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0335A -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0335A
CN114070335A CN202010783403.3A CN202010783403A CN114070335A CN 114070335 A CN114070335 A CN 114070335A CN 202010783403 A CN202010783403 A CN 202010783403A CN 114070335 A CN114070335 A CN 114070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ot sequence
electronic device
constellation
receiving end
pi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34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子渊
王昭诚
曹建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7834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0335A/zh
Priority to CN202180058883.XA priority patent/CN116325681A/zh
Priority to EP21852227.4A priority patent/EP4195516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10055 priority patent/WO202202836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0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03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2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using repet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0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362Modulation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with quadrature carriers, separately amplitude modulated
    • H04L27/364Arrangements for overcoming imperfections in the modulator, e.g. quadrature error or unbalanced I and Q lev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8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04L27/3845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 - coherent demodulation, i.e. not using a phase synchronous carrier
    • H04L27/3854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 - coherent demodulation, i.e. not using a phase synchronous carrier using a non - coherent carrier, including systems with baseband correction for phase or frequency offset
    • H04L27/3863Compensation for quadrature error in the receiv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8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04L27/3845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 - coherent demodulation, i.e. not using a phase synchronous carrier
    • H04L27/3854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 - coherent demodulation, i.e. not using a phase synchronous carrier using a non - coherent carrier, including systems with baseband correction for phase or frequency offset
    • H04L27/3872Compensation for phase rotation in the demodula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一种发送端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基于与调制方式对应的星座图,生成导频序列,使得对于所述星座图中的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所述导频序列包含其中的至少一个星座点;向接收端发送所述导频序列,以供接收端进行与所述星座图中的每个星座点相关联的信道估计。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无线信号传输。更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可用 于诸如太赫兹频段上的无线信号传输的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 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满足因数据流量的爆炸性增长而带来的越来越高的无 线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业界一直在探索利用可在新的高频段上提供无 线通信的方法,例如,当前流行的5G NR(New Radio,新无线电)使 用30GHz~300GHz的毫米波频段。此外,人们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将需 要每秒太比特(Tbps)的无线信号传输,这激发了更高频段的探索和 相应的通信解决方案的研究。其中,太赫兹频段因其种种优点而受到业 界的关注,甚至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的研究热点。
然而,太赫兹频段位于微波频段和光频段之间,此频段的通信器件 制作难度高,具有较为显著的射频硬件失配(RF impairment)效应。 RF硬件失配效应将会引起接收信号的失真,从而造成通信性能的劣化。 虽然RF硬件失配效应在较低频段的通信中也广泛存在,但是其效应相 对不如太赫兹频段显著。目前已经有很多低频段的有关RF硬件失配处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发送端的预补偿(或预失真)算法和接收端的补偿。 其中发送端的预失真主要处理诸如功放非线性和发送端IQ(同相/正交) 失衡,接收端的补偿可以处理接收端的IQ失衡和载波相位噪声。
一方面,考虑到高频段的通信器件制作难度大、成本高,在发送端 或接收端配置用于补偿RF硬件失配的电路可能存在困难。另一方面, 即使在发送端配置了预失真补偿电路的情况下,仍可能存在较强的残余 失真。这导致了现有的解决方案无法令人满意地对抗RF硬件失配,尤 其是对于诸如太赫兹通信之类的高频段通信。
因此,存在对于缓解由RF硬件失配等引起的通信性能劣化的改进 手段的需求。
发明内容
通过应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上述需求得到满足。
在此部分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一 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 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 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 本公开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端的电子设备,包括处 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基于与调制方式对应的星座图,生成导 频序列,使得对于所述星座图中的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所述 导频序列包含其中的至少一个星座点;向接收端发送所述导频序列, 以供接收端进行与所述星座图中的每个星座点相关联的信道估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端的电子设备,包括处 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从发送端接收导频序列,其中对于与调 制方式对应的星座图中的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所述导频序列 包含其中的至少一个星座点;基于所述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进行与 所述星座图的每个星座点相关联的信道估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端的电子设备,包括处 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向接收端发送导频序列;从接收端接收 关于失真噪声比(DNR)的信息,所述DNR指示所述导频序列的接 收信号中由发送端的硬件失配导致的失真分量与信道噪声分量之间的 比率;至少基于所述DNR,调整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数据信号的传输参 数。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端的电子设备,包括处 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从发送端接收导频序列;基于所述导频 序列的接收信号,估计失真噪声比(DNR),所述DNR指示所述导 频序列的接收信号中由发送端的硬件失配导致的失真分量与信道噪声 分量之间的比率;向发送端反馈关于所述DNR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上述任何一个 电子设备的处理电路执行的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的非暂时 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当被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 法。
附图说明
本公开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而得到更 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 同或者相似的要素。所有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 书中并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和 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和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电磁频谱上的太赫兹频段;
图2示出了经过调制的I路和Q路基带信号经历I/Q失衡的示意 图;
图3示出了在RF硬件失配效应的影响下通过线性均衡得到的信 号星座图;
图4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道估计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与不同调制方式相关联的星座图;
图6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指示导频序列的信令的示例;
图7给出了在QPSK调制方式下原始判决区域和最小距离准则判 决区域的对比示例;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在QPSK和16QAM 调制下的无编码误比特率(BER)性能的仿真结果;
图9A和9B分别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送端的电子设备及其 通信方法;
图10A和10B分别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电子设备及 其通信方法;
图11示出了用于联合估计的导频序列与用于相位追踪的导频序列 的插入示例;
图12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基于DNR调整传输参数的流程图;
图13A-13D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的仿真结果;
图14A和14B分别例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送端的电子设备及 其通信方法;
图15A和15B分别例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电子设备及 其通信方法;
图16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基站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
图17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基站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
图18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智能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示例;
图19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汽车导航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示例。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特征和方面将得到清 楚的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为 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本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施例的所有实现方式。 然而应注意,在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时可以根据特定需求做出很多特 定于实现方式的设置,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此外,还应该 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较复杂和费事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 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公开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此外,还应注意,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公开,在 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密切相关的处理步骤和/或设备 结构。以下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不意在作为对 本公开及其应用的任何限制。
仅为了便于说明,下面以太赫兹通信作为示例性场景来阐述本公 开的技术方案。然而应注意,本公开针对的RF硬件失配可能存在于 各种频段(诸如厘米波、毫米波之类的无线电波频段,太赫兹频段, 光波频段,等等)的通信中,因此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实际上不限于太 赫兹通信,而是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场景中以获得改善的无线信号传 输性能,甚至不仅限于缓解RF硬件失配的目的。
太赫兹通信是指用太赫兹波作为信息载体进行的空间通信。图1 示出了电磁频谱上的太赫兹频段。太赫兹频段大约为0.1THz至 10THz,从频率上看,在微波和红外频率之间;从能量上看,在电子 和光子之间。在电磁频谱上,太赫兹频段两侧的红外和微波技术已经 非常成熟,但是太赫兹技术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其原因是在此频段 上,既不完全适合用光学理论来处理,也不完全适合微波的理论来研 究。
太赫兹频段具有极大的未被分配使用的带宽,能够支持10Gbps 以上的数据传输速率,而且具有更好的保密性及抗干扰能力。利用太 赫兹频带进行通信能够有效缓解日益紧张的频谱资源和当前无线通信 系统的容量限制,是未来无线通信的首要选择。
尽管如此,实现太赫兹通信具有较大挑战性。太赫兹链路具有比 毫米波更大的路径损耗,包括自由空间损耗和分子吸收损耗,因此需 要具有非常窄的波束的指向性天线来平衡链路预算。此外,太赫兹频 段对于电子器件来说过高,对于光学器件来说过低,因此无论是采用 电子器件还是光学器件作为太赫兹通信器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RF 硬件失配效应。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缓解RF硬件失配效应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 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
【第一实施例】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考虑了在发送端没有针对RF硬件失 配的补偿/预失真的情景。
取决于传输方向,本公开中所言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 是基站和/或用户设备(UE)。例如,对于下行链路传输,发送端是 基站,而接收端是UE;对于下行链路传输,发送端是UE,而接收端 是基站;对于侧链(Sidelink)传输,发送端和接收端都是UE。
应注意,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基站”是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 络控制侧的设备,具有其通常含义的全部广度。例如,除了5G通信 标准中规定的gNB和ng-eNB之外,取决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被应用的 场景,“基站”例如还可以是4G LTE/LTE-A通信系统中的eNB、3G通 信系统中的NodeB、远程无线电头端、无线接入点、中继节点、无人机 控制塔台或者执行类似控制功能的通信装置。后面的章节将详细描述基 站的应用示例。
另外,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UE”是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 侧的设备,具有其通常含义的全部广度,包括与基站或其他UE通信 的各种终端设备或车载设备。作为例子,UE例如可以是移动电话、膝 上型电脑、平板电脑、车载通信设备、无人机等之类的终端设备。后面 的章节将详细描述UE的应用示例。
对于示例性的太赫兹通信,发送端可以采用光子或电子架构来产 生太赫兹信号。例如,光子发射机架构可以生成一系列具有不同频率 的激光信号,并利用两个激光信号的频率差来获得太赫兹信号。电子 发射机架构类似于传统的微波架构,即,产生太赫兹本机振荡器信号, 并将基带I/Q信号上变频成RF信号。相对而言,电子发射机架构可 以高度集成在芯片上,更具有实用性。接收端的接收机执行发射机的 逆过程,例如可以采用电子架构。
无论何种架构,发射机和接收机都可能遭受严重的RF硬件失配 效应。下面描述RF硬件失配信号模型。
本公开考虑通信器件中的三种主要硬件失配因素:
1)相位噪声,由本机振荡器的相位波动引起;
2)I/Q失衡,诸如I路基带信号和Q路基带信号之间的幅度差, 或者I路基带信号和Q路基带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不是正好90°;
3)功放非线性,由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引起。
图2示出了经过调制的I路和Q路基带信号经历I/Q失衡的示意 图。对于发射机中的I/Q失衡,记发射机I路载波信号为(1+ ∈T)cos(2πfct-φT),Q路载波信号为(1-∈T)sin(2πfct+φT),其中 ∈T,φT分别为I路、Q路的幅度和相位的失衡因子。
进一步考虑发送端的相位噪声,等效的发射基带信号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071
其中μT=cosφT-j∈TsinφTT=∈TcosφT-jsinφT,θT[n]为发射机 中的相位噪声,vTs*[n]为I/Q失衡引起的镜像干扰项。
这里相位噪声θT[n]建模为块游走模型,即,假定在第k个传输块 内,θT[n]为固定值θk,相邻传输块之间的θk相差一个高斯分布的随机 游走项Δθk,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072
其中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073
为游走项方差。
接下来考虑发送端的功放非线性。这里采用包含三项的无记忆多 项式模型建模,则功率放大器输出的等效基带信号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081
其中作为示例,假设b1=1.0108+j0.0858,b3=0.0879- j0.1583,b5=-1.0992-j0.8991。
由于太赫兹通信通常在收发端均采用极高方向增益的天线,因此 信道中的有效传输路径可认为只有一条,故采用平衰落信道模型,则 接收信号可以表示为
y[n]=hsPA[n]+w[n]
其中h为信道衰落因子,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082
为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 其中包括了热噪声和分子吸收噪声。
类似地,假定∈R、φR分别为接收端的I路与Q路的幅度和相位的 失衡因子,并且接收端的相位噪声θR[n]同样服从块游走模型,则最终 的等效基带接收信号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083
其中μR=cosφR+j∈RsinφR,vR=∈RcosφR-jsinφR
图3例示了在上述信号模型下通过线性均衡得到的信号星座图, 其中图3的(a)、(b)对应于QPSK调制方式,(c)、(d)对应 于16QAM调制方式。作为轻度I/Q失衡的示例,在图3的(a)、
(c)中,∈T=∈R=∈=0.05,φT=φR=φ=0.5°。作为重度I/Q 失衡的示例,在图3的(b)、(d)中,∈T=∈R=∈=0.2, φT=φR=φ=2°。此外,相位噪声参数为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084
如图3中所示,如果对包含RF硬件失配效应的信号模型采用传 统的线性均衡策略,则发现信号星座图发生了不规则的扭曲。这将会 导致误码性能下降。
对此,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采用基于星座点的信道估计来代替线 性均衡。
在假定无信道噪声的情况下(w[n]=0),可将每个星座点si的 接收信号写成yi=h(si)si。通过上面建立的信号模型,本公开的发明 人注意到每个星座点si对应的信道h(si)一般是不同的,这是导致传统 的线性均衡策略无法有效工作的原因。
下面参考图4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信道估计。如图 4中所示,发送端设计并生成用于信道估计的导频序列(S1)。特别 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导频序列与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相关联,包含关 于相应星座图的所有星座点的信息。
对于特定的调制方式,记其星座图的星座点集合 χ={s1,s2,…,sM},其中共包含card(χ)=M个星座点。图5示意性地 示出了分别与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 4QAM、16QAM、64QAM等调制方式相关联的星座图。应注意,本 公开适用的调制方式不限于此,还可以包括例如MSK、8PSK、 256QAM等各种调制方式。
在一个示例中,发送端可以生成导频序列,使其包括所有的星座 点,即,s=[s1,s2,…,sM]T。例如:
对于BPSK,sBPSK=[1,-1]T
对于QPSK,,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091
对于16QAM,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092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093
在第一实施例中提到导频序列包括星座图的星座点,但是从调制 的角度看,也可以认为这种导频序列是全1序列经过所有星座点调制 而得到的序列。
相应地,为了估计每个星座点si所对应的h(si),共需要进行 card(χ)次信道估计。然而,根据上面提到的信号模型,可以验证互 为相反数的两个星座点对应的信道是相同的,即
h(si)=h(-si)
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设计一种基础导频序列,使得对于每一对互 为相反数的星座点,基础导频序列仅包括其中的一个星座点。具体而 言,假定在星座图中,si=-si+M/2,一方面,为了估计h(si),导频 序列中只需包含si和si+M/2其一即可,即,s=[s1,s2,…,sM/2]T。另一 方面,为了估计h(s1),h(s2),…,h(sM/2),导频序列的设计需满足对于 星座图中任意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其中的一个星座点必须被包 含在导频序列中。
例如,对于BPSK,QPSK,16QAM,其相应的基础导频序列可 分别设计为
sBPSK=[1]T,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01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02
上述基础导频序列实际上包括了图5中所示的相应星座图的右半 部分的一半星座点。然而,基础导频序列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包括 星座图的左半部分、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的一半星座点,等等。
通过生成这样的基础导频序列作为用于信道估计的导频序列,为 了估计每个星座点si所对应的h(si),只需对一半的星座点对应的信道 进行估计即可。则待估计的信道参数为h(s1),h(s2),…,h(sM/2)。由此, 所发送的导频序列的长度可以缩短,并且接收端进行信道估计的工作 量也可以减小。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希望发送端所生成的导频序列足够长, 以提高h(si)在较低信噪比下的估计精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重 复基础导频序列来生成最终的导频序列。
作为最简单的重复方式,例如可以将n个基础导频序列直接重复相 连,即最终导频序列为[sT,sT,…,sT]T,其中n是重复次数,s为基础导 频序列。
作为另一个重复方式,例如,可以使n个基础导频序列取反相连, 即最终导频序列为[sT,-sT,…,sT,-sT]T或[sT,sT,…,-sT,-sT]T。以这 种方式,导频序列中实际包括所有的星座点si和si+M/2
例如,当重复次数n=2时,采用交替取反重复方式得到的最终导 频序列可以为
sBPSK=[1,-1]T,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11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12
其中,对于sBPSK,1与-1均用于h(1)的估计,而对于sQPSK,1+j与 -1-j均用于h(1+j)的估计,以此类推。
在这种生成方式中,用于信道估计的导频序列可以通过基础导频 序列、重复次数和重复方式来表征。特别地,直接把基础导频序列作 为最终的导频序列的示例可以看作重复次数为1的特例。
回到图4,发送端可以在发送所生成的导频序列之前,向接收端指 示导频序列(S2),以通知将要发送的导频序列的配置。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借助于图6中所示的信令来指示导频序列。如 图6中所示,信令可以包括:启用指示,利用例如1个比特来通知是否 启用根据本实施例特殊设计的导频序列;调制方式,用于指示对应的 基础导频序列;重复次数,用于指示基础导频序列在最终的导频序列 中的重复次数;重复方式,用于指示基础导频序列的重复方式,例如 直接重复、交替取反重复,等等。
应理解,图6中的信令格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使用时可以不限 于此。可以借助于现有的控制信令来传递某些信息以兼容现有的控制 信令,例如,在现有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上行链路控制信 息(UCI)、侧链控制信息(SCI)中包含关于调制方式的字段(如“调制和编码方案MSC”),接收端可以被配置为通过接收该字段来 确定将使用的调制方式。此外,当某些信息已经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 间预先配置好时,可以不发送这些信息,以减少信令传输负担。例如, 可以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预先配置与每种调制方式对应的基础导频 序列和重复方式。当需要发送导频序列时,发送端可以仅向接收端通 知重复次数,由此接收端可以根据所接收的重复次数以及如DCI、 UCI、SCI中包含的关于调制方式的字段来确定将接收的导频序列。
可以存在各种指示机制,只要接收端能够接下来将接收的导频序 列的内容即可。
随后,发送端可以向接收端发送导频序列(S3)。发送端可以将 导频序列上变频到例如太赫兹频段上以得到导频信号,通过指向性天 线发射出去。导频信号有时候也称为参考信号,但是传统的参考信号 都是恒模的,即,幅度为定值,而根据本实施例生成的导频信号可以 具有不恒定的幅度。
接收端接收导频信号,并基于接收的导频序列进行信道估计 (S4)。具体而言,为了估计h(si),假定接收到的导频序列是通过重 复基础导频序列而得到的,则接收端可以针对每个星座点si来对相应 的接收符号取平均。
举例来说,与星座点si对应的接收符号所构成的向量为yi,与si+M/2对应的接收符号所构成的向量为yi+M/2,则h(si)可如下估计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31
其中mean(·)表示取平均操作。
通过上述信道估计过程获得的信道参数h(si)然后可以用于数据解 调。发送端利用与导频序列相关联的调制方式对数据信号进行调制, 并将调制后的数据信号发送到接收端。
对于接收到的数据符号y,接收端无需进行信道均衡,直接根据y 与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32
的距离采用最小距离准则判决si即可,该判决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33
图7给出了在QPSK调制方式下原始判决区域和采用最小距离准则 的判决区域的对比示例。如图7中所示,尽管星座图由于RF硬件失配 效应而受到不规则的扭曲,但是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道估计,仍然 可以可靠地实现数据解调。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在QPSK和16QAM 调制下的无编码误比特率(BER)性能的仿真结果,其中采用传统的 线性均衡的性能作为对比。在仿真中,I/Q失衡参数为∈T=∈R=0.2, φT=φR=2°,相位噪声参数为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34
传输块的大小 为1000符号,QPSK采用长度为8的导频序列(即,重复次数为4), 16QAM采用长度为32的导频序列(即,重复次数为4)。
如图8中所示,对QPSK而言,由于星座点的间距较大,抵抗 RF硬件失真效应的能力较强,因此采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 方法获得的性能增益较小。然而对16QAM而言,星座点较为密集, 由于太赫兹的RF硬件失真效应极易产生误码,因此采用根据第一实 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获得明显的性能增益。
接下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
图9A和9B分别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送端的电子设备及其 通信方法。图9A例示了根据发送端的电子设备1000的框图。取决于 具体的通信场景,电子设备1000可以被实现为基站或UE。电子设备 1000可以向下面将描述的电子设备2000执行信号传输。
如图9A中所示,电子设备1000包括处理电路1001,处理电路 1001至少包括生成单元1002和发送单元1003。处理电路1001可被配 置为执行图9B中所示的通信方法。
处理电路1001的生成单元1002被配置为基于与调制方式对应的 星座图,生成导频序列(即,执行图9B中的步骤S1001)。对于星座 图中的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所生成的导频序列包含其中的至 少一个星座点。在一个示例中,导频序列可以通过按特定的重复方式 重复基础导频序列来生成,其中基础导频序列包含每一对互为相反数 的星座点中的一个。
发送单元2003被配置为向接收端发送由生成单元2001生成的导 频序列,以供接收端进行与星座图中的每个星座点相关联的信道估计 (即,执行图9B中的步骤S1002)。发送单元2003可以将导频序列 上变频到诸如太赫兹频段上,并通过指向性天线发射导频信号。
可选地,处理电路1001还可以包括指示单元(未示出),以在发 送导频序列之前向接收端指示所生成的导频序列。在一个示例中,在 已为接收端预先配置基础导频序列及其重复方式的情况下,指示单元 向接收端发送关于基础导频序列的重复次数的信息。在另一个示例中, 指示单元向接收端发送关于调制方式、基础导频序列的重复方式和重 复次数的信息。然而指示单元不是必需的,接收端可以仅通过控制信 息(诸如UCI、DCI、SCI)中包含的关于调制方式的信息来确定相 关联的导频序列。
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例如通信单元1005。通信单元1005可 以被配置为在处理电路1001的控制下与接收端(例如下面描述的电子 设备2000)进行通信,诸如太赫兹通信。在一个示例中,通信单元 1005可以被实现为收发机,包括天线阵列和/或射频链路等通信部件。 通信单元1005用虚线绘出,因为它还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000外。
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06。存储器1006可以存储各种 数据和指令,例如用于电子设备1000操作的程序和数据、由处理电路 1001产生的各种数据等。存储器1006用虚线绘出,因为它还可以位于 处理电路1001内或者位于电子设备1000外。
图10A和10B分别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电子设备及 其通信方法。图10A例示了接收端的电子设备2000的框图。取决于 具体的通信场景,电子设备2000可以被实现为基站或UE。电子设备 2000可以与上面描述的电子设备1000执行信号传输。
如图10A中所示,电子设备2000包括处理电路2001,处理电路 2001至少包括接收单元2002和信道估计单元2003。处理电路2001可 被配置为执行图10B中所示的通信方法。
处理电路2001的接收单元2002被配置为从发送端接收导频序列 (即,执行图10B中的步骤S2001)。对于与调制方式对应的星座图 中的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导频序列包含其中的至少一个星座 点。在一个示例中,导频序列可以看作包含星座图的一半星座点的基 础导频序列的一次或多次重复。
信道估计单元2003被配置为基于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进行与星 座图的每个星座点相关联的信道估计(即,执行图10B中的步骤 S2002)。对于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信道估计单元2003可以 仅执行一次信道估计,以获得这对星座点的共同的信道参数。对于所 接收的导频包括重复的基础导频序列的情况,信道估计单元2003可以 通过取平均来提高估计精度。
可选地,处理电路2001还可以包括指示接收单元(未示出)。指 示接收单元可以接收关于导频序列的指示,从而知道接下来将接收到 的导频序列的内容。
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例如通信单元2005。通信单元2005可 以被配置为在处理电路2001的控制下与发送端(例如上面描述的电子 设备1000)进行通信,诸如太赫兹通信。在一个示例中,通信单元 2005可以被实现为收发机,包括天线阵列和/或射频链路等通信部件。 通信单元2005用虚线绘出,因为它还可以位于电子设备2000外。
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006。存储器2006可以存储各 种数据和指令,例如用于电子设备2000操作的程序和数据、由处理电 路2001产生的各种数据等。存储器2006用虚线绘出,因为它还可以位 于处理电路2001内或者位于电子设备2000外。
【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考虑了在发送端存在针对RF硬件失 配的补偿/预失真的情景。
虽然发送端具备针对发送端的RF硬件失配的补偿能力,但是仍可 能存在残余失真。接收端也可通过信号处理的方式补偿接收端的RF硬 件失配以消除由硬件失配引起的信号失真,但是可能无法消除在发送 端产生的残余失真。此外,取决于信道质量,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 会遭受一定程度的信道噪声。接收信号中的残余失真和信道噪声都可 能影响信号的解调。
在现有的信号传输系统中,由发送端的RF硬件失配效应引起的残 余失真与信道噪声对于信号解调的影响是未知的,从而无法很好地优 化传输。
因此,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利用衡量残余失真与信道噪声 的指标来优化传输参数的机制。
下面描述有关信号模型。对于发送端,在配备预失真/补偿电路的 情况下,其发送信号模型可表示为
sPA[n]=s[n]+wt[n]
其中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71
代表发送端的残余失真,可建模为AWGN。
此时,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模型为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72
可以进一步定义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73
作为信道系数和相位噪声的等效系数, 同时忽略相位噪声对噪声项的影响,则上式(3)可写成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74
其中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75
是有用的信号项,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76
是镜像干扰项,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77
是残余失真项。“μw[n]+νw*[n]”是信道噪 声项,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78
可建模为AWGN。
接收端可依照上式(4)对IQ失衡进行补偿,即,取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79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710
作为补偿后的信号,其中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711
为补偿系数,补偿后的信 号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712
其中,公式(5)的右边分别为有用的信号项、残余失真项和信道噪声 项。
依照上式可进一步定义等效信道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713
为了估计补偿系数a和等效信道b,发送端可以发送一个长度为N 的导频序列PS1。如将接收信号y[n]、导频序列PS1和AWGN项均写成 N维列向量形式,则有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81
通过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接收端可得到a、b的估计值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82
其中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83
代表伪逆操作。在本阶段的a和b的联合估计中,由于需要同时估 计两个参数,所以需要较长的导频序列PS1以保证估计精度。
另一方面,在a和b的联合估计之后,还需对由相位噪声(其有别 于信道噪声)引起的等效信道b的变化进行实时追踪。然而,由于补 偿系数a不受相位噪声的影响,因此在短时间内只需对b的估计进行周 期性的更新。发送端可以额外发送用于更新b的导频序列PS2,其长度 为P,则对b估计的更新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84
由于这里只需估计b一个参数,因此相应的导频序列长度P可以采 用比N较小的值。与此同时,由于相位噪声时变性较强,所以用于追 踪相位噪声(即更新b)的导频序列PS2的插入周期相比用于联合估计 a,b的导频序列PS2的插入周期较短,例如,每个传输块插入一个PS2, 如图11中所示。
在一个示例中,导频序列PS1可以由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CSI-RS)、解调参考信号(DMRS)等携带,导频序列PS2可以由 CSI-RS、DMRS、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T-RS)等携带。根据第二实 施例,导频序列PS1和PS2都是恒模的序列。
如上面所述,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影响通信性能的因素既包括信 道噪声又包括发送端的残余硬件失配造成的信号失真,因此根据本公 开的第二实施例,定义失真噪声比(DNR)作为衡量由发送端的硬件 失配导致的失真分量与信道噪声分量之间的权重的指标。例如,DNR 可以被定义为接收信号中的残余失真功率与信道噪声功率之比。
结合上面的信号模型,给出一种计算DNR的方法。
接收到的残余失真功率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91
信道噪声功率可表 示为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92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93
的估计可由下式近似地给出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94
进一步地,信道噪声和残余失真的总功率可估计为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95
最终对DNR的估计可由下式得到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196
在以上的公式中,s可选为用于联合估计a、b的导频信号PS1,以 提升DNR估计精度。虽然上面例示了一种DNR的估计方法,但是本公 开不限于此,可以使用各种方法估计DNR,只要它能够衡量残余失真 和信道噪声之间的强弱对比即可。
接收端可以将估计的DNR反馈给发送端。取决于预先配置,接收 端可以将DNR编码为二元指示,当估计的DNR较低(例如,低于某个 阈值,如DNR≤1)时只需反馈一个低DNR指示,诸如比特“0”,当 估计的DNR较高(例如,高于某个阈值,如DNR>1)时可以反馈高 DNR指示,诸如比特“1”。
可替代地,接收端也可以将DNR量化为一系列离散的数值,以更 精确地反馈DNR。
此外,经仿真验证,在所例示的上述DNR计算方法中,当DNR较 低时,DNR估计误差较大,而当DNR较高时,DNR估计误差较小。因 此,接收端也可以在DNR低于某个阈值(例如,DNR≤1)时,将其 表示为0,而在DNR高于某个阈值(例如,DNR>1)时,将其表示为 具体的量化值。
发送端可以至少基于由接收端反馈的DNR来调整传输参数,以提 升通信性能。具体而言,如果DNR高,则说明由发送端的RF硬件失配 引起的信号失真占主导地位,此时提升发射功率无法提升通信性能, 但是可以通过降低调制阶数或编码效率来降低误判决概率,或者可以 通过重新校准发送端的补偿来减少残余失真。如果DNR低,则说明信 道噪声占主导地位,此时除了降低调制阶数或编码效率外,还可以提 高发射功率以提升系统性能。
除了从来自接收端的DNR以外,发送端还可以将信道质量纳入考 虑。例如,当信道质量较好时,发送端可以不调整传输参数,因为接 收信号的信噪比可能足够支持解调。而当信道质量不好时,发送端需 要参考DNR调整、优化传输参数,例如降低调制阶数或编码效率。
接下来参照图12来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基于DNR调整传输参数 的信令流程图。
如图12中所示,首先,在S11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测量请求, 以请求接收端测量DNR。随后,在S12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导频 信号。出于估计精度考虑,该导频信号包括较长的导频序列。可选地, 该导频信号可以还可同时用于估计信道质量。
在S13中,响应于接收到对于DNR的测量请求,接收端基于接收 到的导频信号来估计DNR,例如采用上面描述的DNR估计方法。可选 地,接收端还可以基于该导频信号来估计信道质量,以获得例如信道 质量指示(CQI)。
在S14中,接收端将所估计的DNR以及可选的CQI反馈给发送端, 而发送端在S15中基于DNR和/或CQI来调整传输参数,诸如调制阶数、 编码效率、发射功率等。发送端然后可以利用调整的传输参数来发送 数据,以实现例如太赫兹频段上的信号传输。
本公开通过仿真验证了利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性 能。
首先考虑联合估计的性能。采用IQ失衡参数∈T=∈R=0.1, φT=φR=2°,相位噪声参数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211
发送端的残余硬 件失配参数σt=0.1。对a,b联合估计的均方误差(MSE)的仿真如 图13A所示,可见随着导频序列长度的增加,估计精度显著提升,发 射机可根据信道质量决定合适的导频长度以确保估计精度。
进一步,采用估计得到的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212
进行接收端的I/Q失衡的补偿, 并对补偿后的镜像抑制比(IRR)进行仿真,其中IRR的定义是有用 的数据信号的功率与镜像干扰的功率之比。IRR仿真的结果如图13B中 所示,可以看出,由于导频序列长度的增加可以提升对
Figure BDA0002621013980000213
的估计精度, IRR也会随之提高。随着信噪比和导频长度的变化,补偿后的IRR可 以相比补偿前的IIR提供10-30dB的增益。
下一步,考虑相位追踪阶段对等效信道b进行更新的MSE,仿真 结果如图13C所示,其中等效b估计的MSE随着传输块索引的变化保持 稳定不变,且依然随着导频长度的增加而降低。
最后,对DNR估计的归一化MSE(NMSE)的仿真如图13D中所 示。可以看出,当DNR较高时,其估计精度较高,而当DNR较低时, 其估计精度较低。因此可以设定一个如前文所述的反馈阈值(如 1dB),当估计的DNR低于该反馈阈值时,向发送端反馈一个低DNR 指示,而当估计的DNR高于该反馈阈值时,向发送端反馈一个高DNR 指示或具体的DNR量化值。
接下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
图14A和14B分别例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送端的电子设备及 其通信方法。图14A例示了根据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00的框图。取 决于具体的通信场景,电子设备3000可以被实现为基站或UE。电子 设备3000可以向下面将描述的电子设备4000执行信号传输。
如图14A中所示,电子设备3000包括处理电路3001,处理电路3001至少包括导频序列发送单元3002、接收单元3003和调整单元3004。 处理电路3001可被配置为执行图14B中所示的通信方法。
处理电路3001的导频序列发送单元3002被配置为向接收端发送 用于估计DNR的导频序列(即,执行图14B中的步骤S3001)。该 导频序列可以通过诸如CSI-RS、DMRS等参考信号发送,并优选地 具有较长的长度。此外,导频序列发送单元3002还可以发送用于相位追踪的导频序列,其长度可以短于用于估计DNR的导频序列,但其 周期可以更短。
接收单元3003被配置为从接收端接收关于DNR的信息,其中 DNR指示在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中由发送端的硬件失配导致的失真分 量与信道噪声分量之间的比率(即,执行图14B中的步骤S3002)。 DNR可以是指示高或低的二元指示、量化值或者它们的组合。附加地, 接收单元3003还可以接收由接收端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CQI),该 CQI是由接收端基于导频序列发送单元3002发送的导频序列的接收 信号估计的。
调整单元3004被配置为基于接收到的DNR,调整用于向接收端 发送数据信号的传输参数(即,执行图14B中的步骤S3003)。在一 个示例中,在DNR低的情况下,调整单元3004提高发射功率、降低 调制阶数或降低编码效率,而在DNR高的情况下,调整单元3004可 以降低调制阶数或降低编码效率。在另一个示例中,调整单元3004还 可以仅在信道质量差的情况下执行传输参数的调整。
电子设备3000还可以包括例如通信单元3005。通信单元3005可 以被配置为在处理电路3001的控制下与接收端(例如下面描述的电子 设备4000)进行通信,诸如太赫兹通信。在一个示例中,通信单元 3005可以被实现为收发机,包括天线阵列和/或射频链路等通信部件。 通信单元3005用虚线绘出,因为它还可以位于电子设备3000外。
电子设备3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3006。存储器3006可以存储各种 数据和指令,例如用于电子设备3000操作的程序和数据、由处理电路3001产生的各种数据等。存储器3006用虚线绘出,因为它还可以位于 处理电路3001内或者位于电子设备3000外。
图15A和15B分别例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电子设备及 其通信方法。图15A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接收端的电子设备4000的 框图。取决于具体的通信场景,电子设备4000可以被实现为基站或 UE。电子设备4000可以与上面描述的电子设备3000执行信号传输。
如图15A中所示,电子设备4000包括处理电路4001,处理电路 4001至少包括导频序列接收单元4002、估计单元4003和反馈单元4004。 处理电路4001可被配置为执行图15B中所示的通信方法。
处理电路4001的导频序列接收单元4002被配置为从发送端接收 导频序列(即,执行图15B中的步骤S4001)。在一个示例中,导频 序列接收单元4002响应于来自发送端的测量请求而接收导频序列。导 频序列可以由CSI-RS或DMRS等携带。
估计单元4003被配置为基于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估计DNR (即,执行图15B中的步骤S4002)。附加地,估计单元4003还可以 基于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来估计信道质量。
反馈单元4004被配置为向发送端反馈关于DNR的信息(即,执 行图15B中的步骤S4003),以供发送端调整传输参数。DNR可以被 编码成各种形式,诸如指示高或低的二元指示、具体的量化值或者它 们的组合。附加地,反馈单元4004可以将指示信道质量的CQI与DNR一起反馈给发送端。
电子设备4000还可以包括例如通信单元4005。通信单元4005可 以被配置为在处理电路4001的控制下与发送端(例如上面描述的电子 设备3000)进行通信,诸如太赫兹通信。在一个示例中,通信单元 4005可以被实现为收发机,包括天线阵列和/或射频链路等通信部件。 通信单元4005用虚线绘出,因为它还可以位于电子设备4000外。
电子设备4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006。存储器4006可以存储各 种数据和指令,例如用于电子设备4000操作的程序和数据、由处理电 路4001产生的各种数据等。存储器4006用虚线绘出,因为它还可以位 于处理电路4001内或者位于电子设备4000外。
应当理解,上述各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1000、2000、3000、 4000的各个单元仅是根据其所实现的具体功能划分的逻辑模块,而不 是用于限制具体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实现时,上述各单元可被实现为独 立的物理实体,或者也可以由单个实体(例如,处理器(CPU或DSP 等)、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处理电路1001、2001、3001、4001可以指在计算系统中执行功能 的数字电路系统、模拟电路系统或混合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组 合)电路系统的各种实现。处理电路可以包括例如诸如集成电路(IC)、 专用集成电路(ASIC)之类的电路、单独处理器核心的部分或电路、 整个处理器核心、单独的处理器、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 可编程硬件设备、和/或包括多个处理器的系统。
此外,存储器1006、2006、3006、4006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和/或 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存储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储存储器 (RAM)、动态随机存储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存储器。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想到各种实现本公开的概念的实现方式, 包括但不限于:
1)、一种发送端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基于 与调制方式对应的星座图,生成导频序列,使得对于所述星座图中的 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所述导频序列包含其中的至少一个星座 点;向接收端发送所述导频序列,以供接收端进行与所述星座图中的 每个星座点相关联的信道估计。
2)、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生成导频序列包括:生成基 础导频序列,对于所述星座图中的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所述 基础导频序列包含其中的仅一个星座点;通过以预定的重复方式重复 一次或多次所述基础导频序列来生成所述导频序列。
3)、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 发送所述导频序列之前,向接收端指示所述导频序列。
4)、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已为接收端预先配置所述 基础导频序列及其重复方式的情况下,向接收端指示所述导频序列包 括发送关于所述基础导频序列的重复次数的信息。
5)、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利 用所述调制方式对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向接收端发送经调制的数据信 号。
6)、如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利 用太赫兹频段向接收端发送经调制的数据信号。
7)、一种接收端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从发 送端接收导频序列,其中对于与调制方式对应的星座图中的每一对互 为相反数的星座点,所述导频序列包含其中的至少一个星座点;基于 所述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进行与所述星座图的每个星座点相关联的 信道估计。
8)、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导频序列包括以预定的 重复方式重复一次或多次的基础导频序列,其中对于所述星座图中的 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所述基础导频序列包含其中的仅一个星 座点。
9)、如8)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 接收所述导频序列之前,从发送端接收关于所述导频序列的指示。
10)、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所述导频序列及其重复 方式已被预先配置至接收端的情况下,接收关于所述导频序列的指示 包括接收关于所述导频序列的重复次数的信息。
11)、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从发送端接收利用所述调制方式调制的数据信号;基于信道估计的结 果,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解调。
12)、如1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利用太赫兹频段接收所述数据信号。
13)、如1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基于信道估计的结果,采用最小距离准则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解调, 而无需信道均衡。
14)、一种发送端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向 接收端发送导频序列;从接收端接收关于失真噪声比(DNR)的信息, 所述DNR指示所述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中由发送端的硬件失配导致 的失真分量与信道噪声分量之间的比率;至少基于所述DNR,调整用 于向接收端发送数据信号的传输参数。
15)、如14)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发送所述导频序列之前,向接收端发送对于所述DNR的测量请求。
16)、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关于DNR的信息包括以 下中的至少一个:关于所述DNR是高还是低的二元指示,以及所述 DNR的量化值。
17)、如14)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DNR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调整传输参数包括提高发射功率、 降低调制阶数、降低编码效率中的至少一个;在DNR高于预定阈值 的情况下,调整传输参数包括降低调制阶数、降低编码效率中的至少一个。
18)、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导频序列是第一导频 序列,并且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发送用于相位追踪的第二 导频序列,其中第一导频序列的长度大于第二导频序列。
19)、如14)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利用调整后的传输参数,在太赫兹频段上发送数据信号。
20)、一种接收端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从 发送端接收导频序列;基于所述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估计失真噪声 比(DNR),所述DNR指示所述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中由发送端的 硬件失配导致的失真分量与信道噪声分量之间的比率;向发送端反馈 关于所述DNR的信息。
21)、如20)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从发送端接收对于所述DNR的测量请求;响应于所述测量请求,估 计所述DNR。
22)、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关于DNR的信息包括以 下中的至少一个:关于所述DNR是高还是低的二元指示,以及所述 DNR的量化值。
23)、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导频序列是第一导频 序列,并且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用于相位追踪的第二 导频序列,其中第一导频序列的长度大于第二导频序列。
24)、如20)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估计信道质量;将关于信道质量的信 息与关于DNR的信息一起反馈给发送端。
25)、如20)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基 于所述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进行信道系数与对于接收端的硬件失配 的补偿系数的联合估计。
26)、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基于与调制方式对应的星座图,生 成导频序列,使得对于所述星座图中的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 所述导频序列包含其中的至少一个星座点;向接收端发送所述导频序 列,以供接收端进行与所述星座图中的每个星座点相关联的信道估计。
27)、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从发送端接收导频序列,其中对于 与调制方式对应的星座图中的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所述导频 序列包含其中的至少一个星座点;基于所述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进 行与所述星座图的每个星座点相关联的信道估计。
28)、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向接收端发送导频序列;从接收端 接收关于失真噪声比(DNR)的信息,所述DNR指示所述导频序列 的接收信号中由发送端的硬件失配导致的失真分量与信道噪声分量之 间的比率;至少基于所述DNR,调整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数据信号的传 输参数。
29)、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从发送端接收导频序列;基于所述 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估计失真噪声比(DNR),所述DNR指示所 述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中由发送端的硬件失配导致的失真分量与信道 噪声分量之间的比率;向发送端反馈关于所述DNR的信息
30)、一种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所述可执行指令当被执行时实现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 法。
【本公开的应用实例】
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能够应用于各种产品。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2000、3000、4000 可以被实现为各种基站或者安装在基站中,或被实现为各种用户设备或 被安装在各种用户设备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可以由各种基站或用户设备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和操作可以体现为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存储 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可以由各种基站或用户设备执行 以实现上面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可以制成各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被用于 各种基站或用户设备以实现上面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本公开中所说的基站可以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基站,优选地,诸 如3GPP的5G NR标准中定义的宏gNB和ng-eNB。gNB可以是覆盖 比宏小区小的小区的gNB,诸如微微gNB、微gNB和家庭(毫微微) gNB。代替地,基站可以被实现为任何其他类型的基站,诸如NodeB、eNodeB和基站收发台(BTS)。基站还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控制无线 通信的主体以及设置在与主体不同的地方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头端 (RRH)、无线中继站、无人机塔台、自动化工厂中的控制节点等。
用户设备可以被实现为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 机(PC)、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加密狗型移动路 由器和数字摄像装置)或者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设备)。用户设 备还可以被实现为执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的终端(也称为机器 类型通信(MTC)终端)、无人机、自动化工厂中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等。此外,用户设备可以为安装在上述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上的无线通 信模块(诸如包括单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
下面简单介绍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基站和用户设备的示例。
应当理解,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基站”具有其通常含义的全部 广度,并且至少包括被用于作为无线通信系统或无线电系统的一部分 以便于通信的无线通信站。基站的例子可以例如是但不限于以下: GSM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收发信机(BTS)和基站控制器(BSC)中的 一者或两者;3G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和NodeB 中的一者或两者;4GLTE和LTE-A系统中的eNB;5G通信系统中 的gNB和ng-eNB。在D2D、M2M以及V2V通信场景下,也可以将 对通信具有控制功能的逻辑实体称为基站。在认知无线电通信场景下, 还可以将起频谱协调作用的逻辑实体称为基站。在自动化工厂中,可 以将提供网络控制功能的逻辑实体称为基站。
基站的第一应用示例
图16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基站的示意性配置的第 一示例的框图。在图16中,基站可以实现为gNB1400。gNB 1400包括 多个天线1410以及基站设备1420。基站设备1420和每个天线1410可 以经由RF线缆彼此连接。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此处的gNB1400(或 基站设备1420)可以对应于上述电子设备1000、2000、3000、4000中 任一个。
天线1410包括多个天线元件,诸如用于大规模MIMO的多个天线 阵列。天线1410例如可以被布置成天线阵列矩阵,并且用于基站设备 142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例如,多个天线1410可以与gNB 1400使 用的多个频段兼容。
基站设备1420包括控制器1421、存储器1422、网络接口1423以 及无线通信接口1425。
控制器1421可以为例如CPU或DSP,并且操作基站设备1420的 较高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1421可以包括上面所述的处理电路 1001、2001、3001、4001中任一个,执行图9B、10B、14B或15B中 描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控制电子设备1000、2000、3000或4000的各个部件。例如,控制器1421根据由无线通信接口14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 据来生成数据分组,并经由网络接口1423来传递所生成的分组。控制 器1421可以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进行捆绑以生成捆绑分组, 并传递所生成的捆绑分组。控制器1421可以具有执行如下控制的逻辑 功能:该控制诸如为无线资源控制、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接纳 控制和调度。该控制可以结合附近的gNB或核心网节点来执行。存储 器14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控制器1421执行的程序和各 种类型的控制数据(诸如终端列表、传输功率数据以及调度数据)。
网络接口1423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420连接至核心网1424(例如, 5G核心网)的通信接口。控制器1421可以经由网络接口1423而与核 心网节点或另外的gNB进行通信。在此情况下,gNB1400与核心网节 点或其他gNB可以通过逻辑接口(诸如NG接口和Xn接口)而彼此连 接。网络接口1423还可以为有线通信接口或用于无线回程线路的无线 通信接口。如果网络接口1423为无线通信接口,则与由无线通信接口 1425使用的频段相比,网络接口1423可以使用较高频段用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接口142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5G NR),并且经 由天线1410来提供到位于gNB 14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 通信接口142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基带(BB)处理器1426和RF电路 1427。BB处理器1426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 复用,并且执行各层(例如物理层、MAC层、RLC层、PDCP层、 SDAP层)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代替控制器1421,BB处理器1426 可以具有上述逻辑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BB处理器1426可以为存储通 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或者为包括被配置为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 路的模块。更新程序可以使BB处理器1426的功能改变。该模块可以 为插入到基站设备1420的槽中的卡或刀片。可替代地,该模块也可以 为安装在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1427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 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41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虽然图 16示出一个RF电路1427与一根天线1410连接的示例,但是本公开并 不限于该图示,而是一个RF电路1427可以同时连接多根天线1410。
如图16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42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426。 例如,多个BB处理器1426可以与gNB 140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如 图16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425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427。例如,多 个RF电路1427可以与多个天线元件兼容。虽然图16示出其中无线通 信接口14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426和多个RF电路1427的示例,但 是无线通信接口142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426或单个RF电路 1427。
在图16中示出的gNB 1400中,处理电路1001、2001、3001或 4001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单元(例如发送单元1003、接收单元2002、 接收单元3003等)可被实现在无线通信接口1425中。可替代地,这 些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实现在控制器1421中。例如,gNB1400 包含无线通信接口1425的一部分(例如,BB处理器1426)或者整体, 和/或包括控制器1421的模块,并且一个或多个组件可被实现在模块 中。在这种情况下,模块可以存储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 的作用的程序(换言之,用于允许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组件的操作 的程序),并且可以执行该程序。作为另一个示例,用于允许处理器 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可被安装在gNB1400中,并且无线通 信接口1425(例如,BB处理器1426)和/或控制器1421可以执行该 程序。如上所述,作为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的装置,gNB1400、基站设备1420或模块可被提供,并且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 作用的程序可被提供。另外,将程序记录在其中的可读介质可被提供。
基站的第二应用示例
图17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基站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 例的框图。在图17中,基站被示出为gNB 1530。gNB 1530包括多个 天线1540、基站设备1550和RRH 1560。RRH 1560和每个天线1540 可以经由RF线缆而彼此连接。基站设备1550和RRH 1560可以经由 诸如光纤线缆的高速线路而彼此连接。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此处的gNB 1530(或基站设备1550)可以对应于上述电子设备1000、2000、3000、 4000中的任一个。
天线1540包括多个天线元件,诸如用于大规模MIMO的多个天线 阵列。天线1540例如可以被布置成天线阵列矩阵,并且用于基站设备 155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例如,多个天线1540可以与gNB 1530使 用的多个频段兼容。
基站设备1550包括控制器1551、存储器1552、网络接口1553、无 线通信接口1555以及连接接口1557。控制器1551、存储器1552和网 络接口1553与参照图17描述的控制器1421、存储器1422和网络接口 1423相同。
无线通信接口155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5G NR),并且经 由RRH 1560和天线1540来提供到位于与RRH 1560对应的扇区中的 终端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55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 1556。除了BB处理器1556经由连接接口1557连接到RRH 1560的RF电路1564之外,BB处理器1556与参照图16描述的BB处理器 1426相同。如图17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55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556。例如,多个BB处理器1556可以与gNB 153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 容。虽然图17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55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556 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55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556。
连接接口1557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550(无线通信接口1555)连接 至RRH 1560的接口。连接接口1557还可以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550 (无线通信接口1555)连接至RRH 1560的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 通信模块。
RRH 1560包括连接接口1561和无线通信接口1563。
连接接口1561为用于将RRH 1560(无线通信接口1563)连接至 基站设备1550的接口。连接接口1561还可以为用于上述高速线路中的 通信的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接口1563经由天线15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 信接口156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RF电路1564。RF电路1564可以包括 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5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 信号。虽然图17示出一个RF电路1564与一根天线1540连接的示例, 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该图示,而是一个RF电路1564可以同时连接多 根天线1540。
如图17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563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564。例 如,多个RF电路1564可以支持多个天线元件。虽然图17示出其中无 线通信接口1563包括多个RF电路156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 1563也可以包括单个RF电路1564。
在图17中示出的gNB 1500中,处理电路1001、2001、3001或 4001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单元(例如发送单元1003、接收单元2002、 接收单元3003等)可被实现在无线通信接口1525中。可替代地,这 些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实现在控制器1521中。例如,gNB 1500包含无线通信接口1525的一部分(例如,BB处理器1526)或者整体, 和/或包括控制器1521的模块,并且一个或多个组件可被实现在模块 中。在这种情况下,模块可以存储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 的作用的程序(换言之,用于允许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组件的操作 的程序),并且可以执行该程序。作为另一个示例,用于允许处理器 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可被安装在gNB 1500中,并且无线 通信接口1525(例如,BB处理器1526)和/或控制器1521可以执行 该程序。如上所述,作为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的装置,gNB1500、基 站设备1520或模块可被提供,并且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 的作用的程序可被提供。另外,将程序记录在其中的可读介质可被提 供。
用户设备的第一应用示例
图18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智能电话1600的示意性 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在一个示例中,智能电话1600可以被实现为电子 设备1000、2000、3000、4000中的任一个。
智能电话1600包括处理器1601、存储器1602、存储装置1603、外 部连接接口1604、摄像装置1606、传感器1607、麦克风1608、输入装 置1609、显示装置1610、扬声器1611、无线通信接口1612、一个或多 个天线开关1615、一个或多个天线1616、总线1617、电池1618以及辅助控制器1619。
处理器1601可以为例如CPU或片上系统(SoC),并且控制智能 电话1600的应用层和另外层的功能。处理器1601可以包括或充当参照 附图描述的处理电路1001、2001、3001、4001中的任一个。存储器 160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1601执行的程序。存储装置1603可以包括存储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外部连 接接口1604为用于将外部装置(诸如存储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 装置)连接至智能电话1600的接口。
摄像装置1606包括图像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 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且生成捕获图像。传感器1607可 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测量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加 速度传感器。麦克风1608将输入到智能电话1600的声音转换为音频信 号。输入装置160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1610的屏幕上的触 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 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1610包括屏幕(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 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并且显示智能电话1600的输出图像。 扬声器1611将从智能电话16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1612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4G LTE或5G NR等等),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612通常可以包括例如 BB处理器1613和RF电路1614。BB处理器1613可以执行例如编码/ 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 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161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 器,并且经由天线1616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612可 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1613和RF电路1614的一个芯片模块。如 图18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612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613和多个 RF电路1614。虽然图18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612包括多个BB处 理器1613和多个RF电路161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612也可 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613或单个RF电路1614。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1612可以支持另外 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 局域网(LAN)方案。在此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1612可以包括针对 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1613和RF电路1614。
天线开关1615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1612中的多个电 路(例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1616的连接 目的地。
天线1616包括多个天线元件,诸如用于大规模MIMO的多个天线 阵列。天线1616例如可以被布置成天线阵列矩阵,并且用于无线通信 接口1612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智能电话16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 线面板(未示出)。
此外,智能电话160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1616。 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1615可以从智能电话1600的配置中省略。
总线1617将处理器1601、存储器1602、存储装置1603、外部连接 接口1604、摄像装置1606、传感器1607、麦克风1608、输入装置 1609、显示装置1610、扬声器1611、无线通信接口1612以及辅助控制 器1619彼此连接。电池1618经由馈线向图18所示的智能电话160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辅助控制器1619例 如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智能电话1600的最小必需功能。
在图18中示出的智能电话1600中,处理电路1001、2001、3001 或4001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单元(例如发送单元1003、接收单元 2002、接收单元3003等)可被实现在无线通信接口1612中。可替代 地,这些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实现在处理器1601或者辅助控制器1619中。作为一个示例,智能电话1600包含无线通信接口1612的一 部分(例如,BB处理器1613)或者整体,和/或包括处理器1601和/ 或辅助控制器1619的模块,并且一个或多个组件可被实现在该模块中。 在这种情况下,该模块可以存储允许处理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 程序(换言之,用于允许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组件的操作的程序), 并且可以执行该程序。作为另一个示例,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 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可被安装在智能电话1600中,并且无线通信接口 1612(例如,BB处理器1613)、处理器1601和/或辅助控制器1619 可以执行该程序。如上所述,作为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的装置,智能 电话1600或者模块可被提供,并且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 的作用的程序可被提供。另外,将程序记录在其中的可读介质可被提 供。
用户设备的第二应用示例
图19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1720的示意性 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汽车导航设备1720包括处理器1721、存储器1722、 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1724、传感器1725、数据接口1726、内容 播放器1727、存储介质接口1728、输入装置1729、显示装置1730、扬 声器1731、无线通信接口17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1736、一个或多 个天线1737以及电池1738。在一个示例中,汽车导航设备1720可以 被实现为本公开中描述的电子设备1000、2000、3000、4000中的任一 个。
处理器1721可以为例如CPU或SoC,并且控制汽车导航设备 1720的导航功能和另外的功能。存储器1722包括RAM和ROM,并 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1721执行的程序。
GPS模块1724使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来测量汽车导航 设备1720的位置(诸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1725可以包括一 组传感器,诸如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器。数据接 口1726经由未示出的终端而连接到例如车载网络1741,并且获取由车 辆生成的数据(诸如车速数据)。
内容播放器1727再现存储在存储介质(诸如CD和DVD)中的内 容,该存储介质被插入到存储介质接口1728中。输入装置1729包括例 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173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或 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1730包括诸如 LCD或OLED显示器的屏幕,并且显示导航功能的图像或再现的内容。 扬声器1731输出导航功能的声音或再现的内容。
无线通信接口1733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4G LTE或5G NR),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73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 处理器1734和RF电路1735。BB处理器1734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 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 处理。同时,RF电路1735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 且经由天线1737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733还可以为 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1734和RF电路1735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19 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733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734和多个RF电 路1735。虽然图19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733包括多个BB处理器 1734和多个RF电路1735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733也可以包括 单个BB处理器1734或单个RF电路1735。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1733可以支持另外 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 LAN方案。在此情况下,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无线通信接口1733 可以包括BB处理器1734和RF电路1735。
天线开关1736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1733中的多个电 路(诸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1737的连接 目的地。
天线1737包括多个天线元件,诸如用于大规模MIMO的多个天线 阵列。天线1737例如可以被布置成天线阵列矩阵,并且用于无线通信 接口1733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此外,汽车导航设备172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 1737。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1736可以从汽车导航设备1720的配置中 省略。
电池1738经由馈线向图19所示的汽车导航设备1720的各个块提 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电池1738累积从车辆提供的 电力。
在图19中示出的汽车导航装置1720中,处理电路1001、2001、 3001或4001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单元(例如发送单元1003、接收单 元2002、接收单元3003等)可被实现在无线通信接口1733中。可替 代地,这些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实现在处理器1721中。作为一个 示例,汽车导航装置1720包含无线通信接口1733的一部分(例如, BB处理器1734)或者整体,和/或包括处理器1721的模块,并且一个 或多个组件可被实现在该模块中。在这种情况下,该模块可以存储允许 处理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换言之,用于允许处理器执行一 个或多个组件的操作的程序),并且可以执行该程序。作为另一个示例, 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可被安装在汽车导航装 置1720中,并且无线通信接口1733(例如,BB处理器1734)和/或处 理器1721可以执行该程序。如上所述,作为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的装 置,汽车导航装置1720或者模块可被提供,并且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可被提供。另外,将程序记录在其中的可读 介质可被提供。
本公开的技术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汽车导航设备1720、车载网络 1741以及车辆模块1742中的一个或多个块的车载系统(或车辆)1740。 车辆模块1742生成车辆数据(诸如车速、发动机速度和故障信息),并 且将所生成的数据输出至车载网络1741。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当然不限 于以上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得到各种变更 和修改,并且应理解这些变更和修改自然将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包括在一个单元中的多个功能可以由分开的 装置来实现。替选地,在以上实施例中由多个单元实现的多个功能可分 别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另外,以上功能之一可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无 需说,这样的配置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在该说明书中,流程图中所描述的步骤不仅包括以所述顺序按时间 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地或单独地而不是必须按时间序列执行 的处理。此外,甚至在按时间序列处理的步骤中,无需说,也可以适当 地改变该顺序。
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公开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 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替代和变换。而且,本公开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 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 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 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 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 素。

Claims (10)

1.一种发送端的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基于与调制方式对应的星座图,生成导频序列,使得对于所述星座图中的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所述导频序列包含其中的至少一个星座点;
向接收端发送所述导频序列,以供接收端进行与所述星座图中的每个星座点相关联的信道估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生成导频序列包括:
生成基础导频序列,对于所述星座图中的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所述基础导频序列包含其中的仅一个星座点;
通过以预定的重复方式重复一次或多次所述基础导频序列来生成所述导频序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发送所述导频序列之前,向接收端指示所述导频序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已为接收端预先配置所述基础导频序列及其重复方式的情况下,向接收端指示所述导频序列包括发送关于所述基础导频序列的重复次数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利用所述调制方式对数据信号进行调制;
向接收端发送经调制的数据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利用太赫兹频段向接收端发送经调制的数据信号。
7.一种接收端的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从发送端接收导频序列,其中对于与调制方式对应的星座图中的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所述导频序列包含其中的至少一个星座点;
基于所述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进行与所述星座图的每个星座点相关联的信道估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导频序列包括以预定的重复方式重复一次或多次的基础导频序列,其中对于所述星座图中的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星座点,所述基础导频序列包含其中的仅一个星座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接收所述导频序列之前,从发送端接收关于所述导频序列的指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所述导频序列及其重复方式已被预先配置至接收端的情况下,接收关于所述导频序列的指示包括接收关于所述导频序列的重复次数的信息。
CN202010783403.3A 2020-08-06 2020-08-06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0703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3403.3A CN114070335A (zh) 2020-08-06 2020-08-06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2180058883.XA CN116325681A (zh) 2020-08-06 2021-08-02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EP21852227.4A EP4195516A4 (en) 2020-08-06 2021-08-02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21/110055 WO2022028364A1 (zh) 2020-08-06 2021-08-02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3403.3A CN114070335A (zh) 2020-08-06 2020-08-06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0335A true CN114070335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1199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3403.3A Pending CN114070335A (zh) 2020-08-06 2020-08-06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2180058883.XA Pending CN116325681A (zh) 2020-08-06 2021-08-02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8883.XA Pending CN116325681A (zh) 2020-08-06 2021-08-02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95516A4 (zh)
CN (2) CN114070335A (zh)
WO (1) WO202202836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15222A (zh) * 2024-03-20 2024-04-19 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爆破联动通信方法
CN117915222B (zh) * 2024-03-20 2024-06-04 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爆破联动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66705B2 (ja) * 1998-04-16 2001-05-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US6785292B1 (en) * 1999-05-28 2004-08-31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tecting radio frequency impairments in a data-over-cable system
US7903628B2 (en) * 2005-08-22 2011-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ble pilo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56000B2 (en) * 2007-05-17 2010-07-13 Harris Corporation Spread baseband injected pilot carrier
US8149929B2 (en) * 2008-06-17 2012-04-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radio signals using soft pilot symbols
EP2712138A3 (en) * 2012-09-24 2014-06-18 ST-Ericsson SA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technique for channel estimation in ofdm receivers
US20150117866A1 (en) * 2013-10-31 2015-04-30 Zte Corporation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symbol mapping
CN105323747B (zh) * 2014-06-23 2018-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能力指示参数的反馈、反馈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15222A (zh) * 2024-03-20 2024-04-19 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爆破联动通信方法
CN117915222B (zh) * 2024-03-20 2024-06-04 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爆破联动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5681A (zh) 2023-06-23
EP4195516A1 (en) 2023-06-14
EP4195516A4 (en) 2024-04-10
WO2022028364A1 (zh) 2022-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5488A (zh)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1239896B2 (en) Beam sweeping method for multiple transmitting beams based on priori information
US1110185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22027873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related to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 (tci) state
WO2016099157A1 (ko) 채널 컴바이닝과 스플리팅을 이용하는 메시지 송수신 기법
WO2020156503A1 (zh)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072102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522434B1 (en) Recep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metho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1193644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678381A (zh) 基站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WO2022095843A1 (zh) 电子设备、信号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259841B2 (ja) 送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310091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WO2022028364A1 (zh)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0355806B2 (en)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
CN113330778B (zh)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EP4020820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symmetric frequency sprea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