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6561B - 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6561B
CN114086561B CN202111297924.9A CN202111297924A CN114086561B CN 114086561 B CN114086561 B CN 114086561B CN 202111297924 A CN202111297924 A CN 202111297924A CN 114086561 B CN114086561 B CN 1140865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rubble
pouring
side wall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979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6561A (zh
Inventor
陈建申
葛彪
米浩
李河
胡彪
王长勇
罗杰
王练
贾钦
王港华
杜兵兵
袁道森
张博文
李宏韬
岑建
王江
张家均
高智
杨德斌
雷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No 8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even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8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No 8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even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8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No 8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even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8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No 8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979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65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6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6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6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65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18Making embankments, e.g. dikes, da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隧道边墙测量需要回填的边界,并放置多个控制桩进行回填标高;S2:根据控制桩的位置进行关模,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S3:根据隧道边墙的实际回填状况,设计回填浇筑材料的配比,并制备该配比的片石混凝土;S4:采用分层浇筑法将片石和混凝土浇筑到定型组合钢模板中;S5:对浇筑后的片石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直至片石混凝土终凝或隧道达到土石回填为止。以混凝土为主体,加入20%片石,浇筑时采用分层进行,采用滑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鼓的方式;从而实现同断面两侧片石混凝土同步浇筑。

Description

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隧道两侧的外边墙进行回填,目前常用的主要是两种方法,第一种为直接采用强夯施工方案,第二种是采用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的施工方案;
第一种施工方案,虽然能够对土体进行夯实,具有能有效减小土体孔隙,使土体变密实,减少水的渗入的作用。减小水对隧道的渗入。施工时间短,只需倾倒土方后点夯压实即可。但由于强夯施工的原理会产生巨大的强夯冲击能量,对隧道整体结构会造成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隧道质量。
而第二种施工方案,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可以有效的提高土体的压实度,提高隧道抵抗沉降的能力。使用小型压路机静压也不会影响隧道的整体结构。使用的机械设备为常规设备,不会对整体施工产生较大的额外支出,费用较低。但由于采用静压法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消耗时间长,会对于本项目工期紧张造成较大压力。且隧道拱底两侧作业空间狭小,难以充分对土石进行分层压夯,严重影响施工工期;
因此,急需要一种周期短、安全性高的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结合隧道实际工况、图纸及现场实际要求,对明挖隧道拱底边墙两侧回填材料、回填工艺进行比选研究,确定以混凝土为主体,加入20%片石,浇筑时采用分层进行,采用滑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鼓的方式;从而实现同断面两侧片石混凝土同步浇筑。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隧道边墙测量需要回填的边界,并放置多个控制桩进行回填标高;S2:根据控制桩的位置进行关模,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S3:根据隧道边墙的实际回填状况,设计回填浇筑材料的配比,并制备该配比的片石混凝土;S4:采用分层浇筑法将片石和混凝土浇筑到定型组合钢模板中;S5:对浇筑后的片石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直至片石混凝土终凝或隧道达到土石回填为止。结合隧道实际工况、图纸及现场实际要求,对明挖隧道拱底边墙两侧回填材料、回填工艺进行比选研究,确定以混凝土为主体,加入20%片石,浇筑时采用分层进行,采用滑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鼓的方式;从而实现同断面两侧片石混凝土同步浇筑。
优选的,在步骤S1中,相邻的控制桩间隔距离为10米,且控制桩采用短钢筋,用红色油漆进行标高。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按10米一个控制桩下点放样,放出C15片石混凝土回填边界及回填标高;给出测量交底并现场与施工班组交接。控制桩采用短钢筋,喷红色油漆标记。
优选的,在步骤S2中,钢模板采用纵横的钢管进行支撑加固,纵横的钢管的间距不大于60cm,模板的内侧面提前进行打磨并涂抹脱模剂。施工班组根据测量交底进行关模,并保护好控制桩。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采用48X3.5mm钢管支撑加固,纵横钢支撑间距不得大于60cm。模板安装前必须进行打磨并涂抹脱模剂。
优选的,采用的片石混凝土的成分包括水泥、粉煤灰、混合砂、碎石、减水剂和水,所述混合砂包括河砂和机砂。
优选的,在步骤S4中,在钢模板加固后在钢模板上标记上每层混凝土放料高度标记,然后开始片石混凝土浇筑,混片石混凝土通过滑槽入模,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捣鼓。
优选的,在步骤S4中,每层混凝土放料高度为40-60cm,当混凝土高度到达高度标记时开始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为5-10cm;插入式振捣器与模板保持8-12cm的距离;每个振捣点的振捣持续时间为20-30s,一直振捣直到混凝土不再出现沉落、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止。每层混凝土放料高度为50cm,插入式振捣器与模板保持10cm的距离.
优选的,当振捣后混凝土面达到标记高度时,开始人工埋放片石,片石按30cm间距均匀埋放,片石混凝土的最外边距离模板不小于25cm;片石埋放好后开始第二层混凝土放料,振捣;依次循环直至回填达到设计标高。最后一层片石顶面混凝土覆盖厚度不小于25cm。
优选的,在步骤S4中,采用每10米为一端进行片石混凝土回填,并且在隧道边墙的线左线右同里程短同时进行浇筑。
优选的,片石不大于浇筑总体体积的20%。采用C15片石混凝土进行回填;片石混凝土回填高度在2.43m~5.5m,石料应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表面洁净,片石形状不受限制,其中部厚度不小于15cm,强度不低于30Mpa。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加片石,片石掺入量不得大于总体积的20%。
优选的,片石混凝土浇筑采取分层进行时,采用滑槽入模的方式浇筑,再插入式振捣器捣鼓。以让片石与混凝土充分捣固在一起。减少了泵车与混凝土车的衔接时间,优化了工序。
优选的,分两次进行回填浇筑,第一次回填浇筑至台车轨道标高处,第二次回填浇筑待二衬防水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的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隧道边墙测量需要回填的边界,并放置多个控制桩进行回填标高;S2:根据控制桩的位置进行关模,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S3:根据隧道边墙的实际回填状况,设计回填浇筑材料的配比,并制备该配比的片石混凝土;S4:采用分层浇筑法将片石和混凝土浇筑到定型组合钢模板中;S5:对浇筑后的片石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直至片石混凝土终凝或隧道达到土石回填为止。结合隧道实际工况、图纸及现场实际要求,对明挖隧道拱底边墙两侧回填材料、回填工艺进行比选研究,确定以混凝土为主体,加入20%片石,浇筑时采用分层进行,采用滑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鼓的方式;从而实现同断面两侧片石混凝土同步浇筑。节省了施工工序,极大的加快了作业效率。混凝土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隧道抵抗左右位移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混凝土配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隧道边墙测量需要回填的边界,并放置多个控制桩进行回填标高;S2:根据控制桩的位置进行关模,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S3:根据隧道边墙的实际回填状况,设计回填浇筑材料的配比,并制备该配比的片石混凝土;S4:采用分层浇筑法将片石和混凝土浇筑到定型组合钢模板中;S5:对浇筑后的片石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直至片石混凝土终凝或隧道达到土石回填为止。结合隧道实际工况、图纸及现场实际要求,对明挖隧道拱底边墙两侧回填材料、回填工艺进行比选研究,确定以混凝土为主体,加入20%片石,浇筑时采用分层进行,采用滑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鼓的方式;从而实现同断面两侧片石混凝土同步浇筑。
实施例2: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在步骤S1中,相邻的控制桩间隔距离为10米,且控制桩采用短钢筋,用红色油漆进行标高。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按10米一个控制桩下点放样,放出C15片石混凝土回填边界及回填标高;给出测量交底并现场与施工班组交接。控制桩采用短钢筋,喷红色油漆标记。
实施例3: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在步骤S2中,钢模板采用纵横的钢管进行支撑加固,纵横的钢管的间距不大于60cm,模板的内侧面提前进行打磨并涂抹脱模剂。施工班组根据测量交底进行关模,并保护好控制桩。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采用48X3.5mm钢管支撑加固,纵横钢支撑间距不得大于60cm。模板安装前必须进行打磨并涂抹脱模剂。
实施例4: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采用的片石混凝土的成分包括水泥、粉煤灰、混合砂、碎石、减水剂和水,所述混合砂包括河砂和机砂。具体的,选用P.042.5水泥、F类Ⅱ级粉煤灰、5-16mm碎石和16-31.5mm碎石、RH-H缓凝剂;具体的可以参阅附图2。
实施例5: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在步骤S4中,在钢模板加固后在钢模板上标记上每层混凝土放料高度标记,然后开始片石混凝土浇筑,混片石混凝土通过滑槽入模,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捣鼓。本实施例的在步骤S4中,每层混凝土放料高度为40-60cm,当混凝土高度到达高度标记时开始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为5-10cm;插入式振捣器与模板保持8-12cm的距离;每个振捣点的振捣持续时间为20-30s,一直振捣直到混凝土不再出现沉落、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止。每层混凝土放料高度为50cm,插入式振捣器与模板保持10cm的距离.
实施例6: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当振捣后混凝土面达到标记高度时,开始人工埋放片石,片石按30cm间距均匀埋放,片石混凝土的最外边距离模板不小于25cm;片石埋放好后开始第二层混凝土放料,振捣;依次循环直至回填达到设计标高。最后一层片石顶面混凝土覆盖厚度不小于25cm。本实施例的在步骤S4中,采用每10米为一端进行片石混凝土回填,并且在隧道边墙的线左线右同里程短同时进行浇筑。
实施例7: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片石不大于浇筑总体体积的20%。采用C15片石混凝土进行回填;片石混凝土回填高度在2.43m~5.5m,石料应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表面洁净,片石形状不受限制,其中部厚度不小于15cm,强度不低于30Mpa。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加片石,片石掺入量不得大于总体积的20%。本实施例的片石混凝土浇筑采取分层进行时,采用滑槽入模的方式浇筑,再插入式振捣器捣鼓。以让片石与混凝土充分捣固在一起。减少了泵车与混凝土车的衔接时间,优化了工序。本实施例的分两次进行回填浇筑,第一次回填浇筑至台车轨道标高处,第二次回填浇筑待二衬防水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
实施例8: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模板安装→C15片石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并且在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混凝土浇筑高于0.5m后才能埋放片石,每浇筑0.5m投放一次。卸料时采用滑槽,滑槽可采用竹胶板加工制作。滑槽制作:割一块宽40cm的竹胶板,在竹胶板两侧用钉子钉两道5cm高的挡板(放料时挡混凝土),滑槽底部按每50cm加一道方木使用钉子钉牢;滑槽制作长度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而定。在振捣棒需换振捣点时,应缓慢提出振捣棒,不得在混凝土内平拖振动棒,不得使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在片石最大尺寸不得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小于20cm。片石埋放前应冲洗干净,埋放应均匀、稳妥。片石应人工埋放均匀,不得倾倒成堆;片石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空隙不小于15cm;片石厚度不小于15cm;片石掺加前应清除表面杂物和泥土;片石的最外边距离模板应不小于25c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隧道边墙测量需要回填的边界,并放置多个控制桩进行回填标高;
S2:根据控制桩的位置进行关模,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
S3:根据隧道边墙的实际回填状况,设计回填浇筑材料的配比,并制备该配比的片石混凝土;
S4:采用分层浇筑法将片石和混凝土浇筑到定型组合钢模板中;
S5:对浇筑后的片石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直至片石混凝土终凝或隧道达到土石回填为止;
在步骤S1中,相邻的控制桩间隔距离为10米,且控制桩采用短钢筋,用红色油漆进行标高;
在步骤S2中,钢模板采用纵横的钢管进行支撑加固,纵横的钢管的间距不大于60cm,模板的内侧面提前进行打磨并涂抹脱模剂;
采用的片石混凝土的成分包括水泥、粉煤灰、混合砂、碎石、减水剂和水,所述混合砂包括河砂和机砂;
在步骤S4中,在钢模板加固后在钢模板上标记上每层混凝土放料高度标记,然后开始片石混凝土浇筑,混片石混凝土通过滑槽入模,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捣鼓;
在步骤S4中,每层混凝土放料高度为40-60cm,当混凝土高度到达高度标记时开始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为5-10cm;插入式振捣器与模板保持8-12cm的距离;每个振捣点的振捣持续时间为20-30s,一直振捣直到混凝土不再出现沉落、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止;
当振捣后混凝土面达到标记高度时,开始人工埋放片石,片石按30cm间距均匀埋放,片石混凝土的最外边距离模板不小于25cm;片石埋放好后开始第二层混凝土放料,振捣;依次循环直至回填达到设计标高;最后一层片石顶面混凝土覆盖厚度不小于25cm;
分两次进行回填浇筑,第一次回填浇筑至台车轨道标高处,第二次回填浇筑待二衬防水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采用每10米为一端进行片石混凝土回填,并且在隧道边墙的线左线右同里程短同时进行浇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片石不大于浇筑总体体积的20%。
CN202111297924.9A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 Active CN1140865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7924.9A CN114086561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7924.9A CN114086561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6561A CN114086561A (zh) 2022-02-25
CN114086561B true CN114086561B (zh) 2023-05-12

Family

ID=80298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97924.9A Active CN114086561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656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955A (ja) * 1991-01-28 1993-01-26 Kyoto Supeesaa:Kk 直接基礎の施工法及び直接基礎用型枠パネル
CN101775987B (zh) * 2010-02-02 2012-02-22 北京交通大学 地下立交上下主隧道交叠处零间距施工方法
CN203308470U (zh) * 2013-05-28 2013-11-27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大断面偏压隧道洞口段的套拱结构型式
CN104278993B (zh) * 2013-07-11 2016-06-08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偏压隧道斜交进洞的施工方法
CN203603105U (zh) * 2013-11-27 2014-05-21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
CN104372749B (zh) * 2014-11-25 2016-03-3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路堑式明洞结构的排水系统
CN208545756U (zh) * 2018-05-14 2019-02-26 四川科宏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油气管道回填结构
CN212052859U (zh) * 2019-12-27 2020-12-01 湖北建科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冻土地区的隧道明洞结构
CN112663625A (zh) * 2020-12-29 2021-04-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高寒区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施工及防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6561A (zh)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1802A (zh) 一种水下修复桩基础及冲刷坑的方法
CN103469806A (zh) 一种预制砼基础承台侧模替代砖胎模的施工方法
CN106759126B (zh) 一种边坡支护排水渠的施工方法
CN105350559B (zh) 一种适用于大型厂房的金刚砂结构地面的施工方法
CN104213565A (zh) 一种适用于大型深槽坑陡坡面垫层的支模体系及其支模浇捣施工方法
CN102505709A (zh) 基础预制混凝土模板施工方法
CN113668928B (zh)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水池施工裂缝控制方法
CN105951842B (zh) 筏板下反梁聚苯板胎膜施工方法
CN109648696A (zh) 钢筋连接的边坡预制格构梁及其制作方法和施工方法
CN103215950B (zh) 回填区桩基接长施工方法
CN109881547B (zh) 高铁隧道下穿机场道面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结构及施工工艺
CN108277777A (zh) 挡浪墙分步浇筑施工工艺
CN106988319A (zh) 一种大型深基坑主体结构侧墙的快速施工方法
CN107142902B (zh) 高水头大流量全断面筑坝方法
CN114197261A (zh) 一种浸水路段道路拓宽路基填筑方法
CN114086561B (zh) 一种明挖隧道边墙两侧片石混凝土对称回填浇筑方法
CN106758852A (zh) 横跨基坑围护对撑梁的栈桥施工工艺
CN208023601U (zh) 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
CN108316237B (zh) 驳岸挡墙
CN102605797A (zh) 路堤下软弱土地基变形控制的短桩-板壳结构技术
CN101200902A (zh) 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
CN107299620A (zh) 水闸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CN108532985B (zh) 基础梁板施工方法
CN108571009B (zh) 一种全盖挖逆作地铁车站侧墙施工方法
CN113186768A (zh) 提高既有线拆除框构后路基回填质量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