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5699A - 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以及成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以及成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5699A
CN114055699A CN202111130774.2A CN202111130774A CN114055699A CN 114055699 A CN114055699 A CN 114055699A CN 202111130774 A CN202111130774 A CN 202111130774A CN 114055699 A CN114055699 A CN 114055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mold
shaped holding
bearing
bearing re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07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55699B (zh
Inventor
赵培振
郑广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o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o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o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o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307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556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55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5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55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5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03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of successively moulded portions rigidly joined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5/768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ejected articles, e.g. weight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1/00After-treatment of 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71/0009After-treatment of 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liquids, e.g. solvents, swell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1/00After-treatment of 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71/02Thermal after-trea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4Bea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以及成型方法,成型设备包括注塑模具、整装装置、处理装置、筛选装置和检验装置,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二模具罩设于第一模具的状态下,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形成与弧形保持段对结构匹配的注塑区,第二模具形成与注塑区连通的注塑通道,整装装置能够将经注塑模具注塑成型的弧形保持段首尾相连组装成轴承保持器,处理装置包括对组装后的轴承保持器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设备或者对组装后的轴承保持器进行加湿处理的加湿设备,筛选装置包括传输带以及多个设置于传输带的承载件,检验装置用于检测轴承保持器的圆度。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以及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保持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以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轴承保持器而言,由于其尺寸较大,因此轴承保持器在整体加工成型时,不仅需要准备同等规格的模具,且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生产加工,当出现加工误差后轴承保持器便无法使用,增加生产成本,因此通过将轴承保持器设置为分体式结构,通过多个零件首尾连接组装形成轴承保持器整体;其中,在对零件进行注塑成型过程中,往往是通过模具对零件进行单独成型,但由于零件之间需要进行连接,因此,当成型过程中出现误差时会导致相邻零件之间连接不紧密,影响轴承保持器的稳定性,如果再对各零件进行修整还需要额外增加工作时间,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以及成型方法,能够提高轴承保持器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轴承保持器包括多个弧形保持段,多个弧形保持段首尾相连组装形成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包括注塑模具、整装装置、处理装置、筛选装置和检验装置,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二模具罩设于第一模具的状态下,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形成与弧形保持段对结构匹配的注塑区,第二模具形成与注塑区连通的注塑通道;整装装置能够将经注塑模具注塑成型的弧形保持段首尾相连组装成轴承保持器;处理装置包括对组装后的轴承保持器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设备或者对组装后的轴承保持器进行加湿处理的加湿设备;筛选装置包括传输带以及多个设置于传输带的承载件,各承载件能够沿传输带移动,各承载件处设有重力传感器以及与重力传感器电连接的信号器,轴承保持器的标准重量为W,重力传感器处检测的轴承保持器的重量为w,当w≤0.95W或w≥1.05W时,重力传感器向信号器传输信号,以使信号器发出报警信号;检验装置用于检测轴承保持器的圆度。
进一步地,第一模具沿其延伸方向设有第一型槽,第一型槽的底壁处设有贯穿孔,第二模具沿其延伸方向设有第二型槽,第一型槽和第二型槽合围形成注塑区,第二型槽的底壁处设有与贯穿孔对应的插接件,位于注塑区的弧形保持段在贯穿孔处形成兜孔。
进一步地,第二模具罩设于第一模具的状态下,浇筑成型后的弧形保持段能够伸入注塑区,以与注塑区的弧形保持段相连。
进一步地,注塑区沿第一模具的延伸方向依次包括注塑段和连接段,连接段形成与外界连通的连接口,浇筑成型后的弧形保持段通过连接口伸入连接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方法,应用于上述成型设备,成型方法包括:
S1、将第二模具扣合至第一模具以形成注塑区,将用于制备弧形保持段的浆液通过注塑通道浇筑至注塑区以形成弧形保持段;
S2、打开第二模具以将成型的弧形保持段取出,将取出的弧形保持段放置于注塑模具外侧,并将取出的弧形保持段的端部再次放置于注塑区后,将第二模具扣合至第一模具以形成注塑区并将浆液通过注塑通道浇筑至注塑区以再次形成弧形保持段,位于注塑区的弧形保持段与位于注塑模具外侧的弧形保持段相连;
S3、通过注塑模具制造轴承保持器所需的弧形保持段的数量后,将弧形保持段运输至整装装置组装成轴承保持器;
S4、组装后的轴承保持器运输至处理装置进行热处理和加湿处理;
S5、经处理装置处理后的轴承保持器运输至筛选装置,各承载件上放置一个轴承保持器,当w≤0.95W或w≥1.05W时,重力传感器向信号器传输信号,以使信号器发出报警信号,工作人员将发出报警信号的承载件中的轴承保持器移出。
进一步地,S2中位于注塑区的弧形保持段成型后能够与位于注塑模具外侧的弧形保持段分离,以便于各弧形保持段运输至整装装置。
进一步地,S3中相邻弧形保持段通过连接组件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S4中对热处理后的轴承保持器进行水冷处理,通过水蒸气对轴承保持器进行加湿处理。
进一步地,在将S5中轴承保持器移出后,将移出的轴承保持器拆分为多个弧形保持段并分别进行重量测量,弧形保持段的标准重量为W1,测量后的弧形保持段的重量为w1,当w1≤0.95W1或w1≥1.05W1时对弧形保持段进行再加工处理。
进一步地,S5中位于承载件中的轴承保持器经包装后依次堆叠排列。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注塑模具用于弧形保持段的注塑成型,在注塑时,将用于注塑的材料融化后通过注塑通道浇筑至注塑区内,经过冷却后形成弧形保持段,由于第一型槽处形成贯穿孔,因此,第二模具在安装至第一模具处时,第一型槽和第二型槽形成的注塑区便会通过贯穿孔与外界连通,导致无法浇筑,因此在第二模具处设置插接件,通过插接件和贯穿孔的配合,既方便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的定位,同时插接件也能够将贯穿孔进行封堵,从而避免浆液流出,插接件在设置时连接至第二型槽的底壁处,当第二模具在安装至第一模具后,插接件便会相应地位于第一型槽与第二型槽形成的注塑区内,当浆液在注塑区内流动时,浆液便会环绕插接件流动,在将第二模具拆除后,插接件所处的部位便会相应地形成兜孔。
2、通过热处理能够消除轴承保持器的应力,恢复塑性,从而提高轴承保持器的性能;而由于注塑生产得到的保持架中含水量很少,导致轴承保持器的脆性较高,通过加湿处理能够提高轴承保持器的含水量,从而提高轴承保持器的韧性。
3、通过筛选装置不仅实现了轴承保持器的运输,同时实现了轴承保持器的自动检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由于轴承保持器工作环境为转动的工作环境,通过检验装置能够检测轴承保持器的结构是否符合圆度标准,从而避免轴承保持器与其它零件发生碰撞。
附图说明
图1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用以说明本发明中第一模具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用以说明本发明中第二模具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注塑模具,11、第一模具,111、第一型槽,112、贯穿孔,12、第二模具,121、插接件,122、注塑通道,2、整装装置,3、处理装置,4、筛选装置,5、检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接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即产品的行进方向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定性的。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相对运动”等动态用语,不仅是位置上的变动,还包括转动、滚动等位置上没有发生相对变化,但状态却发生改变的运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位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轴承保持器包括多个弧形保持段,多个弧形保持段首尾相连组装形成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包括注塑模具1、整装装置2、处理装置3、筛选装置4和检验装置5,注塑模具1包括第一模具11和第二模具12,第二模具12罩设于第一模具11的状态下,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之间形成与弧形保持段对结构匹配的注塑区,第二模具12形成与注塑区连通的注塑通道122;注塑模具1用于弧形保持段的注塑成型,在注塑时,将用于注塑的材料融化后通过注塑通道122浇筑至注塑区内,经过冷却后形成弧形保持段,其中,轴承保持器的材料除具有一定强度外,还必须导热性好、摩擦因数小、耐磨性好、冲击韧性强、密度较小且膨胀系数与滚动体相接近,常用的轴承保持器按材料种类划分主要有金属保持架和非金属保持架。另外还有复合材料保持架等。轴承保持器的材质的类型有:低碳钢不锈钢保持架,胶木/塑料(尼龙)保持架,黄铜/青铜/铝合金保持架等;由于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等点,钢保持架材料在滚动轴承中被普遍采用,而与钢不同,有色金属具有其特殊的性质,例如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导热性好、耐蚀性好的点;铜合金具有导热性好、摩擦系数小、成形性好、使用温度高等点;锌铝合金具有成本低、密度小、性能优良等优点,因此,弧形保持段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轴承保持器而言,其部分地包裹全部或部分滚子并随之运动,用以隔离滚子,通常还引导滚子并将其保持在轴承内,滚子在设置时安装至轴承保持器中各弧形保持段的兜孔内,且各兜孔内安装一个滚子,滚子在滚动时便会与兜孔的内壁之间发生接触,因此,为了方便轴承保持器的加工,在对弧形保持段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同时将用于安装滚子的兜孔同步进行加工;如图2所示,第一模具11沿其延伸方向设有第一型槽111,第一型槽111的底壁处设有贯穿孔1第二模具12,第二模具12沿其延伸方向设有第二型槽,第一型槽111和第二型槽合围形成注塑区,第二型槽的底壁处设有与贯穿孔1第二模具12对应的插接件121,位于注塑区的弧形保持段在贯穿孔1第二模具12处形成兜孔;第二模具12在扣合至第一模具11上时,注塑区便形成于第一型槽111和第二型槽之间,第二模具12上设有与注塑区连通的注塑通道122,注塑通道122开口于第二模具12的底壁处,通过将浆液浇筑至注塑通道122内并通过注塑通道122流向注塑区,实现弧形保持段的浇筑,其中,由于第一型槽111处形成贯穿孔1第二模具12,因此,第二模具12在安装至第一模具11处时,第一型槽111和第二型槽形成的注塑区便会通过贯穿孔1第二模具12与外界连通,导致无法浇筑,因此在第二模具12处设置插接件121,通过插接件121和贯穿孔1第二模具12的配合,既方便了第一模具11和第二模具12之间的定位,同时插接件121也能够将贯穿孔1第二模具12进行封堵,从而避免浆液流出,插接件121在设置时连接至第二型槽的底壁处,当第二模具12在安装至第一模具11后,插接件121便会相应地位于第一型槽111与第二型槽形成的注塑区内,当浆液在注塑区内流动时,浆液便会环绕插接件121流动,在将第二模具12拆除后,插接件121所处的部位便会相应地形成兜孔。
由于大型轴承保持器尺寸较大,因此轴承保持器在整体加工成型时,不仅需要准备同等规格的模具,且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生产加工,当出现加工误差后轴承保持器便无法使用,增加生产成本,因此轴承保持器分体式设计主要应用于大型轴承保持器中,如果将弧形保持器单独加工后再进行轴承保持器的连接,容易造成相邻弧形保持器的端部之间具有缝隙,需要进行修整后再进行连接,费时费力,如果缝隙过大,还需要重新进行加工,因此,在本申请中,通过对弧形保持段进行连续加工,从而实现轴承保持器连接时的紧密性。
优选的,第二模具12罩设于第一模具11的状态下,浇筑成型后的弧形保持段能够伸入注塑区,以与注塑区的弧形保持段相连;由于注塑区是供弧形保持段成型的区域,因此在设置时,通过将注塑区形成与外界连通的连接口,即第一型槽111和第二型槽在第一模具11和第二模具12的侧壁处开口,在第一模具11和第二模具12合围后便形成上述连接口,浇筑成型后的弧形保持段在移出注塑区后便能够通过连接口伸入注塑区内,且伸入的位置位于注塑区的边缘处,不会影响注塑区内弧形保持段结构的成型,当通过注塑通道122内向注塑区再次浇筑浆液时,浆液便会在注塑区内流动,并与位于连接口处成型的弧形保持段接触,这样注塑内成型的弧形保持段在连接口处的结构便会与已经成型的弧形保持段中位于连接口的端部的结构匹配,从而方便后续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对于第一个加工出的弧形保持段而言,其只有伸入连接口的端部与一个相邻的弧形保持段结构匹配,位于外界的端部则没有与另一相邻的弧形保持段结构匹配,因此在连接时同样可以进行修整,从而使轴承保持器连接的更加紧密,且只需修整一个端部即可,同样能够提高轴承保持器组装时的效率。
为了方便第一个加工出的弧形保持段与相邻弧形保持段的连接,上述弧形保持段具有伸入连接口的第一端部以及位于外界的第二端部,在注塑区远离连接口的一端设有与上述第二端部结构一致的凸起,这样在浇筑后便会形成与第二端部相匹配的结构,从而方便第一个加工出的弧形保持段的连接,可以理解的,当在注塑区远离连接口的一端设有上述凸起后,后续弧形保持段在注塑区远离连接口的一端均会形成上述结构,且还需通过上述端部伸入连接口,因此能够使弧形保持段的两端分别为注塑区中具有凸起的端部所浇筑出的结构以及与连接口处弧形保持段伸入的端部所浇筑出的结构,从而使多个弧形保持段首尾相连形成轴承保持器使连接更加紧密。
作为上述优选方式的一种方式,注塑区沿第一模具11的延伸方向依次包括注塑段和连接段,连接段形成与外界连通的连接口,浇筑成型后的弧形保持段通过连接口伸入所述连接段。
注塑模具1中成型的弧形保持段为轴承保持器的一部分,因此在制造出轴承保持器连接所需的弧形保持段的数量后,将上述弧形保持段运输至整装装置2中,整装装置2能够将经注塑模具1注塑成型的弧形保持段首尾相连组装成轴承保持器;由于在通过注塑模具1进行注塑时为连续注塑,因此能够方便在整装装置2处进行组装,可以理解的,对于大型轴承保持器而言,其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在注塑模具1中进行注塑时,可以只成型出部分相连的弧形保持段,从而避免加大弧形保持段注塑时的难度,例如,轴承保持器由第二模具12个弧形保持段连接而成,可以在注塑模具1中成型处3个相连的弧形保持段后便进行分离,从而形成四组由3个弧形保持段相连的弧形保持段组,然后将四组弧形保持段组运输至整装装置2处进行组装,其中,整装装置2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组装后的轴承保持器处理装置3包括对组装后的轴承保持器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设备或者对组装后的轴承保持器进行加湿处理的加湿设备;热处理或加湿处理需要根据轴承保持器的材料进行不同的选择,当本申请中轴承保持器的材料为金属时,通过热处理能够消除轴承保持器的应力,恢复塑性,从而提高轴承保持器的性能;而当轴承保持器的材料为非金属时,由于注塑生产得到的保持架中含水量很少,导致轴承保持器的脆性较高,通过加湿处理能够提高轴承保持器的含水量,从而提高轴承保持器的韧性,其中,处理装置3中用于热处理的热处理设备或者对用于加湿处理的加湿设备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筛选装置4包括传输带以及多个设置于传输带的承载件,各承载件能够沿传输带移动,各承载件处设有重力传感器以及与重力传感器电连接的信号器,轴承保持器的标准重量为W,重力传感器处检测的轴承保持器的重量为w,当w≤0.95W或w≥1.05W时,重力传感器向信号器传输信号,以使信号器发出报警信号;轴承保持器进通过处理装置3处理完成后便运输至筛选装置4进行第一步检测,轴承保持器放置于承载件上,承载件能够通过传输带移动以将轴承保持器运输至检验装置5处,且在运输过程中能够通过承载件处的重力传感器对轴承保持器进行检验,当轴承保持器的重量与标准重量之间的差值较大时,便会触发信号器发出报警型号,提醒工作人员此承载件上的轴承保持器为不合格产品,从而将轴承保持器取下进行检测,通过筛选装置4不仅实现了轴承保持器的运输,同时实现了轴承保持器的自动检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其中,当轴承传感器的重量检测不合格时,代表轴承保持器的结构具有缺损或是多余部分,因此通过重量检测就可以实现轴承传感器加工质量的检测。
在将不合格的轴承保持器取下后,由于轴承保持器是由多个弧形保持段组装而成,因此可以将不合格的轴承保持器进行拆分,以对各弧形保持段的重量进行检测,弧形保持段的标准重量为W1,测量后的弧形保持段的重量为w1,当w1≤0.95W1或w1≥1.05W1时对弧形保持段进行再加工处理,而弧形保持段中重量范围在0.95W1至1.05W1之间的则为合格产品,可以加工出所缺数量的弧形保持段后重新进行组装,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检验装置5用于检测轴承保持器的圆度;由于轴承保持器工作环境为转动的工作环境,通过检验装置5能够检测轴承保持器的结构是否符合圆度标准,从而避免轴承保持器与其它零件发生碰撞;且通过检验装置5能够对由筛选装置4处的轴承保持器进行进一步检测,避免由于一个弧形保持段重量不足而另一个弧形保持段重量超出导致的筛选装置无法及时检测出来,且弧形保持段是由同一材质加工完成,因此当弧形保持段重量超出时代表弧形保持段结构有多余部分,在进行圆度检测时便能够及时检测出,因此通过检验装置便能够检测出结构不合格的产品,由于具有重量超出的弧形保持段,且未被筛选装置4检测出,因此便会有重量不足的弧形保持段,因此通过对上述轴承保持器的各弧形保持段进行重量检测,从而筛选处不合格的弧形保持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方法,应用于上述成型设备,成型方法包括:
S1、将第二模具12扣合至第一模具11以形成注塑区,将用于制备弧形保持段的浆液通过注塑通道122浇筑至注塑区以形成弧形保持段;
S2、打开第二模具12以将成型的弧形保持段取出,将取出的弧形保持段放置于注塑模具1外侧,并将取出的弧形保持段的端部再次放置于注塑区后,将第二模具12扣合至第一模具11以形成注塑区并将浆液通过注塑通道122浇筑至注塑区以再次形成弧形保持段,位于注塑区的弧形保持段与位于注塑模具1外侧的弧形保持段相连,优选的,S2中位于注塑区的弧形保持段成型后能够与位于注塑模具1外侧的弧形保持段分离,以便于各弧形保持段运输至整装装置2;
S3、通过注塑模具1制造轴承保持器所需的弧形保持段的数量后,将弧形保持段运输至整装装置2组装成轴承保持器,优选的,S3中相邻弧形保持段通过连接组件进行固定连接;
S4、组装后的轴承保持器运输至处理装置3进行热处理和加湿处理,优选的,S4中对热处理后的轴承保持器进行水冷处理,S4中对通过水蒸气对轴承保持器进行加湿处理;
S5、经处理装置3处理后的轴承保持器运输至筛选装置4,各承载件上放置一个轴承保持器,当w≤0.95W或w≥1.05W时,重力传感器向信号器传输信号,以使信号器发出报警信号,工作人员将发出报警信号的承载件中的轴承保持器移出,优选的,在将S5中轴承保持器移出后,将移出的轴承保持器拆分为多个弧形保持段并分别进行重量测量,弧形保持段的标准重量为W1,测量后的弧形保持段的重量为w1,当w1≤0.95W1或w1≥1.05W1时对弧形保持段进行再加工处理,例如,可以将结构有缺损的弧形保持段熔融后进行重新浇筑。
优选的,S5中位于承载件中的轴承保持器经包装后依次堆叠排列。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保持器包括多个弧形保持段,多个所述弧形保持段首尾相连组装形成所述轴承保持器,所述成型设备包括:
注塑模具,其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罩设于所述第一模具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之间形成与所述弧形保持段对结构匹配的注塑区,所述第二模具形成与所述注塑区连通的注塑通道;
整装装置,所述整装装置能够将经所述注塑模具注塑成型的所述弧形保持段首尾相连组装成所述轴承保持器;
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对组装后的所述轴承保持器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设备或者对组装后的所述轴承保持器进行加湿处理的加湿设备;
筛选装置,其包括传输带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传输带的承载件,各所述承载件能够沿所述传输带移动,各所述承载件处设有重力传感器以及与所述重力传感器电连接的信号器,所述轴承保持器的标准重量为W,所述重力传感器处检测的所述轴承保持器的重量为w,当w≤0.95W或w≥1.05W时,所述重力传感器向所述信号器传输信号,以使所述信号器发出报警信号;
检验装置,所述检验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轴承保持器的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沿其延伸方向设有第一型槽,所述第一型槽的底壁处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二模具沿其延伸方向设有第二型槽,所述第一型槽和第二型槽合围形成所述注塑区,所述第二型槽的底壁处设有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插接件,位于所述注塑区的所述弧形保持段在所述贯穿孔处形成兜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罩设于所述第一模具的状态下,浇筑成型后的所述弧形保持段能够伸入所述注塑区,以与所述注塑区的所述弧形保持段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区沿所述第一模具的延伸方向依次包括注塑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形成与外界连通的连接口,浇筑成型后的所述弧形保持段通过所述连接口伸入所述连接段。
5.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法包括:
S1、将所述第二模具扣合至所述第一模具以形成所述注塑区,将用于制备所述弧形保持段的浆液通过所述注塑通道浇筑至所述注塑区以形成所述弧形保持段;
S2、打开所述第二模具以将成型的所述弧形保持段取出,将取出的所述弧形保持段放置于所述注塑模具外侧,并将取出的所述弧形保持段的端部再次放置于所述注塑区后,将所述第二模具扣合至所述第一模具以形成所述注塑区并将浆液通过所述注塑通道浇筑至所述注塑区以再次形成所述弧形保持段,位于所述注塑区的所述弧形保持段与位于所述注塑模具外侧的所述弧形保持段相连;
S3、通过所述注塑模具制造所述轴承保持器所需的所述弧形保持段的数量后,将所述弧形保持段运输至所述整装装置组装成所述轴承保持器;
S4、组装后的所述轴承保持器运输至所述处理装置进行热处理和加湿处理;
S5、经所述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所述轴承保持器运输至所述筛选装置,各所述承载件上放置一个所述轴承保持器,当w≤0.95W或w≥1.05W时,所述重力传感器向所述信号器传输信号,以使所述信号器发出报警信号,工作人员将发出报警信号的所述承载件中的所述轴承保持器移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位于所述注塑区的所述弧形保持段成型后能够与位于所述注塑模具外侧的所述弧形保持段分离,以便于各所述弧形保持段运输至所述整装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相邻所述弧形保持段通过连接组件进行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对热处理后的所述轴承保持器进行水冷处理,通过水蒸气对所述轴承保持器进行加湿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S5中所述轴承保持器移出后,将移出的所述轴承保持器拆分为多个所述弧形保持段并分别进行重量测量,所述弧形保持段的标准重量为W1,测量后的所述弧形保持段的重量为w1,当w1≤0.95W1或w1≥1.05W1时对所述弧形保持段进行再加工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位于所述承载件中的所述轴承保持器经包装后依次堆叠排列。
CN202111130774.2A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以及成型方法 Active CN114055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0774.2A CN114055699B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以及成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0774.2A CN114055699B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以及成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5699A true CN114055699A (zh) 2022-02-18
CN114055699B CN114055699B (zh) 2022-09-16

Family

ID=80233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0774.2A Active CN114055699B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以及成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55699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7470Y (zh) * 2003-04-02 2004-03-24 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大型球轴承用保持架
CN200993167Y (zh) * 2006-12-14 2007-12-19 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滚柱交叉直线导轨副的笼式保持架
JP2008002529A (ja) * 2006-06-21 2008-01-10 Nsk Ltd 直動案内装置用転動体収容ベルトおよび直動案内装置、並びに転動体収容ベルト製造用金型
JP2009191990A (ja) * 2008-02-15 2009-08-27 Nsk Ltd 樹脂製保持器及び円錐ころ軸受
CN202360592U (zh) * 2011-10-25 2012-08-01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Ct机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专用保持架
CN102796378A (zh) * 2012-08-24 2012-11-28 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保持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2471A (zh) * 2011-09-16 2013-04-10 Skf公司 分开式轴承架的连接方案
US20140169720A1 (en) * 2012-12-13 2014-06-19 The Timken Company Bearing retainer
CN206633313U (zh) * 2017-01-11 2017-11-14 宣城中宇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震动下料功能的注塑成型轴承保持架的生产装置
CN107559310A (zh) * 2016-06-30 2018-01-09 斯凯孚公司 分离轴承保持架
CN111919042A (zh) * 2018-03-30 2020-11-10 Ntn株式会社 树脂制保持器以及滚动轴承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7470Y (zh) * 2003-04-02 2004-03-24 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大型球轴承用保持架
JP2008002529A (ja) * 2006-06-21 2008-01-10 Nsk Ltd 直動案内装置用転動体収容ベルトおよび直動案内装置、並びに転動体収容ベルト製造用金型
CN200993167Y (zh) * 2006-12-14 2007-12-19 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滚柱交叉直线导轨副的笼式保持架
JP2009191990A (ja) * 2008-02-15 2009-08-27 Nsk Ltd 樹脂製保持器及び円錐ころ軸受
CN103032471A (zh) * 2011-09-16 2013-04-10 Skf公司 分开式轴承架的连接方案
CN202360592U (zh) * 2011-10-25 2012-08-01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Ct机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专用保持架
CN102796378A (zh) * 2012-08-24 2012-11-28 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保持架及其制备方法
US20140169720A1 (en) * 2012-12-13 2014-06-19 The Timken Company Bearing retainer
CN107559310A (zh) * 2016-06-30 2018-01-09 斯凯孚公司 分离轴承保持架
CN206633313U (zh) * 2017-01-11 2017-11-14 宣城中宇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震动下料功能的注塑成型轴承保持架的生产装置
CN111919042A (zh) * 2018-03-30 2020-11-10 Ntn株式会社 树脂制保持器以及滚动轴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5699B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8917C (zh) 一种铜锡合金导线的生产方法
EP0930114B1 (en) Chill vent for die casting moulds
US5279535A (en) Internally cooled roller
CN114055699B (zh) 一种分体式轴承保持器成型设备以及成型方法
CN104583452B (zh) 铟制圆筒型溅射靶及其制造方法
Samarasekera et al. The continuous–casting mould
KR101701313B1 (ko) 냉각식 스트랜드 가이드 롤러
CN101662180A (zh) 准磁浮混合轴承支承式转子及该高速感应电动旋转机械
US3311955A (en) Disposable mold member for casting machine
US3902543A (en) Process of electroslag remelting
CN106424614B (zh) 一种组合式结晶器水套加工方法
CN103521726A (zh) 辊罩、轧制线和连续铸造装置
CN206668767U (zh) 一种低摩擦自润滑保持架
CN207472464U (zh) 一种耐高温风冷轴式力传感器
JP3452807B2 (ja) 冷却能に優れる連続鋳造ロール
CN205981401U (zh) 一种齿条式冷床
CN210218430U (zh) 一种直线抗温变自调心保持架
CN220018462U (zh) 一种托辊安装结构
EP0873211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a belt caste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14134633B (zh) 一种编织机跑道模组及新型编织机跑道板
CN215785761U (zh) 用于风扇罩加工的组合型模具
CN2522199Y (zh) 用于连铸机辊件的轴承配置
CN218841941U (zh) 一种浮法锡槽内插型内窥镜及浮法锡槽
CN2322982Y (zh) 卷曲辊
CN217617257U (zh) 一种可快速成型的有色金属压延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