不做限定。
在E2E时间同步的基础上,通过时间戳标记,获取精确的剩余时间预算,从而实现在工业通信的上行传输过程连续丢包状态的差异化QoS与可靠性保障。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工业通信终端设备,该工业通信终端设备作为接收端设备(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该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800一个实施例包括:
检测单元801,用于检测连续丢包状态。
发送单元802,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连续丢包状态,还还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连续丢包状态,还用于若实现端对端E2E时间同步,发送连续丢包状态的报文携带时间戳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800中各单元所执行的操作与前图3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类似,此处不在赘述。
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900一个实施例包括:
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接收端设备发送的连续丢包状态。
调整单元902,用于根据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具体用于当连续丢包状态发生变化时,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适配变化后的连续丢包状态。
本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900中各单元所执行的操作与前图3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类似,此处不在赘述。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1000一个实施例包括:
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接收端设备发送的连续丢包状态。
调整单元1002,用于根据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具体用于当连续丢包状态发生变化时,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适配变化后的连续丢包状态。
本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1000中各单元所执行的操作与前图3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类似,此处不在赘述。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网设备1100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5,该存储器1105中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或数据。
其中,存储器1105可以是易失性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器1105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接入网设备110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11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器1105通信,在接入网设备1100上执行存储器1105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接入网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102,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103,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104,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例如:微软操作系统(Windows),安卓操作系统(Android),苹果操作系统(Mac OS),尤尼克斯操作系统(Unix),里那克斯操作系统(Linux)中任一个。
该处理器1101可以执行前述任一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核心网设备1200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1201和存储器1205,该存储器1205中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或数据。
其中,存储器1205可以是易失性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器1205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核心网设备120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12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器1205通信,在核心网设备1200上执行存储器1205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核心网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202,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203,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204,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例如:微软操作系统(Windows),安卓操作系统(Android),苹果操作系统(Mac OS),尤尼克斯操作系统(Unix),里那克斯操作系统(Linux)中任一个。
该处理器1201可以执行前述任一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业通信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工业通信终端设备作为接收端设备(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该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1300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1301和存储器1305,该存储器1305中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或数据。
其中,存储器1305可以是易失性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器1305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130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13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器1305通信,在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1300上执行存储器1305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13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302,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303,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304,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例如:微软操作系统(Windows),安卓操作系统(Android),苹果操作系统(MacOS),尤尼克斯操作系统(Unix),里那克斯操作系统(Linux)中任一个。
该处理器1301可以执行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第二工业通信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20)

1.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设备检测连续丢包状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指示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数据传输的当前丢包状态,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均为工业通信终端设备;
所述接收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以使得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检测连续丢包状态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以使得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实现端对端E2E时间同步,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的报文携带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的发包时刻。
4.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网设备接收接收端设备发送的连续丢包状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指示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数据传输的当前丢包状态,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均为工业通信终端设备;
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包括:
当所述连续丢包状态发生变化时,所述接入网设备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适配变化后的所述连续丢包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实现端对端E2E时间同步,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的报文携带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的发包时刻。
7.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网设备接收接收端设备发送的连续丢包状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指示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数据传输的当前丢包状态,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均为工业通信终端设备;
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包括:
当所述连续丢包状态发生变化时,所述核心网设备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适配变化后的所述连续丢包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实现端对端E2E时间同步,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的报文携带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的发包时刻。
10.一种工业通信终端设备,作为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连续丢包状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指示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数据传输的当前丢包状态,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均为工业通信终端设备;
发送单元,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以使得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以使得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发送单元还用于,若实现端对端E2E时间同步,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的报文携带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的发包时刻。
13.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收端设备发送的连续丢包状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指示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数据传输的当前丢包状态,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均为工业通信终端设备;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连续丢包状态发生变化时,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适配变化后的所述连续丢包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实现端对端E2E时间同步,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的报文携带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的发包时刻。
16.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收端设备发送的连续丢包状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指示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数据传输的当前丢包状态,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均为工业通信终端设备;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连续丢包状态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连续丢包状态发生变化时,调整可靠性保障策略适配变化后的所述连续丢包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实现端对端E2E时间同步,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的报文携带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连续丢包状态的发包时刻。
1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0886086.8A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41259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6086.8A CN114125907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相关装置
PCT/CN2021/113663 WO2022042430A1 (zh) 2020-08-28 2021-08-20 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相关装置
EP21860268.8A EP4195752A4 (en) 2020-08-28 2021-08-20 RELIABILITY ASSURANCE METHO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BR112023003609A BR112023003609A2 (pt) 2020-08-28 2021-08-20 Método de garantia de confiabilidade, dispositivo de terminal de comunicação industrial, dispositivo de rede de acesso, dispositivo de rede de núcleo e meio de armazenamento de computador
US18/174,756 US20230224838A1 (en) 2020-08-28 2023-02-27 Reliability assurance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6086.8A CN114125907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5907A true CN114125907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52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6086.8A Pending CN114125907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24838A1 (zh)
EP (1) EP4195752A4 (zh)
CN (1) CN114125907A (zh)
BR (1) BR112023003609A2 (zh)
WO (1) WO20220424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8561B (zh) * 2023-11-08 2024-05-14 上海勃傲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以太网工业总线时延分析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80656A1 (zh) * 2017-10-27 2019-05-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丢包率计算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09788509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续数据包传输失败的规避方法及装置
WO2020089851A1 (en) * 2018-11-02 2020-05-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reliability target for wireless networks
WO2020167231A1 (en) * 2019-02-13 2020-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educe consecutive packet loss for delay critical traffic
WO2020164356A1 (zh) * 2019-02-14 2020-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63669A1 (en) * 2014-04-25 2015-10-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 configuration error management for a sidelink radio bearer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1327392B (zh) * 2018-12-13 2021-06-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327404B (zh) * 2018-12-13 2022-08-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业务生存期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80656A1 (zh) * 2017-10-27 2019-05-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丢包率计算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09788509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续数据包传输失败的规避方法及装置
US20200275509A1 (en) * 2017-11-15 2020-08-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failure of transmitting consecutive data packets
WO2020089851A1 (en) * 2018-11-02 2020-05-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reliability target for wireless networks
WO2020167231A1 (en) * 2019-02-13 2020-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educe consecutive packet loss for delay critical traffic
WO2020164356A1 (zh) * 2019-02-14 2020-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24838A1 (en) 2023-07-13
EP4195752A4 (en) 2023-12-27
BR112023003609A2 (pt) 2023-05-09
EP4195752A1 (en) 2023-06-14
WO2022042430A1 (zh) 2022-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18017B1 (en) Processing-time dependent control of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EP353763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power headroom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EP3737183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22520588A (ja) 送信動作および受信動作を実行するユーザ機器およびシステム
EP173849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blocks based on priority
US11284292B2 (en) Queuing latency aware buffer status report
CN108521320B (zh) 下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CN109661803B (zh) 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以及相关方法
JPWO2016186016A1 (ja) 無線端末及び基地局
CN112262593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程序存储介质
JP6645963B2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202200149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in sidelink transmission
KR20200087698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물리계층 세션 아이디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031999A1 (en) STATUS REPOR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910040B1 (en) Mechanism to handle ue assistance information upon handover
EP3282799A1 (en) Wireless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processor
EP3435703B1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remote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230224838A1 (en) Reliability assurance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EP3522419B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20386282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WO2016163476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制御方法
EP2826329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nnection managemen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e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14270792A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021021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7488377B2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通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