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08105B - 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08105B
CN114108105B CN202111299678.0A CN202111299678A CN114108105B CN 114108105 B CN114108105 B CN 114108105B CN 202111299678 A CN202111299678 A CN 202111299678A CN 114108105 B CN114108105 B CN 1141081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plate
shell
fixedly arranged
ho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996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08105A (zh
Inventor
樊伟东
骆志成
骆广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LLSHENG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LLSHENG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LLSHENG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LLSHENG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996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081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08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8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08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8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40COMBINATORIAL TECHNOLOGY
    • C40BCOMBINATORIAL CHEMISTRY; LIBRARIES, e.g. CHEMICAL LIBRARIES
    • C40B60/00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or with libraries
    • C40B60/14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or with libraries for creating libra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中的吸管、设于吸管下方的吸头、设于外壳下方的压紧结构、设于外壳内部并位于外壳下方用于对吸头进行密封的连接结构、外壳内部用于驱动连接结构以及对吸头进行清理的清理结构、设于外壳内部并位于最上方用于对清理结构提供空气的加热结构;通过设置了连接结构,提高了吸头与吸管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会使外壳可以更加精准的控制吸头吸入指定计量的溶剂,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设置了加热结构和清理结构,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的同时对连接盘和伸缩盘的连接处进行清理,进一步提高两者之间的配合效果,使吸入指定计量溶剂的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酸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
背景技术
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主要包括核酸提取、PCR扩增和文库构建,现有的核酸提取的方式,主要是讲吸头安装在移动平台上,之后对试管中的溶剂进行吸取,并将其运送到另一个试管中,需要进行多次这样的操作,每次操作之后吸到吸头中一些消毒的液体,对吸头进行消毒,之后对吸头进行多次使用,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吸头不宜与清洗,并且清洗的时间短,可能会导致清洗不干净,之后吸头和移动平台之间的连接也不紧密,主要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接,但是对接处的密封效果不是很理想,从而由于密封不好会存在漏气的现象会导致吸入的溶液的计量不准确,从而不利于核酸提取后检测的准确程度,以及核酸提取的计量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核酸提取计量更加精准的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包括用于对盛放试管的试管盒进行夹取的机械手夹具、用于对试管中的溶剂进行混合以及转移操作的工作台、设于机械手夹具上用于对试管中的溶剂进行吸取的多个外壳、设于外壳中的吸管、设于吸管下方用于盛放溶剂的吸头、设于外壳下方用于对吸头进行压紧固定的压紧结构、设于外壳内部并位于外壳下方用于对吸头进行密封的连接结构、外壳内部用于驱动连接结构以及对吸头进行清理的清理结构、设于外壳内部并位于最上方用于对清理结构提供空气的加热结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两个用于盛放吸头的架体;所述吸头包括固定设于吸头最上方的连接盘、设于连接盘下方并与外壳配合的压紧圆环;所述吸管包括固定设于吸管下方并与连接盘进行配合的伸缩盘;所述清理结构包括固定设于外壳内部的第三空心环;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滑动设于第三空心环中的第二活塞板、固定设于第二活塞板上方的第二弹簧、连通于第三空心环的第三管件、连通于第三管件并固定设于外壳内部的第二空心环、固定设于第三管件和第二空心环之间的用于两者连通并可伸缩的伸缩管、固定设于第二空心环上方用于挡住伸缩管吹出空气的第一控制组件、连接于第一控制组件用于对第一控制组件进行控制的第一定位板、固定设于第二空心环内部并用于卡住第一定位板的第二控制组件、固定设于第一控制组件下方的第三导向杆、固定设于第三导向杆下方并位于第二空心环最底部的密封件、设于密封件侧面的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空心环两侧设有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伸缩部可以进行伸缩使所述第二空心环最下方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密封件上与第二伸缩部垂直的两个面也是可以进行伸缩的,用于使第二伸缩部可以膨胀;所述压紧圆环与所述外壳内壁的最下方留有间距;在使用时,计算机会驱动机械手夹具进行更换位置,之后外壳用吸头对溶剂进行一次转移之后,计算机会带动机械手夹具进行运动,使外壳运动到架体处,之后外壳会将吸头摘下,之后会使吸头置于架体中,之后外壳再运动到另外一个架体处,对吸头进行取走,之后也就是需要吸管和吸头进行对接,并对其进行密封,也就是机械手夹具带动外壳朝着吸头的方向进行运动,之后会通过清理结构接触到吸头之后使第二活塞板向上进行运动,之后第二弹簧被压缩,之后第三空心环中位于第二活塞板上方的空气会在压力的作用下从而第三管件处向外吹出,并通过伸缩管吹在第一控制组件上,之后会使第一控制组件向下运动,之后第一控制组件通过第三导向杆和密封件会带动第二空心环的最底部向下进行运动,之后第一伸缩部被拉伸,之后运动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控制组件进行配合之后,会通过第二控制组件与第一定位板的配合使伸缩管中的空气吹在第二空心环内部,并进入到密封件中,之后会使第二伸缩部朝着吸头的向心方向运动,之后也就是第二伸缩部上下两侧的面进行拉伸,之后也就是第二空心环向下运动会使第一伸缩部对伸缩盘和连接盘的接触位置进行密封,之后第二伸缩部进行运动,会对连接盘的下方进一步的再次密封,之后也就是使伸缩盘与连接盘连接处,可能会向外漏气的地方进行密封,并延长密封的长度,从而更好的保证了伸缩盘与连接盘的连接,从而两者完全密封,也就是需要控制吸头进行吸取试剂时不会由于漏气导致试剂吸取的量出现误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试剂吸取的准确程度,从而提高了整个核酸检测过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更好的进行使用,增加了使用的稳定性,之后通过两个架体上的吸头进行更换使用,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吸头进行清理,从而避免吸头清理的效果不好导致后续溶剂转移时检测不准确的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并且避免由于检测的误差引起蝴蝶效应导致更大的损失,之后压紧圆环与外壳的最底部进行配合,会使外壳内部不会与外界连通,从而更好的保证使用时的密封性,之后第二伸缩部是有弹性可以进行膨胀的橡胶材质,之后第二伸缩部在运动时还会发生膨胀,第二伸缩部发生膨胀之后会使第二伸缩部向下膨胀,并使第二伸缩部填满压紧圆环上方的空间,从而对压紧圆环也会进行密封,从而更好的对吸头进行固定夹持住的同时还会对吸头进行更好的密封,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溶剂吸取的准确性以及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用于遮挡来自伸缩管的空气;所述第一定位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固定设于外壳内壁上的第二伸缩杆、固定设于第二伸缩杆上的第二定位板、设于第二定位板上并与第一定位板配合的定位槽、设于第二定位板和外壳内壁之间的第五弹簧;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滑动设于第二空心环内部的第一滑动板、设于第一滑动板上的通风口、设于通风口处挡住通风口的第二滑动板、固定设于第二滑动板下方的第四导向杆、固定设于第一滑动板下方的固定杆、固定设于固定杆上的支撑板;所述第四导向杆滑动连接于支撑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固接于第四导向杆;通过第二滑动板的设置,会在第三管件向下吹风时,先使第二滑动板封住通风口,之后第二滑动板受到吹力的作用会使第一滑动板向下运动,之后第一滑动板带动第三导向杆向下,第三导向杆带动密封件向下,从而会使第二空心环的底部向下,之后当第二空心环底部运动到最下方之后,,第二空心环无法继续向下运动,之后这时风就会将第二滑动板吹开,之后也就是第二滑动板会向下运动,之后,第二滑动板受到风力的作用是持续向下运动的,之后风会通过通风口进入到第二空心环中,之后第一伸缩部是橡胶材质的,之后第一伸缩部一开始不会与外壳的内壁以及连接盘进行接触,从而可以使第二空心环向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更小,从而也就是可以更好的通过第二滑动板和第四弹簧使第二空心环底部向下运动,之后第二空心环无法向下运动之后,风吹在第二空心环内部,会使第一伸缩部膨胀,也就是会使第一伸缩部更好的抵在伸缩盘和连接盘的连接处,从而更好的对两者进行密封,之后风还会进入到密封件中,之后第二空心环膨胀到极限之后,密封件就会进行膨胀,之后也就是会使第二伸缩部朝着吸头向心方向进行运动,之后会使第二伸缩部抵在连接盘的下方以及压紧圆环的上方和连接盘的外壁上,从而对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通过充气膨胀的方式,使两者之间的密封更好,并且由于加工是有误差的,膨胀的方式可以根据两者的外形进行适配,从而可以无视加工误差,使两者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的使两者密封更好并且检测数据更加准确;之后第一定位板被定位槽卡住位置,可以在复位时,使密封件中的气体先排出,之后第二空心环中的气体再排出,之后第二伸缩部复位后第二控制组件再复位,使第一定位板不被卡住,之后也就是使第一滑动板再带动第二空心环底部进行复位,从而对复位的先后顺序进行规整,避免复位顺序有错,导致设备运动不稳定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上方设有避位槽;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固定设于第二伸缩部上的第三滑动板、固定设于第三滑动板上并滑动设于避位槽中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与所述第二伸缩杆配合;所述第二伸缩部进行运动时会使第三滑动板行运动,从而会使接触块进行运动,之后第二定位板和第一定位板处于错位的位置,之后接触块运动会使第二定位板不再被接触块卡住位置,之后第二定位板会在第五弹簧的作用下到达与第一定位板配合的位置,之后实现两者的卡位,之后复位时,第二伸缩部复位会使接触块再次卡住第二定位板,使第二定位板上的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板脱离配合,之后使第二滑动板进行复位,从而实现了两者运动的先后顺序。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设于外壳内部的第一空心环、滑动设于第一空心环内部的第一活塞板;所述清理结构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一活塞板上的第二管件、固定设于第一活塞板下方的连接杆、固定设于第二活塞板下方并与第二管件相互连通的第一空心管、设于第一空心管内部的第二空心管、设于第三弹簧下方的第二空心管、设于第二空心管外壁上的多个卡槽、设于第一空心管内壁上并与卡槽配合的多个卡位件;所述第二空心管与所述第一空心管与所述第二管件相互连通;在需要将吸头和吸管进行连接时,第二空心管是外壳下方的,也就是卡槽和卡位件卡住位置为第二空心管所在处,之后吸头会接触到第二空心管并带动第二空心管进行运动,也就是会使第一空心管通过第三弹簧带动第二活塞板向上进行运动,第二活塞板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活塞板向上运动,之后第一活塞板上方被压缩,之后第一活塞板上方的空气会进入到第二空心管中,并在第二空心管向外吹出,之后吹在连接盘上,从而对连接盘进行清理,将连接盘上遗留的液体吹开,以及连接盘上的灰尘吹开,从而使连接盘可以更好的与伸缩盘连接,之后连接盘上设有通气管,风吹在连接盘上的同时还会进入到通气管中,之后顺着通气管再向外吹出,并吹在伸缩盘上,之后对两个需要进行对接的面进行清理,从而更好的对两者进行连接,进一步增加了密封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空心管包括设于第二空心管下端的多个第一孔、连通于第一孔的倾斜通道、设于第一孔下方的垂直通道、设于垂直通道下方的多个第二孔、连通于第二孔的水平通道、设于垂直通道下方与水平通道连通的储气腔;空气会进入到第二空心管中,之后第二空心管是抵在连接盘上的,之后空气会在第一孔和倾斜通道的作用下向外吹出,之后空气还会通过垂直通道到达储气腔中,并在水平通道和第二孔的作用下再次吹出,之后倾斜通道吹出的是倾斜向下的,水平通道向外吹出的是水平的,倾斜通道吹出的空气会直接吹在连接盘上,对连接盘进行清理,之后水平通道向外吹出的是水平的会与倾斜通道吹出的空气进行对流,之后会使倾斜通道吹出的空气会在水平通道吹出空气的作用下吹在更远的地方,从而会增加吹出的空气对连接盘进行清理的范围,从而增加了连接盘清理的干净程度,之后所述清理结构设置了多个,进一步增加了清理的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盘和伸缩盘上设有可以相互配合的第一斜角边和第二斜角边;所述伸缩盘上设有是第二空心管可以通过并抵在连接盘上的第一通气孔;空气吹在连接盘上之后会在第一斜角边和第二斜角边的作用降低对连接盘上的平面的清理范围,从而提高了对连接盘清理的干净程度,之后空气经过通气管吹在伸缩盘的第二斜角边上,会在第二斜角边的作用下使风朝着第一斜角边和第二斜角边之间聚拢,之后可以更多的吹在伸缩盘上,从而增加了对伸缩盘和连接盘的清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吸管上设有第一滑槽、滑动设于第一滑槽中用于挡住第一通气孔的挡块、固定连接于挡块的第一电动杆;所述挡块上设有斜角;当连接盘与第二空心管接触,之后连接盘推动第二空心管向上运动,直到连接盘与伸缩盘接触位置,之后这时第一电动杆带动挡块再第一滑槽中进行运动,使挡块挡住第一通气孔,之后挡块上设有斜角,会向上铲第二空心管,之后使第二空心管位于挡块的上方,之后也就是后续使吸头与吸管分开时,第二空心管不会由于抵在吸头上,会对吸头进行下压,从而可以使吸头更加自然的与吸管分开,从而使吸头可以再分开后更好的保持住原来的状态,不会由于外力发生倾斜,从而更好的有利于下一次的安装,之后由于挡块的封闭,可以使外壳内部封闭的效果更好,并且连接盘和伸缩盘上设有磁铁,两者通过磁铁吸合,从而也就是会使连接盘向下分开时带动伸缩盘向下运动,之后伸缩盘运动到外壳的最下方之后就不再运动,进一步保持外壳内部的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结构还包括设于第一空心环内部的出气块、设于第一空心环内部的第一单向阀、设于第一活塞板上的第二单向阀、设于第一空心环内部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第一电热环和第二电热环、设于外壳内部并与吸管和第一空心环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件;当第一活塞板向上运动,会将空气在第二管件处向外压出,之后第一活塞板下方会进行吸气,之后第二单向阀保证第一活塞板下方的空气不会进入第一活塞板上方,从而也就是会使第一活塞板上方的空气不会与外侧进行混合,之后第一单向阀用来保证第一活塞板上方的空气不会到达第一单向阀上方,从而在第一活塞板向下运动时,可以将空气压到第二管件中,之后出气块用于向外散出消毒气体,也就是从第二空心管向外吹出的空气是消毒气体,可以更好的对连接盘和伸缩盘进行清理的同时对其进行消毒,更好的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之后第一电热环和第二电热环会对消毒的空气进行加热,之后会使第二空心管向外吹出的是热空气,之后更好的对残留水分进行蒸发,进一步增加了清理效果,之后热的消毒气体会在第一空心环中对第三管件中的气体进行升温,之后会使第二空心环和密封件中的气体升温,之后会使橡胶的温度高,橡胶的弹性更好,橡胶可以更好的对连接盘和伸缩盘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结构包括滑动设于吸管下方的第二导向杆、设于外壳下方并位于第二导向杆周围的沉头槽、固定设于第二导向杆上方的限位板、设于加热结构吸头和沉头槽之间的第一弹簧、固定设于第二导向杆下方的第一滑动块、铰接于第一滑动块的第一连杆、铰接于第一连杆的第二滑动块、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动块的第一伸缩杆、固定设于外壳下方用于对第一伸缩杆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板、固定连接于第一伸缩杆的第三滑动块、滑动设于第三滑动块中的下压块、固定连接于下压块的压紧件、设于压紧件中的导向槽、固定设于外壳上的固定板、固定设于固定板上并滑动连接于导向槽的第一导向杆;第二空心环向下运动会使第二导向杆向下运动,也就是会通过第一连杆使第三滑动块朝着压紧圆环的向心方向运动,之后会第三滑动块上设有圆角,会通过圆角使压紧圆环更好的与外壳平齐,之后导向槽进而第一导向杆配合会使下压块朝上运动,也就是下压块带动压紧圆环向上运动,之后会使连接盘和伸缩盘的接触更加紧密,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了连接结构,提高了吸头与吸管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会使外壳可以更加精准的控制吸头吸入指定计量的溶剂,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设置了加热结构和清理结构,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的同时对连接盘和伸缩盘的连接处进行清理,进一步提高两者之间的配合效果,使吸入指定计量溶剂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B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中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M-M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M-M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外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图10中C的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0中D的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图10中E的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图10中J的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图10中G的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图10中F的放大图;
图17为本发明图13中H的放大图;
图18为本发明图13中I的放大图;
图19为本发明中外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20为本发明图19中K的放大图;
图21为本发明中外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21所示,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包括用于对盛放试管的试管盒进行夹取的机械手夹具1、用于对试管中的溶剂进行混合以及转移操作的工作台、设于机械手夹具1上用于对试管中的溶剂进行吸取的多个外壳3、设于外壳3中的吸管31、设于吸管31下方用于盛放溶剂的吸头2、设于外壳3下方用于对吸头2进行压紧固定的压紧结构4、设于外壳3内部并位于外壳3下方用于对吸头2进行密封的连接结构7、外壳3内部用于驱动连接结构7以及对吸头2进行清理的清理结构6、设于外壳3内部并位于最上方用于对清理结构6提供空气的加热结构5;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两个用于盛放吸头2的架体;所述吸头2包括固定设于吸头2最上方的连接盘21、设于连接盘21下方并与外壳3配合的压紧圆环23;所述吸管31包括固定设于吸管31下方并与连接盘21进行配合的伸缩盘311;所述清理结构6包括固定设于外壳3内部的第三空心环60;所述连接结构7包括滑动设于第三空心环60中的第二活塞板71、固定设于第二活塞板71上方的第二弹簧72、连通于第三空心环60的第三管件73、连通于第三管件73并固定设于外壳3内部的第二空心环74、固定设于第三管件73和第二空心环74之间的用于两者连通并可伸缩的伸缩管731、固定设于第二空心环74上方用于挡住伸缩管731吹出空气的第一控制组件75、连接于第一控制组件75用于对第一控制组件75进行控制的第一定位板76、固定设于第二空心环74内部并用于卡住第一定位板76的第二控制组件77、固定设于第一控制组件75下方的第三导向杆78、固定设于第三导向杆78下方并位于第二空心环74最底部的密封件79、设于密封件79侧面的第二伸缩部791;所述第二空心环74两侧设有第一伸缩部741;所述第一伸缩部741可以进行伸缩使所述第二空心环74最下方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密封件79上与第二伸缩部791垂直的两个面也是可以进行伸缩的,用于使第二伸缩部791可以膨胀;所述压紧圆环23与所述外壳3内壁的最下方留有间距;在使用时,计算机会驱动机械手夹具1进行更换位置,之后外壳3用吸头2对溶剂进行一次转移之后,计算机会带动机械手夹具1进行运动,使外壳3运动到架体处,之后外壳3会将吸头2摘下,之后会使吸头2置于架体中,之后外壳3再运动到另外一个架体处,对吸头2进行取走,之后也就是需要吸管31和吸头2进行对接,并对其进行密封,也就是机械手夹具1带动外壳3朝着吸头2的方向进行运动,之后会通过清理结构6接触到吸头2之后使第二活塞板71向上进行运动,之后第二弹簧72被压缩,之后第三空心环60中位于第二活塞板71上方的空气会在压力的作用下从而第三管件73处向外吹出,并通过伸缩管731吹在第一控制组件75上,之后会使第一控制组件75向下运动,之后第一控制组件75通过第三导向杆78和密封件79会带动第二空心环74的最底部向下进行运动,之后第一伸缩部741被拉伸,之后运动到第一定位板76与第二控制组件77进行配合之后,会通过第二控制组件77与第一定位板76的配合使伸缩管731中的空气吹在第二空心环74内部,并进入到密封件79中,之后会使第二伸缩部791朝着吸头2的向心方向运动,之后也就是第二伸缩部791上下两侧的面进行拉伸,之后也就是第二空心环74向下运动会使第一伸缩部741对伸缩盘311和连接盘21的接触位置进行密封,之后第二伸缩部791进行运动,会对连接盘21的下方进一步的再次密封,之后也就是使伸缩盘311与连接盘21连接处,可能会向外漏气的地方进行密封,并延长密封的长度,从而更好的保证了伸缩盘311与连接盘21的连接,从而两者完全密封,也就是需要控制吸头2进行吸取试剂时不会由于漏气导致试剂吸取的量出现误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试剂吸取的准确程度,从而提高了整个核酸检测过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更好的进行使用,增加了使用的稳定性,之后通过两个架体上的吸头2进行更换使用,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吸头2进行清理,从而避免吸头2清理的效果不好导致后续溶剂转移时检测不准确的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并且避免由于检测的误差引起蝴蝶效应导致更大的损失,之后压紧圆环23与外壳3的最底部进行配合,会使外壳3内部不会与外界连通,从而更好的保证使用时的密封性,之后第二伸缩部791是有弹性可以进行膨胀的橡胶材质,之后第二伸缩部791在运动时还会发生膨胀,第二伸缩部791发生膨胀之后会使第二伸缩部791向下膨胀,并使第二伸缩部791填满压紧圆环23上方的空间,从而对压紧圆环23也会进行密封,从而更好的对吸头2进行固定夹持住的同时还会对吸头2进行更好的密封,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溶剂吸取的准确性以及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的,所述第一控制组件75用于遮挡来自伸缩管731的空气;所述第一定位板76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75;所述第二控制组件77包括固定设于外壳3内壁上的第二伸缩杆774、固定设于第二伸缩杆774上的第二定位板772、设于第二定位板772上并与第一定位板76配合的定位槽773、设于第二定位板772和外壳3内壁之间的第五弹簧771;所述第一控制组件75包括滑动设于第二空心环74内部的第一滑动板751、设于第一滑动板751上的通风口、设于通风口处挡住通风口的第二滑动板752、固定设于第二滑动板752下方的第四导向杆753、固定设于第一滑动板751下方的固定杆755、固定设于固定杆755上的支撑板756;所述第四导向杆753滑动连接于支撑板756;所述第一定位板76固接于第四导向杆753。
具体的,所述密封件79上方设有避位槽;所述第二控制组件77包括固定设于第二伸缩部791上的第三滑动板776、固定设于第三滑动板776上并滑动设于避位槽中的接触块775;所述接触块775与所述第二伸缩杆774配合。
具体的,所述加热结构5包括设于外壳3内部的第一空心环51、滑动设于第一空心环51内部的第一活塞板54;所述清理结构6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一活塞板54上的第二管件61、固定设于第一活塞板54下方的连接杆62、固定设于第二活塞板71下方并与第二管件61相互连通的第一空心管63、设于第一空心管63内部的第二空心管65、设于第三弹簧64下方的第二空心管65、设于第二空心管65外壁上的多个卡槽66、设于第一空心管63内壁上并与卡槽66配合的多个卡位件67;所述第二空心管65与所述第一空心管63与所述第二管件61相互连通。
具体的,所述第二空心管65包括设于第二空心管65下端的多个第一孔651、连通于第一孔651的倾斜通道652、设于第一孔651下方的垂直通道653、设于垂直通道653下方的多个第二孔656、连通于第二孔656的水平通道655、设于垂直通道653下方与水平通道655连通的储气腔654。
具体的,所述连接盘21和伸缩盘311上设有可以相互配合的第一斜角边314和第二斜角边315;所述伸缩盘311上设有是第二空心管65可以通过并抵在连接盘21上的第一通气孔312。
具体的,所述吸管31上设有第一滑槽316、滑动设于第一滑槽316中用于挡住第一通气孔312的挡块313、固定连接于挡块313的第一电动杆317;所述挡块313上设有斜角。
具体的,所述加热结构5还包括设于第一空心环51内部的出气块52、设于第一空心环51内部的第一单向阀53、设于第一活塞板54上的第二单向阀55、设于第一空心环51内部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第一电热环56和第二电热环561、设于外壳3内部并与吸管31和第一空心环51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件57。
具体的,所述压紧结构4包括滑动设于吸管31下方的第二导向杆49、设于外壳3下方并位于第二导向杆49周围的沉头槽493、固定设于第二导向杆49上方的限位板492、设于加热结构59吸头2和沉头槽493之间的第一弹簧491、固定设于第二导向杆49下方的第一滑动块41、铰接于第一滑动块41的第一连杆42、铰接于第一连杆42的第二滑动块43、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动块43的第一伸缩杆44、固定设于外壳3下方用于对第一伸缩杆44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板45、固定连接于第一伸缩杆44的第三滑动块46、滑动设于第三滑动块46中的下压块482、固定连接于下压块482的压紧件48、设于压紧件48中的导向槽481、固定设于外壳3上的固定板47、固定设于固定板47上并滑动连接于导向槽481的第一导向杆471。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流程是:计算机将需要相互融合的试管盒运到工作台上,之后计算机驱动机械手夹具1进行运动,机械手夹具1是现有技术,可以对试管盒进行夹持也可以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吸入,将溶液吸到吸头2中,之后就是控制机械手夹具1运动到试管盒的上方,控制外壳3向下运动,使吸头2进入到试管中,将溶液进行抽取,之后将溶液放到另一个试管中,从而实现溶液的混合,也就是转移;当完成一次操作之后,运动到清理盒中,将洗头放下,对其进行清理,之后运动到另一个清理盒中,取走已经清理好的吸头2,从而保证吸头2清理的时间足够长,从而吸头2足够干净;
在将吸头2进行安装时,第二空心管65会在第三弹簧64的作用下位于伸缩盘311的下方,之后吸头2会撞击到第二空心管65,之后带动第二空心管65向上进行运动,之后第二空心管65向上运动也就是会压缩第三弹簧64,之后当第三弹簧64被压缩的长度足够长之后会带动第二活塞板71向上运动,之后第二弹簧72被压缩,之后第二活塞板71向上运动会将第三空心环60中的空气顺着第三管件73向外压出,之后空气顺着第三管件73来到伸缩管731处,之后第一滑动板751上的第二滑动板752会受到空气的压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之后由于第二滑动板752盒第一滑动板751之间有第四导向杆753连接,所以会使第一滑动板751一起向下运动,之后也就是第一滑动板751向下运动,之后第一滑动板751带动第三导向杆78向下,第三导向杆78向下带动密封件79向下,密封件79会带动第二空心环74的底部向下运动,之后也就是第二空心环74的底部和第一滑动板751一起向下运动,之后伸缩管731被拉伸,保证空气可以持续作用下第二滑动板752上,之后第一伸缩部741会被拉伸,保证第二空心环74底部向下运动,之后第一伸缩部741被拉伸的长度有限,拉伸到连接盘21下方之后就到了极限位置,之后这时第二空心环74底部固定不动,第一滑动板751无法继续向下运动,之后第二滑动板752会在压力的作用下沿着第四导向杆753向下运动,之后第四弹簧754被压缩,之后第四导向杆753向下运动会带动第一定位板76向下运动,之后在第二滑动板752向下运动的途中,第三管件73中的空气会输送到第二空心环74内部,之后第二空心环74中的空气会顺着密封件79上的避位槽到达密封件79中,之后会使密封件79膨胀,之后第二伸缩部791会进行伸长,第二伸缩部791带动第三滑动板776进行运动,之后第三滑动板776带动接触块775进行运动,之后接触块775就不再与第二定位板772接触,之后第二定位板772会在第五弹簧771的作用下朝着第一定位板76的方向进行运动,之后也就是第二定位板772在第二伸缩杆774的导向下进行运动,第二伸缩杆774伸缩的长度也有极限长度,伸缩到极限长度之后第二定位板772无法继续运动,这时第二定位板772处于定位槽773可以与第一定位板76进行配合的位置,之和第二滑动板752继续向下运动,也就是第一定位板76继续向下,第一定位板76会通过第四导向杆753上方的曲面继续向下运动,之后运动到定位槽773处,第一定位板76会与定位槽773卡住位置,从而会使第二滑动板752的位置被卡住,之后会使空气储蓄通入到第二空心环74内部,和密封件79内部,之后会使第二伸缩部791继续膨胀,并朝着吸头2的向心方向延伸,从而卡住连接盘21的底部,从而会对伸缩盘311与连接盘21的连接处进行封闭,并对连接盘21底部进行封闭和卡紧,从而使连接盘21可以更好的连接在外壳3上;
当需要对吸头2进行拆下来时,需要第二电动杆68带动第二活塞板71向下运动,之后也就是第二活塞板71会在第三空心环60中进行滑动,从而会将第二空心环74和密封件79中的空气顺着第三管件73吸回到第三空心环60中,之后第一定位板76和定位槽773位置相互卡住,也就是第一滑动板751没有封闭,从而会使第二空心环74和密封件79中的空气正常的进入到第三空心环60中,之后会使第二伸缩部791进行复位,从而也就是不再对吸头2的底部进行卡住,之后第二伸缩部791带动第三滑动板776复位,之后第三滑动板776带动接触块775进行运动,当第二伸缩部791复位到与第一伸缩部741内壁平齐之后接触块775会运动到原位置,之后也就是会带动第二定位板772朝着第二伸缩杆774的方向运动,之后第二定位板772压缩第五弹簧771,之后定位槽773与第一定位板76脱离卡位,之后也就是第二滑动板752位置不再被卡住,之后第二滑动板752会在第四弹簧754的作用下运动到第一滑动板751处,从而使第一滑动板751处于封闭,之后第三空心环60会顺着第三管件73吸气,从而会通过伸缩管731带动第一滑动板751向上运动,从而会使第二空心环74的底部向上运动,从而会使第二空心环74进行复位,从而不再对连接盘21和伸缩盘311的连接处进行封闭;
之后在第二空心环74向下运动过程中,会撞击到限位板492,从而会带动限位板492向下运动,之后限位板492压缩第一弹簧491,之后限位板492运动到沉头槽493处之后第二空心环74运动到极限位置,限位板492向下运动会带动第二导向杆49向下运动,之后第二导向杆49带动第一滑动块41向下运动,之后第一滑动块41通过第一连杆42带动第二滑动块43朝着吸头2的向心方向运动,之后第一连杆42通过第二滑动块43带动第一伸缩杆44运动,之后第一伸缩杆44在第一导向板45的导向下带动第三滑动块46进行运动,之后会使第一定位板76运动到压紧圆环23的下方,之后第三滑动块46上有圆角,若压紧圆环23没有与外壳3的最底部平齐,则会带动压紧圆环23向上运动,使压紧圆环23与外壳3的最底部平齐,之后在第三滑动块46运动的途中会使压紧件48一起运动,压紧件48上的导向槽481与固定板47配合,之后导向槽481一开始是平的,之后是倾斜的,从而也就是一开始是第三滑动块46与压紧圆环23配合,当压紧圆环23与外壳3最底部平齐之后导向槽481的倾斜处与第一导向杆471配合,之后会使压紧件48向上运动,之后也就是下压块482向上运动,之后会使下压块482抵在压紧圆环23上,之后带动压紧圆环23向上运动,从而也就是带动吸头2和连接盘21向上运动,从而使连接盘21和伸缩盘311连接的更加紧密;复位时运动过程相反,原理相同,在此不做阐述;
之后连接盘21与第二空心管65接触时带动第二空心管65向上运动,之后第二空心管65通过连接杆62带动第二管件61向上运动,之后还会带动第二单向阀55和第一活塞板54向上运动,之后会对会对第一活塞板54上方的空间进行压缩,之后第一活塞板54上方的空气会进入到第二管件61中,之后顺着第二管件61到达第一空心管63内部,之后再进入到第二空心管65中,之后到达第二空心管65的下方,之后会在第二空心管65下方吹出,吹在连接盘21上,从而会对连接盘21上方进行吹出空气,之后空气是来自出气块52制作产出的,空气为可以进行消毒的气体,从而会对连接盘21的上方进行消毒,之后连接盘21上还设有第一斜角边314和第二斜角边315,会使空气到达吸头2的内部,从而会对吸头2的内部也进行消毒,从而更好的保证卫生安全程度,之后还会顺着通气管22到达伸缩盘311下方,从而再对伸缩盘311下方进行消毒;
之后当连接盘21和伸缩盘311连接在一起时,第一电动杆317会驱动挡块313进行运动,之后也就是挡块313会将第一通气孔312挡住,之后挡块313上有斜角,还会利用斜角接触到第二空心管65,从而会使原本与连接盘21接触的第二空心管65被斜角向上铲起,之后挡块313对第一通气孔312进行挡住,使两者进行密封,从而在吸头2与伸缩盘311脱离时,通过第一电动杆317的驱动,对第二空心管65要不要露出来进行控制,从而在吸头2与伸缩盘311距离远了之后再使第一电动杆317不再挡住第一通气孔312,也就是第二空心管65不被挡住,之后第二空心管65再向外伸出,之后第二空心管65向外伸出时,当卡槽66到达卡位件67的位置,会在第六弹簧672的作用下使卡板673卡住卡槽66,从而对第二空心管65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也就会使第二空心管65向外伸出的极限位置进行确定,不会使第二空心管65完全伸出,从而使第二空心管65一直位于第一空心管63内部。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包括用于对盛放试管的试管盒进行夹取的机械手夹具(1)、用于对试管中的溶剂进行混合以及转移操作的工作台、设于机械手夹具(1)上用于对试管中的溶剂进行吸取的多个外壳(3)、设于外壳(3)中的吸管(31)、设于吸管(31)下方用于盛放溶剂的吸头(2)、设于外壳(3)下方用于对吸头(2)进行压紧固定的压紧结构(4)、设于外壳(3)内部并位于外壳(3)下方用于对吸头(2)进行密封的连接结构(7)、外壳(3)内部用于驱动连接结构(7)以及对吸头(2)进行清理的清理结构(6)、设于外壳(3)内部并位于最上方用于对清理结构(6)提供空气的加热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两个用于盛放吸头(2)的架体;所述吸头(2)包括固定设于吸头(2)最上方的连接盘(21)、设于连接盘(21)下方并与外壳(3)配合的压紧圆环(23);所述吸管(31)包括固定设于吸管(31)下方并与连接盘(21)进行配合的伸缩盘(311);所述清理结构(6)包括固定设于外壳(3)内部的第三空心环(60);所述连接结构(7)包括滑动设于第三空心环(60)中的第二活塞板(71)、固定设于第二活塞板(71)上方的第二弹簧(72)、连通于第三空心环(60)的第三管件(73)、连通于第三管件(73)并固定设于外壳(3)内部的第二空心环(74)、固定设于第三管件(73)和第二空心环(74)之间的用于两者连通并可伸缩的伸缩管(731)、固定设于第二空心环(74)上方用于挡住伸缩管(731)吹出空气的第一控制组件(75)、连接于第一控制组件(75)用于对第一控制组件(75)进行控制的第一定位板(76)、固定设于第二空心环(74)内部并用于卡住第一定位板(76)的第二控制组件(77)、固定设于第一控制组件(75)下方的第三导向杆(78)、固定设于第三导向杆(78)下方并位于第二空心环(74)最底部的密封件(79)、设于密封件(79)侧面的第二伸缩部(791);所述第二空心环(74)两侧设有第一伸缩部(741);所述第一伸缩部(741)可以进行伸缩使所述第二空心环(74)最下方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密封件(79)上与第二伸缩部(791)垂直的两个面也是可以进行伸缩的,用于使第二伸缩部(791)可以膨胀;所述压紧圆环(23)与所述外壳(3)内壁的最下方留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75)用于遮挡来自伸缩管(731)的空气;所述第一定位板(76)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75);所述第二控制组件(77)包括固定设于外壳(3)内壁上的第二伸缩杆(774)、固定设于第二伸缩杆(774)上的第二定位板(772)、设于第二定位板(772)上并与第一定位板(76)配合的定位槽(773)、设于第二定位板(772)和外壳(3)内壁之间的第五弹簧(771);所述第一控制组件(75)包括滑动设于第二空心环(74)内部的第一滑动板(751)、设于第一滑动板(751)上的通风口、设于通风口处挡住通风口的第二滑动板(752)、固定设于第二滑动板(752)下方的第四导向杆(753)、固定设于第一滑动板(751)下方的固定杆(755)、固定设于固定杆(755)上的支撑板(756);所述第四导向杆(753)滑动连接于支撑板(756);所述第一定位板(76)固接于第四导向杆(7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79)上方设有避位槽;所述第二控制组件(77)包括固定设于第二伸缩部(791)上的第三滑动板(776)、固定设于第三滑动板(776)上并滑动设于避位槽中的接触块(775);所述接触块(775)与所述第二伸缩杆(774)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5)包括设于外壳(3)内部的第一空心环(51)、滑动设于第一空心环(51)内部的第一活塞板(54);所述清理结构(6)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一活塞板(54)上的第二管件(61)、固定设于第一活塞板(54)下方的连接杆(62)、固定设于第二活塞板(71)下方并与第二管件(61)相互连通的第一空心管(63)、设于第一空心管(63)内部的第二空心管(65)、设于第三弹簧(64)下方的第二空心管(65)、设于第二空心管(65)外壁上的多个卡槽(66)、设于第一空心管(63)内壁上并与卡槽(66)配合的多个卡位件(67);所述第二空心管(65)与所述第一空心管(63)与所述第二管件(61)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心管(65)包括设于第二空心管(65)下端的多个第一孔(651)、连通于第一孔(651)的倾斜通道(652)、设于第一孔(651)下方的垂直通道(653)、设于垂直通道(653)下方的多个第二孔(656)、连通于第二孔(656)的水平通道(655)、设于垂直通道(653)下方与水平通道(655)连通的储气腔(65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21)和伸缩盘(311)上设有可以相互配合的第一斜角边(314)和第二斜角边(315);所述伸缩盘(311)上设有是第二空心管(65)可以通过并抵在连接盘(21)上的第一通气孔(3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31)上设有第一滑槽(316)、滑动设于第一滑槽(316)中用于挡住第一通气孔(312)的挡块(313)、固定连接于挡块(313)的第一电动杆(317);所述挡块(313)上设有斜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5)还包括设于第一空心环(51)内部的出气块(52)、设于第一空心环(51)内部的第一单向阀(53)、设于第一活塞板(54)上的第二单向阀(55)、设于第一空心环(51)内部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第一电热环(56)和第二电热环(561)、设于外壳(3)内部并与吸管(31)和第一空心环(51)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件(5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结构(4)包括滑动设于吸管(31)下方的第二导向杆(49)、设于外壳(3)下方并位于第二导向杆(49)周围的沉头槽(493)、固定设于第二导向杆(49)上方的限位板(492)、设于限位板(492)和沉头槽(493)之间的第一弹簧(491)、固定设于第二导向杆(49)下方的第一滑动块(41)、铰接于第一滑动块(41)的第一连杆(42)、铰接于第一连杆(42)的第二滑动块(43)、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动块(43)的第一伸缩杆(44)、固定设于外壳(3)下方用于对第一伸缩杆(44)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板(45)、固定连接于第一伸缩杆(44)的第三滑动块(46)、滑动设于第三滑动块(46)中的下压块(482)、固定连接于下压块(482)的压紧件(48)、设于压紧件(48)中的导向槽(481)、固定设于外壳(3)上的固定板(47)、固定设于固定板(47)上并滑动连接于导向槽(481)的第一导向杆(471)。
CN202111299678.0A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 Active CN114108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9678.0A CN114108105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9678.0A CN114108105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8105A CN114108105A (zh) 2022-03-01
CN114108105B true CN114108105B (zh) 2023-08-25

Family

ID=80380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99678.0A Active CN114108105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0810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5284A (en) * 1996-07-22 1999-06-22 Cyberlab, Inc. Multiple channel pipetting device
US6143252A (en) * 1999-04-12 2000-11-07 The Perkin-Elmer Corporation Pipetting device with pipette tip for solid phase reactions
WO2003016832A2 (en) * 2001-08-13 2003-02-27 Boston Innovation Inc. Microfluidic mixing and dispensing
KR20170041981A (ko) * 2015-10-08 2017-04-18 (주)로봇앤드디자인 피펫팁 탈착 장치 및 피펫팁 탈착 장치 어셈블리
CN206549669U (zh) * 2017-03-14 2017-10-13 普研(上海)标准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溶液混合定量移液器
CN209885842U (zh) * 2019-02-12 2020-01-03 郑州智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八道移液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5284A (en) * 1996-07-22 1999-06-22 Cyberlab, Inc. Multiple channel pipetting device
US6143252A (en) * 1999-04-12 2000-11-07 The Perkin-Elmer Corporation Pipetting device with pipette tip for solid phase reactions
WO2003016832A2 (en) * 2001-08-13 2003-02-27 Boston Innovation Inc. Microfluidic mixing and dispensing
KR20170041981A (ko) * 2015-10-08 2017-04-18 (주)로봇앤드디자인 피펫팁 탈착 장치 및 피펫팁 탈착 장치 어셈블리
CN206549669U (zh) * 2017-03-14 2017-10-13 普研(上海)标准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溶液混合定量移液器
CN209885842U (zh) * 2019-02-12 2020-01-03 郑州智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八道移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8105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16239B1 (ko) 지반 테스트가 가능한 진공 챔버를 구비한 테스트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테스트 방법
CN217156730U (zh) 一种芯片一体化自主测试装置
CN114108105B (zh) 一种全自动ngs文库构建系统
CN109520789A (zh) 一种应用于环保领域工厂废气采集无人机
CN210347023U (zh) 一种音响的音腔气密性测试装置
CN117340603B (zh) 一种温控阀高效自动组装检测生产线
CN113008483B (zh) 一种电机盖用气密性高精度测试台
CN116625602B (zh) 一种压力盖气密自动检测机
CN212496401U (zh) 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总装配设备
CN115950694A (zh) 一种用于实验室检测的有毒有害气体负压操作装置
CN110108418A (zh) 一种户外灯具的自动检测防水气密性与充气保护方法
CN214748658U (zh) 一种用于气密性检测的立式真空箱
CN208476471U (zh) 一种水壶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06627257U (zh) 留置针的封堵装置
CN219977666U (zh) 弹簧座检漏机
CN208125343U (zh) 一种储气罐盖帽密封测试设备
CN217878221U (zh) 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19798620U (zh) 用于电动转向助力控制器气密检测的封堵装置
CN108760175A (zh) 一种水壶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5755145U (zh) 检漏装置和内胆的生产线
CN113418744B (zh) 一种取样装置
CN111220329A (zh)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对接的发动机缸体气密性检测机
CN210603780U (zh) 产品泄露测试装置
CN212513513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盒氦检机
CN219798626U (zh) 一种发动机端盖气密性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