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8628A - 线圈部件 - Google Patents

线圈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8628A
CN114078628A CN202110871025.9A CN202110871025A CN114078628A CN 114078628 A CN114078628 A CN 114078628A CN 202110871025 A CN202110871025 A CN 202110871025A CN 114078628 A CN114078628 A CN 114078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orner
winding core
wound around
coi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10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井研
桥本良太
竹泽香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78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86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06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 or spacing of turns of the winding(s), e.g. to produce desired self-resonan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17/0093Common mode choke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64Winding non-flat conductive wires, e.g. rods, cables or cords
    • H01F41/069Winding two or more wires, e.g. bifilar wi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迭绕区域中能够使第1线材与第2线材之间的线间电容变小的线圈部件。线圈部件(10)具备芯体(20)、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芯体具有棱柱形状的卷芯部(21)。在卷芯部上缠绕有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在线圈部件中设置有迭绕区域(50),上述迭绕区域中,在卷芯部上缠绕有第1线材,且从该第1线材之上将第2线材缠绕于卷芯部。迭绕区域具有规定部分(51),上述规定部分为将第1线材和第2线材在卷芯部上缠绕成使在第1线材中缠绕于卷芯部的侧面的部分与第2线材中缠绕于侧面(211)的部分之间夹设有间隙(SP)的部分。

Description

线圈部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芯体的卷芯部缠绕有多个线材的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有共模扼流圈的一个例子。该共模扼流圈具备芯体、第1线材、第2线材。芯体具有:缠绕有第1线材和第2线材的卷芯部;与卷芯部的第1端连接的第1凸缘部;以及与卷芯部的第2端连接的第2凸缘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83444号公报
上述的共模扼流圈具有:通过迭绕将第1线材和第2线材缠绕于卷芯部的区域亦即迭绕区域。该迭绕区域成为第1线材缠绕于卷芯部,并从其上方将第2线材缠绕于卷芯部的迭绕构造。在这样的迭绕构造中,线材的密度变高,因此,第1线材与第2线材之间的线间电容容易变大。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线圈部件具备:芯体,其具有棱柱形状的卷芯部、与上述卷芯部的在该卷芯部的轴线方向上的第1端连接的第1凸缘部、与上述卷芯部的在上述轴线方向上的第2端连接的第2凸缘部;和第1线材和第2线材,其缠绕于上述卷芯部。上述卷芯部具有第1侧面、经由第1拐角而与上述第1侧面连接的第2侧面、经由第2拐角而与上述第1侧面连接的第3侧面。该线圈部件设置有迭绕区域,上述迭绕区域是在上述卷芯部缠绕有上述第1线材且从该第1线材之上将上述第2线材缠绕于该卷芯部的区域。上述迭绕区域具有规定部分,上述规定部分为将上述第1线材和上述第2线材在上述卷芯部上缠绕成在上述第1线材中缠绕于上述第1侧面的部分与上述第2线材中缠绕于上述第1侧面的部分之间夹设有间隙的方式的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在迭绕区域的规定部分中,以在第1线材中缠绕于第1侧面的部分与第2线材中缠绕于第1侧面的部分之间夹设有间隙的方式将第1线材和第2线材缠绕于卷芯部。由此,能够设置第1线材与第2线材的距离大的部分。即,能够形成线材的密度低的部分。作为其结果,能够使第1线材与第2线材之间的线间电容较小。
根据上述的线圈部件,在迭绕区域中能够使第1线材与第2线材之间的线间电容变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立体图。
图2是该线圈部件的俯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该线圈部件的截面形状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该线圈部件的局部的截面形状的图。
图5是将图4的局部放大的图。
图6是对第1线材与第2线材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该线圈部件的等效电路的图。
图8是对在第1线材与第2线材之间产生线间电容的状况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输入线圈部件的信号的频率与针对该线圈部件的输出信号相对于输入信号的强度比之间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中局部的截面形状的图。
图11是将图10的局部放大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变更例的线圈部件中局部的截面形状的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变更例的线圈部件中局部的截面形状的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变更例的线圈部件中局部的截面形状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B…线圈部件;20…芯体;21…卷芯部;21a…第1端;21b…第2端;211~214…侧面;22…第1凸缘部;23…第2凸缘部;31…第1线材;311…最外端;41…第2线材;411…最内端;50…迭绕区域;51…规定部分;C1~C4…拐角;F…中心轴线;SP…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9对线圈部件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附图有时为了容易理解而将构成要素放大示出。有时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与实际情况不同,或者与其他图中的尺寸不同。另外,剖视图中标注剖面线,但有时为了容易理解而省略一部分构成要素的剖面线。
如图1和图2所示,线圈部件10具备芯体20、缠绕于芯体20的多个线材31、41。线圈部件10例如为共模扼流圈。
芯体20例如含有电绝缘性材料。具体而言,芯体20含有氧化铝、树脂那样的非磁性体、含有铁氧体、磁性粉的树脂那样的磁性材料。优选芯体20由氧化铝、铁氧体那样的烧结体构成。
芯体20具有:多边形状的卷芯部21、与卷芯部21的在轴线方向Z1上的第1端21a连接的第1凸缘部22、与卷芯部21的在轴线方向Z1上的第2端21b连接的第2凸缘部23。轴线方向Z1是卷芯部21的中心轴线F的延伸方向。
图3是在图2所示的线LN1处剖切线圈部件10时的截面的示意图。线LN1是在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芯体20的在轴线方向Z1上的中心通过的假想直线。即,图3所示的卷芯部21的截面是在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剖切卷芯部21的情况下的截面。如图3所示,卷芯部21也可以是四棱柱。当然,卷芯部21只要是棱柱形状,则也可以不是四棱柱。
如图3所示,在卷芯部21为四棱柱的情况下,卷芯部21具有四个侧面211、212、213、214。在以卷芯部21的中心轴线F为中心的周向Z3上,侧面211的第1端经由拐角C1而与侧面212的第2端连接。侧面211的第2端经由拐角C2而与侧面213的第1端连接。侧面212的第1端经由拐角C3而与侧面214的第2端连接。侧面213的第2端经由拐角C4而与侧面214的第1端连接。此处所述的“侧面的第1端”是图3的在逆时针方向的端部,“侧面的第2端”是图3的在顺时针方向的端部。
此外,图3中,为了方便说明理解,使各线材31、41为环状而图示,但实际上各线材31、41不是环状。
将作为从拐角C1至拐角C2为止的最短距离的侧面211的长度设为第1距离L1。即,第1距离L1是从拐角C1延伸至拐角C2的直线中的在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直线。更详细而言,在图3所示的卷芯部21的截面中,表示侧面211的线的长度相当于第1距离L1。将作为从拐角C1至拐角C3为止的最短距离的侧面212的长度设为第2距离L2。即,第2距离L2是从拐角C1延伸至拐角C3的直线中的在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直线。更详细而言,在图3所示的卷芯部21的截面中,表示侧面212的线的长度相当于第2距离L2。将作为从拐角C2至拐角C4为止的最短距离的侧面213的长度设为第3距离L3。即,第3距离L3是从拐角C2延伸至拐角C4的直线中的在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直线。更详细而言,在图3所示的卷芯部21的截面中,表示侧面213的线的长度相当于第3距离L3。将作为从拐角C3至拐角C4为止的最短距离的侧面214的长度设为第4距离L4。即,第4距离L4是在从拐角C3延伸至拐角C4的直线中的在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直线。更详细而言,在图3所示的卷芯部21的截面中,表示侧面214的线的长度相当于第4距离L4。例如图3所示的例子中,第1距离L1比第2距离L2长,并且比第3距离L3长。而且,例如,第4距离L4比第2距离L2长,并且比第3距离L3长。
如上述那样,图3是在卷芯部21的在轴线方向Z1上的中央处剖切线圈部件10的情况下的图。因此,第1距离L1可称为卷芯部21的在轴线方向Z1上的中央处的从拐角C1至拐角C2为止的直线距离。第2距离L2可称为卷芯部21的在轴线方向Z1上的中央处的从拐角C1至拐角C3为止的直线距离。第3距离L3可称为卷芯部21的在轴线方向Z1上的中央处的从拐角C2至拐角C4为止的直线距离。第4距离L4可称为卷芯部21的在轴线方向Z1上的中央处的从拐角C3至拐角C4为止的直线距离。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卷芯部21缠绕有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即,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分别以螺旋状缠绕于卷芯部21。并且,第1线材31缠绕于卷芯部21的方向与第2线材41缠绕于卷芯部21的方向相同。并且,向卷芯部21缠绕的第1线材31的圈数与向卷芯部21缠绕的第2线材41的圈数实质上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卷芯部21上直接缠绕有第1线材31。而且,在缠绕有第1线材31的卷芯部21上缠绕有第2线材41。在将在卷芯部21上缠绕有第1线材31且从第1线材31之上将第2线材41缠绕于卷芯部21的区域定义为“迭绕区域50”的情况下,可以说线圈部件10具有迭绕区域50。
在第1凸缘部22设置有第1端子电极11a和第2端子电极11b。即,在轴线方向Z1上,配第2端子电极11b置于与第1端子电极11a相同的位置。另外,在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第2端子电极11b位于隔着卷芯部21的中心轴线F而与第1端子电极11a相反一侧。
在第2凸缘部23上设置有第3端子电极12a和第4端子电极12b。即,在轴线方向Z1上,第4端子电极12b配置于与第3端子电极12a相同的位置。另外,在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第4端子电极12b位于隔着中心轴线F而与第3端子电极12a相反一侧。
第1端子电极11a和第3端子电极12a位于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的第1侧(图2中右侧)。第2端子电极11b和第4端子电极12b位于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的第2侧(图2中左侧)。
在第1端子电极11a上电连接有第1线材31的第1端部31a,并且在第3端子电极12a上电连接有第1线材31的第2端部31b。另一方面,在第2端子电极11b上电连接有第2线材41的第1端部41a,并且在第4端子电极12b上电连接有第2线材41的第2端部41b。即,第1线材31的第1端部31a和第2端部31b同位于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的第1侧(图2中右侧)的端子电极电连接。第2线材41的第1端部41a和第2端部41b同位于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的第2侧(图2中左侧)的端子电极电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3~图6,对迭绕区域50进行详述。此外,图4示意性地示出在图2所示的线LN2处剖切线圈部件10的情况下的截面的局部。在将沿着侧面211的方向中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作为“宽度方向Z2”的情况下,线LN2是在轴线方向Z1上延伸并且在侧面211的在宽度方向Z2上的中间位置通过的假想直线。即,图4所示的卷芯部21的截面是在与宽度方向Z2正交的方向上剖切卷芯部21的情况下的截面的局部。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迭绕区域50具有规定部分51。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部分51是迭绕区域50中满足以下的条件(B1)、(B2)、(B3)和(B4)中任一者地将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缠绕于卷芯部21的部分。
(B1)在第1线材31中缠绕于侧面211的部分与第2线材41中缠绕于侧面211的部分之间夹设有间隙SP。
(B2)在第1线材31中缠绕于侧面212的部分与第2线材41中缠绕于侧面212的部分之间夹设有间隙SP。
(B3)在第1线材31中缠绕于侧面213的部分与第2线材41中缠绕于侧面213的部分之间夹设有间隙SP。
(B4)在第1线材31中缠绕于侧面214的部分与第2线材41中缠绕于侧面214的部分之间夹设有间隙SP。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部分51也满足上述的各条件(B1)~(B4)中任一者。但是,不局限于此。例如,规定部分也可以是满足上述的各条件(B1)~(A4)的任一个条件地将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缠绕于卷芯部21的部分。即,在规定部分中,在缠绕在卷芯部21的各侧面211~214中至少一个侧面上的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夹设有间隙SP即可。更优选在规定部分51中,在各距离L1~L4中最长的距离的侧面上,在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夹设有间隙SP。
对缠绕于侧面211的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的间隔H1进行说明。在拐角C1中间隔H1为“0”。即,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相互接触。随着从拐角C1趋向拐角C2,间隔H1变大。而且,在拐角C1与拐角C2间的中间位置处,间隔H1最大。将间隔H1的最大值设为“最大间隔H1max”。随着从中间位置起接近拐角C2,间隔H1变窄。而且,在拐角C2处,间隔H1为“0”。即,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相互接触。
对缠绕于侧面214的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的间隔H4进行说明。在拐角C3处,间隔H4为“0”。即,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相互接触。随着从拐角C3趋向拐角C4,间隔H4变大。而且,在拐角C3与拐角C4间的中间位置处,间隔H4最大。将间隔H4的最大值设为“最大间隔H4max”。随着从中间位置起接近拐角C4,间隔H4变窄。而且,在拐角C4处,间隔H4为“0”。即,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相互接触。
对缠绕于侧面212的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的间隔H2进行说明。在拐角C1处,间隔H2为“0”。即,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相互接触。随着从拐角C1趋向拐角C3,间隔H2变大。而且,在拐角C1与拐角C3间的中间位置处,间隔H2最大。将间隔H2的最大值设为“最大间隔H2max”。随着从中间位置起接近拐角C3,间隔H2变窄。而且,在拐角C3中,间隔H2为“0”。即,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相互接触。
对缠绕于侧面213的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的间隔H3进行说明。在拐角C2处,间隔H3为“0”。即,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相互接触。随着从拐角C2朝向拐角C4,间隔H3变大。而且,在拐角C2与拐角C4间的中间位置处,间隔H3最大。将间隔H3的最大值称为“最大间隔H3max”。随着从中间位置起接近拐角C4,间隔H3变窄。而且,在拐角C4处,间隔H2为“0”。即,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相互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距离L1和第4距离L4分别大于第2距离L2,并且大于第3距离L3。因此,如图3所示,上述的最大间隔H1max大于上述的最大间隔H2max和最大间隔H3max双方。同样,上述的最大间隔H4max大于最大间隔H2max和最大间隔H3max双方。
此外,如图6所示,上述的各最大间隔H1max,H2max,H3max,H4max设定为满足以下的(A1)和(A2)。下述的上限径向位置是指在以卷芯部21的中心轴线F为中心的径向Z4上,以第2线材41的直径D2向外侧离开第1线材31的最外端311的位置。
(A1)在径向Z4上,第2线材41的最内端411位于比第1线材31的最外端311靠外侧(图6中上侧)处。
(A2)在径向Z4上,第2线材41的最内端411位于比上限径向位置靠内侧(图6中内侧)处。
即,在第1线材31中缠绕于侧面211的部分中,将位于径向Z4的最外侧的部分设为最外端311,在第2线材41中缠绕于侧面211的部分中,将位于径向Z4的最内侧的部分设为最内端411。在这种情况下,将最大间隔H1max设定为满足:与第1线材31中缠绕于侧面211的部分的最外端311相比,第2线材41中缠绕于侧面211的部分的最内端411位于径向外侧;和与离开该第1线材31的最外端311为直径D2的位置相比,该第2线材41的最内端411位于内侧。
在第1线材31中缠绕于侧面212的部分中,将位于径向Z4的最外侧的部分设为最外端311,在第2线材41中缠绕于侧面212的部分中,将位于径向Z4的最内侧的部分设为最内端411。在这种情况下,将最大间隔H1max设定为满足:与第1线材31中缠绕于侧面212的部分的最外端311相比,第2线材41中缠绕于侧面212的部分的最内端411位于径向外侧;和与离开该第1线材31的最外端311为直径D2的位置相比,该第2线材41的最内端411位于内侧。
在第1线材31中缠绕于侧面213的部分中,将位于径向Z4的最外侧的部分设为最外端311,在第2线材41中缠绕于侧面213的部分中,将位于径向Z4的最内侧的部分设为最内端411。在这种情况下,将最大间隔H1max设定为满足:与第1线材31中缠绕于侧面213的部分的最外端311相比,第2线材41中缠绕于侧面213的部分的最内端411位于径向外侧;和与离开该第1线材31的最外端311为直径D2的位置相比,该第2线材41的最内端411位于内侧。
在第1线材31中缠绕于侧面214的部分中,将位于径向Z4最外侧的部分设为最外端311,在第2线材41中缠绕于侧面214的部分中,将位于径向Z4的最内侧的部分设为最内端411。在这种情况下,将最大间隔H1max设定为满足:与第1线材31中缠绕于侧面214的部分的最外端311相比,第2线材41中缠绕于侧面214的部分的最内端411位于径向外侧;和与离开该第1线材31的最外端311为直径D2的位置相比,该第2线材41的最内端411位于内侧。
通过满足上述(A1),从而在位于侧面两端的两个拐角的中间位置处,第2线材41在径向Z4上位于比第1线材31的最外端311靠外侧处。另外,通过满足上述(A2),从而在位于侧面两端的两个拐角的中间位置处,第1线材31的最外端311与第2线材41的最内端411之间的间隔比第2线材41的直径D2窄。
但是,在拐角C1~C4处,第2线材41与第1线材31接触。因此,也有时在拐角C1~C4的附近,不满足上述(A1)。
顺便一提,在将卷芯部21的四个侧面211~214中侧面211视为“第1侧面”的情况下,侧面212相当于“第2侧面”,侧面213相当于“第3侧面”,侧面214相当于“第4侧面”。另外,连接侧面211与侧面212的拐角C1相当于“第1拐角”,连接侧面211与侧面213的拐角C2相当于“第2拐角”。另外,连接侧面212与侧面214的拐角C3相当于“第3拐角”,连接侧面213与侧面214的拐角C4相当于“第4拐角”。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7图示出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双方缠绕于一个卷芯部21的线圈部件的等效电路。在这种情况下,导致由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形成近似电容器100。即,在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中位于该第1线材31的附近的部分之间,产生电容器100的电容亦即线间电容LC。例如,如图8所示,在第2线材41的第1匝与第2线材41的第1匝之间产生线间电容LC。在第2线材41的第1匝与第1线材31的第2匝之间产生线间电容LC。线间电容LC的大小与线材31、41之间的物理距离成正比。因此,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的间隔越窄,线间电容LC越大。而且,若线间电容LC大,则存在线圈部件的高频特性恶化的担忧。
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的迭绕区域50中,形成有在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夹设有间隙SP的区域。即,迭绕区域50具有规定部分51。在规定部分51中,能够使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的间隔窄的部位变少。
迭绕区域50中在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没有夹设有间隙的比较例的线圈部件的线间电容LCA大于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的线间电容LC。这是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的迭绕区域50中存在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的间隔大的部分,另一方面,在比较例的线圈部件的迭绕区域中不存在第1线材与第2线材之间的间隔大的部分。图9中,针对模式转换特性,示出输入线圈部件的信号的频率和线圈部件的输出信号与向线圈部件输入的输入信号之强度比之间的关系。图9中,虚线表示比较例的线圈部件中的该关系,实线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中的该关系。在输入线圈部件的信号的频率比较低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中的上述强度比的大小成为与比较例的线圈部件中的上述强度比的大小同等程度。而且,当因线间电容LC小而使输入信号的频率变高时,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的上述强度比的大小与比较例的线圈部件的上述强度比的大小之间产生差异。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的上述强度比的大小小于比较例的线圈部件的上述强度比的大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的高频的模式转换特性比比较例的线圈部件的高频的模式转换特性良好。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的高频特性比比较例的线圈部件的高频特性良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进一步得到以下的效果。
(1-1)在规定部分51中,形成有在缠绕于卷芯部21的第1线材31与从该第1线材31上缠绕于卷芯部21的第2线材41之间夹设有间隙SP的区域。通过像这样设置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的距离大的部分,能够使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所产生的线间电容LC变小能够形成线材的密度低的部分的量。而且,通过使线间电容LC变小,能够提高线圈部件10的高频特性。
(1-2)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迭绕区域50的在轴线方向Z1上的全域作为规定部分51。像这样迭绕区域50中规定部分51所占的比例越高,则越能够提高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产生的线间电容LC的减少效果。
此外,此处所述的“迭绕区域50的全域”也可以不包括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的开始缠绕的部分和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的结束缠绕的部分。这是由于因缠绕的方法的不同而使在线材的开始缠绕和结束缠绕处线材的张力不稳定。在线材的张力不稳定的情况下,适当地调整第2线材41相对于第1线材31的相对位置较为困难。当然,在能够在线材的开始缠绕和结束缠绕处使线材的张力稳定的情况下,规定部分51也可以包括线材的开始缠绕部分,规定部分51也可以包括线材的结束缠绕部分。
(1-3)缠绕于周向Z3上的从第1端至第2端为止的直线距离长的侧面处的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的间隔大于缠绕于周向Z3上的从第1端至第2端为止的直线距离短的侧面处的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的间隔。通过像这样使缠绕于从第1端至第2端为止的直线距离长的侧面处的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的间隔变大,能够提高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产生的线间电容LC的减少效果。
(1-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规定部分51中,满足上述的(A1)地将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缠绕于卷芯部21。由此,能够使从第1线材31至第2线材41为止的间隔变大,进而能够使线间电容LC变小。
(1-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规定部分51中,满足上述的(A2)地将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缠绕于卷芯部21。由此,能够维持不产生第2线材41的缠绕紊乱地将第2线材41缠绕于卷芯部21的状态。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图10和图11对线圈部件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相当的构件结构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0所示,线圈部件10A具备迭绕区域50。迭绕区域50具有规定部分51。但是,如图10和图11所示,迭绕区域50的在轴线方向Z1上的局部为规定部分51,但剩余的部分不是规定部分51。将迭绕区域50中不是规定部分51的部分称为“非规定部分52”。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轴线方向Z1上,迭绕区域50中接近第1凸缘部22的区域为规定部分51。迭绕区域50中比规定部分51靠近第2凸缘部23的区域为非规定部分52。在非规定部分52中,在位于侧面的两侧的两个拐角之间,第2线材41没有从第1线材31离开。即,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相互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迭绕区域50具有规定部分51和非规定部分52双方。在这种情况下,与迭绕区域50不具有规定部分51的情况比较,也能够使第1线材31与第2线材41之间产生的线间电容LC变小。因此,能够提高线圈部件10A的高频特性。
此外,将为了形成非规定部分52而在将第2线材41缠绕于卷芯部21时赋予第2线材41的张力作为基准张力。优选在形成规定部分51的情况下,使在第2线材41缠绕于卷芯部21时赋予第2线材41的张力比基准张力小。由此,在位于侧面的两侧的两个拐角之间,能够使第1线材31离开第2线材41。即,能够形成规定部分51。
(变更例)
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而实施。上述各实施方式和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实施。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迭绕区域50中,将在轴线方向Z1上接近第2凸缘部23的部分作为规定部分51,将轴线方向Z1上接近第1凸缘部22的部分作为非规定部分52。
·也可以是,线圈部件中,除了具有迭绕区域50之外,还具有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通过双线缠绕而缠绕于卷芯部21的区域亦即双线区域。
例如图12所示,线圈部件10B也可以构成为在轴线方向Z1上的第1凸缘部22的附近设置迭绕区域50,隔着迭绕区域50而在第1凸缘部22的相反一侧配置双线区域60。
例如如图13所示,线圈部件10B也可以构成为在轴线方向Z1上的第1凸缘部22的附近配置第1双线区域61,在轴线方向Z1上的第2凸缘部23的附近配置第2双线区域62,在第1双线区域61与第2双线区域62之间配置迭绕区域50。
例如如图14所示,也可以是,线圈部件10B在轴线方向Z1上的第2凸缘部23的附近设置迭绕区域50,隔着迭绕区域50而在第2凸缘部23的相反一侧配置双线区域60。
例如,线圈部件10B也可以构成为在轴线方向Z1上的第1凸缘部22的附近配置第1迭绕区域,在轴线方向Z1上的第2凸缘部23的附近配置第2迭绕区域,在第1迭绕区域与第2迭绕区域之间配置双线区域60。
·迭绕区域也可以构成为在轴线方向Z1上交替配置规定部分51和非规定部分52。
·规定部分51的在轴线方向Z1上的尺寸也可以是相当于第1线材31的1匝的长度。即,在迭绕区域中,仅在一个部位,在第1线材31中缠绕于第1侧面的部分与第2线材41中缠绕于第1侧面的部分之间夹设有间隙SP即可。
·在规定部分51中,只要第2线材41中缠绕于侧面211的部分离开第1线材31中缠绕于侧面211的部分,则也可以不满足上述的(A1)。即,规定部分51只要在侧面211上存在第2线材41离开第1线材31的部分,则也可以在侧面211上存在第2线材41与第1线材31接触的部分。
·在规定部分51中,也可以不满足上述的(A2)。
·上述的最大间隔H2max也可以与上述的最大间隔H1max相同,也可以比最大间隔H1max大。
·上述的最大间隔H3max也可以与上述的最大间隔H1max相同,也可以比最大间隔H1max大。
·也可以是,在规定部分51中,将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在卷芯部21上缠绕成在与拐角C1与拐角C2之间的中间位置不同的位置处间隔H1最大。
·也可以是,在规定部分51中,将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在卷芯部21上缠绕成在与拐角C1与拐角C3之间的中间位置不同的位置处间隔H2最大。
·也可以是,在规定部分51中,将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在卷芯部21上缠绕成在与拐角C2与拐角C4之间的中间位置不同的位置处间隔H3最大。
·也可以是,在规定部分51中,将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在卷芯部21上缠绕成在与拐角C3与拐角C4之间的中间位置不同的位置处间隔H4最大。
·在规定部分51中,只要是在轴线方向Z1上的局部,在拐角C1与拐角C2之间的中间位置处间隔H1最大的结构,则也可以是,在规定部分51中其他部分,在与拐角C1与拐角C2之间的中间位置不同的位置处间隔H1最大。
·在规定部分51中,只要是在轴线方向Z1上的局部,在拐角C1与拐角C3之间的中间位置处间隔H2最大的结构,则也可以是,在规定部分51中其他部分,在与拐角C1与拐角C3之间的中间位置不同的位置处间隔H2最大。
·在规定部分51中,只要是在轴线方向Z1上的局部,在拐角C2与拐角C4之间的中间位置处间隔H3最大的结构,则也可以是,在规定部分51中其他部分,在与拐角C2与拐角C4之间的中间位置不同的位置处间隔H3最大。
·在规定部分51中,只要是在轴线方向Z1上的局部,在拐角C3与拐角C4之间的中间位置处间隔H4最大的结构,则也可以是,在规定部分51中其他部分,在与拐角C3与拐角C4之间的中间位置不同的位置处间隔H4最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剖切卷芯部21时的截面成为长方形,但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剖切卷芯部21时的截面成为正方形的卷芯部作为卷芯部21。
·卷芯部21只要成为棱柱形状,则也可以不是四棱柱。例如,卷芯部也可以成为三棱柱状,也可以成为六棱柱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卷芯部21构成为在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剖切卷芯部21时的各侧面211~214的形状成为直线形状,但不局限于此。即,卷芯部21在与轴线方向Z1正交的方向上剖切卷芯部21的情况下的截面存在棱线即可。
·线圈部件10、10A、10B也可以除了第1线材31和第2线材41之外,还具备第3线材。在这种情况下,在迭绕区域50中,在卷芯部21缠绕有第1线材31,并从第1线材31之上将第2线材41缠绕于卷芯部21,进一步从第2线材41之上将第3线材缠绕于卷芯部21。此时,通过使第2线材41与第3线材之间的间隔变大,能够使第2线材41与第3线材之间产生的线间电容LC变小。
·线圈部件只要是多个线材缠绕于卷芯部21的结构,则也可以不是共模扼流圈。

Claims (7)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芯体,其具有棱柱形状的卷芯部、与所述卷芯部的在该卷芯部的轴线方向上的第1端连接的第1凸缘部、与所述卷芯部的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第2端连接的第2凸缘部;和
第1线材和第2线材,其缠绕于所述卷芯部,
所述卷芯部具有第1侧面、经由第1拐角而与所述第1侧面连接的第2侧面、经由第2拐角而与所述第1侧面连接的第3侧面,
设置有迭绕区域,所述迭绕区域是在所述卷芯部上缠绕有所述第1线材且从所述第1线材之上将所述第2线材缠绕于该卷芯部的区域,
所述迭绕区域具有规定部分,所述规定部分为将所述第1线材和所述第2线材在所述卷芯部上缠绕成使在所述第1线材中缠绕于所述第1侧面的部分与所述第2线材中缠绕于所述第1侧面的部分之间夹设有间隙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迭绕区域的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仅局部为所述规定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迭绕区域的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全域为所述规定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部分包括将所述第1线材和所述第2线材所述卷芯部上缠绕成使所述第1线材中缠绕于所述第1侧面的部分与所述第2线材中缠绕于所述第1侧面的部分之间的间隔在所述第1拐角与所述第2拐角之间的中间位置处成为最大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芯部为四棱柱,
所述卷芯部具有第4侧面,所述第4侧面经由第3拐角而与所述第2侧面连接,并且经由第4拐角而与所述第3侧面连接,
从所述第1拐角至所述第2拐角为止的最短距离大于从所述第1拐角至所述第3拐角为止的最短距离,且大于从所述第2拐角至所述第4拐角为止的最短距离,
所述规定部分包括将所述第1线材和所述第2线材在所述卷芯部上缠绕成使所述第1拐角与所述第2拐角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的在所述第1线材与所述第2线材之间的间隔不仅大于所述第1拐角与所述第3拐角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的在所述第1线材与所述第2线材之间的间隔而且大于所述第2拐角与所述第4拐角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的在所述第1线材与所述第2线材之间的间隔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所述规定部分的所述侧面两端的一对所述拐角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2线材位于比所述第1线材的以所述卷芯部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的最外端靠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所述规定部分的所述侧面两端的一对所述拐角的中间位置处,在以所述卷芯部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所述第1线材的最外端与所述第2线材的最内端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第2线材的直径。
CN202110871025.9A 2020-08-13 2021-07-30 线圈部件 Pending CN1140786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36587A JP7354959B2 (ja) 2020-08-13 2020-08-13 コイル部品
JP2020-136587 2020-08-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8628A true CN114078628A (zh) 2022-02-22

Family

ID=80000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1025.9A Pending CN114078628A (zh) 2020-08-13 2021-07-30 线圈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7354959B2 (zh)
CN (1) CN114078628A (zh)
DE (1) DE102021208718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27506A (ja) * 1990-02-01 1991-10-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ノーマル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12028684A (ja) * 2010-07-27 2012-02-09 Tdk Corp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2019220622A (ja) * 2018-06-21 2019-12-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CN210053650U (zh) * 2016-07-06 2020-02-1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设备
JP2020031244A (ja) * 2019-12-02 2020-02-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型コイル部品
CN110970193A (zh) * 2018-09-28 2020-04-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7213B2 (ja) * 1997-10-06 2002-08-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型チップインダクタ
JP2005322820A (ja) * 2004-05-11 2005-11-17 Tdk Corp コイル部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27506A (ja) * 1990-02-01 1991-10-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ノーマル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12028684A (ja) * 2010-07-27 2012-02-09 Tdk Corp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CN210053650U (zh) * 2016-07-06 2020-02-1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设备
JP2019220622A (ja) * 2018-06-21 2019-12-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CN110970193A (zh) * 2018-09-28 2020-04-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
JP2020031244A (ja) * 2019-12-02 2020-02-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型コイル部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32623A (ja) 2022-02-25
US20220051839A1 (en) 2022-02-17
DE102021208718A1 (de) 2022-02-17
JP2023160975A (ja) 2023-11-02
JP7354959B2 (ja)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74568B2 (en) Common mode filter
CN111446073B (zh) 绕组型线圈部件
US10998122B2 (en) Common mode fil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971231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186365B2 (en) Inductor
JP6565747B2 (ja) コイル装置
CN110890202B (zh) 线圈部件
US10102963B2 (en) Coil component
JP2018107248A (ja) インダクタ部品
CN112908613B (zh) 共模扼流圈
CN110895987B (zh)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4597034A (zh) 线圈部件以及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10223818B (zh) 共模扼流线圈
US20210280359A1 (en) Coil component
CN114496509A (zh) 线圈部件
CN114078628A (zh) 线圈部件
US12125624B2 (en) Coil component
WO2020255593A1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CN114203389B (zh) 绕线型电感器部件
US20230253141A1 (en) Common mode filter
CN113410024B (zh) 电感部件和其制造方法
JP5115537B2 (ja) トランス
JPH0582025U (ja) コイルボビン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