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4632A - 远侧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远侧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4632A
CN114074632A CN202110918022.6A CN202110918022A CN114074632A CN 114074632 A CN114074632 A CN 114074632A CN 202110918022 A CN202110918022 A CN 202110918022A CN 114074632 A CN114074632 A CN 114074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peripheral edge
occupant
inflation
inf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80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4632B (zh
Inventor
市村岳志
八田太伺
铃木恭平
松崎雄士
林丈树
久凑一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0244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5917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74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4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4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4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60R2021/23146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seat moun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确保气囊主体膨胀时的耐压性且实现收纳性的提高。气囊主体具有:下膨胀部,其在乘员的胸部及腹部的侧方处展开及膨胀;以及上膨胀部,其在颈部及头部的侧方,以越靠上侧则越接近乘员地倾斜的状态展开及膨胀。使接近乘员的一侧的表面下方布部和远离乘员的一侧的里面下方布部在与上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处结合而形成下膨胀部。使接近乘员的一侧的表面上方布部和远离乘员的一侧的里面上方布部在与下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处结合而形成上膨胀部。表面下方布部、里面下方布部以及表面上方布部由大布片形成为一体,里面上方布部由比大布片小的小布片形成,且在自身的下侧的周缘部处与里面下方布部的上侧的周缘部结合。

Description

远侧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侧气囊(far-side airbag)装置,在检测出从外侧对交通工具的侧壁部施加有冲击的情况下、或者预测出施加冲击的情况下,利用气囊保护就坐于远离其侧壁部的一侧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乘员。
背景技术
在车宽方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车辆用座椅的车辆中,存在搭载有远侧气囊装置的结构。这种类型的气囊装置的气囊的外壳部分由气囊主体构成,该气囊主体由织布构成。气囊主体通过折叠而形成为紧凑的收纳用形态,与气体发生器一起固定于接近车辆用座椅中的相邻的车辆用座椅的一侧的侧部内。
而且,在检测出因侧部碰撞等从侧方、斜前方对车辆的侧门等侧壁部施加有冲击的情况下、或者预测出施加冲击的情况下,从气体发生器喷出膨胀用气体。因该膨胀用气体使得气囊主体膨胀而从上述侧部鼓出,并在相邻的车辆用座椅之间展开及膨胀。就坐于远离施加有冲击的侧壁部的一侧的车辆用座椅的乘员的上半身因惯性要向其侧壁部侧的侧方、斜前方移动,但由上述气囊主体承挡而保护上半身免受冲击。
作为上述远侧气囊装置的一个方式,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结构。该气囊装置的气囊主体具有:下膨胀部;以及上膨胀部,其容量比下膨胀部小。下膨胀部及上膨胀部彼此独立。气体发生器配置于容量较多的下膨胀部内。
下膨胀部在比乘员的颈部更靠下侧的部位、且至少在胸部的侧方展开及膨胀。上膨胀部在比乘员的胸部更靠上侧的部位、更具体而言在颈部及头部的侧方以越靠上侧则越接近乘员地倾斜的状态展开及膨胀。
上膨胀部配置为在下膨胀部上重叠的状态。在上膨胀部的下端部及下膨胀部的上端部分别形成有使上膨胀部的内部空间和下膨胀部的内部空间连通的连通孔。而且,上膨胀部及下膨胀部利用设置于连通孔的周围的缝合部而相互结合。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远侧气囊装置,与针对车辆的冲击的检测或预测相应地从,气体发生器向下膨胀部供给膨胀用气体。利用该膨胀用气体使下膨胀部开始展开及膨胀。下膨胀部内的膨胀用气体的一部分通过连通孔而流入至上膨胀部。因此,上膨胀部的展开及膨胀相对于下膨胀部的展开及膨胀的开始而滞后地开始。
而且,乘员的胸部由下膨胀部承挡而保护胸部免受冲击。颈部及头部由上膨胀部承挡而保护它们免受冲击。
专利文献1:国际专利申请公开第2019/110705号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远侧气囊装置中,下膨胀部和上膨胀部彼此独立,仅在连通孔连通。在气囊主体,利用膨胀用气体首先使下膨胀部展开及膨胀。在下膨胀部以某种程度展开及膨胀之后,该下膨胀部内的膨胀用气体通过连通孔而供给至上膨胀部。因此,在气囊主体的膨胀初期,下膨胀部的内压升高。下膨胀部需要由纤维度较高的丝线构成的织布形成,以能够耐受较高的内压。然而,随着丝线的纤维度的升高,织布的厚度增大,折叠而形成为收纳用形态时的气囊主体的大小增大。在将气囊主体收纳于车辆用座椅时需要较大的空间,收纳性降低。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形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确保气囊主体的膨胀时的耐压性且实现收纳性的提高的远侧气囊装置。
解决上述问题的远侧气囊装置应用于如下交通工具,即,多个交通工具用座椅配置为在该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状态、且该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部由一对侧壁部构成,将两个侧壁部中的一者设为特定侧壁部,在检测出从外侧对所述特定侧壁部施加有冲击的情况下、或者预测出施加有冲击的情况下,在相邻的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之间利用膨胀用气体使气囊展开及膨胀,其中,构成所述气囊的外壳部分的气囊主体具有:下膨胀部,其在比就坐于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乘员的颈部更靠下侧的部位中的至少胸部的侧方处展开及膨胀;以及上膨胀部,其在比所述乘员的所述胸部更靠上侧的部位的侧方以越靠上侧则越接近所述乘员地倾斜的状态而展开及膨胀,使接近所述乘员的一侧的表面下方布部和远离所述乘员的一侧的里面下方布部在与上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处结合而形成所述下膨胀部,使接近所述乘员的一侧的表面上方布部和远离所述乘员的一侧的里面上方布部在与下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处结合而形成所述上膨胀部,所述表面下方布部、所述里面下方布部以及所述表面上方布部由大布片形成为一体,所述里面上方布部由比所述大布片小的小布片形成,且在自身的下侧的周缘部处与所述里面下方布部的上侧的周缘部结合。
根据上述结构,用于形成气囊主体的布片是大布片及小布片这样的大小不同的2种布片。大布片具有表面下方布部、里面下方布部以及表面上方布部,小布片具有里面上方布部。表面下方布部以及里面下方布部在与上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处结合而形成下膨胀部。表面上方布部以及里面上方布部在与下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处结合而形成上膨胀部。表面上方布部及表面下方布部是大布片的一部分、且彼此连结。并且,里面上方布部的下侧的周缘部和里面下方布部的上侧的周缘部处结合。关于上述气囊主体,形成为上膨胀部在下端部处与下膨胀部的上端部连结的状态。气囊主体的下膨胀部及上膨胀部可以视为彼此连结为一体的、1个容量较大的膨胀部。
因此,从气囊主体的膨胀初期起将膨胀用气体供给至下膨胀部及上膨胀部。气囊主体的内压在该气囊主体的膨胀初期低于专门将膨胀用气体供给至下膨胀部的情况下(专利文献1相当于该情况)的该下膨胀部的内压。作为能够耐受上述内压的布部,可以使用由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气囊主体的布部相比而纤维度更低的线构成的布部。由纤维度较低的线构成的布部比由纤维度较高的线构成的布部更薄。因此,折叠而形成为收纳用形态时的气囊主体的大小减小。将收纳用形态的气囊主体收纳于交通工具用座椅所需的空间减小,收纳性得到提高。
在上述远侧气囊装置中,优选地,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从后侧支撑所述乘员的座椅靠背,所述气囊主体具有固定部,所述气囊主体相对于远离所述特定侧壁部的一侧的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中的接近该特定侧壁部的一侧的侧部而在所述固定部处被固定,所述下膨胀部具有在展开及膨胀的状态下与接近所述特定侧壁部的一侧的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所述座椅靠背接触的接触部。
如果由要向特定侧壁部侧的侧方、斜侧方移动的乘员的上半身对下膨胀部进行按压,则该下膨胀部以固定部为支点而要向接近特定侧壁部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侧倾倒。
然而,根据上述结构,下膨胀部的接触部与接近特定侧壁部的一侧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接触,下膨胀部由座椅靠背承挡。由座椅靠背限制下膨胀部进一步倾倒。其结果,限制乘员的上半身的移动而保护该上半身免受冲击的下膨胀部的性能得到提高。
在上述远侧气囊装置中,优选地,所述下膨胀部具有所述宽度方向的膨胀厚度大于该下膨胀部的其他部位的部位,所述膨胀厚度大的部位具有所述接触部。
根据上述结构,下膨胀部中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宽度方向的膨胀厚度大于该下膨胀部的其他部位的部位的一部分作为接触部而起作用。该接触部与接近特定侧壁部的一侧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接触而限制下膨胀部的移动。
在上述远侧气囊装置中,优选地,所述上膨胀部具有限制该上膨胀部中的处于所述颈部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的膨胀厚度限制部,所述膨胀厚度限制部通过对所述膨胀厚度的限制而使得处于所述颈部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小于相对于该部位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部位的膨胀厚度。
根据上述结构,上膨胀部中的处于乘员的颈部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由膨胀厚度限制部限制。这里,根据保护乘员的上半身中的头部免受冲击的观点,要求上膨胀部中的处于头部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较大。另外,根据保护肩部免受冲击的观点,要求下膨胀部中的处于肩部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较大。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使得上膨胀部中的处于颈部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小于相对于该部位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部位的膨胀厚度,由此能够使得上膨胀部中的处于头部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大于处于颈部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另外,能够使得下膨胀部中的处于肩部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大于处于颈部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
在上述远侧气囊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膨胀厚度限制部配置于所述上膨胀部的内部而架设于所述表面上方布部以及所述里面上方布部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如果膨胀用气体供给至上膨胀部,则该上膨胀部展开及膨胀。因该展开及膨胀而使得表面上方布部及里面上方布部要向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宽度方向中的彼此远离的一侧扩展。然而,伴随着表面上方布部及里面上方布部的上述动作而对膨胀厚度限制部进行拉伸、且向上述方向进行拉伸。膨胀厚度限制部形成为张紧状态,从而限制在表面上方布部及里面上方布部处结合有膨胀厚度限制部的部位进一步膨胀。通过该限制而使得上膨胀部中的处于颈部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小于相对于该部位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部位的膨胀厚度。
在上述远侧气囊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大布片及所述小布片分别由具有经线及纬线的织布构成,在所述表面下方布部及所述里面下方布部处,与上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彼此通过下周缘缝合部而结合,在所述表面上方布部及所述里面上方布部处,与下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彼此通过上周缘缝合部而结合,所述里面上方布部的下侧的周缘部和所述里面下方布部的上侧的周缘部通过中间周缘缝合部而结合,在所述表面下方布部、所述里面下方布部、所述表面上方布部以及所述里面上方布部的边界部处,所述上周缘缝合部、所述下周缘缝合部以及所述中间周缘缝合部彼此交叉,在所述边界部处,所述上周缘缝合部、所述下周缘缝合部以及所述中间周缘缝合部相对于所述大布片的经线及纬线这两者交叉,且相对于所述小布片的经线及纬线这两者交叉。
这里,假设如果在上述边界部处,上周缘缝合部的末端部、下周缘缝合部的末端部以及中间周缘缝合部的末端部中的任一个与其他末端部分离而在末端部之间存在间隙,则气囊主体的内部的膨胀用气体有可能通过上述间隙而向气囊主体的外部漏出。
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结构,上周缘缝合部、下周缘缝合部以及中间周缘缝合部在边界部彼此交叉而在末端部之间不存在间隙。因此,不易因间隙而引起气囊主体的内部的膨胀用气体向外部漏出。
并且,如果在边界部处,上周缘缝合部、下周缘缝合部以及中间周缘缝合部中的任一个相对于大布片的经线及纬线、小布片的经线及纬线的任一者平行,则有可能引起下面的现象。该现象是指如下现象,即,在对缝合余量部向与周缘缝合部交叉的方向施加有力的情况下,经线及纬线中的相对于周缘缝合部处于平行的关系的线向远离该周缘缝合部的一侧移动,由此使得缝合余量部的编织的组织破坏、或者上述线从缝合余量部脱落。
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结构,在边界部处,上周缘缝合部、下周缘缝合部以及中间周缘缝合部相对于大布片的经线及纬线这两者交叉、且相对于小布片的经线及纬线这两者交叉。经线及纬线中不存在相对于周缘缝合部处于平行关系的线。因此,即使对缝合余量部向与周缘缝合部交叉的方向施加有力,构成缝合余量部的经线及纬线也不易向远离周缘缝合部的一侧移动。能抑制缝合余量部的编织的组织破坏、或者经线及纬线从缝合余量部脱落。
在上述远侧气囊装置中,优选地,在相邻的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之间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气囊主体以使得所述下膨胀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控制台的上表面更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展开及膨胀。
根据上述结构,下膨胀部的至少下端部在控制台与乘员之间展开及膨胀。在下膨胀部处比控制台的上表面更低的部分形成为进入控制台与乘员之间的状态。下膨胀部的上述部分与控制台接触,从而由控制台限制进一步向特定侧壁部侧移动。其结果,下膨胀部中的比控制台的上表面更低的部分的位置变得稳定。
在上述远侧气囊装置中,优选地,所述下膨胀部以越靠下侧则所述宽度方向的膨胀厚度越小的方式膨胀。
根据上述结构,如果越靠下侧则宽度方向的下膨胀部的膨胀厚度越小,则该下膨胀部容易进入控制台与乘员之间。
在上述远侧气囊装置中,优选地,还具有气体发生器,该气体发生器具有喷出膨胀用气体的气体喷出部,所述气体发生器的至少所述气体喷出部配置于所述下膨胀部的内部,内囊以将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所述气体喷出部包围的状态配置于所述下膨胀部的内部,内囊具有朝向所述下膨胀部内的下方开口的气体流出口。
这里,控制台与乘员的上半身之间的间隙原本狭窄。在此基础上,如果冲击施加于特定侧壁部,则乘员的上半身因惯性而向该特定侧壁部侧、即控制台侧移动。随着时间的经过,控制台与乘员之间的间隙变得更狭窄。如果下膨胀部的展开及膨胀滞后地开始,则该下膨胀部不易进入上述间隙。
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结构,如果膨胀用气体从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喷出部喷出,则该膨胀用气体在内囊内流动。膨胀用气体通过内囊的气体流出口而朝向下膨胀部内的下方流动。因此,能够在早期使下膨胀部朝向下方展开及膨胀且进入控制台与乘员之间的间隙。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远侧气囊装置,能够确保气囊主体的膨胀时的耐压性、且实现收纳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得车辆用的远侧气囊装置实现具体化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且是搭载有该气囊装置的车辆的局部俯视图。
图2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车辆前方观察车辆用座椅、气囊主体、控制台以及乘员的概略剖面图。
图3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表示组装有气囊组件的座椅靠背的侧部的内部构造的局部俯视剖面图。
图4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与乘员以及气囊主体一起表示设置有远侧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及其周围部分的局部侧视图。
图5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副驾席侧观察气囊组件以及控制台的侧视图。
图6是以展开的状态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气囊主体、膨胀厚度限制部以及内囊的展开图。
图7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驾驶席侧观察气囊主体形成为非膨胀展开形态的气囊组件的侧视图。
图8是放大表示图7中的A部的局部侧视图。
图9是放大表示图7中的B部的局部侧视图。
图10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副驾席侧观察气囊主体形成为非膨胀展开形态的气囊组件的侧视图。
图11是放大表示图10中的C部的局部侧视图。
图12是放大表示图10中的D部的局部侧视图。
图1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气囊组件的内部构造的侧视剖面图。
图1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膨胀厚度限制部的图,图14的(a)是气囊主体形成为非膨胀展开形态时的局部剖面图,图14的(b)是气囊主体展开及膨胀时的局部剖面图。
图1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气囊组件的后部的内部构造的图,且是与气体发生器以及气囊主体一起表示气囊主体形成为非膨胀展开形态时的内囊的局部俯视剖面图。
图16的(a)~(d)是对一个实施方式的气囊主体展开及膨胀而保护乘员的情形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7的(a)~(c)是对一个实施方式的气囊主体展开及膨胀而保护乘员的情形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使得车辆用的远侧气囊装置实现具体化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在下面的记载中,车辆的前进方向设为前方、后退方向设为后方而进行说明。另外,上下方向代表车辆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与车宽方向且是车辆的前进时的左右方向一致。另外,具有与碰撞试验用的试验对象相同的体格的乘员以预先规定的标准姿势就坐于车辆用座椅。
如图1所示,车辆10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部由通过车门、立柱等构成的侧壁部11、12构成。车辆用座椅13、14以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状态配置于车室内。接近侧壁部11的一侧的车辆用座椅13作为驾驶席而起作用,乘员(驾驶者)P1就坐于此处。接近侧壁部12的一侧的车辆用座椅14作为副驾席而起作用,乘员P2就坐于此处。在两个车辆用座椅13、14之间的下部设置有控制台18。车辆用座椅13、14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因此,这里仅对一个车辆用座椅13进行说明,省略针对车辆用座椅14的说明。
如图2及图4所示,车辆用座椅13具有坐垫15、座椅靠背16以及头枕17。坐垫15是乘员P1就坐的部位,构成为能够调整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座椅靠背16用于从后方对乘员P1的上半身进行支撑。座椅靠背16构成为从坐垫15的后方立起、且能够调整倾斜角度。头枕17用于从后方对乘员P1的头部PH进行支撑,配置于座椅靠背16上。
车辆用座椅13以座椅靠背16朝向前方的姿势配置。这样配置的车辆用座椅13的宽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
图3示出了作为车辆用座椅13的座椅靠背16的、车辆用座椅14侧的侧部21的内部构造。在座椅靠背16的内部配置有构成其骨架部分的座椅框架。
在侧部21的内部配置有构成座椅框架的一部分的侧框架部22。侧框架部22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等而形成。
在包含侧框架部22在内的座椅框架的前侧,配置有由聚氨酯泡沫等弹性材料构成的座椅垫23。另外,在座椅框架的后侧,配置有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的硬质的背板24。此外,座椅垫23由表皮覆盖,在图3中省略其表皮的图示。
在座椅垫23内,在比侧框架部22更靠车辆用座椅14侧的位置,设置有收纳部25。在收纳部25组装有构成远侧气囊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气囊组件ABM。
狭缝26从收纳部25的前部的角部朝向车辆用座椅14侧的斜前方延伸。由座椅垫23的前侧的角部23c和狭缝26夹持的部位(图3中由双点划线的框包围的部位)构成因气囊41而断裂的断裂预定部27。
气囊组件ABM具有气囊41、以及将膨胀用气体供给至该气囊的气体发生器31作为主要的构成部件。接下来,对这些构成部件分别进行说明。
<气体发生器31>
如图3及图13所示,气体发生器31具有充气机32、以及将该充气机32覆盖的保持器33。这里,作为充气机32而采用称为烟火型(pyro type)的类型。充气机32形成为近似圆柱状,在其内部收容有产生膨胀用气体的未图示的气体发生剂。充气机32在其上端部具有气体喷出部32a。另外,在充气机32的下端部连接有作为针对该充气机32的工作信号的输入配线的未图示的线缆。
此外,作为充气机32,可以取代使用上述气体发生剂的烟火型而使用利用火药等使填充有高压气体的高压气体泵的间隔壁断裂而喷出膨胀用气体的类型(混合类型)。
另一方面,保持器33是作为对膨胀用气体的喷出方向进行控制的扩散器而起作用,且具有将充气机32与气囊41一起紧固连结于侧框架部22的功能的部件。保持器33的大部分通过对金属板等板材进行弯曲加工等而形成为近似筒状。在保持器33的彼此在上下方向上分离的多个部位、本实施方式中的2个部位,作为用于将该保持器33安装于侧框架部22的部件,固定有向远离车辆用座椅14的方向延伸的螺栓34。此外,气体发生器31可以是充气机32和保持器33形成为一体的结构。
<气囊41>
气囊41的外壳部分由气囊主体42构成。图5及图7示出了气囊主体42未填充膨胀用气体而是展开为平面状的形态(下面称为“非膨胀展开形态”)的气囊组件ABM。另外,图13示出了气囊组件ABM的内部构造。
如图5、图7及图13所示,气囊主体42具有下膨胀部43以及上膨胀部51。下膨胀部43在比乘员P1的颈部PN更靠下侧的部位中的至少胸部PT、本实施方式中的胸部PT、腹部PB等的侧方处展开及膨胀(参照图2、图4)。
下膨胀部43具有:接近乘员P1的一侧的表面下方布部44;以及远离乘员P1的一侧的里面下方布部45。使表面下方布部44和里面下方布部45在与上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处结合而形成下膨胀部43。在下周缘缝合部61进行该结合。
如图2所示,下膨胀部43形成为左右方向的膨胀厚度在上端部最大、越趋向下侧则逐渐减小,在下端部最小。下膨胀部43在上端部具有与相邻的车辆用座椅14的座椅靠背16接触的接触部46。
下膨胀部43在展开及膨胀时形成为下端部满足下面条件的形状及大小。该条件是指下膨胀部43的下端位于比控制台18的上表面18t更靠下方的位置。
上膨胀部51在比乘员P1的胸部PT更靠上侧的部位的侧方以越趋向上侧则越接近乘员P1地倾斜的状态展开及膨胀。
如图5及图7所示,上膨胀部51具有:接近乘员P1的一侧的表面上方布部52;以及远离乘员P1的一侧的里面上方布部53。使表面上方布部52及里面上方布部53在与下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处结合而形成上膨胀部51。在上周缘缝合部62进行该结合。
如图6所示,表面下方布部44、里面下方布部45以及表面上方布部52由大布片55形成为一体。里面上方布部53由比上述大布片55小的小布片56形成。大布片55以及小布片56也称为基布、面板布等。
在大布片55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设定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折线57。大布片55沿着折线57而折弯。大布片55配置为使得折线57位于后方。通过该折弯而使得里面下方布部45相对于表面下方布部44重叠。上述里面下方布部45在自身的上部具有向上方凸出的凸部45a。
里面上方布部53的形状相对于大布片55的表面上方布部52的形状而具有线对称的关系。里面上方布部53在自身的下部具有向下方凸出的凸部53a。
里面上方布部53的凸部53a的周缘部、即里面上方布部53的下侧的周缘部相对于里面下方布部45的凸部45a的周缘部、即里面下方布部45的上侧的周缘部而结合。在中间周缘缝合部63进行该结合。
上述下周缘缝合部61、上周缘缝合部62以及中间周缘缝合部63分别通过对布部进行缝制(利用缝线进行缝合)而形成。
关于上述缝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2种线而对缝制部分进行表述。第1种线是恒定长度的粗线断续地排列而表现的线。这种线示出了从侧方观察缝线的状态(例如参照图5中的上周缘缝合部62)。第2种线是点隔开恒定间隔地排列而表现的线。这种线示出了从缝制部分通过的面的缝线的剖面(例如参照图13中的上周缘缝合部62)。上述点针对后述的表面缝合部74、里面缝合部75、共通缝合部76以及缝合部86也一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得折线57位于下膨胀部43的后端部的方式将大布片55折叠为两部分,也可以以使得折线57位于其他端部、例如前端部、上端部、下端部等的方式将大布片55折叠为两部分。另外,下膨胀部43可以由沿折线57分割的2个布片构成。
如图11及图12所示,大布片55及小布片56由具有较高的强度及挠性的织布形成。大布片55及小布片56通过对经线64及纬线65进行编织而形成。此外,在图11及图12中,仅示出了经线64及纬线65的一部分。这一点针对图8及图9也一样。经线64和纬线65向彼此正交的方向延伸。作为经线64及纬线65,例如可以使用由聚酯、聚酰胺等构成的合成纤维的线。
关于大布片55,各经线64及各纬线65均相对于折线57以恒定的角度而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角度设定为45°。
关于小布片56,在该小布片56与大布片55结合的状态下,经线64及纬线65的一者与上述折线57平行,另一者与折线57正交。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线64与折线57平行,纬线65与折线57正交。
在表面下方布部44、里面下方布部45、表面上方布部52以及里面上方布部53的边界部66,上述下周缘缝合部61、上周缘缝合部62以及中间周缘缝合部63彼此交叉。在边界部66,下周缘缝合部61、上周缘缝合部62以及中间周缘缝合部63均相对于大布片55的经线64及纬线65这两者而倾斜。另外,在边界部66,下周缘缝合部61、上周缘缝合部62以及中间周缘缝合部63均相对于小布片56的经线64及纬线65这两者而倾斜。
如图7及图10所示,在彼此重叠的表面下方布部44以及里面下方布部45各自的后下端部,未进行基于下周缘缝合部61的缝合。该部位构成气体发生器31的插入口67。下膨胀部43的插入口67的上方附近构成用于将气囊主体42固定于侧框架部22的固定部68。
以上述方式构成气囊主体42。这里,如图6所示,用于形成气囊主体42的布片是大布片55及小布片56这样的大小不同的2种布片。大布片55具有表面下方布部44、里面下方布部45以及表面上方布部52,小布片56具有里面上方布部53。表面下方布部44和里面下方布部45在与上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处结合,由此形成下膨胀部43。表面上方布部52和里面上方布部53在与下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处结合,由此形成上膨胀部51。表面上方布部52以及表面下方布部44是大布片55的一部分、且彼此连结。并且,里面上方布部53的凸部53a的下侧的周缘部和里面下方布部45的凸部45a的上侧的周缘部结合。
如上所述,里面上方布部53在与下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与表面上方布部52的周缘部处结合,关于在下侧的周缘部与里面下方布部45的上侧的周缘部处结合的气囊主体42,形成为上膨胀部51在下端部与下膨胀部43的上端部连结的状态。
因此,气囊主体42的下膨胀部43及上膨胀部51可以视为彼此连结为一体的1个容量较大的膨胀部。
<膨胀厚度限制部71>
如图2所示,气囊41在上膨胀部51内且在处于颈部PN的侧方的部位具有膨胀厚度限制部71。膨胀厚度限制部71用于将上膨胀部51的上述部位的左右方向的膨胀厚度限制为满足下面条件。该条件是指使得处于颈部PN的侧方的部位的左右方向的膨胀厚度小于相对于该部位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部位的左右方向的膨胀厚度。
如图6及图14(a)、(b)所示,膨胀厚度限制部71具有配置于上膨胀部51的内部的被称为系带的带状的布。膨胀厚度限制部71具有:接近乘员P1的一侧的表面布部72;以及远离乘员P1的一侧的里面布部73。表面布部72及里面布部73由与气囊主体42相同的材料形成。表面布部72利用表面缝合部74而与表面上方布部52结合。同样地,里面布部73利用里面缝合部75而与里面上方布部53结合。
表面布部72及里面布部73利用共通缝合部76而彼此结合。根据这样的结合方式,膨胀厚度限制部71架设于表面上方布部52以及里面上方布部53之间。
如图14的(a)所示,表面布部72及里面布部73在气囊41为非膨胀展开形态时处于在左右方向上重叠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表面缝合部74及里面缝合部75处于在左右方向上重叠的状态。共通缝合部76位于从表面缝合部74及里面缝合部75在上下方向上偏移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共通缝合部76与表面缝合部74及里面缝合部75相比位于上方,但也可以位于下方。如图14的(b)所示,伴随着气囊主体42的展开及膨胀,膨胀厚度限制部71使得表面布部72及里面布部73形成为张紧状态,从而限制上膨胀部51的处于颈部PN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
<内囊81>
如图6、图13及图15所示,气囊41在下膨胀部43内的后部具有内囊81。内囊81将气体发生器31的至少气体喷出部32a包围。内囊81具有将从气体喷出部32a喷出的膨胀用气体调整为流向下方的功能。
为了形成内囊81,使用由与气囊主体42相同的材料构成的1个布片82。在布片8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设定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折线83。布片82沿折线83折叠为两部分而在左右方向上重叠。这里,为了区分内囊81的上述重叠的2部分,将位于接近乘员P1的一侧的称为表面布部84,将位于远离乘员P1的一侧的称为里面布部85。在左右方向上重叠的表面布部84及里面布部85的上部及前上部利用缝合部86而彼此结合。
另外,在左右方向上重叠的表面布部84及里面布部85的下部利用上述下周缘缝合部61的一部分而与表面下方布部44及里面下方布部45共同缝合。在表面布部84及里面布部85的除了后端缘(折线83)以外的2个部位,设置有未彼此结合的部位。一个部位构成气体流出口87,另一个部位构成气体发生器31的插入口88。
内囊81在折线83与大布片55的折线57一致、且插入口88与插入口67一致的状态下,利用未图示的缝合部而与气囊主体42结合。
内囊81在比气体流出口87更靠上方的位置具有开口89。开口89是为了调整在下膨胀部43内沿左右方向流动的膨胀用气体的流量而设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89形成于里面布部85,大量膨胀用气体向左右方向中的远离乘员P1的一侧流动。开口89可以与此相反地形成于表面布部84,也可以分别形成于里面布部85及表面布部84。
此外,内囊81可以以使得折线83位于自身的前端部的方式折叠为两部分。在该情况下,内囊81的表面布部84及里面布部85在它们的后端部处彼此结合。另外,内囊81可以是表面布部84及里面布部85沿折线83而分离的结构。
而且,如图5及图13所示,在气体发生器31形成为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姿势的基础上,该气体发生器31的整体从大致下方通过插入口67、88而插入至气囊主体42的后端部内即内囊81内。并且,如图15所示,螺栓34在插入口67、88的上方插通于表面布部84及表面下方布部44,由此使得该气体发生器31以相对于内囊81及气囊主体42定位的状态卡止。螺栓34的多个部分在气囊主体42的外部露出。
但是,具有气体发生器31及气囊41作为主要的构成部件的气囊组件ABM,通过对图5中实线所示的非膨胀展开形态的气囊41进行折叠而如该图5中双点划线所示形成为紧凑的收纳用形态。气囊41形成为收纳用形态的气囊组件ABM收纳于图3所示的收纳部25。而且,从气囊主体42露出的螺栓34相对于侧框架部22从相邻的车辆用座椅14侧插入,冲击传感器35紧固于该螺栓34。通过该紧固而使得气体发生器31与气囊主体42的固定部68及内囊81一起固定于侧框架部22。
此外,气体发生器31可以利用与上述的螺栓34及冲击传感器35不同的部件而固定于侧框架部22。另外,也可以不使用保持器33而直接将充气机32固定于侧框架部22。
除了上述气囊组件ABM以外,远侧气囊装置还具有图4所示的冲击传感器91以及控制装置92。冲击传感器91由加速度传感器等构成,设置于侧壁部11、12等,对从外侧施加于该侧壁部11、12的冲击进行检测。控制装置92构成为包含根据计算机程序(软件)而执行动作的大于或等于1个的处理器、执行各种处理中的至少一部分处理的大于或等于1个的专用的硬件电路、或者它们的组合的电路。控制装置92基于来自冲击传感器91的检测信号而对气体发生器31的工作进行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92在检测出冲击传感器91对一对侧壁部11、12中的一者从外侧施加有冲击的情况下,对气体发生器31输出用于使该气体发生器31工作的工作信号。
并且,在图1的车辆用座椅13的侧壁部11侧的侧部设置有未图示的近侧气囊装置。近侧气囊装置是如下侧部气囊装置,即,在从外侧对侧壁部11施加有冲击的情况下,在该侧壁部11与该车辆用座椅13之间使气囊展开及膨胀而约束乘员P1而保护其免受冲击。另外,在图1中的车辆用座椅14的侧壁部12侧的侧部也设置有同上所述的近侧气囊装置。
另外,在车室内设置有用于将就坐于车辆用座椅13的乘员P1约束于该车辆用座椅13的未图示的安全带装置、以及用于将就坐于车辆用座椅14的乘员P2约束于该车辆用座椅14的未图示的安全带装置。
下面,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另外,一并对伴随着作用而产生的效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气囊主体42的下膨胀部43及上膨胀部51可以视为彼此连结为一体的1个容量较大的膨胀部。因此,气囊主体42的内压在该气囊主体42的膨胀初期低于膨胀用气体专门供给至下膨胀部的情况下(专利文献1相当于该情况)的该下膨胀部的内压。作为能够耐受上述内压的布部,可以使用由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气囊的布部相比而纤维度更低的线构成的布部。由纤维度较低的线构成的布部比纤维度较高的线构成的布部更薄且更柔软。因此,气囊主体42容易折叠,折叠性优异。另外,折叠而形成为收纳用形态时的气囊主体42的大小减小。将气囊主体42形成为收纳用形态的气囊组件ABM搭载于车辆用座椅13所需的空间减小。相对于较小的收纳部25也能够收纳气囊组件ABM,收纳性得到提高。
但是,在图1及图4中,在车辆10的行驶中等,在未由冲击传感器91检测出从外侧对侧壁部11、12施加有大于或等于规定值的冲击时,不从控制装置92对气体发生器31输出上述工作信号且不喷出膨胀用气体。如图3所示,气囊主体42以收纳用形态而持续收纳于收纳部25。
两个侧壁部11、12中的一者、例如侧壁部12设为特定侧壁部,如果对该侧壁部12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从侧方施加有基于侧部碰撞等的冲击,则远离施加有冲击的侧壁部12的一侧的驾驶席侧的乘员P1的上半身因惯性而要向侧壁部12侧移动。该移动中还包含向侧壁部12侧倾倒的动作。
与此相对,如果由图4的冲击传感器91检测出从外侧对侧壁部12施加有大于或等于规定值的冲击,则根据该检测信号从控制装置92对气体发生器31输出上述工作信号。根据该工作信号从充气机32的上端部的气体喷出部32a喷出膨胀用气体。膨胀用气体供给至收纳用形态的气囊41中的配置有气体喷出部32a的下膨胀部43。利用该膨胀用气体而使得下膨胀部43开始展开及膨胀。
在气体发生器31的至少气体喷出部32a由内囊81包围的本实施方式中,从气体喷出部32a喷出的膨胀用气体在内囊81内流动。如图13所示,膨胀用气体的一部分通过内囊81的气体流出口87朝向下膨胀部43内的下方流动。将膨胀用气体供给至下膨胀部43而使得该下膨胀部43的内压升高。下膨胀部43一边解除折叠、即一边展开一边开始向前方及下方膨胀。
另外,将经由上述下膨胀部43的膨胀用气体供给至上膨胀部51。这里,如上所述,气囊主体42的下膨胀部43及上膨胀部51彼此连结为一体。因此,可以说膨胀用气体经由下膨胀部43而向上膨胀部51供给,在气囊主体42的膨胀初期的较早的时期不仅向下膨胀部43还向上膨胀部51供给。利用供给的膨胀用气体使得上膨胀部51相对于下膨胀部43的展开及膨胀的开始而略微滞后地开始展开及膨胀。
以上述方式展开及膨胀的下膨胀部43及上膨胀部51在图3中的收纳部25的附近对座椅垫23进行按压,在断裂预定部27使得座椅垫23断裂。此后也持续供给膨胀用气体,由此使得下膨胀部43在固定部68及其周围部分残留于收纳部25内的状态下,从该收纳部25向车辆用座椅13的外部鼓出。
控制台18与乘员P1之间的间隙原本狭窄。在此基础上,乘员P1的上半身因惯性而向施加有冲击的一侧移动,因此上述间隙随着时间的经过而缩窄。如果下膨胀部43的展开及膨胀滞后地开始,则该下膨胀部43不易进入上述间隙。
针对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利用内囊81优先对下膨胀部43供给从气体喷出部32a喷出的膨胀用气体。另外,膨胀用气体受到内囊81的整流作用而朝向下膨胀部43的下方流动。因此,在开始供给膨胀用气体之后,下膨胀部43的内压在较短的时间内升高,该下膨胀部43开始展开及膨胀。并且,下膨胀部43以左右方向的膨胀厚度越趋向下侧则越小的方式膨胀。因此,能够使下膨胀部43的下端部进入如上所述的狭窄的间隙。
此后也被供给膨胀用气体的下膨胀部43如图16的(a)~(c)所示在车辆用座椅13、14之间朝向前上方展开及膨胀。下膨胀部43位于乘员P1的胸部PT及腹部PB的侧方。
如图16的(c)所示,下膨胀部43在展开及膨胀的过程中从下方与乘员P1的臂部PA接触并向上方按压该臂部PA。
要向侧壁部12侧移动的乘员P1的臂部PA、胸部PT及腹部PB对下膨胀部43进行按压。利用该按压力使得下膨胀部43以固定部68为支点而向相邻的车辆用座椅14侧倾倒。
针对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膨胀部43的下端部在控制台18与乘员P1之间展开及膨胀。在下膨胀部43比控制台18的上表面18t更低的部分形成为进入控制台18与乘员P1之间的状态。下膨胀部43的上述部分与控制台18接触而利用控制台18限制进一步向侧壁部12侧移动。下膨胀部43中的比控制台18的上表面18t更低的部分的位置变得稳定。
下膨胀部43以使得左右方向的膨胀厚度在上端部最大的方式膨胀。因此,下膨胀部43的上端部的接触部46与车辆用座椅14的座椅靠背16中的车辆用座椅13侧的侧部接触。下膨胀部43通过该接触而由座椅靠背16承挡。下膨胀部43由座椅靠背16限制进一步倾倒。胸部PT及腹部PB相对于上述座椅靠背16而由在接触部46接触的下膨胀部43承挡,由此限制向侧方的移动。限制乘员P1的上半身的移动而提高保护该上半身免受冲击的气囊41的性能。
另外,如图2及图16的(d)所示,如果经由下膨胀部43的膨胀用气体供给至上膨胀部51,则该上膨胀部51在乘员P1的颈部PN及头部PH的侧方以越靠近上侧则越接近乘员P1地倾斜的状态展开及膨胀。上膨胀部51与未倾斜的情况相比更接近头部PH。上膨胀部51与头部PH的间隔与该上膨胀部51未倾斜的情况相比更狭窄。因此,在胸部PT及腹部PB以上述方式由下膨胀部43承挡的状态下,如果乘员P1的颈部PN及头部PH因惯性而要向侧壁部12侧移动,则如图17的(a)、(b)所示立即与上膨胀部51接触。上膨胀部51由要向侧壁部12侧移动的头部PH、臂部PA按压。然而,利用座椅靠背16限制因与上述接触部46的座椅靠背16的接触而使得上膨胀部51进一步倾倒。如图17的(c)所示,头部PH及臂部PA由利用座椅靠背16限制了移动的上膨胀部51承挡,由此限制向侧方的移动。即,颈部PN及头部PH受到约束而保护其免受冲击。
伴随着上述上膨胀部51的膨胀,表面上方布部52及里面上方布部53要向上述宽度方向中的彼此远离的一侧扩展。然而,伴随着表面上方布部52及里面上方布部53的上述移动,架设于表面上方布部52以及里面上方布部53之间的膨胀厚度限制部71被向上述方向拉伸。如图14(b)所示,膨胀厚度限制部71形成为张紧状态,由此限制膨胀厚度限制部71在表面上方布部52及里面上方布部53处结合的部位的进一步的膨胀。
另外,根据保护头部PH免受冲击的观点,要求上膨胀部51中的处于头部PH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较大。另外,根据保护肩部PS免受冲击的观点,要求下膨胀部43中的处于肩部PS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较大。
针对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因膨胀厚度的上述限制而使得上膨胀部51中的处于颈部PN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小于相对于该部位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部位的膨胀厚度。
因此,能够使得上膨胀部51中的处于头部PH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大于处于颈部PN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另外,能够使得下膨胀部43中的处于肩部PS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大于处于颈部PN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其结果,能够利用气囊41高效地保护乘员P1的头部PH及肩部PS免受冲击。
这里,假设如果下周缘缝合部61的末端部、上周缘缝合部62的末端部以及中间周缘缝合部63的末端部中的任一者在上述边界部66与其他部位处分离而在末端部间存在间隙,则气囊主体42的内部的膨胀用气体有可能通过上述间隙而向气囊主体42的外部漏出。因膨胀用气体的漏出而导致气囊主体42的内压下降。
针对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图9、图11及图12所示,上周缘缝合部62、下周缘缝合部61以及中间周缘缝合部63彼此相交叉,在末端部之间不存在间隙。因此,能够抑制因间隙而导致气囊主体42的内部的膨胀用气体向外部漏出。
并且,如果在边界部66处,下周缘缝合部61、上周缘缝合部62以及中间周缘缝合部63中的任一者相对于大布片55的经线64及纬线65、或者小布片56的经线64及纬线65中的任一者平行,则有可能引起下面的现象。该现象是指在对缝合余量部向与周缘缝合部(下周缘缝合部61、上周缘缝合部62、中间周缘缝合部63)相交叉的方向施加有力的情况下,经线64及纬线65中的相对于周缘缝合部处于平行的关系的线向远离该周缘缝合部的一侧移动,由此使得缝合余量部的编织的组织破坏、或者上述线从缝合余量部脱落。
针对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边界部66处,下周缘缝合部61、上周缘缝合部62以及中间周缘缝合部63相对于大布片55的经线64及纬线65这两者相交叉、且相对于小布片56的经线64及纬线65这两者相交叉。经线64及纬线65中不存在相对于周缘缝合部处于平行关系的线。因此,即使对缝合余量部向与周缘缝合部相交叉的方向施加有力,构成缝合余量部的经线64及纬线65也不易向远离周缘缝合部的一侧移动。能抑制缝合余量部的编织的组织破坏、或者经线64及纬线65从缝合余量部脱落。
此外,未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地将图1中的侧壁部11设为特定侧壁部并对该侧壁部11从外侧施加冲击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发挥同上所述的作用,保护就坐于车辆用座椅14的乘员P2免受冲击。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能够获得下面的效果。
·关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气囊主体,下膨胀部和上膨胀部独立,以经由连通孔而连通的方式使得两个膨胀部结合。如果采用该结合构造,则为了形成气囊主体最低需要3张布片。使用具有连通孔的表面下方布部、以及具有连通孔的表面上方布部,以使得彼此的连通孔一致的方式使得表面下方布部和表面上方布部重叠。据此,表面下方布部及表面上方布部由不同的布片构成。为了在连通孔的周围使表面下方布部和表面上方布部结合,由不同的布片构成表面上方布部及里面上方布部。由此,使用3张布片。
当然,作为表面下方布部及里面下方布部,可以使用不同的布片,在该情况下,使用4张布片。这样,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气囊需要多张布片。
另外,在形成气囊时,进行对表面下方布部的周缘部以及里面下方布部的周缘部进行缝合的作业、使表面下方布部和表面上方布部在连通孔的周围处结合的作业、以及对表面上方布部的周缘部以及里面上方布部的周缘部进行缝合的作业。据此,形成气囊的作业变得非常困难。
针对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下膨胀部43和上膨胀部51连通的状态下将两者连结,气囊主体42整体由1个膨胀部构成。因此,利用具有表面下方布部44、表面上方布部52以及里面下方布部45的大布片55、以及具有里面上方布部53的小布片56而形成气囊主体42。因此,能够利用较少的布片形成气囊主体42。能够减小对气囊41进行折叠而形成为收纳用形态时的厚度,相对于收纳部25的收纳性良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小布片56的周缘部与大布片55的周缘部缝合,由此使得小布片56与大布片55结合而形成气囊主体42,因此能够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相比更简单地形成气囊主体42。
·即使以使得左右方向的膨胀厚度在上下方向的任何部位都恒定的方式使下膨胀部43膨胀,也能够使得该下膨胀部43与相邻的车辆用座椅14的座椅靠背16接触。然而,在该情况下,无需增大下膨胀部43的容量。
针对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得膨胀厚度在上端部最大的方式形成下膨胀部43。即,在局部增大下膨胀部43的左右方向的膨胀厚度。将该膨胀厚度较大的部位设为与相邻的车辆用座椅14的接触部46。因此,能够减小下膨胀部43的容量。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作为以下面的方式变更的变形例而实施。可以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下面的变形例进行组合实施。
<关于气体发生器31>
·气体发生器31可以配置于气囊41的外部。在该情况下,可以利用管体(tube)将气体发生器31的气体喷出部32a和气囊主体42的下膨胀部43连结,经由管体而将从气体喷出部32a喷出的膨胀用气体供给至下膨胀部43。
·可以以气体发生器31中的至少气体喷出部32a配置于下膨胀部43的内部为条件而对该下膨胀部43的气体发生器31的配置方式进行变更。例如,气体发生器31中的包含气体喷出部32a的相反侧的端部的部分以从下膨胀部43露出的状态而配置有气体发生器31。
<关于气囊主体42>
·气囊主体42的固定部68可以取代侧框架部22而固定于构成车辆用座椅13、14的部件中的具有与该侧框架部22相同程度的较高的刚性的部件。
·气囊主体42的大致整体可以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膨胀,但也可以在局部具有未被供给膨胀用气体而不会膨胀的非膨胀部。
·下膨胀部43可以以在乘员P1、P2的上半身的侧方、且在比颈部PN更靠下侧的位置展开及膨胀为条件,变更为在上述上半身中的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部位的侧方处展开及膨胀。
例如,下膨胀部43可以在上半身中的比腹部PB更靠上侧的部位的侧方处展开及膨胀。另外,除了胸部PT及腹部PB以外,下膨胀部43可以在腰部的侧方处展开及膨胀。
<关于膨胀厚度限制部71、内囊81>
·膨胀厚度限制部71可以省略,也可以设置于上膨胀部51内的多个部位。另外,膨胀厚度限制部71可以设置于下膨胀部43。
·可以适当地省略内囊81。
<其他>
·控制装置92可以变更为在预测为对侧壁部11、12施加来自侧方或斜前方的冲击的情况下,对气体发生器31输出工作信号的规格。
·如果上述远侧气囊装置应用于在相邻的车辆用座椅13、14之间设置有控制台18的车辆10,则如上所述能够将气囊主体42保持为立起的状态,能够获得特别大的效果。然而,上述远侧气囊装置也可以应用于未设置控制台的车辆。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获得确保气囊主体膨胀时的耐压性、且实现收纳性的提高的效果。
·上述远侧气囊装置还可以应用于以座椅靠背16朝向与车辆10的前方不同的方向、例如侧方的姿势而配置有多个车辆用座椅13、14的车辆10。在该情况下,在车辆10中,将车辆用座椅13、14从它们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夹入的一对壁部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一对侧壁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车辆用座椅13设为驾驶席、车辆用座椅14设为副驾席,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车辆用座椅13、14只要是独立的部件即可,也可以是车辆的后部座席(第2排以后的座席)。
·上述远侧气囊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大于或等于3个的车辆用座椅在它们的宽度方向上排列设置的车辆。在该情况下,在检测出对车辆的特定侧壁部施加有冲击的情况下、或者预测出施加有冲击的情况下,使气囊在相邻的车辆用座椅之间展开及膨胀。
·应用上述远侧气囊装置的车辆并不局限于自家用车,还包含各种工业车辆。
·上述远侧气囊装置还可以应用于装配于除了车辆以外的交通工具、例如飞机、船舶等、且使气囊在相邻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之间展开及膨胀而保护就坐于远离施加有冲击的侧壁部的一侧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乘员免受冲击的远侧气囊装置。
标号的说明
10…车辆(交通工具)
11、12…侧壁部
13、14…车辆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
16…座椅靠背
18…控制台
18t…上表面
31…气体发生器
32a…气体喷出部
41…气囊
42…气囊主体
43…下膨胀部
44…表面下方布部
45…里面下方布部
46…接触部
51…上膨胀部
52…表面上方布部
53…里面上方布部
55…大布片
56…小布片
61…下周缘缝合部
62…上周缘缝合部
63…中间周缘缝合部
64…经线
65…纬线
66…边界部
68…固定部
71…膨胀厚度限制部
81…内囊
87…气体流出口
P1、P2…乘员
PN…颈部
PT…胸部

Claims (9)

1.一种远侧气囊装置,其应用于如下交通工具,即,多个交通工具用座椅配置为在该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状态、且该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部由一对侧壁部构成,将两个侧壁部中的一者设为特定侧壁部,在检测出从外侧对所述特定侧壁部施加有冲击的情况下、或者预测出施加有冲击的情况下,在相邻的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之间利用膨胀用气体使气囊展开及膨胀,其中,
构成所述气囊的外壳部分的气囊主体具有:下膨胀部,其在比就坐于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乘员的颈部更靠下侧的部位中的至少胸部的侧方处展开及膨胀;以及上膨胀部,其在比所述乘员的所述胸部更靠上侧的部位的侧方处,以越靠上侧则越接近所述乘员地倾斜的状态展开及膨胀,
使接近所述乘员的一侧的表面下方布部和远离所述乘员的一侧的里面下方布部,在与上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处结合而形成所述下膨胀部,
使接近所述乘员的一侧的表面上方布部和远离所述乘员的一侧的里面上方布部,在与下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处结合而形成所述上膨胀部,
所述表面下方布部、所述里面下方布部以及所述表面上方布部由大布片形成为一体,所述里面上方布部由比所述大布片小的小布片形成,且在自身的下侧的周缘部处与所述里面下方布部的上侧的周缘部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侧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从后侧支撑所述乘员的座椅靠背,
所述气囊主体具有固定部,
所述气囊主体相对于远离所述特定侧壁部的一侧的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中的接近该特定侧壁部的一侧的侧部而在所述固定部处被固定,
所述下膨胀部具有在展开及膨胀的状态下,与接近所述特定侧壁部的一侧的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所述座椅靠背接触的接触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侧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下膨胀部具有所述宽度方向的膨胀厚度大于该下膨胀部的其他部位的部位,
所述膨胀厚度大的部位具有所述接触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远侧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上膨胀部具有限制该上膨胀部中的处于所述颈部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的膨胀厚度限制部,
所述膨胀厚度限制部通过对所述膨胀厚度的限制,从而使得处于所述颈部的侧方的部位的膨胀厚度小于相对于该部位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部位的膨胀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侧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膨胀厚度限制部配置于所述上膨胀部的内部而架设于所述表面上方布部以及所述里面上方布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远侧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大布片及所述小布片分别由具有经线及纬线的织布构成,
在所述表面下方布部及所述里面下方布部,与上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彼此通过下周缘缝合部而结合,
在所述表面上方布部及所述里面上方布部,与下侧的周缘部不同的周缘部彼此通过上周缘缝合部而结合,
所述里面上方布部的下侧的周缘部和所述里面下方布部的上侧的周缘部通过中间周缘缝合部而结合,
在所述表面下方布部、所述里面下方布部、所述表面上方布部以及所述里面上方布部的边界部处,所述上周缘缝合部、所述下周缘缝合部以及所述中间周缘缝合部彼此相交叉,
在所述边界部处,所述上周缘缝合部、所述下周缘缝合部以及所述中间周缘缝合部相对于所述大布片的经线及纬线这两者相交叉,且相对于所述小布片的经线及纬线这两者相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远侧气囊装置,其中,
在相邻的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之间设置有控制台,
所述气囊主体以使得所述下膨胀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控制台的上表面更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展开及膨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侧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下膨胀部以越靠下侧则所述宽度方向的膨胀厚度越小的方式膨胀。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远侧气囊装置,其中,
还具有气体发生器,该气体发生器具有喷出膨胀用气体的气体喷出部,
所述气体发生器的至少所述气体喷出部配置于所述下膨胀部的内部,
内囊以将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所述气体喷出部包围的状态配置于所述下膨胀部的内部,
内囊具有朝向所述下膨胀部内的下方开口的气体流出口。
CN202110918022.6A 2020-08-11 2021-08-11 远侧气囊装置 Active CN1140746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35874 2020-08-11
JP2020-135874 2020-08-11
JP2021024469A JP7359172B2 (ja) 2020-08-11 2021-02-18 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21-024469 2021-0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4632A true CN114074632A (zh) 2022-02-22
CN114074632B CN114074632B (zh) 2024-05-28

Family

ID=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91697A1 (en) * 2010-10-13 2012-04-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CN102695634A (zh) * 2009-12-21 2012-09-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及侧面安全气囊的缝制方法
CN202669725U (zh) * 2012-06-11 2013-01-16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侧边安全气囊
CN104093606A (zh) * 2012-02-01 2014-10-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4228747A (zh) * 2013-06-10 2014-12-24 铃木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EP3300958A1 (en) * 2016-10-03 2018-04-0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with side airbag apparatus
CN107891834A (zh) * 2016-10-03 2018-04-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侧气囊设备的车辆座椅
CN109311444A (zh) * 2016-02-16 2019-02-05 乔伊森安全系统收购有限责任公司 中心侧气囊模块
US20190084520A1 (en) * 2017-09-19 2019-03-21 Hyundai Mobis Co., Ltd. Side airba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0139845U (zh) * 2018-07-02 2020-03-13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5634A (zh) * 2009-12-21 2012-09-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及侧面安全气囊的缝制方法
US20120091697A1 (en) * 2010-10-13 2012-04-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CN104093606A (zh) * 2012-02-01 2014-10-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202669725U (zh) * 2012-06-11 2013-01-16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侧边安全气囊
CN104228747A (zh) * 2013-06-10 2014-12-24 铃木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CN109311444A (zh) * 2016-02-16 2019-02-05 乔伊森安全系统收购有限责任公司 中心侧气囊模块
EP3300958A1 (en) * 2016-10-03 2018-04-0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with side airbag apparatus
CN107891834A (zh) * 2016-10-03 2018-04-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侧气囊设备的车辆座椅
US20190084520A1 (en) * 2017-09-19 2019-03-21 Hyundai Mobis Co., Ltd. Side airba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0139845U (zh) * 2018-07-02 2020-03-13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54587A1 (en) 2022-02-16
EP3954587B1 (en) 2023-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58129B2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720940B2 (en) Side airbag apparatus
US8033570B2 (en) Side airbag apparatus
US8286995B2 (en) Side airbag apparatus
US8915519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irbag
US10414371B2 (en) Airbag apparatus
JP2013159305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3159304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104289B2 (en) Airbag device
JP5594166B2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2660060A (zh) 远侧安全气囊装置
JP2020114687A (ja)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EP3954587B1 (en) Far-side airbag apparatus
JP7221773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983192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351284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乗員保護装置
CN114074632B (zh) 远侧气囊装置
JP6631434B2 (ja) 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359172B2 (ja) 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472875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9199171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5189459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845393B2 (en) Far-side airbag device
JP5724908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4867636A (zh) 车辆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