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9863A - 门把手配置和车门 - Google Patents

门把手配置和车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9863A
CN114059863A CN202110900408.4A CN202110900408A CN114059863A CN 114059863 A CN114059863 A CN 114059863A CN 202110900408 A CN202110900408 A CN 202110900408A CN 114059863 A CN114059863 A CN 114059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handle
use position
carrier
door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04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59863B (zh
Inventor
M·赫德林
Z·斯洛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tte Automotiv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itte Automotiv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tte Automotive GmbH filed Critical Witte Automotiv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4059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9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59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9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3Handles creating a completely closed wing surfa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32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 E05B81/42Ca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05B81/76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05B81/76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 E05B81/77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comprising sensors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the hand of a us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7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把手配置(2,20),其至少包括:‑承载元件(4),‑把手元件(3),其以在非使用位置(P1)和使用位置(P2)之间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承载元件(4)上,以及‑调节机构(5),其用于相对于所述承载元件(4)调节所述把手元件(3),其中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至少一个杠杆(6)和凸轮载体(9),所述凸轮载体具有至少一个主凸轮(9.1),用于使所述把手元件(3)在所述非使用位置(P1)和所述使用位置(P2)之间受控地运动,且其中所述主凸轮(9.1)与布置在所述杠杆(6)上的凸轮配合面(6.10)配合,并具有可变的曲线走向。

Description

门把手配置和车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把手配置,尤其是一种外门把手配置,以及一种具有这种门把手配置的车门。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的车门的门把手配置已是众所周知的。车门通常包括外门把手,该外门把手与锁定机构以机械或电气的方式耦合。例如,门把手的操纵使闭锁机构从闭锁位置运动到解锁位置中,以允许打开车门。车门例如包括门把手,其中,当门把手处于静止位置或非使用位置时,位于外部的把手面与外部的车门壁的外部的门面近似齐平地定位。借助于调节机构,门把手可以向外运动到运行位置或使用位置中,使得使用者可抓握门把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门把手配置,其能够在把手元件置于使用位置中或回到非使用位置中时实现可靠的导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改进的门把手配置的车门。
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一种门把手配置。在车门方面,本发明用以达成该目的的解决方案为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特征。
本发明的改进方案参阅从属权利要求。
一种本发明的门把手配置至少包括承载元件和把手元件,所述把手元件以在非使用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承载元件上,以及调节机构,其用于相对于所述承载元件调节所述把手元件,其中所述调节机构至少包括杠杆和凸轮载体,所述凸轮载体具有至少一个主凸轮,用于使所述把手元件在所述非使用位置和所述使用位置之间受控地运动,且其中所述主凸轮与布置在所述杠杆上的对配面配合,并具有可变的曲线走向,尤其是可变的凸轮斜率。
这种具有曲线走向可变,尤其是凸轮斜率可变的主凸轮的门把手配置能够实现把手元件在非使用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的力优化的调节。利用本发明可实现的优点尤其在于,借助于这种可变的曲线走向例如能够实现在把手元件的调节运动期间具有不同的曲线走向和相应不同的调节力的多个凸轮区段。在不同的状态下,例如在把手元件结冰的情况下,在伸出时和/或在终端位置之一中,可以相应地辅助例如把手元件的松开或调节。凸轮区段尤其可以被设计成使得在把手元件的向外运动开始时施加用于实现小的把手行程的待施加的调节力(特别是马达或手动操纵的力)的大部分,以便借助于该较大的力例如松开结冰的把手元件。
例如,所述主凸轮具有至少两个凸轮区段,所述凸轮区段具有不同的曲线走向,尤其是斜率。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轮区段具有比第二凸轮区段更小的斜率。斜率理解为单位旋转角度的凸轮半径的增大。第三凸轮区段具有基本上恒定的斜率。换言之:第三凸轮区段具有单位凸轮转动角度大致相同的凸轮半径。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轮区段具有如此的第一曲线走向,特别是如此的第一斜率曲线,使得主凸轮和杠杆在非使用位置中彼此间隔开,特别是彼此间以小的间距,例如以气隙的大小间隔布置。在把手元件调节到使用位置中时,主凸轮和杠杆彼此接合,以控制把手元件的伸出运动。在使用位置中,主凸轮和杠杆处于阻挡或锁止的接合中,使得把手元件固定在使用位置中。在此,当把手元件被置于使用位置时或位于使用位置中时,该第一凸轮区段与杠杆上的对配面接合,特别是摩擦接合。
第一凸轮区段,尤其是第一曲线走向如此构造,使得当凸轮沿打开方向运动时,能够克服用于将把手元件从非使用位置释放所需的力。此外,第一曲线走向可以这样设计,使得用于松开结冰的把手元件所需的力也被克服。此外,凸轮可以具有用作端部止挡的凸轮偏置件。在把手元件的非使用位置中,杠杆的端侧抵靠在凸轮偏置件上。
为此,第一凸轮区段例如具有尤其短且小的斜率。例如,在第一凸轮区段中的凸轮的180°的旋转角度上,凸轮半径加倍。第一凸轮区段尤其如此构造,使得主凸轮在160°至200°的第一旋转角度范围内,尤其是180°的旋转引起把手元件在4mm至7mm的调节范围内,尤其是5.5mm的第一打开或关闭运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凸轮区段具有这样的曲线走向,尤其是长而大的斜率,使得主凸轮和杠杆能够相对于彼此运动,以便将把手元件置于使用位置中。例如,凸轮半径在第二凸轮区段中的凸轮180°的旋转角度上增加至三倍或四倍。第二凸轮区段例如可以这样构造,使得主凸轮在160°至200°的第二旋转角度范围内,特别是180°的旋转或枢转引起把手元件在25mm至30mm的范围内,特别是27.5mm的第二打开运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凸轮区段具有这样的曲线走向,特别是基本上保持不变的或非常小的斜率,使得主凸轮和杠杆在使用位置中形成锁定接合。当把手元件置于使用位置中时,该第三凸轮区段与杠杆上的对配面形成阻挡或闭锁的接合,特别是摩擦接合。该第三凸轮区段被设计成使得当凸轮沿关闭方向移动时,可以克服释放该接合所需的力。根据驱动器的类型和构造,特别是在马达驱动器的情况下,凸轮区段可以这样设计,使得把手元件不能被手力压入非使用位置中。
另一方面,凸轮载体包括彼此对应地构造的多个主凸轮。这能够实现可靠的调节运动。在此,各主凸轮可以构造为圆盘或滚轮。
作为替代或附加方案,调节机构可以将把手元件和承载元件彼此耦合,其中,调节机构、把手元件和承载元件如此构造并且在把手元件的使用位置中如此相互作用连接或保持作用连接,使得把手元件固定在使用位置中或无间隙地保持在使用位置中。
利用把手元件在使用位置中的这种固定实现的优点尤其在于,通过将把手元件这样固定或无间隙地保持在其使用位置中,尤其是使用者抓握把手元件以便打开车门的伸出位置中,能够实现稳健的门把手配置。具有如此固定的,特别是张紧地保持在其使用位置中的把手元件的这种门把手配置尤其能够实现把手元件在其使用位置中的低噪音且牢固的位置以及对于使用者更好的触觉。
在此,把手元件可以构造成可以电气或机械方式运动的。为了实现把手元件的电气方式的伸出运动,设置有驱动装置,例如马达,所述驱动装置与调整配置共同作用,以便在驱动装置运行时使把手元件从非使用位置运动和调节到使用位置中或从使用位置运动和调节到非使用位置中。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把手元件以可平地,尤其平行于车门平移或可旋转运动的方式布置在承载元件上。
此外,调节机构可以包括调整配置。借助于杠杆,例如把手元件能够相对于承载元件在非使用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运动。借助于杠杆和调整配置,把手元件固定地,尤其张紧地保持在至少使用位置中。由此,把手元件牢固地保持并且尤其无间隙地保持在其使用位置中。这种调节机构结构稳健且简单。此外,这种调节机构能够实现简单的可选变型方案,例如分级传动机构,特别是单级蜗轮传动机构、具有两个驱动凸轮的对称驱动、可变凸轮斜率、直接驱动以及例如既能以平移又能以旋转的方式伸出的把手元件等功能。此外,这种门把手配置以结构空间优化,尤其沿坐标系的y方向结构空间优化的方式构造。在此,坐标系包括平行于车辆高度延伸的竖直轴线Z、平行于车辆纵向延伸的纵轴X和平行于车辆横向延伸的横轴Y。
另一方面,调节机构包括主轴线,杠杆借助于主轴线相对于承载元件可运动地支承在承载元件上。此外,调节机构包括副轴线,把手元件借助该副轴相对于杠杆可运动地支承在杠杆上。这种双轴调节机构能够实现把手元件的可靠的伸出和缩回运动。此外,把手元件和承载元件还包括用于使用位置的彼此对应的端部止挡。双轴调节机构与在使用位置中的对应的端部止挡的这种组合使把手元件在其在承载元件上的使用位置中的端部位置得以稳定。借助于调整配置,尤其是凸轮配置,端部止挡以及进而把手元件还以无间隙的方式夹紧在承载元件上并且固定在使用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调整配置包括至少一个把手支撑元件,该把手支撑元件布置在把手和杠杆之间。把手支撑元件例如构造为弹簧元件,尤其是板簧。把手支撑元件如此布置在把手弓形件和杠杆之间,使得把手不仅在伸出回位置或非使用位置中而且在伸出位置或使用位置中被张紧地保持。由此,把手以大体上低噪音的方式得到保持。尤其在把手从非使用位置调节运动到使用位置或相反的过程期间,把手借助于把手支撑元件张紧地保持在把手弓形件和杠杆之间,尤其以相对于承载元件张紧的方式,尤其是以弹性的方式相对承载元件得到支撑。在非使用位置中,在处于内部的把手部件,尤其是处于内部的把手弓形件与承载元件之间构造有空隙,尤其是缝隙。
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调节机构,特别是调整配置包括具有对应的凸轮轴线的凸轮载体,以便在非使用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受控地导引把手元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凸轮载体至少包括布置在凸轮载体上的主凸轮,用于把手元件在非使用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的受控运动。主凸轮例如构造为具有曲线形或弧形突出部的圆盘,尤其是凸轮盘。在调节把手元件时,调整配置围绕凸轮轴线的旋转运动以及由此主凸轮的旋转运动被转换成把手元件的平移运动,特别是平移伸出或缩回运动。所述至少一个主凸轮的曲线形或弧形的突出部例如具有可变的斜率。由此,门把手配置设置用于在操纵把手元件时承受大于250N的机械力,所述机械力例如在打开结冰的门把手时可能出现。
此外,调节机构可以包括布置在凸轮载体上的至少一个副凸轮,用于控制把手元件从使用位置到非使用位置的缩回运动和/或用于把手元件的复位弹簧配置的弹簧解耦。通过这种用于控制缩回运动和/或弹簧解耦的副凸轮或副凸轮,驱动装置,尤其是马达可以被设计得更小。此外,通过这种用于弹簧解耦的副凸轮或副凸轮,门把手配置更不易磨损并且噪音低。
另一方面,杠杆包括至少一个凸轮导引件,在非使用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调节把手元件时,凸轮载体在凸轮导引件中或在凸轮导引件上被导引。例如,凸轮导引件构造为导引凹槽或导引槽口。
此外,承载元件可包括至少一个把手导引件,把手元件在所述非使用位置与所述使用位置之间调节时,在把手导引件中或在把手导引件上被导引。例如,把手导引件构造为滑槽导引件。把手导引件尤其设置成使得把手元件可以平移的并且尤其平行于车辆外壳的方式运动。把手导引件尤其具有如此的滑槽形状,特别是滑动形状或导引形状,使得可能的制造和/或安装偏差,特别是角度偏差得到补偿。
此外,门把手配置可以包括另外的功能单元,例如执行器电子装置,例如具有霍尔传感器,用于受控地伸出把手元件并且用于激活驱动装置;例如机械按键和锁芯形式的机械紧急操纵装置;例如具有用于检测用户接近的近距离和/或远距离传感器的把手电子装置;把手照明装置,例如凹槽照明装置和/或外部照明装置。把手元件也可以包括无钥匙进入系统的部件,例如在外部用于锁定并且在内部用于解锁的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也称为Metal Over Capacity,简称MOC)在此对与保护元件的距离变化做出反应并且用于产生打开/解锁信号。
作为可电操纵的门把手配置的替代方案或附加方案,所述门把手配置也可以手动操纵。为此,作为替代方案或附加方案,把手配置包括手动切换元件,例如滑钮或压力开关(也称为推动元件)。在操纵切换元件时,由于切换元件与调节元件的运动耦合,把手元件从非使用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中。为了触发或打开门锁,作为替代方案,在把手元件不平行地伸出的情况下,可以例如借助于垂直运动来移动该把手元件。
车门配备有至少一个如前所述的门把手配置。门把手配置尤其构造为外门把手配置。门把手配置具有紧凑的,尤其沿Y方向紧凑的,低磨损的并且成本低廉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图式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中:
图1为具有门把手配置的车门的透视示意图,所述门把手配置具有位于非使用位置中的把手元件,
图2为具有门把手配置的车门的透视示意图,所述门把手配置具有位于使用位置中的把手元件,
图3为具有处于非使用位置中的把手元件的门把手配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具有处于非使用位置中的把手元件的门把手配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具有处于使用位置中的把手元件且无侧盖板的门把手配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6A至图6C为门把手配置在调节机构的区域中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把手元件位置各不相同,
图7A至图7C为门把手配置在承载元件的区域中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把手元件位置各不相同,
图8为门把手配置的后视示意图,
图9为门把手配置的从斜后方观察的透视示意图,
图10为具有布置在杠杆上的把手元件的门把手配置的调节机构的杠杆配置的透视示意图,
图11为无杠杆配置的可电操纵的门把手配置的调节机构的透视示意图,
图11A、图11C和图11D为具有用于不同位置的把手元件的凸轮控制装置的门把手配置在调节机构的区域中的剖视示意图,
图11B为具有多个凸轮区段的主凸轮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2和图13为可手动操纵的门把手配置的示意图,其中把手元件位置各不相同,以及
图14至图19为具有可选功能单元的门把手配置的示意图。
彼此对应的部件在所有附图中配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附图标记列表
1 车门
1.1 门内侧
1.2 开口
1.3 门外侧
2,20 门把手配置
3 把手元件
3.1 外把手面
3.2 把手弓形件
3.2.1 滑动元件
3.2.2 把手弓形件臂
3.2.3 止挡
3.3 把手槽
3.4 把手侧端部止挡
3.5 把手载体
3.6 把手电子装置
4 承载元件
4.1 第一承载件
4.1.1 把手开口
4.2 第二承载件
4.2.1 基座元件
4.2.2 边缘
4.3 把手导引件
4.4 载体侧端部止挡
5 调节机构
6 杠杆
6.1 突出部
6.1.1 把手止挡面
6.2 凸轮导引件
6.3 杠杆臂
6.3.1 卡锁突出部
6.4 横向型材
6.5 容置型材
6.6 支撑面
6.7 卡槽
6.8 连接板
6.9 斜角端部
6.10 凸轮配合面
6.11 端面
7 调整配置
7.1 把手支撑元件
8 驱动装置
8.1 马达
8.2 传动装置
8.3 壳体
8.4 蜗杆轴
8.5 蜗轮
8.6 螺纹连接
8.7 卡锁连接
9 凸轮载体
9.1 主凸轮
9.2 轴向固定件
9.3 副凸轮
9.11,9.12,9.13 凸轮区段
9.14 凸轮偏置件
10 紧急操纵单元
10.1,10.2 操纵元件
10.3 翻盖
10.4 鲍登线
10.5 耦合元件
11 转动轴承
12 复位弹簧
12.1,12.2 弹簧端部
13 轴承开口
14 弹簧载体
14.1 通孔
14.2 弹簧止挡面
14.3 突出部
15 支撑元件
15.1 中间支撑元件
15.2 外部支撑元件
16 加固元件
17 固定元件
18 致动器电子装置
19 开关元件
DB 旋转运动
FR 空隙
HA 主轴线
HiA 副轴线
NA 凸轮轴线
NB 旋转
NB1 第一旋转运动
NB2 第二旋转运动
PF 箭头
P1 非使用位置
P2 使用位置
P3 中间位置
r 凸轮半径
TB 平移运动
TB1 第一打开运动
TB2 第二打开运动
TB3 关闭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具有门把手配置2的车门1的透视示意图。门把手配置2构造为外门把手配置。
门把手配置2包括把手元件3,尤其是外门把手。把手元件3可以机械地或电气地与用于未示出的门锁的锁止机构耦合。例如,操纵把手元件3使闭锁机构从闭锁位置运动到解锁位置中,以允许打开车门1。
如图1所示,当把手元件3置于非使用位置P1中时,把手元件3,尤其是把手元件3的位于外部的把手面与外部的车门壁的外部的门面近似齐平地定位。换言之:在非使用位置P1中,把手元件3如此布置,尤其是陷入设置在车门2中的凹部中,使得门把手3与车门2的外轮廓形成互补,尤其与其齐平。
图2为具有门把手配置2的车门1的透视示意图,所述门把手配置具有位于使用位置P2中的把手元件3。
把手元件3可相对且相对于车门1从非使用位置P1运动,尤其是伸出到使用位置P2中,以便进行操作。在该使用位置P2中,把手元件3可由使用者操纵。
图3为具有处于非使用位置P1中的把手元件3的门把手配置2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门把手配置2包括承载元件4。把手元件3可运动地布置在承载元件4上。承载元件4可以一体式或分体式构造。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承载元件4包括第一承载件4.1和第二承载件4.2。第一承载件4.1例如面状地构造。第一承载件4.1尤其布置和保持在用于把手元件3的开口1.2(如图4所示)区域中的车门1的门内侧1.1(如图4所示)上,例如外门壁的内侧上。第一承载件4.1具有与把手元件3的外轮廓相对应的把手开口4.1.1,把手元件3在非使用位置P1中布置在所述把手开口中,或者把手元件3在其调节到使用位置P2中时通过所述把手开口伸出。
第二承载件4.2用于将把手元件3可运动地支承在承载元件4上。第二承载件4.2同样可以布置和固定在车门1的内侧上。如果车门1构造成双壁的,那么例如门把手配置1,尤其是承载元件4布置并保持在车门1的门外壁和门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在此,第一承载件4.1可以布置并固定在门外壁上。第二承载件4.2可以布置并固定在门内壁或门内饰板上。
图4为具有处于非使用位置P1中的把手元件3的门把手配置1的侧视示意图。门把手配置2如此布置在门内侧1.1上,使得把手元件3在开口1.2中齐平地布置在门外侧1.3上。
第一承载件4.1面状地构造。第二承载件4.2部分地面状地构造并且尽可能平坦地贴靠在第一承载件4.1的内侧上。第二承载件4.2具有基座元件4.2.1,把手元件3可运动地保持在所述基座元件上。
此外,门把手配置1包括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将把手元件3和承载元件4彼此耦合,尤其是运动耦合。
此外,第二承载件4.2可以至少局部地或完全地具有环绕边缘4.2.2。环绕边缘4.2.2用于局部地,例如至少侧向地或完全环绕地覆盖位于内部的调节机构5。
调节机构5至少包括杠杆6和凸轮载体9,用于使把手元件3在非使用位置P1和使用位置P2之间受控地运动。
调节机构5、把手元件3和承载元件4可以如此构造并且在把手元件3位于使用位置P2(如图5所示)中时如此相互作用连接,使得把手元件3额外地固定,尤其无间隙地保持在该使用位置P2中。
图5为具有处于使用位置P2中的把手元件3且无侧盖板,尤其是无边缘4.2.2的门把手配置1的侧视示意图以及调节机构5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调节机构5包括至少一个杠杆6,借助于该杠杆,把手元件3能够相对于承载元件4在非使用位置P1和使用位置P2之间运动。此外,门把手配置1,尤其是调节机构5包括调整配置7(详细如图6A至图6C所示),借助于所述调整配置,把手元件3至少固定,尤其是相对于杠杆6张紧地保持在使用位置P2中。
在此,把手元件3可以构造成可电气或可机械运动的。为了实现把手元件3的电动伸出运动,设置有驱动装置8,该驱动装置与调节机构5,特别是凸轮载体9和调整配置7,特别是杠杆6共同作用,以便在驱动装置8运行时使把手元件3从非使用位置P1运动到并置于使用位置P2中或从使用位置运动到并置于非使用位置中。驱动装置8至少包括马达8.1、传动装置8.2和壳体8.3。马达8.1构造为蜗轮蜗杆马达并且包括蜗杆轴8.4,所述蜗杆轴驱动地接合到传动装置8.2的蜗轮8.5中并且因此驱动所述蜗轮,其中,蜗杆轴8.4和蜗轮8.5的轴线彼此成直角地布置。
凸轮载体9构造为凸轮轴并且具有凸轮轴线NA。蜗轮8.5的轴线对应于调整配置7的凸轮载体9的凸轮轴线NA。在此,凸轮载体9以传动杆、轴承销或轴的形式构造。
驱动装置8、具有杠杆6的调整配置7和具有凸轮载体9的调节机构5以及承载元件4在调节把手元件3时如此共同作用,使得该把手元件3能够平移地,特别是平行于并且相对于车门1在非使用位置P1和使用位置P2之间运动,特别是能够缩回或伸出。为此,蜗杆轴8.4驱动蜗轮8.5,由此进而驱动与从动蜗轮8.5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的凸轮载体9并且使其同样旋转。驱动装置8形状配合地或传力配合地保持在第二承载件4.2上。例如,驱动装置8借助于螺纹连接8.6和/或卡锁连接8.7保持在第二承载件4.2上。
作为附加方案,把手元件3可以包括把手电子装置3.6,其例如具有近距离和/或远距离传感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的接近;以及把手照明装置,例如凹槽照明装置和/或外部照明装置。把手元件3也可以包括无钥匙进入系统的部件作为把手电子装置3.6,例如在外部用于锁定并且在内部用于解锁的电容式传感器。
在凸轮载体9上布置有至少一个主凸轮9.1(如图6A和图11、图11A至图11C所示),用于把手元件3在非使用位置P1和使用位置P2之间的受控运动,如具体参照图11A至图11C所述。
为了调节把手元件3,借助马达8.1产生的调节机构5,特别是凸轮载体9围绕凸轮轴线NA及调整配置7,特别是杠杆6围绕主轴线HA的旋转运动DB,以及由此主凸轮9.1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把手元件3的平移运动TB,特别是转换成平移的伸出或缩回运动。
此外,门把手配置1可以包括其他可选的功能单元。
在根据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中,门把手配置包括机械式紧急操纵单元10。所述紧急操纵单元10包括一个或多个手动操纵元件10.1、10.2,所述手动操纵元件例如构造为可从外部触及的可转动的开关盘或开关环、活门和/或滑动元件。
下面结合图16至图18对机械式紧急操作单元1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6A至图6C为门把手配置1在调节机构5和调整配置7的区域中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把手元件3处于不同的位置P1至P3。
图6A示出处于非使用位置P1中的把手元件3。在非使用位置P1中,在处于内部的把手部件,尤其处于内部的把手弓形件3.2、把手弓形件臂3.2.2与承载元件4,尤其第二承载元件4.2之间构造有空隙FR,尤其是缝隙。
杠杆6包括至少两个轴线。第一杠杆轴线是调节机构5的主轴线HA。借助于转动轴承11,例如轴承销,杠杆6围绕主轴线HA相对于承载元件可运动地,尤其可枢转地或旋转地支承在承载元件4上。
此外,调节机构5包括副轴线HiA,把手元件3围绕该副轴线相对于杠杆可运动地,尤其可转动地支承在杆6上。为此,另一转动轴承11,特别是轴承销布置在副轴线HiA上。转动轴承11布置并保持在承载元件4上。
这种双轴调节机构5能够实现把手元件3的可靠的伸出和缩回运动。
此外,杠杆6还包括朝把手元件3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1,所述突出部如此构造和成形,使得把手元件3在非使用位置P1中被支撑和/或固定,尤其是张紧地支撑。突出部6.1例如包括把手止挡面6.1.1。
此外,设置有把手支撑元件7.1,该把手支撑元件布置,例如夹紧或张紧在把手3,特别是把手弓形件3.2与杠杆6之间。例如,把手支撑元件7.1的一端在把手弓形件3.2上固定在止挡3.2.3上。把手支撑元件7.1的相对置的端部例如形状配合和/或传力配合地固定在杠杆6上,尤其固定在卡槽6.7中。
把手支撑元件7.1例如构造为弹簧元件,尤其是板簧或夹簧。图6A示出处于松弛位置中的把手支撑元件7.1。
在此,突出部6.1在非使用位置P1中面状地抵靠在把手元件3的面状的背侧上并且支撑把手元件3。
杠杆6还包括至少一个凸轮导引件6.2,在在非使用位置P1和使用位置P2之间调节把手元件3时,凸轮载体9在该凸轮导引件中或在该凸轮导引件上被导引。例如,凸轮导引件6.2构造为导引凹槽或导引槽口,凸轮载体9.1被强制导引到所述导引凹槽或导引槽口中。
把手元件3包括外把手面3.1和至少一个把手弓形件3.2。尤其设置有两个把手弓3.2,所述把手弓在把手面3.1的背侧上彼此间隔开地,尤其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从把手面向内延伸。当把手元件3被置于使用位置P2中时(参见图6C),在把手面3.1后面的区域中并且在至少一个把手弓形件3.2的侧面或者在把手面3.1后面并且在两个把手弓形件3.2之间形成用于使用者的手的把手槽3.3。
副轴线HiA的转动轴承11布置在把手弓形件3.2上。把手弓形件3.2具有导引或滑动元件3.2.1,尤其是滑动筋条或棱边,其在非使用位置P1和使用位置P2之间调节把手元件3时在承载元件4的把手导引件4.3上受控地导引,尤其是强制导引。把手导引件4.3例如构造为滑槽导引件。在此,把手导引件4.3尤其具有如此的滑槽形状,特别是滑动形状或导引形状,使得可能的制造和/或安装偏差,特别是角度偏差得到补偿。把手导引件4.3可以具有弧形的走向或上升和下降的走向。
此外,凸轮载体9具有轴向固定件9.2。轴向固定件9.2例如可以构造为固定弓形件、止挡、接片、弹簧、筋条或夹子,以便轴向固定凸轮载体9,例如凸轮轴,特别是六角轴。在此,凸轮载体9可以在两端分别借助于这样的轴向固定件9.2保持以防轴向移动。
图6B示出位于使用位置P2与非使用位置P1之间的中间位置P3中的把手元件3。
图6C示出位于其端部位置之一,即使用位置P2中的把手元件3,在该使用位置中,把手槽3.3对于使用者的手是可触及的,以便例如操纵把手元件3并且松开未示出的锁止机构并且实现车门的打开。把手支撑元件7.1被部分张紧。
如图6C所示,把手元件3和承载元件4还包括彼此对应的端部止挡,尤其是把手侧的端部止挡3.4和载体的端部止挡4.4,所述端部止挡在使用位置P2中相互抵靠。把手支撑元件7.1完全张紧。
所述一个或多个主凸轮9.1(如图11所示)具有如此的拱起或凸起的凸轮轮廓,使得在主凸轮9.1置于使用位置P2中的情况下,相应的凸轮轮廓将把手元件3固定,特别是张紧地固定在使用位置P2中。把手元件3由此在使用位置P2中由一个或多个主凸轮9.1支撑。
双轴调节机构5与在使用位置P2中的对应的端部止挡3.4、4.4和支撑把手元件3的主凸轮9.1的这种组合使把手元件3在其在承载元件4上的使用位置P2中的端部位置得以稳定。借助于调整配置7,尤其是一个或多个主凸轮9.1,端部止挡3.4、4.4以及由此把手元件3无间隙地夹紧在承载元件4上并且固定在使用位置P2中。
图7A至图7C为门把手配置2在承载元件4的区域中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把手元件3处于不同的位置P1至P3。
承载元件4具有轴承开口13,用于布置在主轴线HA的区域中的弹簧载体14和可围绕凸轮轴线NA旋转的凸轮载体9(例如呈六角轴形式)的转动轴承11。把手弓形件3.2同样具有轴承开口13,用于用于布置在副轴线HiA的区域中的,例如呈转动螺栓或转动销形式的把手载体3.5的转动轴承11。
图7A示出处于非使用位置P1中的把手元件3。
图7B示出处于中间位置P3中的把手元件3,图7C示出处于使用位置P2中的把手元件3。
图8为门把手配置2的后视示意图。
把手弓形件3.2具有两个彼此平行布置的把手弓形件臂3.2.2。把手弓形件臂3.2.2构造为型材式,尤其是U形地构造。
杠杆6包括两个杠杆臂6.3,所述杠杆臂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借助于横向型材6.4,例如在交叉的筋条结构的横梁彼此连接。
杠杆臂6.3分别布置在把手弓形件臂3.2中并且在其中借助于所属的转动轴承11的把手载体3.5(例如呈螺栓或销的形式)可运动地得到支承。相应的杠杆臂6.3尤其布置在所属的U形把手弓形件臂3.2的腿部之间并且借助把手载体3.5可围绕副轴线HIA运动地支承在转动轴承11上。在此,杠杆臂6.3的支承在把手弓形件臂3.2中的把手侧的杠杆端部可以具有与把手弓形件臂3.2的U形型材相对应的形状。
主轴线HA的转动轴承11构造为圆形型材。作为附加方案,转动轴承11在主轴线HA的区域中构造为弹簧载体14并且用于容置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在图11和图18中详细示出。
副轴线HiA的转动轴承11构造为例如呈用于把手元件3的螺栓或销的形式的把手载体3.5。
作为附加方案,承载元件4,尤其是其第二承载部件4.2在后侧或内侧具有支撑元件15,例如和/或加固元件16,例如筋条、连接板,型材等。
第一承载件4.1在图8和图9中未详细示出。第二承载件4.2例如具有固定元件17,尤其是卡锁器件或卡锁容置部,用于容置第一承载件4.1的对应的固定器件。
图9为门把手配置2的从斜后方观察的透视示意图。在凸轮轴线NA的区域中,杠杆6具有槽形凸轮导引件6.2,凸轮载体9的端部可移动地支承并强制导引在凸轮导引件中。为了在凸轮轴线NA的区域中支承凸轮载体9,两个中间支撑元件15.1包括半圆形轴承开口13,用于在中部支承凸轮载体9,而两个外部支撑元件15.2包括圆形轴承开口13,用于容置凸轮载体9的端部。
此外,杠杆6包括各驱动凸轮或主凸轮9.1对应的连接板6.8。连接板6.8分别与所属的主凸轮9.1接合,用于调节把手元件3。相应的连接板6.8向内从所属的杠杆臂6.3突出。相应的连接板6.8沿着其纵向具有斜角的端部6.9。
连接板6.8具有在主凸轮9.1的方向上对应的凸轮配合面6.10,如图10所示。该凸轮配合面6.10构造在斜角的端部6.9上,并且在把手元件3处于缩回位置(非使用位置P1)中的情况下,与所属的主凸轮9.1间隔较小的间距(例如气隙的大小)。在把手元件3调节到使用位置P2的过程中,凸轮配合面6.10与所属的主凸轮9.1接合并且控制把手元件3从非使用位置P1到使用位置P2中的伸出运动。
在伸出位置(使用位置P2)中,凸轮配合面6.10和所属的主凸轮9.1彼此如此接合,使得相应的主凸轮9.1固定和支撑,尤其是张紧地固定把手元件3(如图11D所示)。
相反,把手元件3从使用位置P2返回到非使用位置P1中的缩回运动仅通过副凸轮9.3和与其作用接合且弹簧预紧的弹簧载体14及其突出部14.3来控制。
此外,杠杆6包括两个中间容置型材6.5,用于在把手元件3处于缩回状态的情况中并且因此在非使用位置P1中,在弹簧支撑件14上支撑支撑杠杆6(如图11和图18所示)。
图10为门把手配置2的调节机构5的具有杠杆6和及杠杆臂6.3的杠杆配置的透视示意图,其中所述门把手配置具有布置在杠杆6上的把手元件3。把手元件3在杠杆6上借助把手载体3.5围绕副轴线HIA可运动地支承在转动轴承11中。杠杆6围绕主轴线HA可运动地支承在转动轴承11上,作为附加方案,所述转动轴承构造为弹簧载体14。
作为附加方案,杠杆6在杠杆臂6.3之间包括从这些杠杆臂6.3向内突出的容置型材6.5。容置型材6.5具有在弹簧载体14的方向上相对应的支撑面6.6,所述支撑面在把手元件3的缩回状态下支撑在相对应的弹簧止挡面14.2上(如图11和图18所示)。
此外,杠杆臂6.3具有用于把手支撑元件7.1的卡槽6.7的卡锁突出部6.3.1。
图11为可电操纵的门把手配置1的调节机构5的透视示意图,该调节机构没有具有上述杠杆6的杠杆配置。
调节机构5包括具有马达8.1、传动装置8.2和壳体8.3的驱动装置8。蜗杆轴8.4在马达8.1运行时驱动蜗轮8.5和与其连接的凸轮载体9,使二者旋转。凸轮支座9上设置有两个主凸轮9.1和两个副凸轮9.3。
主凸轮9.1用于把手元件3从非使用位置P1到使用位置P2中的受控运动。相应的主凸轮9.1例如构造为具有曲线或弧形突出部的圆盘或构造为具有相应的斜率或相应的弧形突出部的凸轮盘。为了调节把手元件3,调整配置7,特别是凸轮载体9的旋转运动以及由此主凸轮9.1围绕凸轮轴线NA的旋转运动被转换为把手元件3的平移运动,特别是平移的伸出或缩回运动。主凸轮9.1的相应的曲线形或弧形的突出部例如具有可变的斜率。由此,门把手配置2设置用于在操纵把手元件3时承受大于250N的机械力,所述机械力例如在打开结冰的门把手时可能出现。此外,对称地构造的相应的主凸轮9.1的突出部如此构造,使得在把手元件3在使用位置P2(虚线示出)中的端部位置中的情况下,主凸轮9.1抵靠把手元件3的把手面3.1的背侧这样定位,使得主凸轮固定和支撑,尤其是锁定或可选地预紧地固定把手元件3。
为此,弹簧载体14在副凸轮9.3的方向上包括突出部14.3,所述突出部在使用位置P2中抵靠在副凸轮9.3上并且阻挡副凸轮9.3)
作为附加方案,调节机构5可以包括副凸轮9.3,用于弹簧解耦用于把手元件3的复位弹簧配置。弹簧配置,尤其是复位弹簧12布置在弹簧载体14上主轴线HA的区域中。凸轮侧的弹簧端部12.1固定在凸轮载体9上。相对置的弹簧端部12.2固定在弹簧载体14上。
此外,弹簧载体14构造为空心型材并且具有通孔14.1,主轴HA的转动轴承11容置在该通孔中,例如如图5或图18所示。
通过这种具有用于弹簧解耦的副凸轮9.3的调整配置7,驱动装置8,尤其是马达8.1可以被设计得更小。
作为附加方案,可以设置用于控制马达8.1的致动器电子装置18,例如霍尔传感器,用于控制把手元件3的受控的,特别是与位置相关的伸出。
图11A和图11C至图11D为用于门把手配置2的另一实施例的尤其在调节机构5的区域中的剖视示意图,所述门把手配置具有用于把手元件3的不同位置的凸轮控制装置,其中把手元件3位于不同的位置P1至P3。在此,一个或至少两个主凸轮9.1布置在凸轮载体9上。
图11B为具有斜率曲线可变的凸轮区段9.11至9.13的主凸轮9.1的一实施方式的细节图。
门把手配置2包括例如如上文结合图1至11所述的承载元件4。此外,门把手配置2包括把手元件3,该把手元件在承载元件4上以可在非使用位置P1和使用位置P2之间运动的方式布置,如结合图1至11所述。
下面对用于相对于承载元件4调节把手元件3的调节机构5进行详细说明。
调节机构5包括杠杆6和凸轮载体9,所述凸轮载体具有至少一个主凸轮9.1,用于把手元件3在非使用位置P1和使用位置P2之间的受控运动。
主凸轮9.1与布置在杆6上的凸轮配合面6.10共同作用。为此,主凸轮9.1具有可变的曲线走向,特别是可变的凸轮斜率或可变的突出轮廓。其中,主凸轮9.1在马达8.1的驱动下的旋转NB使得凸轮配合面6.10被操纵并且杠杆6根据旋转运动DB相应地枢转,以便根据平移运动TB使把手元件3伸出或缩回。凸轮载体9与马达8.1运动耦合并且由马达8.1驱动。
相应的主凸轮9.1例如具有三个凸轮区段9.11至9.13,所述凸轮区段具有不同的曲线走向,尤其是斜率。三个凸轮区段9.11至9.13引起把手元件3的不同的调节行程,如下所述。
其中,第一凸轮区段9.11具有比第二凸轮区段9.12更小的斜率。斜率理解为单位旋转角度的凸轮半径R的增大。第三凸轮区段9.13具有基本上恒定的斜率。换言之:第三凸轮区段9.13具有单位凸轮旋转角度近似相同的凸轮半径。第三凸轮区段9.13用于在第三凸轮区段9.13的中性半径上将把手元件3锁止或阻挡在伸出位置(使用位置P2)中。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轮区段9.11具有第一曲线走向,尤其是第一斜率曲线,其中,主凸轮9.1和杠杆6在非使用位置P1中彼此间隔开很小的距离,如图11A所示。在从非使用位置P1伸出时,为了控制把手元件3的伸出运动,主凸轮9.1和杠杆6,特别是其凸轮配合面6.10彼此接合。
所述第一凸轮区段9.11,尤其是所述第一曲线走向如此构造,使得当主凸轮9.1按第一旋转运动NB1运动,尤其是枢转时,能够克服松开把手元件3所需的力,例如如图11C所示。
此外,第一曲线走向可以如此设计,使得除了克服力之外,还克服松开结冰的把手元件3所需的力。由于斜率小,可以施加很大的力。作为附加方案,主凸轮9.1可以具有用作端部止挡的凸轮偏置件9.14。在把手元件3位于非使用位置P1中时,杠杆6的端面6.11,尤其是斜角的端部6.9的端侧抵靠在凸轮偏置件9.14上。
为此,第一凸轮区段9.11例如具有尤其小的斜率。凸轮半径r在第一凸轮区段9.11中的主凸轮9的180°的旋转角度上例如翻倍。
第一凸轮区段9.11尤其如此构造,尤其设有如此的突出轮廓或如此的曲线走向,使得主凸轮9.1在打开方向NB1上在160°至200°的第一转动角度范围内,尤其180°的转动引起把手元件3在4mm至7mm调节范围内,尤其5.5mm的的第一打开运动TB1,如结合附图组图11A和图11C所示。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凸轮区段9.12具有如此的曲线走向,尤其是大的斜率,使得主凸轮9.1和杠杆6能够相对于彼此运动,以便将把手元件3从中间位置P3置于使用位置P2中。如上所述,把手元件3的缩回运动通过弹簧载体14的突出部14.3和副凸轮9.3的接合相应地控制。
凸轮半径r在第二凸轮区段9.12中的主凸轮9.1的180°的旋转角度上例如增至三倍或四倍。第二凸轮区段9.12例如可以如此构造,使得主凸轮9.1根据第二旋转运动NB2在160°至200°的第二旋转角度范围内,特别是180°的旋转或枢转引起把手元件3在25mm至30mm的范围内,特别是27.5mm的第二打开运动TB2,如结合附图组图11C和图11D所示。
第三凸轮区段9.13尤其具有基本上保持不变的或非常小的斜率,使得主凸轮9.1和杠杆6在使用位置P2中形成阻挡或闭锁的接合。为了在调节把手元件3时从这种阻挡或锁定的接合中返回到中间位置P3或非使用位置P1中,副凸轮9.3与弹簧载体14的突出部14.3接合。
当把手元件3置于使用位置P2中时,该第三凸轮区段9.13与杠杆6上的凸轮配合面6.10形成阻挡或闭锁的接合,特别是摩擦接合。该第三凸轮区段9.13如此构造,使得当主凸轮9.1沿关闭方向TB3运动时,也可以克服例如在把手元件3至少略微冻结的情况下释放接合所需的力。根据驱动装置的类型和构造,特别是在马达8.1的情况下,凸轮区段9.13可以如此设计,使得把手元件3不能被手力压入中间位置P3或非使用位置P1中。
根据另一方面,凸轮载体9包括多个主凸轮9.1,所述主凸轮彼此对应地构造。
图12和图13为可手动操纵的门把手配置20的示意图,其中把手元件3的位置各不相同。作为驱动装置8的替代,门把手配置20包括手动开关元件19,例如滑钮或压力开关(也称为推动元件)。在操纵开关元件19时,由于开关元件19与调整配置7,尤其是主凸轮9.1的运动耦合,把手元件3从非使用位置P1运动到使用位置P2中。
图14和图15示出在伸出的使用位置P2中的可手动操纵的门把手配置20。为了触发或打开未详细示出的门锁,可以额外地例如借助于根据箭头PF的竖直运动使伸出的把手元件3运动。
图16至图19示出具有可选的功能单元的门把手配置2的示意图,所述功能单元构造为机械式紧急操纵单元10。
紧急操纵单元10包括一个或多个手动操纵元件10.1、10.2。
前操纵元件10.1在压力下转动并且由此操纵例如用于紧急解锁和打开的鲍登线10.4。后操纵元件10.2以抽屉的形式构造,其接合通过翻盖10.3遮盖。如果使用者例如用手指按压翻盖10.3,则可以用该手指拉动抽屉(也为旋转运动和/或线性运动),由此操作鲍登线10.4用于紧急解锁并且再次关闭翻盖10.3。
操纵元件10.2也可以与耦合元件10.5耦合,该耦合元件又与凸轮载体9运动耦合,使得在使用者操纵操纵元件10.2时,凸轮载体9运动并且手动操纵把手3。

Claims (15)

1.一种门把手配置(2,20),至少包括:
-承载元件(4),
-把手元件(3),其以在非使用位置(P1)和使用位置(P2)之间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承载元件(4)上,以及
-调节机构(5),其用于相对于所述承载元件(4)调节所述把手元件(3),
其中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至少一个杠杆(6)和凸轮载体(9),所述凸轮载体具有至少一个主凸轮(9.1),用于使所述把手元件(3)在所述非使用位置(P1)和所述使用位置(P2)之间受控地运动,且
其中所述主凸轮(9.1)与布置在所述杠杆(6)上的凸轮配合面(6.10)配合,并具有可变的曲线走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配置(2,20),其中,所述主凸轮(9.1)具有至少两个凸轮区段(9.11至9.13),所述凸轮区段具有不同的曲线走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配置(2,20),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凸轮区段(9.11)具有如此的第一曲线走向,使得所述主凸轮(9.1)和所述杠杆(6)在所述非使用位置(P1)中彼此间隔开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门把手配置(2,20),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凸轮区段(9.12)具有如此的第二曲线走向,使得所述主凸轮(9.1)和所述杠杆(6)能够相对于彼此运动,以便将所述把手元件(3)移动到中间位置(P3)或所述使用位置(P2)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门把手配置(2,20),其中所述第一凸轮区段(9.11)如此构造,使得所述主凸轮(9.1)根据在160°至200°的第一转动角度范围内的第一旋转运动(NB1)的转动引起所述把手元件(3)在4mm至7mm的范围内的第一打开运动(TB1)。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门把手配置(2,20),其中,所述第二凸轮区段(9.12)如此构造,使得所述主凸轮(9.1)根据在160°至200°的第二转动角度范围内的第二旋转运动(NB2)的转动引起所述把手元件(3)在25mm至30mm的范围内的第二打开运动(TB2)。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配置(2,20),其中所述凸轮载体(9)包括多个主凸轮(9.1),所述主凸轮彼此对应地构造。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配置(2,2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主凸轮(9.1)构造为圆盘或滚轮。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配置(2,20),其中所述调节机构(5)和所述把手元件(3)以及所述承载元件(4)这样构造并且在所述把手元件(3)的使用位置(P2)中如此相互作用连接,使得所述把手元件(3)固定在所述使用位置(P2)中。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配置(2,20),其中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至少一个调整配置(7),借助于所述调整配置将所述把手元件(3)固定,尤其是张紧地保持在至少所述使用位置(P2)中。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配置(2,20),其中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主轴线(HA),所述杠杆(6)围绕所述主轴线相对于所述承载元件可运动地支承在所述承载元件(4)上。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配置(2,20),其中所述凸轮载体(9)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凸轮载体上的副凸轮(9.3),用于弹簧解耦。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配置(2,20),其中所述杠杆(6)包括至少一个凸轮导引件(6.2),在所述非使用位置(P1)与所述使用位置(P2)之间调节所述把手元件(3)时,所述凸轮载体(9)在所述凸轮导引件中或在所述凸轮导引件上被导引。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配置(2,20),其中所述承载元件(4)包括至少一个把手导引件(4.3),所述把手元件(3)在所述非使用位置(P1)与所述使用位置(P2)之间调节时,在所述把手导引件中或在所述把手导引件上被导引。
15.一种车门(1),具有至少一个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配置(2,20)。
CN202110900408.4A 2020-08-07 2021-08-06 门把手配置和车门 Active CN1140598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210023.3 2020-08-07
DE102020210023 2020-08-07
DE102021207411.1 2021-07-13
DE102021207411.1A DE102021207411A1 (de) 2020-08-07 2021-07-13 Türgriffanordnung und Fahrzeugtü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9863A true CN114059863A (zh) 2022-02-18
CN114059863B CN114059863B (zh) 2023-08-04

Family

ID=79686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0408.4A Active CN114059863B (zh) 2020-08-07 2021-08-06 门把手配置和车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21245B2 (zh)
CN (1) CN114059863B (zh)
DE (1) DE1020212074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29431A1 (de) * 2017-12-11 2019-06-13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amberg Türgriffeinheit
DE102018101040A1 (de) * 2018-01-18 2019-07-1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griff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Kraftfahrzeuggriffanordnung
JP2023056698A (ja) * 2021-10-08 2023-04-2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ハンドル制御装置
US20230340812A1 (en) * 2022-04-26 2023-10-2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Actuating Device for Moving Covers for Vehicl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3687A (en) * 1990-02-01 1992-06-23 Mercedes-Benz Ag Grip control for a handle for unlocking vehicle doors
WO2016113339A1 (de) * 2015-01-16 2016-07-21 Bos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tür und türgriffsystem hierfür
CN107923200A (zh) * 2015-09-16 2018-04-17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把手装置
CN109983190A (zh) * 2017-01-25 2019-07-05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车门的门把手装置
CN110036171A (zh) * 2017-01-25 2019-07-19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车门的门把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15887C1 (de) * 2000-03-30 2002-01-17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Zugangs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09018803A1 (de) * 2009-04-24 2010-10-28 Daimler Ag Griffein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wagen
US9080352B2 (en) * 2011-09-26 2015-07-14 Tesla Motors, Inc. Controller apparatus and sensors for a vehicle door handle
JP6009325B2 (ja) * 2012-11-12 2016-10-1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FR3024173B1 (fr) * 2014-07-25 2016-07-29 Mgi Coutier Espana Sl Ensemble de poigne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ouvrant comprenant un tel ensemble de poignee
CN105507699B (zh) * 2016-01-19 2017-10-03 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自动伸出门把手
DE102016112689A1 (de) * 2016-07-11 2018-01-11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Griffvorrichtung mit einem flächenbündigen Griff
US20190234117A1 (en) * 2016-08-23 2019-08-01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Sensing system for detecting actuation of a handle device of a vehicle
FR3060630B1 (fr) * 2016-12-20 2019-11-22 Akwel Commande d'ouverture affleurante a ejection et retraction mecanique ou electrique.
DE102017101421A1 (de) * 2017-01-25 2018-07-26 Daimler A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e Fahrzeugtür
DE102017101654A1 (de) * 2017-01-27 2018-08-02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Betätigungsvorrichtung
EP3404176B1 (fr) * 2017-05-16 2022-08-10 U-Shin Italia S.p.A. Dispositif de déverrouillage d'un serrure de porte
DE102017010196B3 (de) * 2017-10-30 2019-04-25 Daimler Ag Griffvorrichtung für eine Kraftfahrzeugtür
DE102017130573A1 (de) * 2017-12-19 2019-06-19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18101040A1 (de) * 2018-01-18 2019-07-1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griff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Kraftfahrzeuggriffanordnung
CN108360931A (zh) * 2018-03-20 2018-08-03 西藏帝亚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把手的驱动结构
US11680432B2 (en) * 2018-10-02 2023-06-20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Flush door handle for vehicle
JP7271375B2 (ja) * 2019-09-11 2023-05-11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車両のハンド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3687A (en) * 1990-02-01 1992-06-23 Mercedes-Benz Ag Grip control for a handle for unlocking vehicle doors
WO2016113339A1 (de) * 2015-01-16 2016-07-21 Bos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tür und türgriffsystem hierfür
CN107923200A (zh) * 2015-09-16 2018-04-17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把手装置
CN109983190A (zh) * 2017-01-25 2019-07-05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车门的门把手装置
CN110036171A (zh) * 2017-01-25 2019-07-19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车门的门把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42356A1 (en) 2022-02-10
DE102021207411A1 (de) 2022-02-10
CN114059863B (zh) 2023-08-04
US11821245B2 (en)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59863B (zh) 门把手配置和车门
CN109312584B (zh) 具有表面平齐的把手的把手装置
US8235428B2 (en) Lock unit having a slotted pawl
KR101918367B1 (ko) 차량용 트렁크 래치 모듈
KR20010033082A (ko) 특히 자동차용 회전 래치 자물쇠
CA2306427C (en) Inner door handle for automobiles
CN111836941A (zh)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装置
US20110259061A1 (en) Motor vehicle lock
US9376843B2 (en) Position holding device for rotating lever and vehicle door lock device provided with said position holding device for rotating lever
US6007117A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or the like with trip-free mechanism
EP0995870B1 (en) Lock for a door of a motor vehicle
EP4034737B1 (en) Lock device and system
SU1600637A3 (ru)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 открытием замка двер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GB2048362A (en) Mechanism for converting rotary into reciprocating motion
US4885922A (en) Locking drive for a central locking system
US11566454B2 (en) Motor vehicle lock
CN112004981B (zh) 机动车锁
KR20090060950A (ko) 고정 부재를 구비한 콤팩트한 록킹 장치
US11078694B2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CN110720768B (zh) 用于可相对活动的物件的锁机构
US12024937B2 (en) Partial-opening device for a motor-vehicle door element
US20190352944A1 (en) Handle comprising a movable lock cylinder unit
KR102462356B1 (ko) 미닫이문용 오목형 잠금장치
CN218206258U (zh) 锁定装置和锁定系统
JP7068121B2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