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6646B - 一种烘干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干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46646B CN114046646B CN202111339860.4A CN202111339860A CN114046646B CN 114046646 B CN114046646 B CN 114046646B CN 202111339860 A CN202111339860 A CN 202111339860A CN 114046646 B CN114046646 B CN 1140466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rying
- space
- drying space
- air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5/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 F26B15/1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path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straight lines, e.g. compound, the movement being in alter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 F26B15/1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path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straight lines, e.g. compound, the movement being in alter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the lines being all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2—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08—Seals, locks, e.g. gas barriers or air curtains, for drying enclos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烘干房,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平行间隔设置有两台用于产生风幕的风幕机,两台所述风幕机产生的风幕将所述烘干箱的内部空间按待烘干产品的移动方向依次分隔为供待烘干产品进入的第一烘干空间、第二烘干空间和供待烘干产品离开的第三烘干空间;所述第二烘干空间中设置有用于输出烘干气流的出风装置。本实施例中的烘干房,能有效解决烘干气流直接外泄的问题,且不会阻挡待烘干产品的输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烘干房。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农产品、海产品、木材等产品的保存周期,需将原来的含水量较高的产品进行脱水干燥处理。现有的脱水干燥处理工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天然晾晒,另一种为采用烘干设备对产品进行烘干。
现有的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烘干箱设置有输送入口和输送出口,且设置有用于输送产品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贯穿输送入口和输送出口,输送装置能带动产品穿过烘干箱的内腔;烘干箱中还设置有出风设备,在产品处于烘干箱中的输送装置上时,出风设备沿特定方向输出烘干气流,以烘干产品。在实际烘干过程中,受输送装置的阻挡和产品的阻挡,出风设备输出的烘干气流容易因受阻而直接从进口或者出口中排出,造成烘干气流的浪费。因此,通常在烘干箱内靠近输送入口或输送出口的位置设置有隔板,在隔板上开设有供产品通过的通孔,以避免过多的烘干气流直接从输送入口或者输送出口排出。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烘干箱,其隔板上的通孔尺寸是固定不变,无法适应产品的尺寸变化,从而导致产品无法通过通孔,或者是产品和通孔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过多烘干气流的外泄的情况的出现。
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烘干房,以解决产品无法通过隔板上通孔或较多的烘干气流直接外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干房,以解决产品无法通过隔板上通孔或较多的烘干气流直接外泄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烘干房,包括烘干箱;
所述烘干箱内间隔设置有两台用于产生风幕的风幕机,
两台所述风幕机产生的风幕将所述烘干箱的内部空间按待烘干产品的移动方向依次分隔为供待烘干产品进入的第一烘干空间、第二烘干空间和供待烘干产品离开的第三烘干空间;
所述第二烘干空间中设置有用于输出烘干气流的出风装置。
可选地,所述出风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烘干空间的一端,所述第一烘干空间远离所述出风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烘干空间远离所述出风装置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烘干空间远离所述出风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烘干空间远离所述出风装置的一端连通。
可选地,所述出风装置的进风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烘干空间和第三烘干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烘干空间远离所述出风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回风风机,所述第一回风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烘干空间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三烘干空间远离所述出风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回风风机,所述第二回风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烘干空间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输送待烘干产品的输送装置;
所述烘干箱设置有输送入口和与所述输送入口相对的输送出口,所述输送装置贯穿所述输送入口和所述输送出口。
可选地,所述烘干房包括顺序连接的若干节所述烘干箱;
每节所述烘干箱中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出风装置;
相邻的两个所述出风装置所吹出气流的风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烘干箱中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区分出与所述第二烘干空间连通的顶部回风通道,所述顶部回风通道与所述出风装置的进风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出风装置包括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装置和用于将被加热的空气吹入所述第二烘干空间的送风风机。
可选地,所述烘干箱包括侧板、垂直所述侧板的顶板和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的底板;
所述出风装置设置所述侧板上,所述风幕机安装于所述顶板上或所述顶部回风通道的侧面上,所述风幕机向所述底板方向出风以形成所述风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二烘干空间是起到最主要烘干作用的空间,出风装置输出烘干气流,烘干气流在风幕机所形成的风幕的阻挡下,无法直接从烘干箱的出口或者进口直接外泄;而且,风幕不会对产品的尺寸存在限制,无论待烘干产品的尺寸较大或者较小,待烘干产品均能很好地通过风幕而不会被阻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烘干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烘干箱;11、输送入口;12、输送出口;13、侧板;14、底板;15、顶板;2、风幕机;3、出风装置;4、第一回风风机;5、第二回风风机;6、输送装置;100、待烘干产品;101、第一烘干空间;102、第二烘干空间;103、第三烘干空间;104、顶部回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干房,能有效解决现有烘干箱中隔板上通孔的尺寸是固定的,从而导致的产品无法通过隔板上通孔或较多的烘干气流直接外泄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的烘干箱1,风幕起到分隔作用,使烘干气流无法直接从输送入口11或输送出口12泄出,风幕也不会阻挡产品的输送。
请参阅图1至图4,烘干房包括烘干箱1,烘干箱1内按待烘干产品100的移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烘干空间101、第二烘干空间102和第三烘干空间103;
烘干箱1内平行间隔设置有能分别产生风幕的两台风幕机2,其中一台风幕机2产生的风幕将烘干箱1的中部进行分隔以区分第一烘干空间101和第二烘干空间102;另一台风幕机2产生的风幕将烘干箱1的中部进行分隔以区分第二烘干空间102和第三烘干空间103;
第二烘干空间102中设置有出风装置3,烘干箱1设置有输送入口11和输送出口12,输送入口11连通第一烘干空间101,输送出口12连通第三烘干空间103。
具体地,在烘干过程中,出风装置3输出烘干气流以干燥产品,由于风幕的存在,烘干气流无法直接越过风幕,烘干气流在第二烘干空间对产品进行干燥,即第二烘干空间是起到最主要烘干作用的空间。在产品的输送过程中,无论待烘干产品100大小尺寸如何,风幕均不会构成对待烘干产品100的输送形成阻挡,这避免了现有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导致的不同种类或不同尺寸的产品无法通过隔板的情况,提升了适用范围。
可选地,出风装置3设置于第二烘干空间102的一端,第一烘干空间101远离出风装置3的一端和第二烘干空间102远离出风装置3的一端连通,第二烘干空间102远离出风装置3的一端和第三烘干空间103远离出风装置3的一端连通。
具体地,出风装置3输出烘干气流后,烘干气流的走向呈倒U形,烘干气流在第二烘干空间102对待烘干产品100起到一次烘干作用,在第一烘干空间101或第三烘干空间103会再次对待烘干产品100进行烘干,即烘干气流能两次烘干产品,从而提升了烘干箱1的烘干效率。
可选地,出风装置3的进风口分别连通第一烘干空间101和第三烘干空间103,以使出风装置3能回收部分第一烘干空间101和第三烘干空间103中的空气,并循环利用,以降低能源的消耗。
可选地,第一烘干空间101远离出风装置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回风风机4,第一回风风机4的进风口与第二烘干空间102连通。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回风风机4能提升第一烘干空间101中气流的速度,从而提升对待烘干产品100的烘干效果。还需说明的是,在出风装置3输出热气流时,第一烘干空间101也可直接通过通风口与第二烘干空间102连通,此时第一烘干空间101中气流用于对待烘干产品100进行预热,使后续待烘干产品100在第二烘干空间102的烘干效果更好。
可选地,第三烘干空间103远离出风装置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回风风机5,第二回风风机5的进风口与第二烘干空间102连通。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回风风机5能提升第三烘干空间103中气流的速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待烘干产品100的烘干效果。还需说明的是,在出风装置3输出热气流时,第三烘干空间103也可直接通过通风口与第二烘干空间102连通,此时第三烘干空间103中气流用于对待烘干产品100进行进一步加热烘干,使后续待烘干产品100在下一个烘干箱1的烘干效果更好。
可选地,烘干房还包括用于输送待烘干产品100的输送装置6,输送装置6贯穿输送入口11和输送出口12。具体地,输送装置6可以是镂空的输送带、或者是镂空的输送架体;输送装置6上设置有用于装载待烘干产品100的载具。
可选地,烘干房包括顺序连接的若干节烘干箱1;每节烘干箱1中均安装有一个出风装置3;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3所吹出气流的风向相反,使得待烘干产品100受到的烘干气流更为均匀。
可选地,烘干箱1中还设置有隔板,隔板区分出与第二烘干空间102连通的顶部回风通道104,顶部回风通道104与出风装置3的进风口连通。具体地,顶部回风通道104和第二烘干空间102之间形成循环通道,烘干气流在该循环通道中循环流转,有利于节省能源。
可选地,出风装置3包括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装置和用于将被加热的空气吹入第二烘干空间102的送风风机,空气被加热后,能有效提升烘干效率,去除水分。
可选地,烘干箱1包括侧板13、垂直侧板13的顶板15和与顶板15相对设置的底板14;
出风装置3设置侧板13上,风幕机2安装于顶板15上或顶部回风通道104的侧面上,风幕机2向底板14方向出风以形成风幕。
值得说明的是,风幕机2的出风方向垂直向下,且出风装置3的出风方向与风幕机2的出风方向相垂直,风幕机2形成的风幕能有效将待烘干产品100的上水珠吹落,提升对待烘干产品100的烘干效果。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风幕机2的出风方向垂直向下,与重力的作用方向相同,使水珠更容易从待烘干产品100上被吹落。还需说明的是,风幕机2吹出的风流风速较出风装置3更快,同样具有干燥待烘干产品100的作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烘干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箱(1);
所述烘干箱(1)内间隔设置有两台用于产生风幕的风幕机(2),
两台所述风幕机(2)产生的风幕将所述烘干箱(1)的内部空间按待烘干产品的移动方向依次分隔为供待烘干产品进入的第一烘干空间(101)、第二烘干空间(102)和供待烘干产品离开的第三烘干空间(103);
所述第二烘干空间(102)中设置有用于输出烘干气流的出风装置(3);
所述出风装置(3)设置于所述第二烘干空间(102)的一端,所述第一烘干空间(101)远离所述出风装置(3)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烘干空间(102)远离所述出风装置(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烘干空间(102)远离所述出风装置(3)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烘干空间(103)远离所述出风装置(3)的一端连通;
所述出风装置(3)的进风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烘干空间(101)和第三烘干空间(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干空间(101)远离所述出风装置(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回风风机(4),所述第一回风风机(4)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烘干空间(10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烘干空间(103)远离所述出风装置(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回风风机(5),所述第二回风风机(5)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烘干空间(10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输送待烘干产品的输送装置(6);
所述烘干箱(1)设置有输送入口(11)和与所述输送入口(11)相对的输送出口(12),所述输送装置(6)贯穿所述输送入口(11)和所述输送出口(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房包括顺序连接的若干节所述烘干箱(1);
每节所述烘干箱(1)中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出风装置(3);
相邻的两个所述出风装置(3)所吹出气流的风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中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区分出与所述第二烘干空间(102)连通的顶部回风通道(104),所述顶部回风通道(104)与所述出风装置(3)的进风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3)包括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装置和用于将被加热的空气吹入所述第二烘干空间(102)的送风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包括侧板(13)、垂直所述侧板(13)的顶板(15)和与所述顶板(15)相对设置的底板(14);
所述出风装置(3)设置所述侧板(13)上,所述风幕机(2)安装于所述顶板(15)上或所述顶部回风通道(104)的侧面上,所述风幕机(2)向所述底板(14)方向出风以形成所述风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39860.4A CN114046646B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一种烘干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39860.4A CN114046646B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一种烘干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46646A CN114046646A (zh) | 2022-02-15 |
CN114046646B true CN114046646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0208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39860.4A Active CN114046646B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一种烘干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46646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231154U (zh) * | 2017-09-20 | 2018-04-13 | 南阳理工学院 | 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 |
US10794633B2 (en) * | 2017-11-03 | 2020-10-06 | Sst Systems, Inc. | Oven with internal VOC catalyst |
US10619921B2 (en) * | 2018-01-29 | 2020-04-14 | Norev Dpk, Llc | Dual path kil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dual path kiln to continuously dry lumber |
CN212673772U (zh) * | 2020-05-21 | 2021-03-09 | 田振峰 | 一种食品加工用具有预热结构的烘干装置 |
CN111998620B (zh) * | 2020-08-31 | 2023-08-22 | 长沙跃奇节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陶瓷烘干房 |
CN214039413U (zh) * | 2020-12-09 | 2021-08-24 | 惠州市小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能耗的烘干房 |
CN213901822U (zh) * | 2020-12-17 | 2021-08-06 | 临海市利农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果蔬热风烘干机 |
-
2021
- 2021-11-12 CN CN202111339860.4A patent/CN11404664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46646A (zh) | 2022-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00104736A (ko) | 순환식 곡물건조기 | |
CN114046646B (zh) | 一种烘干房 | |
CN111166272A (zh) | 一种干燥装置 | |
CN210569770U (zh) | 一种新型烘干装置 | |
CN210220569U (zh) | 一种连续式热风烘干系统 | |
CN204346052U (zh) | 籽棉带式干燥机 | |
CN211120546U (zh) | 一种网带式干燥机 | |
CN215571957U (zh) | 一种烘干塔与带式微波连续化循环干燥机 | |
CN214371540U (zh) | 一种食品包装膜生产用烘干装置 | |
CA227445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grain | |
CN212362817U (zh) | 一种热风循环隧道炉 | |
CN216432292U (zh) | 一种烘干装置 | |
CN210257589U (zh) | 一种具有快速干燥功能的珠光四色机 | |
CN211782291U (zh) | 防止物料过分干燥着火且微生物达标的微波烘干设备 | |
CN207484175U (zh) | 一种双面胶版印刷纸的烘干装置 | |
CN219328289U (zh) | 一种竹片烘干机 | |
FI124793B (fi)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kuivatustehokkuuden ja energiatehokkuuden lisäämiseksi sellunvalmistuksen kuivatusosan yhteydessä | |
CN211640934U (zh) | 一种塑料条冷却干燥装置 | |
CN215373376U (zh) | 一种带翻滚的烘干机 | |
CN217654259U (zh) | 一种应用于饲料烘干机上的循环风路装置 | |
CN216019038U (zh) | 一种有机蔬菜生产设备 | |
CN207180281U (zh) | 一种用于饲料加工的新型烘干机 | |
CN213687688U (zh) | 钢带干燥装置 | |
CN215360488U (zh) | 一种水墨印刷用快速烘干装置 | |
CN221179289U (zh) | 一种脱水蔬菜用高效烘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