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0462A - 重复传输的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重复传输的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0462A
CN114070462A CN202110170410.0A CN202110170410A CN114070462A CN 114070462 A CN114070462 A CN 114070462A CN 202110170410 A CN202110170410 A CN 202110170410A CN 114070462 A CN114070462 A CN 114070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bit sequence
bit
time domain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04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雅威
郭志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EP218513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184826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09940 priority patent/WO202202273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0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0462A/zh
Priority to US18/161,524 priority patent/US20230171047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5Formatting wit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为第一传输的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为第二传输的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所述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第二传输为所述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在本申请中,通过第一比特序列起点位置的选择,可以保证多次重复传输的合并译码的性能,避免因为传输码率过高导致部分信息比特和/或校验比特无法被发送而影响性能。

Description

重复传输的方法、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7月3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0761996.3、申请名称为“重复传输的方法、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重复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和基站(base station,或gNode B,gNB)之间交互的信息通过物理信道进行承载。因此,可以通过重复传输数据进行合并检测,提升信道估计性能,提升数据解调性能。对于一些深覆盖场景,如小区边沿,或者地下室等,无线信号传播的路径损耗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覆盖增强手段,这对于上行传输尤为重要,因为UE的发送功率往往较低,例如为23dBm,远低于gNB的发送功率(例如,一个带宽为20MHz的gNB,其典型发送功率为46dBm)。一种增强覆盖性能的方法是重复发送数据,例如,UE重复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数据,而gNB对重复发送的数据进行合并检测,可以提升信道估计性能,提升数据解调性能,从而提升小区覆盖能力。
然而,在一些场景下,如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中,考虑到跨时隙边界或上行、下行数据切换时会导致重复传输被切断,会导致实际的传输码率过高,从而造成信息比特无法完整传输的情况,此外,由于重复传输被切断后,实际传输中会进行两次独立的信道估计,因为一次独立信道估计时采用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DMRS)较少,可能估计的信道不准确。同时,当待传输块的比特太小时,会导致信道编码的增益较小,降低当前重复传输的译码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重复传输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PUSCH的重复传输的接收译码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为第一传输的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为第二传输的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所述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第二传输为所述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
一种设计中,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为两次在时间上相邻的传输,并且,第二传输在时间上先于第一传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的选择,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可以解决现有系统中因实际传输码率过高并且重复传输会从编码后的比特序列的预定义位置选择,可能出现编码后比特序列中的部分信息比特和/或校验比特无法被发送而导致译码失败的问题,上述技术方案能尽可能地减小信息比特和校验比特丢失的概率,有效保证重复传输的接收译码性能。
应理解,该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为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的每次重复传输占用的时域单元的数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确定该第一比特序列与该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其中,该参数包括:功率,预编码和天线端口。
基于上述方案,可以基于两次重复传输的所有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时域单元,一起做信道估计,相比于每次重复传输中利用当前重复传输的DMRS时域单元进行信道估计,可以利用更多的DMRS时域单元来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传输的数据解调和译码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或,当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的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的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为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和所述第一比值的乘积,所述初始码率为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码率,所述第一比值为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
应理解,当时域单元包括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时,此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承载比特序列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总和;当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此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承载比特序列的时域单元的数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传输的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二传输的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为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与第二比值的乘积,所述初始码率为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码率,所述第二比值为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
应理解,当时域单元包括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时,此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承载比特序列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总和;当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此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承载比特序列的时域单元的数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该DCI包括该指示信息。其中,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通过DCI中的信息指示按照该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的形式进行重复传输。该信息可以是新增的字段,也可以是现有字段的冗余状态取值,例如调制与编码策略指示的状态值29-31(保留位)。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该RRC信令包括该指示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该第一比特序列为第一传输的比特序列,该第二比特序列为第二传输的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所述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第二传输为所述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接收和/或发送该第一比特序列。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可以解决重复传输的实际码率过高并且重复传输会从预定义的位置从编码后比特序列中选择传输的比特,导致可能出现部分信息比特和/或校验比特无法被发送而译码失败的问题。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确定该第一比特序列与该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其中,该参数包括:功率,预编码和天线端口。
基于上述方案,可以基于两次重复传输的所有DMRS时域单元,一起做信道估计,相比于每次重复传输中利用当前重复传输的DMRS时域单元进行信道估计,可以利用更多的DMRS时域单元来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传输的数据解调和译码的可靠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其中,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包括: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DCI,该DCI包括该指示信息。其中,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通过DCI中的信息指示按照该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的形式进行重复传输。该信息可以是新增的字段,也可以是现有字段的冗余状态取值,例如调制与编码策略指示的状态值29-31(保留位)。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RRC信令,该RRC信令包括该指示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该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中的每个待编码块为用于重复传输的一个时间单元的时域单元传输的待编码块;对该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获得比特序列;接收和/或发送该比特序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合并为一个更大的待编码块,统一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通过对合并之后的更大的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相比原有对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独立信道编码,能够获得较好的信道编码增益。确定该合并后待编码块的传输码率,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在原有的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内进行重复传输,能通过获得的信道编码增益提升重复传输的译码和解调性能。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该第二待编码块的比特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对该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在多个时间单元上进行重复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条件为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最大比特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条件为该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的比特数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比特序列为该第一待编码块通过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获得的比特序列。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第一DCI,该第一DCI包括该第一指示信息。其中,通过DCI中的1bit信息指示该第一比特序列为该第一待编码块通过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获得的比特序列。该1bit可以是新增的字段,也可以是现有字段的冗余状态取值,例如调制与编码策略指示的状态值29-31(保留位)。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第一RRC信令,该第一RRC信令包括该第一指示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该第一比特序列为第一传输的比特序列,该第二比特序列为第二传输的比特序列,其中,该第一传输与该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该第二传输为该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和/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传输的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的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为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和所述第一比值的乘积,所述初始码率为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码率,所述第一比值为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
应理解,当时域单元包括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时,此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承载比特序列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总和;当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此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承载比特序列的时域单元的数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三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传输的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二传输的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为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与第二比值的乘积,所述初始码率为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码率,所述第二比值为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
应理解,当时域单元包括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时,此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承载比特序列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总和;当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此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承载比特序列的时域单元的数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第二DCI,该第二DCI包括该第二指示信息。其中,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和/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通过第二DCI中的1bit信息指示按照该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的形式进行重复传输。该1bit信息可以是新增的字段,也可以是现有字段的冗余状态取值,例如调制与编码策略指示的状态值29-31(保留位)。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第二RRC信令,该第二RRC信令包括该第二指示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多个时间单元上接收和/或发送的序列为该第一待编码块在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之后的序列,其中,该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该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中的一个待编码块中的每个待编码块为用于重复传输的一个时间单元的时域单元传输的待编码块;接收和/或发送该序列;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对该序列进行信道译码。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多个时间单元上接收和/或发送该第一待编码块在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之后的序列,其中,该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该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中的一个待编码块中的每个待编码块为用于重复传输的一个时域单元传输的待编码块,对该第一比特序列进行统一信道译码,能够改善系统的传输能力。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第一DCI,该第一DCI包括该第一指示信息。其中,通过DCI中的1bit信息指示该第一比特序列为该第一待编码块通过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获得的比特序列。该1bit可以是新增的字段,也可以是现有字段的冗余状态取值,例如调制与编码策略指示的状态值29-31(保留位)。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第一RRC信令,该第一RRC信令包括该第一指示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为第一传输的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为第二传输的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所述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第二传输为所述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在多个时间单元上接收和/或发送该第一待编码块在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之后的序列。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第二DCI,该第二DCI包括该第二指示信息。其中,通过DCI中的1bit信息指示按照该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的形式进行重复传输。该1bit可以是新增的字段,也可以是现有字段的冗余状态取值,例如调制与编码策略指示的状态值29-31(保留位)。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第二RRC信令,该第二RRC信令包括该第二指示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该参数包括:功率,预编码和天线端口。其中,该第一比特序列为第一传输的比特序列,该第二比特序列为第二传输的比特序列,所述第一传输的比特序列与所述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第二传输为所述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接收和/或发送该第一比特序列。
基于上述方案,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该参数包括:功率,预编码和天线端口,可以基于两次重复传输的所有DMRS时域单元,一起做信道估计,相比于每次重复传输中利用当前重复传输的DMRS时域单元进行信道估计,可以利用更多的DMRS时域单元来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传输的数据解调和译码的可靠性。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确定该第一比特序列与该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或,当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时,确定该第一比特序列与该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四预设条件为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传输的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的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为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和所述第一比值的乘积,所述初始码率为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码率,所述第一比值为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
应理解,当时域单元包括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时,此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承载比特序列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总和;当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此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承载比特序列的时域单元的数目。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五预设条件为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传输的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二传输的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为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与第二比值的乘积,所述初始码率为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码率,所述第二比值为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
应理解,当时域单元包括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时,此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承载比特序列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总和;当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占的时域单元,此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承载比特序列的时域单元的数目。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该参数包括:功率,预编码和天线端口。其中,该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该第一比特序列为第一传输的比特序列,该第二比特序列为第二传输的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的比特序列与所述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第二传输为所述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接收和/或发送该第一比特序列。
基于上述方案,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该参数包括:功率,预编码和天线端口,可以基于两次重复传输的所有DMRS时域单元,一起做信道估计,相比于每次重复传输中利用当前重复传输的DMRS时域单元进行信道估计,可以利用更多的DMRS时域单元来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传输的数据解调和译码的可靠性。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数据传输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具体地,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模块。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可选地,该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该通信接口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息。该信息包括指令和数据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为网络设备。当该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为网络设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为芯片或芯片系统。当该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为芯片或芯片系统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该处理器也可以体现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为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
可选地,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该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一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PUSCH重复发送的时域资源分配的一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PUSCH重复发送跨时隙边界的一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一种PUSCH重复发送跨时隙边界的RV循环的一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LDPC编码后的RV编号和起点选择的一示意图。
图6示出了一种PUSCH跨时隙边界的重复传输的一示意图。
图7示出了一种适用本申请的重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示出了一种适用本申请的确定重复传输比特序列起点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一种适用本申请的确定重复传输比特序列起点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一种适用本申请的重复传输的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1示出了一种适用本申请的待传输块合成后多个时隙重复传输的一示意图。
图12示出了一种适用本申请的重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3示出了一种适用本申请的重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4示出了一种适用本申请的重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5示出了一种适用本申请的重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6示出了一种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示意性框图。
图17示出了一种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示意性架构图。
图18示出了一种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19示出了一种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示意性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系统或NR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等。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另一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图1中的终端设备121和122;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例如图1中的网络设备111和网络设备112。图1中的终端设备121可以同时与终端设备122、网络设备121和网络设备112进行通信,网络设备121可以同时与终端设备121、终端设备122和网络设备112进行通信。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可配置多个天线,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可使用多天线技术通信。
应理解,图1仅是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
应理解,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简称AA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可以将CU划分为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首先对本申请中涉及的几个术语做简单介绍。
1、冗余版本
冗余版本:冗余版的设计用于实现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IR)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传输,即将编码器生成的冗余比特分成若干组,每个RV定义一个传输开始点,首次传送和各次HARQ重传分别使用不同的RV,以实现冗余比特的逐步积累,完成增量冗余HARQ操作。在LTE研究过程中,曾考虑过两种RV数量:4个和8个,经过讨论后确定采用4个RV。RV的定义与软缓存(Soft Buffer)的大小有关,选择发送端循环缓存和接收端软缓存二者中较小者,将4个RV均匀分布在这个范围内。
2、低密度校验码
低密度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oding,LDPC),它是一类具有稀疏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码,不仅有逼近Shannon限的良好性能,而且译码复杂度较低,结构灵活。
LDPC码的译码算法包括以下三大类:硬判决译码,软判决译码和混合译码。
(1)硬判决译码将接收的实数序列先通过解调器进行解调,再进行硬判决,得到硬判决0,1序列,最后将得到的硬判决序列输送到硬判决译码器进行译码。这种方式的计算复杂度固然很低,但是硬判决操作会损失掉大部分的信道信息,导致信道信息利用率很低,硬判决译码的信道信息利用率和译码复杂度是三大类译码中最低的。常见的硬判决译码算法有比特翻转(bit-flipping,BF)算法、一步大数逻辑(one-step majority-logic,OSMLG)译码算法。
(2)软判决译码可以看成是无穷比特量化译码,它充分利用接收的信道信息(软信息),信道信息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软判决译码利用的信道信息不仅包括信道信息的符号,也包括信道信息的幅度值。信道信息的充分利用,极大地提高了译码性能,使得译码可以迭代进行,充分挖掘接收的信道信息,最终获得出色的误码性能。软判决译码的信道信息利用率和译码复杂度是三大类译码中最高的。最常用的软判决译码算法是和积译码算法,又称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算法。
(3)与上述的硬判决译码和软判决译码相比,混合译码结合了软判决译码和硬判决译码的特点,是一类基于可靠度的译码算法,它在硬判决译码的基础上,利用部分信道信息进行可靠度的计算。常用的混合译码算法有、加权比特翻转(weighted BF,WBF)算法、加权OSMLG(weighted OSMLG,WMLG)译码算法。
3、传输块
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一个传输块就是包含MAC PDU的一个数据块,这个数据块会在一个TTI上传输,也是HARQ重传的单位。LTE规定:对于每个终端一个TTI最多可以发送两个传输块。这个是针对某个UE,而对于eNodeB,每个TTI调度的传输块就不止两个,因为可以同时调度多个UE。TB是MAC的概念。
4、时隙
时隙(slot):在NR中,时隙为时间的最小调度单元。一种时隙的格式为包含14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的CP为正常CP(normal CP);一种时隙的格式为包含12个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的CP为扩展CP(extended CP);一种时隙的格式为包含7个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的CP为正常CP。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可以全用于上行传输;可以全用于下行传输;也可以一部分用于下行传输,一部分用于上行传输,一部分预留不进行传输。应理解,以上举例仅为示例性说明,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出于系统前向兼容性考虑,时隙格式不限于以上示例。
5、时频资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或信息可以通过时频资源来承载,其中,该时频资源可以包括时域上的资源和频域上的资源。其中,在时域上,时频资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时域单元(或者,也可以称为时间单位),在频域上,时频资源可以包括频域单元。
其中,一个时域单元(也可称为时间单元)可以是一个符号或者几个符号,或者一个迷你时隙(mini-slot),或者一个时隙(slot),或者一个子帧(subframe),其中,一个子帧在时域上的持续时间可以是1毫秒(ms),一个时隙由7个或者14个符号组成,一个迷你时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例如,2个符号或7个符号或者14个符号,或者小于等于14个符号的任意数目符号)。列举的上述时域单元大小仅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的方案,不应理解对本申请的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时域单元大小可以为其它值,本申请不做限定。
一个频域单元可以是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或者一个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或者一个预定义的子带(subband)。
6、解调参考信号
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用于上下行数据解调。
在无线通信系统,如NR通信系统中,UE和gNB之间交互的信息通过物理信道进行承载。其中,UE发送的数据,也即上行数据,通常通过PUSCH承载;UE发送的控制信息,即:上行控制信息,通常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承载。此外,UE还可以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gNB通过接收UE的SRS,可以估计UE在不同频率上的信道质量。
例如,对上行SRS,当前NR协议支持{1,2,4}不同次数的重复传输;针对PUSCH传输,当前NR协议支持{1,2,4,8}不同次数的重复传输。当前,对SRS和PUSCH的重复传输次数,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进行配置。例如,PUSCH通过RRC的“ConfiguredGrantConfig::RepK={n1,n2,n4,n8}”字段进行配置,SRS通过RRC的“SRS-Resource::RepetitionFactor={n1,n2,n4}”字段进行配置。当UE收到上述RRC信令配置后,进行相应的重复次数的传输。
通常,RRC还包含了连接管理、无线承载控制和连接移动性等诸多过程,RRC信令从高层传达给终端需要经历较长时间(例如,百毫秒),因此无法灵活动态的适配传输信道的变化。因此,在后续NR讨论中,在38.214协议中针对PUSCH引入了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来动态指示PUSCH的重复传输次数,来灵活的匹配当前PUSCH传输的信道质量。具体的,通过DCI中的时域资源分配(Time Domain ResourceAllocation,TDRA)表格的索引来确定重复传输的次数。如下,以PUSCH传输为例,说明本申请技术方案,但本申请技术方案也适用于下行的重复传输。
当终端设备被调度为发送传输块而没有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或者终端设备被调度为通过DCI在PUSCH上发送传输块和CSI报告时,DCI的时域资源分配字段值m提供行索引m+1到分配的表。索引行定义时隙偏移量K2,起始和长度指示符SLIV,或直接定义起始符号S和分配长度L,以及要在PUSCH传输中应用的PUSCH映射类型。具体地,通过DCI中的TDRA表格的索引来确定重复传输的次数。因此,当前PUSCH的重复传输次数可以通过DCI指示来确定PUSCH的重复传输次数。
因此,当前PUSCH的重复传输次数可以通过DCI指示(动态调度以及Type2 PUSCH的免授权调度)或者RRC消息的RepK(Type1的免授权调度)来确定PUSCH的重复传输次数。
在R15中,不允许一个PUSCH的传输跨过时隙边界,因此,为了避免跨时隙边界的传输PUSCH,UE可以在连续的可用时隙中通过UL grant或者RRC信令配置PUSCH的重复传输,称为PUSCH repetition typeA,其中,PUSCH在各个时隙的重复传输的时域资源相同(预留)。
图2为一种PUSCH重复发送的时域资源分配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通常情况下,基站每次传输调度的时域资源不会大于或者等于14个时域单元,基站每次都按相同的时域资源分配,所以,时域资源所占用的时域位置是相同的。同时,一次传输调度的时域资源占用一个时隙,在避免出现被时隙边界切割的同时,会造成传输资源断断续续的现象。
在Rel-16协议新增PUSCH repetition typeB,对于PUSCH repetition typeB,DCI中的TDRA字段或type1免授权调度中的TDRA参数指示第一个“nominal”重复的资源,剩余重复传输的时域资源基于第一个PUSCH的时域资源和UL/DL时隙配置计算出来的。如果“nominal”传输跨越了时隙边界或DL/UL切换点,则“nominal”传输在时隙边界或切换点处分裂为多个PUSCH重复,因此实际的重复次数可以大于指示值。
图3为一种PUSCH重复发送跨时隙边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如果一次传输的时域资源全部为UL(DL)资源且小于一个时隙大小,则不会发生跨边界传输的情况,实际重复次数(actual repetitions)等于预配置的重复次数(nominal repetitions)。如果一次传输的时域资源跨越了UL/DL切换点,则所述的一次传输资源会在切换点被切割为多个PUSCH重复,此时实际重复次数大于预配置重复次数。如果一次传输的时域资源跨越了时隙边界(slot boundary),则所述的一次传输资源会在时隙边界被切割为多个PUSCH重复,此时实际重复次数大于预配置的重复次数。
当前重复传输时会进行RV循环,即在多次重复传输时会按照配置的RV编号的循环顺序,从编码后比特序列的不同起点位置,选择出连续的待发送的比特序列,完成速率匹配并进行重复发送,尽可能传输不同的信息比特和校验比特,改善接收端的合并译码的增益。
图4为一种PUSCH重复发送跨时隙边界的RV循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一个RV循环中,第一次重复传输为Rep#1,重复传输的起始位置为RV0;第二次重复传输为Rep#2,重复传输的起始位置为RV2;第三次重复传输为Rep#3,重复传输的起始位置为RV3。通过尽可能的选择不同的起始位置,以此传输不同的信息比特和校验比特,提高接收端合并译码的增益。
图5为一种LDPC编码后的RV编号和起点选择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TBS)为一个完整的传输资源块大小,经过LDPC编码后,RV编号方式为RV0、RV1、RV2、RV3。
重复传输在跨时隙边界时可能会被切换,导致当前重复传输的实际可用时域单元的数目变少,而在传输块大小TBS依旧不变的情况,会导致实际传输的码率过高,降低当前重复传输的译码正确率。
图6为一种PUSCH跨时隙边界的重复传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前gNB配置了>2次的TypeB的PUSCH的重复传输,每次传输调度的时域资源为14个时域单元,第一次传输需要跨时隙边界,因此第一次传输被切断为两次重复传输,即第一次传输实际只占用4个时域单元资源,从LDPC编码后比特序列的RV0位置进行速率匹配和重复发送。而剩下的10个时域单元资源将进行第二次的重复传输,从LDPC编码后比特序列的RV2位置进行速率匹配和重复发送。存在两个问题:
(1)第一次传输:虽然预配置了14个时域单元资源,并以此计算TBS,但因为跨slot边界导致当前传输被切断为两次传输,因此在第一次实际传输时只占用了4个时域单元,导致实际传输码率很高,实际码率为gNB初始配置的码率的14/4倍,实际码率过高导致译码失败可能性极大,其中,实际传输码率为当跨slot边界导致当前传输被切断为两次传输时,实际的传输码率,gNB初始配置的码率为配置的调制阶数的码率;
(2)第二次传输:占用10个时域单元资源,并从LDPC编码后比特序列的RV2对应的位置进行比特选择。而原本不跨slot边界的一次传输中,当前第二次传输的比特序列应该和第一次传输的比特序列,在LDPC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即第二次传输的比特序列的起点在LDPC编码后比特序列的位置,应该沿着第一次传输的比特序列的末尾在LDPC编码后比特序列的位置。然而,在一次重复传输跨slot边界被切断之后,第二次传输从LDPC编码后比特序列中的RV2对应的位置进行比特选择,可能导致LDPC编码后比特序列中第一次传输的比特序列和第二次传输的比特序列中间的部分信息比特和或校验比特无法传输的情况,使得接收端的译码性能显著下降。
在无线通信中,对于一些深覆盖场景,如小区边沿,或者地下室等,无线信号传播的路径损耗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覆盖增强手段,这对于上行传输尤为重要,因为UE的发送功率往往较低,例如为23dBm,远低于gNB的发送功率(例如,一个带宽为20MHz的gNB,其典型发送功率为46dBm)。一种增强覆盖性能的方法是重复发送数据,例如,UE重复发送PUSCH数据,而gNB对重复发送的数据进行合并检测,可以提升信道估计性能,提升数据解调性能,从而提升小区覆盖能力。
如上所述,当前NR协议支持上行的重复传输,即通过UE重复的发送数据,gNB对重复发送的数据进行接收合并,提升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有效改善信道估计能力和解调性能,从而提升小区的覆盖能力。
介于上述问题,本申请通过gNB和UE之间协定一种重复传输时的RV的起点选择,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存在重复传输跨时隙边界导致实际码率过高而译码失败的问题。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时域单元,可以是时域符号、子帧、半帧,或帧等,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图7为一种适用本申请的重复传输的方法的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下文实施例,为区分且不失一般性,用第一设备表示网络设备,第二设备表示终端设备。
应理解,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还可能有其他形式,例如,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第一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此处不做限定。
S710,第一设备进行预设条件判断。
可选地,第一设备在初始配置时域资源的过程中,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起点以及长度等基本参数由第一设备进行配置,其中,该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第二传输为所述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也就是说,第二传输为第一传输在时间上相邻,且在时间上先于第一传输。第一传输和第二传输可以占用不同的时隙或者在一个时隙内不连续,例如,当在一个时隙中,传输跨越了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的切换点,会造成第一传输和第二传输在一个时隙内不连续,或者,当在不同时隙时,第一传输和第二传输被时隙边界间隔开。因此,第一设备可以在预设过程中计算出该时域单元是否存在占用至少两个时隙或者在一个时隙内不连续的情况。
具体地,第一设备在得知上述计算结果后,会进行条件判断,即: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一传输的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该第一传输的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为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和第一比值的乘积,该初始码率为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码率,该第一比值为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
例如,该预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14,第一传输的第一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为0.6,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10,假设第一预设阈值为0.7,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在的时域单元时,第一传输的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0.6*14/10=0.84大于0.7。此时,第一传输的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均包括一个DRMS时,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14,第一传输的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0.6*12/9=0.8大于0.7。此时,第一传输的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可选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例如,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12,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14,假设第二预设阈值为0.9,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在的时域单元时,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12/14=0.857143<0.9,此时,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当DMRS均占一个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时,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11/13=0.846154<0.9,此时,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可选地,第二传输的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该第二传输的该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为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和第二比值的乘积,其中,该初始码率为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发送的比特序列的码率,该第二比值为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
例如,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14,第二传输的第二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0.6,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4,假设第三预设阈值为1,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在的时域单元时,第二传输的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0.6*14/4=2.1>1。此时,第二传输的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当DMRS均占一个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时,第二传输的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0.6*13/3=2.6>1。此时,第二传输的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
可选地,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预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阈值。
例如,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2,该配置的用于一次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14,假设第四预设阈值为1/2,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在的时域单元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2/14=0.14286<1/2,此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小于第四预设阈值;当DMRS均占一个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1/12=0.083333<1/2,此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小于第四预设阈值。
可选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阈值。
例如,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4,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10,假设第五预设阈值为1/2,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在的时域单元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4/10=0.4<1/2。此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小于第五预设阈值;当DMRS均占一个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3/8=0.375<1/2。此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小于第五预设阈值。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第二预设阈值、第三预设阈值、第四预设阈值和第五预设阈值,可以是预先规定的,如协议定义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也可以是根据历史通信情况确定的经验值,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S720,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
可选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会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其中,所述参数包括:功率,预编码和天线端口。
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和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占用不同的时隙或者在一个时隙内不连续,会分以两次独立的重复传输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的相关参数配置是相互独立的,接收端会对两次传输的数据进行独立的信道估计,再分别对两次传输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译码。然而,由于数据被分为两次独立的传输,会导致当接收端对每次传输的数据进行信道估计时,采用的DMRS序列较少,造成信道估计不准确。因此,通过确定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可以在接收到两个比特序列之后,统一进行联合信道估计,以此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提升两次传输的数据解调和译码的准确性。由于,在实际实现的过程中,因为两次的数据传输是独立的,参数的不一致,依然会导致联合信道估计的失败。例如,当第二次传输的功率发生较大的变化,可能会在第二次传输过程中产生一个相对于第一次传输的随机相位,在估计的信道中耦合了这个随机相位,由于无法消除,导致估计的信道不准确;当发送天线端口不是同一个端口,通过DMRS估计出的信道也会不一致;此外,在数据传输中,两次传输的预编码也应相同,有助于接收端做联合信道估计。
通过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可以基于两次重复传输的所有DMRS时域单元,一起做信道估计,相比于每次重复传输中利用当前重复传输的DMRS时域单元进行信道估计,可以利用更多的DMRS时域单元来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传输的数据解调和译码的可靠性。
S730,发送指示信息。
可选地,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分别满足S710中的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时,第一设备可以通过发送指示信息,告知第二设备如何选择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的位置。例如,该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可以为重复传输时DCI中MCS索引取值为{29-31}。
示例地,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分别满足S710中的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时,第一设备会通过发送指示信息,告知第二设备如何选择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的位置。例如,第一设备会通过发送的RRC消息告知第二设备如何选择第一比特序列的起点位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指示信息也可以不包括指示第二设备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的信息,例如,当上述条件得以满足时,第一设备会根据S710中的计算结果确定如何选择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的位置,并且,此处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的过程与结果和第一设备保持一致。
S740,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示例地,第二设备在接收指示信息后,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其中,位置连续为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无缝连接,能够从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无缝后向的连续选择待发送的比特序列。图8为一种适用本申请的确定重复传输比特序列起点的一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于重复传输的连续时域资源在跨时隙边界时,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可以从LDPC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无缝后向的连续选择待发送的比特序列。
示例地,第二设备在接收指示信息后,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相同,其中,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RV编号为第二比特序列的RV相同的编号。图9为一种适用本申请的确定重复传输比特序列起点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于重复传输的连续时域资源在跨时隙边界时,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相同。
示例地,第二设备在接收指示信息后,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点位置也可以为第二比特序列的起始位置与末尾位置之间的任一位置。
示例地,第二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示例地,第二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相同,其中,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RV编号为第二比特序列的RV相同的编号。
示例地,第二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点位置也可以为第二比特序列的起始位置与末尾位置之间的任一位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设备接收的指示信息中,也可以不包括指示第二设备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例如,第二设备在初始也会进行如S710中的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判断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是否对应满足S710中的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当满足S710中的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时,第二设备会根据S710中的计算结果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并且,此处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的过程与结果和第一设备保持一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720与步骤S730、步骤S740的执行顺序并不唯一,例如,方法700的技术方案可以先执行步骤S720,再执行步骤S730与步骤S740;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730、步骤S740,再执行步骤S720;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730,再执行步骤S720、S740。在此,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750,进行多次上行传输。
重复传输在跨时隙边界或上行数据/下行数据切换点时可能会造成时域资源的不连续,导致当前重复传输的实际可用时域单元数目减少,而在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资源依旧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实际码率过高,降低当前重复传输的译码正确率。通过方法700的实施,可选地,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第二设备根据指示信息或者预定规则,重新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同时,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可以利用更多的DMRS时域单元来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降低传输的实际码率,即使存在跨时隙边界或上行数据/下行数据切换点的情况,多次重复传输时依然能够保证较好的合并译码的准确性。
图10为一种适用本申请的重复传输的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下文实施例,为区分且不失一般性,用第一设备表示网络设备,第二设备表示终端设备。
应理解,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还可能有其他形式,例如,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第一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此处不做限定。
S1010,进行预设条件判断。
关于预设条件判断,可以参考方法700中的S710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1020,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
关于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的说明,可以参考方法700中的S720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1030,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点位置。
示例地,第一设备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其中,位置连续为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无缝连接,能够从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无缝后向的连续选择待发送的比特序列。
示例地,第一设备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相同,其中,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RV编号为第二比特序列的RV相同的编号。
示例地,第一设备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点位置也可以为第二比特序列的起始位置与末尾位置之间的任一位置。
示例地,第一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示例地,第一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相同,其中,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RV编号为第二比特序列的RV相同的编号。
示例地,第一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点位置也可以为第二比特序列的起始位置与末尾位置之间的任一位置。
S1040,发送指示信息。
示例地,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分别对应满足S710中的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时,第一设备会通过发送指示信息,告知第二设备如何选择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的位置。例如,该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可以为重复传输时DCI中MCS索引取值为{29-31}。
示例地,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分别对应满足S710中的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时,第一设备会通过发送指示信息,告知第二设备如何选择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的位置。例如,第一设备会通过发送的RRC消息告知第二设备如何选择第一比特序列的起点位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指示信息也可以不包括指示第二设备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该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的信息,例如,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分别对应满足S710中的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时,第一设备会根据S710中的计算结果确定如何选择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的位置,并且,此处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的过程与结果和第一设备保持一致。
S1050,进行多次下行传输。
重复传输在跨时隙边界或上行数据/下行数据切换点时可能会造成时域资源的不连续,导致当前重复传输的实际可用时域单元数目减少,而在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资源依旧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实际码率过高,降低当前重复传输的译码正确率。通过方法1000的实施,可选地,第一设备根据计算结果或者预定规则,重新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同时,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发送参数相等,可以利用更多的DMRS时域单元来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降低传输的实际码率,即使存在跨时隙边界或上行数据/下行数据切换点的情况,多次重复传输时依然能够保证较好的合并译码的准确性。
图11为一种适用本申请的将多个待传输块合成一个更大的传输块之后进行信道编码并在多个时域单元进行重复传输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当时域单元为时隙时,将4个时隙的4个第二待编码块合成为一个第一待编码块,其中,4个第二待编码块的比特大小均为320比特,此时,第一待编码块的比特大小为1280比特,对该第一待编码块进行LDPC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即,对该4个第二待编码块进行统一LDPC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由此,会获得较好的信道编码增益,之后,在4个时隙内从该LDPC编码和速率匹配后获得的比特序列中进行比特选择和发送。例如:采用1/3的LDPC编码,则比特大小为1280比特的第一待编码块会被编码为3840比特。假定每次传输的码率是1/3,则在每个时隙都会从3840比特的第二待编码块经LDPC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比特序列中依据重复传输的RV0、RV2、RV3、RV1的顺序,且依据1/3的码率选择出1280比特的待编码块分别在一个单独的时隙中进行传输。
图12示出了一种适用本申请的重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下文实施例,为区分且不失一般性,用第一设备表示网络设备,第二设备表示终端设备。
应理解,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还可能有其他形式,例如,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第一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此处不做限定。
S1201,进行第一预设条件判断。
可选地,第一设备在初始配置时域资源的过程中,用于重复传输的待编码块由第一设备进行配置,其中,第一设备可以在预设过程中判断第二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最小比特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该第二待编码块中的每个待编码块为一次重复传输的一个时域单元传输的待编码块。
示例地,第一设备在得知该第二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最小比特数时,会进行条件判断:即:该第二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最小比特数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例如,该第二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最小比特数的大小为2比特,假设第一预设阈值为4,即2<4。此时,该第二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最小比特数的大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示例地,第一设备在得知该第二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最小比特数时,会进行条件判断:即:该第二待编码块中的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的比特数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例如,该第二待编码块中的两个待编码块的比特数之和为3比特,假设第二预设阈值为5,即3<5,此时,第二待编码块中的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的比特数之和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S1220,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当第一设备通过计算得知该第二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最小比特数的大小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第一设备会通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告知第二设备确定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例如,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DCI中,可以为重复传输时DCI中MCS索引取值为{29-31},或者DCI中新增一个1比特的字段为RetransRVstart,取值为1。
可选地,当第一设备通过计算得知该第二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最小比特数的大小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第一设备会通过发送的指示信息,告知第二设备确定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例如,第一设备会通过发送的RRC消息告知第二设备确定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
S1230,确定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
示例地,第二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后,确定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
示例地,将一次重复传输的4个时隙的4个第二待编码块确定为一个第一待编码块,其中,4个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均为360比特,第一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为4个待编码块中任一个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的4倍,即:第一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为360*4=1440比特。
示例地,将一次重复传输的4个时隙的4个第二待编码块确定为一个第一待编码块,其中,4个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为360比特、420比特、180比特和240比特,第一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为4个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的总和,即:第一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为360+420+180+240=1200比特。
示例地,将一次重复传输的4个时隙的4个第二待编码块确定为一个第一待编码块,其中,4个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为360比特、420比特、180比特和240比特,第一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为最小的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4倍,即:第一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为180*4=720比特。
示例地,将一次重复传输的4个时隙的4个第二待编码块确定为一个第一待编码块,其中,4个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为360比特、420比特、180比特和240比特,第一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为最大的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4倍,即:第一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为420*4=1680比特。
S1240,对所述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
示例地,第二设备将第一待编码块通过LDPC编码和速率匹配得到在多个时间单元上发送的序列。
例如,当对第二待编码块进行单独地信道编码与速率匹配时,若4个第二待编码块的比特数均为100比特,初始码率为1/2,通过1/3LDPC信道编码,将得到4个比特数为300比特的第二待编码块,分别按照1/2的码率进行速率匹配,最终分别选取200比特大小的编码后的比特序列在4个slot中进行传输;当对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时,第一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为任一个第二待编码块的比特数的大小的4倍,即:4*100=400比特,通过1/3LDPC编码,得到1200比特的比特数大小的编码后的比特序列,选取与上述第二待编码块进行单独地信道编码与速率匹配后选取的比特序列相同大小的比特数进行重复传输,即,从1200比特的编码后的比特序列分别选取200比特大小的编码后的比特序列在4个slot中进行传输,此时码率则为1/6。
S1250,进行第二预设条件判断。
可选地,第一设备在初始配置时域资源的过程中,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起点以及长度等基本参数由第一设备进行配置,其中,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第二传输为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例如,当在一个时隙中,传输跨越了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的切换点,会造成第一传输和第二传输在一个时隙内不连续。因此,第一设备可以在预设过程中计算出一次传输是否存在占用至少两个时隙或者在一个时隙内不连续的情况。
可选地,第一设备会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第一比特序列为第一传输的比特序列,第二比特序列为第二传输的比特序列,其中,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第二传输为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位置连续为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无缝连接,能够从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无缝后向的连续选择待发送的比特序列。
可选地,第一设备在得知上述计算结果后,会进行条件判断,即: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举例来说,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一传输的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该第一传输的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为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和第一比值的乘积,该初始码率为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码率,该第一比值为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
例如,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4,第一传输的第一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0.6,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10,假设第四预设阈值为1,当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均不承载DRMS时,第一传输的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0.6*14/10=0.84<1,此时,第一传输的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小于第四预设阈值;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均承载一个DRMS时,第一传输的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0.6*12/9=0.8<1,此时,第一传输的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小于第四预设阈值。
举例来说,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阈值。
例如,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12,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14,假设第三预设阈值为1/2,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在的时域单元时,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12/14=0.857143>1/2,此时,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大于第五预设阈值;当DMRS均占一个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时,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11/12=0.91667>1/2,此时,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大于第五预设阈值。
可选地,第一设备在得知上述计算结果后,会进行条件判断,即: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是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
具体地,第二传输的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码率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六预设阈值,第二传输的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码率满足该第二传输的第二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和比值的乘积,该比值为该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
例如,该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14,第二传输的第二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为0.6,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4,假设第六预设阈值为1,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在的时域单元时,第二传输的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码率=0.6*14/4=2.1>1。此时,第二传输的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码率大于第六预设阈值;当DMRS均占一个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时,第二传输的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码率=0.6*12/3=2.4>1。此时,第二传输的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码率大于第六预设阈值。
示例地,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预设阈值。
例如,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2,该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14,假设第三阈值为1/2,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在的时域单元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2/14=0.14286<1/2,此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小于第七预设阈值;当DMRS均占一个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1/12=0.08333<1/2,此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小于第七预设阈值。
示例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八预设阈值。
例如,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4,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为10,假设第八预设阈值为1/2,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不包括DMRS所在的时域单元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4/10=0.4<1/2,此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小于第八预设阈值;当DMRS均占一个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与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3/9=0.3333<1/2,此时,该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该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小于第八预设阈值。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至第八预设阈值的取值,可以是预先规定的,如协议定义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也可以是根据历史通信情况确定的经验值,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S1260,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分别满足S710中的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时,第一设备会通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告知第二设备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例如,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可以为重复传输时DCI中MCS索引取值为{28-31}。
可选地,当第一设备通过判断得知该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存在跨时隙或在一个时隙内不连续的情况,第一设备会通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告知第二设备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例如,第一设备会通过发送的RRC消息告知第二设备如何选择第一比特序列的起点位置。
S1270,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可选地,第二设备在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后,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其中,位置连续为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无缝连接,能够从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无缝后向的连续选择待发送的比特序列。
可选地,第二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第二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第二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实现不存在跨时隙或在一个时隙内不连续的情况的重复传输的实际效果。
S1280,进行多次上行传输。
示例地,在进行多次上行传输之后,第一设备在接收S1240中的在多个时间单元上发送的序列,需要4个时隙的比特序列均接收,再做该比特序列相应的信道译码与解调。
由于未给时隙的第二待编码块都是单独的LDPC信道编码,当第二待编码块的比特大小太小时,会导致信道编码的增益较小。通过确定第一待编码块为至少两个第二该待编码块,对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可以增强信道编码增益,改善传输能力。同时重新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可以降低传输的实际码率,即使存在跨时隙边界或上行数据/下行数据切换点的情况,多次重复传输时依然能够保证较好的合并译码的准确性。
图13示出了一种适用本申请的重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下文实施例,为区分且不失一般性,用第一设备表示网络设备,第二设备表示终端设备。
应理解,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还可能有其他形式,例如,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第一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此处不做限定。
S1301,进行第一预设条件判断。
示例地,第一设备在初始配置时域资源的过程中,用于重复传输的待编码块由第一设备进行配置,其中,第一设备可以在预设过程中判断第二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最小比特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该第二待编码块中的每个待编码块为用于重复传输的一个时隙单元传输的待编码块。
该第一预设条件的具体形式,可以参考方法1200中的S1210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1320,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当第一设备通过计算得知该第二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最小比特数的大小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第一设备会通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告知第二设备该第一设备确定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
该第一指示信息的具体形式,可以参考方法1200中的S122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1330,确定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
示例地,第二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后,确定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
该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的具体形式,可以参考方法1200中的S1230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1340,对所述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
示例地,第一设备将第一待编码块通过LDPC编码和速率匹配得到在多个时间单元上发送的序列。
该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的具体形式,可以参考方法1200中的S1240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1350,进行第二预设条件判断。
可选地,第一设备会根据预设规则或第二预设条件判断,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该第二预设条件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方法1200中的S1250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1360,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示例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该第二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的位置确定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方法1200中的S1270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1370,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当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和/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满足S1250中的第二预设条件时,第一设备会通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告知第二设备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该第二指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方法1200中的S126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1380,进行多次下行传输。
示例地,第二设备在接收S1340中的在多个时间单元上发送的序列,需要4个时隙的比特序列均接收,再做该比特序列相应的信道译码与解调。
图14为一种适用本申请的重复传输的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下文实施例,为区分且不失一般性,用第一设备表示网络设备,第二设备表示终端设备。
应理解,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还可能有其他形式,例如,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第一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此处不做限定。
S1410,进行预设条件判断。
示例地,第一设备在初始配置时域资源的过程中,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隙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起点以及长度等基本参数由第一设备进行配置,其中,该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第二传输为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也就是说,第二传输为第一传输在时间上相邻,且在时间上先于第一传输。例如,当在一个时隙中,传输跨越了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的切换点,会造成第一传输和第二传输在一个时隙内不连续。因此,第一设备可以在预设过程中可以计算出该次传输是否存在占用至少两个时隙或者在一个时隙内不连续的情况。
具体地,第一设备在得知上述计算结果后,会进行条件判断,即: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具体判断过程可参考S710步骤,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1420,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
示例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会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其中,所述参数包括:功率,预编码和天线端口。
当第一传输和第二传输占用不同的时隙或者在一个时隙内不连续,会分以两次独立的重复传输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的相关参数配置是相互独立的,接收端会对两次传输的数据进行独立的信道估计,再分别对两次传输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译码。然而,由于数据被分为两次独立的传输,会导致当接收端对每次传输的数据进行信道估计时,采用的DMRS序列较少,造成信道估计不准确。因此,通过确定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可以在接收到两个比特序列之后,统一进行联合信道估计,以此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提升两次传输的数据解调和译码的准确性。由于,在实际实现的过程中,因为两次的数据传输是独立的,参数的不一致,依然会导致联合信道估计的失败。例如,当第二次传输的功率发生较大的变化,可能会在第二次传输过程中产生一个相对于第一次传输的随机相位,在估计的信道中耦合了这个随机相位,由于无法消除,导致估计的信道不准确;当发送天线端口不是同一个端口,通过DMRS估计出的信道也会不一致;此外,在数据传输中,两次传输的预编码参数也应相同,有助于接收端做联合信道估计。
S1430,进行多次上行传输。
示例地,第二设备会进行多次上行重复传输。示例地,第一设备会将两次重复传输的比特序列均接收之后,再做比特序列相应的联合信道估计,完成数据解调与译码的操作。
重复传输在跨时隙边界或上行数据/下行数据切换点时可能会造成时域资源的不连续,导致一次重复传输被分为两次独立的重复传输。由于两次独立的重复传输的参数是独立的,会导致对两次重复传输进行独立的信道估计。介于每次信道估计采用的DMRS较少,会降低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因此,通过方法1400的实施,可以基于两次重复传输的所有DMRS时域单元,一起做信道估计,相比于每次重复传输中利用当前重复传输的DMRS时域单元进行信道估计,可以利用更多的DMRS时域单元来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传输的数据解调和译码的可靠性。
图15为一种适用本申请的重复传输的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下文实施例,为区分且不失一般性,用第一设备表示网络设备,第二设备表示终端设备。
应理解,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还可能有其他形式,例如,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第一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此处不做限定。
S1510,进行预设条件判断。
示例地,第一设备会进行预设条件判断,具体判断过程可参考S710步骤,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1520,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
示例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会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其中,所述参数包括:功率,预编码和天线端口。第一传输和第二传输占用不同的时隙或者在一个时隙内不连续,会分以两次独立的重复传输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的相关参数配置是相互独立的,接收端会对两次传输的数据进行独立的信道估计,再分别对两次传输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译码。然而,由于数据被分为两次独立的传输,会导致当接收端对每次传输的数据进行信道估计时,采用的DMRS序列较少,造成信道估计不准确。因此,通过确定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可以在接收到两个比特序列之后,统一进行联合信道估计,以此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提升两次传输的数据解调和译码的准确性。由于,在实际实现的过程中,因为两次的数据传输是独立的,参数的不一致,依然会导致联合信道估计的失败。例如,当第二次传输的功率发生较大的变化,可能会在第二次传输过程中产生一个相对于第一次传输的随机相位,在估计的信道中耦合了这个随机相位,由于无法消除,导致估计的信道不准确;当发送天线端口不是同一个端口,通过DMRS估计出的信道也会不一致;此外,在数据传输中,两次传输的预编码参数也应相同,有助于接收端做联合信道估计。
S1530,进行多次下行传输。
示例地,第一设备会进行多次下行重复传输。示例地,第二设备会将两次重复传输的比特序列均接收之后,再做比特序列相应的联合信道估计,完成数据解调与译码的操作。
通过确定第一比特序列与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发送参数相等,可以基于两次重复传输的所有DMRS时域单元,一起做信道估计,相比于每次重复传输中利用当前重复传输的DMRS时域单元进行信道估计,可以利用更多的DMRS时域单元来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传输的数据解调和译码的可靠性。
以上,结合图7至图15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下,结合图16至图19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主要从各个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发射端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发射端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使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使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使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装置1600包括收发单元1610和处理单元1620。收发单元1610可以实现相应的通信功能,处理单元1610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收发单元1610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通信单元。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1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单元1620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指令和/或数据,以使得通信装置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
该通信装置1600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这时,该通信装置1600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可配置于终端设备的部件,收发单元16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收发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16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作为一种设计,该通信装置1600用于执行上文图7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收发单元1610用于:S730、S740;处理单元1620用于:S720、S740。
作为另一种设计,该通信装置1600用于执行上文图10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收发单元1610用于:S1040、S1050;处理单元1620用于:S1020。
作为另一种设计,该通信装置1600用于执行上文图12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收发单元1610用于:S1220、S1260、S1280;处理单元1620用于:S1230、S1240、S1270。
作为另一种设计,该通信装置1600用于执行上文图13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收发单元1610用于:S1330、S1370、S1380。
作为另一种设计,该通信装置1600用于执行上文图14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收发单元1610用于:S1430;处理单元1620用于:S1420。
作为另一种设计,该通信装置1600用于执行上文图15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收发单元1610用于:S1530;处理单元1620用于:S1520。
或者,该通信装置1600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这时,该通信装置1600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可配置于网络设备的部件,收发单元16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收发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16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作为一种设计,该通信装置1600用于执行上文图7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收发单元1610用于:S730、S750;处理单元1620用于:S710、S720。
作为一种设计,该通信装置1600用于执行上文图10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收发单元1610用于:S1040、S1050;处理单元1620用于:S1010、S1020、S1030。
作为一种设计,该通信装置1600用于执行上文图12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收发单元1610用于:S1220、S1260、S1280;处理单元1620用于:S1210、S1250。
作为另一种设计,该通信装置1600用于执行上文图13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收发单元1610用于:S1320、S1370、S1380;处理单元1620用于:S1310、S1330、S1340、S1350、S1360。
作为另一种设计,该通信装置1600用于执行上文图14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收发单元1610用于:S1430;处理单元1620用于:S1410、S1420。
作为另一种设计,该通信装置1600用于执行上文图15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收发单元1610用于:S1530;处理单元1620用于:S1510、S1520。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上文实施例中的处理单元1620可以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实现。收发单元1610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实现。收发单元1610还可称为通信单元或通信接口。存储单元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存储器实现。
如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700。该通信装置1700包括处理器1710,处理器1710与存储器1720耦合,存储器17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器1710用于执行存储器17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使得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被执行。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1700包括的处理器1710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如图17所示,该通信装置1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720。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1700包括的存储器172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存储器1720可以与该处理器1710集成在一起,或者分离设置。
可选地,如图17所示,该通信装置17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730,收发器1730用于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例如,处理器1710用于控制收发器1730进行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
作为一种方案,该通信装置170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
例如,处理器171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操作,收发器173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操作。
作为另一种方案,该通信装置170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
例如,处理器171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操作,收发器173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800,该通信装置18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芯片。该通信装置18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当该通信装置1800为终端设备时,图18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18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设备的收发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
如图18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1810和处理单元1820。收发单元1810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单元1820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
可选地,可以将收发单元181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81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810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发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820用于执行图7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动作。例如,处理单元1820用于执行图7中的步骤S720、S740中的处理步骤;收发单元1810用于执行图7中的步骤S730、S750中的收发操作。
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820用于执行图10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动作。例如,处理单元1820用于执行图10中的步骤S1020中的处理步骤;收发单元1810用于执行图10中的步骤S1040、S1040中的收发操作。
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820用于执行图12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动作。例如,处理单元1820用于执行图12中的步骤S1230、S1240、S1270中的处理步骤;收发单元1810用于执行图12中的步骤S1220、S1260中的收发操作。
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820用于执行图13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动作。例如,收发单元1810用于执行图13中的步骤S1320、S1370、S1380中的收发操作。
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820用于执行图14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动作。例如,收发单元1810用于执行图14中的步骤S1430中的收发操作。
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820用于执行图15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动作。例如,收发单元1810用于执行图15中的步骤S1530中的收发操作。
应理解,图18仅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述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的终端设备可以不依赖于图18所示的结构。
当该通信装置1800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或通信接口;处理单元可以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900,该通信装置19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芯片。该通信装置19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当该通信装置1900为网络设备时,例如为基站。图19示出了一种简化的基站架构示意图。基站包括1910部分以及1920部分。191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1920部分主要用于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1910部分通常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1920部分通常是基站的控制中心,通常可以称为处理单元,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处理操作。
1910部分的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或收发器等,其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其中射频电路主要用于进行射频处理。可选地,可以将1910部分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1910部分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1920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板,每个单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以及对基站的控制。若存在多个单板,各个单板之间可以互联以增强处理能力。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同时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1910部分的收发单元用于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步骤;1920部分用于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步骤。
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1910部分的收发单元用于执行图10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步骤;1920部分用于执行图10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步骤。
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1910部分的收发单元用于执行图12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步骤;1920部分用于执行图12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步骤。
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1910部分的收发单元用于执行图13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步骤;1920部分用于执行图13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步骤。
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1910部分的收发单元用于执行图14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步骤;1920部分用于执行图14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步骤。
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1910部分的收发单元用于执行图15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步骤;1920部分用于执行图15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步骤。
应理解,图19仅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述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的网络设备可以不依赖于图19所示的结构。
当该通信装置1900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或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或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或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文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方便和简洁,上述提供的任一种通信装置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及有益效果均可参考上文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其中,硬件层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操作系统层的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应用层可以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进行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制品”可以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或者说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性介质或磁存储器件(例如,软盘、硬盘(如移动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光盘、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例如,RAM可以用作外部高速缓存。作为示例而非限定,RAM可以包括如下多种形式: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此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方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
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例如,计算机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关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参考上文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8)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为第一传输的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为第二传输的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所述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第二传输为所述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
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第一比特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
所述参数包括:传输功率,预编码和天线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包括:
当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或
当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传输的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的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为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和所述第一比值的乘积,所述初始码率为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码率,所述第一比值为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传输的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二传输的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为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与第二比值的乘积,所述初始码率为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码率,所述第二比值为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9.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为第一传输的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为第二传输的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所述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第二传输为所述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
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第一比特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
所述参数包括:功率,预编码和天线端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所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其中,所述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包括: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DCI,所述DCI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14.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中的每个待编码块为用于重复传输的一个时域单元传输的待编码块;
对所述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获得比特序列;
接收和/或发送所述比特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待编码块的比特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对所述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获得比特序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最大比特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的比特数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比特序列为所述第一待编码块通过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获得的比特序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发送DCI,所述DCI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发送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2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比特序列为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获得的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中的每个待编码块为用于重复传输的一个时域单元传输的待编码块;
接收和/或发送所述比特序列;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所述比特序列进行信道译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DCI,所述DCI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24.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为第一传输的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为第二传输的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所述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第二传输为所述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第一比特序列。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
所述参数包括:功率,预编码和天线端口。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或
当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满足预设第二条件时,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的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的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为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和所述第一比值的乘积,所述初始码率为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码率,所述第一比值为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的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二传输的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实际传输码率为配置的用于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传输的比特序列的初始码率与第二比值的乘积,所述初始码率为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码率,所述第二比值为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与所述配置的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单元的数目的比值。
29.根据权利要求24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具体用于:
发送DCI,所述DCI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具体用于:
发送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32.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为第一传输的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为第二传输的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所述第二传输承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第二传输为所述第一传输前一次的传输;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第一比特序列。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相等:
所述参数包括:功率,预编码和天线端口。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其中,所述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包括: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比特与第二比特序列的结束比特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位置连续。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具体用于:
接收DCI,所述DCI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具体用于:
接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37.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中的每个待编码块为用于重复传输的一个时域单元传输的待编码块;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获得比特序列;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所述比特序列。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二待编码块的比特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对所述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获得比特序列。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
当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最小比特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获得比特序列。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
当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的比特数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获得比特序列。
41.根据权利要求37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比特序列为所述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获得的比特序列。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具体用于:
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具体用于:
发送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44.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比特序列为第一待编码块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获得的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待编码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待编码块中的每个待编码块为用于重复传输的一个时域单元传输的待编码块;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比特序列;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所述比特序列进行信道译码。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47.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执行时,使得所述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170410.0A 2020-07-31 2021-02-08 重复传输的方法、装置 Pending CN1140704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851362.0A EP4184826A4 (en) 2020-07-31 2021-07-31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CT/CN2021/109940 WO2022022730A1 (zh) 2020-07-31 2021-07-31 重复传输的方法、装置
US18/161,524 US20230171047A1 (en) 2020-07-31 2023-01-30 Repeti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19963 2020-07-31
CN202010761996 2020-07-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0462A true CN114070462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3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0410.0A Pending CN114070462A (zh) 2020-07-31 2021-02-08 重复传输的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046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490A (zh) * 2007-12-13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284442A (zh) * 2014-09-30 2015-01-14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Rach覆盖增强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20024813A1 (zh) * 2018-08-03 2020-0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指示、接收方法和设备
WO2020069416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Intel Corporation Time-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repeated transmissions in new radio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490A (zh) * 2007-12-13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284442A (zh) * 2014-09-30 2015-01-14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Rach覆盖增强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20024813A1 (zh) * 2018-08-03 2020-0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指示、接收方法和设备
WO2020069416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Intel Corporation Time-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repeated transmissions in new radio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NASONIC: "On PUSCH enhancements for NR URLLC", 《3GPP TSG RAN WG1 #96 R1-1902447》, 1 March 2019 (2019-03-01), pages 2 - 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28529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307527B2 (en) Selecting a codeword and determining a symbol length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EP343936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transport block
JP6839276B2 (ja) 端末、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KR102374244B1 (ko) 업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0830213B (zh)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和装置
EP3501150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8171625A1 (zh) 数据发送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30388061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ucch repetition factor, and ue and base station
JP2020507262A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EP3639440B1 (e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format adaptatio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US11272488B2 (e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769916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10752905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22730A1 (zh) 重复传输的方法、装置
CN114070462A (zh) 重复传输的方法、装置
JP2021036732A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CN112312559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134247A1 (zh) 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WO2022237675A1 (zh) 信息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67347A1 (zh) 确定控制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20600A1 (zh) 重复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201196A1 (zh) 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解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JP2024515542A (ja) 複数スロットにまたがるトランスポートブロックの送信のための冗長バージョンをシフトする方法
CN115334629A (zh) 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