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9266A - 导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导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9266A
CN114069266A CN202010767067.3A CN202010767067A CN114069266A CN 114069266 A CN114069266 A CN 114069266A CN 202010767067 A CN202010767067 A CN 202010767067A CN 114069266 A CN114069266 A CN 114069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am
wire connector
operating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70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政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en Pe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 Pe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 Pe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en Pe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70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92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9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92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28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 H01R4/48365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with integral release mean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连接器,包含:绝缘壳体、接触组件及活动地组接于绝缘壳体上的操作杆,绝缘壳体上设有供多条导线分别设置的插线孔;接触组件包含形成所有端子接点的汇流件以及一用以将导线固定于汇流件的接线夹;操作杆具有配合接线夹作用的操作部以及扳动部,其特征在于:操作板构造有凸轮;而绝缘壳体内设有与凸轮接触的止挡壁;当扳动部受到扳动时,操作杆凭借凸轮的轮廓而沿着所述止挡壁的接触面来同时进行摆动及移动,让绝缘壳体与操作杆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且接线夹的表面与操作部接触的接触点将于接线夹的表面上持续改变位置。

Description

导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以凭借操作其上的拨杆来夹紧或释放导线的导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市面上,用来连接多条导线的电子零件中,有一种凭借拨动其上的拨杆,使内部的弹簧夹释放或夹固导线的接线夹,例如,在中国发明专利CN104995799B案就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接线夹。
其中,所述案凭借拨动操纵件4,使所述操纵件4在所述案图3、图4中以顺时针方向,凭借绝缘材料外壳2中的支撑槽15以及操纵件4上的回转支撑区14上锁呈现圆形弯曲的区段31来相对于绝缘材料外壳2于一虚拟轴心D上进行型旋转,并在旋转的过程中凭借回转支撑区14上的操纵段16去带动夹紧弹簧17的夹边20来改变其状态。
其中,这样直接通过回转支撑区14的表面的不同区域兼做操纵件4使操纵件进行旋转以及带动夹紧弹簧17,故由回转支撑区14的形状可知,所述种接线夹在释放状态下,只要操纵件4受到一足以使操纵件4抵抗与支撑槽15之间摩擦力的作用力,即能使操纵件4进行旋转,且会保持旋转后的角度,故在经过多次碰撞并在旋转到一特定角度时,会直接由释放状态自行回复到关闭状态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线连接器,用以让多条导线彼此电性连接,且能凭借扳动其上的组件来固定或释放特定位置的导线,以便进行更换。
本发明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线连接器,可凭借旋转操作杆让其中夹线器由能夹持导线的释放状态转变为能固定导线的夹合状态,且所述操作杆在一定程度的旋转角度内能自动地返回原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线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沿着一插线方向构造有多数插线孔,且内部形成有一与所述多数插线孔连通的安装空间,供多数条导线能分别沿着所述多数插线孔插入;一接触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构造有多个彼此相邻设置的端子接点,所述接触组件包含一形成所有端子接点的汇流件以及一将所述多数导线压抵于所述汇流件上的接线夹;一操作杆,可活动地组接于所述绝缘壳体,具有一配合所述接线夹作用的操作部以及一形成一扳握区域的扳动部,所述操作部具有两对称排设形成有一间隔区域的操作板,所述操作板在边缘轮廓上构造有一压抵于所述接线夹的推压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构造有一凸轮;而所述安装空间设有一能与所述凸轮接触的止挡壁;当所述扳动部受到扳动时而由一能够固定所述导线的固定状态转变为一供所述导线进入所述插线孔的释放状态时,所述操作杆凭借所述凸轮的轮廓而沿着所述止挡壁的至少一接触面来同时进行摆动及移动,并于让所述绝缘壳体与所述操作杆之间产生一相对位移,而所述接线夹的表面与所述推压部接触的一接触点将于所述接线夹的表面上持续改变位置。
所述的导线连接器,所述止挡壁包含一第一接触面以及一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第二接触面,所述凸轮受所述接线夹提供一朝向所述止挡壁推抵的作用力,使所述凸轮保持同时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面及所述第二接触面。
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当所述扳动部受到扳动时,所述凸轮同时沿着所述第一接触面及所述第二接触面朝向不同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的导线连接器,所述推压部包含一第一平面,一第二平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转折面,且所述凸轮表面上与所述推压部的表面之间的最远处位于所述转折面上。
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当导线连接器由所述固定状态变成所述释放状态的过程中,所述推抵面上的所述接触点由所述第一平面,经过所述转折面而逐渐移动到所述第二平面。
所述的导线连接器,所述凸轮具有一中心点,并形成有一通过所述中心点的长轴及短轴,所述第二平面的表面方向于所述释放状态时,大致平行于所述接线夹的表面,且所述长轴垂直于所述止挡壁。
所述的导线连接器,所述凸轮具有一中心点,并形成有一通过所述中心点的长轴及短轴,当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凸轮的轮廓远离所述操作点的一端形成一最远距离时,所述长轴与所述止挡壁之间形成有一夹角
所述的导线连接器,所述接线夹包含一可进行摆动以夹持所述导线的夹臂,当所述导线连接器由所述固定状态变换为所述释放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中心点与所述接触面的距离持续增加,而进一步的增加所述夹臂受到所述推压部推压而进行摆动的距离。
所述的导线连接器,所述中心点与所述止挡壁之间于一垂直于所述插线方向的方向上形成有一第一距离,所述中心点与所述接触点之间于一垂直于所述插线方向的方向上形成有一第二距离,当所述导线连接器由一所述固定状态变化为所述释放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距离持续增加,所述第二距离先是逐渐增加,并在所述操作杆的旋转角度超过一反折角度后,逐渐减少。
所述的导线连接器,所述接线夹包含一用以组接所述汇流件的第一夹臂,一连接所述第一夹臂且设置少一供导线进入的穿孔的定位壁、一连接于所述定位壁而与所述第一夹臂形成一间隔的一弹力臂、一连接于所述弹力臂的第二夹臂以及一凭借自身的长度来限制所述间隔扩张的限位臂。
所述的导线连接器,所述第二夹臂于朝向所述第一夹臂的一端形成有一第一直线弯折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弯折部的第二直线弯折部,且所述第二夹臂的两侧各自形成有一对应所述推压部位置的凸耳。
所述的导线连接器,所述弹力臂包含有一第一弧曲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弧曲部,并进行反折以连接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二弧曲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操作杆于作动时,不同于先前技术使用圆形的转轴配合具有半径变化的推抵块进行作动,而是通过凸轮配合具有弧形转折面的推抵块来产生可变长度及作用位置的力矩使用以固定导线的接线夹的两端互相接近或远离,其中,通过推抵块及弹力臂的形状设计能让操作杆旋转到一定角度前能够自行回到原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导线连接器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分解示意图;
图2A为图1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C为图1实施例中绝缘壳体的侧面剖面示意图;
图3A为图1实施例中汇流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B为图1实施例中汇流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3C为图1实施例中接触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D为图1实施例中接触组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4A为图1实施例中操作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4B为图1实施例中操作杆的侧面剖面示意图;
图5A为图1实施例中导线连接器于一初始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5B为图1实施例中导线连接器于一第一过渡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5C为图1实施例中导线连接器于一第二过渡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5D为图1实施例中导线连接器于一释放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5E为本案导线连接器于不同时实施例中于释放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5F为本案导线连接器于不同时实施例中于释放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5G为图1实施例中导线连接器与导线连接时的固定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导线连接器;2-绝缘壳体;21-第一壳体;210-收容通道;211-收纳槽;211a-壁面;211b-卡扣块;211c-卡合槽;212-槽开口;213-安装空间;214-插线孔;214a-导引通道;215-止挡壁;215a-第一接触面;215b-第二接触面;216-防滑勾槽;22-第二壳体;221-第一壁面;221a-卡扣槽;221b-干涉部;222-第二壁面;222a-卡合块;222b-检测孔;23-导线;231-绝缘外皮;3-接触组件;31-汇流件;311-倒勾;312-曲折部;312a-倾斜面;313-连接凸块;32-接线夹;321-第一夹壁;322-定位壁;322a-穿孔;323-弹力臂;323a-第一弧曲部;323b-第二弧曲部;324-第二夹臂;324a-压抵部;324b-第一直线弯折部;324c-第二直线弯折部;324d-凸耳;325-限位臂;326-导电凸块;4-操作杆41-操作部;42-操作板;42a-间隔区域;421-推压部;421a-第一平面;421b-第二平面;421c-转折面;422-凸轮;C-中心点;L-长轴;S-短轴;43-扳动部;431-扳握区域;D1-第一距离;D2-第二距离;R1-箭头;S1-固定状态;S2-释放状态;S31-第一过渡状态;S32-第二过渡状态;V-插线方向;θ-反折角度;P0-极限位置;P1-接触点;P2-作用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导线连接器1,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包含一凭借依第一壳体21及一第二壳体22所组合成的绝缘壳体2、一用以夹持多条导线,并之能够彼此电性连接的接触组件3以及两用以配合接触组件3作动、以改变接触组件3的状态的操作杆4;在使用时,能够凭借拨动所述操作杆4使得所述导线连接器1由一可固定所述多数导线的固定状态S1(见图5A)转变为一可释放所述多数导线的释放状态S2(见图5D,详细后述)。
关于所述绝缘壳体2的设计,首先请先参考图1至图2C所示,所述绝缘壳体2由所述第一壳体21及所述第二壳体22构成;所述第一壳体21构成有一收纳槽211,所述收纳槽211具有一朝向两不同方向开放的槽开口212,所述第二壳体22用以组装并覆盖于所述槽开口212,凭借封闭所述槽开口212而所述第一壳体21共同于所述绝缘壳体2的内部形成一用以容纳所述接触组件3的安装空间213。
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壳体21于远离所述收纳槽211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多数个沿着一插线方向V,而连通所述收纳槽211的底部的插线孔214,所述插线孔214沿着所述插线方向V形成有一渐缩桶状的导引通道214a,凭借所述导引通道214a中半径较大的部分收纳导线23的绝缘外皮231,并使导线中心的导电线进入所述安装空间213中(见图5E)。
为了供所述操作杆4能卡合于所述第一壳体21上,所述收纳槽211于一侧的壁面211a上设有多数个用以容纳所述多数操作杆4的收容通道210,并于所述壁面211a上远离所述插线孔214的一侧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二壳体22结合的卡扣块211b;且为了使所述第二壳体22仅仅能由所述插线方向V上与所述第一壳体21组接,所述第一壳体21于所述收纳槽211的相对两侧的边缘上设有一梯型的卡合槽211c。
其中,所述收纳槽211凭借其底部(于所述插线方向V上靠近所述插线孔214的部分)及所述壁面211a上形成有一用以组接所述操作杆4的止挡壁215,所述止挡壁215包含包含一位于所述壁面211a上靠近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部的第一接触面215a以及一位于所述收纳槽211的底部而不互相平行(在本实施例中是垂直)所述第一接触面215a的第二接触面215b。
此外,为了方便持握所述导线连接器1,于所述第一壳体21接近所述插线孔214的一侧壁面上,设有多数道防滑沟槽216。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封盖所述槽开口212,所述第二壳体22为一L字形盖体,具有平行于所述插线方向V的第一壁面221及一垂直于所述插线方向V的第二壁面222;所述第一壁面221用以于组合时卡合于所述壁面211a上,其于对应所述卡扣块211b的位置设有卡扣槽221a,此外,为了限制所述操作杆4的旋转角度,所述第一壁面221于朝向所述第一壳体21的一侧形成有一在组合时会覆盖在收容通道210的一端,以干涉所述操作杆4的旋转角度的干涉部221b(作用方式后述),
所述第二壁面222的两侧设有一组对应所述卡合槽211c的壁面边缘的梯型卡合块222a。此外,所述第二壁面222于远离所述第一壁面221的一侧的中央处设有一检测孔222b,用以供一检测器进入所述安装空间213以接触所述接触组件3,以判断安装于所述导线连接器1的导线23是否导通。
请参考图1、图3A至图3D所示,所述接触组件3,构造有多个彼此相邻设置的端子接点,所述接触组件3包含一形成所有端子接点,而成线长条状的汇流件31以及多数个用以将所述多数导线23个别压抵于所述汇流件31上的接线夹32。
如图1、图3A、图3B所示,而所述汇流件31于其短轴S方向的一端形成有一倒勾311,并于另一端形成有一曲折部312,且所述汇流件31于其长轴方向的两端各自设有一连接凸块313;所述倒勾311用以将所述汇流件31卡勾于所述接线夹32上;所述曲折部312于远离所述倒钩的一侧形成有一倾斜面312a。
如图1、图3C、图3D所示,所述接线夹32包含一用以组接所述汇流件31的第一夹臂321,一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夹臂321且其上设置供导线23进入的穿孔322a的定位壁322、一垂直连接于所述定位壁322而与所述第一夹臂321形成一间隔的一弹力臂323以及一连接于所述弹力臂323,并朝向所述第一夹臂321延伸的第二夹臂324。
所述第二夹臂324而能凭借所述弹力臂323相对于所述第一夹臂321及所述定位壁322进行摆动,并与所述第一夹臂321共同夹持穿设于所述穿孔322a上的导线;其中,为了增加第二夹臂324夹持导线23的强度,所述第二夹臂324包含一用以与所述操作杆4作用的压抵部324a,并于所述压抵部324a于朝向所述第一夹臂321的一端形成有一朝向所述第一夹臂321偏摆的第一直线弯折部324b,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弯折部324b,且更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一夹臂321偏摆的第二直线弯折部324c,凭借以不同角度进行分段的方式来减少力矩产生的形变,使得所述第二夹臂324于靠近所述第一夹臂321的一端较难以变形,而将形变处集中在所述弹力臂323,且为了防止所述操作杆4与导线23产生干涉以及平均的提供所述操作杆4推抵所述第二夹臂324的力量,所述压抵部324a的两侧各自形成有一对应所述操作杆4上的一推压部421位置的凸耳324d。
此外,为了让所述弹力壁于特定的位置变形,使的所述第二夹臂324能够所述操作杆4作动而进行摆动,所述第弹力臂323于远离所述定位壁322的一端包含有一第一弧曲部323a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弧曲部323a,并进行反折,使所述第二夹臂324朝向所述第一夹臂321延伸的第二弧曲部323b。
当所述汇流件31与所述接线夹32连接时,所述汇流件31的所述倒勾311由所述穿孔322a安装于所述第一夹臂321靠近所述定位壁322,且接近所述第二夹臂324的一侧;所述曲折部312朝向所述第二夹臂324凸出以便更容易接触到穿过所述穿孔322a的所述导线23;所述倾斜面312a用以导引所述导线23沿着所述插线方向V进入所述穿孔322a(见图5E)。
当所述接触组件3夹持所述导线23时,所述导线23的体积会使所述第一夹臂321及所述第二夹臂324彼此远离,其中,除了造成所述第二夹臂324与所述弹力臂323之间的形变外,还有可能以所述弹力臂323与所述定位壁322之间,或是以所述第一夹臂321与所述定位壁322之间的夹角改变而让所述第一夹臂321与第二夹臂324彼此远离,因此,为了将形变处集中于弹力臂323上以增加夹持导线23的力道,所述接触组件3还设有一凭借自身的长度来限制所述第一夹臂321与所述定位壁322及所述弹力臂323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限位臂325,所述限位臂325一端连接于所述弹力臂323,另一端凭借所述卡扣于所述汇流件31的所述连接凸块313。
此外,为了确定导线23是否电性连接于所述接触组件3,于所述弹力臂323上,对用所述检测孔222b的位置设有一导电凸块326,供来自所述检测孔222b的检测装置接触所述接触组件3。
关于所述操作杆4的设计,请参考图4A、图4B、图5A至图5D所示,所述操作杆4具有一在使用时配合所述接线夹32作用而呈现块状的操作部41以及一远离所述操作部41而形成一具有扳握区域431的握把型的扳动部43,所述操作部41具有两对称排设形成有一间隔区域42a的操作板42,所述操作板42于其边缘轮廓上构造有一压抵于所述接线夹32的推压部421。
而为了让所述操作杆4能相对于所述绝缘壳体2进行摆动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板42于所述间隔区域42a中构造有一呈现椭圆形的凸轮422;当组合时,所述操作版42设于所述收容通道210中,所述凸轮422于组接时连接于所述止挡壁215;其中,所述凸轮422具有一中心点C,并形成有一通过所述中心点C的长轴L及短轴S,所述凸轮422与所述止挡壁215的所述第一接触面215a之间形成一作用点P2。
其中,对于所述推压部421的详细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压部421包含一第一平面421a,一第二平面421b,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平面421a与所述第二平面421b之间的转折面421c,且所述凸轮422表面上与所述推压部421的表面之间的最远处位于所述转折面421c上(见图4B中的联机L1与所述推压部421之间的连接处)。
如图5A、图5D所示,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在本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平面421a的表面方向于所述固定状态S1时,大致平行于所述接线夹32的表面,且所述凸轮422的短轴S垂直于所述止挡壁215,且所述短轴S垂直于所述止挡壁215,所述第二平面421b的表面方向于所述释放状态S2时,大致平行于所述接线夹32的表面,且所述长轴L垂直于所述止挡壁215。
关于所述导线连接器1的详细作动方式及各个结构组件之间的关系,请参考图5A至图5D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导线连接器1于图5A所示的未夹持导线23的固定状态S1时,所述扳握区域431大致平行于所述插线方向V,所述凸轮422的中心点C与所述第一接触面215a之间于垂直于所述插线方向V上的一第一距离D1大致等同于所述短轴S。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4的操作部41的第一平面421a于所述固定状态S1时(见图5A)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二夹臂324的压抵部324a,但随着使用者操作所述操作杆4,所述第一距离D1将逐渐增加而大于所述短轴S的长度、且所述操纵杆4将于所述压抵部324上于一初始位置(即最先接触到所述压底部324的位置)上形成有一与所述操作部41接触的接触点P1,所述接触点P1与所述中心点C于垂直于所述插线方向V上的方向上形成有一第二距离D2(见图5B);其中,所述操作杆4受到来自所述第二夹臂324推抵的作用力,使得所述凸轮422同时接触所述止挡壁215的所述第一接触面215a及所述第二接触面215b;如图所示,此时,所述接触点P1在所述插接方向V上位于所述中心点C的左侧。
当使用者拨动所述操作杆4使得所述导线连接器1由图5A中的所述固定状态S1转变为图5B所示的一第一过渡状态S31时,如图5B所示,当所述操作杆4进行如图5B中箭头R1所示的逆时钟方向进行转动时,凸轮422将随所述操作杆4一同转动并推抵所述第二夹臂324以抵抗所述第二夹臂324及弹力臂323形变所产生的复归作用力,在过程中,所述凸轮422受到复归作用力作用,使得所述凸轮422仍同时接触所述止挡壁215的所述第一接触面215a及所述第二接触面215b,并分别于所述第一接触面215a及所述第二接触面215b上进行滑动及旋转,让所述接触点P1于压抵部324a上朝向右方移动。
比较图可知5A及图5B可知,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凸轮422仍分别接触于所述第一接触面215a及所述第二接触面215b,使得所述凸轮422的所述中心点C的位置将受到所述凸轮422的轮廓影响而分别于沿着所述插线方向V以及垂直于所述插线方向V上进行移动,并使得所述凸轮422的中心点C与所述第一接触面215a之间于垂直于所述插线方向V上的所述第一距离D1持续的增加;过程中,所述操作部41随着所述操作杆4进行旋转,持续增加所述第二距离D2,并同时让所述第二夹臂324旋转,使得所述第二夹臂324与所述第一夹臂321(汇流件31)之间的间隔大小逐渐增加;由图亦可知,所述接触点P1将由所述第一平面421a逐渐移动到所述转折面421c上。
如图5A至图5C所示,当所述操作杆4继续旋转而使所述接触点P1移动到所述转折面421c时,受到所述凸轮422的轮廓影响,所述中心点C与所述第一接触面215a的第一距离D1将持续增加、且所述接触点P1与所述中心点C之间的所述第二距离D2也随着所述推压部421的形状变化而增加,而凭借所述第一距离D1及所述第二距离D2的增加,而进一步增加所述第二夹臂324受到所述推压部421推压而进行摆动的距离,而不同于其他采用圆形转动轴的技术(因其转动中心的位置不会相对于外壳进行改变)。
如图4B及图5A至图5C所示,在所述接触点P1由所述转折面421c上靠近所述第一平面421a的一端移动到接近所述第二平面421b的一端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一距离D1仍在持续增加,故所述第二夹臂324与所述第一夹臂321之间的间距仍然在持续的扩大。
其中,图5C所示,当所述操作杆4旋转到一反折角度θ时,所述第二距离D2因为所述推压部421的形状设计而到达一如图5C所示的最大状态,因之后继续进行旋转时,所述第二距离D2及两夹臂321、324之间的距离将会随所述操作杆4的旋转而逐渐缩小,且所述第一距离D1的增加幅度亦将逐渐缩小(但距离仍在增加中),故在两者总和(D1+D2)的变化下,导线连接器1正处于一第二过渡状态S32下,于所述状态,所述接触点P1位于一使得所述接触点P1与所述作用点P2之间形成一最远距离的极限位置P0;如图所示,此时P1已通过P2正下方并移动到P2的右侧位置。
请参考图5C及图5D所示,当所述操作杆4继续旋转而来到图5D所示的一最大角度时(受所述第二壳体22的所述干涉部221b限制)所述第一距离D1将等同于所述凸轮422的所述长轴L的长度而最大化,而使得所述第二距离D2将小于图5C所示的所述第二距离D2,以便让所述第二夹臂324产生如图中顺时针箭头方向的旋转,并于所述第二夹臂324与所述汇流件31之间形成一供导线23进入的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面421b的角度经过设计,故使得所述第二平面421b与所述弹第二夹臂324呈现一面接触状态;但特别说明,本发明并没有对所述第二平面421b的角度进行限制,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如图5E凭借改变所述第二接触面215b的形状使得所述接触点P1的移动轨迹产生一折返点(其在图5C所中的位置)而移动到一位于折返点左侧的位置;或改变所述转折面421c的弧度(在不改变所述凸轮422位置、角度及形状的状况下),使得所述接触点P1移动到一终点(如图5F所示的位置)。
而当要固定所述导线23时,只要反向旋转所述操作杆4,即可使所述第二夹臂324朝向所述汇流件31接近,进而夹持穿入所述安装空间213的所述导线23(如图5G所示)。
由以上说明可知,在操作前述的导线连接器1时而由图5A至图5D的状态时,使用者必须先施加一逐渐增加的作用力来使操作杆4抵抗所述弹力臂323的弹性并带动所述第二夹臂324开始摆动,在这样的过程中,一旦使用者放手,就会因为所述接触组件3中的所述弹力臂323的弹性而回到原本的位置。
当使用者继续转动,使得接触点P1朝向所述第二平面421b移动的过程中(图5A至图5C),受到所述凸轮422的轮廓影响,使得所述第一距离D1在过程中持续增加,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夹臂321与所述第二夹臂324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大,并于达到所述折返角度θ时,使所述夹臂324的摆动角度到达最大,而在所述多数夹壁321、324之间产生一最大的开口。
最后当使用者继续转动,使得接触点P1离开所述转折面421c时,所述第二距离D2将开始缩短,并稍微抵销所述第一距离D1的增加幅度,使得所述第一夹臂321与所述第二夹臂324之间彼此接近,其中,由于所述凸轮422与所述第一接触面215a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凸轮422的长轴L的长度。
其中,本案并没有对所述推压部421的形状进行特别的限制,而不一定需要所述第一第二平面421a、421b,例如:可以是直接将整个推压部421设为一弧曲面。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能够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导线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沿着一插线方向构造有多数插线孔,且内部形成有一与所述多数插线孔连通的安装空间,供多数条导线能分别沿着所述多数插线孔插入;一接触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构造有多个彼此相邻设置的端子接点,所述接触组件包含一形成所有端子接点的汇流件以及一将所述多数导线压抵于所述汇流件上的接线夹;一操作杆,可活动地组接于所述绝缘壳体,具有一配合所述接线夹作用的操作部以及一形成一扳握区域的扳动部,所述操作部具有两对称排设形成有一间隔区域的操作板,所述操作板在边缘轮廓上构造有一压抵于所述接线夹的推压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构造有一凸轮;而所述安装空间设有一能与所述凸轮接触的止挡壁;当所述扳动部受到扳动时而由一能够固定所述导线的固定状态转变为一供所述导线进入所述插线孔的释放状态时,所述操作杆凭借所述凸轮的轮廓而沿着所述止挡壁的至少一接触面来同时进行摆动及移动,并于让所述绝缘壳体与所述操作杆之间产生一相对位移,而所述接线夹的表面与所述推压部接触的一接触点将于所述接线夹的表面上持续改变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壁包含一第一接触面以及一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第二接触面,所述凸轮受所述接线夹提供一朝向所述止挡壁推抵的作用力,使所述凸轮保持同时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面及所述第二接触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扳动部受到扳动时,所述凸轮同时沿着所述第一接触面及所述第二接触面朝向不同方向进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部包含一第一平面,一第二平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转折面,且所述凸轮表面上与所述推压部的表面之间的最远处位于所述转折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导线连接器由所述固定状态变成所述释放状态的过程中,所述推压部上的所述接触点由所述第一平面,经过所述转折面而逐渐移动到所述第二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具有一中心点,并形成有一通过所述中心点的长轴及短轴,所述第二平面的表面方向于所述释放状态时平行于所述接线夹的表面,且所述长轴垂直于所述止挡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具有一中心点,并形成有一通过所述中心点的长轴及短轴,当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凸轮的轮廓远离所述操作点的一端形成一最远距离时,所述长轴与所述止挡壁之间形成有一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夹包含一能够进行摆动以夹持所述导线的夹臂,当所述导线连接器由所述固定状态变换为所述释放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中心点与所述接触面的距离持续增加,而进一步的增加所述夹臂受到所述推压部推压而进行摆动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点与所述止挡壁之间于一垂直于所述插线方向的方向上形成有一第一距离,所述中心点与所述接触点之间于一垂直于所述插线方向的方向上形成有一第二距离,当所述导线连接器由一所述固定状态变化为所述释放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距离持续增加,所述第二距离先是逐渐增加,并在所述操作杆的旋转角度超过一反折角度后,逐渐减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夹包含一用以组接所述汇流件的第一夹臂,一连接所述第一夹臂且设置少一供导线进入的穿孔的定位壁、一连接于所述定位壁而与所述第一夹臂形成一间隔的一弹力臂、一连接于所述弹力臂的第二夹臂以及一凭借自身的长度来限制所述间隔扩张的限位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臂于朝向所述第一夹臂的一端形成有一第一直线弯折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弯折部的第二直线弯折部,且所述第二夹臂的两侧各自形成有一对应所述推压部位置的凸耳。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臂包含有一第一弧曲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弧曲部,并进行反折以连接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二弧曲部。
CN202010767067.3A 2020-08-03 2020-08-03 导线连接器 Pending CN1140692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7067.3A CN114069266A (zh) 2020-08-03 2020-08-03 导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7067.3A CN114069266A (zh) 2020-08-03 2020-08-03 导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9266A true CN114069266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1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7067.3A Pending CN114069266A (zh) 2020-08-03 2020-08-03 导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92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5287A (zh) * 2022-04-15 2022-06-24 浙江瑞辉电气有限公司 导线连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5287A (zh) * 2022-04-15 2022-06-24 浙江瑞辉电气有限公司 导线连接装置
CN114665287B (zh) * 2022-04-15 2024-03-15 浙江瑞辉电气有限公司 导线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2639B (zh) 導線連接器
JP4208130B2 (ja) プラグ型電気コネクタ
KR100812902B1 (ko) 메모리 카드 유지 구조체
TWI251967B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plate conductor
JP200003078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2810580U (zh) 导线连接器
JP6995870B2 (ja) バネ接続部及び多数のバネ接続部を備える円形差し込みコネクタ
JP2020512668A (ja) 小型導体接続端子
CN114069266A (zh) 导线连接器
JP3393561B2 (ja) 組立式電気コンタクト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WO2024067125A1 (zh) 改进型电连接器
CN210607731U (zh) 一种弹片端子
JP2024058620A (ja) 端子、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N214428778U (zh) 导线连接装置
JP7426943B2 (ja) バネ力を利用した端子コネクタ、及び導体接続端子
CN210007017U (zh) 接线端子的解锁机构
CN209786209U (zh) 分体式导电夹紧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接线端子
CN214754423U (zh) 凸轮式导线连接器
CN209786208U (zh) 接线端子的导电夹紧机构
CN115117687A (zh) 凸轮式导线连接器
TWI757117B (zh) 凸輪式導線連接器
JPH08339843A (ja) 電線接続器の接続構造
US11605908B2 (en) Cam-type wire connector
JP3741621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JPH07176339A (ja) 電気接続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