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2388A - 植物生长调整剂以及植物的生长促进方法 - Google Patents

植物生长调整剂以及植物的生长促进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2388A
CN114072388A CN202080046444.2A CN202080046444A CN114072388A CN 114072388 A CN114072388 A CN 114072388A CN 202080046444 A CN202080046444 A CN 202080046444A CN 114072388 A CN114072388 A CN 114072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lfosulfuron
plant growth
acid
methyl
examp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64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越山竜行
永塚隆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re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re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eha Corp filed Critical Kure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072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23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3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33/5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33/6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33/84Sulfur at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ontaining liquids as carriers, diluents or solv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01,3-Diazoles; Hydrogenated 1,3-di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21/00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07Optical isom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Dentistr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植物的生长促进效果优异的植物生长调整剂,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整剂包含下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或它们的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化学式1]
Figure DDA0003431217980000011
(式中,R1和R2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R3~R5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

Description

植物生长调整剂以及植物的生长促进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整剂及其使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要求对广泛的植物示出高生长促进效果的药剂。作为这样的药剂,例如已知氧化型谷胱甘肽(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WO2008/07260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现有的药剂中,其生长促进效果不能说是充分的,仍然要求示出优异的生长促进效果的植物生长调整剂。由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的生长促进效果优异的植物生长调整剂。
技术方案
本申请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惊讶地发现,通过将一直以来用于食品、医疗品以及化妆品等的特定的抗氧化物质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会得到优异的植物生长促进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整剂包含下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或它们的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3431217970000021
式(I)中,R1和R2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R3~R5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
此外,本发明的植物的生长促进方法包括:利用上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或它们的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来处理植物。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植物的生长促进效果优异的植物生长调整剂。
具体实施方式
〔植物生长调整剂〕
(有效成分)
本实施方式的植物生长调整剂包含下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简称为“化合物(I)”)或互变异构体、或它们的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3431217970000022
式(I)中,R1和R2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R3~R5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
烷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即,可以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
优选R1和R2中的至少一方为氢原子,更优选R1和R2均为氢原子。在R1和R2为烷基的情况下,优选为甲基、乙基或丙基,更优选为甲基或乙基,进一步优选为甲基。
R3~R5优选独立地为甲基、乙基或丙基,更优选为甲基或乙基,进一步优选为甲基。优选R3~R5至少一个为甲基,更优选R3~R5至少两个为甲基,进一步优选R3~R5全部为甲基。
“其互变异构体”是指化合物(I)的互变异构体。在化合物(I)中R1和R2中的至少一方为氢原子的情况下,存在互变异构体。更具体而言,在式(I)中,在R2为氢原子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下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简称为“化合物(II)”)作为互变异构体。此外,式(I)中,在R1为氢原子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下述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简称为“化合物(III)”)作为互变异构体。以下,化合物(II)和化合物(III)一并简称为“互变异构体”。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3431217970000031
式(II)和(III)中,R1~R5与式(I)中的R1~R5相同。
作为化合物(I)或其互变异构体优选的化合物具体而言为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更优选为L-(+)-麦角硫因(L-(+)-ergothioneine)。
这些化合物可以使用市售品,可以使用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例如通过专利文献:日本特表2013-506706号公报或者日本特开2006-160748中记载的方法合成的化合物。此外,已知麦角硫因可以由细菌和真菌产生。作为这样的使用微生物的产出方法,例如可列举出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12-105618、日本特开2014-223051、WO2016/104437、WO2016/121285、WO2015/168112以及WO2017/150304中记载的方法。作为麦角硫因,可以直接使用由这些微生物得到的、包含麦角硫因的培养物,也可以将麦角硫因浓缩或者提纯来使用。
“农药学上可接受”通常是指安全、无毒性,并且不是生物学上和其他意义上都不期望的性质,可接受作为农药用,特别是作为促进植物的生长的农药用。
化合物(I)或其互变异构体的“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如上述中定义那样的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能得到化合物(I)或其互变异构体的作用和效果的盐。作为这样的盐,例如可列举出水合物、溶剂合物、酸加成盐、化合物(I)或在其互变异构体中存在的酸性质子(proton acide)被金属离子取代的情况下形成的盐、以及在该酸性质子与有机碱或无机碱配位的情况下形成的盐等。
酸加成盐可以与无机酸形成,也可以与有机酸形成。作为无机酸,可列举出盐酸、氢溴酸、硫酸、硝酸以及磷酸等。作为有机酸,可列举出乙酸、苯磺酸、苯甲酸、樟脑磺酸、柠檬酸、乙磺酸、富马酸、葡庚糖酸、葡糖酸、谷氨酸、乙醇酸、羟基萘甲酸、2-羟乙基磺酸、乳酸、马来酸、苹果酸、扁桃酸、甲磺酸、粘康酸、2-萘磺酸、丙酸、水杨酸、丁二酸、二苯甲酰-L-酒石酸、酒石酸、对甲苯磺酸、三甲基乙酸以及三氟乙酸等。
作为能与化合物(I)或其互变异构体中存在的酸性质子取代的金属离子,例如可列举出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以及铝离子等。
作为能与化合物(I)或其互变异构体中存在的酸性质子配位的有机碱,例如可列举出二乙醇胺、乙醇胺、N-甲基葡糖胺、三乙醇胺以及氨丁三醇(tromethamine)等。作为无机碱,例如可列举出氢氧化铝、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碳酸钠以及氢氧化钠等。
本实施方式的植物生长调整剂通过包含化合物(I)或其互变异构体、或它们的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由此在经处理的植物中,呈现优异的生长促进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生长促进效果优异”是指,植物的生长指标的至少一个与以往的化合物相比优异。在此,“植物的生长指标”例如可列举出植物的作物高度、分蘖数、花数、果实数以及种子收获量等。
本实施方式的植物生长调整剂优选包含化合物(I)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本实施方式的植物生长调整剂也可以包含化合物(I)和其互变异构体中的多个化合物或它们的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
通常,在溶液中,化合物(I)与化合物(II)或化合物(III)可以以平衡状态存在。化合物(I)与化合物(II)或化合物(III)的比率可以根据溶剂、温度或pH等变动。
(适用对象)
本实施方式中的植物生长调整剂通常呈现对于所有植物的生长促进效果,作为适用植物的例子可以列举以下。水稻、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小黑麦、玉米、高粱(蜀黍)、甘蔗、草、本草、狗牙根、羊茅以及黑麦草等麦科类;大豆、花生、菜豆、豌豆、小红豆以及苜蓿等豆科类;番薯等旋花科类;红辣椒、柿子椒、番茄、茄子、马铃薯以及烟草等茄科类;荞麦等蓼科类;向日葵等菊科类;人参等五加科类;油菜、大白菜、萝卜、白菜以及日本萝卜等十字花科类;甜菜等藜类;棉花等锦葵科类;咖啡树等茜草科类;可可等梧桐科类;茶叶等茶科类;西瓜、甜瓜、黄瓜以及南瓜等葫芦科类;洋葱、大葱以及大蒜等百合科类;草莓、苹果、杏仁、杏、李子、黄桃、日本李、桃和梨等蔷薇科类;胡萝卜等伞形科类;芋头等芋头科类;芒果等漆树科类;菠萝等凤梨科类;木瓜等木瓜科类;柿等柿树科类;蓝莓等桑科类;山核桃等胡桃科类;香蕉等芭蕉科类;橄榄等木犀科类;椰子和枣椰子等槟榔科类;橘子、橙子、葡萄柚和柠檬等芸香料类;葡萄等葡萄科类;草花(Flowers and ornamental plants)、果树以外的树以及其他观赏用植物。
此外,可列举出野生植物、植物栽培品种、通过异种交配或原生质融合等现有的生物育种而得的植物和植物栽培品种,以及通过基因操作而得的转基因植物和植物栽培品种。作为转基因植物和植物栽培品种,例如,可列举出耐除草剂作物、整合有杀虫性蛋白产生基因的耐害虫作物、整合有对病害的抵抗性诱导物质产生基因的耐病害作物、口味改良作物、产量改良作物、保存性改良作物以及产量改良作物等。作为在各国受到认可的转基因植物栽培品种,可列举出存储于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数据库中的品种。具体而言,可列举出Roundup Ready、Liberty Link、IMI、SCS、Clearfield、Enlist、B.t.、BXN、Poast Compatible、AgriSure、Genuity、Optimum、Powercore、DroughtGard、YieldGard、Herculex、WideStrike、Twinlink、VipCot、GlyTol、Newleaf、KnockOut、BiteGard、BtXtra、StarLink、Nucotn、NatureGard、Protecta、SmartStax、Power Core、InVigor以及Bollgard等注册商标。
(制剂)
就植物生长调整剂而言,通常将作为有效成分的化合物(I)或其互变异构体、或它们的混合物与固体载体或液体载体(稀释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其他制剂助剂等混合,制剂成粉剂、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颗粒剂以及乳剂等各种形态来使用。
若举例示出用作制剂助剂的固体载体、液体载体以及表面活性剂,首先,作为固体载体,用作粉末载体和粒状载体等,可列举出粘土、滑石、硅藻土、沸石、蒙脱土、膨润土、酸性白土、活性白土、凹凸棒石、方解石、膨胀蛭石、珍珠岩、浮石、以及硅砂等矿物;尿素等合成有机物;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消石灰、以及碳酸氢钠等盐类;白碳等非晶质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等合成无机物;木质粉、玉米秸秆(玉米棒)、核桃壳(坚果外皮)、果核、稻谷壳、锯末、麸皮、大豆粉、纤维素粉、淀粉、糊精以及糖类等植物性载体;以及交联木质素、阳离子凝胶、利用加热或多价金属盐凝胶化的明胶、琼脂等水溶性高分子凝胶、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及尿素醛树脂等各种高分子载体;等。
作为液体载体,可列举出脂肪族溶剂(石蜡类)、芳香族溶剂(二甲苯、烷基苯、烷基萘、溶剂石脑油等)、混合溶剂(灯油)、机油(精制高沸点脂肪族烃)、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环己醇等)、多价醇类(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多价醇衍生物类(丙烯系二醇醚等)、酮类(丙酮、苯乙酮、环己酮、甲基环己酮、γ-丁内酯等)、酯类(脂肪酸甲酯(椰子油脂肪酸甲酯)、乳酸乙基己酯、碳酸丙烯酯、二元酸甲酯(琥珀酸二甲酯、谷氨酸二甲酯、己二酸二甲酯))、含氮载体类(N-烷基吡咯烷酮类)、油脂类(椰子油、大豆油、菜籽油等)、酰胺系溶剂(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辛酰胺、N,N-二甲基癸酰胺、5-(二甲基氨基)-2-甲基-5-氧代-戊酸甲酯、N-酰基吗啉系溶剂(CAS No.887947-29-7等))、二甲基亚砜、乙腈以及水等。
就表面活性剂而言,作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出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树脂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二酯、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二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福尔马林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醚、聚氧乙烯烷基胺、聚氧乙烯脂肪酸酰胺、聚氧乙烯脂肪酸双苯醚、聚氧乙烯苄基苯基(或苯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苯乙烯基苯基(或苯基苯基)醚、聚氧乙烯醚以及酯型硅以及氟系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以及烷基糖苷(alkylglycoside)等。作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烷基硫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酯、聚氧乙烯苄基(或苯乙烯基)苯基(或苯基苯基)醚硫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硫酸酯等硫酸酯类的盐;石蜡(烷烃)磺酸酯、α-烯烃磺酸酯、二烷基磺基琥珀酸酯、烷基苯磺酸酯、单或二烷基萘磺酸酯、萘磺酸酯/福尔马林缩合物、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酯、木质素磺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磺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磺基琥珀酸半酯等磺酸酯类的盐;脂肪酸、N-甲基-脂肪酸肌氨酸盐、树脂酸等脂肪酸类的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聚氧乙烯单或二烷基苯基醚磷酸酯、聚氧乙烯苄基(或苯乙烯基)化苯基(或苯基苯基)醚磷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亚胺(卵磷脂)、以及烷基磷酸酯等磷酸酯类的盐;等。作为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聚氧乙烯烷基氯化铵、烷基N-甲基吡啶鎓溴化物、单或二烷基甲基化氯化铵、烷基五甲基丙二胺二氯化物等铵盐类以及烷基二甲基苯扎氯铵、苄索氯铵(辛基苯氧基乙氧基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苯扎盐类。表面活性剂也可以使用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s)。作为生物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鼠李糖脂、表面活性素(surfactin)、纤维二糖脂(cellobiose lipid)、槐糖脂、甘露糖醇脂(mannosyl alditollipid)、海藻糖脂(trehalose lipid)、葡萄糖脂、低聚糖脂肪酸酯、沙雷维婷(serrawettin)、生物合成(发酵法)的肽类表面活性剂的一种(ライケンシン)、生物合成(发酵法)的肽类表面活性剂的另一种(节活性素(arthrofactin(AF)))、青霉孢子酸、白喉菌酸、伞菌氨酸(Agaritinic acid)以及乳化剂(emulsan)等。
作为其他制剂用助剂,可列举出:作为pH调节剂的钠和钾等的无机盐类;氟系、硅酮系的消泡剂;食盐等水溶性盐类;用作增粘剂的黄原胶、瓜尔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羧乙烯基聚合物、丙烯酸聚合物、聚乙烯醇、淀粉衍生物以及多糖类等水溶性高分子;海藻酸及其盐;用作崩解分散剂的硬脂酸金属盐;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其他的防腐剂、着色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药害减轻剂以及劣化抑制剂等。
制剂既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利用水等稀释剂稀释至规定浓度来使用。稀释而使用时的化合物(I)的浓度理想在0.0001~1重量%的范围。对于化合物(I)的互变异构体也是同样的。
以如下方式进行制剂:在这些制剂中包含0.1~90重量%、更优选包含0.2~50重量%的化合物(I)作为有效成分。此外,化合物(I)的使用量相对于每1ha的旱田、水田、果园以及温室等农业园艺地为0.005~50kg,更优选为0.03~30kg。对于化合物(I)的互变异构体也是同样的。它们的使用浓度和用量根据剂型、使用时期、使用方法、使用场所以及对象植物等而不同,因此可以不拘泥于上述的范围进行增减。
(其他有效成分)
本实施方式中的植物生长调整剂可以与已知的其他有效成分组合,提高作为植物生长调整剂的性能来使用。作为已知的其他有效成分,可列举出已知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以及除草剂中所含的有效成分。
作为已知的植物生长调整剂的有效成分,例如可列举出:氧化型谷胱甘肽、L-谷氨酸、L-脯氨酸、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矮壮素、氯苯胺灵、环丙酰草胺、调呋酸、丁酰肼、乙烯利、呋嘧醇、氟节胺、氯吡脲、赤霉素、马来酰肼盐、甲哌、甲基环丙烯(methylcyclopropene)、苄基氨基嘌呤、多效唑、调环酸、噻苯隆、脱叶磷、抗倒酯以及烯效唑等。
作为适合于杀菌剂用途的有效成分,例如,可列举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化合物、苯并咪唑系化合物、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化合物(SDHI系化合物)、甲氧丙烯酸酯(strobilurin)系化合物、苯基酰胺系化合物、二羧酰亚胺系化合物、苯胺基嘧啶系化合物、多作用点化合物、抗生素、氨基甲酸酯系化合物、喹啉系化合物、有机磷系化合物以及羧酰胺系化合物等。
作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化合物,可列举出戊环唑、双苯三唑醇、糠菌唑、噁醚唑、环唑醇、烯唑醇、腈苯唑、喹唑菌酮、粉唑醇、己唑醇、烯菌灵、酰胺唑、环戊唑菌、环戊唑醇、腈菌唑、稻瘟酯、戊菌唑、咪鲜安、丙环唑、丙硫菌唑、氧唑菌、硅氟唑、戊唑醇、氟醚唑、三唑酮、唑菌醇、氟菌唑、灭菌唑、氟硅唑、噁咪唑、甲芬三氟康唑、伊芬三氟康唑、1-((1H-1,2,4-三唑-1-基)甲基)-5-(4-氯苄基)-2-(氯甲基)-2-甲基环戊烷-1-醇、2-((1H-1,2,4-三唑-1-基)甲基)-3-(4-氯苄基)-2-羟基-1-甲基环戊烷-1-羧酸甲酯、丁苯吗啉、苯锈啶、螺噁茂胺、十三吗啉、磺酸丁嘧啶、多果异嘧菌、啶斑肟、氯啶菌酯、氟苯嘧啶醇(nuarimol)、乙环唑(etaconazole)、哌丙灵(piperalin)、萘替芬(naftifine)、胺苯吡菌酮(fenpyrazamine)、环酰菌胺(fenhexamide)、特比奈芬(lamisil)以及嗪胺灵等。
作为苯并咪唑系化合物,可列举出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硫菌灵、甲基硫菌灵以及麦穗宁等。
作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化合物(SDHI系化合物),可列举出联苯吡菌胺、苯丙烯氟菌唑、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氟酰胺、氟唑菌酰胺、呋吡唑灵、异丙噻菌胺、吡唑萘菌胺、丙氧灭锈胺、氟唑菌苯胺、吡噻菌胺、环丙吡菌胺、噻氟菌胺、氟茚唑菌胺、pyraziflumid、氟唑菌酰羟胺、pyraziflumid、麦锈灵、萎锈灵、pyrapropoyne、inpyrfluxam、isoflucypram以及氧化萎锈灵。
作为甲氧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可列举出嘧菌酯、醚菌胺、enestrobin、fenamistrobin、氟嘧菌酯、醚菌酯、苯氧菌胺、肟醚菌胺、啶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madestrobin、吡菌苯威、pyraoxystrobin、pyrametostrobin、氟菌螨酯、烯肟菌酯、丁香菌酯、氯啶菌酯、烯肟菌胺(fenaminstrobin)以及metyltetraprole等。
作为苯基酰胺系化合物,可列举出苯霜灵、精苯霜灵或kiralaxyl、甲霜灵、精甲霜灵或mefenoxam以及噁霜灵等。
作为二羧酰亚胺系化合物,可列举出腐霉利、异菌脲以及乙烯菌核利等。
作为苯胺基嘧啶系化合物,可列举出嘧菌环胺、嘧菌胺以及嘧霉胺等。
作为多作用点化合物,可列举出代森锰锌、manzeb、代森锰、代森联、丙森锌、福美双(thiuram)、代森锌、福美锌、代森铵、敌菌灵、二氰蒽醌、氟啶胺、戊菌隆、五氯硝基苯、甲苯氟磺胺、多果定、双胍辛胺、双胍辛胺(双胍辛胺乙酸盐、双胍辛胺苯磺酸盐)、铜、铜化合物(例如碱性氯化铜、氢氧化铜、碱性硫酸铜、硫酸铜、有机铜(羟基喹啉铜)、壬基酚磺酸铜、DBEDC等)、碳酸氢盐(碳酸氢钠、碳酸氢钾)、金属银、三苯锡基、硫、矿物油、碳酸氢钠、碳酸钾、福美铁(ferbam)、克菌丹、敌菌丹(captafol)、氟酰亚胺、磺菌威(methasulfocarb)、dipymetitrone、百菌清(TPN)以及灭菌丹等。
作为抗生素,可列举出春雷霉素、多氧菌素、链霉素、井冈霉素以及土霉素等。
作为氨基甲酸酯系化合物,可列举出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 isopropyl)、乙霉威、缬霉威、霜霉威以及Tolprocarb等。
作为喹啉系化合物,可列举出喹菌酮、咯喹酮、喹氧灵以及tebufloquin等。
作为有机磷系化合物,可列举出敌螨普、敌瘟磷(EDDP)、乙膦酸(乙膦酸-铝)、异稻瘟净(IBP)、硝苯菌酯以及甲基立枯磷等。
作为羧酰胺系化合物,可列举出环丙酰菌胺、噻唑菌胺、稻瘟酰胺、硅噻菌胺、噻酰菌胺以及异噻菌胺等。
此外,作为其他杀菌剂用途的化合物,可列举出辛唑嘧菌胺、安美速、氰霜唑、环氟菌胺、清菌脲、双氯氰菌胺、哒菌清、噁唑菌酮、咪唑菌酮、种衣酯(fenitropan)、咯菌腈、氟吡菌胺、磺菌胺、氟噻亚菌胺、harpin(ハルピン)、稻瘟灵、isotianyl(イソチアニル)、双炔酰菌胺、苯酮菌、氟噻唑吡乙酮、四氯苯酞、丙氧喹啉、霜霉灭、苯酰菌胺、fenpicoxamid、picarbutrazox、quinofumelin、烯酰吗啉、氟吗啉、丁吡吗啉(pyrimorph)、嘧菌腙、1,2,3-苯并噻二唑-7-硫代甲S-酸(阿拉酸式苯-S-甲基)、土菌灵、土菌消、噻菌灵、三环唑、叶枯酞、羟基异噁唑、氟氯菌核利、pyriofenone、二氟林、灭螨猛、4-苯氧基苄基2-氨基-6-甲基烟酸酯(Aminopyrifen)、dichlobentiazox、pyridachlometyl、ipflufenoquin、氟醚菌酰胺(fluopimomide)、florylpicoxamid、fluoxapiprolin、fenfuran、乐杀螨(binapacryl)、meptyldinocap、三苯基乙酸锡、三苯基氯化锡、三苯基氢氧化锡、呋霜灵(furalaxyl)、呋酰胺、二甲嘧酚(dimethirimol)、乙嘧酚、N-辛基异噻唑啉酮(octhilinone)、乙菌利(chlozolinate)、菌核净(dimethachlon)、拌种咯、灰瘟素、咪唑嗪(triazoxide)、多果定、四唑吡氨酯(picarbutrazox)、吡菌磷、联苯基、地茂散(chloroneb)、氯硝胺、四氧硝基苯(TCNB)、丙硫酰氨乙酯(prothiocarb)、纳他霉素(natamycin)、昆布多糖(laminarin)、氟苯醚酰胺(flubeneteram)、磷酸、磷酸盐、香菇菌丝体萃取物、以及生物农药(放射形土壤杆菌、荧光假单胞菌、霍氏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简单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非病原性欧文氏杆菌、植物乳杆菌、Variovarax paradoxus等)等。
作为适合于杀虫剂用途的有效成分,例如,可列举出有机磷系化合物、氨基甲酸酯系化合物、拟除虫菊酯系化合物、沙蚕毒素化合物、新烟碱化合物、苯甲酰脲化合物、其他昆虫生长控制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以及天然产物衍生的化合物等。
作为有机磷系化合物,可列举出高灭磷、谷硫磷、硫线磷、氯氧磷、毒虫畏、毒死蜱、杀螟睛、甲基内吸磷、二嗪磷、敌敌畏(DDVP)、百治磷、乐果、乙拌磷、乙硫磷、灭线磷、EPN、苯线磷、杀螟硫磷(MEP)、倍硫磷(MPP)、噻唑膦、新烟磷、异柳磷、噁唑磷、马拉松、甲胺磷、杀扑磷、速灭磷、久效磷、氧乐果、砜吸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稻丰散、甲拌磷、伏杀硫磷、亚胺硫磷、磷胺、辛硫磷、甲基嘧啶磷、丙溴磷、丙硫磷、吡唑硫磷、哒嗪硫磷、喹硫磷、丁基嘧啶磷、特丁硫磷、三唑磷以及敌百虫(DEP)等。
作为氨基甲酸酯系化合物,可列举出棉铃威、涕灭威、丙硫克百威、BPMC、甲萘威(NAC)、虫螨威、丁硫克百威、杀虫双、双氧威(BPMC)、伐虫脒、异丙威(MIPC)、灭虫威、灭多威、甲氨叉威、抗蚜威、硫双威、XMC、噁虫威、苯虫威、丁苯威、苯硫威、呋线威、速灭威以及灭杀威等。
作为拟除虫菊酯系化合物,可列举出氟丙菊酯、烯丙菊酯、氯氰菊酯、天王星、乙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四氟甲醚菊酯、来福灵、醚菊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氟菊酯、氟氰菊酯、氟胺氰菊酯、苄螨醚、格林奈、甲氧苄氟菊酯、momfluorothrin、氯菊酯、丙氟菊酯、七氟菊酯、四溴菊酯、氟氯氰菊酯、kappa-bifenthrin、炔咪菊酯、除虫菊酯、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ε-甲氧苄氟菊酯、ε-momfluorothrin以及苯醚氰菊酯等。
作为沙蚕毒素化合物,可列举出杀虫双、杀虫磺、杀虫环、杀虫单以及杀虫双等。
作为新烟碱化合物,可列举出啶虫脒、可尼丁、呋虫胺、吡虫啉、硝胺烯啶、噻虫啉以及阿克泰等。
作为苯甲酰脲化合物,可列举出双三氟虫脲、定虫隆、除虫脲、氟环脲、氟虫脲、氟铃脲、氟丙氧脲、双苯氟脲、多氟脲、伏虫隆以及杀虫隆等。
作为其他昆虫生长控制化合物,可列举出噻嗪酮、环虫酰肼、灭蝇胺、氯虫酰肼、甲氧虫酰肼、虫酰肼以及吡丙醚等。
作为有机氯化合物,可列举出艾氏剂、狄氏剂、硫丹、甲氧滴滴涕、六六六以及DDT等。
作为天然产物衍生的化合物,可列举出阿巴美丁、苏云金芽孢杆菌衍生的活孢子和生产晶体毒素、及它们的混合物、杀虫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乐皮霉素、米尔螨素、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机油、淀粉、还原淀粉糖化物、菜籽油、油酸钠、丙二醇单脂肪酸酯、脂肪酸甘油酯以及磷酸铁等。
此外,作为其他杀虫剂用途的化合物,可列举出齐墩螨素、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tetrachlorantraniliprole)、溴虫清、溴氰虫酰胺、丁醚脲、乙虫清、氟虫腈、氟啶虫酰胺、氟虫双酰胺、氟烯线砜、flupyradifurone、茚虫威、氰氟虫腙、低聚乙醛、吡蚜酮、啶虫丙醚、氟虫吡喹、氟硅菊酯、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唑虫酰胺、双丙环虫酯、溴虫氟苯双酰胺、环溴虫酰胺、dichloromezotiaz、furometokin、fluazaindolizine、fluhexafon、fluxametamide、Pyriprole、氟氰虫酰胺、三氟苯嘧啶、烯虫酯、tyclopyrazoflor、flupyrimin、spiropidion、benzpyrimoxan、氯氟氰虫酰胺、氟虫胺、isocycloseram、DNOC、鱼藤酮(rotenone)、nicofluprole以及二丙咪唑(dimpropyridaz)等。
作为适合于杀螨剂用途的有效成分(杀螨活性成分),例如可列举出灭螨醌、amidoflumet、双甲脒、azocyclotin、联苯肼酯、溴丙酸酯、chlorfeson、灭螨猛、溴螨酯、苯螨特、四螨嗪、腈吡螨酯、丁氟螨酯、三环锡、氟螨嗪、除螨灵、乙螨唑、喹螨醚、苯丁锡、唑螨酯、苯硫威、嘧螨酯、噻螨酮、快螨特(BPPS)、pyflubumide、哒螨灵、嘧螨醚、螺螨酯、螺甲螨酯、吡螨胺、tetratetradifon、acynonapyr、乙唑螨腈(cyetpyrafen)、flupentiofenox以及调合油等。
作为适合于杀线虫剂用途的有效成分(杀线虫活性成分),例如可列举出D-D(1,3-二氯丙烯)、DCIP(二氯二异丙基醚)、异硫氰酸甲酯、carbam sodium salt、硫线磷、噻唑膦、imicyafos、morantel tartarate、盐酸左旋咪唑、奈马克丁、cyclobutrifluram以及thioxazafen等。
作为适合于除草剂用途的有效的成分,例如,可列举出乙酰乳酸合成(ALS)抑制剂化合物、氨基酸系化合物、环己二酮系化合物、乙酰胺系化合物、联吡啶鎓系化合物、烯丙氧基苯氧基丙酸系化合物、氨基甲酸酯系化合物、吡啶系化合物、脲系化合物、二硝基苯胺系化合物、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化合物、苯氧乙酸系化合物、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化合物以及三嗪系化合物等。
作为乙酰乳酸合成(ALS)抑制剂化合物,可列举出咪草酯(imazamethabenz)和咪草酸甲酯(imazamethabenz-methyl)、咪草啶酸(imazamox)、甲咪唑烟酸(imazapic)、灭草烟(imazapyr)、灭草喹(imazaquin)、咪草烟(imazethapyr)、磺氨磺隆(amidosulfuron)、四唑磺隆(azimsulfuron)、bensulfuron和苄嘧磺隆(bensulfuron-methyl)、氯嘧磺隆(chlorimuron)和chlorimuron-methyl、氯磺隆(chlorsulfuron)、绿麦隆(chlortoluron)、环丙磺隆(cyclosulfamuron)、胺苯磺隆(ethametsulfuron)和甲基胺苯磺隆(ethametsulfuron-methyl)、乙氧嘧磺隆(ethoxysulfuron)、啶嘧磺隆(flazasulfuron)、氟吡磺隆(flucetosulfuron)、氟啶磺隆(flupyrsulfuron)、甲酰胺磺隆(foramsulfuron)、吡氯磺隆(halosulfuron)和氯吡嘧磺隆甲酯(halosulfuron-methyl)、啶咪磺隆(imazosulfuron)、碘磺隆(iodosulfuron)和甲基碘磺隆(iodosulfuron-methyl)、甲基二磺隆(mesosulfuron)、双醚氯吡嘧磺隆(metazosulfuron)、甲磺隆(metsulfuron)和甲基甲磺隆(metsulfuron-methyl)、烟嘧磺隆(nicosulfuron)、环氧嘧磺隆(oxasulfuron)、氟嘧磺隆(primisulfuron)和primisulfuron-methyl、丙嗪嘧磺隆(propyrisulfuron)、氟丙磺隆(prosulfuron)、吡嘧磺隆(pyrazosulfuron)和pyrazosulfuron-methyl、砜嘧磺隆(rimsulfuron)、嘧黄隆(sulfometuron)和甲嘧磺隆(sulfometuron-methyl)、乙黄黄隆(sulfosulfuron)、噻黄隆(thifensulfuron)和噻吩磺隆(thifensulfuron-methyl)、醚苯黄隆(triasulfuron)、苯黄隆(tribenuron)、三氟啶黄隆(trifloxysulfuron)、氟胺磺隆(triflusulfuron)和trifloxysulfuron-methyl、三氟甲磺隆(tritosulfuron)、双草醚钠、唑嘧磺胺盐(cloransulam)和氯酯磺草胺(cloransulam-methyl)、唑嘧磺胺(diclosulam)、双氟磺草胺(florasulam)、氟唑磺隆(flucarbazone)及其盐、氟唑啶草(flumetsulam)、唑草磺胺(metosulam)、嘧苯胺磺隆(orthosulfamuron)、五氟磺草胺(penoxsulam)、丙苯磺隆(propoxycarbazone)及其盐、嘧苯草肟(pyribenzoxim)、环酯草醚(pyriftalid)、肟啶草(pyriminobac-methyl)、pyrimisulfan、嘧硫苯甲酸(pyrithiobac)及其盐、pyroxsulam、thiencarbazone和噻酮磺隆(thiencarbazone-methyl)、以及氟酮磺草胺(triafamone)等。
作为氨基酸系化合物、可列举出双丙氨膦及其盐、草铵膦及其盐、精草铵膦及其盐、以及草甘膦及其盐等。
作为环己二酮系化合物,可列举出丁氧环酮(butroxydim)、烯草酮(clethodim)、噻草酮(cycloxydim)、环苯草酮(profoxydim)、稀禾定(sethoxydim)、醌肟草(tepraloxydim)和肟草酮(tralkoxydim)等。
作为乙酰胺系化合物,可列举出敌草胺(napropamide)、二甲草胺(dimethachlor)、烯草胺(pethoxamid)、乙草胺(acetochlor)、草不绿(alachlor)、丁草胺(butachlor)、二甲吩草胺(dimethenamid)和高效二甲吩草胺(dimethenamid-p)、吡唑草胺(metazachlor)、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和精异丙甲草胺、丙草胺(pretilachlor)、毒草胺(propachlor)、噻醚草胺(thenylchlor)、氟噻草胺(flufenacet)、以及苯噻酰草胺(mefenacet)等。
作为联吡啶鎓系化合物,可列举出敌草快(diquat)和百草枯(paraquat)等。
作为烯丙氧基苯氧基丙酸系化合物,可列举出炔草酯(clodinafop)和炔草酸(clodinafop-propargyl)、氰氟草酯(cyhalofop-butyl)、氯甲草(diclofop)和禾草灵(diclofop-methyl)和精禾草灵(diclofop-P-methyl)、噁唑禾草灵(fenoxaprop)和乙基噁唑禾草灵(fenoxaprop-ethyl)和精噁唑禾草灵(fenoxaprop-P-ethyl)、吡氟禾草灵(fluazifop)和丁基吡氟禾草灵(fluazifop-butyl)和精吡氟禾草灵(fluazifop-P-butyl)、吡氟氯禾灵(haloxyfop)和氟吡甲禾灵(haloxyfop-methyl)和精氟吡甲禾灵(haloxyfop-P-methyl)、噁唑酰草胺(metamifop)、喔草酯(propaquizafop)以及喹禾灵(quizalofop)和quizalofop-ethyl和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和喹禾糠酯(quizalofop-P-tefuryl)等。
作为氨基甲酸酯系化合物,可列举出磺草灵(asulam)、长杀草(carbetamide)、甜菜安(desmedipham)、苯敌草(phenmedipham)、丁草特(butylate)、EPTC、禾草畏(esprocarb)、禾草敌(molinate)、坪草丹(orbencarb)、苄草丹(prosulfocarb)、稗草畏(pyributicarb)、禾草丹(benthiocarb)以及野麦畏(triallate)等。
作为吡啶系化合物,可列举出氯氨基吡啶酸(aminopyralid)、二氯吡啶酸(clopyralid)、吡氟酰草胺(diflufenican)、氟硫草定(dithiopyr)、氟啶草酮(fluridone)、氟草烟(fluroxypyr)、氟氯吡啶酯(halauxifen)、氨氯吡啶酸(picloram)及其盐、氟吡酰草胺(picolinafen)、噻草啶(thiazopyr)以及绿草定(triclopyr)及其盐等。
作为脲系化合物,可列举出绿麦隆(chlorotoluron)、香草隆(daimuron)、敌草隆(DCMU)、伏草隆(fluometuron)、异丙隆(isoproturon)、利谷隆(linuron)、噻唑隆(methabenzthiazuron)、丁唑隆(tebuthiuron)、苄草隆(cumyluron)、特安灵(karbutilate)以及异噁隆(isouron)等。
作为二硝基苯胺系化合物,可列举出氟草胺(benfluralin)、地乐胺(butralin)、乙丁烯氟灵(ethalfluralin)、黄草消(oryzalin)、胺硝草(pendimethalin)、氨基丙氟灵(prodiamine)以及氟乐灵(trifluralin)等。
作为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化合物,可列举出三氟羧草醚(acifluorfen)、苯草醚(aclonifen)、唑啶草酮(azafenidin)、治草醚(bifenox)、甲氧除草醚(chlomethoxynil)、ethoxyfen和氟乳醚(ethoxyfen-ethyl,HC-252)、氟磺胺草醚(fomesafen)、异丙吡草酯(fluazolate,JV-485)、fluoroglycofen和乙羧氟草醚(fluoroglycofen-ethyl)、氟硝磺酰胺(halosafen)、乳氟禾草灵(lactofen)、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氟丙嘧草酯(butafenacil)、氟酮唑草(carfentrazone)和唑草酯(carfentrazone-ethyl)、吲哚酮草酯(cinidon-ethyl)、氟烯草酸(flumiclorac-pentyl)、丙炔氟草胺(flumioxazin)、嗪草酸(fluthiacet)和嗪草酸甲酯(fluthiacet-methyl)、炔丙噁唑草(oxadiargyl)、噁草灵(oxadiazon)、戊噁唑草(pentoxazone)、双唑草腈(pyraclonil)、氟唑草(pyraflufen)和吡草醚(pyraflufen-ethyl)、嘧啶肟草醚(saflufenacil)、磺胺草唑(sulfentrazone)、噻二唑胺(thidiazimin)、双苯嘧草酮(benzfendizone)、氟唑草胺(profluazol)以及氟哒嗪草酯(flufenpyr-ethyl)等。
作为苯氧乙酸系化合物,可列举出2,4-D及其盐、2,4-DB及其盐、稗草胺(clomeprop)、2,4-滴丙酸(dichlorprop)、MCPA及其盐、MCPB及其盐以及2甲4氯丙酸(MCPP)及其盐和精2甲4氯丙酸(mecoprop-P)及其盐等。
作为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化合物,可列举出苯并双环酮(benzobicyclon)、吡草酮(benzofenap)、氟吡草酮(bicyclopyrone)、异噁氟草酮(isoxaflutole)、甲基磺草酮(mesotrione)、磺酰草吡唑(pyrasulfotole)、吡唑特(pyrzolate)、苄草唑(pyrazoxyfen)、磺草酮(sulcotrione)、特糠酯酮(tefuryltrione)、环磺酮(tembotrione)、苯唑草酮(topramezone)、fenquinotrione以及tolpyralate等。
作为三嗪系化合物,可列举出莠灭净(ametryne)、莠去津(atrazine)、草净津(cyanazine)、戊草津(dimethametryne)、环嗪酮(hexazinone)、三嗪茚草胺(indaziflam)、苯嗪草(metamitron)、嗪草酮(metribuzin)、扑草净(prometryne)、西玛津(CAT)、西草净(simetryne)、特丁津(terbuthylazine)、特丁净(terbutryn)以及三嗪氟草胺(triaziflam)等。
此外,作为其他除草剂用途的化合物,可列举出氨唑草酮(amicarbazone)、环丙嘧啶酸(aminocyclopyrachlor)、氨基三唑(aminotriazole)、莎稗磷(anilofos)、氟丁酰草胺(beflubutamid)、草除灵(benazolin)、呋草黄(benfuresate)、噻草平(bentazone)、除草定(bromacil)、溴丁酰草胺(bromobutide)、溴苯腈(bromoxynil)、草胺磷(butamifos)、唑草胺(cafenstrole)、杀草敏(PAC)、敌草索(chlorthal)、异噁草酮(clomazone)、苄草隆(cumyluron)、麦草畏(MDBA)及其盐、敌草腈(DBN)、野燕枯(difenzoquat)、二氟吡隆(diflufenzopyr)、草多索(endothall)及其盐、乙氧呋草黄(ethofumesate)、乙氧苯酰草(etobenzanid)、(fenoxasulfone)、四唑酰草胺(fentrazamide)、氟胺草唑(flupoxam)、氟咯草酮(fluorochloridone)、呋草酮(flurtamone)、茚草酮(indanofan)、碘苯腈(ioxynil)、艾分卡巴腙(ipfencarbazone)、异噁酰草胺(isoxaben)、环草定(lenacil)、甲基胂酸、抑草生(naptalam)、达草灭(norflurazon)、oxazichlomefone、唑啉草酯(pinoxaden)、敌稗(propanil)、炔苯酰草胺(propyzamide)、哒草特(pyridate)、砜吡草唑(pyroxasulfone)、蜱虱威(promacyl)、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喹草酸(quinmerac)、灭藻醌(ACN)、特草定(terbacil)、cyclopyrimorate、氯氟吡啶酯(florpyrauxifen-benzyl)、lancotrione、epyrifenacil、dimesulfazet、tetflupyrolimet及其盐、氟嘧硫草酯(tiafenacil)、三氟草嗪(trifludimoxazin)、四氟丙酸(flupropanate)及其盐以及D-柠檬烯(D-limonene)等。
〔植物的生长促进方法〕
本实施方式中的植物生长调整剂例如可以在旱田、水田、草坪以及果园等农耕地或非农耕地中使用。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植物生长调整剂可以通过所有施肥法来使用,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使用:茎叶喷洒、向供给水混入、向土壤喷洒、使用注入机注入到下层土、包括对球根和块茎等的处理的种子处理、以及对植物的直接施肥等。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植物生长促进方法包括使用上述的植物生长调整剂进行施肥的步骤。
对于利用向供给水混入的施用,例如,通过向作物供给水或向水田的田面水投放颗粒剂等来进行。在一个例子中,供给水中的有效成分的浓度为0.5~500mg/L,优选为1~300mg/L。此外,向田面水投放的情况下的有效成分的用量相对于每10a水田例如为0.5~5000g,优选为3~3000g。
对于利用茎叶喷洒或者向土壤的喷洒的施用,例如,通过在苗的移植时等在植孔或其周边处理颗粒剂等,或者在种子、植物体或植物体的周围的土壤处理颗粒剂和可湿性粉剂等来进行。此外,在向土壤喷洒后,有时优选与土搅拌。茎叶喷洒或向土壤表面喷洒的情况下的有效成分的用量相对于每1m2农园艺地例如为0.5~5000mg,优选为3~3000mg。
对于利用种子处理的施用,通过将可湿性粉剂和粉剂等与种子混合搅拌,或者通过将种子浸渍在稀释后的可湿性粉剂等中,使药剂附着于种子。此外,种子处理还包括种子包衣处理。种子处理的情况下的有效成分的用量相对于种子100kg例如为0.005~10000g,优选为0.05~1000g。对于用农业园艺用药剂处理的种子,与通常的种子同样地利用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浓度和用量根据剂型、使用时期、使用方法、使用场所以及对象作物等而不同,因此可以不拘泥于上述范围进行增减。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化合物(I)以及其互变异构体对广泛的植物示出优异的生长促进效果。
〔植物生长调整剂的利用〕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植物生长调整剂在经处理的植物中呈现优异的生长促进效果。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植物生长调整剂例如可以用作生物刺激素(biostimulants)和肥料。此外,也可以混合于土壤改良剂和农药等中来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肥料”主要是指,以对植物供给营养素或给土壤带来化学变化为目的,作用于植物或土壤的物质。此外,“生物刺激素”主要是指,以改善作物的活力、产量以及品质等为目的,对于植物,经过与营养素不同的路径而作用于植物生理的物质。
〔总结〕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整剂包含下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或它们的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
[化学式4]
Figure BDA0003431217970000191
式(I)中,R1和R2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R3~R5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
此外,优选的是,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整剂包含上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
此外,就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整剂而言,优选的是,所述式(I)中R1和R2中的至少一方为氢原子。
此外,就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整剂而言,优选的是,所述式(I)中R1和R2为氢原子,R3~R5为甲基。
此外,就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整剂而言,优选的是,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为L-(+)-麦角硫因。
此外,本发明的植物的生长促进方法包括:利用上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或它们的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来处理植物。
以下示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当然,不言而喻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细节可以采用各种方案。而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文献全部作为参考被引用。
实施例(实施例1)
·样品
在宽度65mm、深度65mm、高度70mm的塑料盆中,每一盆播种三个个体的拟南芥(Col-O)。准备直径160mm、高度28mm的塑料制深盘,设置3盆。作为土壤,以膨胀蛭石100mL、粒状培养土(JA粒状组合合成培养土3号)50mL以及蛭石50mL的顺序放入盆中。
·管理条件
在设定为室温25℃的恒温室内,将光期设为16小时,将暗期设为8小时。光条件使用荧光灯(日本医化器械制,植物育成用LED荧光灯plant fleck 40W型电球色),设定为在荧光灯照射下的中心部成为光强度5000lx。供给水采用下部供给水,将水位设为约5mm。从播种后第4周起开始麦角硫因处理。更具体而言,在播种后第21天、第23天、第25天以及第27天,添加1mM的L-(+)-麦角硫因(Cayman Chemical公司制)水溶液50mL代替供给水。
·验证
在播种后第37天,检查作物高度(cm)和每一个个体的拟南芥的花和果实的数量。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将水溶液中的L-(+)-麦角硫因设为氧化型谷胱甘肽(和光纯药公司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了操作。
(比较例2)
将L-(+)-麦角硫因水溶液设为蒸馏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了操作。
(实施例2)
·样品
在直径60mm、高度55mm的塑料盆中,每一盆播种一个个体的拟南芥(Col-O)。准备直径160mm、高度28mm的塑料制深盘,设置6盆。作为土壤,以膨胀蛭石45mL、粒状培养土(JA粒状组合合成培养土3号)22.5mL以及膨胀蛭石22.5mL的顺序放入盆中。
·管理条件
将室温设为2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
·验证
在播种后第85天收获种子,检查种子收获量(mg/个体)。将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3)
将L-(+)-麦角硫因水溶液的浓度设为0.1m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了操作。
(实施例4)
将L-(+)-麦角硫因水溶液的浓度设为0.01m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了操作。
(比较例3)
将水溶液中的L-(+)-麦角硫因设为氧化型谷胱甘肽(和光纯药公司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了操作。
(比较例4)
将水溶液中的L-(+)-麦角硫因设为L-谷氨酸(和光纯药公司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了操作。
(比较例5)
将水溶液中的L-(+)-麦角硫因设为L-脯氨酸(和光纯药公司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了操作。
(比较例6)
将L-(+)-麦角硫因水溶液设为蒸馏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了操作。
(实施例5)
·样品
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了操作。
·管理条件
将室温设为22℃,从播种后第2周开始,更具体而言在第8天、第10天、第12天以及第14天添加L-(+)-麦角硫因,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了操作。
·验证
在播种后第82天收获种子,检查种子收获量(mg/个体)。将结果示于表3。
(实施例6)
从播种后第4周开始,更具体而言在第22天、第24天、第26天以及第28天添加L-(+)-麦角硫因,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了操作。
(比较例7)
将水溶液中的L-(+)-麦角硫因设为氧化型谷胱甘肽,从播种后第4周开始,更具体而言在第22天、第24天、第26天以及第28天添加氧化型谷胱甘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了操作。
(比较例8)
将L-(+)-麦角硫因水溶液设为蒸馏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操作。
(分析)
关于实施例1、比较例1以及比较例2的“作物高度”和“花和果实”,将相对于比较例2的结果的比例设为“比(Ratio)”,分别示于表1。此外,关于实施例2~实施例4以及比较例3~比较例6的“种子收获量”,将比较例6的值设为1的情况下的比例设为“比(Ratio)”,分别示于表2。同样地,关于实施例5、实施例6、比较例7以及比较例8的“种子收获量”,将比较例8的值设为1的情况下的比例设为“比(Ratio)”,分别示于表3。
[表1]
Figure BDA0003431217970000231
[表2]
Figure BDA0003431217970000232
[表3]
Figure BDA0003431217970000233

Claims (6)

1.一种植物生长调整剂,其包含下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或它们的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
[化学式1]
Figure FDA0003431217960000011
式(I)中,R1和R2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R3~R5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生长调整剂,其中,
所述植物生长调整剂包含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生长调整剂,其中,
所述式(I)中,R1和R2中的至少一方为氢原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生长调整剂,其中,
所述式(I)中,R1和R2为氢原子,R3~R5为甲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生长调整剂,其中,
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为L-(+)-麦角硫因。
6.一种植物的生长促进方法,其包括:
利用下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或它们的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来处理植物,
[化学式2]
Figure FDA0003431217960000021
式(I)中,R1和R2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R3~R5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
CN202080046444.2A 2019-07-10 2020-06-15 植物生长调整剂以及植物的生长促进方法 Pending CN1140723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8636 2019-07-10
JP2019-128636 2019-07-10
PCT/JP2020/023333 WO2021005970A1 (ja) 2019-07-10 2020-06-15 植物生長調整剤および植物の生長促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2388A true CN114072388A (zh) 2022-02-18

Family

ID=74115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6444.2A Pending CN114072388A (zh) 2019-07-10 2020-06-15 植物生长调整剂以及植物的生长促进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81822A1 (zh)
EP (1) EP3997982A4 (zh)
JP (2) JP7378473B2 (zh)
CN (1) CN114072388A (zh)
AR (1) AR119386A1 (zh)
AU (1) AU2020309326B2 (zh)
BR (1) BR112022000183A2 (zh)
CA (1) CA3145979A1 (zh)
WO (1) WO20210059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9937A1 (ja) * 2022-07-06 2024-01-11 株式会社クレハ 植物生長調整剤、植物の生長促進方法または植物生長調整用製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ZA882546B (en) * 1987-04-13 1988-12-28 Ciba Geigy Ag Plant-growth regulators
WO1996014749A1 (en) * 1994-11-15 1996-05-23 Ab Tall (Holdings) Pty. Ltd. Osmolyte regulator
WO2008072602A1 (ja) * 2006-12-11 2008-06-19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植物生長調整剤及びその利用
JP2018130091A (ja) * 2017-02-17 2018-08-23 国立大学法人 筑波大学 植物体、食品、培養物、肥料及び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9005A (en) * 1987-07-15 1989-01-23 Central Glass Co Ltd Agent for promoting growth of mycelia and formation of fruit body of basidiomycetes
FR2707087B1 (fr) 1993-06-28 1995-10-13 Bioxytech Nouveau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e l'ergothionéine.
FR2950889B1 (fr) 2009-10-06 2011-11-18 Tetrahedron Procede de synthese de l'ergothioneine et analogues
JP4865083B1 (ja) 2010-11-19 2012-02-01 幸子 清水 エルゴチオネインの製造方法
JP2014223051A (ja) 2012-07-13 2014-12-04 タカラバイオ株式会社 エルゴチオネインの製造方法
CA2975238C (en) 2014-04-29 2021-05-11 Conagen Inc. Microbial ergothioneine biosynthesis
JP6616328B2 (ja) 2014-12-22 2019-12-04 国立大学法人 岡山大学 エルゴチオネインの産生方法
JP6246953B2 (ja) 2015-01-30 2017-12-13 キッコーマン株式会社 エルゴチオネイン生産能が増強された形質転換糸状菌及びエルゴチオネインの製造方法
JP6263672B1 (ja) 2016-02-29 2018-01-17 長瀬産業株式会社 エルゴチオネインの発酵生産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ZA882546B (en) * 1987-04-13 1988-12-28 Ciba Geigy Ag Plant-growth regulators
WO1996014749A1 (en) * 1994-11-15 1996-05-23 Ab Tall (Holdings) Pty. Ltd. Osmolyte regulator
WO2008072602A1 (ja) * 2006-12-11 2008-06-19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植物生長調整剤及びその利用
JP2018130091A (ja) * 2017-02-17 2018-08-23 国立大学法人 筑波大学 植物体、食品、培養物、肥料及び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97982A4 (en) 2022-09-07
AU2020309326A1 (en) 2022-02-24
AR119386A1 (es) 2021-12-15
EP3997982A1 (en) 2022-05-18
BR112022000183A2 (pt) 2022-02-22
WO2021005970A1 (ja) 2021-01-14
AU2020309326B2 (en) 2023-08-31
CA3145979A1 (en) 2021-01-14
JPWO2021005970A1 (zh) 2021-01-14
KR20220031065A (ko) 2022-03-11
JP2023143994A (ja) 2023-10-06
JP7378473B2 (ja) 2023-11-13
US20220281822A1 (en) 2022-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1676B (zh) N-取代的吡咯烷酮用于促进农用化学活性成分的渗透的用途
US9456603B2 (en) Aryloxyphenoxypropionic acid herbicide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s with non-petroleum derived built-in adjuvant
CN106455554A (zh) 用于增加电解质活性物质的效力的含水佐剂组合物
JP7258967B2 (ja) 殺有害生物組成物
ES2879818T3 (es) Uso de agentes de control de enfermedades de plantas
JP2008189578A (ja) 除草剤組成物
WO2020225434A1 (en) High spreading ulv formulations for agrochemical compounds ii
JP2023143994A (ja) 植物の生長促進方法、草丈増強方法、植物生長促進剤、および草丈増強剤
JP2023548491A (ja) 低ドリフト、耐雨性、高展着、高取り込みおよびulvタンクミックスアジュバント製剤
UA126830C2 (uk) Фунгіцидні композиції мефентрифлуконазолу
JP6849687B2 (ja) 殺線虫性複素環式アミド
WO2020200959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anoderma disease in oil palm
CA3204566A1 (en) Plant growth regulator and method for promoting plant growth
JP2024509874A (ja) 活性物質を含有する新規マイクロパーティクル
JP7443339B2 (ja) 効力の増強された農薬組成物
KR102667939B1 (ko) 식물 생장 조정제 및 식물의 생장 촉진 방법
CN111200933A (zh) 包含n-烯酰基-n-烷基葡糖酰胺的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其用途
WO2024071089A1 (ja) 植物の環境ストレス耐性向上剤および環境ストレス耐性向上方法
WO2024009937A1 (ja) 植物生長調整剤、植物の生長促進方法または植物生長調整用製品
JP2024509096A (ja) 活性物質を含有する新規マイクロカプセ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