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1680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1680A
CN114071680A CN202010763590.9A CN202010763590A CN114071680A CN 114071680 A CN114071680 A CN 114071680A CN 202010763590 A CN202010763590 A CN 202010763590A CN 114071680 A CN114071680 A CN 114071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carrier
uplink carrier
path loss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35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丹
张旭
曲秉玉
龙毅
王�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35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168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6946 priority patent/WO2022022306A1/zh
Priority to EP21850082.5A priority patent/EP4185022A4/en
Publication of CN114071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1680A/zh
Priority to US18/161,224 priority patent/US20230171704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08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5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没有对应下行载波的上行载波如何确定上行发送功率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得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或者功率偏移值,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一上行传输的第一发送功率。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发送功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第一上行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相比,5G新无线(new radio,NR)的工作频率更高,上行信号传输的穿透损耗和距离损耗更大,因此NR上行(NR uplink,NUL)载波的覆盖范围比NR下行(NR downlink,NDL)载波的覆盖范围小14dB左右,这会导致小区边缘用户无法利用上行链路接入小区,从而降低小区边缘用户接入小区的成功率。为了增强上行覆盖,5G NR引入了辅助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SUL)载波。SUL载波的频率比较低,能够一定程度上地补充上行覆盖。
未来网络部署中,为了节省成本,可能将NUL载波和SUL载波异站址部署。例如,站点A部署了NUL#1载波和NDL#1载波,站点B部署了NUL#2载波、SUL载波和NDL#2载波,站点B的SUL载波覆盖范围比较大,使得接入NUL#1载波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以接入SUL载波。
UE在上行传输时一般需要根据路损信息获得上行载波的发送功率。由于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覆盖范围大致相同,UE可以通过接收下行载波传输的下行参考信号测量下行路损值,作为上行路损估计值。但是,对于没有对应下行载波的上行载波,由于没有对应的下行路损值可以作为上行路损估计值使用,从而无法获得该上行载波的上行发送功率。例如,在NUL载波和SUL载波异站址部署的场景下,SUL载波没有相应的下行载波,无法接收用于测量路损值的下行参考信号、获取相应的上行路损信息。例如,以上述站点A和站点B为例,假设UE上行可以接入站点A的NUL#1载波和站点B的SUL载波,下行可以接入站点A的NDL#1载波,由于NUL#1载波和SUL载波的对应基站站址不同,SUL载波没有相应的下行载波,UE无法接收SUL载波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无法测量下行路损,以至于无法获取上行路损估计值,从而无法对SUL载波进行功率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没有对应下行载波的上行载波如何确定上行发送功率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得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或者功率偏移值,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一上行传输的第一发送功率。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发送功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第一上行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上行路径损耗值或者上行功率偏移值,并通知给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网络设备通知的路径损耗值或者功率偏移值确定其他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对于没有对应下行载波的上行载波,能够获得上行发送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发送功率由目标功率值、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补偿因子、传输资源块的数量、调制编码方式和闭环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其中,路径损耗值为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上述设计中,在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时根据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可以准确的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可以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也可以承载在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层控制元素(MAC control element,MAC CE)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承载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第一信息与第二上行传输相关。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通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第二上行传输,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确定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第一信息与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相关。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确定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SUL载波。上述设计可以降低部署SUL站址数量,降低UL传输时延,改善上行容量,并且可以更好地支持移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为同一服务小区;或者,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由SIB1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之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四上行传输的第二发送功率;终端设备采用第二发送功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第四上行传输,其中,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与第四上行传输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预设阈值。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减少获取第一信息的次数,从而可以降低资源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在发送第二上行传输之前,可以发送第三上行传输,第三上行传输是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其中,第三上行传输可以是第二上行传输的前一个上行传输,第二上行传输可以是终端设备上行切换后的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个上行传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得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或者功率偏移值,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五上行传输的功率余量;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功率余量。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上行路径损耗值或者上行功率偏移值,并通知给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网络设备通知的路径损耗值或者功率偏移值确定功率余量,对于没有对应下行载波的上行载波,能够获得功率余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功率余量由最大传输功率值、目标功率值、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补偿因子、传输资源块的数量、调制编码方式和闭环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其中,路径损耗值为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上述设计中,在确定功率余量时根据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可以准确的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上行传输的功率余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功率余量由最大传输功率值、目标功率值、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补偿因子、传输资源块的数量、调制编码方式、闭环功率控制参数和功率偏移值确定,其中,路径损耗值为第二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上述设计中,在确定功率余量时根据功率偏移值,可以准确的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上行传输的功率余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可以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也可以承载在MAC CE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承载在RRC信令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六上行传输,第一信息与第二上行传输相关。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通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第六上行传输,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六上行传输确定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发送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第一信息与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相关。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确定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SUL载波。上述设计可以降低部署SUL站址数量,降低UL传输时延,改善上行容量,并且可以更好地支持移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为同一服务小区;或者,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由SIB1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或者功率偏移值,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一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上行路径损耗值或者上行功率偏移值,并通知给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网络设备通知的路径损耗值或者功率偏移值确定其他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对于没有对应下行载波的上行载波,能够获得上行发送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的第二上行传输;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时,可以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确定第一信息。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通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第二上行传输,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确定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确定第一信息时,可以对第二上行传输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和测量值确定第一信息。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确定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上行传输的测量值可以根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or,RSSI)、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或信号干扰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SUL载波。上述设计可以降低部署SUL站址数量,降低UL传输时延,改善上行容量,并且可以更好地支持移动性。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为同一服务小区;或者,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由SIB1配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或者功率偏移值,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五上行传输的功率余量;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上行路径损耗值或者上行功率偏移值,并通知给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网络设备通知的路径损耗值或者功率偏移值确定上行传输的功率余量,对于没有对应下行载波的上行载波,能够获得功率余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的第六上行传输;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时,可以根据第六上行传输确定第一信息。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通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第六上行传输,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六上行传输确定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六上行传输确定第一信息时,可以对第六上行传输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和测量值确定第一信息。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确定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六上行传输的测量值可以根据RSRP、RSSI、RSRQ或SINR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SUL载波。上述设计可以降低部署SUL站址数量,降低UL传输时延,改善上行容量,并且可以更好地支持移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为同一服务小区;或者,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由SIB1配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收发单元和接收单元。应理解的是,这里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还可以为收发单元。当该装置是终端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可以是收发器;该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终端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者,以使终端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当该装置是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芯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者,以使该芯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收发单元和接收单元。应理解的是,这里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还可以为收发单元。当该装置是网络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可以是收发器;该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者,以使第二网络设备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当该装置是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芯片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者,以使该芯片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他装置之间传输信息、和/或消息、和/或数据。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设计、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他装置之间传输信息、和/或消息、和/或数据。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设计、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一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第二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第四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设计、第二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设计、第四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和第三方面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和第四方面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耦合”是指两个部件彼此直接或间接地结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R系统载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UL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类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UL载波和SUL载波异站址部署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切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控制过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功率控制过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提供的功率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类通信系统中,例如,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也可以是第五代(5G)通信系统,还可以是LTE与5G混合架构、也可以是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以及未来通信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通信系统等。本申请所述的5G通信系统可以包括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的5G通信系统、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的5G通信系统中的至少一种。通信系统还可以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网络、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网络或者其他网络。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210、一个接入网设备220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图1中的终端设备230和终端设备240。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入网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或者,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核心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图1和图2仅是一种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中继设备和回传设备等,在图1和图2中未画出。本申请实施例对该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设备,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无线终端、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equipment)等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数据。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常见的终端设备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是未来演进的PLMN中出现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oT技术可以通过例如窄带(narrow band,NB)技术,做到海量连接,深度覆盖,终端省电。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智能打印机、火车探测器、加油站等传感器,主要功能包括收集数据(部分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的控制信息与下行数据,并发送电磁波,向网络设备传输上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是网络侧的一种用于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无线网络中的设备,例如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RAN节点。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新无线控制器(new radio controller,NR controller),可以是5G系统中的gNode B(gNB),可以是集中式网元(centralized unit,CU),可以是新无线基站,可以是射频拉远模块,可以是微基站,可以是中继(relay),可以是分布式网元(distributedunit,DU),可以是家庭基站,可以是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任何其它无线接入设备,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网络设备可以覆盖1个或多个小区。
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无人机、气球和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与LTE相比,5G NR的工作频率更高,上行信号传输的穿透损耗和距离损耗更大,其上行覆盖比下行覆盖小14dB左右。如图3所示,NR上行链路(uplink,UL)的覆盖范围比NR下行链路(downlink,DL)的覆盖范围小,这会导致小区边缘用户无法利用上行链路接入小区,从而降低小区边缘用户接入小区的成功率。为了增强上行覆盖,5G NR引入了辅助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SUL)载波。SUL载波的频率比较低,能够一定程度上地补充上行覆盖,如图4所示。5G NR针对SUL载波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载波组合,定义了一种小区类型,包括一个下行载波和两个上行载波,如图5所示。
未来网络部署中,为了节省成本,可能将NUL载波和SUL载波异站址部署。例如,如图6所示,站点A部署了NUL#1载波和NDL#1载波,站点B部署了NUL#2载波、SUL载波和NDL#2载波,站点B的SUL载波覆盖范围比较大,使得接入NUL#1载波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以接入SUL载波。
UE在上行传输时根据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如计算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或者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等。在LTE中,由于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覆盖范围大致相同,UE可以根据路损参考信号(例如,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pathlossReferenceRS)计算得到的下行路径损耗估计值,作为上行功率控制的路径损耗补偿值。路损参考信号可以有如下几种确定方式:
方式一、如果UE没有配置PUSCH-pathlossReferenceRS,或者在UE配置用于测量路径损耗的参数之前,UE可以利用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S/PBCH block,SSB)计算下行路径损耗估计值,该SSB用于获取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
方式二、如果PUSCH传输是由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UL授权(grant)调度的,UE可以采用和相关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PRACH)传输相同的参考信号索引来计算下行路径损耗估计值。
方式三、当配置了多个路损参考信号标识(identification,ID),基站可以进一步配置多个路损参考信号ID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资源指示(SRS resource indicator,SRI)字段不同指示值之间的关联关系。UE可以根据SRI指示信息确定当前PUSCH的路径损耗估计值采用哪个参考信号确定。路损参考信号可以为SSB或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等等。
但是,在NUL载波和SUL载波异站址部署的场景下,SUL载波没有相应的下行载波,无法获取相应的路损信息。例如,以图6为例,UE上行可以接入站点A的NUL#1载波和站点B的SUL载波,下行可以接入站点A的NDL#1载波,由于NUL#1载波和SUL载波对应的站址不同,SUL载波没有相应的下行载波,UE无法获取下行参考信号,无法获取下行路损值作为SUL载波的上行路损估计值,从而无法对SUL载波进行功率控制。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没有对应下行载波的上行载波如何确定上行发送功率的问题。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中,SUL载波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三种:
第一种,SUL载波的定义可以为R15协议规定的SUL载波,例如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al,FDD)上行载波。
第二种,TDD载波。
第三种,TDD载波的上行时隙单元。
异站址部署的NUL载波和SUL载波可能的频谱组合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5种组合:
组合1,6GHz+2.1GHz/2.3GHz,6GHz频段带宽足够大,下行容量大,NUL载波和SUL载波异站址部署用于提升上行覆盖和容量。
组合2,2.6GHz+6GHz+sub 1GHz,6GHz用于解决室外覆盖问题,sub 1GHz带宽小、覆盖大,用于增强室内覆盖/容量。
组合3,2.6GHz+4.9GHz,两个频点都是TDD载波,低频2.6GHz可以作为NUL,4.9GHz频段仅利用上行资源,2.6GHz上行可辅助4.9GHz上行。
组合4,2.6GHz+28GHz,NUL和SUL频段上行时隙互补,低频为主站,高频为辅站。两个频段DL频点差距大,路损测不准,NUL载波和SUL载波异站址部署用于提高容量。
组合5,2.6GHz+1.9GHz/2.0GHz,LTE为主力频谱,上行载波通过动态频谱共享(dynamic spectrum sharing,DSS)与NR频谱共享。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也不代表个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图6所示的场景中。UE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没有对应下行载波的上行载波确定上行发送功率或功率余量。
实施例一:参见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701,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可以为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第一信息也可以为功率偏移值,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一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
示例性的,第一上行载波可以是第二上行载波的SUL载波,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部署第一上行载波的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部署第二上行载波的网络设备。例如,以图6所示,第一上行载波可以为SUL载波,第二上行载波可以为NUL#1载波,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站点B,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站点A。
其中,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可以为同一服务小区。或者,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可以由系统消息块1(system informationblock1,SIB1)配置。
第一上行传输可以但不限于为:PRACH、SRS、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PUCCH)、用于传输数据或者消息3(msg3)的PUSCH。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确定第一信息。
示例性的,第二上行传输可以但不限于为:PRACH,msg3,PUSCH或者SRS。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接收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确定第一信息时,可以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和测量值确定第一信息。其中,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发送的;或者,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预配置的。例如,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也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预配置的。又例如,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也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预配置的,并由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
其中,第二上行传输的测量值可以根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power,RSRP)、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或信号干扰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确定。
其中,RSRP为小区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带宽内功率的线性值(每个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上的功率),用于反映当前信道的路径损耗强度。
RSSI为UE探测带宽内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符号所有RE上的总接收功率,包括服务小区和非服务小区信号、相邻信道干扰,系统内部热噪声等,用于反应当前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和干扰程度。
RSRQ=M*RSRP/RSSI,其中M为RSSI测量带宽内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数,即为系统带宽内的RB总数,用户反映和指示当前信道质量的信噪比和干扰水平。
SINR为UE探测带宽内的参考信号功率与干扰噪声功率的比值,用于反应当前信道的链路质量。
举例说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第二上行传输的功率RSRP相减得到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PL#1或者功率偏移值delta#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实施上行切换。例如,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之前,可以发送第三上行传输,第三上行传输是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其中,第三上行传输可以是第二上行传输的前一个上行传输,第二上行传输可以是终端设备上行切换后的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个上行传输。
S702,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获得该第一信息。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二网络设备通过下行载波向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例如,以图6所示的通信系统,站点B可以向站点A发送第一信息,站点A通过下行载波NDL#1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可选的,第一信息可以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其中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UE专用DCI,如上行调度信令,包括:DCI格式0_1,0_2,以及其他格式的上行调度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公共DCI,该公共DCI可以用于指示多个服务小区或者多个载波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上行路损值。
可选的,第一信息也可以承载在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控制元素(MAC control element,MAC CE)上。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承载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中。
S703,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发送功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第一上行传输。
示例性的,第一发送功率可以由目标功率值、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补偿因子、传输资源块的数量、调制编码方式和闭环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其中,路径损耗值为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
例如,第一发送功率可以符合如下公式,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发送功率可以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2613752800000111
PLb,f,c(qd)为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
PO_PUSCH,b,f,c(j)和αb,f,c(j)为开环功控控制参数,PO_PUSCH,b,f,c(j)为目标功率值,为路径损耗补偿因子,其中αb,f,c(j)的取值为(0,1],j∈{0,1,...,J-1},当第一网络设备配置了多个指示PO_PUSCH,b,f,c(j)和αb,f,c(j)取值的参数集合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上行传输的传输模式(例如初始接入传输,基于配置授权的数据传输,基于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数据调度传输,基于RRC的数据调度传输等)确定第一上行传输采用的参数集合编号j,从而确定PO_PUSCH,b,f,c(j)和αb,f,c(j)取值,一个参数集合内的参数包括该集合的ID,PO_PUSCH,b,f,c(j)和αb,f,c(j)取值。当第一网络设备配置了多个参数集合且调度PUSCH的DCI中包括SRI字段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SRI指示信息和多个参数集合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实际发送第一上行传输采用的参数集合,该映射关系也可以是RRC配置的。
Figure BDA0002613752800000112
是传输资源块的数量,即第一网络设备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c的载波f的上行激活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上的发送时机i上第一上行传输占用的RB数量。
μ是路径损耗补偿因子,μ为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ize,SCS)配置对应的值,μ与Δf=2μ·15[kHz]时SCS配置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μ SCS
0 15
1 30
2 60
3 120
4 240
ΔTF,b,f,c(i)由调制编码方式确定,ΔTF,b,f,c(i)根据第一上行传输承载的信息类型(例如承载UL-共享信道(shared channel,SCH)数据信息,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 information,CSI)等)、占用的物理资源位置、数量等因素确定。
fb,f,c(i,l)是闭环功率控制参数,即第一网络设备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c的载波f的上行激活部分带宽b上的传输时机i上的第一上行传输功率控制调整状态,该信息可以是由第一网络设备下发DCI信令通知终端设备的,可以使得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当前传输的信道状态、调度情况实时调整上行传输发送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发送第一上行传输之后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根据步骤S702中接收到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例如,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之后,可以根据路径损耗值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四上行传输的第二发送功率,并采用第二发送功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第四上行传输,其中,路径损耗值的接收时刻与第四上行传输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预设阈值。或者,第四上行传输的发送时刻与第四上行传输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预设阈值。其中,预设域值可以是预定义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事先约定好的;或者,预设值可以是高层参数配置的;或者,预设值可以是MAC CE激活的;或者预设值可以是下行控制信息DCI指示的。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发送第一上行传输之后可以切换到第二上行载波进行上行传输,当终端设备由第二上行载波重新切换到第一上行载波后,可以根据步骤S702中接收到第一信息确定重新切换到第一上行载波后第一个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如图8所示。
例如,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第一上行传输之后,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上行传输。第一上行传输为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发送上行传输之前,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的最后一个上行传输。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上行传输之前,终端设备可以保存第一信息。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上行传输之后,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上行传输,其中,该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下面结合图6所示的场景进行说明,其中,图6所示的站点B为第一网络设备,站点A为第二网络设备,站点B的SUL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站点A的NUL#1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
示例一:以第二上行传输为PRACH为例,如图9所示,功率控制过程可以如下:
S901,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发送PRACH,PRACH的发送功率可以由站点B配置的。
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获取PRACH发送功率的配置信息,根据该配置信息在SUL载波上发送PRACH。
可选地,PRACH可以是UE在SUL载波上发往站点B的第一个上行传输。
S902,站点B收到PRACH之后,获取PRACH的接收功率。
S903,站点B根据PRACH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计算出SUL载波的路径损耗值PL#1。或者,站点B根据PRACH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确定功率偏移值delta#1。
S904,站点B向站点A发送PL#1或者delta#1。
S905,站点A通过下行载波NDL#1将PL#1或者delta#1发送给UE。
可选的,PL#1或者delta#1可以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其中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UE专用DCI,如上行调度信令,包括:DCI格式0_1,0_2,以及其他格式的上行调度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公共DCI,该公共DCI可以用于指示多个服务小区或者多个载波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上行路损值。
可选的,PL#1或者delta#1也可以承载在MAC CE上。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承载在RRC信令中。
S906,终端设备根据PL#1或者delta#1确定SUL载波上的第一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
第一上行传输可以为PRACH、SRS、PUCCH、用于传输数据或者msg3的PUSCH等等。
S907,终端设备以该发送功率在定SUL载波上发送第一上行传输。
示例二:以第二上行传输为SRS为例,如图10所示,功率控制过程可以如下:
S1001,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发送SRS。
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获取SRS发送功率的配置信息,根据该配置信息在SUL载波上发送SRS。
可选地,SRS可以是UE在SUL载波上发往站点B的第一个上行传输。
示例性的,SRS可以为宽带SRS。宽带SRS频域上占用的RB数比较多,传输功率较高。
S1002,站点B收到SRS之后,获取SRS的接收功率。
S1003,站点B根据SRS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计算出SUL载波的路径损耗值PL#1。或者,站点B根据SRS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确定功率偏移值delta#1。
其中,SRS的发送功率可以是站点B配置的,或者,SRS的发送功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向站点B上报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发送SRS,并在SUL载波上发送SRS的发送功率信息。
S1004,站点B向站点A发送PL#1或者delta#1。
S1005,站点A通过下行载波NDL#1将PL#1或者delta#1发送给UE。
可选的,PL#1或者delta#1可以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其中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UE专用DCI,如上行调度信令,包括:DCI格式0_1,0_2,以及其他格式的上行调度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公共DCI,该公共DCI可以用于指示多个服务小区或者多个载波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上行路损值。
可选的,PL#1或者delta#1也可以承载在MAC CE上。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承载在RRC信令中。
S1006,终端设备根据PL#1或者delta#1确定SUL载波上的第一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
第一上行传输可以为PRACH、SRS、PUCCH、用于传输数据或者msg3的PUSCH等等。
S1007,终端设备以该发送功率在定SUL载波上发送第一上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上行路径损耗值或者上行功率偏移值,并通知给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网络设备通知的路径损耗值或者功率偏移值确定其他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对于没有对应下行载波的上行载波,能够获得上行发送功率。
当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异站址部署的NUL载波和SUL载波场景中时,可以减少UL切换失败导致的UL业务中断,并且可以降低部署SUL站址数量,降低UL传输时延,改善上行容量,并且可以更好地支持移动性。
实施例二:参见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1101,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可以为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第一信息也可以为功率偏移值,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五上行传输的功率余量。
示例性的,第一上行载波可以是第二上行载波的SUL载波,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部署第一上行载波的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部署第二上行载波的网络设备。例如,以图6所示,第一上行载波可以为SUL载波,第二上行载波可以为NUL#1载波,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站点B,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站点A。
其中,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可以为同一服务小区。或者,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可以由SIB1配置。
第五上行传输可以但不限于为:PRACH、SRS、PUCCH、用于传输数据或者消息3(msg3)的PUSCH。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六上行传输。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六上行传输确定第一信息。
示例性的,第六上行传输可以但不限于为:PRACH,msg3,PUSCH或者SRS。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接收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确定第一信息时,可以根据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和测量值确定第一信息。其中,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发送的;或者,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预配置的。例如,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也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预配置的。又例如,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也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预配置的,并由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
其中,第六上行传输的测量值可以根据RSRP、RSSI、RSRQ或SINR确定。
其中,RSRP为小区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带宽内功率的线性值(每个RE上的功率),用于反映当前信道的路径损耗强度。
RSSI为UE探测带宽内一个OFDM符号所有RE上的总接收功率,包括服务小区和非服务小区信号、相邻信道干扰,系统内部热噪声等,用于反应当前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和干扰程度。
RSRQ=M*RSRP/RSSI,其中M为RSSI测量带宽内的RB数,即为系统带宽内的RB总数,用户反映和指示当前信道质量的信噪比和干扰水平。
SINR为UE探测带宽内的参考信号功率与干扰噪声功率的比值,用于反应当前信道的链路质量。
举例说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第六上行传输的功率RSRP相减得到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PL#1或者功率偏移值delta#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实施上行切换。例如,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六上行传输之前,可以发送第七上行传输,第七上行传输是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其中,第七上行传输可以是第六上行传输的前一个上行传输,第六上行传输可以是终端设备上行切换后的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个上行传输。
S1102,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获得该第一信息。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二网络设备通过下行载波向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例如,以图6所示的通信系统,站点B可以向站点A发送第一信息,站点A通过下行载波NDL#1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可选的,第一信息可以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其中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UE专用DCI,如上行调度信令,包括:DCI格式0_1,0_2,以及其他格式的上行调度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公共DCI,该公共DCI可以用于指示多个服务小区或者多个载波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上行路损值。
可选的,第一信息也可以承载在MAC CE上。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承载在RRC信令中。
S1103,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功率余量。
示例性的,功率余量由最大传输功率值、目标功率值、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补偿因子、传输资源块的数量、调制编码方式和闭环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其中,路径损耗值为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
例如,功率余量可以符合如下公式,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功率余量可以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2613752800000151
其中,PLb,f,c(qd)为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PO_PUSCH,b,f,c(j)、αb,f,c(j)、
Figure BDA0002613752800000152
μ、ΔTF,b,f,c(i)、fb,f,c(i,l)具体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一中PO_PUSCH,b,f,c(j)、αb,f,c(j)、
Figure BDA0002613752800000153
μ、ΔTF,b,f,c(i)、fb,f,c(i,l)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又例如,功率余量也可以符合如下公式,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功率余量可以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2613752800000154
其中,PLb,f,c(qd)为第二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delta#1为终端设备接收的功率偏移值。PO_PUSCH,b,f,c(j)、αb,f,c(j)、
Figure BDA0002613752800000155
μ、ΔTF,b,f,c(i)、fb,f,c(i,l)具体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一中PO_PUSCH,b,f,c(j)、αb,f,c(j)、
Figure BDA0002613752800000156
μ、ΔTF,b,f,c(i)、fb,f,c(i,l)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下面结合图6所示的场景进行说明,其中,图6所示的站点B为第一网络设备,站点A为第二网络设备,站点B的SUL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站点A的NUL#1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
示例三:以第二上行传输为PRACH为例,功率控制过程可以如下:
A1,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发送PRACH,PRACH的发送功率可以由站点B配置的。
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PRACH发送功率的配置信息,根据该配置信息在SUL载波上发送PRACH。
可选地,PRACH可以是UE在SUL载波上发往站点B的第一个上行传输。
A2,站点B收到PRACH之后,获取PRACH的接收功率。
A3,站点B根据PRACH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计算出SUL载波的路径损耗值PL#1。或者,站点B根据PRACH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确定功率偏移值delta#1。
A4,站点B向站点A发送PL#1或者delta#1。
A5,站点A通过下行载波NDL#1将PL#1或者delta#1发送给UE。
可选的,PL#1或者delta#1可以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其中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UE专用DCI,如上行调度信令,包括:DCI格式0_1,0_2,以及其他格式的上行调度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公共DCI,该公共DCI可以用于指示多个服务小区或者多个载波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上行路损值。
可选的,PL#1或者delta#1也可以承载在MAC CE上。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承载在RRC信令中。
A6,终端设备根据PL#1或者delta#1确定SUL载波上的第五上行传输的功率余量。
A7,终端设备向站点B发送该功率余量。
示例四:以第二上行传输为SRS为例,功率控制过程可以如下:
B1,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发送SRS。
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SRS发送功率的配置信息,根据该配置信息在SUL载波上发送SRS。
可选地,SRS可以是UE在SUL载波上发往站点B的第一个上行传输。
示例性的,SRS可以为宽带SRS。宽带SRS频域上占用的RB数比较多,传输功率较高。
B2,站点B收到SRS之后,获取SRS的接收功率。
B3,站点B根据SRS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计算出SUL载波的路径损耗值PL#1。或者,站点B根据SRS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确定功率偏移值delta#1。
其中,SRS的发送功率可以是站点B配置的,或者,SRS的发送功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向站点B上报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发送SRS,并在SUL载波上发送SRS的发送功率信息。
B4,站点B向站点A发送PL#1或者delta#1。
B5,站点A通过下行载波NDL#1将PL#1或者delta#1发送给UE。
可选的,PL#1或者delta#1可以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其中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UE专用DCI,如上行调度信令,包括:DCI格式0_1,0_2,以及其他格式的上行调度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公共DCI,该公共DCI可以用于指示多个服务小区或者多个载波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上行路损值。
可选的,PL#1或者delta#1也可以承载在MAC CE上。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承载在RRC信令中。
B6,终端设备根据PL#1或者delta#1确定SUL载波上的第五上行传输的功率余量。
B7,终端设备向站点B发送该功率余量。
本申请实施例二中,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上行路径损耗值或者上行功率偏移值,并通知给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网络设备通知的路径损耗值或者功率偏移值确定功率余量,对于没有对应下行载波的上行载波,能够获得功率余量。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的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的结构可以如图12所示,包括收发单元1201和处理单元1202。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具体可以用于实现图如7~图10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本身,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其中,收发单元1201,用于收发信息;处理单元1202,用于获得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值用于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一上行传输的第一发送功率;以及,采用第一发送功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通过收发单元1201发送第一上行传输。
示例性的,第一发送功率由目标功率值、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补偿因子、传输资源块的数量、调制编码方式和闭环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其中,路径损耗值为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
可选的,收发单元1201,还用于: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路径损耗值与第二上行传输相关。
可选的,收发单元1201,还用于:发送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路径损耗值与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相关。
示例性的,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SUL载波。
示例性的,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为同一服务小区;或者,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由SIB1配置。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在通过收发单元1201接收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之后,根据路径损耗值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四上行传输的第二发送功率;采用第二发送功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通过收发单元1201发送第四上行传输,其中,路径损耗值的接收时刻与第四上行传输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预设阈值。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具体可以用于实现图如11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本身,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其中,收发单元1201,用于收发信息;处理单元1202,用于获得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值用于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五上行传输的功率余量;以及,通过收发单元1201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功率余量。
示例性的,功率余量由最大传输功率值、目标功率值、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补偿因子、传输资源块的数量、调制编码方式和闭环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其中,路径损耗值为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
可选的,收发单元1201,还用于: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六上行传输,路径损耗值与第二上行传输相关。
可选的,收发单元1201,还用于:发送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路径损耗值与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相关。
示例性的,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SUL载波。
示例性的,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为同一服务小区;或者,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由SIB1配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具体可以用于实现图如7~图11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该装置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本身,也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其中,处理单元1202,用于确定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值用于确定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一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收发单元1201,用于发送路径损耗值。
可选的,收发单元1201,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的第二上行传输;处理单元1202,在确定路径损耗值时,具体用于: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确定路径损耗值。
可选的,收发单元1201,还用于:接收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处理单元1202,在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确定路径损耗值时,具体用于:对第二上行传输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和测量值确定路径损耗值。
示例性的,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SUL载波。
示例性的,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为同一服务小区;或者,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由SIB1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模块的功能或者实现可以进一步参考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通信装置可以如图13所示,该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者通信设备中的芯片,其中,通信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网络设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301,通信接口1302,存储器1303。其中,处理单元1202可以为处理器1301。收发单元1201可以为通信接口1302。
处理器1301,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为数字处理单元等等。通信接口1302可以是收发器、也可以为接口电路如收发电路等、也可以为收发芯片等等。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1303,用于存储处理器1301执行的程序。存储器1303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1303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处理器1301用于执行存储器1303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单元1202的动作,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通信接口1302具体用于执行上述收发单元1201的动作,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1302、处理器1301以及存储器1303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3中以存储器1303、处理器1301以及通信接口1302之间通过总线1304连接,总线在图13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程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9)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获得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所述路径损耗值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一上行传输的第一发送功率;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一发送功率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功率由目标功率值、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补偿因子、传输资源块的数量、调制编码方式和闭环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其中,所述路径损耗值为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所述路径损耗值与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相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所述路径损耗值与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相关。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辅助上行链路SUL载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为同一服务小区;
或者,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由系统消息块1SIB1配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路径损耗值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四上行传输的第二发送功率;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发送功率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所述第四上行传输,其中,所述路径损耗值的接收时刻与所述第四上行传输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预设阈值。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获得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所述路径损耗值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五上行传输的功率余量;
所述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功率余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余量由最大传输功率值、目标功率值、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补偿因子、传输资源块的数量、调制编码方式和闭环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其中,所述路径损耗值为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六上行传输,所述路径损耗值与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相关。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所述路径损耗值与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相关。
12.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辅助上行链路SUL载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为同一服务小区;
或者,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由系统消息块1SIB1配置。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所述路径损耗值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一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路径损耗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的第二上行传输;
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路径损耗值,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确定所述路径损耗值。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确定所述路径损耗值,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二上行传输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和所述测量值确定所述路径损耗值。
17.如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辅助上行链路SUL载波。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为同一服务小区;
或者,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由系统消息块1SIB1配置。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收发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获得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所述路径损耗值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一上行传输的第一发送功率;
以及,采用所述第一发送功率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传输。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功率由目标功率值、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补偿因子、传输资源块的数量、调制编码方式和闭环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其中,所述路径损耗值为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所述路径损耗值与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相关。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发送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所述路径损耗值与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相关。
23.如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辅助上行链路SUL载波。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为同一服务小区;
或者,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由系统消息块1SIB1配置。
25.如权利要求19至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通过所述收发单元接收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之后,根据所述路径损耗值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四上行传输的第二发送功率;
采用所述第二发送功率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发送所述第四上行传输,其中,所述路径损耗值的接收时刻与所述第四上行传输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预设阈值。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收发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获得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所述路径损耗值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五上行传输的功率余量;
以及,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功率余量。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余量由最大传输功率值、目标功率值、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补偿因子、传输资源块的数量、调制编码方式和闭环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其中,所述路径损耗值为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六上行传输,所述路径损耗值与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相关。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发送所述第六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所述路径损耗值与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相关。
30.如权利要求26-2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辅助上行链路SUL载波。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为同一服务小区;
或者,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由系统消息块1SIB1配置。
3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上行载波的路径损耗值,所述路径损耗值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一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路径损耗值。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的第二上行传输;
所述处理单元,在确定路径损耗值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确定所述路径损耗值。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在根据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确定所述路径损耗值时,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二上行传输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
根据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功率信息和所述测量值确定所述路径损耗值。
35.如权利要求32至3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辅助上行链路SUL载波。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所在的服务小区为同一服务小区;
或者,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由系统消息块1SIB1配置。
37.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8至13任一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18任一所述的方法。
38.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与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耦合,使得所述芯片在运行时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3任一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4至18任一所述的方法。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63590.9A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0716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3590.9A CN114071680A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1/106946 WO2022022306A1 (zh) 2020-07-31 2021-07-16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21850082.5A EP4185022A4 (en) 2020-07-31 2021-07-16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8/161,224 US20230171704A1 (en) 2020-07-31 2023-01-30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3590.9A CN114071680A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1680A true CN114071680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037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3590.9A Pending CN114071680A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1704A1 (zh)
EP (1) EP4185022A4 (zh)
CN (1) CN114071680A (zh)
WO (1) WO20220223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99710B2 (en) * 2020-12-10 2023-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ignaling a source of dominant noise at a user equipm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1063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上行信号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设备
CN110035485A (zh) * 2018-01-11 2019-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337140A (zh) * 2019-05-31 2019-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858801A (zh) * 2018-08-24 2020-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接收和发送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2887B1 (ja) * 2010-04-30 2011-11-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WO2018062957A1 (ko) * 2016-09-29 2018-04-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Rrc 비활성화 또는 활성화 상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3648522A4 (en) * 2017-06-22 2021-01-20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SS
KR102305906B1 (ko) * 2017-08-10 2021-09-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1063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上行信号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设备
CN110035485A (zh) * 2018-01-11 2019-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858801A (zh) * 2018-08-24 2020-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接收和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0337140A (zh) * 2019-05-31 2019-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2306A1 (zh) 2022-02-03
EP4185022A1 (en) 2023-05-24
US20230171704A1 (en) 2023-06-01
EP4185022A4 (en) 2024-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5575B (zh)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0972156B (zh)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装置、芯片及存储介质
CN114142904B (zh) 用于移动性的同步信号传输
US10932200B2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user equipment-to-user equipment cross interference
US20170273015A1 (en) Cell and mobile terminal discovery method
WO2016106604A1 (zh)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74400A (zh)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3261320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200109354A (ko) Msg3 송신을 위한 시간 자원 할당 시그널링 메커니즘
TW202011766A (zh) 針對回載鏈路的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rach)配置週期延長
US1106449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US20210266841A1 (en) User equipment involved in power saving
CN112889303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U2014303807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2438060B (zh) 用于远程干扰管理的参考信号
KR20190016548A (ko)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과 관련 장치 및 시스템
KR20220003576A (ko) 참조 신호 생성 방법, 참조 신호 검출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WO2021062689A1 (zh) 一种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EP41850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power
US2023017170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644349B (zh) 波束管理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3993142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385865B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23547897A (ja) 伝送パラメータ管理方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232455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ynamic adaption of spatial ele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