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3243A -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3243A
CN114093243A CN202111335643.8A CN202111335643A CN114093243A CN 114093243 A CN114093243 A CN 114093243A CN 202111335643 A CN202111335643 A CN 202111335643A CN 114093243 A CN114093243 A CN 114093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display panel
display module
layer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356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财
丁立薇
马一鸿
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356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32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93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32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96Conductive pattern lay-out details not covered by sub groups H05K1/02 - H05K1/0295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及弯折区,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绑定部;连接线路板,与显示面板连接,连接线路板包括第一支撑层和布线层,在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上,第一支撑层与显示面板相对设置,其中,布线层包括弯折走线部和平直走线部,平直走线部设置于第一支撑层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与第一支撑层层叠设置,弯折走线部自显示区向弯折区延伸弯曲,至少部分弯折走线部弯折设置于弯折区,弯折走线部背离平直走线部的第一端连接于绑定部。减小弯折区宽度,使显示模组边框变窄。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柔性线路连接部以及驱动电路板是一体形成的。通过弯折柔性线路连接部将与连接线路板连接的驱动电路板设置于显示基板背向出光侧的一侧。在弯折后柔性线路连接部的弯曲半径过大,使得显示模组中弯折区宽度过大,增大显示模组的边框,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及弯折区,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绑定部;
连接线路板,与显示面板连接,连接线路板包括第一支撑层和布线层,在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上,第一支撑层与显示面板相对设置,
其中,布线层包括弯折走线部和平直走线部,平直走线部设置于第一支撑层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与第一支撑层层叠设置,弯折走线部自显示区向弯折区延伸弯曲,至少部分弯折走线部弯折设置于弯折区,弯折走线部背离平直走线部的第一端连接于绑定部。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连接线路板的布线层中的平直走线部位于第一支撑层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避免了第一支撑层对弯折走线部弯折设置的部分进行的弯曲阻碍。弯折走线部背离平直走线部的第一端连接于绑定部,避免了与显示面板层叠设置的支撑层对弯折走线部弯折设置的部分进行的弯曲阻碍。减小弯折走线部弯折设置的部分的弯曲半径,也即缩小显示模组的弯折区宽度,进一步实现显示模组窄边框的设计要求,提高显示模组屏占比,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
第二支撑层,设置于与显示面板出光侧相背的一侧并与显示面板层叠设置,显示面板的绑定部延伸出第二支撑层的周侧设置。
本申请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端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者,
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端设置于与显示面板出光侧相背的一侧。
本申请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还包括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绑定于平直走线部背向第一支撑层的一侧;
至少部分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线路面朝向驱动电路板设置,且平直走线部的第二线路面朝向显示面板设置。
本申请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线路板还包括:
集成电路芯片,集成电路芯片设置于平直走线部,并与第二线路面电连接。
本申请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平直走线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绑定端与连接端,集成电路芯片位于于绑定端与连接端之间,其中,绑定端用于绑定驱动电路板,连接端与弯折走线部相连。
本申请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还包括:
垫高块,设置于第二线路面,垫高块朝向平直走线部的一端设有凹陷部,集成电路芯片位于凹陷部内,垫高块背向平直走线部的一端连接于显示面板。
本申请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还包括:
复合泡棉层,复合泡棉层位于显示面板与垫高块之间。
本申请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还包括:
涂胶层,至少部分涂胶层与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线路面接触设置,涂胶层在布线层上的正投影覆盖弯折走线部。
本申请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弯折走线部的最大弯曲半径d的取值范围是0.2mm~0.4mm。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绑定部;
提供连接线路板,连接线路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支撑层和布线层,布线层包括平直走线部及弯折走线部,平直走线部与第一支撑层层叠设置,弯折走线部延伸出第一支撑层;
将弯折走线部背离平直走线部的第一端连接于绑定部,形成预制显示模组;
弯曲弯折走线部,以使平直走线部位于第一支撑层朝向显示面板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获得显示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中分别提供显示面板与连接线路板,并在连接线路板上设置第一支撑层和布线层,布线层中弯折走线部延伸出第一支撑层。弯曲弯折走线部步骤中避免了第一支撑层对弯折走线部的弯折阻碍,进一步减少了弯折走线部的弯曲半径,使得显示模组弯折区的宽度变窄,增大了显示模组的屏占比,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将弯折走线部背离平直走线部的第一端连接于绑定部,形成预制显示模组的步骤与弯曲弯折走线的步骤之间,还包括:
在布线层背向第一支撑层的一侧涂覆保护胶,以形成覆盖弯折走线部的涂胶层。
本申请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显示面板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设置第二支撑层,以使第二支撑层与显示面板层叠设置且显示面板的绑定部延伸出第二支撑层的周侧设置。
本申请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支撑层背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垫高块,其中,垫高块背向第二支撑层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部。
本申请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提供连接线路板的步骤中,水平走线层背向第一支撑层的一侧设置集成电路芯片,
弯曲弯折走线部,以使平直走线部位于第一支撑层朝向显示面板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的步骤包括:
将集成电路芯片对应设置于垫高块的凹陷部内,并将垫高块背向第二支撑层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平直走线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一般的显示模组未弯折前的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般的显示模组弯折后的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一种显示模组的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另一种显示模组的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还一种显示模组的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又一种显示模组的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再一种显示模组的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再一种显示模组的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再一种显示模组的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中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中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中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过程图。
图中:
显示面板-1;显示部-11;引线部-12;绑定部-13;
第二支撑层-2;驱动电路板-3;第一支撑层-4;柔性线路连接部-5;涂胶层-6;复合泡棉层-7;垫高块-8;
显示区-AA;绑定区-B;弯折区-C;
连接线路板-9;布线层-91;弯折走线部-911;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端-911a;平直走线部-912;绑定端-912a;
集成电路芯片-10;显示屏体-20;
第一线路面-a;第二线路面-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发明人经深入研究发现:一般的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柔性线路连接部以及驱动电路板是一体形成的。如图1所示,一般的显示模组中,第一支撑层4和驱动电路板3层叠设置。显示面板1与第二支撑层2层叠设置。驱动电路板3与显示面板1通过柔性线路连接部5连接,柔性线路连接部5具有挠性,可被弯曲折叠。图1示出了显示模组未弯折前的部分结构,一般的为了使得显示模组的边框变小,需要弯折柔性线路连接部5,以使得驱动电路设置于显示面板1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如图2所示,一般的显示模组弯折后,柔性线路连接部5往往会受到第一支撑层4超出驱动电路板3的部分和第二支撑层2超出显示面板1的部分的阻碍作用,使得柔性线路连接部5的弯曲半径过大,显示模组的弯折区C的宽度越大,使得显示模组不能实现窄边框大屏占比的要求。
鉴于对上述问题的发现及分析,提出本申请。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AA及弯折区C。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以及连接线路板9。
显示面板1包括绑定部13。连接线路板9与显示面板1连接,连接线路板9包括第一支撑层4和布线层91,在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上,第一支撑层4与显示面板1相对设置,其中,布线层91包括弯折走线部911和平直走线部912,平直走线部912设置于第一支撑层4朝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并与第一支撑层4层叠设置,弯折走线部911自显示区AA向弯折区C延伸弯曲,至少部分弯折走线部911弯折设置于弯折区C,弯折走线部911背离平直走线部912的第一端连接于绑定部1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AA、绑定区B及弯折区C,绑定区B位于显示区AA与弯折区C之间。
显示面板1的显示部11位于显示区AA,显示部11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器件。显示部11的周侧设置有绑定部13,显示部11与绑定部13之间还设置有引线部12。绑定部13和引线部12均位于绑定区B。引线部12包括位于显示面板1出光侧的引线层,引线层中多条引线与显示部11中的信号线连接。上述多条引线自引线部12延伸至绑定部13,绑定部13包括多个引脚,该多个引脚与上述多条引线一一对应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连接线路板9的布线层91中的平直走线部912位于第一支撑层4朝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避免了第一支撑层4对弯折走线部911弯折设置的部分进行的弯曲阻碍。弯折走线部911背离平直走线部912的第一端连接于绑定部13,避免了与显示面板1层叠设置的支撑层对弯折走线部911弯折设置的部分进行的弯曲阻碍。减小弯折走线部911弯折设置的部分的弯曲半径,也即缩小显示模组的弯折区C宽度,进一步实现显示模组窄边框的设计要求,提高显示模组屏占比,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绑定于平直走线部背向第一支撑层的一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电路板3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 board,FPC),驱动电路板3与外电源进行电连接,并通过连接线路板9向显示面板1中的信号线提供驱动信号。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第二支撑层2。第二支撑层2设置于与显示面板1出光侧相背的一侧并与显示面板1层叠设置,显示面板1的绑定部13延伸出第二支撑层2的周侧设置。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层2实现了对显示面板1的支撑作用。显示面板1的绑定部13延伸出第二支撑层2的周侧设置。第二支撑层2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AA,第二支撑层2避位于显示面板1的绑定吧13所在区域设置,进一步避免了第二支撑层2对弯折走线部911背离平直走线部912的第一端的弯曲阻碍,进一步减小弯折走线部911弯折设置的部分的弯曲半径,保证了弯折走线部911背离平直走线部912的第一端与显示面板1连接的稳固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端911a设置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或者,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端911a设置于与显示面板1出光侧相背的一侧。
如图4所示,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显示部11的周侧设置有绑定部13,显示部11与绑定部13之间还设置有引线部12。绑定部13和引线部12均位于绑定区B。引线部12包括位于显示面板1出光侧的引线层,引线层中多条引线与显示部11中的信号线连接。上述多条引线自引线部12延伸至绑定部13,绑定部13包括多个引脚,该多个引脚与上述多条引线一一对应连接。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端911a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Film,ACF)绑定连接到绑定部13上,弯折走线的第一端设置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
如图5所示,在这些实施例的另一示例中,显示部11的周侧设置有绑定部13,显示部11与绑定部13之间还设置有引线部12。绑定部13和引线部12均位于绑定区B。引线部12包括位于显示面板1出光侧的引线层,引线层中多条引线与显示部11中的信号线连接。上述多条引线自引线部12延伸至绑定部13。绑定部13的厚度方向上设置有多条竖向引线。在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上,该竖向引线自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延伸至显示面板1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且该竖向引线与设置于绑定部13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的引脚连接。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端911a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绑定连接到绑定部13上,且弯折走线的第一端连接于绑定部13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也即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端911a设置于与显示面板1出光侧相背的一侧。
在这些示例中,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端911a设置于与显示面板1出光侧相背的一侧,使得弯折走线部911弯折设置的部分的弯曲半径更小,进一步缩小了显示模组的边框的宽度,也进一步减薄了显示模组的厚度,提高屏占比,优化了用户体验。
如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弯折走线部911的第一线路面a朝向驱动电路板3设置,且平直走线部912的第二线路面b朝向显示面板1设置。在一些示例中,弯折走线部911的第一线路面a是指具有一定厚度的线路层,该线路层包含一个或多个线路子层,线路子层包含多条走线。平直走线部912的第二线路面b也指具有一定厚度的线路层,该线路层包含一个或多个线路子层,线路子层也包含多条走线。在一些示例中弯折走线部911的第一线路面a和平直走线部912的第二线路面b的走线排布方式不同。
在这些实施例中,弯折走线部911的第一线路面a朝向驱动电路板3设置,一方面避免了第一线路面a设置于弯折走线部911背离驱动电路板3一侧时受到外部磨损风险,保证了第一线路面a的完整性;另一方面第一线路面a中的线路有较好的耐压性能但是耐拉伸性能较弱,上述设计可使得第一线路面a中的线路受到弯折时挤压作用力而减弱了弯折时的拉伸作用,更好的保护第一线路面a中的线路使用寿命,提高显示模组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如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线路板9还包括集成电路芯片10,集成电路芯片10设置于平直走线部912,并与第二线路面b电连接。在这些实施例中,集成电路芯片10设置于显示面板1与连接线路板9的平直走线部912之间,可实现将集成电路芯片10隐藏于显示模组形成的内部空间内,进一步对集成电路芯片10进行保护,避免制备组装过程对集成电路芯片10的影响,也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其他零部件的设置对集成电路芯片10的影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线路板9还包括集成电路芯片10,集成电路芯片10,集成电路芯片10设置于平直走线部912,并与第二线路面b电连接。平直走线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绑定端912a与连接端,集成电路芯片位于绑定端912a与连接端之间,其中,绑定端912a用于绑定驱动电路板3,连接端与弯折走线部911相连。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集成电路芯片10与第二线路面b电连接,也即集成电路芯片10与第二线路面b中的走线进行连接。由于集成电路芯片10的引线的直径远小于驱动电路板3中的走线的宽度,平直走线部912中的第二线路面b用于转接集成电路芯片10和驱动电路板3。在一些示例中驱动电路板3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绑定连接到平直走线部912的绑定端912a。
如图8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垫高块8。垫高块8设置于第二线路面b,垫高块8朝向平直走线部912的一端设有凹陷部,集成电路芯片10位于凹陷部内,垫高块8背向平直走线部912的一端连接于显示面板1。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在垫高块8朝向平直走线部912的一端设置凹陷部并使得集成电路芯片10位于凹陷部内,使得垫高块8连接固定显示面板1以及连接线路板9的同时对集成电路芯片10起到更佳地保护作用。
在一些示例中,垫高块8的材质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氨基甲酸酯(PU)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复合泡棉层7,复合泡棉层7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与所述垫高块8之间。在一些示例中,复合泡棉层7包括层叠设置的泡棉层、金属薄片层以及聚合物层。聚合物层的材质选自PET、PI等。金属薄片层包括铜或铜合金薄片。复合泡棉层7通过粘胶层与垫高块8进行粘合固定。复合泡棉层7位于第二支撑层2背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复合泡棉层7与第二支撑层2也通过粘胶层进行粘合固定。复合泡棉层7对显示面板1以及连接线路板9起到支撑连接作用,也用于吸收应力保护显示模组。
如图9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涂胶层6。至少部分涂胶层6与弯折走线部911的第一线路面a接触设置,涂胶层6在布线层91上的正投影覆盖弯折走线部911。
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涂胶层6在布线层91上的正投影覆盖弯折走线部911,涂胶层6的一部分涂覆在弯折走线部911的第一线路面a并与第一线路面a接触设置以保护第一线路面a不受水氧侵蚀。涂胶层6的另一部分涂覆在显示面板1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避免水氧边缘渗入到第一线路面a同时也保证了涂胶层6的稳定性避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开裂。至少部分涂胶层6随弯折走线部911弯折设置于弯折区C,对弯折走线部911的第一线路面a施加压力作用,进一步减弱了第一线路面a所受到的拉伸作用力,防止第一线路面a走线断裂提高第一线路面a的使用寿命;另一方向,涂胶层6设置于由显示面板1以及连接线路板9形成的内部空间内,进一步缩小了弯折区C的的宽度,达到显示模组窄边框的要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弯折走线部911的最大弯曲半径d的取值范围是0.2mm~0.4mm。在一些示例中,弯折走线部911的最大弯曲半径d的取值为0.25mm。在这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路板9中弯折走线部911的最大弯曲半径越小,显示模组的弯折区C的宽度越小,进一步地实现了显示模组的窄边框大屏占比的要求。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提供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绑定部。
S20,提供连接线路板,连接线路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支撑层和布线层,布线层包括平直走线部及弯折走线部,平直走线部与第一支撑层层叠设置,弯折走线部延伸出第一支撑层。
S30,将弯折走线部背离平直走线部的第一端连接于绑定部,形成预制显示模组。
S40,弯曲弯折走线部,以使平直走线部位于第一支撑层朝向显示面板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获得显示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中分别提供显示面板与连接线路板,并在连接线路板上设置第一支撑层和布线层,布线层中弯折走线部延伸出第一支撑层。弯曲弯折走线部步骤中避免了第一支撑层对弯折走线部的弯折阻碍,进一步减少了弯折走线部的弯曲半径,使得显示模组弯折区的宽度变窄,增大了显示模组的屏占比,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中,在将弯折走线部背离平直走线部的第一端连接于绑定部,形成预制显示模组的步骤S30与弯曲弯折走线的步骤S40之间,还包括:
S31,在布线层背向第一支撑层的一侧涂覆保护胶,以形成覆盖弯折走线部的涂胶层。
在这些实施例中,涂胶层在布线层上的正投影覆盖弯折走线部,至少部分涂胶层与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线路面接触设置,另一部分的涂胶层与显示面板的绑定部接触设置,还一部分的涂胶层与平直走线部接触设置,从而使得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线路面的主要部分以及第一线路面的边缘均被涂胶层进行全面涂覆包裹,避免受到水氧侵蚀,保证了第一线路面的安全性同时也延长了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
S11,在显示面板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设置第二支撑层,以使第二支撑层与显示面板层叠设置且显示面板的绑定部延伸出第二支撑层的周侧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设置第二支撑层的步骤可以在提供显示面板的步骤之后进行。
第二支撑层避位于绑定部所在区域设置,进一步避免了第二支撑层对弯折弯折走线部时的弯曲阻碍,进一步减小弯折走线部弯折设置的部分的弯曲半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S32,在第二支撑层背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垫高块,其中,垫高块背向第二支撑层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连接线路板的步骤S20中,水平走线层背向第一支撑层的一侧设置集成电路芯片,
在弯曲弯折走线部,以使平直走线部位于第一支撑层朝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的步骤S40包括:
S41,将集成电路芯片对应设置于垫高块的凹陷部内,并将垫高块背向第二支撑层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平直走线部。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
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提供显示面板1,显示面板包括绑定部13。
S11,在显示面板1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设置第二支撑层2,以使第二支撑层2与显示面板1层叠设置且显示面板1的绑定部13延伸出第二支撑层2的周侧设置。
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部11和绑定部13,绑定部13位于显示部11的一侧。显示部11和绑定部13之间还设置有引线部12。
S20,提供连接线路板9,连接线路板9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支撑层4和布线层91,布线层91包括平直走线部912及弯折走线部911,平直走线部912与第一支撑层4层叠设置,弯折走线部911延伸出第一支撑层4。水平走线层背向第一支撑层4的一侧设置集成电路芯片10。
S30,将弯折走线部911背离平直走线部912的第一端连接于绑定部13,形成预制显示模组。
S31,在布线层91背向第一支撑层4的一侧涂覆保护胶,以形成覆盖弯折走线部911的涂胶层6。
S32,在第二支撑层2背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设置垫高块8,其中,垫高块8背向第二支撑层2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部。
S40,弯曲弯折走线部911,以使平直走线部912位于第一支撑层4朝向显示面板1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获得显示模组。
S41,将集成电路芯片10对应设置于垫高块8的凹陷部内,并将垫高块8背向第二支撑层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平直走线部912。
在这一具体例子中,提供显示屏体20的步骤与提供连接线路板9的步骤之间无需区分先后顺序。
步骤S32中还包括在第二支撑层2背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设置复合泡棉层7。复合泡棉层7与第二支撑层2背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接触设置,复合泡棉层7背向第二支撑层2的一侧与垫高块8的一端粘接固定设置。
本例子中还包括将驱动电路板3连接于平直走线部912的绑定端912a。平直走线部912具有相对设置的绑定端912a与连接端,集成电路芯片位于绑定端912a与连接端之间,其中,绑定端912a用于绑定驱动电路板3,连接端与弯折走线部911相连。
本例子中最后获得的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AA、绑定区B及弯折区C,绑定区B位于显示区AA与弯折区C之间。
显示面板1的显示部11位于显示区AA,显示部11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器件。显示部11的周侧设置有绑定部13,显示部11与绑定部13之间还设置有引线部12。绑定部13和引线部12均位于绑定区B。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显示模组的弯折区C宽度窄小,显示模组的屏占比高,弯折走线部911的线路断裂概率低,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有极大的提升。
依照本发明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区及弯折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绑定部;
连接线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所述连接线路板包括第一支撑层和布线层,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层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布线层包括弯折走线部和平直走线部,所述平直走线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支撑层层叠设置,所述弯折走线部自所述显示区向所述弯折区延伸弯曲,至少部分所述弯折走线部弯折设置于所述弯折区,所述弯折走线部背离所述平直走线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绑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
第二支撑层,设置于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相背的一侧并与所述显示面板层叠设置,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部延伸出所述第二支撑层的周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者,
所述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端设置于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相背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绑定于所述平直走线部背向所述第一支撑层的一侧;
至少部分所述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线路面朝向所述驱动电路板设置,且所述平直走线部的第二线路面朝向所述显示面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路板还包括:
集成电路芯片,所述集成电路芯片设置于所述平直走线部,并与所述第二线路面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平直走线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绑定端与连接端,所述集成电路芯片位于于所述绑定端与所述连接端之间,其中,所述绑定端用于绑定所述驱动电路板,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弯折走线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垫高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面,所述垫高块朝向所述平直走线部的一端设有凹陷部,所述集成电路芯片位于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垫高块背向所述平直走线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复合泡棉层,所述复合泡棉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垫高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涂胶层,至少部分所述涂胶层与所述弯折走线部的第一线路面接触设置,所述涂胶层在所述布线层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弯折走线部;
优选的,所述弯折走线部的最大弯曲半径d的取值范围是0.2mm~0.4mm。
8.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绑定部;
提供连接线路板,所述连接线路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支撑层和布线层,所述布线层包括平直走线部及弯折走线部,所述平直走线部与所述第一支撑层层叠设置,所述弯折走线部延伸出所述第一支撑层;
将所述弯折走线部背离所述平直走线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绑定部,形成预制显示模组;
弯曲所述弯折走线部,以使所述平直走线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获得显示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弯折走线部背离所述平直走线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绑定部,形成预制显示模组的步骤与所述弯曲所述弯折走线的步骤之间,还包括:
在所述布线层背向所述第一支撑层的一侧涂覆保护胶,以形成覆盖所述弯折走线部的涂胶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显示面板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设置第二支撑层,以使所述第二支撑层与所述显示面板层叠设置且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部延伸出所述第二支撑层的周侧设置;
优选的,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支撑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垫高块,其中,所述垫高块背向所述第二支撑层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部;
优选的,所述提供连接线路板的步骤中,所述水平走线层背向所述第一支撑层的一侧设置集成电路芯片,
所述弯曲所述弯折走线部,以使所述平直走线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对应设置于所述垫高块的所述凹陷部内,并将所述垫高块背向所述第二支撑层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平直走线部。
CN202111335643.8A 2021-11-11 2021-11-11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0932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5643.8A CN114093243A (zh) 2021-11-11 2021-11-11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5643.8A CN114093243A (zh) 2021-11-11 2021-11-11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3243A true CN114093243A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00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35643.8A Pending CN114093243A (zh) 2021-11-11 2021-11-11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932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727A1 (zh) * 2022-07-13 2024-01-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08826A (ko) * 2013-02-28 2014-09-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7728365A (zh) * 2017-10-31 2018-02-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窄边框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61382A (zh) * 2018-12-03 2019-03-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弯折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10836909U (zh) * 2020-02-20 2020-06-2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212276717U (zh) * 2020-08-28 2021-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弯折垫片模组
CN113555412A (zh) * 2021-08-12 2021-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08826A (ko) * 2013-02-28 2014-09-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7728365A (zh) * 2017-10-31 2018-02-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窄边框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61382A (zh) * 2018-12-03 2019-03-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弯折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10836909U (zh) * 2020-02-20 2020-06-2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212276717U (zh) * 2020-08-28 2021-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弯折垫片模组
CN113555412A (zh) * 2021-08-12 2021-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727A1 (zh) * 2022-07-13 2024-01-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624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US11169403B2 (en) Flexible module with improved bending at COF end of panel thereof and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9507450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touch panel
CN105825773B (zh) 显示装置和用于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JP2020009473A (ja) センサ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CN111816082A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JP3501218B2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430406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9986641B2 (en) Circuit board
JP5111071B2 (ja) 圧電センサ
CN113436530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12322555U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US8934746B2 (en) Flexible flat optical cable
CN114093243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CN114361126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US20110019125A1 (en) Mounted board, mounted board set, and panel unit
CN113257114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036159B (zh) 可弯折的背板结构及oled显示组件
JP2015026343A (ja)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シート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1877933B (zh) 柔性电路板
CN111128034A (zh) 柔性显示装置
JP2008078520A (ja) 配線基板の半田接合構造
KR200394223Y1 (ko) 압접형 전기 커넥터
JP6771102B2 (ja) スイッチ
JP2013182995A (ja) 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